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型半胱氨酸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虹 李勇 +3 位作者 叶鸿瑁 赵智榕 陈星 李松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3-45,共3页
为深入揭示同型半胱氨酸(hom ocysteine,HCY)的致畸性及作用机理,应用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法探讨了HCY(0~10m m ol/L)对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增加,HCY对胚胎中脑细胞分化具有促进和抑制双相作用,半... 为深入揭示同型半胱氨酸(hom ocysteine,HCY)的致畸性及作用机理,应用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法探讨了HCY(0~10m m ol/L)对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剂量的增加,HCY对胚胎中脑细胞分化具有促进和抑制双相作用,半数抑制分化浓度(IC50 )为4.3m m ol/L,当加入肝微粒体S9时,IC50减至2.3m m ol/L;在实验剂量范围内,HCY对中脑细胞增殖无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结果说明HCY 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分化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中脑细胞 胚胎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下载PDF
羟基脲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莉 吴纯启 廖明阳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2-25,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为探讨羟基脲(HU)对胚胎发育的作用,采用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研究HU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从13d龄的鼠胚胎中分离中脑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HU体外连续培养5d,观察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原单个... 背景与目的:为探讨羟基脲(HU)对胚胎发育的作用,采用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研究HU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从13d龄的鼠胚胎中分离中脑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HU体外连续培养5d,观察细胞分化和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对照组原单个分散的细胞形成明显的细胞集落,集落间有丰富的神经纤维,并连结成网状,而不同HU剂量组细胞集落数目减少,集落间的神经纤维束减少,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显示HU可明显抑制中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阻止神经形成和集落形成过程,HU半数细胞增殖抑制浓度(IcV50)为0.078mmol/L(5.9μg/ml),半数细胞分化抑制浓度(IcD50)为0.018mmol/L(1.37μg/ml),其IcV50与IcD50比值为4.33。结论:HU是一种非特异性细胞增殖和分化抑制剂,具有体外细胞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中脑细胞 致畸性 细胞分化 微团培养
下载PDF
无机氟对大小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本忠 吴德生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1998年第3期129-131,共3页
选用SD大鼠,昆明种小鼠,采用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方法,观察无机氟对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一定浓度的氟对两种动物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反应关系。拟合细胞分化和增殖抑制曲线,计... 选用SD大鼠,昆明种小鼠,采用胚胎中脑细胞微团培养方法,观察无机氟对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显示培养液中一定浓度的氟对两种动物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呈剂量—反应关系。拟合细胞分化和增殖抑制曲线,计算大、小鼠半数抑制分化浓度(ID_(50))分别为7.1μg/ml、8.5μg/ml;半数抑制增殖浓度(IP_(50))为40.3μg/ml、51.5μg/ml IP_(50)/ID_(50)比值分别为5.68和6.06。表明无机氟是中脑细胞分化的特异性抑制剂,可能是潜在的致畸性。并表现有一定的种属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钠 中脑细胞 微团培养 发育毒性 胎脑
下载PDF
硫酸铝钾对小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雅 张本忠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8-459,共2页
目的研究硫酸铝钾对胎鼠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微团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0~100μmol/L)的硫酸铝钾对胎鼠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硫酸铝钾对离体培养的中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增殖抑制浓度(I... 目的研究硫酸铝钾对胎鼠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微团培养法,观察不同浓度(0~100μmol/L)的硫酸铝钾对胎鼠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硫酸铝钾对离体培养的中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其半数增殖抑制浓度(IP50)为45.03μmol/L、半数分化抑制浓度(ID50)为3.92μmol/L,IP50/ID50=11.5。结论硫酸铝钾对细胞分化有特异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铝钾 小鼠胚胎 中脑细胞 增值 分化
