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中药现代化技术工程中心为中药产业发展铺路架桥
1
作者 浏湘 《天津科技》 2006年第6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天津中药现代化技术工程中心 中药产业 生产工艺 行业发展
下载PDF
江苏组建中药现代化技术开发中心
2
《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2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江苏 中药现代化技术开发中心 科技成果 技术开发
下载PDF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在中药现代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李攻科 杜甫佑 肖小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4-1191,共8页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与传统的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相比,具有简便、快速高效、选择性强、能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 微波辅助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与传统的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相比,具有简便、快速高效、选择性强、能耗少和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因而越来越得到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关注。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微波辅助萃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影响微波萃取的主要因素、萃取装置及其在中药现代化中的研究进展。引用文献61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辅助萃取 中药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于寂寞处听风雨——记“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作者 陈晓花 《广东科技》 2000年第12期28-30,共3页
时代背景会刺激人的思维。当一个世纪向另一个世纪过渡的时候,人的思维也开始转型。所以20世纪90年代关于“现代化转型”的话题屡屡皆是、处处皆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学者们开始探讨“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转型”、“古代文化的现代化”、“... 时代背景会刺激人的思维。当一个世纪向另一个世纪过渡的时候,人的思维也开始转型。所以20世纪90年代关于“现代化转型”的话题屡屡皆是、处处皆是。在人文科学领域,学者们开始探讨“古典文学的现代化转型”、“古代文化的现代化”、“知识分子现代化转型”等等话题;白酒行业,贵州醇与茅台酒掀起了一股是实行“白酒复兴工程”还是进行“白酒现代化转型”的浪潮……中医药也需要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医药 现代化
下载PDF
创新是一切成功的源动力——湖北省暨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纪实
5
作者 乔辉 罗维通 《科技创业月刊》 2003年第4期49-50,共2页
锐意创新的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由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由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武汉市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原同济医科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而成,同年以武汉健民中药工程有限责任... 锐意创新的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由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由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武汉市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原同济医科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而成,同年以武汉健民中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成立的。组建的主要目的在于:整合武汉市中药研发与转化的有限资源,解决中药行业“两张皮”问题,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暨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发展 产品开发 中药产业 技术创新体系 产学研合作
下载PDF
栝楼籽多糖的提取工艺、初级结构及降血糖活性
6
作者 宋巧英 张坤朋 +3 位作者 翁少亭 李淑艳 宿珍 孔令琦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6,共10页
为探究栝楼籽多糖的提取工艺、初级结构及降血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对栝楼籽多糖进行提取,经葡聚糖凝胶G-150纯化得到均质多糖(WHP-Ⅰ)后进行了初步表征。通过体外和体内联合法测试了栝楼籽多糖的降血糖活性。得到栝楼籽多糖的最优提... 为探究栝楼籽多糖的提取工艺、初级结构及降血糖活性,采用热水浸提法对栝楼籽多糖进行提取,经葡聚糖凝胶G-150纯化得到均质多糖(WHP-Ⅰ)后进行了初步表征。通过体外和体内联合法测试了栝楼籽多糖的降血糖活性。得到栝楼籽多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00 min、料液比1∶25 (g∶m L)、浸提1次,在上述条件下,WHP-Ⅰ平均提取率为19.01%。WHP-Ⅰ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765×10~4,并含有5种糖残基,WHP-Ⅰ表面较为平整,有孔状结构,且附着有细小的颗粒。WHP-Ⅰ对α-葡萄糖苷酶的半抑制浓度(IC_(50))为15.837 g/L,WHP-Ⅰ具有减缓Ⅱ型糖尿病(T2DM)引起脏器损伤的潜力,给药4周后,中剂量组M-WHP-Ⅰ[200 mg/(kg·bw)]和高剂量组H-WHP-Ⅰ[300 mg/(kg·bw)]小鼠的血糖值分别降低了32.13%和42.27%,且WHP-Ⅰ对糖尿病小鼠的肾脏和肝脏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栝楼 多糖 工艺优化 结构表征 降血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超临界CO_2技术分离提纯青蒿挥发油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银塔 庄桂东 +3 位作者 王宝维 韩荣伟 张军 迟玉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79-983,1040,共6页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青蒿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青蒿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温度50℃,CO2流量25kg/h,萃取时间3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青蒿油呈淡黄... 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SFE)制得青蒿油浸膏,然后用分子蒸馏技术(MD)进行精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青蒿精油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温度50℃,CO2流量25kg/h,萃取时间3h;分子蒸馏温度为80~120℃,所得青蒿油呈淡黄色,得率由传统水蒸气蒸馏法的0.13%提高到0.47%;所得精油经GC-MS分析,检测出60种成分,主体呈香成分为柠檬烯、(1S)-α-蒎烯、β-蒎烯、β-金合欢烯、α-石竹烯、γ-榄香烯等烯类,精油质量标准达到FCC(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青蒿油 超临界CO2萃取 分子蒸馏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中药淡豆豉异黄酮类化合物的超声循环提取 被引量:9
