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脉诊疗术后术肢血肿的中药外敷疗法现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红霞 李天发 +4 位作者 孙广晓 麦苗 黎海文 曾得菲 张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4期165-167,170,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PCI)作为冠心病的一种重要诊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近年来,PCI发展十分迅速,尽管该操作安全有效,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和治疗手段,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PCI)作为冠心病的一种重要诊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易被患者接受等特点。近年来,PCI发展十分迅速,尽管该操作安全有效,但其作为一种有创性检查和治疗手段,仍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各种并发症,其中血肿、瘀斑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王斌等在2002年的研究显示,穿刺股静脉、股动脉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9%,其中局部血肿为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 中药外敷疗法 冠脉介入
下载PDF
益气健脾补肾法中药汤剂联合中药外敷疗法配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临床观察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周桂玲 《黑龙江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605-607,共3页
目的:益气健脾补肾法中药汤剂联合中药外敷疗法联合常规西医保守疗法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气健脾补肾... 目的:益气健脾补肾法中药汤剂联合中药外敷疗法联合常规西医保守疗法治疗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益气健脾补肾法中药汤剂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应用益气健脾补肾法中药汤剂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健脾补肾法 中药外敷疗法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疗法对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曾彦 《黑龙江医药》 CAS 2015年第5期1058-1059,共2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成针药组和电针组。针药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活络止痹汤外敷疗法治疗,电针组采用针刺联合...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患者98例,随机分成针药组和电针组。针药组采用温针灸联合活络止痹汤外敷疗法治疗,电针组采用针刺联合电刺激治疗。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治疗前后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针药组在治疗1周和4周后的VAS改善均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且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疗法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法 中药外敷疗法 运动性损伤 踝关节
下载PDF
中药外敷疗法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经验浅析 被引量:6
4
作者 仲奕瑾 李朝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21年第17期25-27,共3页
中医认为,甲状腺结节多与情志、饮食因素有关,病机为气郁、痰浊、血瘀结于颈部,治宜化痰散结,活血行气.根据“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该文浅述运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思路与经验,以飨同道.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中药外敷疗法 散剂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5
作者 岳进 莫智珍 +1 位作者 岳运青 陈洁洁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针药组与电针组,各60例,其中针药组采用温针灸加活络止痹汤外敷疗法治疗,电针组予针刺加电刺激治疗。采用视觉... 目的:探讨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运动性踝关节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针药组与电针组,各60例,其中针药组采用温针灸加活络止痹汤外敷疗法治疗,电针组予针刺加电刺激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针药组在治疗1周后及4周后的VAS改善程度均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治疗4周后针药组痊愈21例,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7%,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温针灸联合活络止痹汤外敷疗法治疗运动性踝关节损伤具有快速有效、安全经济的特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灸法 运动性损伤 踝关节 中药外敷疗法
下载PDF
中药外敷疗法治疗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董冬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5期61-62,共2页
目的 :探讨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2例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硫酸镁组(71例/组)。为... 目的 :探讨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42例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硫酸镁组(71例/组)。为硫酸镁组患者采用硫酸镁进行治疗,为中药组患者采用中药外敷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的费用和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 :中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治疗的满意率高于硫酸镁组患者,其治疗的费用少于硫酸镁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且治疗的费用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疗法 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 硫酸镁
下载PDF
分期中药外敷疗法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楼雨莲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5期788-789,共2页
股骨颈骨折是较为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之一,以中老年多见人,随着高龄人口逐年增多,建筑、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该病的发病率亦日趋升高[1]。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案,但由于股骨颈部位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其血供较少,手术之后常... 股骨颈骨折是较为常见的创伤性疾病之一,以中老年多见人,随着高龄人口逐年增多,建筑、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该病的发病率亦日趋升高[1]。内固定术是目前治疗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案,但由于股骨颈部位解剖结构的特殊性,其血供较少,手术之后常由于血运不畅导致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甚至引起缺血性坏死等情况的发生[2]。中医学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上历史悠久,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续筋接骨等方面独具优势,中药外敷为中医特色外治疗法之一。笔者采用分期中药外敷疗法配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疗法 缺血性坏死 创伤性疾病 活血祛瘀 中医特色 外治疗法 畸形愈合 骨伤科疾病
下载PDF
中药外敷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志厚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16期197-197,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中药外敷疗法和手术疗法对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痔疮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各6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跟踪测试,比较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情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方法分别采用中药外敷疗法和手术疗法对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120例痔疮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和治疗组患者各60例,对这些患者进行跟踪测试,比较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在肛门疼痛、水肿、瘙痒和便血这四个临床症状的评分和消除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痔疮时,可以采用中药外敷疗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疗法 痔疮 肛肠疾病
下载PDF
