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巴西人参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优化
1
作者 刘志青 李斌 +4 位作者 颜冬梅 唐琍萍 王飞 黄璐琦 徐玲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62-966,共5页
目的 优化含巴西人参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赋形剂[可溶性淀粉+环糊精(1∶3)]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粒度、溶化率、休止角、吸湿率、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 目的 优化含巴西人参中药复方颗粒剂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赋形剂[可溶性淀粉+环糊精(1∶3)]用量、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粒度、溶化率、休止角、吸湿率、感官评价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结果 最优条件为赋形剂用量50 g, 89%乙醇用量16 mL,巴西人参中药复方浸膏冻干粉、可溶性淀粉、环糊精用量比例50∶12.5∶37.5,制软材,制粒,在60℃下干燥1 h,综合评分为98.83分。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所得含巴西人参中药复方颗粒剂体验感较好,可为其后续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人参 中药复方颗粒剂 制备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优化模型的中药复方安慰剂配色模拟研究
2
作者 李航 黎盛强 +5 位作者 周恩丽 王团结 章晨峰 张欣 肖伟 王振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5,共8页
目的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 目的构建粒子群反向传播(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back propagation,PSO-BP)神经网络对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的用量进行预测,为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颜色的模拟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运用BP神经网络建立样品颜色参数L、a^(*)、b^(*)与色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优化BP神经网络权重和偏置,防止模型出现局部最小值,再采用线性降低权系数法和引入变异算子提高粒子群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以颜色综合评价指标(ΔE)为客观评价标准,验证试验结果。结果训练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拟合精度最高达到98.31%;预测结果表明,改进的PSO-BP神经网络的预测误差最小,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色差(ΔE)分别为0.4115、2.1646、2.56;制备3种颗粒的验证样品进行验证,验证样品与模型药物的ΔE分别为1.73、2.63、4.11,肉眼直观评价其中两组与模型药物色差较小。结论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的BP神经网络可模拟中药复方颗粒剂安慰剂制备着色剂用量预测,可作为安慰剂配色研究的推荐优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颗粒 安慰剂 颜色模拟 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 CIELab颜色系统
下载PDF
“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改善脑瘫大鼠运动发育落后的机制研究
3
作者 李烽 朱振兴 +2 位作者 李志欣 邵银进 朱惠芳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5-21,共7页
目的:探索“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改善脑瘫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脑瘫患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处于妊娠期16 d Wistar大鼠进行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模拟宫内感染,并将孕鼠置于低氧环... 目的:探索“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改善脑瘫儿运动发育落后的分子机制,为临床上采用中医药治疗脑瘫患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处于妊娠期16 d Wistar大鼠进行腹腔注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模拟宫内感染,并将孕鼠置于低氧环境下(92%氮气+8%氧气)处理2 h,以此建立妊娠期大鼠宫内感染合并缺氧模型。通过动物神经行为学测试,在子代大鼠中筛选获得幼年脑瘫大鼠。脑瘫模型幼鼠和正常幼鼠分别设置治疗组和对照组,共4个组别,每组动物10只;另取10只正常幼鼠不做任何处理,作为空白对照组。按1 g·(25 mL)^(-1)ddH2O的质量体积比配制免煎颗粒药。通过灌胃给予治疗组大鼠“补肾填精”中药复方水剂,给药剂量为5 mL·kg^(-1)老鼠体重,每日1次,连续灌服15 d。分别于给药后第5 d、第10 d和第15 d对大鼠的运动能力进行观察和评估。给药15 d后将大鼠处死,大鼠眼眶采血,ELISA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取脑组织,对mTOR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进行免疫印迹检测。结果:悬吊试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瘫对照组的悬吊时间明显缩短(P<0.001);与脑瘫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悬吊时间明显延长(P<0.001);而正常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悬吊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4)。斜坡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瘫对照组转头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脑瘫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转头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正常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转头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3)。对各组别大鼠的体重进行监测,与空白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相比,正常治疗组体重无明显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体重明显减轻(P<0.001);与脑瘫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体重明显增加(P=0.031)。ELISA检测各组动物外周血中炎症因子的水平发现,与脑瘫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外周血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显著下降(P<0.001),但对IL-6的水平影响不大(P>0.05),而抗炎因子IL-4和IL-10显著升高(P<0.001)。WB方法检测各组大鼠神经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发现,与脑瘫对照组相比,脑瘫治疗组PI3K表达增加,磷酸化AKT和mTOR表达增加,LC3-Ⅱ与LC3-Ⅰ比值降低,自噬相关蛋白p62表达增加(P<0.01)。结论:“补肾填精”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mTOR信号通路介导的神经细胞自噬,并抑制炎症的发生达到改善脑瘫幼年大鼠运动功能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中药复方 自噬 炎症损伤
