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活性成分干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于淼瑛 王艳辉 阎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9-106,共8页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衰老可诱发骨组织退行性病变和慢性炎症,并降低其用于细胞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可干预BM-MSCs衰老,在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高细...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衰老可诱发骨组织退行性病变和慢性炎症,并降低其用于细胞治疗的效果。越来越多的中药活性成分被证实可干预BM-MSCs衰老,在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高细胞治疗效果。深入理解中药活性成分干预BM-MSCs衰老的分子机制既可提高基于BM-MSCs的疾病预防治疗和细胞移植效果,也为中药在干细胞研究应用领域里的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中药活性成分 分子机制
下载PDF
整合生物信息学探究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潜在关键共同生物标志物及其靶向治疗中药活性成分筛选 被引量:2
2
作者 冯艳花 张竞竞 王绍辉 《药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82-88,共7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探讨骨质疏松症(OP)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关系并进一步挖掘其潜在靶向治疗中药活性成分。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GSE56116和GSE93776,利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分别筛选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基因,进...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探讨骨质疏松症(OP)和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关系并进一步挖掘其潜在靶向治疗中药活性成分。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基因芯片GSE56116和GSE93776,利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分别筛选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差异基因,进一步从GeneCards数据库下载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靶点,将两个数据库获得的结果合并去重后构建PPI互作网络图;用Cytoscape软件(3.7.2版本)中的插件MCODE和Cytohubba识别关键Cluster和Hub基因,然后用R软件(3.6.3版本)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最后利用CTD数据库筛选靶向Hub基因的中药活性成分。结果通过GEO数据库分别获得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差异基因815个和22个,从GeneCards数据库分别获得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靶点4463个和1135个,合并去重后分别得到骨质疏松症相关靶点4968个,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靶点1144个,两者映射出673交集靶点;以degree≥10为条件筛选获得10个Hub基因STAT3、MAPK1等;GO分析获得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生物学过程(BP)964条,细胞成分(BP)34条,分子功能(MF)50条;KEGG通路富集获得144条;进一步筛选出白藜芦醇、槲皮素、姜黄素等28个可能靶向调控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药活性成分。结论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涉及众多靶点和通路,其中,STAT3、MAPK1等10个Hub基因与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共有靶点可能是通过白细胞介素-17(IL-17)、Toll样受体、Th17细胞分化、T细胞受体、缺氧诱导因子1(HIF-1)、丝裂原活化蛋白酶(MAPK)、破骨细胞分化等通路从而调控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挖掘出28个潜在中药活性成分,这为进一步深入揭示骨质疏松症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共同调控机制和靶向调控药物的发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生物信息学 Hub基因 中药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谢娟 李玉玲 +2 位作者 梁慧 谭庆晶 吴鹏 《广西中医药》 2023年第5期74-78,共5页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血流供应恢复后出现的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损伤的病理过程[1]。目前阻断脑卒中向CIRI进展的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2],寻找阻断或治疗CIRI的有效药物...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血流供应恢复后出现的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损伤的病理过程[1]。目前阻断脑卒中向CIRI进展的治疗主要以对症处理为主[2],寻找阻断或治疗CIRI的有效药物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3]。中医学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名,按照CIRI临床症候表现,认为其属于缺血性中风的范畴,证属本虚标实[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中药活性成分 综述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调控mTOR信号通路干预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贾慧雨 冯志海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56-1660,共5页
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高糖条件下自噬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介导的肾脏损伤关系密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蛋白质合成及调节自噬过程的... 糖尿病肾病(DN)是引起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与高糖条件下自噬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介导的肾脏损伤关系密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蛋白质合成及调节自噬过程的核心通路,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防治DN的研究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大量证据表明,中药活性成分可通过调节mTOR信号通路提高自噬水平,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抑制细胞的凋亡及异常增殖,从而缓解足细胞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组织异常及肾小管功能障碍等肾脏病理改变,减少蛋白尿并改善肾功能,对延缓DN进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总结了中药皂苷类、黄酮类、多酚类、生物碱类、萜类等活性成分通过mTOR信号通路干预DN的研究进展,可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新药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药活性成分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基于氧化应激探讨中药活性成分干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机制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济川 饶显俊 +3 位作者 黄飞 王智元 于国静 陈会君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94-98,104,共6页
