期刊文献+
共找到409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
1
作者 苏秦 包强 +3 位作者 李喜香 王雪梅 殷润良 王建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 目的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以提取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洋川芎内酯I、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苯酞类成分提取工艺;以绿原酸、咖啡酸、阿魏酸含量及浸膏得率的总评归一值为评价指标,优选当归-川芎饮片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结果苯酞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倍量90%乙醇,每次提取130 min,提取2次;酚酸类成分最佳提取工艺:加7.5倍量65%乙醇,每次提取120 min,提取2次。结论优选的当归-川芎饮片苯酞、酚酸类成分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后续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饮片 苯酞类成分 酚酸类成分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梅岭霉素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斌 庄英萍 +2 位作者 郭美锦 储炬 张嗣良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29-33,共5页
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对梅岭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部分因子实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评估 ,确认玉米粉、淀粉和酵母粉是影响梅岭霉素发酵水平的关键因子 ,通过快速登高法搜索关键组分的适宜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 ... 应用中心组合设计对梅岭霉素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部分因子实验对发酵培养基进行评估 ,确认玉米粉、淀粉和酵母粉是影响梅岭霉素发酵水平的关键因子 ,通过快速登高法搜索关键组分的适宜浓度范围。在此基础上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 ,基关键因子的数学模型 ,确定关键组分的最佳浓度与优化后的培养基并进行实验验证。经上述优化过程 ,梅岭霉素发酵单位从 5 1 3μg/ml提高至 2 31 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岭霉素 中心组合设计 优化 抗生素 发酵 培养基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法筛选独一味分散片制备工艺 被引量:11
3
作者 林天慕 管清香 +2 位作者 张三奇 蒋永培 王萌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60-763,共4页
目的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独一味分散片制备处方。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以分散片崩解时间、木犀草苷溶出的t80及分散片混悬后的混悬系数为考察指标,应用中心多点等距设计法及效应面优化法对独一味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通过对自变量各... 目的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独一味分散片制备处方。方法 采用粉末直接压片,以分散片崩解时间、木犀草苷溶出的t80及分散片混悬后的混悬系数为考察指标,应用中心多点等距设计法及效应面优化法对独一味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通过对自变量各水平的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选取较佳工艺,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考察指标与各因素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优化后独一味分散片处方为12%PVPP为崩解剂、14%预胶化淀粉为溶胀剂、3%微粉硅胶为润滑剂和助流剂、45%MCC为填充剂。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分散片崩解时间为20.6 s,木犀草苷溶出的t80为1.68 min,分散片混悬后的混悬系数为0.068 9。结论 中心组合设计法具有应用简便、预测性好等优点,筛选的处方可以在最适宜的范围内制备一定硬度且具有可被接受口味的速释分散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一味 分散片 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处方 被引量:17
4
作者 马伟 尹莉芳 +1 位作者 周建平 赵存婕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k4m)、山菕酸甘油酯为骨架材料,制备甘草酸二铵缓释片;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绘制响应... 目的考察甘草酸二铵缓释片的制备工艺,并对其体外释药机制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 Ck4m)、山菕酸甘油酯为骨架材料,制备甘草酸二铵缓释片;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案,借助试验设计软件Design Expert绘制响应面曲线图,筛选适合的处方;并通过方程拟合探讨释药机制。结果按预测处方制备的缓释片,在2、4、8、12 h的体外累积释放率均值分别为32.55%、49.94%、73.88%、97.89%。对其体外释药曲线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表明药物的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二者的协同作用。结论验证试验证实了预测处方与实际处方之间具有较好的拟合度,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可以应用于甘草酸二铵缓释片处方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酸二铵 缓释片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提取文党参多糖及其硒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春霞 胡林海 +3 位作者 吴红梅 王东 安婧 胡芳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6-71,共6页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曲面法,双指标优化文党多糖(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CPP)提取工艺,并对文党多糖中的有机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最终优化工艺为:提取温度91℃,提取时间120min,液料比9∶1,提取次数4次.结果表明,有机硒主...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曲面法,双指标优化文党多糖(Codonopsis pilosula polysaccharide,CPP)提取工艺,并对文党多糖中的有机硒含量进行了测定.最终优化工艺为:提取温度91℃,提取时间120min,液料比9∶1,提取次数4次.结果表明,有机硒主要分布于党参多糖中,文党参药材、文党参总糖及药渣中硒含量分别为12.80,41.55,21.12ng.g-1.该研究可为党参多糖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曲面法 文党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曲面法优化淫羊藿苷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7
