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96篇文章
< 1 2 2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管理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马娟娟 高旭 +3 位作者 范顺心 陈品英 田虹利 程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67-370,375,共5页
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效果。方法: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因素,针对关键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调查精细化管理干预前(2021年7—12月)、干预后(2022年7—12月)该院中药注射剂医嘱,对不... 目的:评价精细化管理法减少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效果。方法: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因素,针对关键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调查精细化管理干预前(2021年7—12月)、干预后(2022年7—12月)该院中药注射剂医嘱,对不合理配伍医嘱进行统计分析,对比干预前后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探讨干预措施的有效性。结果:干预前,25453组中药注射剂医嘱中,不合理配伍医嘱2366组,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为9.30%;干预后,28466组中药注射剂医嘱中,不合理配伍医嘱855组,中药注射剂医嘱配伍不合理率为3.00%,不合理率较干预前降低67.74%。干预后,中药注射剂医嘱中溶剂剂量不适宜、违反“十九畏”原则和溶剂种类选择不当问题大幅减少,未冲管和中西药混合输注问题已基本不存在。表明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中药注射剂医嘱不合理配伍情况。结论:通过鱼骨图分析可能影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配伍的因素,针对关键问题实施精细化管理,可有效减少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配伍现象,为其他医院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鱼骨图分析法 精细化管理法 配伍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基于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对中药注射剂的管控效果分析
2
作者 马娟娟 程月召 +4 位作者 石婧 高旭 范顺心 陈品英 程杰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2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用于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的成效,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小组,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管控河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用于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的成效,为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成立多学科协作管理小组,运用PDCA质量管理工具,采取综合干预措施管控河北省中医院(以下简称“该院”)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以2020年为干预前、2021年为第1阶段干预后、2022年为第2阶段干预后,对比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该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为92.38%(3 008/3 256),第1阶段干预后、第2阶段干预后分别升高至94.64%(3 740/3 952)、97.34%(3 766/3 869),与干预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第2阶段干预后,在超疗程、未冲管方面较第1阶段干预后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未发现中西药混合输注、溶剂剂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溶剂种类选择不当等问题。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反应占药品总不良反应的比例呈逐年降低趋势,尤其是第2阶段干预后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结论:在医院中药注射剂管理中运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结合PDCA质量管理工具,可使管理质量显著提高,该方法值得在医院药事管理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多学科协作管理 PDCA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医院2020—2022年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3
作者 董宁霞 张振良 邓国志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46-149,共4页
目的 了解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制定管理办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0—2022年该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平均治疗天数(ATD)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祛瘀剂和肿瘤用药... 目的 了解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为制定管理办法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0—2022年该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平均治疗天数(ATD)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祛瘀剂和肿瘤用药的品种较多,使用金额较高;醒脑静注射液2021年和2022年的使用金额、使用率、DDDs都高居首位。23种中药注射剂的ATD差异较大,醒脑静注射液、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等ATD在10 d以上,舒血宁注射液等ATD为3~4 d。结论 药物利用研究是评价医院用药情况的可靠方法。2020—2022年医院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总体上是合理的,但个别品种需加强监管,以促进临床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用药频度 使用金额 药物利用指数 平均治疗天数
原文传递
某院2021年脑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4
作者 邓浩伦 曹敏燕 +3 位作者 杨丽娥 钟月葵 董晓青 招志辉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37-240,共4页
