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骨髓增殖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刘倩 张兴利 徐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5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11日-2021年4月11日收治的MPN患者23例作为试验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1,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骨髓增殖性肿瘤(MPN)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1月11日-2021年4月11日收治的MPN患者23例作为试验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患者24例作为对照组1,同期健康体检者26例作为对照组2,均应用偶氮偶联法进行NAP测定,分析NAP阳性率和NAP积分在MPN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试验组骨髓纤维化(MF)、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CML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低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CML、ET、MF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低于PV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低于ET、MF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F患者NAP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ET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P活性在MPN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用于该类疾病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 骨髓增殖性肿瘤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沉等指标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永新 李倩 张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 探讨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WBC、中性粒细胞、ESR等指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 4 1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CRP、NAP、WBC、中性粒细胞、ESR测定 ,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项指标均... 目的 探讨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WBC、中性粒细胞、ESR等指标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 1 4 1例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CRP、NAP、WBC、中性粒细胞、ESR测定 ,结果通过统计学处理 ,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5项指标均有异常 ,CRP增高较显著。细菌感染CRP增高较非细菌感染增高显著。结论 血清CRP是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细胞计数 细胞分类计数 细胞沉降率 疾病.感染性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病情评估的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景华 周凡 +5 位作者 刘彦琴 郭步云 白清宇 王吉刚 白颖 张晓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4210-421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偶氮偶联法对66例初诊的淋巴瘤患者进行外周血中NAP的监测,并与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细胞淋巴瘤NAP增高,T...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偶氮偶联法对66例初诊的淋巴瘤患者进行外周血中NAP的监测,并与4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细胞淋巴瘤NAP增高,T细胞淋巴瘤NAP减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细胞淋巴瘤相比,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增高(P<0.05)。(2)各病理类型B细胞淋巴瘤间NAP差异无显著性,伴巨大包块的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减低(P<0.01)。(3)各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间NAP差异无显著性。(4)骨髓侵犯组B细胞淋巴瘤较非骨髓侵犯组B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减低(P<0.01),骨髓侵犯组T细胞淋巴瘤较非骨髓侵犯组T细胞淋巴瘤NAP明显增高(P<0.01)。(5)随疾病进展,B细胞淋巴瘤NAP呈下降趋势,T细胞淋巴瘤NAP呈上升趋势;随疾病好转,B细胞淋巴瘤NAP呈上升趋势,T细胞淋巴瘤NAP呈下降趋势。结论:NAP染色对淋巴瘤病理分型及预后的判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病理分型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海宁 李伟 吴惠毅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7期524-526,共3页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是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标志酶之一,可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检测方法的固有缺陷,致该指标至今未能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NAP检测技术的进步,该指标有望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NA...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是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标志酶之一,可用于血液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检测方法的固有缺陷,致该指标至今未能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随着NAP检测技术的进步,该指标有望广泛应用于临床。本文就NAP的体内分布、生物学功能、检测方法学及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检测方法学 血液系统疾病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长沙地区443例少儿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测定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群 齐振华 谭柏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99-100,共2页