从氧化应激角度对中药活性成分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与进一步药物开发提供参考。中药活性成分主要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抑制铁死亡、抗硝基氧化应激、调控还原型辅酶Ⅱ(NADPH)... 从氧化应激角度对中药活性成分防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与进一步药物开发提供参考。中药活性成分主要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抑制铁死亡、抗硝基氧化应激、调控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增强抗氧化防御、抗脂质过氧化等机制,以及调控Nrf2、AMPKα、SIRT、UCP、Bmi-1等多个信号因子来减轻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药物 中药活性成分 氧化应激 心脏毒性 抗氧化剂 综述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在治疗肥胖症中的作用
6
作者 李昀珊 张宏利 李晓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12期20-23,共4页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类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全球肥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引起的合并症和并发症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寻找药物预防和治疗肥胖迫在眉睫。药食同源的天然产物具...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人类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全球肥胖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肥胖引起的合并症和并发症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和经济负担。为了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寻找药物预防和治疗肥胖迫在眉睫。药食同源的天然产物具有来源广、易获取、低毒性等优点,成为治疗肥胖的最佳选择。文章就近几年治疗肥胖的中药活性成分进行综述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肥胖 治疗 机制
原文传递
应用配体垂钓技术筛选防治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陈凌霄 程肖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59-60,共2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临床无理想治疗药物。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中药复方(七福饮、通窍活血汤等)及单味药(远志、肉苁蓉、人参、石菖蒲等)防治A...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西医临床无理想治疗药物。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作用特点,近年来已有研究表明中药复方(七福饮、通窍活血汤等)及单味药(远志、肉苁蓉、人参、石菖蒲等)防治AD有明显功效。然而,其主要活性成分尚不明确。科学合理的活性成分辨识对于保证中药安全有效及药物研发有重大意义。配体垂钓是基于药物靶点与活性配体之间的亲和作用,从复杂样品体系中“垂钓”活性配体的筛选技术,较传统筛选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效率高等优势。此外,配体垂钓-液质联用技术可以实现活性成分快速筛选及结构鉴定。目前与AD相关的潜在药物靶点主要有NMDA受体、5-羟色胺受体、乙酰胆碱酶、α-1肾上腺素受体等,结合配体垂钓技术(磁性纳米粒子技术、细胞膜色谱技术、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技术、固定化酶反应器等)可为防治AD中药活性成分辨识及临床药物开发提供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配体垂钓 中药活性成分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抗神经母细胞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健硕 吕权洲 +2 位作者 陈泉瑛 孟宇航 李妍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376-379,共4页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早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起源于神经嵴组织的前体细胞,是一种高度异质性肿瘤。近年来,尽管在N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晚期NB治疗后仍呈现生存率低,预后差的特点,因此,...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早期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颅外实体瘤,起源于神经嵴组织的前体细胞,是一种高度异质性肿瘤。近年来,尽管在N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晚期NB治疗后仍呈现生存率低,预后差的特点,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尤为重要。大量体内外研究发现,中药活性成分抗NB的作用显著且预后效果良好。本文就中药活性成分抗NB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神经母细胞瘤 抗肿瘤
下载PDF
6种中药活性成分植物雌激素作用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赵丕文 牛建昭 +3 位作者 王继峰 王大伟 陈家旭 王玲巧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1852-1855,共4页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等6种中药活性成分对MCF-7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它们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6种中药活性成分:蜕皮甾酮、红花黄色素A、丹参酮I、丹参酮ⅡA、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对... 目的观察蜕皮甾酮等6种中药活性成分对MCF-7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它们的植物雌激素样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增殖实验观察6种中药活性成分:蜕皮甾酮、红花黄色素A、丹参酮I、丹参酮ⅡA、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细胞系MCF-7增殖的影响,并以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 I182,780干预,探讨其发挥雌激素样作用的可能机制。同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这些活性成分对MCF-7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结果蜕皮甾酮、红花黄色素A、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能够促进ER阳性细胞系MCF-7增殖,并将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推进,促进DNA合成,提高细胞分裂增殖指数。同时,加入ER拮抗剂IC I182,780可抑制其促增殖作用。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ER阳性细胞系MCF-7增殖,但对其细胞周期影响不显著。同时,加入ER拮抗剂IC I182,780可减弱其对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结论蜕皮甾酮、红花黄色素A、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能够促进MCF-7增殖,而丹参酮I和丹参酮ⅡA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其作用均是通过ER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植物雌激素 MCF-7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ICI182 780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逆转卵巢癌化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杨红 钱麟 +1 位作者 周华 齐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1-864,共4页
