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29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苏现代化的比较研究——以20世纪80年代的中苏改革为例
1
作者 左凤荣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26-35,57,共11页
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模式的活力已经耗尽。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要想赶上现代化的步伐,都必须对原来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革。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便开始酝酿改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表明,到20世纪70年代苏联模式的活力已经耗尽。无论是中国还是苏联,要想赶上现代化的步伐,都必须对原来的社会主义模式进行改革。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便开始酝酿改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苏联则在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开始改革。在苏联开启改革时,中国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经验,但苏共并未吸取。中苏两国走的是不同的改革道路,两国在对待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态度、经济改革和实现现代化的目标与手段、改革中的政治制度安排、处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都存在很大不同,其结果自然也不一样。中国在理论与实践上都突破了苏联模式,开启了新型现代化道路。苏联的改革没有带来国家经济状况的好转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苏共虽提出很多新理论新概念但得不到民众的认同,最后丧失了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模式 现代化新路 中苏改革 中苏现代化比较 邓小平 戈尔巴乔夫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与传播路径——以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为中心
2
作者 邹赞 梁鑫鑫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70,共11页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疆译介和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聚焦中国现实问题,以《新疆日报》为载体,构筑起新疆地区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协会虽然存在对原著的译介选择较少、文艺泛政治化和哲学化等问题,但其对... 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新疆译介和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聚焦中国现实问题,以《新疆日报》为载体,构筑起新疆地区传播马列主义的重要阵地。协会虽然存在对原著的译介选择较少、文艺泛政治化和哲学化等问题,但其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经典原著的译介和传播,不仅为当时的新疆文艺创作实践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资源,推动中苏两国在文化和学术思想上的交往交流,而且在维护边疆社会稳定,助推新疆各民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发挥了文艺思想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回顾与梳理协会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及其发挥的现实作用,有助于全面深入阐释马克思主义文论在新疆的传播接受状况,以期为“文化润疆”工作贡献文艺力量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译介与传播 中苏文化协会新疆分会 交往交流
下载PDF
中苏“蜜月期”(1954-1960)钢琴家李赫特访华音乐外交考
3
作者 明鑫 《北方音乐》 2024年第3期56-65,共10页
文章用音乐政治学原理与方法,通过当时官媒报道、档案史料、各界评论史料,回顾与论述中苏"蜜月期"(1954-1960)所发生的音乐外交事件,还原钢琴大师李赫特访华演出的始末,阐述其访华演出的政治意义、社会影响。文章认为,李赫特... 文章用音乐政治学原理与方法,通过当时官媒报道、档案史料、各界评论史料,回顾与论述中苏"蜜月期"(1954-1960)所发生的音乐外交事件,还原钢琴大师李赫特访华演出的始末,阐述其访华演出的政治意义、社会影响。文章认为,李赫特在中国的演出,强化与促进了我国音乐创演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与中国音乐的民族性。文章认为,我们可以借鉴苏联时期音乐外交逻辑,来丰富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中国音乐维度,以促进中国音乐的民族性("中国风味")创演风格的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蜜月期" 李赫特 音乐政治学 音乐外交
下载PDF
中苏金属股份公司创办问题的历史考察
4
作者 李华 李洁心 《西伯利亚研究》 2023年第6期90-105,共16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于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领导人向苏联政府提出在新疆共同开采、加工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建议,得到苏方的响应与支持。为此,中苏两国政府代表团根据平权合股、真诚合作、互利双赢原则,从1949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于冶金工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领导人向苏联政府提出在新疆共同开采、加工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矿产资源的建议,得到苏方的响应与支持。为此,中苏两国政府代表团根据平权合股、真诚合作、互利双赢原则,从1949年12月至1950年9月,经过9个多月的充分沟通和反复谈判协商,最终在新疆迪化(今乌鲁木齐)正式创办了中苏金属股份公司。正是由于中苏两国高层的积极推动以及双方谈判团队的共同努力,中苏金属股份公司才得以创办。这一曾经举世瞩目的大事,标志着现代新疆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工业发展的肇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金属股份公司 创办 中苏合作
下载PDF
同盟与分歧的开启——米高扬密访西柏坡对中苏新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饶品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21-227,共7页