下载PDF
补肾中药复方对高盐摄入去卵巢大鼠骨代谢及ENaCα、NCC和ClC-3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崔琰 孙珂焕 +6 位作者 詹小瑶 莫枢 肖雅雯 王攀攀 杨丽 张荣华 朱晓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Bushen formulae,BHF)对高盐摄入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高盐组、高盐组、补肾方组、补肾方+生理盐水组、补肾方+中高盐组... 目的:探讨补肾中药复方(Bushen formulae,BHF)对高盐摄入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PF级SD雌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高盐组、高盐组、补肾方组、补肾方+生理盐水组、补肾方+中高盐组、补肾方+高盐组,每组各10只,造模后给予不同饮食、补肾中药复方干预,中高盐饮食、高盐饮食中氯化钠添加浓度分别为2%w/w、8%w/w,补肾中药复方干预剂量为7.8 g·kg^(-1)·d^(-1),每日1次,连续给药12周。检测各组骨密度、骨微结构、骨参数、骨代谢生物标志物、骨组织病理变化情况以及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骨组织上皮钠离子通道α(ENaCα)、钠-氯同向转运体(NCC)、电压门控性氯离子通道3(ClC-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骨密度降低,骨微结构破坏;与模型组相比,中高盐、高盐饮食组大鼠骨微结构破坏更为明显,同时高盐组骨形成标志物骨钙素(BGP)、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水平显著上升(P<0.05),骨吸收标志物Ⅰ型胶原氨基端肽(NTX)、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均显著增加(P<0.05),骨代谢处于高转换状态;高盐饮食加速骨小梁结构的破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高盐饮食引起股骨组织ENaCα、ClC-3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NCC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补肾中药复方干预后能够不同程度的调节高盐引起的相关离子通道的表达。结论:补肾中药复方能够不同程度的调节高盐引起的相关离子通道ENaCα、ClC-3、NCC的表达,对骨代谢失衡具有一定的改善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摄入 骨代谢 离子通道 补肾中药复方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降尿酸中药复方用药规律分析
5
作者 褚梦真 林志健 +2 位作者 张冰 王雨 杨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以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文献研究为切入点,分析降尿酸中药复方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降尿酸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以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文献研究为切入点,分析降尿酸中药复方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为降尿酸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关于中药复方降尿酸的文献研究,构建方药数据库,运用软件统计中药频次、性味和功效,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57个中药复方,涉及174味中药,其中27味中药使用频次>3次。常用类型以清热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等为主。聚类分析得到3个核心组方,以健脾祛湿、清热活血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4个药对、16个三味药药组、4个四味药药组,其中苍术-黄柏支持度最高,是降尿酸的核心药对。结论:中药降尿酸用药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主,辅以健脾祛湿、补中益气,体现“标本兼顾”的中医药治疗原则,为临床提高疗效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降尿酸 抗痛风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聚类分析 用药规律 治法
下载PDF
中药复方益糖康增强足细胞自噬改善糖尿病肾脏疾病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程玥凤 于嘉祥 +6 位作者 曲超 吴怡 张瀚文 张笑蕊 霍易飞 石岩 张文顺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2-157,I0037,共7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糖康(YTK)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大鼠足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YTK改善DKD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YTK高剂量(40 g·kg^(-1))组、YTK中剂量(20 g·...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益糖康(YTK)对糖尿病肾脏疾病(DKD)大鼠足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YTK改善DKD的作用机制。方法96只8周龄健康Wistar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YTK高剂量(40 g·kg^(-1))组、YTK中剂量(20 g·kg^(-1))组、YTK低剂量(10 g·kg^(-1))组,西药对照(20 mg·kg^(-1))组(氯沙坦片),使用高脂饲料喂养联合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KD模型,成功建立模型的86只DKD大鼠分别给药干预8周后取材。