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58篇文章
< 1 2 2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及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反应性关节炎诊断效能的分析
1
作者 胡君萍 温晓婷 +3 位作者 张靖悦 彭思绫 黄金华 许珂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5期14-19,26,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反应性关节炎(ReA)诊断效能及与疾病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79例ReA患者为ReA组,92例健康...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对反应性关节炎(ReA)诊断效能及与疾病治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西白求恩医院风湿免疫科确诊的79例ReA患者为ReA组,92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ReA组与健康对照组的NLR、PLR、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性ReA患者NLR、PLR与血常规、CRP、ESR的相关性,且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NLR、PLR及在ReA的诊断价值。最后比较治疗前后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CRP、ESR和NLR、PLR的变化。结果:ReA组NLR、PLR高于健康对照组,且感染<2周发病的ReA患者NLR、PLR高于感染≥2周发病者(P<0.05)。ReA组NLR、PLR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CRP、ESR呈正相关,PLR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NLR、PLR与淋巴细胞计数呈负相关(P<0.05)。根据ROC曲线,NLR诊断ReA的最佳截断值为3.41(敏感性为57.00%,特异性为96.70%,AUC=0.81),PLR诊断ReA的最佳截断值为140.58(敏感性为77.20%,特异性为77.20%,AUC=0.85),且NLR与PLR联合诊断的敏感性为78.80%,特异性为91.00%,AUC=0.85;而CRP诊断ReA的最佳截断值为8.16(敏感性为78.50%,特异性为100.00%,AUC=0.89),ESR诊断ReA的最佳截断值为19.50(敏感性为84.80%,特异性为96.70%,AUC=0.91),NLR、PLR联合诊断的效能高于NLR、PLR单一检测,而略低于CRP和ESR(Z=4、Z=3.58,P<0.05)。进一步比较ReA患者治疗前后,NLR、PLR显著减低(P<0.05)。结论:NLR、PLR可用于辅助诊断ReA,且对患者的感染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两者在反映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两者联合的诊断效果更好,但其诊断效果不如CRP和E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关节炎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对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晨光 邓晓琳 +3 位作者 李华 陈晓鸣 李桂茹 屠伟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4期2084-208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因创伤性脑出血急诊行开颅手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ANC)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对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该院因创伤性脑出血急诊行开颅手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PI)分为(PI组,n=62)和非PI组(NPI组,n=30)。收集和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确定术后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LR对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I的预测价值。结果PI组患者术前白细胞计数、NLR、ANC及血糖水平均高于NP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水平升高[OR=2.64,95%CI:1.06~6.68,P=0.040]是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NLR最佳截断值为5.75时,预测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I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95%CI:0.712~0.894,P<0.001),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6%、73.3%。结论NLR水平升高是急性颅脑损伤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发生PI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创伤性脑出血 肺部感染
下载PDF
初诊时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在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林海燕 陈飞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21年第7期469-472,共4页
目的探讨初诊时单核细胞计数(AMC)、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首次确诊的240例B-NHL患者与... 目的探讨初诊时单核细胞计数(AMC)、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首次确诊的240例B-NHL患者与同期于我院体检的12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进一步根据截断值分组,探讨AMC、NLR、RDW对B-NHL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AMC、NLR、RDW预测B-NHL患者预后的截断值分别为0.54×10^(9)/L、2.64和13.75%。高AMC组、高NLR组、高RDW组的1年总生存(OS)率、3年OS率、5年OS率分别低于低AMC组、低NLR组及低RDW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临床分期、ECOG标准评分、合并贫血、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乳酸脱氦酶(LDH)水平、AMC、NLR、RDW、白蛋白(Alb)水平是B-NHL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P=0.008)和ECOG评分≥2分(P=0.005)是影响B-NH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C、NLR、RDW不是B-NHL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但对于评估B-NHL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 单核细胞计数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平均红细胞分布宽度 总生存期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在溃疡性结肠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荣敏 张高明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0期195-196,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在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95例UC患者(设为观察组)和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人(...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的比值(NLR)在溃疡性结肠炎(UC)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就诊的95例UC患者(设为观察组)和同期在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00名健康人(设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这95例患者的病情均经结肠镜检查被确诊.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血常规检测,然后对比对照组受检者和观察组患者中处于不同病情时期、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病变累及范围不同的患者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N)的计数、淋巴细胞(L)的计数及NLR.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患者其N计数及NLR均高于该组中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和对照组受检者,其外周血L的计数低于该组中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和对照组受检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处于病情缓解期的患者其N计数及NLR均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其外周血L的计数低于对照组受检者,P<0.05.