1949年2月初,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密访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与中共中央领导人进行了长达8天共12次会谈,双方就即将成立的中共新政权的政体、经济等众多问题进行了商谈,为中苏新同盟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但与此同时,两党间的... 1949年2月初,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密访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与中共中央领导人进行了长达8天共12次会谈,双方就即将成立的中共新政权的政体、经济等众多问题进行了商谈,为中苏新同盟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础,但与此同时,两党间的一些历史和意识形态问题却没能及时得到化解,成为日后中苏关系的隐患,导致中苏关系的分歧与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米高扬 中苏同盟 中苏分歧
下载PDF
“蜜月期”的中苏文化关系述论——《中苏文化关系档案文献汇编(1949—1960年)》读后 被引量:3
6
作者 冯玉军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1-47,共7页
由中国国家档案局和俄罗斯联邦档案署联合编纂的《中苏文化关系档案文献汇编(1949—1960年)》中文版(以下简称《汇编》)于2022年1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汇编》是在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档案合作分委会框架下,经过中俄两国档案... 由中国国家档案局和俄罗斯联邦档案署联合编纂的《中苏文化关系档案文献汇编(1949—1960年)》中文版(以下简称《汇编》)于2022年11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汇编》是在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档案合作分委会框架下,经过中俄两国档案专家多年努力共同完成的重大成果,是中俄两国档案部门密切合作的集体智慧结晶。《汇编》收录了两国档案馆珍藏的248份重要历史档案文献,其中既有中苏两国签署的条约和协议,两国政府的决议、会谈纪录、代表团出访报告,也有两国有关部门的往来信函,绝大多数都是首次公开出版,真实反映了1949—1960年间中苏两国在科学、教育、文化、艺术、体育、大众传媒、出版、图书馆、博物馆、档案等领域合作交往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出版社 国家档案局 大众传媒 合作交往 蜜月期 中苏文化 档案部门 历史档案文献
下载PDF
中苏论战时期的中苏友好协会
7
作者 蒲国良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48,共4页
中苏友好协会是中苏关系风风雨雨的历史见证者之一。随着中苏两党从内部分歧到公开论战,中苏友好协会的功能与活动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与前一时期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机构萎缩、人员锐减、地位下降、活动减少与功能嬗变。... 中苏友好协会是中苏关系风风雨雨的历史见证者之一。随着中苏两党从内部分歧到公开论战,中苏友好协会的功能与活动也不知不觉地发生着变化,出现了与前一时期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机构萎缩、人员锐减、地位下降、活动减少与功能嬗变。经过痛苦而复杂的演变,到中苏大论战后期,中苏友协作为宣传苏联的组织已不复存在,作为对苏交流机构也基本上名存实亡。但是,中苏友协并没有彻底销声匿迹。即便是在此后中苏长期对峙时期,它仍然通过极其有限的、象征性的活动显示着自身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友好协会 中苏关系 中苏论战 国外交
下载PDF
战时马克思主义史家的学术转向与论争——以《中苏文化》为考察对象
8
作者 郑善庆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7,共7页
抗战时期以《中苏文化》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学人群体,在皖南事变后,学术研究出现明显的转向。皖南事变前,郭沫若、翦伯赞、侯外庐等马派史家,以古喻今,参与学术论争,发表激烈政见,著述内容偏重革命性;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实施了文化高... 抗战时期以《中苏文化》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学人群体,在皖南事变后,学术研究出现明显的转向。皖南事变前,郭沫若、翦伯赞、侯外庐等马派史家,以古喻今,参与学术论争,发表激烈政见,著述内容偏重革命性;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实施了文化高压政策,迫使马派史家的研究撰述向学术性转变。由此,史学研究开启了一个新的高潮期,扭转了此前盲目套用、牵强比附的局面,走出了一条既不为古人所役,也不为欧美所使的学术中国化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马克思主义史家 中苏文化》 学术国化
下载PDF
中苏关系大事记
9
作者 殳祥娣 《国际研究参考》 1991年第4期29-32,共4页
(1989年5月~1991年3月) 1989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此后,两国和两党的交往加深,联系增多。现将两年来有关情况汇集如下:一九八九年5月15~18日苏联最高... (1989年5月~1991年3月) 1989年5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对我国进行了正式访问,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此后,两国和两党的交往加深,联系增多。现将两年来有关情况汇集如下:一九八九年5月15~18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这是1959年以来苏联最高领导人对我国的首次访问。邓小平主席同戈尔巴乔夫主席举行了会晤,宣布中苏关系正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央总书记 联最高维埃 两国关系 中苏联合公报 中苏边界谈判 访 普里马科夫 中苏建交 联盟院
下载PDF
从引进到赎回:新中国初期的中苏合资企业——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为例
10
作者 王旭辰 红都孜·哈孜别克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第3期45-47,共3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凋敝,百废待兴。1950-1954年,中苏两国在新疆合作经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石油企业。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仅仅运营4年就宣告结束,公司经营时...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凋敝,百废待兴。1950-1954年,中苏两国在新疆合作经营中苏石油股份公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石油企业。中苏石油股份公司仅仅运营4年就宣告结束,公司经营时间受到了当时中苏关系的影响。中苏石油股份公司经营期间取得了一系列成绩,既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新疆石油工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石油股份公司 引进 赎回
