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96篇文章
< 1 2 2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胶质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被引量:7
1
作者 杨海华 徐评议 刘焯霖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6年第1期36-39,共4页
小胶质细胞(MI)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的病变过程。激活的MI普遍存在于中枢系统退变性疾病过程中,发病率最高的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发生都与MI 的激活有关,激活的MI可形成活性氧中间代谢产物、一氧化氮、促炎因子等细胞毒... 小胶质细胞(MI)参与了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的病变过程。激活的MI普遍存在于中枢系统退变性疾病过程中,发病率最高的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的发生都与MI 的激活有关,激活的MI可形成活性氧中间代谢产物、一氧化氮、促炎因子等细胞毒性物质。本文综述MI在中枢神经系统退变性疾病中的神经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MRI诊断
2
作者 许建荣 沈天真 陈星荣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89年第1期1-3,共3页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种类繁多,以累及白质为主者有多发性硬化、进行性多灶白质脑病、弥漫性硬化;累及灰质者主要为椎体外系的病变,例如帕金森氏综合症,慢性进行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等。MRI对这些病变检出阳性率高,而且与临床表现有...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种类繁多,以累及白质为主者有多发性硬化、进行性多灶白质脑病、弥漫性硬化;累及灰质者主要为椎体外系的病变,例如帕金森氏综合症,慢性进行性舞蹈病、肝豆状核变性等。MRI对这些病变检出阳性率高,而且与临床表现有密切的相关,因此能为临床提供有意义的影象学依据。检查方法变性疾病常累及中枢多个解剖部位,因此MRI检查必须全面,应包括大脑、脑干、小脑至颈髓。疑有白质病变者多采用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MRI 变性疾病
下载PDF
梅国强辨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经验
3
作者 周贤 刘松林 +4 位作者 梅琼 曾祥法 岳滢滢 许乐思 梅国强(指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18-521,共4页
本文旨在探析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辨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证思路与辨治特色。从概述中西医学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认识入手,根据中医学中“痿证”“痉证”“痱”“眩晕”“视瞻昏渺”等相关疾病的记载,结合梅老临床验案,... 本文旨在探析国医大师梅国强教授辨治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临证思路与辨治特色。从概述中西医学对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认识入手,根据中医学中“痿证”“痉证”“痱”“眩晕”“视瞻昏渺”等相关疾病的记载,结合梅老临床验案,总结其辨治此病的临证经验,并举验案一例以彰其意。梅老辨治此病,谨守其病之病机,整体把握病证的兼夹变化,拓展“治痿者独取阳明”之旨,认为可从阳明论治,但并非仅取“阳明”一法,“取阳明”亦非“补阳明”,要在此基础上举一反三,扩大运用范围;根据此病的证候及病变特征,认为湿(痰)、热、瘀、毒乃主要病邪,治疗时要灵活采用孤邪思想,根据病机之虚实,把握主次缓急,痼疾缓图,或清利湿热、通利血脉,或攻补兼施,以求长期疗效,对临床工作者有指导和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医大师 梅国强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临证经验 治痿者独取阳明
下载PDF
中枢神经淋巴系统解剖及其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
4
作者 范咏言 何培坤 +2 位作者 李彦颐 王丽娟 聂坤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近年来,中枢神经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中枢神经淋巴系统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围绕血管壁形成的胶质淋巴系统,以及脑膜静脉窦伴行的脑膜淋巴管组成,具有代谢废物清除、免疫功能、信号转导、物质运输和药物递送等功能,并受到... 近年来,中枢神经淋巴系统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中枢神经淋巴系统主要由星形胶质细胞足突围绕血管壁形成的胶质淋巴系统,以及脑膜静脉窦伴行的脑膜淋巴管组成,具有代谢废物清除、免疫功能、信号转导、物质运输和药物递送等功能,并受到水通道蛋白4、血流动力学、睡眠与昼夜节律等因素的调控。同时,该系统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脑血管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综述围绕中枢神经淋巴系统的解剖学结构、功能及其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进行回顾,总结近年来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淋巴系统 胶质淋巴系统 脑膜淋巴管 神经系统疾病
原文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与脑淋巴系统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贺曦 陈莉 王唯成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132,共6页
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不存在清除代谢废物的淋巴系统。近年来,随着对大脑代谢废物清除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淋巴系统,包括胶质淋巴系统和脑膜淋巴管,并在动物及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本文通过回顾脑淋巴系统的... 传统观念认为,中枢神经系统不存在清除代谢废物的淋巴系统。近年来,随着对大脑代谢废物清除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淋巴系统,包括胶质淋巴系统和脑膜淋巴管,并在动物及人体实验中得到了证实。本文通过回顾脑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影响因素及检查方法,并综述了该系统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疾病的神经影像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胶质淋巴系统 脑膜淋巴管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载药外泌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热点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慧洁 黄云 +1 位作者 黄志华 江丽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5013-5021,共9页
背景:利用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不仅可以精确靶向治疗部位,还能提高局部浓度,为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的:探讨外泌体的生物发生、生物学功能,综述当前有关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 背景:利用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不仅可以精确靶向治疗部位,还能提高局部浓度,为药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目的:探讨外泌体的生物发生、生物学功能,综述当前有关细胞外囊泡作为药物载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最新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Web of Science、Pub 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1976年1月至2024年1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exosomes,extracellular vesicles,central nervous system,drug delivery,ischemic stroke,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spinal cord injury,brain tumor”为英文检索词,以“外泌体,细胞外囊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载药,脑卒中,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脊髓损伤、脑肿瘤”为中文检索词,最终纳入9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1)外泌体可以轻易通过血脑屏障输送蛋白质、代谢物和核酸到受体细胞中,调节细胞代谢。由于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小囊泡,具有更低的循环免疫原性,在体内循环中能够更少被巨噬细胞识别清除。(2)外泌体可以被设计为递送不同的治疗成分,包括RNA、蛋白质、化疗药物和免疫调节剂,能够将治疗成分传送至期望的目标。经过工程修饰的外泌体具有更好的靶向性,并且这种外泌体介导的传递免疫原性极低,有望为将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精准治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外泌体 药物递送 脑卒中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脊髓损伤 脑肿瘤
