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7篇文章
< 1 2 2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患者eGFR的相关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分析
1
作者 贾淳钰 王淦淦 +3 位作者 王佳慧 陈罡 郑可 李雪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合并/未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NLR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NL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5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CKD 190例(22.2%),未合并CKD 667例(77.8%),且与后者比较,前者的NLR显著升高(2.94±1.69比2.36±1.98,P<0.001),eGFR显著降低[(43.54±12.79)mL/(min·1.73 m^(2))比(92.50±18.20)mL/(min·1.73 m^(2)),P<0.001]。按NLR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后发现,随NLR增大,糖尿病患者eGFR逐渐下降[Q1组:(87.05±24.93)mL/(min·1.73 m^(2));Q2组:(83.68±24.98)mL/(min·1.73 m^(2));Q3组:(83.10±26.26)mL/(min·1.73 m^(2));Q4组:(72.55±28.15)mL/(min·1.73 m^(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eGFR呈弱负相关(r=-0.15,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表明,NLR与糖尿病患者eGFR存在独立的负相关性(OR=0.403,95%CI:0.210~0.772,P=0.006)。结论NLR与糖尿病患者的eGFR呈负相关,具有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及CKD风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HANES据库
下载PDF
外周血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
2
作者 张言佳 王颖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 验证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T2DM患者432例,根据是否伴有DPN将其... 目的 验证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检测对2型糖尿病(T2DM)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T2DM患者432例,根据是否伴有DPN将其分为DPN组(316例)和NDPN组(11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PLR、NLR、MLR及SII与DPN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T2DM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LR、NLR和SII预测T2DM患者发生DPN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DPN组患者比较,NDPN组年龄、糖尿病病程、高血压患者比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PLR、NLR、MLR及SII更低(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II仅与FPG呈正相关;NLR与年龄、糖尿病病程、FPG、TC均呈正相关;MLR与年龄、糖尿病病程、TC、高血压状态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HbA1c、TG、NLR、PLR及SII均是T2DM患者发生DPN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和SII对T2DM患者发生DPN的诊断效能较好。结论 NLR、SII对诊断T2DM患者发生DPN具有一定价值,临床上可考虑将其纳入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补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全身免疫炎症指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3
作者 李丽华 魏猛 +1 位作者 王瑞 武云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可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肺栓塞(APE)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18例,根据是否确诊为APE将其分为APE组(352例)和非APE组...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可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肺栓塞(APE)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18例,根据是否确诊为APE将其分为APE组(352例)和非APE组(266例),再对其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APE组和非APE组患者取13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史、心脏超声及双下肢深静脉超声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筛选相关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PE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倾向性匹配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5个主成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1、PC5及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是A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D⁃二聚体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诊断APE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二者单独诊断。H⁃L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APE的AUC为0.824(P<0.001)。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APE风险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DCA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D⁃二聚体联合NLR诊断APE的价值优于D⁃二聚体单独诊断,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指标易获取、费用低,可用于基层医院早期筛检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倾向性匹配 主成分分析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1β黏附分子-1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赵腾飞 王莲 +2 位作者 刘远锋 潘非非 陈洁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状态不同分为急性发作组(34例)和非急性发作组(38例)。2组患儿均采血检测NLR、IL-1β、ICAM-1,并比较2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结果急性发作组NLR、IL-1β、ICAM-1水平分别为(5.47±1.08)、(215.63±25.63)ng/L、(33.42±3.69)μg/L,高于非急性发作组的(4.13±0.69)、(142.52±15.42)ng/L、(20.36±2.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IL-1β、ICAM-1为影响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ROC曲线显示,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35、0.749、0.742、0.968,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NLR、IL-1β、ICAM-1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预测中价值较高,利于早期评估患儿病情,完善针对性治疗,避免哮喘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急性发作期 细胞介素-1Β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降钙素原、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评估中的价值
5
作者 宋治海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1期102-106,共5页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寿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2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检测在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于寿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152例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112例)与重症组(40例)。比较两组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单独及联合检测在MPP病情评估中的价值。结果重症组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升高可作为评估重症MPP的风险因子(OR>1,P<0.05)。绘制ROC曲线提示,单独检测NLR预测MPP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较低;单独检测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当两者cut-off值分别取2.65 ng/ml、3.39时,预测价值最佳;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三项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NLR、PCT、中性粒细胞CD64指数水平在轻、重症MPP患儿中会不同程度升高,疾病早期三项联合检测可预测MPP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尽早干预,调整后续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降钙素原 中性粒细胞CD64指 肺炎支原体肺炎 病情评估
