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脑神失养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枢敏化发生机制
1
作者 张建强 周运峰 +1 位作者 许辉 赵翅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171-175,共5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病与肾虚髓减密切相关。肾虚髓减导致KOA发病时,又会使脑髓失充,从而导致脑神失养。所以,肾虚髓减是KOA患者发病及脑神失养的根本病因病机。KOA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在其发展进程中,肾虚髓减更甚,则...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发病与肾虚髓减密切相关。肾虚髓减导致KOA发病时,又会使脑髓失充,从而导致脑神失养。所以,肾虚髓减是KOA患者发病及脑神失养的根本病因病机。KOA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在其发展进程中,肾虚髓减更甚,则脑神失养,脑主神明功能异常,继而发生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CS)。CS是KOA疼痛发展和维持重要机制之一,CS诱发的痛觉异常、情绪障碍、认知障碍以及睡眠障碍等,实际是脑神失养后,中医学“脑”对于人体精神活动、意识思维的异常调控。通过改善脑神失养,抑制CS可缓解KOA患者异常疼痛、痛觉过敏,改善认知障碍、焦虑、抑郁等其他伴随症状。骨痹是KOA主要表现形式,脑神失养所导致的CS是KOA发展过程的延伸,这为中医药通过抑制CS干预KOA,从而改善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有利于从整体观认识CS的发病机制,继而辨证识别CS的潜在靶点,为抑制CS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脑神失养 中枢敏化 肾虚髓减
下载PDF
突发性聋患者中枢敏化因素分析及临床干预
2
作者 陈元星 甄全胜 +3 位作者 孙悍军 张清华 杨萌 孙勍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的可能机制,以及中枢敏化因素临床干预在突发性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且合并偏头痛或其他中枢敏化因素的37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治疗组,...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的可能机制,以及中枢敏化因素临床干预在突发性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治疗且合并偏头痛或其他中枢敏化因素的37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治疗组,随机选取同期无偏头痛及其他中枢敏化因素的30例突发性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参照突发性聋指南进行规范化分型治疗,对合并偏头痛或其他中枢敏化因素的患者进行抗偏头痛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1%(30/37),其中痊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7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0/30),其中痊愈6例、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治疗组痊愈及显效比例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64,P>0.05)。结论偏头痛是中枢敏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中枢敏化可能参与到一部分突发性聋患者的发病机制中,对突发性聋患者进行中枢敏化评估,合并偏头痛或其他中枢敏化因素的突发性聋患者可以考虑配合抗偏头痛药物进行治疗,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Migraine Disorders) 治疗结果(Treatment Outcome) 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 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
下载PDF
中枢敏化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丹 宋福娟 李鑫慧 《天津护理》 2023年第3期361-364,共4页
检索相关文献,对中枢敏化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研究现状,具体内涵包括中枢敏化的定义、评估工具、非药物治疗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护士推动和完善慢性疼痛的评估和干预策略等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中枢敏化 慢性疼痛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疏肝降逆和胃方抑制NGF/TrkA信号通路改善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肝郁气滞证大鼠的中枢敏化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贾越博 李晶 +3 位作者 赵佳琪 王天佐 白光 凌江红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34-1040,共7页
目的基于NGF/TrkA信号通路探讨疏肝降逆和胃方(SJHG,由柴胡疏肝散加黄芩、旋覆花、代赭石组成)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肝郁气滞证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SJHG组(4.80 g·kg^(-1)... 目的基于NGF/TrkA信号通路探讨疏肝降逆和胃方(SJHG,由柴胡疏肝散加黄芩、旋覆花、代赭石组成)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肝郁气滞证大鼠的干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SJHG组(4.80 g·kg^(-1),以颗粒剂量计)、奥美拉唑组(1.80 mg·kg^(-1)),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第2周开始施加慢性随机应激,持续21 