观察组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患者中病情严重程度为重度的患者其外周血N的计数及NLR均高于其中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度和轻度的患者,其外周血L的计数均低于其中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度和轻度的患者,P<0.05.观察组处于病情活动期的患者中病情严重程度为中度的患者其外周血N的计数及NLR均高于其中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的患者,其外周血L的计数低于其中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中病变累及的范围为E1、E2、E3的患者其外周血N的计数、L的计数及NLR相比,P>0.05.结论:UC患者外周血N的计数及NLR可随着其病情的活动和加重而升高,其外周血L的计数可随着其病情的活动和加重而降低.临床上可将UC患者的NLR作为对其病情进行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病情评估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与双心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朱文秀 徐泽 +4 位作者 严权浩 蔡小静 陈俊奇 杨金果 汤献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双心疾病的相关性,评价其对双心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6例双心疾病病人(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60名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 目的分析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与双心疾病的相关性,评价其对双心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6例双心疾病病人(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60名于我院体检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收集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重、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等资料,计算NLR水平。并通过ROC曲线计算NLR的诊断价值,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检测NLR与CRP等其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尿酸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双心疾病病人NLR水平为(2.50±1.75),高于对照组的(1.48±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检测其诊断价值,AUC面积为0.812,cut-off值为0.184,敏感度为0.631,特异性为0.817[95%CI(0.603,0.824)],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NLR与ESR、CRP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12、0.324,P<0.05),与性别及年龄无相关性。结论NLR与双心疾病的发作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诊断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抑郁症 双心疾病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比值 相关性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对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张浙恩 李煜堃 +2 位作者 陈嘉安 张建成 金光军 《浙江医学》 2025年第7期712-71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1404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N/LPR三分位数分为Q1(<0.0185...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至2022年美国重症监护医学信息数据库2.0中14048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按照N/LPR三分位数分为Q1(<0.0185)组4683例、Q2(0.0185~<0.0481)4682例和Q3(0.0481~5.9505)组4683例,比较3组患者临床资料以及30 d院内生存率,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LPR与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预测效能。结果3组患者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血尿氮素、血肌酐、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分布宽度、血红蛋白、白蛋白、血钙、血钾、急性生理学评分Ⅲ、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评分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Q1组、Q2组、Q3组30 d院内生存率分别为90.82%、87.59%、7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校正本研究所涉及的所有变量情况下,N/LPR 0.0481~5.9505是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02,95%CI:1.219~2.374,P=0.002)。N/LPR预测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的AUC、灵敏度、特异度、截断值分别为0.748、0.659、0.724、0.257。结论N/LPR对脓毒症患者30 d院内死亡风险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比值 脓毒症 院内死亡 预测
下载PDF
D⁃二聚体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7
作者 李丽华 魏猛 +1 位作者 王瑞 武云 《临床内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可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肺栓塞(APE)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18例,根据是否确诊为APE将其分为APE组(352例)和非APE组... 目的基于倾向性匹配和主成分分析构建可用于基层医院的急性肺栓塞(APE)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3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618例,根据是否确诊为APE将其分为APE组(352例)和非APE组(266例),再对其进行1∶1倾向性匹配后APE组和非APE组患者取137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疾病史、心脏超声及双下肢深静脉超声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筛选相关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PE的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诊断效能。采用Hosmer⁃lemeshow(H⁃L)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有效性。结果倾向性匹配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5个主成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1、PC5及D⁃二聚体、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均是A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联合D⁃二聚体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诊断APE的曲线下面积(AUC)均大于二者单独诊断。H⁃L检验结果显示模型拟合度较好。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APE的AUC为0.824(P<0.001)。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诊断APE风险概率与实际概率基本吻合。DCA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结论D⁃二聚体联合NLR诊断APE的价值优于D⁃二聚体单独诊断,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指标易获取、费用低,可用于基层医院早期筛检AP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倾向性匹配 主成分分析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1β黏附分子-1对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赵腾飞 王莲 +2 位作者 刘远锋 潘非非 陈洁文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在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4—12月广州市花都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状态不同分为急性发作组(34例)和非急性发作组(38例)。2组患儿均采血检测NLR、IL-1β、ICAM-1,并比较2组间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价值。结果急性发作组NLR、IL-1β、ICAM-1水平分别为(5.47±1.08)、(215.63±25.63)ng/L、(33.42±3.69)μg/L,高于非急性发作组的(4.13±0.69)、(142.52±15.42)ng/L、(20.36±2.4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IL-1β、ICAM-1为影响哮喘急性发作患儿病情的高危因素(P<0.05且OR>1);ROC曲线显示,NLR、IL-1β、ICAM-1及联合检测预测哮喘急性发作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35、0.749、0.742、0.968,联合检测价值最高。结论NLR、IL-1β、ICAM-1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预测中价值较高,利于早期评估患儿病情,完善针对性治疗,避免哮喘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急性发作期 细胞介素-1Β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在急诊老年脓毒症病人中的应用价值
