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4篇文章
< 1 2 2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构建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不良预后的列线图模型
1
作者 洪晓明 李磊 杨俊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262-1269,共8页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者存在严重的不良心血管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NLR及其他入院基线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HF合并CK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或因CHF再住院...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者存在严重的不良心血管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NLR及其他入院基线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HF合并CK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或因CHF再住院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于2019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的CHF合并CKD患者,收集基线资料,随访3年,结局事件为全因死亡或因CHF再住院的复合结局。根据有无结局事件分为无结局事件组(n=245)和有结局事件组(n=147)。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结局事件的发生情况。运用COX逐步回归法筛选预测变量,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生结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绘制预测结局事件的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绘制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2例患者,结局事件的发生率为37.5%(147/392)。基线组间存在差异的变量有:年龄、心率、BMI、既往心肌梗死、既往卒中、LVEF、BNP、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HGB、白蛋白、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钙离子、FBG、hs-CRP、D-二聚体。筛选后,年龄、NLR、BMI、白蛋白、估算eGFR,5个变量均是预测结局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运用R语言绘制预测结局事件列线图,其预测风险能力指数为0.755(0.709~0.801),预测结局事件的AUC为0.765,敏感度为81.2%,特异度为71.9%;内部验证的重抽样校准曲线表明模型理想曲线和实际曲线拟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与NLR单指标相比,该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净效益。结论:本研究基于NLR以及年龄、BMI、白蛋白、估算eGFR,构建了CHF合并CKD患者3年内发生死亡和再住院事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拟合度、预测能力,可作为该类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参考风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列线图
下载PDF
血清睾酮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吴顺文 俞银娟 陈婷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691-169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30例BPH... 目的:探讨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于我院确诊的30例BPH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于本院体检的健康男性30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受试者血液样本,检测血清T水平和NLR,并进行对比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和NLR水平对BPH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T与N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和NLR与BPH有关(P<0.05)。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和NLR均对BPH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诊断BPH的AUC高于各项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T与NLR均对BPH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临床辅助BPH的筛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 筛查 睾酮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刚 吴剑锋 《东南国防医药》 2021年第6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46例(重症组...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46例(重症组)的临床资料,选取同期普通肺部感染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NLR、CRP和PCT水平,随访30 d,统计重症肺部感染患者预后情况。结果重症组治疗前NLR、CRP及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对重症组诊断灵敏度为78.26%,特异性为71.74%;CRP对重症组诊断灵敏度为93.48%,特异性为69.57%;PCT对重症组诊断灵敏度为95.65%,特异性为76.09%;三者联合诊断敏感度为灵敏度为98.13%,特异性为90.05%,高于单独诊断(P<0.05);随访结果显示死亡者NLR、CRP及PC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部分缓解者和完全缓解者(P<0.05);而部分缓解者NLR、CRP及PCT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完全缓解者(P<0.05)。结论NLR、CRP和PCT对于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及预后情况评估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中PCT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且NLR+CRP+PCT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灵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实验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部感染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诊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罗彬 林爽 +2 位作者 杨健 方喆琦 马骏麒 《疑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73-377,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7例,根据7 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4例和非VAP组53...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患者77例,根据7 d内是否发生VAP分为VAP组24例和非VAP组53例;根据抗感染治疗1周后不同效果将VAP组分为改善亚组(n=17)和恶化亚组(n=7),获取不同时间点NLR、PCT及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判断三者对VAP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机械通气前NLR、PCT、CPI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VAP组在机械通气第4 d时NLR、PCT、CPIS均显著高于机械通气开始时(t/P=2.140/0.038、4.975/<0.001、9.952/<0.001),而非VAP组机械通气开始时与第4 d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机械通气第4 d VAP组NLR、PCT、CPIS水平显著高于非VAP组(t/P=7.126/<0.001、6.380/<0.001、6.364/<0.001)。抗感染治疗1周后,VAP患者改善亚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确诊VAP时(t/P=2.077/0.046、2.297/0.023、5.130/<0.001),而恶化亚组均显著高于确诊VAP时(t/P=2.243/0.045、2.371/0.035、2.428/0.032),且改善亚组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恶化亚组(t/P=7.281/<0.001、14.930/<0.001、10.710/<0.001)。VAP患者NLR、PCT与CPIS均呈正相关(r=0.847、0.836,P均<0.001),NLR诊断VAP的AUC为0.845,截断值为8.765时,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33%、75.47%,约登指数为0.588。三者联合检测诊断VAP的AUC为0.901,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75.47%,约登指数为0.630。结论 NLR在VAP诊断中有较高敏感度及特异度,监测其动态变化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VAP和进行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诊断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联合C反应蛋白诊断老年重症肺炎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