下载PDF
啮齿类动物肢芽和中脑细胞培养技术在致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勇 戴修道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85-186,共2页
啮齿类动物肢芽和中脑细胞培养技术在致畸研究中的应用上海医科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上海200032)李勇戴修道根据细胞培养的特征和要求,一般用于体外短期致畸研究的细胞主要来自原代细胞,例如源自啮齿类动物的肢芽细胞、中脑细... 啮齿类动物肢芽和中脑细胞培养技术在致畸研究中的应用上海医科大学环境卫生教研室(上海200032)李勇戴修道根据细胞培养的特征和要求,一般用于体外短期致畸研究的细胞主要来自原代细胞,例如源自啮齿类动物的肢芽细胞、中脑细胞、卵泡的颗粒细胞、鞘细胞、黄体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齿类动物 肢芽细胞 中脑细胞 细胞培养 致畸性
下载PDF
共培养环境中大鼠胚胎中脑细胞诱导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蕾 谭雪锋 +2 位作者 田美玲 张新化 金国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9-454,共6页
目的: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环境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变化。方法:(1)植块... 目的:检测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在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环境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多巴胺转运蛋白(dopamine transporter,DAT)表达的变化。方法:(1)植块法分离培养hUCMSCs,以细胞免疫化学法鉴定其表面特异性标记物的表达;(2)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大鼠胚胎中脑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及中脑组织提取液;(3)用大鼠胚胎中脑组织提取液做培养液,将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omodeoxyuridine,BrdU)标记的hUCMSCs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14 d,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hUCMSCs中TH和DAT的表达。结果:HUCMSCs高表达CD29、CD44、CD73、CD90和CD105,极低表达CD31和CD45。在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14 d后,hUCMSCs中TH阳性表达率为(18.06±2.29)%,DAT阳性表达率为(11.14±2.10)%。结论:用植块法可成功分离并体外培养hUCMSCs,其免疫表型符合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的特征。在以大鼠胚胎中脑组织提取液作为培养液,并与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共培养的诱导条件下,hUCMSCs可部分向多巴胺能神经元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胚胎中脑细胞 胚胎脑组织提取液 共培养 多巴胺能神经元 分化 大鼠
原文传递
乙醇对体外培养小鼠中脑细胞发育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许雅君 李勇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酒精对胚胎中脑细胞发育的影响及其与畸形发生之间的联系。方法从12天龄、体节数34~36的小鼠胚胎分离中脑神经母细胞接种培养板,给予不同剂量的酒精于体外培养3d或5d后,检测酒精对细胞分化、神经纤维蛋白表达和凋亡的影响。结... 目的探讨酒精对胚胎中脑细胞发育的影响及其与畸形发生之间的联系。方法从12天龄、体节数34~36的小鼠胚胎分离中脑神经母细胞接种培养板,给予不同剂量的酒精于体外培养3d或5d后,检测酒精对细胞分化、神经纤维蛋白表达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酒精对中脑神经母细胞分化有抑制作用,随酒精染毒剂量的增加,神经纤维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凋亡比例逐渐增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酒精通过抑制发育期神经母细胞的分化、抑制神经纤维蛋白表达以及诱导细胞过度凋亡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细胞分化 神经纤维蛋白 凋亡 致畸性 中脑细胞
下载PDF
应用中脑细胞微团培养技术探讨双酚A的发育毒性 被引量:2
8
作者 龙鼎新 李勇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目的 为揭示双酚A(BPA)是否具有神经系统发育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团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BPA( 0~ 60mg/L)对体外培养的 13d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BPA对体外培养的... 目的 为揭示双酚A(BPA)是否具有神经系统发育毒性及其毒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微团培养技术观察不同浓度的BPA( 0~ 60mg/L)对体外培养的 13d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作用。结果 BP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胚胎中脑细胞的存活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BPA对中脑细胞的 5 0 %细胞存活抑制浓度 (ICV50 )和 5 0 %分化抑制浓度 (ICD50 )分别为 5 7 2mg/L和 2 4 6mg/L。两者比值为 2 3 3。结论 BPA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细胞存活的抑制作用。按照Flin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分类标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 中脑细胞 微团培养 细胞毒性 分化
