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0篇文章
< 1 2 8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问题检视与优化策略
1
作者 刘家宁 李宝贵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52-61,共10页
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梳理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发展历程可知,我国目前虽具备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等特征,仍存在标准建设的顶层设计有待健全、标... 加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梳理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发展历程可知,我国目前虽具备初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具有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等特征,仍存在标准建设的顶层设计有待健全、标准建设不平衡、标准的海外本土化适用度不高、专门用途中文教育标准的研制有待加强、标准建设的理论研究有待深化等突出问题。可以从做好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顶层设计、补齐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短板弱项、加强本土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研发力度、重视专门用途中文教育标准的研制和深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等方面深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 标准建设 问题检视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大家谈
2
作者 陆俭明 段鹏 +11 位作者 赵蓉晖 李宝贵 宋萑 张洪明 吴英成 白罗米 曹瑞红 马西尼 郝清新 李登贵 刘英林 袁博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国际中文教育要抓好五个“必须”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桥梁工程——为世界各国建造通向中国、起交流互鉴作用的中文桥,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从而深度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提供帮助。国际中文教育要高效率不断发展,我认为首先要抓好五个“... 国际中文教育要抓好五个“必须”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桥梁工程——为世界各国建造通向中国、起交流互鉴作用的中文桥,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从而深度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提供帮助。国际中文教育要高效率不断发展,我认为首先要抓好五个“必须”——第一,必须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要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国家所需要的两种中文人才:一是懂中文、会中文的“双语或多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交流互鉴 桥梁工程 构建与实践 双语或多语 学术理论 高效率
下载PDF
论“国际中文教育”的框架与目标
3
作者 郭熙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200,共8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倡导构建大框架的国际中文教育。随着语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文学习动机的分众化、区域化差异日益明显,单纯将中文作为交际工具进行学习的动机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就要进一步深入认识不同中文学习群体...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倡导构建大框架的国际中文教育。随着语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文学习动机的分众化、区域化差异日益明显,单纯将中文作为交际工具进行学习的动机也会受到一定影响。这就要进一步深入认识不同中文学习群体的需求特点,重新评估中文在他们身上的功能和价值。中文是华夏文明的代表,也是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是一种语言文明。应倡导这种新的语言价值观,建构与之相应的国际中文教育目标。中文作为祖语教育的目标是传承中华文化,中文作为外语教育的目标是分享华语文明。文化传承、文明分享和多元交流互动结合,协同发展。中文教育本身是一种路径和手段。文化传承、文明分享,应当成为国际中文教育的新口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祖语教育 外语教育 文化传承 文明分享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4
作者 李琼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34,共5页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中的核心能力,由知识能力、行为能力、情感能力和策略能力构成。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这四个能力的培养着手,并从打牢跨文化交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教师队伍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和创设...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国际中文教育硕士专业中的核心能力,由知识能力、行为能力、情感能力和策略能力构成。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这四个能力的培养着手,并从打牢跨文化交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教师队伍的跨文化交际水平和创设跨文化交际实践机会等方面,全面提高本专业人才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专业培养
下载PDF
国别化中文教育视角下教师课堂教学研究
5
作者 王海峰 韩晓明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81,共11页
国际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国别化视角考察教师因素对日本学生汉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影响。整体而言,教师的内在品质、课堂反馈和课堂管理三个维度的具体表现是影响日本学生交际意愿的主要因素。日本学... 国际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国别化视角考察教师因素对日本学生汉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影响。整体而言,教师的内在品质、课堂反馈和课堂管理三个维度的具体表现是影响日本学生交际意愿的主要因素。日本学生整体与不同群体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对具体教师行为的感知反应呈现出差异性,不同语言环境、性别和学习时长的日本学生对影响其交际意愿的教师因素接受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别化 中文教育 教师课堂教学 日本学生 交际意愿
原文传递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海外中文课程大纲的耦合与互动
6
作者 王祖嫘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4-95,共12页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为全球中文教育提供了重要的顶层参考框架。探讨该标准融入海外各国中文课程大纲的路径,促进其教学落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自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数据库”中34国150份中文课程大纲的研究发现,该等...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为全球中文教育提供了重要的顶层参考框架。探讨该标准融入海外各国中文课程大纲的路径,促进其教学落地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自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数据库”中34国150份中文课程大纲的研究发现,该等级标准同海外课纲在多种维度上存在耦合接口以及互动可能性。为实现《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在海外中文课程大纲中的应用和对接,在教学目标上应将分级量化指标同所在国学段年级合理配置;教学内容上应以主题功能主导,语言要素关联;教学评价上应促进分析型评量指标同融合型指标互动互鉴;在语言认知上应保留中文特性,促进中外语言学知识体系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海外中文课程大纲 分级量化指标 语言要素
下载PDF
波兰中文教育:发展样态、现实境遇与因应对策
7
作者 李宝贵 徐波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1期77-86,共10页
