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孔亮 程岚 +1 位作者 李学涛 刘扬 《大学(教学与教育)》 2023年第5期172-175,共4页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为中药制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是中药新药及其成型技术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对培养学生中医药创新思维和实现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药制药工艺学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研...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为中药制药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专业课程,是中药新药及其成型技术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对培养学生中医药创新思维和实现中药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中药制药工艺学的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研究,分别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改革及课程思政教育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提高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药学专业高级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 传统中医药文化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在中药制药工艺学中的探索
2
作者 孔亮 程岚 +2 位作者 李学涛 袁子民 赵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5期0167-0169,共3页
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是中药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利用网上教学平台提供课程学习资料,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中药制药... 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是中药制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利用网上教学平台提供课程学习资料,通过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阐述了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线上课程的构建、线上与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内容,就如何运用线上与线下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互补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改革与实践初探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晓闯 李传润 +1 位作者 张艳艳 高家荣 《安徽化工》 CAS 2017年第3期126-127,129,共3页
中药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主干课程制药工艺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教改思路,为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下载PDF
工科高校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5
4
作者 叶勇 邢海婷 《广东化工》 CAS 2014年第20期149-150,共2页
为了使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适合工科高校学生,文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从自编教材着手,扩展与中药相关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结合实验和生产实践教学,努... 为了使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适合工科高校学生,文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从自编教材着手,扩展与中药相关的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启发、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手段,结合实验和生产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在中药生产方面的工程技术能力。本项改革探索获得了良好效果,为工科制药工程专业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制药工程 教学改革
下载PDF
生物制药工艺学和中药制药工艺学融合教学初探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毅 《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笔者通过对教学内容斟选和重新设计,将生物制药工艺学和中药制药工艺学部分内容进行融合,扩展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生物制药工艺 中药制药工艺 融合教学
下载PDF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6
作者 汤建 娄旭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2期69-70,共2页
从课程的准确定位、多元化教学、补充新的中药制药工艺技术以及全面评价等四个方面论述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方法,提高专业课的授课质量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中药现代化 教学方法
下载PDF
竭诚为您提供中药制药工艺及装备最佳解决方案
7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F0004-F0004,共1页
杭州浙大制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大制药)是一家依托浙江大学,致力于现代中药制药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浙大制药开发了中药制药过程分析过程控制技术和制药装备.并可为制药企业提供生产线的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及... 杭州浙大制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浙大制药)是一家依托浙江大学,致力于现代中药制药关键技术.工艺及装备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浙大制药开发了中药制药过程分析过程控制技术和制药装备.并可为制药企业提供生产线的工程设计装备制造及改造,自控系统实施以及工程安装,工艺调试等全套工程应用服务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制药装备 工程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大学 工程设计 制药企业 控制技术
下载PDF
点亮中药现代化前程——访扬子江南京海陵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8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5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中药现代化 工艺技术 研究中心 工程 南京 核心竞争力 技术平台 投资
下载PDF
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验收
9
《中国医药技术与市场》 2007年第1期3-4,共2页