下载PDF
胎鼠中脑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鼠纹状体感觉门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黎江 何敏 +1 位作者 孔淑贞 马元怡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3期30-33,共4页
目的:在帕金森病鼠纹状体内移植孕14~18d同种胎鼠中脑细胞,观察植入细胞对纹状体感觉门控的影响及对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善。方法:①实验于2004-04/2005-05在昆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神经生理室完成。取孕龄14~18d的SD胚胎鼠,无菌条件下分... 目的:在帕金森病鼠纹状体内移植孕14~18d同种胎鼠中脑细胞,观察植入细胞对纹状体感觉门控的影响及对大鼠旋转行为的改善。方法:①实验于2004-04/2005-05在昆明医学院生理教研室神经生理室完成。取孕龄14~18d的SD胚胎鼠,无菌条件下分离出中脑腹侧区组织,调整细胞浓度为1×1011L-1,取细胞成活率大于85%的细胞悬液用于移植。②选取3月龄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25只,制备帕金森病模型,于纹状体内埋置记录电极,坐标为AP:-0.8mm,ML:2.6mm,DV:4.2mm。25只模型大鼠皮下注射阿朴吗啡1mL/kg,以雌鼠首尾相接向损伤对侧旋转360°为1圈,定向旋转大于7r/min、持续时间大于30min为帕金森病模型成功的标志,未达到标准的动物舍弃不用。共17只造模成功,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中脑细胞移植组12只、DMEM培养液移植组5只。③中脑细胞移植组注入已制备好的中脑腹侧细胞悬液,每点注射3μL,注射速度为0.5μL/min,注射完毕留针5min。DMEM培养液移植组按同方法操作,每点注射DMEM培养液3μL。④记录清醒、自由活动状态下帕金森病鼠纹状体感觉门控的变化,以第2个声音诱发的峰-峰值/第1个声音诱发的峰-峰值(T/C)作为评价指标,并观察帕金森病鼠旋转行为的改变。结果:实验选取25只成年雌性SD大鼠进行造模,共17只造模成功而进入结果分析。①胎鼠中脑细胞移植对帕金森病大鼠纹状体感觉门控的影响:中脑细胞移植组大鼠移植后第3~19天,纹状体感觉门控的T/C值较DMEM培养液移植组明显增大(66.74±11.83,43.23±7.99,P<0.05)。而第21~27天中脑细胞移植组纹状体感觉门控的T/C值明显减小,两组基本相似(46.28±9.86,43.23±7.99,P>0.05)。②帕金森病大鼠旋转行为的评价结果:与移植前比较,DMEM培养液移植组大鼠于移植后第3,6,10,14,21,28天的旋转行为未见改善(P>0.05);中脑细胞移植组移植后第1周其旋转行为亦无明显变化(P>0.05),但第9~21天大鼠的旋转行为明显改善[(5.32±1.56)r/min,(8.78±2.19)r/min,P<0.05],第24天起大鼠每分钟的旋转次数出现逆转,为(8.33±2.19)r/min,与移植前基本相似(P>0.05)。结论:①接受胎鼠中脑细胞移植的帕金森病鼠,在一定时间内可使纹状体感觉门控的T/C值显著回升,且21d内可显著改善帕金森病鼠的旋转行为。②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的修复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存活状况有关,移植较成熟的胚胎中脑细胞可使该系统功能的修复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感觉门控 纹状体 胚胎中脑细胞 多巴胺
下载PDF
原儿茶酸防护百草枯致胎鼠中脑细胞损伤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奚淑芳 王群江 +1 位作者 潘智敏 端礼荣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5期398-400,F0002,共4页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PCA)对百草枯(PQ)所致胎鼠中脑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胚胎大鼠进行中脑神经细胞分离培养,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PQ组及PCA高、低浓度组(100μmol/L和50μmol/L),分别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PQ和...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PCA)对百草枯(PQ)所致胎鼠中脑神经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胚胎大鼠进行中脑神经细胞分离培养,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PQ组及PCA高、低浓度组(100μmol/L和50μmol/L),分别给予神经生长因子(NGF)、PQ和PCA进行配组干预,接种第6天除空白对照组,另四组均加入PQ终浓度为800μmol/L。接种第7天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神经细胞活性,抗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TH免疫荧光染色比较各组阳性神经元数目及细胞核、轴突的变化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PCA组比较,PQ组细胞核固缩、破裂,细胞凋亡率升高;PCA高、低浓度预处理后,细胞存活率增加(P<0.05),细胞轴突损伤减少,细胞凋亡率降低,且具有量-效关系。结论 PCA对PQ诱导的中脑神经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该作用有浓度依赖性,提示PCA对胎鼠中脑神经细胞及DA能神经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鼠 中脑细胞损伤 原儿茶酸 百草枯 酪氨酸羟化酶
下载PDF
壬基酚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11