目的分析该院2021年脑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21年脑病科收治的198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适应症用药、超疗程用药、溶媒选择和用量分析。结果使用... 目的分析该院2021年脑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和安全性。方法对该院2021年脑病科收治的198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明确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适应症用药、超疗程用药、溶媒选择和用量分析。结果使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共4种,其中联用共276例(13.94%),使用频次总计为2621次,由高至低分别为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心脉隆注射液;患者超疗程用药使用频次占总使用频次的2.14%,由高至低分别为疏血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和心脉隆注射液;2621频次中,与说明书规定的稀释溶媒不符合的共34频次(1.30%),由高至低分别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丹参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和心脉隆注射液;患者联合用药频次共3806次,由高至低分别为丁苯酞软胶囊、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达比加群酯胶囊和银杏叶胶囊。结论该院2021年脑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中疏血通注射液选择性高,但中药注射剂使用尚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规范使用,以促进药物合理选择、有效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脑病科 中药注射剂 使用情况 安全性
下载PDF
处方前置审核对中药注射剂疗程不合理情况的干预效果
5
作者 赵倩 王娇 +3 位作者 张书霞 李若丹 程杰 孙杰威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69-171,175,共4页
目的 观察处方前置审核对中药注射剂疗程不合理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1年对医院信息系统、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超然审方系统接口进行升级,以PIVAS超然审方系统为基准数据源及医院信息系统为患者信息库,对医嘱开具和审方系统进行... 目的 观察处方前置审核对中药注射剂疗程不合理情况的干预效果。方法 2021年对医院信息系统、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超然审方系统接口进行升级,以PIVAS超然审方系统为基准数据源及医院信息系统为患者信息库,对医嘱开具和审方系统进行信息互动,对中药注射剂疗程不合理情况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疗程不合理情况。结果 处方前置审核干预后中药注射剂疗程不合理率为0.26%,低于干预前的1.23%(χ^(2)=12.061,P=0.001);中药注射剂疗程不合理使用情况集中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蟾酥注射液等药品使用中,分布科室主要集中在骨伤三科,干预后骨伤三科疗程不合理现象有明显改善,其他科室如脑病科、重症医学科等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中药注射剂疗程实施处方前置审核,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疗程 信息化 处方前置审核
原文传递
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方案治疗黄疸型肝炎的网状Meta分析
6
作者 郭静 杨玉晴 李春晓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3期337-344,共8页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方案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自建库... 目的:基于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方案治疗黄疸型肝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Embase中自建库至2022年9月收录的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方案治疗黄疸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不含中药注射剂;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剂)。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Stata 14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采用RStudio软件进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价。结果:共纳入66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6269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的干预措施为痰热清注射液、苦黄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岩黄连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案,对照组为常规方案。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方面,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排序为痰热清注射液(88.3%)>清开灵注射液(77.3%)>岩黄连注射液(60.3%)>舒肝宁注射液(52.4%)>苦黄注射液(42.1%)>茵栀黄注射液(29.6%);在降低总胆红素方面,SUCRA排序为清开灵注射液(78.3%)>茵栀黄注射液(64.5%)>苦黄注射液(61.0%)>痰热清注射液(59.1%)>舒肝宁注射液(44.2%)>岩黄连注射液(41.8%);在降低直接胆红素方面,SUCRA排序为舒肝宁注射液(95.3%)>苦黄注射液(61.5%)>痰热清注射液(35.0%)。结论:当前证据表明,纳入的6种中药注射剂联合常规方案治疗均可显著改善黄疸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其中在改善总有效率方面,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案疗效最佳;在降低总胆红素方面,清开灵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案的效果较好;在降低直接胆红素方面,舒肝宁注射液联合常规方案的效果显著。但因干预措施不同及纳入研究质量或数量的局限性,该结论仍需更多高水平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型肝炎 中药注射剂 临床疗效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某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评价标准建立的探索
7
作者 张建 方慧华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2期185-189,共5页
目的 建立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评价标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版)、《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 目的 建立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评价标准。方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1年版)、《中成药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指南》(2020版)、《中成药治疗心力衰竭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梳理所有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根据其药品说明书信息、指南信息和临床使用情况,设立评价指标,运用德尔菲法建立评价标准。收集2022年1月1日至6月30日某院心内科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采用评价标准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TOPSIS)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21种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适应证,分别从适应证、溶媒、用法用量、辅料和溶剂、配伍使用、特殊人群等方面建立一级、二级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分析120例心内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患者中,相对接近度(Ci)≥60%的有107例(89.17%),表明某院心内科使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基本合理。结论 评价标准的建立有利于提高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合理性,可促进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临床的安全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科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药品说明书 评价标准 优劣解距离法