5
作者 余美萱 孔成 +1 位作者 杨倩倩 张梁军 《大医生》 2024年第18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联合C反应蛋白(CRP)诊断老年重症肺炎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重症肺炎组,另选取同期50例其...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联合C反应蛋白(CRP)诊断老年重症肺炎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月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收治的50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为重症肺炎组,另选取同期50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为非重症肺炎组。根据预后情况将重症肺炎组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36例)和预后不良组(1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重症肺炎组和非重症肺炎组患者治疗前NLR、CRP水平,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NLR联合CRP诊断老年重症肺炎结果的准确性,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治疗7 d后NLR、CRP水平,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联合CRP对老年重症肺炎及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重症肺炎组患者NLR、CRP水平均高于非重症肺炎组(均P<0.05)。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CRP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0.85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CRP诊断老年重症肺炎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0,灵敏度为0.96,均高于各项单一诊断(均P<0.05)。治疗7 d后,预后良好组患者NLR、CRP水平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CRP预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的AUC值为0.877,灵敏度为0.86,特异度为0.86,均高于各项单一预测(均P<0.05)。结论NLR联合CPR诊断老年重症肺炎的准确性较高,且NLR联合CPR对老年重症肺炎及患者预后情况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计数 C反应蛋白 老年重症肺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类风湿关节炎的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彭婉婵 李婷婷 汪维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5期2089-2091,2095,共4页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某医院150例RA患者、101例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及151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细胞分类计数检查,并比较NLR在3...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探讨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某医院150例RA患者、101例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及151例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细胞分类计数检查,并比较NLR在3组人群中的差异。收集RA患者的临床与实验室资料,统计分析NLR与其他炎性指标的联系,并采用ROC曲线分析NLR对RA的诊断和预测价值。结果 RA患者NLR水平显著高于非RA自身免疫病患者及健康对照者。NLR与中性粒细胞计数(NC)诊断RA的敏感性相当(NLR:62.4%;NC:67.5%);但NLR的诊断特异性更高(NLR:85.5%;NC:68.7%)。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ESR(r=0.210,P=0.043)、CRP(r=0.149,P=0.043)均呈较弱但具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结论 NLR比CRP、NC及淋巴细胞计数等传统的炎症指标更具有预测价值,有望作为一种新的能独立预测RA患者体内炎症程度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计数 比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8
7
作者 李斌 张周良 +1 位作者 杨珍珍 张惠中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呼吸科发热待查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计算NLR;并连续进行痰...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16例呼吸科发热待查的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记录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计算NLR;并连续进行痰培养及血培养。结果细菌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WBC、Neu无显著性差异(P〉0.05),Lym、NLR有显著性差异(P〈0.01)。NCR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各组最高(74%、62%、66%、71%);Lym(62%、59%、60%、61%);WBC(48%、53%、51%、51%);Neu(43%、57%、50%、50%)。NCR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706);Lym(0.530);WBC(0.487);Neu(0.324)。结论NLR对早期预测呼吸道细菌感染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淋巴细胞绝对值 比值 预测 细菌感染
下载PDF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江源 陈建国 +1 位作者 刘明广 郭先凤 《实用医技杂志》 2018年第6期587-589,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水平,探究以上3种指标与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肺癌患者131例,均抽取静脉血检测PCT... 目的通过分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水平,探究以上3种指标与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断、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7年5月湖南省肿瘤医院肺癌患者131例,均抽取静脉血检测PCT、CRP、白细胞计数。其中感染66例,未感染65例,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对PCT、CRP、NLR进行结果分析,并对感染患者中46例进行治疗前、后的结果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组与未感染组PCT、CRP、NLR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治疗前、后PCT、CRP、NLR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CRP、NLR对肺癌患者肺部感染诊断有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曲线下面积大。结论 PCT、CRP与NLR 3项检测指标对于肺部患者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感染 降钙素 C反应蛋白质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9