探讨少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ANP)正常值。采用钙 -钴法 ,对 44 3例健康儿童进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测定 ,并以 73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 ,通过数据处理得到NAP结果无年龄、性别差异 ,并获得少儿外周血NAP阳性率... 探讨少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ANP)正常值。采用钙 -钴法 ,对 44 3例健康儿童进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测定 ,并以 73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 ,通过数据处理得到NAP结果无年龄、性别差异 ,并获得少儿外周血NAP阳性率正常值范围 :0~ 16 % ,积分正常值范围 :0~ 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正常值 长沙地区 儿童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儿童长期发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乔丽津 李淑萍 +1 位作者 肖云生 贾万英 《天津医药》 CAS 2000年第11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儿童长期发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偶氮偶联磷酸奈酚AS-BI法测定63例发热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阳性率和阳性指数表示。结果:NAP阳性率在发热组为71.3%...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儿童长期发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以偶氮偶联磷酸奈酚AS-BI法测定63例发热患儿及50例健康儿童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阳性率和阳性指数表示。结果:NAP阳性率在发热组为71.3%±24.1%,对照组为74.6%±11.7%,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阳性指数发热组为138.7±78.6,对照组为95.3±26.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NAP阳性率及阳性指数在细菌感染组为87.6%±12.9%和196.0±76.3,均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48.7%±21.8%和69.9±39.3)和对照组,在病毒感染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支原体感染组及结缔组织病组。结论:NAP活性在长期发热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中,尤其在鉴别细菌与病毒感染中有重要参考意义。在阳性率和阳性指数两个指标中,阳性指数更能反映NAP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 儿童 鉴别诊断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在血液病鉴别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苏丽 李胜伟 张亚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20期2680-2681,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血液病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涂片用化学染色法染色并作积分判断。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在血液病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6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外周血涂片用化学染色法染色并作积分判断。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作正常对照。结果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患者的NAP阳性率积分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中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再生障碍性贫血(A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类白血病反应患者的NAP阳性率积分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S),缺铁性贫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NAP活性特征可以用于血液病的鉴别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 血液病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PA)染色对不明热早期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王永才 王忠利 +2 位作者 赵成艳 王敏 高泽斌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7年第12期1611-1615,共5页
目的通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探讨各种不明热病人NPA活性和阳性指数用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以备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快速偶氮联法对1103例,50多种不同疾病人进行NPA活性的阳性指数检测,并分组配对与正常组进行... 目的通过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探讨各种不明热病人NPA活性和阳性指数用来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以备早期及时诊断和治疗。方法应用快速偶氮联法对1103例,50多种不同疾病人进行NPA活性的阳性指数检测,并分组配对与正常组进行参比检测,经统计学处理,算出相关性、敏感性的特异性。结果在贫血组中,其中再障(AA),AA-PNH综合征,酶的活性明显高于其他贫血和正常组,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组中,真性红细胞增多征(PV),骨髓纤维化(MF)酶的活性较其他增殖性疾病和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白血病组,急淋(ALL),慢淋(CLL),毛白(HCL),浆白(PCL),酶的活性较其他白血病和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急非淋M1、M2、M4、全髓性白血病(PMS)酶的活性最低;肿瘤组中,骨髓瘤(MM)酶的活性增高最明显,其次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而恶性组织细胞病(MH)酶的活性极度减低或消失为零,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在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全血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脾亢等疾病中,除了AITP较正常不同程度增高,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在感染疾病中,各种球菌感染,以及所致的粒细胞型类白细胞反应,酶的活性最高,立克次体次之,而病毒感染酶的活性较其他杆菌、寄生虫及正常组显著减低,相互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其他疾病,如胶原病酶的活性较正常组有不同程度减低,而糖尿病不同程度增高,但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AP对不同疾病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不明热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标本采集方法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沈亚文 王仲泉 邓宽国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 确定能否用抗凝血标本替代新鲜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方法 对30例患者的新鲜血和EDTA抗凝血、肝素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血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种抗凝血的中性粒细胞碱性... 目的 确定能否用抗凝血标本替代新鲜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方法 对30例患者的新鲜血和EDTA抗凝血、肝素抗凝血、枸橼酸钠抗凝血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进行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种抗凝血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与新鲜血无明显差异(P值均大于0.05)。新鲜血与EDTA抗凝血间,NAP阳性率和积分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新鲜血与枸橼酸钠抗凝血间,NAP阳性率和积分也均有较好的相关性。新鲜血与肝素抗凝血间,NAP阳性率的相关性较好,但NAP积分的相关性则较差。结论 临床工作中可用EDTA抗凝血替代新鲜血制备血涂片进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标本采集 EDTA抗凝全血标本 肝素抗凝全血标本 枸橼酸钠抗凝全血标本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G-CSF后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长华 张青 +3 位作者 欧瑞明 谭友平 杜苑苑 郑丽玲 《现代医院》 2013年第3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NA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检测使用rhG-CSF治疗前后NAP的活性,另选29例急性髓系白...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NA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7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组,检测使用rhG-CSF治疗前后NAP的活性,另选2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常规化疗,化疗前后均未予以rhG-CSF治疗,检测化疗前后NAP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应用rhG-CSF治疗后NAP的活性明显增高,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rhG-CSF能明显提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NAP的活性,从而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下载PDF