下载PDF
104例儿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
8
作者 许剑 唐志华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药品ADR监测系统中收集2006-2021年中成药不良反应案例1356例,筛选出中药注射剂在儿童中发生的ADR共104例。从患儿因素、药物因素及临床因素3个角度... 目的:分析儿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国家药品ADR监测系统中收集2006-2021年中成药不良反应案例1356例,筛选出中药注射剂在儿童中发生的ADR共104例。从患儿因素、药物因素及临床因素3个角度对ADR的特点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男65例(62.50%),女39例(37.50%);≤5岁59例(56.73%);复方制剂63例(60.58%),单一组分制剂41例(39.42%);用药后30 min内发生ADR 86例(82.69%)。结论:儿童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重视中药注射剂在儿童中的应用,谨慎用药,加强监测,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成药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治疗脑梗死临床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靖阳 徐强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1期166-169,共4页
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中药特色剂型,在药理学理论指导以及现代制药工艺提升的基础上,临床治疗脑梗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种类繁杂,中药作用靶点不明确,临床使用时多根据医师经验选择不同注射剂,使得临床使用缺少规范。文章... 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中药特色剂型,在药理学理论指导以及现代制药工艺提升的基础上,临床治疗脑梗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其种类繁杂,中药作用靶点不明确,临床使用时多根据医师经验选择不同注射剂,使得临床使用缺少规范。文章从中药注射剂功效分类,对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进行再次归纳与分析,以期为脑梗死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脑梗死 缺血性脑卒中 中药注射剂 综述
下载PDF
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不适宜医嘱分析
10
作者 张悦 张雪 赵方允 《云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特点,探讨不适宜医嘱及其相关因素。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方法依据昆明市延安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及使...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的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特点,探讨不适宜医嘱及其相关因素。促进临床中药注射剂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方法依据昆明市延安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及使用特点,回顾性审核、统计和分析不适宜医嘱。结果经统计,本院静脉配置中心不适宜医嘱共计632组,中药注射剂不适宜医嘱229组,中药注射剂占比36.23%。不适宜医嘱的情况主要集中在超浓度/浓度过低(51.36%)、忌配(38.36%)、超量(20.00%)、溶媒规格错误(15.60%)。结论中药注射剂在昆明市延安医院存在0.03%的不合理使用率,不合理因素具有代表性,可作为安全、合理和经济用药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医嘱分析 不合理用药 处方点评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在合理用药管理软件中的应用——以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为例
11
作者 张峰 王治阳 +2 位作者 李媛 楚玉玺 王红阳 《中医研究》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目的: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评价体系,为药学软件开发提供数据支撑,提升中药注射剂规范化、合理化用药水平,优化临床合理用药管理途径。方法:参照中药注射剂相关标准和规范,征求临床专家意见,结合多年中药注射剂病历点评经验,构建河南省中... 目的:建立中药注射剂综合评价体系,为药学软件开发提供数据支撑,提升中药注射剂规范化、合理化用药水平,优化临床合理用药管理途径。方法:参照中药注射剂相关标准和规范,征求临床专家意见,结合多年中药注射剂病历点评经验,构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综合评价体系,其中3项一级指标A、B、C,12项二级指标A1-C2,综合评分总分为10分。以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使用金额前30名的中药注射剂为研究对象,对其2021—2023年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综合评分;统计各项指标达标例数、医保拒付品种数和金额、不良反应例数及药品使用金额占比。结果:与2021年对比,2022年30种中药注射剂综合评分有升高趋势,2023年综合评分显著升高(P<0.05)。2021—2023年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注射剂医保拒付金额及占比、发生不良反应例数及占比、使用金额及占比均逐年下降。结论:中药注射剂综合评价体系能对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注射剂用药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升级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实现对中药注射剂的精细化管理及信息化监控,优化临床合理用药管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综合评价体系 用药管理软件 应用
下载PDF
我院2022年静配中心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12
作者 瞿建刚 《北方药学》 2024年第3期73-75,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2022年静配中心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静配中心的425例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全面统计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比等情况,并记录各类不合理医嘱的发生率。结果:我院舒... 目的:分析我院2022年静配中心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静配中心的425例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全面统计药物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排序比等情况,并记录各类不合理医嘱的发生率。结果:我院舒血宁注射液(苏泰)的用药金额最大,舒血宁注射液(苏泰)的DDDs数值最大,其次为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且注射用益气复脉(冻干)的排序比最低,参麦注射剂(100mL)(神威)则最高。经不合理医嘱分析,在425例资料中,不合理医嘱发生60例,占比为14.12%,分别为稀释比例有误25例(5.88%)、溶媒不合适18例(4.24%)、药物剂量不合适7例(1.65%)、配伍禁忌10例(2.35%)。结论:经调查分析,静配中心存在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情况,对医疗服务有严重的负面影响,故针对临床药物使用情况加强管理,确保医师可严格遵循说明书进行用药,保障药物用法、用量规范是其关键,继而为提高中药注射剂治疗效果及使用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中药注射剂 使用情况 不合理用药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不良反应分析