采用快速血糖仪测定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PG),手工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尿素氮(BUN)、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血尿酸(UA)、血清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足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p62、ATG5、Beclin1)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肾脏组织可见细胞排列不规则,结构紊乱,炎症细胞聚集;FBG、BUN、TG、CHO、LDL-C、Scr、UA、TP水平均明显升高,ALB、HDL-C水平明显下降(P<0.01),肾组织LC3-Ⅰ、p62、Beclin1蛋白表达增多,LC3-Ⅱ、ATG5蛋白表达减少(P<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YTK各剂量组和西药对照组大鼠肾脏病理损伤明显缓解,炎症浸润明显减轻。FBG、BUN、TG、CHO、LDL-C、Scr、UA、TP水平均明显下降,ALB、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LC3-Ⅰ、p62、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LC3-Ⅱ、ATG5蛋白表达增多(P<0.01)。结论YTK能够有效改善DKD大鼠肾脏损伤,其可能是通过下调LC3-Ⅰ、p62、Beclin1蛋白表达,增多LC3-Ⅱ、ATG5蛋白表达来调节DKD自噬水平发挥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中药复方益糖康 足细胞 自噬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
7
作者 齐彪 任秀梅 +6 位作者 张强 吴秀彩 梁玲玲 侯小涛 郝二伟 邓家刚 杜正彩 《国医论坛》 2024年第2期22-25,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基于中国专利公布公告平台,检索选择自建库日-2023年2月1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复方专利,对符合...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计算平台挖掘中药复方专利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用药规律,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为新药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基于中国专利公布公告平台,检索选择自建库日-2023年2月1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中药复方专利,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中药复方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功效统计,并进行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93条中药复方,涉及308味中药。高频中药排列前8位的依次是石菖蒲、远志、人参、川芎、黄芪、熟地黄、当归、茯苓;四气多性温,药味以甘、苦、辛为主,主要归肝、肾、心、脾经;功效类别排列前5位的分别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清热药、开窍药;关联规则分析共挖掘出23条常用组合,10味核心中药,得到置信度≥0.6的药物关联规则10个;K-means聚类分析挖掘出4条潜在聚类药物组合。结论:阿尔茨海默病病机多虚实夹杂,治宜补虚泻实,补虚包括补益气血、温补脾肾、滋补肝肾、填精益髓、宁心安神,泻实包括豁痰化浊、活血通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中药复方专利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脑肠轴”探讨中药复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8
作者 李牛牛 张俊立 +2 位作者 刘亚军 赵崧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4期570-573,共4页
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抑酸治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但尚不能充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的优势,可通过调节脑肠轴(BGA)上的多条通路,进而增强胃食管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不良情绪,维持免疫稳态,调控... 针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抑酸治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措施,但尚不能充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中药具有多靶点、多通路、多层次的优势,可通过调节脑肠轴(BGA)上的多条通路,进而增强胃食管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不良情绪,维持免疫稳态,调控肠道菌群,从而发挥综合效应以治疗GERD。现系统阐述了BGA在GERD发病机制中起到的“神经-内分泌-免疫-微生物”网络桥接作用,并对中药复方从BGA的角度治疗GERD的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与总结,以期为中医药防治GERD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病 脑肠轴 中药复方 胃食管动力 食管敏感性 焦虑抑郁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PACG的用药规律
9
作者 周日龙 罗紫玉 +3 位作者 陈志松 夏燕婷 吴琼 廖良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PACG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Excel软件对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R语言进行频数...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用药规律。方法纳入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PACG的中药复方专利。采用Excel软件对中药复方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R语言进行频数统计、功效归类、性味归经、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共纳入专利160项,共涉及药物510味,药物累计频次2,055次。(2)性味归经:四气为寒性药最多,共27味(49.09%);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71味(47.97%);归经以肝经最多,共38味(25.00%)。(3)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0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55味,使用频次最高为枸杞子(46次,28.75%),其次为熟地黄(42次,26.25%)、菊花(41次,25.63%)、甘草(39次,24.38%)、决明子(38次,23.75%)。(4)高频中药功效归类分析:排名前5位为清热药(14味,25.45%)、补虚药(12味,21.82%)、解表药(8味,14.55%)、平肝息风药(5味,9.09%)、利水渗湿药(4味,7.27%)。(5)关联规则分析:高频药对排名前5位分别为:菊花-枸杞子(21次,9.21%)、茯苓-枸杞子(20次,8.77%)、决明子-菊花(20次,8.77%)、泽泻-菊花(18次,7.89%)、熟地黄-菊花(18次,7.89%)。(6)聚类分析:共得到6类有效组合。第Ⅰ类功效为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第Ⅱ类功效为祛风解表,凉血解毒;第Ⅲ类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第Ⅳ类功效为滋肾养阴,平肝潜阳;第Ⅴ类功效为滋补肝肾,化痰泻火;第Ⅵ类功效为滋补肝肾,祛风化火。结论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PACG有规律可循,多从肝、肾、脾入手,组方寒温并用,虚实兼顾,标本兼治,主要针对风、火、痰、虚、郁、瘀六类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国家专利 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含砷中药复方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研究