加强国别中文教育研究,有助于形成更加精准的传播方式,提升中文国际传播效能。波兰中文教育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波两国政治交往、经贸往来、语言教育互动和波兰汉学研究历史等因素在当地形成的合力。同时,波兰的中文教育发展面临教育普... 加强国别中文教育研究,有助于形成更加精准的传播方式,提升中文国际传播效能。波兰中文教育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中波两国政治交往、经贸往来、语言教育互动和波兰汉学研究历史等因素在当地形成的合力。同时,波兰的中文教育发展面临教育普及度低、教学发展不均、教育资源不足、新冠疫情影响等挑战。为此,提出协助提高中文教育在波兰各学段的普及度,着力促进波兰各地中文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培养适应波兰各学段教学的本土中文教师,构建贴近波兰教学实际的本土化教材机制,开发革新多主体参与的共建共享教育资源,推进中文早日纳入波兰国民教育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兰 中文教育 发展样态 现实境遇 因应对策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探索
8
作者 李秉震 余佳洵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育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讲述目的、讲述对象、讲述主体、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故事”的概念源流,指出“中国故事”因改革开放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内涵不断... 新时期的国际中文教育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从讲述目的、讲述对象、讲述主体、讲述内容、讲述方法、评价体系等六个方面进行重新审视。文章首先梳理了“中国故事”的概念源流,指出“中国故事”因改革开放而出现,随着社会发展而内涵不断丰富,相关研究也逐渐扩展至国际中文教育领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国际中文教育,曾先后十余次复信中文学习者,并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出了重要论述。文章以此为基础,深入阐释了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处理好的若干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故事 概念源流 理论探索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述评与展望
9
作者 姜国权 赵屹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通过回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历程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建设经历了初创布局、创新巩固和跨越升级3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国际化、...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通过回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历程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建设经历了初创布局、创新巩固和跨越升级3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国际化、专业化、纵深化的建设特点。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体系建设亟待完善,服务力亟待提升,国际化仍需加强的问题。因此,未来应把握好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整体性,强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政策供给能力,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研究的服务能力,提高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助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标准建设 标准化 语言文字
下载PDF
基于传播学5W模式的国际中文教育风险及规避策略
10
作者 赵婧 《今传媒》 2024年第2期132-135,共4页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一定的现实或潜在风险。本研究运用PEST分析法对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外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传播主体、内容、途径、受众、效果等传播学5W视角建立风险规避策略模型,提出了教师...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面临一定的现实或潜在风险。本研究运用PEST分析法对国际中文教育面临的外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基于传播主体、内容、途径、受众、效果等传播学5W视角建立风险规避策略模型,提出了教师为魂、文化为根、科技为力、学生为本、反馈为能的风险规避策略,旨在为国际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PEST分析法 5W传播模式 风险 规避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相关思考
11
作者 王春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国际中文教育既是整体教育的重要构成,又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之所以能提供助力,是因为它能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全球... 教育强国建设是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国际中文教育既是整体教育的重要构成,又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之所以能提供助力,是因为它能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而历史事实和国际经验也提供了助力的重要依据。目前来看,国际中文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一步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教育对外开放;讲好“三个故事”,助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创新国际人才教育模式,助力人才培养和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数智化;完善国际中文教育规范标准体系,助力标准建设;构建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助力教育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全球中文教育网络系统,助力全球教育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国际中文教育 语言治理 教育数字化 全球教育治理
下载PDF
话题任务驱动下《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词表的主题化重构
12
作者 王军 仪春蕾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21,共12页
以话题任务目标驱动词汇学习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教学路径,而系统权威的主题框架和主题词表建设是这一教学模式得以高质量实现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为指导,通过对“话题任务内容”的梳理与整合,构建起... 以话题任务目标驱动词汇学习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教学路径,而系统权威的主题框架和主题词表建设是这一教学模式得以高质量实现的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为指导,通过对“话题任务内容”的梳理与整合,构建起一个覆盖面广、层次丰富,包含8个一级主题、41个二级主题和130个三级主题的主题框架。在此框架下对《等级标准》词表进行主题化重构,形成了有别于词频导向的主题聚类词表,并就主题词表在具体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三点建议,即话题的针对性选取、任务的多元化设计,以及词表的全过程介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汉语词汇教学 话题任务驱动 主题词表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及其他
13
作者 陆俭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文章首先强调要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其次表示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决定必须抓好汉语书面语教学,并充分陈述了理由;最后指出要开展好汉语书面语教学,目前亟须马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 文章首先强调要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其次表示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决定必须抓好汉语书面语教学,并充分陈述了理由;最后指出要开展好汉语书面语教学,目前亟须马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进行汉语书面语教学”的具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书面语教学 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 教育使命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探析
14