13
作者 廖宝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7期110-112,124,共4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状况。方法选取南昌三三四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ADR分级、临床表现、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等,分...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状况。方法选取南昌三三四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ADR分级、临床表现、涉及中药注射剂品种等,分析ADR发生的特点。结果400例患者的ADR发生率为20.50%(82/400),其中仅有4.88%(4/82)的ADR为2级,其余95.12%(78/82)的ADR均为3~4级,ADR的临床表现以胸闷、皮疹、恶心呕吐、局部水肿等为主。应用注射用灯盏花素、注射用血塞通、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治疗患者的AD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中药注射液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均偏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中药注射液均以超适应证使用引起的ADR发生率最高,高于超剂量使用和超疗程使用的ADR发生率(P<0.05);而在同类不合理用药中,4种中药注射液的ADR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用药时应加强对医嘱的审核管理,严格把控,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ADR发生,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不合理用药
下载PDF
某医院中药注射剂应用问题及改进措施
14
作者 李莲 张倩 丛筱然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归档病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每季度随机抽取100份,总共400份,分析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结果:40... 目的:分析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1月—12月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归档病案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每季度随机抽取100份,总共400份,分析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结果:400份病案中有28份存在中药注射剂应用不合理的问题,占比7.00%,主要为药方与适应证不符,占比32.14%,其次为溶媒使用不合理,占比28.57%。400份病案中有10份应用中药注射剂后出现不良反应,占比2.50%,主要为皮肤不良反应,占比40.00%。共16位医师的病案存在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情况,原因主要为不了解中西药物配伍禁忌(占比31.25%)与不清楚中药注射剂所有成分(占比31.25%)。结论: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存在多项不合理问题,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可能发生多系统不良反应,需针对性提出改进对策,保障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合理使用 改进措施
下载PDF
药学干预对降低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的效果
15
作者 廖宝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南昌三三四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诊的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0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2组中,对照组未给予药学干预,观察组给予药... 目的研究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合理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南昌三三四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诊的应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10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2组中,对照组未给予药学干预,观察组给予药学干预,对比2组的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超说明书用药概率24.00%(120/500)低于对照组的49.40%(247/500)(P<0.05);且观察组患者超功能主治、超溶媒、超给药剂量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超给药浓度、超给药疗程和超禁忌的概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40%(32/500)低于对照组的11.40%(57/500)(P<0.05)。结论药学干预能减少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用药情况,保障用药的合理性,减少用药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超说明书用药 药学干预
下载PDF
临床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性影响研究
16
作者 鲍佳春 张雪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临床药学干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行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干预,研究... 目的:对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的临床药学干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无锡市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4例行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干预,研究组实行临床药学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8,P=0.038);研究组不合理用药率为9.62%,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0,P=0.03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低于对照组(2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83,P=0.022)。结论:临床药学干预能够显著降低用药不合理性风险,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干预 中药注射剂 合理性
下载PDF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处方探讨
17