d;第3周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在施加慢性随机应激的同时进行基础致敏(腹腔注射卵清蛋白+氢氧化铝佐剂);基础致敏后给药组大鼠开始按照设定剂量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周;第5周进行食管酸灌注实验,灌注完成后处死大鼠并取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及脊髓突触囊泡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NGF、TrkA、PSD95蛋白表达水平;qPCR法检测脊髓组织NGF、TrkA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组织GluA1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脊髓组织PSD95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明显隙增宽,突触囊泡明显增多,表明NERD肝郁气滞证大鼠模型复制成功;脊髓组织NGF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TrkA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脊髓组织中GluA1、PSD95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PSD95阳性细胞比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SJHG组大鼠的食管黏膜上皮细胞间隙恢复,脊髓突触囊泡数量减少;脊髓组织NGF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Trk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脊髓组织中GluA1、PSD95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PSD95阳性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SJHG能够改善NERD肝郁气滞证大鼠内脏超敏反应,降低中枢敏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GF/TrkA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肝降逆和胃方 柴胡疏肝散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中枢敏化 内脏高敏感 NGF/TrkA信号通路 大鼠
原文传递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病人中枢敏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瑞娟 张俊娟 +3 位作者 张士变 李佳佳 贾田田 姚倩倩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54-1759,共6页
从中枢敏化的定义及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病人中枢敏化的研究现状、不良结局、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病人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中枢敏化 不良结局 评估工具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NO与偏头痛中枢敏化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姜磊 于生元 +2 位作者 刘若卓 王蓉飞 刘洁晓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索NO与偏头痛中枢敏化的关系。方法:体重为2~4kg的短毛猫12只,随机分为反复刺激组(n=4)、急性刺激组(n=4)、假手术对照组(n=4)三个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行延髓和上颈髓冰冻切片nNOS染色。结果: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 目的:探索NO与偏头痛中枢敏化的关系。方法:体重为2~4kg的短毛猫12只,随机分为反复刺激组(n=4)、急性刺激组(n=4)、假手术对照组(n=4)三个组。应用免疫组化技术,行延髓和上颈髓冰冻切片nNOS染色。结果:nNOS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位于延髓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部浅层和C1、C2后角的I、Ⅱ层。假手术对照组动物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较少;急性刺激组和反复刺激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较假手术对照组明显增多;急性刺激组和反复刺激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无显著差异。结论:NO在偏头痛的痛觉传递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偏头痛中枢敏化产生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中枢敏化 一氧化氮合酶
下载PDF
偏头痛:中枢敏化与皮肤异常性疼痛 被引量:16
7
作者 裴培 刘璐 +2 位作者 赵洛鹏 崔莹雪 王麟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神经系统疾病,皮肤异常性疼痛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研究发现这种异常性疼痛是中枢敏化所致。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二级、三级神经元的敏化和中枢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失衡介导了不同部位的皮肤异常性疼痛。有关中...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复杂性神经系统疾病,皮肤异常性疼痛是其重要的临床特征,研究发现这种异常性疼痛是中枢敏化所致。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二级、三级神经元的敏化和中枢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失衡介导了不同部位的皮肤异常性疼痛。有关中枢敏化及皮肤异常性疼痛的机制研究及其对疾病进展及治疗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拟对此进行综述,以冀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中枢敏化 皮肤异常性疼痛
下载PDF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欣 申乐 黄宇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是一组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c-Jun氨基端激酶1/2/3、p38亚型(α,β,γ和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能够介导增殖、分化、凋亡、免疫、炎症等一系列细胞活动。痛觉敏化是一种中枢和外周伤害性感受器的重塑机制。大量研究显示,MAPKs在糖尿病动物模型的脊髓和背根神经节中广泛激活,在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一些药物也可通过抑制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中MAPKs的激活来缓解DNP。本文主要总结了MAPKs在DNP中枢和外周敏化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 中枢敏化 外周敏化 脊髓 脊髓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ERK-TRPV4途径参与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后痛觉敏感的脊髓中枢敏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贾磊 魏慧 +2 位作者 张杨 怀娟 岳寿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85-1291,共7页