作者 寇振锋 《高教学刊》 2024年第14期51-54,共4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更名后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优化势在必行,突出“中国系列”课程尤为必要,从中华文化知识课程、中华才艺课...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更名后的国际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优化势在必行,突出“中国系列”课程尤为必要,从中华文化知识课程、中华才艺课程、中外融合课程三大模块中提炼“文化自信自强”之精髓,由此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课程体系。只有掌握“文化自信自强”的精髓,才能成功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的毕业生人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自豪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自信自强 中国式现代化 国际中文教育专业 课程设置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视野下文学作品的文化叙事研究——以余华当代长篇小说《文城》为例
15
作者 李丽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余华新近发表的长篇小说《文城》里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亦有深厚的文化内容,值得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尤其是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教学内容。优秀的当代长篇小说里不仅有鲜活生动的语言,也有千姿百态的文化。教师应该通力合作,挖掘并讲好当下优秀... 余华新近发表的长篇小说《文城》里有精彩的故事情节,亦有深厚的文化内容,值得作为国际中文教育尤其是高级阶段留学生的教学内容。优秀的当代长篇小说里不仅有鲜活生动的语言,也有千姿百态的文化。教师应该通力合作,挖掘并讲好当下优秀小说里的中国文化故事,以激发留学生中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长篇小说 《文城》 文化故事 国际中文教育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中燕赵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16
作者 赵丹 《华章》 2024年第7期0099-0101,共3页
本文首先就燕赵文化的传统内涵与现代价值进行了解读,然后根据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阐释了国际中文教育中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性,最后对燕赵文化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燕赵文化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燕赵文化 国际中文教育 教学策略
下载PDF
中文国际传播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以三亚学院为例
17
作者 刘静 张美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7期147-151,共5页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是语言相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理解中文。中文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对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针对当前国际中... 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的关键是语言相通,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理解中文。中文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对国际中文教育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针对当前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同质化问题,依据高质量人才需求,在三亚学院经过多年实践探索,构建出本科阶段适应中文国际传播需求的“一体两翼三融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即以新时代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为主体,以语言文化教育、语言文化传播实践转化为两翼,以中外语言文化融通、信息技术与职业技能融通、对内与对外双向传播融通为支撑,是解决当前国际中文教育人才培养痛点的有效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国际传播 国际中文教育 一体 两翼 三融通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的逻辑与路径
18
作者 李宝贵 刘家宁 李慧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65-75,共11页
回答“何为学科成长、学科如何成长”是深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提。首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实践归纳为四个时期九个阶段,并指出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其次,探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逻辑:内在... 回答“何为学科成长、学科如何成长”是深入推进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提。首先,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实践归纳为四个时期九个阶段,并指出每个阶段的发展特征。其次,探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成长逻辑:内在动力表现为由学科内部诸要素相互作用,形成学科自身的发展动力;外在推力则依赖于适应社会需求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积极调整学科发展机制,形成良性循环。最后,提出未来学科成长的探索路径:把握国际中文教育双重本质内涵、明确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基点边界、关注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生态建设、构建国际中文教育自主知识体系、培养高层次的中文教育专业人才、实现全球中文教学的数智化发展,为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学科成长 阶段划分 成长逻辑 路径探索
下载PDF
大变局下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发展的路径策略
19
作者 张杰 侯志国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1期23-26,15,共5页
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中文教育为应对外部环境及内部需要,已经走到了新时代的路口,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文章梳理了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转型发展的内涵及意义,认为“大变局”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在... 近年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中文教育为应对外部环境及内部需要,已经走到了新时代的路口,转型发展已势在必行。文章梳理了现阶段国际中文教育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分析其转型发展的内涵及意义,认为“大变局”背景下的国际中文教育需要在学科体系建设、标准等级建设、管理模式构建、教学模式转变、讲好中国故事等方面为突破口,抓住新机遇、谋求新发展,助力全球范围内中文教育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国际中文教育 转型发展 路径策略
下载PDF
地方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及中华文化传播的关系研究
20
作者 钟舟海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4-98,共5页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命题。地方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和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非常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依据“情境学习理论”,来华留学生应当充分依托甚至融入地方...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当前国际中文教育的重要命题。地方文化在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和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非常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依据“情境学习理论”,来华留学生应当充分依托甚至融入地方文化语境,以便更好地学好汉语并运用于日常交际;另一方面,来华留学生作为中国语言文化(含地方文化)的学习者和传播者,能够以一种“他者叙事”的视角实现中华文化的“软传播”,有利于塑造良好的中国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文化 来华留学生 国际中文教育 文化软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