作者 李丽华 魏猛 +1 位作者 王瑞 武云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可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肺栓塞(APE)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18例,根据是否确诊为APE将其分为APE组(352例)和非APE组...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可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肺栓塞(APE)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18例,根据是否确诊为APE将其分为APE组(352例)和非APE组(266例),再对其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APE组和非APE组患者取13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史、心脏超声及双下肢深静脉超声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筛选相关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PE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倾向性匹配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5个主成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1、PC5及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是A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D⁃二聚体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诊断APE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二者单独诊断。H⁃L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APE的AUC为0.824(P<0.001)。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APE风险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DCA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D⁃二聚体联合NLR诊断APE的价值优于D⁃二聚体单独诊断,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指标易获取、费用低,可用于基层医院早期筛检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倾向性匹配 主成分分析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张浙恩 李煜堃 +2 位作者 陈嘉安 张建成 金光军 《浙江医学》 2025年第7期712-7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1404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N/LPR三分位数分为Q1(<0.018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1404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N/LPR三分位数分为Q1(<0.0185)组4683例、Q2(0.0185~<0.0481)4682例和Q3(0.0481~5.9505)组4683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30 d院内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LPR与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血尿氮素、血肌酐、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血钾、急性生理学评分Ⅲ、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Q1组、Q2组、Q3组30 d院内生存率分别为90.82%、87.59%、7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校正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变量情况下,N/LPR 0.0481~5.9505是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02,95%CI:1.219~2.374,P=0.002)。N/LPR预测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0.748、0.659、0.724、0.257。结论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 脓毒症 院内死亡 预测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1β黏附分子-1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赵腾飞 王莲 +2 位作者 刘远锋 潘非非 陈洁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状态不同分为急性发作组(34例)和非急性发作组(38例)。2组患儿均采血检测NLR、IL-1β、ICAM-1,并比较2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结果急性发作组NLR、IL-1β、ICAM-1水平分别为(5.47±1.08)、(215.63±25.63)ng/L、(33.42±3.69)μg/L,高于非急性发作组的(4.13±0.69)、(142.52±15.42)ng/L、(20.36±2.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IL-1β、ICAM-1为影响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ROC曲线显示,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35、0.749、0.742、0.968,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NLR、IL-1β、ICAM-1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预测中价值较高,利于早期评估患儿病情,完善针对性治疗,避免哮喘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急性发作期 细胞介素-1Β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12
作者 范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8-041,共4页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者,依据其在急救过程中的休克状态,将其划分为非休克组(112名)与休克组(68名)。入院后随访观察30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0)和死亡组(n=50)。对比不同组别患者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值以及NLR、RDW值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时,NLR、RDW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休克组较非休克组明显更高(P<0.05);预后死亡组较生存组明显更高(P<0.05)。NLR、RDW单独预测患者死亡风险时,AUC、95%CI显著低于APACHEⅡ评分(P<0.05),二者联合应用时AUC、95%CI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5)。结论 NLR、RDW能够较好的评估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患者预后情况,二者联合应用的预后评估准确性与APACHEⅡ评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比值 细胞分布宽度 脓毒症
下载PDF
平均红细胞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13
作者 冉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设为T2DM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MCV、NLR、Hb水平及DN相关生化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AA)]。分析外周血MCV、NLR、Hb水平与DN相关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CV、NLR、Hb对DN的诊断价值。以肾组织活检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外周血MCV、NLR、Hb单项及联合对DN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DN组MCV、Hb水平低于T2DM组、对照组,NLR高于T2DM组、对照组,且T2DM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Hb与BUN、Scr、尿酸呈负相关,而NLR与之相反(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AUC大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准确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且联合诊断结果与肾活检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88,P<0.05)。结论MCV、NLR、Hb对早期DN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平均细胞体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红蛋白 诊断