联用抗生素和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效果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张建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 :探究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6例患者。我院使用... 目的 :探究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6例患者。我院使用抗生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使用的药物和用法均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中药外敷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使用抗生素和中药外敷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效果确切。此疗法可作为临床上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乳腺炎 抗生素 中药外敷疗法 联合 效果
下载PDF
应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效果分析
10
作者 王凤湘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9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应用口服西药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镇...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应用口服西药的方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应用中药外敷的方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镇痛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20例患者中,出现局部皮肤红疹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总数的15.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5.0%;在对照组20例患者中,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20.0%),出现腹泻症状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总数的10.0%),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显著差异(X2=6.452,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肝癌患者肝区疼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疗法 肝癌 疼痛 效果分析
下载PDF
中药外敷疗法在无痛人流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余昌云 张春玲 +1 位作者 罗窅 游方 《饮食科学》 2019年第16期294-294,共1页
目的:探析中药外敷疗法对无痛人流术后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手术前、后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腹痛... 目的:探析中药外敷疗法对无痛人流术后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行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术手术前、后进行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腹痛、阴道流血及5天后复查B超子宫体积大小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腹痛评分、阴道流血评分及子宫体积大小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无痛人流术后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药外敷疗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腹痛,减少阴道流血及促进子宫复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疗法 无痛人流术 护理 腹痛 阴道流血 子宫体积大小
下载PDF
风湿关节痛的中药外敷疗法
12
作者 张光民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5年第20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中药外敷疗法 风湿关节痛 长期服药 风湿类疾病 内分泌紊乱 外敷治疗 中药散剂 经济困难 内病外治 卫生室
下载PDF
中药外敷疗法对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
13
作者 裴宏文 陈玥 黄瑞齐 《医药前沿》 2022年第6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疗法对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皮下注射流程后按压止血,观察组在皮下注射...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疗法对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接受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皮下注射流程后按压止血,观察组在皮下注射后采取中药外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平均治愈天数、生活质量及治疗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60.00%(18/30),对照组的皮下出血发生率为66.67%(20/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止血总有效率(100.00%)与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4.87±0.31)d相比,观察组的平均治愈天数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认知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和情绪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94.44%、65.00%,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疗法对低分子肝素钠致皮下出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缩短治愈天数,提升患者的治疗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外敷疗法 皮下出血 低分子肝素钠
下载PDF
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晶 王乐 +2 位作者 刘祎思 于博 李婧 《光明中医》 2023年第2期311-313,共3页
目的分析温针灸与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从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取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观... 目的分析温针灸与中药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从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于2019年8月—2021年8月收诊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抽取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和温针灸、中药外敷治疗,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WOMAC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联合中药外敷治疗KOA疗效肯定,有助于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减轻疼痛程度,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药外敷疗法 温针灸 针刺疗法
下载PDF
中药外敷溻渍和关节腔注射疗法治疗踝关节takakura Ⅰ型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比较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段力军 武永刚 +4 位作者 赵赫 刘继军 杨永栋 熊洋 俞兴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10期2401-240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溻渍和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踝关节TakakuraⅠ型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踝关节TakakuraⅠ型骨性关节...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溻渍和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踝关节TakakuraⅠ型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骨科和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踝关节TakakuraⅠ型骨性关节炎患者55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30),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溻渍,对照组采用踝关节腔内玻璃酸钠注射。观察2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1月后关节疼痛、肿胀程度(憋胀感)、关节活动度(ROM)、美国骨科医师协会踝与后足评分(AOFA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间患者疼痛评分、肿胀(憋胀感)评分、关节活动度及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憋胀感)评分及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改善,对照组的疼痛评分优于观察组(P <0. 05),肿胀(憋胀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的ROM和AOF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2组间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AOFAS评分在对照组优于观察组(P <0. 05)。结论:对于踝关节TakakuraⅠ型骨性关节炎中药外敷疗法同关节内注射疗法都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关节内注射止痛效果更佳,在改善踝关节功能方面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中药外敷疗法 关节内注射