6
作者 侯莹莹 赵岩 +7 位作者 唐国胜 郭帅 韩玲玲 李学军 张志东 杨鹤 刘双利 张连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75-181,共7页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淫羊藿苷的超声波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了乙醇用量、超声提取时间、液(mL)固(g)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淫羊藿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通过岭脊分析确定的淫羊藿苷最优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8%、超声提取时间23min、液(mL)固(g)比32∶1,该条件下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可达到0.661%,与理论值0.663%十分接近。【结论】确定了淫羊藿苷的最佳提取工艺,该工艺具有耗时短、提取率高、能量消耗少且工艺稳定可靠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 淫羊藿苷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S-Cr-TiO_2催化剂光降解工艺条件 被引量:6
7
作者 曹晖 刘少友 +2 位作者 杨晓艳 杨再相 赵钟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4-77,共4页
在确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固相反应法合成的硫与铬共掺杂二氧化钛(S-Cr-TiO)2光催化剂与水溶苯胺蓝(ANB)可见光降解过程中的三个作用因子:催化剂的浓度、水溶苯胺蓝水溶液的pH值及其初始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 在确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研究了固相反应法合成的硫与铬共掺杂二氧化钛(S-Cr-TiO)2光催化剂与水溶苯胺蓝(ANB)可见光降解过程中的三个作用因子:催化剂的浓度、水溶苯胺蓝水溶液的pH值及其初始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得到了影响因子与降解速率之间的回归方程及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响应面图。结果表明,S-Cr-TiO2光催化剂对水溶苯胺蓝的可见光降解过程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规律。当催化剂浓度为2.05g/L,水溶苯胺蓝的浓度为42.57mg/L、pH=6.63时,光降解速率常数为0.01432 min-1,比未优化工艺条件时所得光降解反应速率常数0.01348min-1提高了6.2%。中心组合设计对筛选光降解工艺条件,提高光降解效率是十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铬共掺杂二氧化钛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方法 可见光降解 水溶苯胺蓝
原文传递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选黄芩中黄芩苷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9
8
作者 马爽 赵岩 +4 位作者 赵晓红 陆珞 蔡恩博 刘双利 张连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9期142-145,共4页
目的优化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黄芩苷... 目的优化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黄芩苷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黄芩苷最佳提取条件。结果黄芩苷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7%、超声时间57 min、液固比150 mL/g,该条件下提取率为10.05%。结论超声提取法是一种高效、快速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黄芩苷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酶法提取胖大海多糖工艺 被引量:9
9
作者 孙鹏 裴国亮 孙先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9-272,共4页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胖大海多糖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浓度、料液比和酶解时间进行了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运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胖大海多糖的纤维素酶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纤维素酶浓度、料液比和酶解时间进行了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并运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胖大海多糖得率的工艺参数按主次顺序排列为:纤维素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纤维素酶添加量1.92%,料液比1∶30.5,pH4.8,50℃下酶解时间126min,在此条件下,胖大海多糖得率为7.92%±0.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胖大海 多糖 酶法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选人参中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达明 吴俊 +2 位作者 赵岩 张连学 翟为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148-2150,共3页
目的优化人参根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溶媒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结果通过岭脊分析得到... 目的优化人参根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溶媒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结果通过岭脊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4%、超声时间min、溶媒比26ml/g。该条件下提取率为5.23%。结论超声提取法相比于其他传统方法具有提取率高、耗能少等优点。该方法为纯物理方法,在提取过程中,药材不发生化学变化,为工业化生产人参皂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人参皂苷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酸枣仁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祝洪艳 林海成 +4 位作者 杨鹤 王国丽 赵岩 郜玉钢 张连学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3718-3726,共9页