下载PDF
中苏同盟破裂的原因和结果 被引量:34
11
作者 沈志华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42,共14页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党发生政策性分歧,其根源在于中苏两国处于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以及中苏两党处于历史进程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某种固有的结构性弊病。中苏同盟解体... 20世纪50年代后期,中苏两党发生政策性分歧,其根源在于中苏两国处于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以及中苏两党处于历史进程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则在于当时社会主义国家关系中某种固有的结构性弊病。中苏同盟解体对中苏两国乃至世界政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阻断了苏联和中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改变了冷战国际格局,促进了苏联在冷战对阵中败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分歧 中苏同盟破裂 原因和结果
下载PDF
关于中苏条约谈判研究中的几个争议问题——再谈冷战史研究中史料的解读与利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沈志华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7-68,共12页
对于 195 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谈判过程 ,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出现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但对其中一些重要史实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差异 ,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判断 ,其结果可能影响到研究者对中苏双方立场和心态的理解。其中主要有三个有... 对于 195 0年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谈判过程 ,近年来学术界已经出现一批新的研究成果 ,但对其中一些重要史实的认识仍然存在着差异 ,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判断 ,其结果可能影响到研究者对中苏双方立场和心态的理解。其中主要有三个有争议的问题 ,即 :关于毛泽东答塔斯社记者问是如何出台的问题 ;关于《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最初是谁起草的问题 ;关于毛泽东对《补充协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 斯大林
下载PDF
战后中苏关系研究的新材料和新角度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丹慧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55-63,共9页
关键词 中苏关系 毛泽东 斯大林 联顾问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新材料 关系研究 国共产 赫鲁晓夫 边界冲突
下载PDF
政治斗士与敌手:1960年代中苏边界关系——对中苏边界问题的历史考察之二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丹慧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6-167,共22页
1960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分歧加深,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苏之间的界务纠纷开始逐渐被政治化,中苏边界斗争出现了一个随着中苏两党政治斗争起伏而波动的形势。中共中央对苏方针的基调由让步、调和转变为主动进攻和以斗争为主之后,中国政府... 1960年代,随着中苏两党分歧加深,两国关系逐渐恶化,中苏之间的界务纠纷开始逐渐被政治化,中苏边界斗争出现了一个随着中苏两党政治斗争起伏而波动的形势。中共中央对苏方针的基调由让步、调和转变为主动进攻和以斗争为主之后,中国政府解决中苏边界问题的指导方针也相应发生变化,公开提出了中苏之间存在不平等条约问题。1964年中苏举行第一次边界谈判,两党大论战造成的思想上的敌对情绪,使中国摆出了进攻姿态。谈判最终破裂后至1968年初,中苏边界冲突逐渐升级,次数、范围、形式和规模都发生了变化。此后,中苏双方进行了反复较量,《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名存实亡。毛泽东作出打开中美关系僵局的重大决策,随着中美关系的解冻,中苏同盟彻底破裂,两国关系最终转入政治、军事上的对抗阶段。在此背景下,中苏第二次边界谈判至1978年6月止,也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边界谈判 珍宝岛事件 中苏关系
下载PDF
略论中苏论战的历史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宝训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8-30,共3页
发生在 2 0世纪 60年代初期的中苏论战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由友好合作走向全面的对峙与对抗。论战不仅对中苏两党两国各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而且最终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 ,并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演变... 发生在 2 0世纪 60年代初期的中苏论战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由友好合作走向全面的对峙与对抗。论战不仅对中苏两党两国各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直接和深远的影响 ,而且最终导致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分裂 ,并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中苏论战 历史影响
下载PDF
朝鲜战争与中苏大论战的起源 被引量:5
16
作者 蒲国良 《国际论坛》 2003年第4期15-20,共6页