下载PDF
心脏代谢指数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关系研究
6
作者 任雪康 朱少功 夏云展 《现代肿瘤医学》 2025年第4期641-647,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ardiometabolic index, CMI)和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接受CRC根治术的107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心脏代谢指数(cardiometabolic index, CMI)和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与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患者预后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接受CRC根治术的107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位置、分化程度、CMI、术前NLR水平等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选择CMI和NLR Cut-off值,将患者分别分为两组,比较不同CMI及NLR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关系。联合CMI及NLR,采用Kaplan-Meier绘制不同CMI、NLR水平的患者OS生存曲线图,探索其与CRC患者预后关系。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RC患者术后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患者107例。高CMI组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P=0.002)、远处转移(P=0.003)较多,低分化肿瘤(P=0.001),TNM分期为Ⅱ-Ⅳ期占比较高(P=0.002)。高NLR组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P<0.001)、远处转移(P=0.001)较多,低分化肿瘤(P=0.042),TNM分期为Ⅱ-Ⅳ期占比较高(P<0.001)。术前低CMI组患者OS高于高CMI组患者(χ^(2)=26.32,P<0.001);术前低NLR组患者OS高于高NLR组患者(χ^(2)=27.61,P<0.001)。联合术前CMI及NLR水平,同时出现术前CMI>1.435和NLR>3.65患者OS较低,预后较差,同时出现术前CMI≤1.435和NLR≤3.65和患者OS较高,预后较好(P<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分化程度、CMI及术前NLR水平是影响CRC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CRC患者CMI及术前NLR水平与预后密切相关,动态监测两者水平有助于为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心脏代谢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下载PDF
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7
作者 刘谊蓉 田得宽 +1 位作者 王婷婷 冯平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6月于西宁... 目的探究血小板参数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022年6月于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行PD治疗的DN患者。收集患者入院后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根据患者2年内生存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采用ROC曲线分析血小板相关参数、NLR对DN患者PD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3例患者,其中生存组66例,死亡组17例。相较于死亡组,生存组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NLR、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更低(t=6.071、5.093、3.730、3.604、19.166、23.365,P<0.001、<0.001、<0.001、0.001、<0.001、<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水平PLT(OR=1.879,95%CI:1.355~2.607,P<0.001)、MPV(OR=2.063,95%CI:1.504~2.828,P<0.001)、PDW(OR=1.998,95%CI:1.449~2.755,P<0.001)、NLR(OR=1.828,95%CI:1.282~2.606,P=0.001)、Scr(OR=2.924,95%CI:1.712~4.993,P<0.001)、BUN(OR=2.746,95%CI:1.653~4.561,P<0.001)为DN患者PD后死亡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PLT(AUC=0.714,P=0.007)、MPV(AUC=0.788,P<0.001)、PDW(AUC=0.750,P=0.002)、NLR(AUC=0.741,P=0.002)可作为DN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指标,四者联合预测(AUC=0.838,P<0.00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4%、88.2%。结论MPV、PDW、PLT、NLR、Scr、BUN水平为DN患者PD后死亡的影响因素。MPV、PDW、PLT、NLR表达水平能有效预测行PD治疗的DN患者生存情况,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 血小板参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范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8-041,共4页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者,依据其在急救过程中的休克状态,将其划分为非休克组(112名)与休克组(68名)。入院后随访观察30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0)和死亡组(n=50)。对比不同组别患者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值以及NLR、RDW值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时,NLR、RDW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休克组较非休克组明显更高(P<0.05);预后死亡组较生存组明显更高(P<0.05)。NLR、RDW单独预测患者死亡风险时,AUC、95%CI显著低于APACHEⅡ评分(P<0.05),二者联合应用时AUC、95%CI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5)。结论 NLR、RDW能够较好的评估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患者预后情况,二者联合应用的预后评估准确性与APACHEⅡ评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比值 细胞分布宽度 脓毒症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张浙恩 李煜堃 +2 位作者 陈嘉安 张建成 金光军 《浙江医学》 2025年第7期712-7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1404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N/LPR三分位数分为Q1(<0.018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1404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N/LPR三分位数分为Q1(<0.0185)组4683例、Q2(0.0185~<0.0481)4682例和Q3(0.0481~5.9505)组4683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30 d院内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LPR与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血尿氮素、血肌酐、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血钾、急性生理学评分Ⅲ、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Q1组、Q2组、Q3组30 d院内生存率分别为90.82%、87.59%、7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校正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变量情况下,N/LPR 0.0481~5.9505是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02,95%CI:1.219~2.374,P=0.002)。N/LPR预测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0.748、0.659、0.724、0.257。结论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比值 脓毒症 院内死亡 预测
下载PDF
平均红细胞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冉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设为T2DM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MCV、NLR、Hb水平及DN相关生化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AA)]。分析外周血MCV、NLR、Hb水平与DN相关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CV、NLR、Hb对DN的诊断价值。以肾组织活检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外周血MCV、NLR、Hb单项及联合对DN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DN组MCV、Hb水平低于T2DM组、对照组,NLR高于T2DM组、对照组,且T2DM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Hb与BUN、Scr、尿酸呈负相关,而NLR与之相反(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AUC大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准确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且联合诊断结果与肾活检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88,P<0.05)。结论MCV、NLR、Hb对早期DN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平均细胞体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红蛋白 诊断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应用价值分析