下载PDF
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与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关系分析
14
作者 黄莹 孙煦勇 +2 位作者 廖吉祥 曹嵩 苏庆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3期4461-4463,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接受肾移植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n=253)、感染组(n=55),对比... 目的:分析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308例接受肾移植的患者,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未感染组(n=253)、感染组(n=55),对比两组血清MIP-1α、外周血NLR。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308例肾移植受者术后1年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7.86%。感染组血清MIP-1α、外周血NLR比未感染组高(P<0.05)。肾移植受者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MIP-1α升高、NLR升高、PCT升高、有吸烟史(P<0.05)。结论:肾移植受者血清MIP-1α及外周血NLR上升会增加术后肺部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肺部感染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应用价值分析
15
作者 潘瑞 王滔 +2 位作者 王兆 周长健 温建立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转归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连续收治的290例初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转归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连续收治的290例初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常规各项指标(入院24 h内)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临床诊疗与预后指标等。将病人分为SAP组(105例)与非SAP组(185例),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最佳诊断值;然后将SAP组分为NLR和PLR升高组(45例)与非升高组(60例),分析比较其临床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线平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更高[6(5,8)分比17(14,20)分,1(1,2)分比4(3,4)分,均P<0.001],NLR和PLR在SAP病人中均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PLR最佳诊断值分别为6.58,157.89。SAP病人中,NLR和PLR升高与非升高病人相比,升高组住院时间更长(P=0.003)、禁食时间更长(P<0.001)、引流管数量更多(P<0.001)、住院费用更高(P=0.002)、死亡率更高(P=0.047)。结论NLR和PLR升高对SAP早期具有诊断与预后预测价值,警惕非SAP病人病情迅速进展为SAP;对于SAP病人,NLR和PLR升高提示病人病情危重,转归与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患者eGFR的相关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分析
16
作者 贾淳钰 王淦淦 +3 位作者 王佳慧 陈罡 郑可 李雪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合并/未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NLR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NL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5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CKD 190例(22.2%),未合并CKD 667例(77.8%),且与后者比较,前者的NLR显著升高(2.94±1.69比2.36±1.98,P<0.001),eGFR显著降低[(43.54±12.79)mL/(min·1.73 m^(2))比(92.50±18.20)mL/(min·1.73 m^(2)),P<0.001]。按NLR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后发现,随NLR增大,糖尿病患者eGFR逐渐下降[Q1组:(87.05±24.93)mL/(min·1.73 m^(2));Q2组:(83.68±24.98)mL/(min·1.73 m^(2));Q3组:(83.10±26.26)mL/(min·1.73 m^(2));Q4组:(72.55±28.15)mL/(min·1.73 m^(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eGFR呈弱负相关(r=-0.15,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表明,NLR与糖尿病患者eGFR存在独立的负相关性(OR=0.403,95%CI:0.210~0.772,P=0.006)。结论NLR与糖尿病患者的eGFR呈负相关,具有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及CKD风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HANES数据库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17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魏婵娟 夏晓爽 +1 位作者 冯文军 李新 《天津医药》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2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疾病史、临床及影像学... 目的 探讨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2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疾病史、临床及影像学相关资料。治疗前采集肘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并计算NLR。主要研究终点为发病3个月预后不良或死亡,次要终点为静脉溶栓后24 h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或EN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主要及次要研究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较高的基线NLR(OR=1.968,95%CI:1.516~2.555,P<0.001)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高的随机血糖、较高的基线NLR(OR=1.317,95%CI:1.028~1.688,P=0.030)和NIHSS评分是患者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较高的同型半胱氨酸、较高的基线NLR(OR=1.420,95%CI:1.180~1.709,P<0.001)和NIHSS评分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SICH组(n=5)NLR水平与非SICH组(n=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LR对AIS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3个月死亡及END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95%CI:0.679~0.817)、0.738(95%CI:0.622~0.853)和0.730(95%CI:0.656~0.804)],对SICH无预测价值。高NLR组(NLR≥2.63,n=89)基线NIHSS评分、随机血糖、合并高血压、冠心病、END、3个月预后不良和死亡的比例高于低NLR组(NLR<2.63,n=132)。结论 基线NLR升高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及3个月预后不良相关,有望成为预测AIS患者临床转归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预后 炎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