作者 李小玲 龙鼎新 《美国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为揭示对-壬基酚(p-NP)是否具有发育毒性及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团培养观察了不同浓度的对-壬基酚(p-NP)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p-NP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的... 目的:为揭示对-壬基酚(p-NP)是否具有发育毒性及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团培养观察了不同浓度的对-壬基酚(p-NP)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p-NP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染毒组神经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减少,细胞毒性试验吸光度值下降,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NP对中脑细胞的50%增殖抑制浓度(IP50)和50%分化抑制浓度(ID50)为27.35ug/ml和8.93ug/ml,结果:按照Renaul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分类标准,p-NP属于阳性致畸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壬基酚 中脑细胞 微团培养 增殖 分化 致畸性
下载PDF
甲醛对小鼠胚胎肢芽和中脑细胞分化及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旷亦乐 杨双波 吴成秋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9年第4期1047-1049,共3页
目的探讨甲醛对小鼠胚胎肢芽和中脑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12d龄小鼠胚胎肢芽和中脑细胞,与不同浓度的甲醛共培养,观察肢芽和中脑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结果随着甲醛染毒浓度的增加,胚胎肢芽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集落数逐渐减少,... 目的探讨甲醛对小鼠胚胎肢芽和中脑细胞分化、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12d龄小鼠胚胎肢芽和中脑细胞,与不同浓度的甲醛共培养,观察肢芽和中脑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结果随着甲醛染毒浓度的增加,胚胎肢芽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的集落数逐渐减少,中脑细胞形成神经集落数减少、体积小,集落细胞间突起数量减少(P<0.01),肢芽细胞和中脑细胞增殖率下降(P<0.01),均具有剂量-效应关系;甲醛对肢芽细胞的半数分化抑制浓度(dID50)和半数增殖抑制浓度(pID50)分别为14.63μmol/L和27.67μmol/L,对中脑细胞的dID50和pID50分别为16.46μmol/L和26.92μmol/L。结论甲醛对胚胎中脑及肢芽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能对胚胎骨和脑具有发育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胚胎肢芽和中脑细胞 分化 增殖
原文传递
有机氚化物对离体培养小鼠胎儿中脑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冰 渡边惠子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9-323,共5页
作者就四种有机氚化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细胞取自11日胎龄小鼠中脑组织,对其进行高密度细胞培养,并加入有机氚化物与培养液。结果中脑细胞的分化比增殖对辐射更敏感。辐射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培养细胞... 作者就四种有机氚化物对体外培养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方法细胞取自11日胎龄小鼠中脑组织,对其进行高密度细胞培养,并加入有机氚化物与培养液。结果中脑细胞的分化比增殖对辐射更敏感。辐射引起剂量依赖性的培养细胞DNA和蛋白质含量的减少。以各指标50%的抑制剂量,用X射线为参考辐射估算的氚RBE值在4.6~8.7范围。混合辐射,特别是当使用3H-TdR时,能更有效地抑制中脑细胞的分化。0.05Gy即可产生可检测到的抑制效应。结论高密度中脑细胞培养系统对辐射极为敏感,来自有机氚化物的β射线对该系统中细胞的增殖及分化的抑制作用与参考辐射X射线相比较,具有极高的相对生物效应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氚化物 胎儿 中脑细胞 相对生物效能
原文传递
MC004对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14
作者 骆永伟 施畅 +6 位作者 吴纯启 王全军 柳艳青 杨保华 胡中慧 张玉杰 廖明阳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2009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抗肿瘤化合物MC004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从孕13日龄大鼠胚胎中采集中脑细胞,将其稀释到细胞密度为5×106/ml的细胞悬液,细胞存活率>95%。6孔板和96孔板的每个孔分别注入10μl细胞悬液,在37℃5%二氧化碳培养箱孵... 目的:探讨新型抗肿瘤化合物MC004对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从孕13日龄大鼠胚胎中采集中脑细胞,将其稀释到细胞密度为5×106/ml的细胞悬液,细胞存活率>95%。6孔板和96孔板的每个孔分别注入10μl细胞悬液,在37℃5%二氧化碳培养箱孵化2h。孵化后,6孔板每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C004(5、2.5、1.25、0.625、0.3125、0.15625、0.078、0.039、0.0195、0.0098、0.0049μg/ml)终体积为2ml,96孔板的每个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MC004(5、2.5、1.25、0.625、0.3125、0.15625、0.078、0.039、0.0195μg/ml)终体积为200μl,对照组采用相应体积的Ham’sF-12完全培养基,体外培养5d后,弃培养液,细胞固定和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计数6孔板内微团集落数目,计算细胞分化半数抑制浓度。用酶标仪570nm波长处测定96孔板各孔吸光值,计算细胞增殖半数抑制浓度。结果:不同MC004剂量组细胞集落和集落间神经纤维束减少,有明显量效关系。MC004半数细胞分化抑制浓度为0.0624μg/ml,MC004半数细胞增殖抑制浓度为0.1963μg/ml。结论:MC004在体外能非特异性地抑制细胞增殖和分化,可能具有致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004 胚胎中脑细胞 致畸性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原文传递