作者 史晴晴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4期0024-002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06月~2021年0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00例患者,总结并分析处方用药情况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注射剂在神经内科住...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选取2019年06月~2021年0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使用中药注射剂的100例患者,总结并分析处方用药情况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中药注射剂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用于病情较重且需要迅速改善的患者。结论:中药注射剂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临床指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然而,由于中药注射剂在剂型、用药原料和制剂工艺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并注意剂量控制和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 中药注射剂 处方用药 临床效果 量控制
下载PDF
关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用药合理性分析
18
作者 嵇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57-0160,共4页
分析调查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评估合理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处方(处方均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分析,统计药物销售、使用等情况,并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占比。结果 2020年第四季度活血化... 分析调查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评估合理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处方(处方均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分析,统计药物销售、使用等情况,并统计不合理用药类型及占比。结果 2020年第四季度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前三的药物分别为:艾迪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2021年一至三季度销售金额前三的药物分别为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2020年第4季度,艾迪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DDDs排名前三,2021年第1~3季度,DDDs排名前三药物均为舒血宁注射液、灯盏细辛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2020年第4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舒血宁日用药金额(DDC)最低。2020年第4季度,DUI接近1的药物种类占比72.73%,2021年1~3季度,DUI接近1的药物种类占比54.55%、81.82%、72.73%。用药不合理之中,排名第一的为溶媒选择不适宜,占比60.78%;第二为溶媒量不适宜,占比19.61%;第三为超剂量用药,占比11.76%,另其他占比7.84%。结论 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整体趋于合理,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临床药师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药物利用指数 用药合理性 临床药师
下载PDF
中药注射剂在临床配伍中不合理应用情况及改进策略分析
19
作者 吴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92-0095,共4页
经过大量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已经被批准可生产及临床运用的中药注射剂达到100种以上,在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起到关键性的效用。但是在运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70%都是因为临床不合理使用所致。所以,本次就为临床... 经过大量数据调查显示,我国已经被批准可生产及临床运用的中药注射剂达到100种以上,在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当中起到关键性的效用。但是在运用中药注射剂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有70%都是因为临床不合理使用所致。所以,本次就为临床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总结出相应的改进方案。方法:此次根据要求进行了病例的筛选,全部8000例患者都是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到院就医的患者,因为疾病均选择中药注射剂干预,主要对此次选入的患者的各项资料实施回顾性分析评估,对此次出现不合理用药类型、科室用药状况做详细记录,比较各小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所有的全部患者当中,有667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不合理用药状况;在此次调研当中,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达到328例,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为皮肤、附件损害及消化系统表现;对此次用药期间出现不合理的情况进行分析,显示手足外科、心血管病科两科室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最为严重。结论:在给患者实施中药注射剂治疗期间,需对临床配伍不合理情况做全面评估与分析,根据具体状况制定科学的改进方案,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可靠性,能够给临床用药安全性方面提供有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配伍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中国药物警戒系统中药注射剂24例不良反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 万亚菲 +3 位作者 孙莹莹 孙华 林红 姚文平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中医院现有的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中医院现有的热毒宁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上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连云港市中医院24例中药注射剂ADR的病例资料。结果药品ADR发生年龄段主要在46岁以上,共15例(占62.47%),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主要分布在神经内科(9例)、急诊医学科(5例)、和脑外科(4例)。用药原因主要为中风病、创伤性硬膜外血肿/创伤病、脑出血、眩晕症、呼吸衰竭。24例不良反应报告中醒脑静注射液产生皮肤红疹1例为新的ADR;参麦注射液引起呕吐1例为新的ADR;生脉注射液引起发热、寒战1例为新的ADR;热毒宁注射液胸闷、瘙痒、心慌2例为新的ADR;皮疹、瘙痒、面色发白、荨麻疹、全身大汗10例;注射部位及上肢疼痛、头昏、寒战2例;恶心呕吐、腹泻4例;心悸、心动过速、心前区不适8例;胸闷、气短7例为一般不良反应,立即给予停药,用生理盐水100 ml冲管处理15例。发生不良反应后均立即停药23例,停药后加地塞米松处理8例,加用抗过敏药西替利嗪或甲氧氯普胺片处理3例。结论临床常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采用正确的用法用量、使用适当溶媒及合适的配制浓度,从而降低ADR发生的概率,制定适合机构用药的政策指南,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回顾性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