2006年11月24日,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江苏南京通过验收。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04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国家投资1000万元。该中心由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南京大学、南... 2006年11月24日,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江苏南京通过验收。中药制药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于2004年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建设,国家投资1000万元。该中心由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建,旨在解决中药有效成份、有效部位、有效单体的工业化提取、分离、纯化及中间体、制剂的质量控制中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结合部分中药新药开发,将先进制药技术、装备进行示范应用,带动产业技术进步,并面向全行业提供相关信息、技术咨询和人员培训,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推进中药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药制药工艺 扬子江药业集团 国家发展改革委 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上海药物研究所 南京大学
下载PDF
中药制药干燥工艺技术的研究
10
作者 谭帅 冯继英 党聚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9期0033-0036,共4页
本论文以中药制药干燥工艺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其概述、详细研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优化探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内容,旨在总结中药制药干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方法,并对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药制药干燥工艺... 本论文以中药制药干燥工艺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其概述、详细研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优化探讨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内容,旨在总结中药制药干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方法,并对其对药品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估。研究发现,中药制药干燥工艺在中药制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章我们对中药制药干燥工艺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强调了干燥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重要作用,并介绍了干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方法。第二章详细研究了自然干燥方法、热风干燥技术和微波干燥技术在中药制药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第三章我们研究了中药制药干燥工艺对药品质量的影响。通过对干燥过程对中药成分和药品性质的影响进行分析,建立了药品干燥工艺与药品质量的关联性评估模型。第四章我们探讨了干燥工艺技术的优化策略,中药特性的干燥工艺优化研究、现代干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应用,干燥工艺参数优化策略的研究。第五章我们展望了中药制药干燥工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节能环保型中药制药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干燥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中药现代化和传统理论的干燥技术发展路线图。通过对中药制药干燥工艺技术的研究,我们为中药制药过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对提高中药制药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也为未来中药制药干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指导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干燥工艺技术 发展历程 主要方法 药品质量 优化探讨 未来发展趋势
原文传递
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多中心研究
11
作者 侯洁 李卓然 +1 位作者 穆丽芬 郝志英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 分析山西省10所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山西省中药配方颗粒使用前10位的医疗机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门诊开具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用Excel 2013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分布、处方占... 目的 分析山西省10所医疗机构中药配方颗粒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山西省中药配方颗粒使用前10位的医疗机构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门诊开具的中药配方颗粒处方,用Excel 2013统计分析患者年龄分布、处方占比、处方金额、不合理用药情况。选取同期诊断为胃脘痛且服用过半夏泻心汤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剂型,将使用传统中药饮片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15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患者年龄以21~50岁居多,占85.42%;处方金额301~500元居多,占49.76%;入选的300例胃脘痛患者中,研究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使用价格偏高,需要进一步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为中药配方颗粒更好的发展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中药饮片 胃脘痛 半夏泻心汤
下载PDF
β-CD包结挥发油工艺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8
12
作者 谢玲 左亚杰 《湖南中医杂志》 2006年第1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油类挥发/生产和制备 环糊精类/应用 中药制药工艺 综述 学术性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方提取工艺的研究
13
作者 黄云娟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09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中药离子导入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丹参素、阿魏酸含量为参考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对该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工艺为浸泡时间0.5小时、加水量12倍、提取时间1.5小时。结论:按优化工艺进行提取,丹... 目的: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中药离子导入方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膏得率、丹参素、阿魏酸含量为参考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对该工艺进行优选。结果:优选的工艺为浸泡时间0.5小时、加水量12倍、提取时间1.5小时。结论:按优化工艺进行提取,丹参素、阿魏酸含量、干膏得率均得较理想的结果,表明正交试验优选的工艺条件经济、可行,且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离子导入方/分离和提纯 中药制药工艺
下载PDF
中药新药制备工艺研究的技术要求 被引量:2
14