下载PDF
通阳刮痧疗法联合中药外敷对颈型颈椎病家兔颈椎曲度及血清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黄少炎 罗先意 +2 位作者 史红美 王光义 吕明庄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通阳刮痧疗法联合中药外敷对颈型颈椎病家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家兔采用无创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制作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模完成后对治疗组家兔进行通阳刮... 目的:探讨通阳刮痧疗法联合中药外敷对颈型颈椎病家兔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家兔采用无创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制备方法制作颈型颈椎病动物模型,造模完成后对治疗组家兔进行通阳刮痧联合中药外敷治疗27 d;3组家兔于造模前、造模和治疗结束时3个时点拍摄颈椎X线侧位片,观察颈椎生理曲度、椎间孔、椎间隙、椎体前后缘及椎体上下关节突骨质增生情况,并进行影像前评分;于造模及治疗结束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含量(TNF-α)。结果:造模结束时,模型组、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有轻微骨质増生,影像学评分、血清TNF-α的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组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稍有恢复,椎体边缘轻微骨质増生减轻,影像学评分、血清中TNF-α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阳刮痧疗法联合中药外敷对颈椎病家兔有积极的治疗作用,可改善颈椎X线影像学表现,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NF-α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型颈椎病 通阳刮痧疗法 中药外敷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α X线
下载PDF
当归拈痛汤联合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春平 《光明中医》 2023年第17期3392-3395,共4页
目的探究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49例,甲氨蝶呤片治疗组为对照组,加用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组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C反应蛋... 目的探究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分为2组,各49例,甲氨蝶呤片治疗组为对照组,加用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组为观察组,比较2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CRP)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不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血清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与中药外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明显,能缓解患者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和降低CRP水平,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可靠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厉节病 类风湿关节炎 当归拈痛汤 中药外敷疗法
下载PDF
中药灸贴外敷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乔野 张立德 +1 位作者 董佳梓 张小卿 《河北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灸贴联合电针疗法治疗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应标准的78例KOA病人按就诊顺序入联合组与基础组各39例,基础组给予病人单纯的西医综合保守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增加海泥灸贴与电针疗法进行治疗...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灸贴联合电针疗法治疗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相应标准的78例KOA病人按就诊顺序入联合组与基础组各39例,基础组给予病人单纯的西医综合保守疗法进行治疗,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增加海泥灸贴与电针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治疗均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在膝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水平方面,基础组只有一定程度的降低(P<0.05),而联合组有显著的降低(P<0.01),且与基础组相比,联合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在KOA严重程度评分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与基础组相比,联合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1);两组在膝关节运动功能评分方面,经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且与基础组相比,联合组的降低程度更为明显(P<0.05);两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联合组的总有效率均要高于基础组(P<0.05),且在痊愈率方面,与基础组相比,联合组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采用中药灸贴外敷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治疗KOA的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中药灸贴外敷疗法 电针疗法
下载PDF
中药口服及外敷联合经皮电刺激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112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文武 《中医研究》 2013年第8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及外敷联合经皮电刺激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2例本科室收治的寒湿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双氯灭痛25 mg/次,1 d 3次;氯唑沙宗片0.4 g/次,1 d3次,口服。治疗组112例...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及外敷联合经皮电刺激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2例本科室收治的寒湿型腰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给予双氯灭痛25 mg/次,1 d 3次;氯唑沙宗片0.4 g/次,1 d3次,口服。治疗组112例给予干姜苓术汤加减(干姜、茯苓、白术、桂枝、独活、桑寄生、续断、鸡血藤、甘草、当归、牛膝)水煎服,1 d 1剂。加中药(细辛、川乌、延胡索、红花、川花椒、艾叶、制乳香、制没药、透骨草)外敷,及经皮电刺激疗法(肌痛点、阿是穴、肾俞、委中等),1 d 1次,每次20 min。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84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有效率占94.6%;对照组显效46例,有效42例,无效32例,有效率占7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口服及外敷联合经皮电刺激疗法治疗寒湿型腰痛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治疗 寒湿 治疗 干姜苓术汤 治疗应用 中药外敷疗法 经皮电刺激疗法
下载PDF
五行音乐联合中药外敷在恶性脊柱骨转移瘤疼痛的应用
20
作者 汪盈 杨帆 黄荣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第9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中医五行音乐联合中药外敷对恶性脊柱骨转移瘤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10月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恶性脊柱骨转移瘤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 目的探究中医五行音乐联合中药外敷对恶性脊柱骨转移瘤疼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1年10月江西省九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恶性脊柱骨转移瘤疼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口服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并且使用一般护理和疼痛护理,对照组予以中医五行音乐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予以科室协定处方止痛散外敷于患处,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护理满意度、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KPS评分、NRS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满意度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73.3%(22/30)(P<0.05)。结论中医五行音乐联合中药外敷能明显改善恶性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疼痛感,应用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音乐疗法 中药外敷疗法 骨蚀 恶性脊柱骨转移瘤 癌性疼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