抗凝血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宏敏 顾春刚 +1 位作者 周淑芬 魏同庆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35-1736,共2页
目的观察EDTA-K2抗凝血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的EDTA-K2抗凝血标本分别放置5 min及0.5、1.0、1.5、2.0 h进行NAP染色,染色结果与新鲜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用EDTA-K2... 目的观察EDTA-K2抗凝血标本放置不同时间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染色结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的EDTA-K2抗凝血标本分别放置5 min及0.5、1.0、1.5、2.0 h进行NAP染色,染色结果与新鲜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用EDTA-K2抗凝血标本进行NAP染色,标本采集后立即固定染色,染色效果最佳。抗凝血放置1.0 h内完成染色,染色结果与新鲜血对比NAP阳性率和积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EDTA-K2抗凝血可以代替新鲜血进行NAP染色,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建议标本采集后在1.0 h内完成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EDTA—K2抗凝血 新鲜血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对骨髓增殖性疾病(MPD)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国丽 刘希龙 +2 位作者 王乙 王永才 张蕾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2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对骨髓增殖性疾病(MPD)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快速偶氮偶联法,对78例骨髓增殖性疾病及MDS患者,进行NAP活性及阳性指数检测,并与正常对照配对比较,寻找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真性细...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对骨髓增殖性疾病(MPD)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快速偶氮偶联法,对78例骨髓增殖性疾病及MDS患者,进行NAP活性及阳性指数检测,并与正常对照配对比较,寻找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骨髓增殖性疾病(MPD)、真性细胞增多症(PV)、骨髓纤维化(MF),酶的活性及阳性指数明显高于其他骨髓增殖性疾病,MDS、白血病及正常对照,相互之间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NAP活性及阳性指数对骨髓增殖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骨髓增殖性疾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继宝 薄维波 杨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2864-2866,共3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3例AML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AP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53例AML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粒细胞一集落刺激因...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53例AML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NAP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53例AML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粒细胞一集落刺激因子(G.CSF)、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AML患者外周血NAP[1159(563~2033)AB/c]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1862(1345~2382)A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患者血浆中G-CSF、NE及IL-8[34.36(25.17~47.24)ng/L、397.56(324.63~563.84)pg/mL、585.34(403.61~866.54)pg/mL]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54.52(46.27~77.14)ng/L、689.74(496.78~899.14)pg/mL、832.36(625.17~998.2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L(P〈0.05)。AML患者外周血NAP的水平与血清中G.CSF水平呈正相关(r=0.621.P=0.007)。结论:AML外周血中NAP表达显著降低,同时伴随血浆中性粒细胞相关因子G—CSF、NE及IL-8分泌减少,推测AML患者中性粒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细胞介素-8
下载PDF
肺炎患儿C-反应蛋白快速定量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的相关性分析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明月 牟春笋 +2 位作者 王凯 葛明 沈德炜 《现代医学》 2002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 了解C 反应蛋白 (CRP)快速定量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的相关性 ,探讨定量CRP测定对判断小儿肺炎病原类别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肺炎患儿行CRP定量测定 ,同时检查NAP ,分析CRP定量与NAP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快速定量CRP与... 目的 了解C 反应蛋白 (CRP)快速定量与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NAP)的相关性 ,探讨定量CRP测定对判断小儿肺炎病原类别的意义。方法 对 5 0例肺炎患儿行CRP定量测定 ,同时检查NAP ,分析CRP定量与NAP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快速定量CRP与NAP积分呈正相关 (r =0 .883 2 ,P <0 .0 0 1) ;两者异常升高率亦存在相关关系 (χ2 =16.81,P <0 .0 0 5 )。结论 肺炎患儿CRP≤ 8mg·L-1可认为是病毒感染 ,CRP >8mg·L-1可认为是细菌感染 ,而且CRP越高则越支持细菌感染。快速定量CRP测定方便、快捷 ,可以作为判断小儿肺炎病原类别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积分 相关性 儿童 定量分析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检测分类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年第11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NC)分类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87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感染组,其中细菌感染108例(细菌感染亚组),病毒感染36例(病毒感染亚组)...