目的优选酸枣仁中酸枣仁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酸枣仁总皂苷含量,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对酸枣仁皂苷提取的影响,SAS软件建立预测模型,响应面法分析最佳提取条件。结果... 目的优选酸枣仁中酸枣仁总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酸枣仁总皂苷含量,运用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研究乙醇浓度、液固比、提取时间对酸枣仁皂苷提取的影响,SAS软件建立预测模型,响应面法分析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优选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14倍量75%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h。验证实验结果酸枣仁总皂苷平均含量为34.26 mg/g。结论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选酸枣仁总皂苷提取工艺的可信度高,皂苷含量验证实验检测值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模型预测性好,工艺稳定,可为酸枣仁总皂苷的工业化提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总皂苷 酸枣仁皂苷A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
原文传递
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10
12
作者 温志英 刘焕云 贝文敬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72-477,共6页
为了获得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壳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花生壳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 为了获得花生壳黄酮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花生壳黄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的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花生壳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回归模型较好地反映了黄酮得率与微波时间、微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和料液比的关系,微波提取花生壳黄酮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8%,微波时间120s,微波功率460W,料液比30,花生壳黄酮得率为2.918g/100g。经颜色反应和纸层析鉴定所得产品为黄酮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壳 黄酮 微波提取 响应面法 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3′,5′-二辛酰基氟苷药质体制备工艺 被引量:14
13
作者 张志荣 王建新 吕剑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56-461,共6页
目的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 3′,5′ 二辛酰基 5 氟脲嘧啶脱氧核苷药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药质体 ,以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综合指标为因变量 ,对药物与磷脂的比例、F 68浓度和三硬脂酸甘油酯浓度 3个... 目的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 3′,5′ 二辛酰基 5 氟脲嘧啶脱氧核苷药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 以薄膜 超声分散法制备药质体 ,以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综合指标为因变量 ,对药物与磷脂的比例、F 68浓度和三硬脂酸甘油酯浓度 3个自变量的各个水平进行二项式拟合 ,效应面法选取较佳工艺条件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平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综合指标拟合所得多元二次方程的复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3 93 ,0 773 9,0 980 1和 0 83 69。优化条件制备的药质体的平均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 76nm ,97 4 9%和 2 9 3 7%。结论 中心组合设计有应用简便、预测性好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辛酰基-5-氟脲嘧啶脱氧核苷 药质体 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霞忠 王丹 +1 位作者 董垠红 周文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500-1504,共5页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Citrus limon(L.)Burm.f.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中心组合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液固比17∶1,70%乙醇,提取时间... 目的采用中心组合设计优化超声提取柠檬Citrus limon(L.)Burm.f.籽中的柠檬苦素。方法以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提取柠檬籽中的柠檬苦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中心组合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条件为液固比17∶1,70%乙醇,提取时间33 min,提取温度50℃,平均提取率达0.454 5 mg/g。结论该方法重复性较好,可为柠檬苦素的提取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柠檬苦素 超声提取 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莽吉柿果皮中总氧杂蒽酮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岩 蔡恩博 +3 位作者 唐强 李哲 张燕娣 张连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21,共5页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优化莽吉柿果皮中总氧杂蒽酮的提取工艺,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总氧杂蒽酮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优化莽吉柿果皮中总氧杂蒽酮的提取工艺,研究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液固比及其交互作用对总氧杂蒽酮提取率的影响。应用SAS软件和响应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和可信度,并通过岭脊分析得到最佳的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0.9%、超声时间73.8min、液固比17.1:1(mL/g)。该条件下提取率为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莽吉柿 氧杂蒽酮 提取工艺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分析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优化热带假丝酵母菌冷冻干燥保护剂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华 贺金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44-247,共4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蔗糖14.15g/100mL、L-谷氨酸钠7.07g/100mL、聚乙二醇1.10g/100mL,...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对热带假丝酵母菌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Design-Expert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保护剂最佳配方为:蔗糖14.15g/100mL、L-谷氨酸钠7.07g/100mL、聚乙二醇1.10g/100mL,菌体存活率预测值为81.46%,实际值为82.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假丝酵母菌 保护剂 中心组合设计 响应面法