作者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51-252,共2页
新的《新药审批办法》已经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于 1 999年 6月 1 0日至 1 7日召集有关专家召开了“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研讨会” ,对原有的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定稿。为使中药研究工作者了解有关内容 ,指... 新的《新药审批办法》已经实施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司于 1 999年 6月 1 0日至 1 7日召集有关专家召开了“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研讨会” ,对原有的中药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进行了修改、定稿。为使中药研究工作者了解有关内容 ,指导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新药 中药制药工艺 技术要求
下载PDF
浅谈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在中药制药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宜川 蔡新平 刘协斌 《江西化工》 2019年第1期183-184,共2页
本文主要结合中药制药的生产工艺特点,从中药制药领域中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风险薄弱点着手,开展风险源识别,划分风险源管控责任,并以风险源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隐患排查,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运行,实现中药制... 本文主要结合中药制药的生产工艺特点,从中药制药领域中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风险薄弱点着手,开展风险源识别,划分风险源管控责任,并以风险源为重点有针对性的进行隐患排查,通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的运行,实现中药制药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下载PDF
中药制药工艺分析及其相关运用设备使用的情况研究
16
作者 任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3期0123-0126,共4页
中药制药工艺创新和制药设备研发是我国中药发展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应用体现了中医药发展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已有的中药加工炮制技术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利用现代化设备改良制药工艺,是中医药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关键。文章将从中... 中药制药工艺创新和制药设备研发是我国中药发展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和应用体现了中医药发展与时俱进的特点。在已有的中药加工炮制技术手段的基础上不断利用现代化设备改良制药工艺,是中医药得以继承和发展的关键。文章将从中药的制药工艺、常用设备、设备研发的现状等几个方面,对中药制药工艺和相关设备使用情况进行阐述,并对制药工艺创新与设备研发提出相关问题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药工艺 制药设备 具体问题 研发建议
下载PDF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优选红花提取液醇沉工艺 被引量:12
17
作者 袁佳 李页瑞 +2 位作者 陈勇 王龙虎 刘雪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研究并确定红花提取液的最佳醇沉工艺。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终点乙醇质量分数、搅拌速度、药液初始质量浓度、醇沉温度和药液pH等因素的影响。选取对单因素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的4... 目的:研究并确定红花提取液的最佳醇沉工艺。方法:以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转移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终点乙醇质量分数、搅拌速度、药液初始质量浓度、醇沉温度和药液pH等因素的影响。选取对单因素试验结果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HSYA转移率、浸出物得率和纯度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确定红花提取液醇沉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红花提取液的最佳醇沉工艺条件为终点乙醇质量分数50%,药液初始质量浓度1.15 g/ml,搅拌速度500 r/min,药液pH5.0。结论:优选的工艺操作简便、稳定,HSYA转移率、浸出物得率和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分离和提纯 沉淀 正交试验 中药制药工艺/方法
下载PDF
基于流化床顶喷技术的巴戟天寡糖胶囊成型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单利 王玉丽 +4 位作者 杨美燕 高春生 梅兴国 杨明 赵毅民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采用流化床顶喷制粒技术优化和建立中药巴戟天寡糖颗粒一次成型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设定流化床顶喷包衣锅的主要工艺参数范围,将巴戟天水提取物喷至一定量的微晶纤维素粉末上,制备巴戟天寡糖颗粒,并分别测... 目的采用流化床顶喷制粒技术优化和建立中药巴戟天寡糖颗粒一次成型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法,设定流化床顶喷包衣锅的主要工艺参数范围,将巴戟天水提取物喷至一定量的微晶纤维素粉末上,制备巴戟天寡糖颗粒,并分别测定其休止角、抹角、松密度、轻敲密度、压缩度和均一度等,计算流动性指数和平均粒径。结果当进风温度设定为40~45℃;进风压力设定为0.35~0.45bar;雾化压力设定为1.5~2.0bar;喷液速率设定为15~25r.min-1范围时,制备的巴戟天寡糖颗粒可顺利灌装装量均一的胶囊。结论该工艺使制剂一次成型,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辅料用量小和产品成本低等优点,在中药制剂的成型工艺中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化床 巴戟天寡糖 一步制粒 中药制药工艺
下载PDF
黑蚂蚁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玲 单卫华 +3 位作者 梁瑞雪 尚立霞 胡庆文 时延增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制定蚂蚁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 ,以蚂蚁中游离氨基酸和提取浸膏量为检测指标。结果 筛选制定了确保蚂蚁制剂质量与疗效的提取工艺。结论 黑蚂蚁采用体积分数为 2 5 %的白酒浸泡 30~ 4
关键词 黑蚂蚁 游离氨基酸 浸膏提取量 中药制药工艺 薄层层析色谱法 中药
下载PDF
清咽泻火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斌 石任兵 李云谷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70-373,共4页
采用正交设计法 ,对清咽泻火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粉碎度 (仅限于青果 )等因素及其不同水平的考查 ,分别以蓼大青叶水提干浸膏的甲醇提取液的E1% ( 31 0nm)和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 ,确定了蓼... 采用正交设计法 ,对清咽泻火颗粒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溶媒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粉碎度 (仅限于青果 )等因素及其不同水平的考查 ,分别以蓼大青叶水提干浸膏的甲醇提取液的E1% ( 31 0nm)和黄芩苷含量为评价指标 ,确定了蓼大青叶和黄芩等诸药的提取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咽泻火颗粒 生产 制备 中药制药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