9
作者 范从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38-041,共4页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 对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e,NLR)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于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的诊疗价值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 2023年2月至2024年7月期间,招募180名老年脓毒症患者,依据其在急救过程中的休克状态,将其划分为非休克组(112名)与休克组(68名)。入院后随访观察30d,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生存组(n=130)和死亡组(n=50)。对比不同组别患者NL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RDW(红细胞分布宽度)值以及NLR、RDW值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 Ⅱ)的相关性。结果 急诊时,NLR、RDW以及APACHEⅡ评分比较,休克组较非休克组明显更高(P<0.05);预后死亡组较生存组明显更高(P<0.05)。NLR、RDW单独预测患者死亡风险时,AUC、95%CI显著低于APACHEⅡ评分(P<0.05),二者联合应用时AUC、95%CI与APACHEⅡ评分相当(P>0.05)。结论 NLR、RDW能够较好的评估急诊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患者预后情况,二者联合应用的预后评估准确性与APACHEⅡ评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比值 细胞分布宽度 脓毒症
下载PDF
平均红细胞体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红蛋白水平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冉丹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 目的探讨外周血平均细胞体积(MCV)、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红蛋白(Hb)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诊治的早期DN患者82例(设为DN组)、单纯2型糖尿病(T2DM)患者82例(设为T2DM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另选取健康志愿者4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外周血MCV、NLR、Hb水平及DN相关生化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淀粉样蛋白A(AA)]。分析外周血MCV、NLR、Hb水平与DN相关生化指标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MCV、NLR、Hb对DN的诊断价值。以肾组织活检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外周血MCV、NLR、Hb单项及联合对DN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其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结果DN组MCV、Hb水平低于T2DM组、对照组,NLR高于T2DM组、对照组,且T2DM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CV、Hb与BUN、Scr、尿酸呈负相关,而NLR与之相反(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AUC大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MCV、NLR、Hb联合诊断DN的准确率高于单项指标诊断(P<0.05),且联合诊断结果与肾活检检查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88,P<0.05)。结论MCV、NLR、Hb对早期DN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平均细胞体积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红蛋白 诊断
下载PDF
基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构建心力衰竭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不良预后的列线图模型
11
作者 洪晓明 李磊 杨俊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262-1269,共8页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者存在严重的不良心血管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NLR及其他入院基线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HF合并CK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或因CHF再住院... 目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者存在严重的不良心血管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究基于NLR及其他入院基线指标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CHF合并CKD患者发生全因死亡或因CHF再住院事件的预测效能。方法:本研究回顾性纳入于2019年2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就诊的CHF合并CKD患者,收集基线资料,随访3年,结局事件为全因死亡或因CHF再住院的复合结局。根据有无结局事件分为无结局事件组(n=245)和有结局事件组(n=147)。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结局事件的发生情况。运用COX逐步回归法筛选预测变量,运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发生结局事件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绘制预测结局事件的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绘制校准曲线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曲线下面积(AUC)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92例患者,结局事件的发生率为37.5%(147/392)。基线组间存在差异的变量有:年龄、心率、BMI、既往心肌梗死、既往卒中、LVEF、BNP、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HGB、白蛋白、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钙离子、FBG、hs-CRP、D-二聚体。筛选后,年龄、NLR、BMI、白蛋白、估算eGFR,5个变量均是预测结局事件发生的影响因素。运用R语言绘制预测结局事件列线图,其预测风险能力指数为0.755(0.709~0.801),预测结局事件的AUC为0.765,敏感度为81.2%,特异度为71.9%;内部验证的重抽样校准曲线表明模型理想曲线和实际曲线拟合良好;临床决策曲线显示与NLR单指标相比,该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临床净效益。结论:本研究基于NLR以及年龄、BMI、白蛋白、估算eGFR,构建了CHF合并CKD患者3年内发生死亡和再住院事件的列线图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具有良好区分度、拟合度、预测能力,可作为该类患者诊疗过程中的参考风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慢性肾脏病 预后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 列线图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应用价值分析
12
作者 潘瑞 王滔 +2 位作者 王兆 周长健 温建立 《安徽医药》 CAS 202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转归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连续收治的290例初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及转归的早期预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连续收治的290例初治急性胰腺炎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病人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常规各项指标(入院24 h内)及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人临床诊疗与预后指标等。将病人分为SAP组(105例)与非SAP组(185例),分析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寻找最佳诊断值;然后将SAP组分为NLR和PLR升高组(45例)与非升高组(60例),分析比较其临床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基线平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病人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和Ranson评分更高[6(5,8)分比17(14,20)分,1(1,2)分比4(3,4)分,均P<0.001],NLR和PLR在SAP病人中均更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和PLR最佳诊断值分别为6.58,157.89。SAP病人中,NLR和PLR升高与非升高病人相比,升高组住院时间更长(P=0.003)、禁食时间更长(P<0.001)、引流管数量更多(P<0.001)、住院费用更高(P=0.002)、死亡率更高(P=0.047)。结论NLR和PLR升高对SAP早期具有诊断与预后预测价值,警惕非SAP病人病情迅速进展为SAP;对于SAP病人,NLR和PLR升高提示病人病情危重,转归与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 预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糖尿病患者eGFR的相关性:基于NHANES数据库的横断面分析