下载PDF
嘌呤能受体P2Y12R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羊雪玲 赵治宏 +6 位作者 路子微 李涛 赵莉莉 张磊 张桂莲 补亚忠 樊洪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119-125,共7页
P2Y12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属于嘌呤能受体的一个亚型。P2Y12R最早被发现于血小板中,抑制P2Y12R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相关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在中枢神经系统也发现了P2Y12R的表达,脑和脊髓P2Y... P2Y12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属于嘌呤能受体的一个亚型。P2Y12R最早被发现于血小板中,抑制P2Y12R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相关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在中枢神经系统也发现了P2Y12R的表达,脑和脊髓P2Y12R主要表达于小胶质细胞中并参与其功能调控,介导神经炎症、神经变性等病理过程。本综述总结了P2Y12R在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损伤、颅脑创伤、阿尔兹海默病和癫痫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以期为疾病研究及潜在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12R 血小板 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线粒体调节的Tregs: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韩奥娅 彭婷婷 +6 位作者 谢银银 张婉婉 孙文琳 谢祎 马蕴青 王翠(综述) 谢南昌(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调节性T细胞(Tregs)具有清除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诱导自身耐受和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对Tregs的功能、分化和存活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自身免... 调节性T细胞(Tregs)具有清除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诱导自身耐受和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对Tregs的功能、分化和存活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等均存在Tregs异常和线粒体损伤,但线粒体调节的Tregs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尚无定论。因此,本文综述了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背景下线粒体损伤对Tregs的调节以及未来可能的线粒体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调节性T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FOXP3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血脑屏障转运体及药物处置的影响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宴琳 刘晓东 《包头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88-96,共9页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血脑屏障功能异常对药物转运体的影响,是神经科学与药物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探讨了血脑屏障的生理结构及功能,重点分析了癫痫、脑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一些血脑屏障上转运体功能变化及其对药物处置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发的血脑屏障功能异常对药物转运体的影响,是神经科学与药物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探讨了血脑屏障的生理结构及功能,重点分析了癫痫、脑卒中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状态下一些血脑屏障上转运体功能变化及其对药物处置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血脑屏障上转运体功能变化的分子机制、疾病状态下药物在脑内的动力学特征以及制定个体化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策略,旨在为深化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转运体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药物处置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糖代谢重编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白凌云 抗晶晶(综述) 曹翔(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小胶质细胞作为脑内的巨噬细胞,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的严格调控。在应对各种类型的环境和细胞应激的反应中,小胶质细胞迅速激活并表现出促炎或抗炎表型以维持脑组织的稳态,在此过程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小胶质细胞的糖代谢变化。有氧... 小胶质细胞作为脑内的巨噬细胞,受到中枢神经系统微环境的严格调控。在应对各种类型的环境和细胞应激的反应中,小胶质细胞迅速激活并表现出促炎或抗炎表型以维持脑组织的稳态,在此过程中,可以明显地观察到小胶质细胞的糖代谢变化。有氧糖酵解是促炎型小胶质细胞的主要细胞供能方式,而抗炎型小胶质细胞则利用氧化磷酸化为其提供能量。本文系统地阐述了小胶质细胞的糖代谢和糖代谢重编程途径,以及其糖代谢重编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发挥的作用。此外,我们还探讨了靶向小胶质细胞糖代谢重编程治疗相关疾病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糖代谢 糖代谢重编程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玉凤 王亭皓 +3 位作者 胡清 蔡亚宁 冯达云 屈延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5年第3期395-400,共6页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为响应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疾病或感染而经历形态、分子和功能重塑的星形胶质细胞。在衰老、损伤或存在神经炎症的情况下,TNF-α、IL-1α和C1q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信号会诱导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称为星形胶...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是为响应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疾病或感染而经历形态、分子和功能重塑的星形胶质细胞。在衰老、损伤或存在神经炎症的情况下,TNF-α、IL-1α和C1q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信号会诱导神经毒性星形胶质细胞表型,称为星形胶质细胞A1极化或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下调其支持功能并分泌神经毒性因子、补体因子(如C3)和趋化因子(如CXCL10)等,这可能促进免疫细胞跨过血脑屏障募集到CNS。目前还不清楚固定类别的神经系统疾病是否存在固定的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类型,如果存在,如何识别它们?本文综述了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以期为探索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病理作用和神经系统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A1星形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下载PDF
血清神经丝轻链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康荍 余刚 《癫痫与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2-46,60,共6页
神经丝蛋白(NF)是神经元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是NF的核心组成亚基,在神经元轴突处高度表达,保证信号正常传导。在一些神经免疫性及神经变性等疾病中,轴突的损伤导致NfL在脑脊液与血浆中释放量明显增加。近年来,Nf... 神经丝蛋白(NF)是神经元细胞骨架的重要组成部分,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是NF的核心组成亚基,在神经元轴突处高度表达,保证信号正常传导。在一些神经免疫性及神经变性等疾病中,轴突的损伤导致NfL在脑脊液与血浆中释放量明显增加。近年来,NfL在脱髓鞘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基于此,本文就血清NfL(sNfL)在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CNS)脱髓鞘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丝轻链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 多发性硬化 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相关疾病