卵巢癌是妇科生殖系统死亡率最高,发病率位居第3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原则仍以手术为主,辅以化、放疗等综合治疗。铂类与紫杉醇类的联合化疗作为标准方案使卵巢癌患者的总体反应率达到90%,完全缓解率达到75%。但仍有70%左右的晚... 卵巢癌是妇科生殖系统死亡率最高,发病率位居第3的恶性肿瘤,目前治疗原则仍以手术为主,辅以化、放疗等综合治疗。铂类与紫杉醇类的联合化疗作为标准方案使卵巢癌患者的总体反应率达到90%,完全缓解率达到75%。但仍有70%左右的晚期患者会在2年内复发,其中70%又会出现化疗耐药,高复发率和复发后的高耐药率导致卵巢癌的5年生存率始终徘徊在30%-50%。因此从中药中筛选出有效的耐药逆转药物,从而开发出专一性的耐药逆转剂,将有助于改善卵巢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提高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卵巢癌化疗 耐药机制 逆转药物 卵巢癌患者 5年生存率 高复发率 以手术为主
下载PDF
探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及中药药理研究的新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茵 陈文星 +1 位作者 常在 孟政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21-323,共3页
回顾 70年来中医药研究的历史 ,对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利用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探讨将色谱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紧密结合 ,用于中药活性成份分离及筛选的可行性 ,探讨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可用于中药... 回顾 70年来中医药研究的历史 ,对制约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利用近年来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探讨将色谱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紧密结合 ,用于中药活性成份分离及筛选的可行性 ,探讨建立符合中医药理论、可用于中药药理研究的模式生物的可行性 ,以及根据不同疾病和不同机理建立细胞分子基因对话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中药活性成分 分离 筛选 模式生物 方法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的抗炎免疫和镇痛作用 被引量:48
12
作者 汪倪萍 魏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6-369,共4页
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中药活性成分按其抗炎免疫作用大致分为 4类 ,即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及免疫刺激或免疫调节的中药活性成分、以调节免疫功能为主的中药活性成分以及以抗炎为主的中药活性成分 ,综述了这些... 将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中药活性成分按其抗炎免疫作用大致分为 4类 ,即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具有抗炎及免疫刺激或免疫调节的中药活性成分、以调节免疫功能为主的中药活性成分以及以抗炎为主的中药活性成分 ,综述了这些成分的抗炎免疫镇痛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抗炎 免疫抑制 免疫调节 免疫刺激 镇痛
下载PDF
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3
作者 李廷利 黄莉莉 +2 位作者 郝丽莉 郭冷秋 朱维莉 《中医药信息》 2003年第3期18-20,共3页
通过查阅近 2 0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 ,对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中药中许多不同种类的化学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中药安神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为寻找与... 通过查阅近 2 0年来的有关文献资料 ,对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中药活性成分的实验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中药中许多不同种类的化学成分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镇静催眠作用。这些研究结果将为中药安神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为寻找与研制新的镇静催眠药物奠定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镇静催跟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外抗曲霉菌活性 被引量:12
14
作者 谢小梅 许杨 付颖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92,共4页
通过测定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和柠檬醛对常见深部条件致病性真菌黄曲霉、烟曲霉的抗菌活性,为建立中药抗曲霉菌药敏试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 通过测定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和柠檬醛对常见深部条件致病性真菌黄曲霉、烟曲霉的抗菌活性,为建立中药抗曲霉菌药敏试验标准提供参考依据。参照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标准化委员会(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NCCLS)提出的标准,用微量液基稀释法分别测定肉桂醛和柠檬醛对黄曲霉、烟曲霉的抗菌活性。肉桂醛对黄曲霉、烟曲霉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100μg/mL、0.050μg/mL,柠檬醛对黄曲霉、烟曲霉的MIC分别为:2.600μg/mL、0.650μg/mL。中药活性成分肉桂醛和柠檬醛具有高效抗曲霉作用。该研究可为制定中药抗曲霉作用评价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曲霉活性 微量液基稀释法 中药活性成分
下载PDF
影响肝糖代谢的中药活性成分抗糖尿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岳颖 周珺 +2 位作者 贾正平 李茂星 张汝学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5-469,共5页
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长,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肝脏是机体能量平衡、糖脂代谢和胰岛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通过调节和控制糖尿病患者肝脏葡萄糖代谢对维持正常血糖状态十分重要。基于肝糖代谢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文... 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增长,是危及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肝脏是机体能量平衡、糖脂代谢和胰岛素作用的重要靶器官,通过调节和控制糖尿病患者肝脏葡萄糖代谢对维持正常血糖状态十分重要。基于肝糖代谢在糖尿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该文以糖异生、糖酵解和糖原合成分解为主的多个代谢途径作为主要的研究思路,以肝脏糖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作为防治糖尿病的重要靶点,对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及相关抗糖尿病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糖尿病 肝糖代谢 关键酶
下载PDF
抗心力衰竭中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戢艳琼 罗娟 +1 位作者 路玲莉 张秋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27-432,共6页