目的:探讨ERK-TRPV4途径参与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CD)后痛觉敏感的脊髓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共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CCD手术组36只(包括术后2d、4d、7d、10d和14d,每组6只,以及免疫荧光组6只)。利... 目的:探讨ERK-TRPV4途径参与大鼠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CCD)后痛觉敏感的脊髓中枢敏化的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Wistar大鼠共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6只,CCD手术组36只(包括术后2d、4d、7d、10d和14d,每组6只,以及免疫荧光组6只)。利用免疫共沉淀检测正常大鼠脊髓背角中ERK与TRPV4的相互联系。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ERK与TRPV4的分布情况。制备CCD模型,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空白对照组及术后2d,4d,7d,10d及14d,手术侧及对侧脊髓背角ERK和TRPV4蛋白表达的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术后4d脊髓背角中ERK和TRPV4阳性细胞数目、神经元的形态及阳性神经元比率的变化。结果:CCD术后第2天至第10天,手术侧脊髓背角中ERK及TRPV4表达明显升高(P<0.01)。同时,手术侧脊髓背角中ERK和TRPV4阳性细胞数目、共同阳性表达细胞数及阳性神经元细胞比率均高于非手术侧(P<0.01)。脊髓背角阳性神经元分布于灰质第Ⅰ至Ⅳ层,手术侧的神经元树突棘生成增加,胞体增大。结论:ERK-TRPV4通路参与了CCD后痛觉敏感的脊髓中枢敏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神经节持续受压 痛觉敏感 脊髓 中枢敏化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参与大鼠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吴白雪 王莎 +5 位作者 秦光成 肖垚 谢景梅 谭戈 周冀英 陈力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5期331-337,共7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蛋白激酶C(PKC)是否通过中枢敏化参与慢性偏头痛病理生理过程。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n=11),模型组(n=12),模型+溶剂组(n=8),PKC抑制剂4μg组(n=11),PKC抑制剂8μg组(n=10),PKC激动剂100 ng组(n=10),PK...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蛋白激酶C(PKC)是否通过中枢敏化参与慢性偏头痛病理生理过程。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7组,假手术组(n=11),模型组(n=12),模型+溶剂组(n=8),PKC抑制剂4μg组(n=11),PKC抑制剂8μg组(n=10),PKC激动剂100 ng组(n=10),PKC激动剂200 ng组(n=11)。"炎性汤"反复刺激硬脑膜,模拟硬脑膜痛觉感受器的反复激活,建立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侧脑室给予PKC抑制剂和PKC激动剂,使用von Frey test测定大鼠面部及后足的机械痛阈值,Western blot检测PKC、CGRP、c-Fos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炎性汤"反复刺激硬脑膜后,大鼠面部及足底的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而三叉神经脊束尾核部位的CGRP、c-Fos及PKC蛋白表达显著增加。使用CHE抑制PKC可以显著增高大鼠面部及足底痛阈值,显著降低CGRP、c-Fos的表达;而使用PMA激活PKC则降低痛阈值,显著增高CGRP、c-Fos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表明PKC可以调节机械痛阈值以及CGRP、c-Fos的表达变化,提示PKC参与慢性偏头痛中枢敏化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慢性偏头痛 中枢敏化 三叉神经脊束尾核
下载PDF
神经病理痛中枢敏化的TRPV1机制及电针干预作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颜思思 叶佳瑜 +6 位作者 蒋永亮 何晓芬 杜俊英 陈利芳 陈晓军 赵文胜 方剑乔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88-91,共4页
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是一类和痛觉传递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受体,在神经病理痛的发生、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资料表明,电针具有较好的治疗神经病理痛的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电针具有调... 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是一类和痛觉传递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受体,在神经病理痛的发生、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量资料表明,电针具有较好的治疗神经病理痛的作用,同时有研究发现电针具有调节TRPV1表达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TRPV1参与神经病理痛的中枢敏化调控机制以及电针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素受体 神经病理痛 中枢敏化 电针 综述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的免疫炎症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孙彩霞 苏兆亮(综述) 许化溪(审校)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疼痛,其特征表现为痛觉异常、痛觉过敏甚至自发性疼痛。周围和中枢神经敏化是诱发异常疼痛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NP的治疗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或功能紊乱而引起的疼痛,其特征表现为痛觉异常、痛觉过敏甚至自发性疼痛。周围和中枢神经敏化是诱发异常疼痛的主要原因。迄今为止,NP的治疗尚无确切有效的方法,阐明其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是解决该难题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中枢敏化 免疫炎性反应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中枢敏化发病机制 被引量:29