11
作者 潘瑞 王滔 +2 位作者 王兆 周长健 温建立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转归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连续收治的290例初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转归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连续收治的290例初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常规各项指标(入院24 h内)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临床诊疗与预后指标等。将病人分为SAP组(105例)与非SAP组(185例),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最佳诊断值;然后将SAP组分为NLR和PLR升高组(45例)与非升高组(60例),分析比较其临床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线平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更高[6(5,8)分比17(14,20)分,1(1,2)分比4(3,4)分,均P<0.001],NLR和PLR在SAP病人中均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PLR最佳诊断值分别为6.58,157.89。SAP病人中,NLR和PLR升高与非升高病人相比,升高组住院时间更长(P=0.003)、禁食时间更长(P<0.001)、引流管数量更多(P<0.001)、住院费用更高(P=0.002)、死亡率更高(P=0.047)。结论NLR和PLR升高对SAP早期具有诊断与预后预测价值,警惕非SAP病人病情迅速进展为SAP;对于SAP病人,NLR和PLR升高提示病人病情危重,转归与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12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魏婵娟 夏晓爽 +1 位作者 冯文军 李新 《天津医药》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2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疾病史、临床及影像学... 目的 探讨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2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疾病史、临床及影像学相关资料。治疗前采集肘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并计算NLR。主要研究终点为发病3个月预后不良或死亡,次要终点为静脉溶栓后24 h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或EN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主要及次要研究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较高的基线NLR(OR=1.968,95%CI:1.516~2.555,P<0.001)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高的随机血糖、较高的基线NLR(OR=1.317,95%CI:1.028~1.688,P=0.030)和NIHSS评分是患者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较高的同型半胱氨酸、较高的基线NLR(OR=1.420,95%CI:1.180~1.709,P<0.001)和NIHSS评分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SICH组(n=5)NLR水平与非SICH组(n=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LR对AIS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3个月死亡及END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95%CI:0.679~0.817)、0.738(95%CI:0.622~0.853)和0.730(95%CI:0.656~0.804)],对SICH无预测价值。高NLR组(NLR≥2.63,n=89)基线NIHSS评分、随机血糖、合并高血压、冠心病、END、3个月预后不良和死亡的比例高于低NLR组(NLR<2.63,n=132)。结论 基线NLR升高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及3个月预后不良相关,有望成为预测AIS患者临床转归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预后 炎症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预测作用
14
作者 韦肖霞 方海燕 +1 位作者 梁宁 马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研究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在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方面的作用,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预后评估指标。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根据术前NLR水平分为高NLR组(67例)和低NLR组(53例)... 研究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在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方面的作用,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预后评估指标。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根据术前NLR水平分为高NLR组(67例)和低NLR组(5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NLR值与相关炎症因子等临床资料。结果 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在NLR水平、肿瘤标志物和炎症相关指标都有明显差异(P<0.05),这暗示了高NLR与肝癌肝移植的不良预后之间存在关联。结论 术前的NLR被视为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关键指标,它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其最优的截断值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联系仍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肝癌 肝移植 预后评估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魏广坤 陈艳军 +3 位作者 程冰冰 仝昊 陈升阳 胡水全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纳米刀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纳米刀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外周静脉血NLR值,以NLR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病例分为低NLR组(NLR≤4.8,22例)和高NLR组(NLR>4.8,23例),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探究NLR是否为影响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低N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4d,而高N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6d(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P<0.001)、糖类抗原19-9(CA19-9)(P<0.001)、肿瘤部位(P=0.030)、分化程度(P=0.006)、术后30dNLR(P<0.001)、TNM分期(P=0.016)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术后生存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后NLR、肿瘤标志物CA19-9是局部进展期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后高NLR对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LR在临床中易于检验,可以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局部进展期 纳米刀消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术前纤维蛋白原、癌胚抗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6