目的:了解抗心力衰竭中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中药活性成分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活性成分""心力衰竭""作用机制""心功能""心肌重构""Chin... 目的:了解抗心力衰竭中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基础及其作用机制,为促进中药活性成分的合理利用及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中药活性成分""心力衰竭""作用机制""心功能""心肌重构""Chinese medicine""Heart failure""Component""Heart function""Remodelling"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8年9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PubMed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抗心力衰竭中药活性成分的药效基础及其作用机制进行总结和论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389篇,其中有效文献61篇。抗心力衰竭的中药活性成分有黄酮类(葛根素、淫羊藿苷、木犀草素等)、皂苷类(人参皂苷、三七总皂苷、黄芪甲苷等)、酚酸类(丹酚酸A、丹酚酸B、姜黄素等)、生物碱类(小檗碱、川芎嗪等)、多糖类(黄芪多糖、枸杞多糖等)等,其作用机制包括减少心肌纤维化、抑制心肌肥大、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再生、改善心肌组织微循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肌重构、抑制内质网应激、保护心肌收缩功能、减弱心肌损伤等;目前,抗心力衰竭的中药活性成分在应用上存在体内吸收率不高、血药浓度过低的局限性,研究者应利用现代技术优化中药活性成分的药效结构,并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将有利于中药活性成分的合理利用与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心力衰竭 药效基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怀民 傅秀慧 郑海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3151-3153,共3页
目的:为深入研究中药的抗糖尿病作用和开发降糖新药提供思路。方法:以"中药活性成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Chinese herb""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ological act... 目的:为深入研究中药的抗糖尿病作用和开发降糖新药提供思路。方法:以"中药活性成分""糖尿病""胰岛素抵抗""Chinese herb""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ological action""Diabetes mellitus"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10-2015年在Pub Med、Science Direct、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文献,归纳总结中药活性成分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制。结果与结论:共查阅到相关文献476篇,其中有效文献36篇。中药药效物质成分复杂,往往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治疗作用,具有降低血糖和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优势。因此,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离提取传统中药的有效活性成分,深入研究其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改造优化药效结构,可为研发安全、有效的降糖新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中药活性成分 胰岛素抵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8
作者 宋慧鹏 杨华 +2 位作者 高雯 陈君 李萍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7期1093-1098,共6页
中药是当今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药理论的不断创新。建立既符合中药特点又适应现代药物研发的理论和技术是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课题组... 中药是当今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药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促进了中药理论的不断创新。建立既符合中药特点又适应现代药物研发的理论和技术是中药药效物质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课题组近5年的研究实例,介绍了中药活性成分发现的关键技术,包括化合物库制备-活性评价-结构鉴定一体化技术、生物垂钓和化学垂钓技术、基于配体和受体的虚拟筛选技术、中药谱效关联发现技术、等效成分群发现技术等,以期为中药药效物质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进而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发现 先导化合物 等效成分 整合作用
下载PDF
抗心律失常中药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蕾 孙美利 +4 位作者 张舒媛 薛峰 张晶 徐暾海 刘铜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9期1241-1242,1246,共3页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的频率、节律等活动异常的一种疾病,中药中生物碱、黄酮、皂苷、挥发油、酯类、萜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影响Na+、Ca2+以及K+通道,使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延长,进而对肾上腺素、缺血复灌以及氯化钙等引起的心律...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的频率、节律等活动异常的一种疾病,中药中生物碱、黄酮、皂苷、挥发油、酯类、萜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通过影响Na+、Ca2+以及K+通道,使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延长,进而对肾上腺素、缺血复灌以及氯化钙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抵抗作用。本文对这几种活性成分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以及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抗心律失常新药的研究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活性成分 抗心律失常 机制
下载PDF
血清白蛋白与中药活性成分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朱瑞瑞 倪永年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81-1289,共9页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对考察中药成分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及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对考察中药成分在人体中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及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包括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红外光谱法及分子模拟法等)在这方面的应用情况。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结合常数和作用力类型及中药活性成分在血清白蛋白上的结合位点数和结合位置进行了比较和评价。本综述共列出82篇近年来发表的有关中药活性成分与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研究论文,指出了该研究领域中存在不足之处,并对研究趋势予以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白蛋白 中药活性成分 相互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