10
作者 毛悦 靳楠 +1 位作者 刘健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索以含砷中药复方为基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筛选纳入2014年4月2日-2021年10月31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的MDS患者数据,规范药名与诊断,建立...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探索以含砷中药复方为基础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筛选纳入2014年4月2日-2021年10月31日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门诊的MDS患者数据,规范药名与诊断,建立标准化数据库。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2.3.5对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型、中药处方进行统计及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并结合Cytoscape3.8.0对数据进行可视化。结果最终纳入患者457例,其中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413例,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44例。中药处方819首,涉及中药346味,药物应用频次较高的有雄黄、青黛、茯苓、麸炒白术、熟地黄等,其药味以甘、辛、苦味为主,药性多为平、温、寒性,归经多属肾经、肝经、脾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药对51对,其中提升度最高的为菟丝子-补骨脂。证型与中药分析得到9组结果,提升度最高的为气阴两虚证→茯苓。聚类分析得到青黄散、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等6组不同方剂的类方。复杂网络分析共涉及22味中药,节点度最高为青黛、雄黄。结论MDS中医证型以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为主。由含砷中药雄黄与青黛组成的青黄散,临床多与补脾益肾为主的中药汤剂合用,扶助正气兼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含砷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中医证型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药复方调治失眠用药规律研究
11
作者 田文得 张杰 徐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 目的对治疗失眠中药复方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其用药配伍及组方规律。方法检索CNIPR(China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 Net)专利信息服务平台(http://search.cnipr.com/)自建库至2020年10月7日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进行药物频次统计、性味归经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并挖掘潜在新处方。结果共纳入78首治疗失眠的中药复方专利,涉及中药231味,高频药物为酸枣仁、远志、甘草、茯苓、首乌藤等;药性分布:平>温>凉>寒,药味分布:甘>苦>辛>酸;主要归心、肝、肺经;药物组合以酸枣仁为核心;新处方有白芍+阿胶+黄连+熟地黄+当归+山茱萸、白芍+黄芩+黄连+鸡子黄等5首;最常见中医证型为肝火扰心证(34.1%)。结论本文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复方专利治疗失眠的用药模式进行客观分析,有助于指导新方新药研发及临床处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专利 中药复方 组方规律 数据挖掘
原文传递
基于国家专利数据库的中药复方外治湿疹用药规律研究
12
作者 肖晓月 刘芳榕 +3 位作者 刘朝圣 彭丽丽 徐翠萍 岳扬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2期64-70,共7页
目的分析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关于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录入Excel 2019进行选录,借助SPSS Modeler 18.0软件、SPSS Statistics ... 目的分析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用药规律,为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检索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4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中关于外治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录入Excel 2019进行选录,借助SPSS Modeler 18.0软件、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网状图展示。结果通过筛选共纳入中药复方专利142项,涉及中药445味。单味中药苦参71次(50.00%)、黄柏53次(37.32%)、蛇床子51次(35.92%)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前三味中药。中药功效以清热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为主。药性以平、寒、温为主,药味以苦味、辛味、甘味为主,主要归属于肝、肺、胃经。高置信度关联规则有“苦参-地肤子,白鲜皮、苦参-黄柏,白鲜皮、苦参-百部”等。聚类分析得到7类“苍术、牡丹皮、地肤子”、“防风、白芷、紫草”等。结论中药复方专利外治湿疹有规律可循,以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为基本原则,符合中医药治疗湿疹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中药复方专利 外治法 药物规律
下载PDF
中药复方抗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13
作者 马旺明 李玮婕 +2 位作者 王萍 李兵 许海玉 《生物医学转化》 2024年第1期37-47,共11页