作者 党文博 成慧娟 +3 位作者 张雅兰 姚根武 李露露 宋爱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3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癌胚抗原(CEA)多参数诊断模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首次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纳入的研...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癌胚抗原(CEA)多参数诊断模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首次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乳腺癌组(198例)与乳腺良性病变组(20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分析临床指标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LR、FIB、CEA在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CEA、FIB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中CEA、FIB、N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716、0.656,3个指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的NLR+FIB+CEA联合诊断模型曲线下面积提升至0.84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4%、78.2%。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CEA水平与患者年龄及孕激素受体存在相关性(P<0.05);FIB水平与年龄及组织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联合诊断模型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NLR、FIB、CEA及其联合诊断模型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乳腺癌术前无创评估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癌胚抗原 多模态诊断模型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血清白蛋白比值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价值
17
作者 闫丽伟 陈志刚 吴振宇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血清白蛋白比值(NAR)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220例非紫绀型CHD患儿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血清白蛋白比值(NAR)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220例非紫绀型CHD患儿为研究对象,将CHD术后72h内未能成功拔管或拔管后24h内再次机械通气的患儿纳入晚期拔管组,反之纳入早期拔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NLR及NAR、临床结局,分析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的影响因素,绘制NLR、NA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对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价值。结果晚期拔管组24例(10.91%),早期拔管组196例(89.09%)。晚期拔管组的NLR、NAR高于早期拔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拔管组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天数长于早期拔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NAR均为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的影响因素(P<0.05)。NLR与NAR联合评估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80.10%。结论NLR、NAR对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血清白蛋白比值 术后拔管时机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陈云 袁晓晨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1期1848-1855,共8页
目的: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 目的:旨在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术后随访1年,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持续时间 ≥ 30 s的房颤、房扑、房速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164例,其中男性101例,女性63例,复发组29例,未复发组135例。两组间比较,复发组术前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左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 LAD)高于未复发组,复发组术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融前HDL-c (OR = 0.046, 95%CI = 0.003~0.718, P = 0.028)、NLR (OR = 4.830, 95%CI = 2.118~11.010, P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in predicting recurrence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Methods: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underwent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in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 in Jiangsu Province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22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 Accor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trial flutter and atrial tachycardia with duration ≥ 30 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recurrent group and a non-recurrent group. Result: A total of 164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who underwent 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101 males and 63 females, 29 patients with recurrence and 135 patients without recurrence. The preoperative neutrophil count, lymphoid cell count,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and left atrial diameter in the recurr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non-recurrent group, while the preoperativ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in the recurr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non-recurrent group (P 0.05).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HDL-c (OR = 0.046, 95%CI = 0.003~0.718, P = 0.028), NLR (OR = 4.830, 95%CI = 2.118~11.010, P < 0.001) and LAD (OR = 1.225, 95%CI = 1.082~1.386, P = 0.001)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predicting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OC curv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areas under the curve of HDL-c, NLR and LAD were 0.713 (95%CI = 0.606~0.821, P < 0.001), 0.858 (95%CI = 0.782~0.934, P < 0.001) and 0.864 (95%CI = 0.806~0.921, P < 0.001). In addition, NLR ≥ 2.765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P < 0.001).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NLR before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d risk of postoperative atrial fibrillation recurrence. Additionally, NLR is a better predictor of recurrence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ter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左房内径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糖变异度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厉丹瑜 姚佳丽 +1 位作者 童洪杰 陈琨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糖变异度(glycemic variability,GV)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21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确诊脓毒症...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糖变异度(glycemic variability,GV)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住院的121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患者确诊脓毒症28d内是否死亡分为存活组(n=68)和死亡组(n=53)。记录患者确诊脓毒症后第1~3天的血糖水平,计算GV。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相关指标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的嗜中性粒细胞计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降钙素原、NLR、GV水平升高(P<0.05),而淋巴细胞计数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LR与GV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4,GV的AUC为0.805。结论NLR和GV可能是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变异度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脓毒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