下载PDF
基于MRI连接组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黄可忻 张体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非侵入性研究人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方法愈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目前,基于MRI数据,利用不同的连接组学方法,已经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不同层次和维度异常,为疾病发生发展、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预测与早期干... 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非侵入性研究人体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方法愈加多样化和多元化。目前,基于MRI数据,利用不同的连接组学方法,已经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大脑不同层次和维度异常,为疾病发生发展、认知功能障碍、疾病的预测与早期干预等提供了多角度的科学分析和解释。然而,基于脑连接组学的研究主要为结构或功能的单一角度,缺乏对连接组学的系统描述,不利于深入理解大脑网络的复杂性以及神经疾病的多维影响。因此,本文对脑连接组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有助于合理选择相关技术和方法,加深对神经系统疾病脑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连接组学 结构连接 功能连接 有效连接
下载PDF
硬脑膜淋巴管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游露云 徐沙贝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25年第2期114-118,124,共6页
硬脑膜淋巴管的发现重塑了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液体交换、物质清除、免疫特权的认知。目前,大量研究阐述了硬脑膜淋巴管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并聚焦于硬脑膜淋巴管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本文对硬脑膜淋巴管的... 硬脑膜淋巴管的发现重塑了人们对中枢神经系统液体交换、物质清除、免疫特权的认知。目前,大量研究阐述了硬脑膜淋巴管的解剖结构及其功能,并聚焦于硬脑膜淋巴管在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生理机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本文对硬脑膜淋巴管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与类淋巴系统的关系,及其在阿尔茨海默病、多发性硬化、脑肿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本文旨在提升对硬脑膜淋巴管的理解,为开发该途径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预防及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淋巴管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综述
下载PDF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15
作者 杨永勤 李道静 齐子有 《新医学》 2025年第3期323-329,共7页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是一种脑功能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近红外技术能够非侵入性地测量组织的氧合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神经病学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文章旨在总结近年来近红外...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是一种脑功能神经影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病学疾病的研究与临床诊断中。近红外技术能够非侵入性地测量组织的氧合状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为神经病学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提供了新的工具。文章旨在总结近年来近红外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包括在不同神经病学疾病中的应用以及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前景,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康复
下载PDF
脑脊液生化免疫指标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16
作者 戴鹏龙 李启元 施雨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73-176,共4页
评估脑脊液生化免疫指标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间接收的1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全部为健康志愿者,实验组则为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结... 评估脑脊液生化免疫指标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诊断效能和应用价值。方法 将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间接收的1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名。对照组全部为健康志愿者,实验组则为确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结果 实验组患者脑脊液生化免疫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脑脊液生化免疫指标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理类型的辨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生化免疫指标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前言——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的诊治进展
17
作者 冯美江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2期109-109,共1页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周围神经系统的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路易体痴呆、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Huntington舞蹈病及皮质基底节变性等,一般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遗传、老化、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环境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周围神经系统 系统萎缩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进行性损害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炎症
下载PDF
肉苁蓉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璐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滋补强身等;现代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凋亡、调控自噬、增强体力和抗疲劳、改善学习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表明肉苁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发生常伴随着脑水肿、血脑屏障的破坏、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肉苁蓉提取物肉苁蓉总苷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及凋亡,减少脑梗死面积,对CIRI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通过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肉苁蓉可以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行为异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能够抑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减轻神经毒性作用,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目前肉苁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其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 神经系统变性
原文传递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合并抗crmp5抗体阳性1例并文献复习
19
作者 谢小华 孙若寒 +3 位作者 孟垚 陈伟红 吕佩源 董艳红 《疑难病杂志》 2025年第3期364-366,共3页
报道1例合并抗crmp5抗体阳性的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 脱髓鞘疾病 自身免疫性小脑炎 抗crmp5抗体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