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所有呼吸道疾病中,由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约占80%,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呼吸道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 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所有呼吸道疾病中,由病毒导致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约占80%,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疾病。呼吸道病毒,如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SARS-CoV-2,甲型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构成较大威胁,目前,还没有开发出特效药。由于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在呼吸道病毒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和保健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许多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从不同层面对中药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和探索,对中医药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文通过综述中医药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和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更好治疗呼吸道病毒疾病提供有力的证据,以期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及其在呼吸道病毒疾病方面的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流感病毒 冠状病毒 中药复方 临床疗效与评价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急性胰腺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牛小龙 姚广涛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3-97,共5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大多数AP患者为轻症,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1~2周即可恢复。但约20%AP患者会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为20%~40%。西医治疗AP易引起继发性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 急性胰腺炎(A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大多数AP患者为轻症,病程具有自限性,通常1~2周即可恢复。但约20%AP患者会发展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死率为20%~40%。西医治疗AP易引起继发性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中医认为,AP起因于诸多病邪,包括热、湿、水、气、瘀等壅阻于胰、肝、胆、胃、脾、肠等脏腑,在治疗上应以“攻下通腑”“疏肝退热”“清热解毒”为突破点。常用的中药复方包括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大黄牡丹汤、柴芩承气汤、清胰汤等,其作用机制包括改善胃肠功能,修复肠黏膜屏障;抑制炎症反应,提高免疫功能;促进胰腺微循环;诱导胰腺腺泡细胞凋亡等。这些中药复方以其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相互作用,协同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药复方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药复方组方规律
15
作者 林雪儿 梁怀枫 李道成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目的探析中药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组方规律。方法搜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符合纳排标准的中药治疗HR-HPV感染的复方数据,运用Excel 2007、Cytoscape... 目的探析中药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组方规律。方法搜集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7月10日符合纳排标准的中药治疗HR-HPV感染的复方数据,运用Excel 2007、Cytoscape 3.9.1、Rstudio 4.3.2、R 4.3.2等软件对处方数据进行数据建模、证型分析、用药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数据可视化,探究中药治疗HR-HPV感染的组方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治疗HR-HPV感染的复方231首,涉及中药225味,药物使用总频次2450次;常见的临床主治证候为脾虚肝郁证(39.39%)和湿热下注证(37.67%);用药频率前10名的中药为黄柏、白术、黄芪、土茯苓、白花蛇舌草、甘草、薏苡仁、党参、苦参、苍术;进行药物功效类别分析,排名前3位的是清热类(38.98%)、补虚类(23.10%)和利水渗湿类(10.24%);聚类分析共得到7个药物组合,其中可提供临床处方与新药开发的新处方2个,对药3组;中药核心复杂共现网络筛选得到核心药物黄芪-白术-黄柏;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数据37条(对药组合6条、角药组合31条),常用对药组合有白术-党参、黄芪-党参、黄柏-苍术等,常用角药组合有白术-党参-黄芪、白术-黄芪-土茯苓、黄柏-白花蛇舌草-薏苡仁等。结论HRHPV的基本病机为脾虚肝郁、湿热下注,病性属本虚标实,处方多用白术、黄芪、党参等药补益中气以益其虚,防邪深入,再配伍土茯苓、黄柏、白花蛇舌草等清热祛湿药化其标,与临床用药相符。通过多元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所得基础复方及药对组合,可为临床诊治HR-HPV感染用药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中药复方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黄柏 白术 黄芪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16
作者 王钦 刁丽梅 +2 位作者 姚春园 陈江玮 刘金文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医学数据库CNKI、VIP、万方、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并评价截至2023年2月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根据治疗有效率...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医学数据库CNKI、VIP、万方、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收集并评价截至2023年2月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根据治疗有效率、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量表评分、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BG)等结局指标提取并分析相关数据,Meta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5.4软件进行。结果共13篇文献符合标准,总计纳入病例1183例,其中实验组599例,对照组584例。Meta分析结果表明中药复方组在干预后的治疗有效率、PSQI量表评分以及FPG、HbA1c、2hPBG水平均优于西药对照组。结论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复方改善糖尿病合并失眠的作用优于西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中药复方 糖尿病合并失眠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药复方材料在创伤修复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17