13
作者 贾淳钰 王淦淦 +3 位作者 王佳慧 陈罡 郑可 李雪梅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5,共7页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 目的基于大样本数据,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指标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09-2014年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确诊糖尿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横断面分析。比较合并/未合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NLR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NLR与eGFR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85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CKD 190例(22.2%),未合并CKD 667例(77.8%),且与后者比较,前者的NLR显著升高(2.94±1.69比2.36±1.98,P<0.001),eGFR显著降低[(43.54±12.79)mL/(min·1.73 m^(2))比(92.50±18.20)mL/(min·1.73 m^(2)),P<0.001]。按NLR四分位数分组分析后发现,随NLR增大,糖尿病患者eGFR逐渐下降[Q1组:(87.05±24.93)mL/(min·1.73 m^(2));Q2组:(83.68±24.98)mL/(min·1.73 m^(2));Q3组:(83.10±26.26)mL/(min·1.73 m^(2));Q4组:(72.55±28.15)mL/(min·1.73 m^(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NLR与eGFR呈弱负相关(r=-0.15,P<0.00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混杂因素后表明,NLR与糖尿病患者eGFR存在独立的负相关性(OR=0.403,95%CI:0.210~0.772,P=0.006)。结论NLR与糖尿病患者的eGFR呈负相关,具有反映糖尿病患者肾功能下降及CKD风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慢性肾脏病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NHANES数据库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造影剂肾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14
作者 孙沁瑜 邓毅凡 +1 位作者 何胜虎 张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891-1897,共7页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 背景既往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计数增多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少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相关,然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造影剂肾病(CIN)的相关性研究较少。目的探究NLR、MHR及两者联合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CIN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2年在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接受急诊PCI的437例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患者术后是否发生CIN,分成CIN组(65例)和非CIN组(372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NLR和MHR的数值,并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CIN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NLR、MHR及两者联合对CIN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CIN组患者2型糖尿病史、利尿剂使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空腹血糖、NLR、MHR水平高于非CIN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和肌酐水平低于非CIN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史(OR=1.997,95%CI=1.063~3.751,P=0.032)、单核细胞计数(OR=2.372,95%CI=1.060~5.310,P=0.036)、NLR(OR=1.311,95%CI=1.171~1.468,P<0.001)、MHR(OR=7.075,95%CI=1.893~26.439,P=0.004)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NLR、MHR及两者联合预测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AUC分别为0.733(95%CI=0.669~0.796,P<0.001)、0.706(95%CI=0.633~0.779,P<0.001)、0.796(95%CI=0.740~0.852,P<0.001);灵敏度分别为66.2%、60.0%、69.2%;特异度分别为71.8%、75.3%、73.1%。结论2型糖尿病史、单核细胞计数、NLR、MHR水平升高为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NLR、MHR及两者联合均可作为有效识别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发生CIN的早期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造影剂肾病 预测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魏婵娟 夏晓爽 +1 位作者 冯文军 李新 《天津医药》 2025年第2期135-141,共7页
目的 探讨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2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疾病史、临床及影像学... 目的 探讨早期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预后不良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行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22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疾病史、临床及影像学相关资料。治疗前采集肘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并计算NLR。主要研究终点为发病3个月预后不良或死亡,次要终点为静脉溶栓后24 h内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或END。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主要及次要研究终点事件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血压、较高的基线NLR(OR=1.968,95%CI:1.516~2.555,P<0.001)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既往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高的随机血糖、较高的基线NLR(OR=1.317,95%CI:1.028~1.688,P=0.030)和NIHSS评分是患者3个月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较高的同型半胱氨酸、较高的基线NLR(OR=1.420,95%CI:1.180~1.709,P<0.001)和NIHSS评分是END的独立危险因素。SICH组(n=5)NLR水平与非SICH组(n=2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NLR对AIS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3个月死亡及END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95%CI:0.679~0.817)、0.738(95%CI:0.622~0.853)和0.730(95%CI:0.656~0.804)],对SICH无预测价值。高NLR组(NLR≥2.63,n=89)基线NIHSS评分、随机血糖、合并高血压、冠心病、END、3个月预后不良和死亡的比例高于低NLR组(NLR<2.63,n=132)。结论 基线NLR升高与AIS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发生END及3个月预后不良相关,有望成为预测AIS患者临床转归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预后 炎症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回顾性分析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肝癌肝移植预后的预测作用