朝鲜战争对中苏关系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 ,它增强了中苏之间的相互信任 ,巩固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也缓和了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的相互猜疑与不满。但另一方面 ,从此后历史发展的史实来看 ,它也同样埋下了双方结怨的种子。本文主要... 朝鲜战争对中苏关系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 ,它增强了中苏之间的相互信任 ,巩固了中苏之间的同盟关系 ,也缓和了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的相互猜疑与不满。但另一方面 ,从此后历史发展的史实来看 ,它也同样埋下了双方结怨的种子。本文主要以后一方面的探讨为背景 ,尝试把朝鲜战争与中苏大论战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试图从战争的爆发、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发掘朝鲜战争与中苏大论战的起源之间的内在联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 中苏大论战 中苏关系
下载PDF
从引进到赎回:新中国初期的中苏合资企业——基于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的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晓明 杨留堂 《湖湘论坛》 2009年第2期75-77,共3页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采取"一边倒"的方针。为克服经济困难和发展工业,中共采取了引进中苏合资企业的政策。在中国方面,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学习苏联的经验来发展本国经济;而苏联方面则是...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政府在外交方面采取"一边倒"的方针。为克服经济困难和发展工业,中共采取了引进中苏合资企业的政策。在中国方面,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学习苏联的经验来发展本国经济;而苏联方面则是利用支援建设的机会换取战略物资,以大国沙文主义的手段行"经济帝国主义"之实。这就注定了中苏合资企业从引进到赎回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合资企业 引进 赎回 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
下载PDF
试论中苏同盟建立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1949—1950年)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江 李少丹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4-103,共10页
文章着重研究分析冷战背景下中苏同盟建立过程中美国的反应及其应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直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美国一直致力于阻止中苏过于接近以防止新中国成为苏联扩张的工具,但是美国军方与援华集团... 文章着重研究分析冷战背景下中苏同盟建立过程中美国的反应及其应对,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直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缔结,美国一直致力于阻止中苏过于接近以防止新中国成为苏联扩张的工具,但是美国军方与援华集团则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仇视和偏见。随着中苏同盟的建立和1950年上半年中苏同盟关系的顺利发展,美国决策层内再次掀起了对中美关系的争论,争论的最终结果是争论双方达成一致并形成在中国大陆周边构建战略防御圈的对策。文章认为《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实际上在中关关系史和冷战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华政策的演变与之紧密相关,美国国内决策层对华政策的争论也与之有关,因此很值得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同盟 美国对华政策 中苏关系 美关系 冷战
下载PDF
试析1937-1941年的中苏关系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抗战时期,中苏两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的差异,决定了苏联对华政策在双边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直接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当苏联战略需要与中国利益一致时,苏联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战事业,两国关系就能... 抗战时期,中苏两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的差异,决定了苏联对华政策在双边关系中发挥主导作用。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直接影响两国关系的发展。当苏联战略需要与中国利益一致时,苏联大力援助中国的抗战事业,两国关系就能顺利发展。而当苏联的战略需要背离中国利益时,苏联外交的大国主义作法则越发明显,甚至为了确保自身的安全而牺牲中国利益。因此,在时局发生剧变之时,中苏对外战略重心的转移使得两国关系不可避免地趋于冷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中苏关系 中苏互不侵犯条约
下载PDF
中苏同盟条约后期谈判的情况及结果--写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60周年之际 被引量:3
20
作者 沈志华 《俄罗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0,共20页
到1950年1月底,中苏关于同盟条约以及中长路、旅顺口和大连港协定的谈判基本结束,其结果都是斯大林被迫作出让步。在此期间,特别是此后的谈判中,苏方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希望能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弥补其"损失"。这主要表现... 到1950年1月底,中苏关于同盟条约以及中长路、旅顺口和大连港协定的谈判基本结束,其结果都是斯大林被迫作出让步。在此期间,特别是此后的谈判中,苏方的态度发生了较大变化,希望能够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弥补其"损失"。这主要表现在双方有关苏军使用中长路、补充协定、股份公司、专家待遇和汇率等问题上。尽管中方在后期谈判中作出妥协,斯大林还是在中苏外交谈判之外作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其后果很可能使中苏条约成为一纸空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苏关系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