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白细胞(WBC)及中性粒细胞(NC)分类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187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作为感染组,其中细菌感染108例(细菌感染亚组),病毒感染36例(病毒感染亚组),病毒合并细菌感染43例(合并感染亚组)。另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行hs-CRP、NAP、WBC及NC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细菌感染亚组和合并感染亚组hs-CRP、WBC及N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病毒感染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菌感染亚组hs-CRP、WBC及NC水平最高,合并感染亚组次之,病毒感染亚组最低,3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感染组NAP及NAP积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细菌感染亚组NAP及NAP积分最高,合并感染亚组次之,病毒感染亚组最低,3亚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s-CRP、NAP、WBC及NC分类检测是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快速有效的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细胞 中性粒细胞分类 感染
下载PDF
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崇 苏国生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4期184-186,共3页
为了解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合并感染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收集相关参考文献,综述白细胞形态学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情况,提出相关结论。在收集的参考文献中,主要以白细胞形... 为了解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儿童手足口病合并感染中的研究进展,本文收集相关参考文献,综述白细胞形态学结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测在相关疾病中的研究情况,提出相关结论。在收集的参考文献中,主要以白细胞形态联合其他感染因子检测或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联合其他感染因子观察细菌感染情况居多,而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和积分检测相对较少。白细胞形态学联合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和积分检测有待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形态学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积分 感染性疾病
下载PDF
一种新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韩树林 张淑英 曲延章 《黑龙江医学》 2000年第9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NAP 正常人 患者 改良方法 萘酚 底物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在血液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8
作者 石青武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13-213,215,共2页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在血液病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改良戈氏钙—钴法对所作标本进行染色并作积分判断。结果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碱性磷酸酶积分均低于正常 ,而在急性淋巴...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在血液病中的应用。方法 利用改良戈氏钙—钴法对所作标本进行染色并作积分判断。结果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碱性磷酸酶积分均低于正常 ,而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类白血病中碱性磷酸酶积分均高于正常。并显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积分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 ,类白血病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积分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结论 根据碱性磷酸酶活性的特性在很多疾病中都可以把其作为诊断及疗效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磷酸酶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 血液病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验的应用及诊断价值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仁康 刘辉 汤琼健 《中外医疗》 2021年第36期9-12,共4页
目的评估在血液疾病诊断中检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于2019年6月—2020年5月就诊于该机构的血液疾病患者2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4名,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血涂片进行制备,实施细胞化学染色,染色方法为偶... 目的评估在血液疾病诊断中检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的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于2019年6月—2020年5月就诊于该机构的血液疾病患者2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74名,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血涂片进行制备,实施细胞化学染色,染色方法为偶氮偶联法(Kaplow),采用显微镜油镜观察中性细胞(成熟)100个,并记录观察结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类白血病反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42、36.067、10.276、8.792、73.531、19.736,P<0.05)。对照组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47.4±0.3)分,研究组睡眠性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症积分(15.0±1.1)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4.5±1.1)分、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11.4±0.1)分、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9.3±0.5)分则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286、233.970、699.894、390.811,P<0.05)。结论在血液各种疾病诊断中检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可获得满意的诊断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检验 血液疾病 积分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和血沉对晚期肺癌并发院内感染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滕鸿 李岱 《中国乡村医药》 2010年第7期55-55,57,共2页
为了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积分和百分比、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对晚期肺癌患者并发院内感染的诊断价值,笔者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收治的176例晚期肺癌患者进行了上述指标测定,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 C反应蛋白 晚期肺癌 诊断价值 院内感染 并发 血沉 肺癌患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