作者 马瑞 金铄 +1 位作者 孟凡斌 邱旭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05-0009,共5页
车祸伤、机械伤、糖尿病性溃疡等已经成为当今慢性难愈性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创面的愈合机制往往比较复杂,主要采用全身治疗、手术治疗和理疗等治疗措施,新型中药复方材料能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并减少并发症,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 车祸伤、机械伤、糖尿病性溃疡等已经成为当今慢性难愈性创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创面的愈合机制往往比较复杂,主要采用全身治疗、手术治疗和理疗等治疗措施,新型中药复方材料能有效地促进创面的愈合并减少并发症,并且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较佳的疗效。本文简述了中药复方材料的主要成分以及在慢性难愈性创面的应用,并展望中药复方材料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敷料 新型敷料 中药复方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下载PDF
口服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18
作者 何晓萍 谢璋庆 +2 位作者 骆华正 陆振 唐勇华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7期41-46,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 目的:系统评价口服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PubMed、CochraneLibrary、Embase数据库,收集口服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中文RCT文献,研究对象共1417例(2834只眼),其中治疗组708例(1416只眼),对照组709例(1418只眼)。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RR=1.25,95%CI(1.10,1.43),P<0.05]及泪膜破裂时间(BUT)[MD=1.79,95%CI(0.68,2.90),P<0.05]、泪液分泌试验(SIt)[MD=2.09,95%CI(0.91,3.26),P<0.05]、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S)[MD=-0.86,95%CI(-1.60,-0.13),P<0.05]、中医症状积分[MD=-2.53,95%CI(-4.70,-0.37),P<0.05]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文献总体质量一般。结论:口服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结果需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干眼 中药复方 口服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下载PDF
中药复方健脾降脂颗粒的研制及成型工艺优化研究
19
作者 杜君 郑晓美 +3 位作者 尹柱 文琦琦 杨浩澜 叶刚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21-24,共4页
为优化健脾降脂复方中药颗粒制剂的生产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中药提取工艺及颗粒制剂成型工艺。结果得出中药复方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30,80℃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颗粒制... 为优化健脾降脂复方中药颗粒制剂的生产工艺,本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总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中药提取工艺及颗粒制剂成型工艺。结果得出中药复方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85%,料液比1∶30,80℃加热回流提取2次,每次1h;颗粒制剂最佳成型工艺:提取物浸膏与辅料比为1∶3(浸膏∶甘露醇∶MCC=1∶2∶1),用70%乙醇作为润湿剂制粒。本研究表明该提取工艺提取效率高、操作简单、稳定性好,适合大规模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降脂 中药复方 成型工艺 优化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20
作者 回璇 伊桐凝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7-60,共4页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第二大终末期肾病(ESRD)病因,仅次于肾小球疾病,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后西医治疗方式较单一,故探讨中药复方干预DN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通过多靶标和...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第二大终末期肾病(ESRD)病因,仅次于肾小球疾病,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进入终末期肾病阶段后西医治疗方式较单一,故探讨中药复方干预DN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药复方通过多靶标和多路径来实现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效果。近年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但总结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信号通路影响的较少,文章通过腺苷酸活化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TAT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转导蛋白(Smads)信号通路、Notch信息通路、Wnt/β-catenin、磷酸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等信号通路,来阐释中药复方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以期为中药复方指导防治DN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糖尿病肾病 信号通路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