16
作者 韦肖霞 方海燕 +1 位作者 梁宁 马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4期123-126,共4页
研究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在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方面的作用,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预后评估指标。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根据术前NLR水平分为高NLR组(67例)和低NLR组(53例)... 研究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值(NLR)在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方面的作用,以便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预后评估指标。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根据术前NLR水平分为高NLR组(67例)和低NLR组(53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NLR值与相关炎症因子等临床资料。结果 与低NLR组相比,高NLR组在NLR水平、肿瘤标志物和炎症相关指标都有明显差异(P<0.05),这暗示了高NLR与肝癌肝移植的不良预后之间存在关联。结论 术前的NLR被视为预测肝癌肝移植预后的关键指标,它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其最优的截断值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之间的联系仍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肝癌 肝移植 预后评估 炎症因子
下载PDF
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魏广坤 陈艳军 +3 位作者 程冰冰 仝昊 陈升阳 胡水全 《河南医学研究》 2025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纳米刀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术后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20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纳米刀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外周静脉血NLR值,以NLR的中位数为临界值,将病例分为低NLR组(NLR≤4.8,22例)和高NLR组(NLR>4.8,23例),应用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差异性。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探究NLR是否为影响胰腺癌患者纳米刀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低N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94d,而高NLR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26d(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P<0.001)、糖类抗原19-9(CA19-9)(P<0.001)、肿瘤部位(P=0.030)、分化程度(P=0.006)、术后30dNLR(P<0.001)、TNM分期(P=0.016)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术后生存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术后NLR、肿瘤标志物CA19-9是局部进展期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术后高NLR对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术后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NLR在临床中易于检验,可以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局部进展期 纳米刀消融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术前纤维蛋白原、癌胚抗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党文博 成慧娟 +3 位作者 张雅兰 姚根武 李露露 宋爱琳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3期30-37,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癌胚抗原(CEA)多参数诊断模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首次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纳入的研...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纤维蛋白原(FIB)、癌胚抗原(CEA)多参数诊断模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首次就诊的乳腺疾病患者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纳入的研究对象分为乳腺癌组(198例)与乳腺良性病变组(20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构建联合诊断模型分析临床指标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NLR、FIB、CEA在乳腺癌组与乳腺良性病变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CEA、FIB是乳腺恶性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中CEA、FIB、NLR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3、0.716、0.656,3个指标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通过Logistic回归构建的NLR+FIB+CEA联合诊断模型曲线下面积提升至0.842,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4%、78.2%。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CEA水平与患者年龄及孕激素受体存在相关性(P<0.05);FIB水平与年龄及组织学分级存在相关性(P<0.05);联合诊断模型与年龄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NLR、FIB、CEA及其联合诊断模型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联合模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指标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乳腺癌术前无创评估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癌胚抗原 多模态诊断模型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血清白蛋白比值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价值
19
作者 闫丽伟 陈志刚 吴振宇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血清白蛋白比值(NAR)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220例非紫绀型CHD患儿为...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中性粒细胞与血清白蛋白比值(NAR)对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接受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的220例非紫绀型CHD患儿为研究对象,将CHD术后72h内未能成功拔管或拔管后24h内再次机械通气的患儿纳入晚期拔管组,反之纳入早期拔管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NLR及NAR、临床结局,分析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的影响因素,绘制NLR、NA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对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的评估价值。结果晚期拔管组24例(10.91%),早期拔管组196例(89.09%)。晚期拔管组的NLR、NAR高于早期拔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拔管组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滞留时间、住院天数长于早期拔管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NAR均为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的影响因素(P<0.05)。NLR与NAR联合评估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灵敏度为79.17%,特异度为80.10%。结论NLR、NAR对非紫绀型CHD术后拔管时机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可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与血清白蛋白比值 术后拔管时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