13
作者 黄露露 于世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8期463-465,共3页
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epain,NP)定义为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紊乱引起的疼痛^[1]。常见类型有三叉神经痛、幻肢痛、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疱疹后神经痛、... 国际疼痛学会(IASP)将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epain,NP)定义为周围(或)中枢神经系统、原发和(或)继发性损害、功能障碍或短暂性紊乱引起的疼痛^[1]。常见类型有三叉神经痛、幻肢痛、痛性糖尿病性神经病、疱疹后神经痛、脊髓空洞症、卒中后疼痛等。NP可为自发性和(或)诱发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发病机制 中枢敏化 糖尿病性神经病 中枢神经系统 疱疹后神经痛 继发性损害 三叉神经痛
下载PDF
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枢敏化重要参与者:胶质细胞 被引量:4
14
作者 江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5-295,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胶质细胞 中枢敏化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自身免疫性疾病 神经系统病变 多发性硬化
下载PDF
p38MAPK信号通路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脊髓中枢敏化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艳彬 朱清广 +1 位作者 孔令军 房敏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11期149-152,共4页
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脊髓中枢敏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NP是一种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引发的疼痛,其发生机... 对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信号通路与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脊髓中枢敏化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NP是一种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或发生病变引发的疼痛,其发生机制复杂,脊髓中枢敏化在此过程中的作用尤为重要;p38MAPK信号通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NP的脊髓中枢敏化的发生和维持;而推拿能够抑制因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持续受压(chronic compression of DRG,CCD)导致的脊髓背角中枢敏化,因此推测p38/MAPK通路可能参与推拿对脊髓背角中枢敏化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脊髓中枢敏化 P38MAPK 推拿
下载PDF
酸敏感离子通道与炎性痛中枢敏化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宇 何睿 +3 位作者 张宇宁 张凌寒 田甜 董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9期228-229,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与炎性痛中枢敏化机制。方法对急性分离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经电生理研究初步判定酸敏感离子通道在炎性痛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行为学实验、福尔马林实验等一系列实验,进一步确定酸敏感离子通道及炎性痛中... 目的研究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与炎性痛中枢敏化机制。方法对急性分离的脊髓背角神经元,经电生理研究初步判定酸敏感离子通道在炎性痛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行为学实验、福尔马林实验等一系列实验,进一步确定酸敏感离子通道及炎性痛中枢敏化机制。结果钙离子通透性的ASICIa同聚体通道是脊髓背角主要存在的酸敏感离子通道;脊髓背角神经元中ASICIa的表达数目会在外周炎的条件下增多,使得脊髓背角神经元兴奋性及可塑性增强,且ASICIa通道参与炎性痛觉敏化的过程中。结论酸敏感离子通道与炎性痛中枢敏化机制是一种生物体内痛觉引发并维持的一种机制,ASICIa通道可以作为止痛类药物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敏感离子通道 炎性痛中枢敏化机制
下载PDF
脑卒中后慢性肩痛与中枢敏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丽晓 于秉伦 +2 位作者 于晓明 贾敏 李铁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8-610,共3页
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PSSP)是脑卒中后疼痛最常见的类型,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麻木感、烧灼样痛或难以忍受的感觉等,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等。PSSP经常发生于脑卒中后2—3个月[1]。最新研究显示,PSSP的发生率... 脑卒中后肩痛(post-stroke shoulder pain,PSSP)是脑卒中后疼痛最常见的类型,其典型临床表现为肩部疼痛、麻木感、烧灼样痛或难以忍受的感觉等,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等。PSSP经常发生于脑卒中后2—3个月[1]。最新研究显示,PSSP的发生率为17%—64%[1—2]。PSSP给患者带来很大负担,延缓功能恢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PSSP患者在6个月内肩痛会自发或经治疗后好转[1],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发展为脑卒中后慢性肩痛(persistent PSSP,pPSSP)。目前还不清楚为什么这部分患者发展为慢性肩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敏化 SHOULDER 功能恢复 痛觉过敏 肩部 烧灼样痛 被动活动 肩关节 生活质量 伤害性刺激