下载PDF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优化酶法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凌 曹巧巧 张建群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0-506,共7页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多糖得率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因变量,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酶解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37(g/ml)、果胶酶添加量10.67 g/k... 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以果胶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多糖得率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为因变量,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果胶酶酶解提取马齿苋多糖的工艺。结果表明,料液比1∶37(g/ml)、果胶酶添加量10.67 g/kg、酶解温度36.4℃、pH值5.0、酶解时间80 min条件下,马齿苋多糖得率预测值与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9%,模型拟合度较高。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马齿苋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因此,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马齿苋多糖工艺条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 马齿苋 多糖 酶解提取
下载PDF
利用中心组合设计方法研究维生素对乳酸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彭华琼 徐国谦 +3 位作者 庄英萍 储炬 王永红 张嗣良 《工业微生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2-26,共5页
顺序采用两水平分式析因设计、最速上升法以及中心组合响应曲面方法研究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盐酸吡哆醛和生物素对拟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合成乳酸的影响,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AS... 顺序采用两水平分式析因设计、最速上升法以及中心组合响应曲面方法研究了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盐酸吡哆醛和生物素对拟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合成乳酸的影响,并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AS)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维生素B1和生物素对L.paracasei的生长及产酸有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维生素的最佳组合是:维生素B10.053mg/L、维生素B20.01mg/L、烟酸4.0mg/L、盐酸吡哆醛0.2mg/L、生物素0.075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组合设计方法 维生素 乳酸 最速上升设计 响应面分析 发酵
下载PDF
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电解预处理含酚废水工艺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凌琪 张睿 +4 位作者 伍昌年 王莉 李侠 黄显怀 牛元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26-1029,共4页
针对含酚废水不宜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的问题,采用电解法预处理含酚废水,通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初始p H、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浓度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的影响为电压>电解质浓度>极板间距>初始p ... 针对含酚废水不宜直接进行生化处理的问题,采用电解法预处理含酚废水,通过中心组合设计优化初始p H、电压、极板间距、电解质浓度和苯酚初始浓度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的影响为电压>电解质浓度>极板间距>初始p H>苯酚初始浓度。优化后的最佳条件如下:初始p H为6.56、电压为24.93 V、极板间距为20.05 mm、电解质质量浓度为2.46 g/L、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368.87 mg/L。在优化条件下,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300.00~500.00 mg/L时,出水质量浓度计算值为12.60~51.60mg/L,实验值为17.40~55.40 mg/L,去除率计算值为89.68%~96.47%,实验值为88.90%~95.40%,计算值与实验值接近,说明模型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酚废水 电解预处理 中心组合设计 优化
下载PDF
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曲霉型豆豉纯种发酵制曲工艺(上)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建华 李里特 丁长河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0,共4页
以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三因素为自变量,埃及曲霉Y20纯种发酵豆豉曲中β-葡萄糖苷酶和中性蛋白酶酶活为因变量,按中心组合设计法中的Hartley法设计试验方案,考察各因素交互作用对两酶酶活的影响。用SAS6.0进行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 以发酵时间、温度和湿度三因素为自变量,埃及曲霉Y20纯种发酵豆豉曲中β-葡萄糖苷酶和中性蛋白酶酶活为因变量,按中心组合设计法中的Hartley法设计试验方案,考察各因素交互作用对两酶酶活的影响。用SAS6.0进行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预测模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响应面分析和统计优选方法的结果,确定在37℃、湿度77.5%条件下发酵44h为最佳发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型豆豉 发酵 中心组合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