鱼藤酮对大鼠原代培养中脑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刘力 崔冬生 +1 位作者 马琳 顾平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目的探讨鱼藤酮对大鼠原代培养中脑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鱼藤酮处理原代中脑细胞培养不同时间,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改变。结果鱼藤酮可致神经元发生退变;血红素加氧... 目的探讨鱼藤酮对大鼠原代培养中脑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鱼藤酮处理原代中脑细胞培养不同时间,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改变。结果鱼藤酮可致神经元发生退变;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水平,在鱼藤酮处理24h,0.01、0.1μmol/L浓度时增加显著,1.0μmol/L浓度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μmol/L鱼藤酮处理6h,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显著升高,12和24h时无变化。而RT-PCR检测鱼藤酮处理24h后的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水平无显著改变。结论鱼藤酮引起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升高,可能与细胞受损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鱼藤酮 大鼠中脑细胞
原文传递
中脑细胞凋亡的新进展
16
作者 吴江锋 张艳琼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生物学 中脑细胞 调控基因
原文传递
PD鼠纹状体移植胎鼠脑细胞对NSDA系统功能修复的研究(摘要)
17
作者 杨黎江 何敏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51-51,共1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多巴胺 胚胎中脑细胞 胚胎皮层细胞 纹状体 感觉门控阈值
下载PDF
睾丸支持细胞与移植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明华 林海龙 陈永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07-809,共3页
1865年德国人Enricol首先描述了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cell,SC)的结构。尽管发现SC的年代久远,但只是在电镜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问世后,才对其功能有所认识。
关键词 微囊化肝细胞 生精细胞 中脑细胞 FasL 胰岛细胞 SC 免疫豁免 甲状旁腺细胞
下载PDF
平移计数法在微团培养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源 姬艳丽 +2 位作者 丁锐 冀元棠 徐迎春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3-155,共3页
背景与目的探索一种经济、快速而又准确的计数方法,以应用于微团培养技术中集落的评价。材料与方法采用5d连续培养妊娠13d的大鼠胚胎中脑及肢芽细胞后,以倒置显微镜视场直径为间距将微团划分为若干等间距平行区间,沿一定方向移动视场并... 背景与目的探索一种经济、快速而又准确的计数方法,以应用于微团培养技术中集落的评价。材料与方法采用5d连续培养妊娠13d的大鼠胚胎中脑及肢芽细胞后,以倒置显微镜视场直径为间距将微团划分为若干等间距平行区间,沿一定方向移动视场并依次计数各区间内集落数,通过摄像分析和批内重复实验评价方法的准确度及灵敏度。结果各组数据经Grubbs检验法检验均为正常数据,中脑细胞集落数和肢芽细胞集落数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776%、0.213%;批内标准差分别为0.9339、2.8839;批内变异系数分别为1.24%、2.05%,均小于WHO提出的OCV(3%)标准。结论平移记数法无需特殊设备,不仅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极高的灵敏度,而且适用于即时分析,从而缩短实验周期,可以作为微团培养技术中集落计数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团培养 肢芽细胞 中脑细胞 计数法
下载PDF
原代培养许旺细胞的神经营养性作用受神经细胞的调节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仲书 徐惠平 周长福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CSCD 200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许旺细胞 (Schwann cells,SCs)是外周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周围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许旺细胞的神经营养性作用及其产生的条件 ,我们将新生大鼠许旺细胞与 1 4d胚龄的大鼠腹侧中脑细胞或皮质细胞联合培养 ,收... 许旺细胞 (Schwann cells,SCs)是外周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周围神经系统发育和再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研究许旺细胞的神经营养性作用及其产生的条件 ,我们将新生大鼠许旺细胞与 1 4d胚龄的大鼠腹侧中脑细胞或皮质细胞联合培养 ,收集许旺细胞条件液并观察它们对培养的腹侧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支持作用。结果显示 :与腹侧中脑细胞接触或不接触联合培养的许旺细胞条件液以及与皮质细胞不接触联合培养的许旺细胞条件液均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 ,原代单独培养的许旺细胞条件液对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的生长却无明显作用。结果表明 ,原代培养的许旺细胞神经营养性效应受神经细胞的正向调节 ,这一调节作用可能由可溶性物质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旺细胞 腹侧中脑细胞 神经营养性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