下载PDF
基于脊髓中枢敏化内热针干预慢性软组织疼痛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段轶轩 张照庆 +4 位作者 尹晶 骆小娟 武欢 夏杨 胡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88-897,共10页
目的:基于脊髓中枢敏化机制探究内热针干预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热针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对内热针组大鼠采用内热针治疗,在相关时间点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取材后采用Western Blot、... 目的:基于脊髓中枢敏化机制探究内热针干预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机制。方法:将SD大鼠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内热针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后对内热针组大鼠采用内热针治疗,在相关时间点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观察,取材后采用Western Blot、RT-PCR及电生理的方法对L_(4-6)脊髓节段进行观察。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内热针组大鼠L4-6脊髓节段NR1、NR2B、GluR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降低,且未诱发出C纤维、Aδ纤维的长时程增强(long term potentiation,LTP),在强直刺激下的群峰电位幅度明显低于模型组。但内热针组大鼠促进了Aβ纤维LTP的诱发,在强直刺激下的群峰电位幅度明显高于模型组及对照组。结论:内热针治疗改善慢性软组织疼痛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iGluRs的表达,抑制脊髓背角C纤维、Aδ纤维的LTP,促进Aβ纤维的LTP,缓解中枢敏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中枢敏化 内热针 谷氨酸受体 长时程增强 慢性软组织疼痛
下载PDF
CP/CPPS模型大鼠Th1、Th17细胞L5~S2脊髓浸润及其中枢敏化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虞勤舟 刘祎 +6 位作者 苏阳 宋正尧 陈晶 钟荣芳 郝宗耀 梁朝朝 樊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3-409,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疼痛的中枢敏化机制。方法:3~4周龄、体重250~350 g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CP/CPPS模型组,构建模型成功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CP/CPPS)疼痛的中枢敏化机制。方法:3~4周龄、体重250~350 g成年雄性SPF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CP/CPPS模型组,构建模型成功后运用流式细胞术、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免疫荧光检测等方法分析CD4^(+)T细胞亚群L5~S2脊髓的浸润情况,检测L5~S2脊髓GFAP、CR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P/CPPS模型组L5~S2脊髓组织中单个核细胞中CD4^(+)T细胞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RT-qPCR显示Th1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h17细胞分泌的白介素17(IL-17)和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细胞因子IL-6、IL-1β,趋化因子CCL2、CCL20、CXCL10等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Th1、Th17细胞的分子标志物IFN-γ、IL-17,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分子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补体受体3(CR3)荧光表达显著增强。结论:CP/CPPS模型大鼠L5~S2脊髓神经元中存在CD4^(+)T细胞浸润,具体亚群为Th1、Th17细胞,其分泌的炎症因子可能损伤神经元细胞并影响神经传导,促进中枢敏化并激活星形胶质细胞及小胶质细胞,导致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 中枢敏化 CD4^(+)T细胞 胶质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从“肝-脑相关”探讨中枢敏化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9
20
作者 何美君 李晶 +5 位作者 孟子惠 王立身 刘倩 赵佳琪 贾越博 白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3-166,共4页
中医学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的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上逆而致反酸,因此中医大多从“肝”论治NERD。现代医学研究认为NERD的核心病机是内脏高敏感,而随着神经电生理学、功能性脑显像技术的发展... 中医学认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on-erosive reflux disease,NERD)的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胃气上逆而致反酸,因此中医大多从“肝”论治NERD。现代医学研究认为NERD的核心病机是内脏高敏感,而随着神经电生理学、功能性脑显像技术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中枢敏化是形成NERD内脏高敏感的关键。这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变与中医“脑”功能关系密切。由此提出,从“肝”论治NERD可能是通过调控“脑”内发生的中枢敏化来改善内脏高敏感,从而发挥对NERD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脑相关 中枢敏化 内脏高敏感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