8
作者 黄芸 崔力剑 +1 位作者 窦玉红 王永利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31-233,242,共4页
在超声循环条件下,探讨从中药淡豆豉中提取总异黄酮的工艺。以淡豆豉中总异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固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次数、超声功率对总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4)确... 在超声循环条件下,探讨从中药淡豆豉中提取总异黄酮的工艺。以淡豆豉中总异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不同固液比、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超声次数、超声功率对总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L9(34)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乙醇体积分数为60%,超声功率800 W,超声时间90(30,30,30)m in。按最佳工艺扩试3次,淡豆豉中总异黄酮平均提取率达1.696 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0%(n=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豆豉 大豆素 异黄酮 超声循环提取 中药现代化技术
下载PDF
沙棘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
9
作者 黄瑜 张锡宇 +3 位作者 赵海桃 石统帅 邱隽蒙 符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91-400,共10页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估了沙棘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5种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40%、50%、60%、70%、80%)沙棘叶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氧... 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估了沙棘叶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考察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能力。结果表明:5种不同乙醇体积分数的(40%、50%、60%、70%、80%)沙棘叶提取物均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以体积分数为60%乙醇水溶液提取的沙棘叶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总还原力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最强,分别为85.80%±1.39%,2.45±0.18,97.14%±0.81%,可作为抗氧化剂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该沙棘叶提取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有较强的抑制能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86±0.144) g/L,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类型是竞争性大于非竞争性的混合可逆抑制。Auto Dock分子对接及剂效相关性分析表明,沙棘叶活性成分与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对接亲和力,沙棘叶提取物的抗氧化、酶抑制活性与功能成分之间均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P<0.05),沙棘叶提取物中起主要抗氧化与酶抑制作用的成分为多酚类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叶 活性成分 乙酰胆碱酯酶 体外抗氧化 分子对接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弯萼金丝桃总黄酮提取及抗氧化、降糖活性
10
作者 王俊龙 蔺永刚 +2 位作者 陈凤霞 时文盼 陈禹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0-1059,1083,共11页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探究5种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提取、酸解提取、酶解提取、热水提取、热醇提取)对弯萼金丝桃总黄酮(TF)提取量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并分析主要黄酮苷元的分布及含量,并进一步考察了TF与体外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 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探究5种提取工艺(超声辅助提取、酸解提取、酶解提取、热水提取、热醇提取)对弯萼金丝桃总黄酮(TF)提取量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并分析主要黄酮苷元的分布及含量,并进一步考察了TF与体外抗氧化活性〔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还原能力〕的相关性及对α-葡萄糖苷酶的体外降糖能力。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TF提取量最高。响应面优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提取温度68℃、提取时间23 min、乙醇体积分数24%、溶剂与样品的液料比(mL∶g)63∶1。在该条件下,TF提取量为34.85 mg RT/g〔以每克弯萼金丝桃中黄酮类化合物相当于芦丁(RT)的质量表示〕。经HPLC鉴定出TF中含有7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含量最高的为槲皮素-3-O-洋槐糖-7-O-鼠李糖苷和槲皮素,分别为3.897和2.874 mg/g;TF质量浓度与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OH清除能力、还原能力呈显著正相关,TF对α-葡萄糖苷酶的降糖能力可达到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萼金丝桃 总黄酮 提取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 抗氧化活性 降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超声传质增强式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制备类胡萝卜素超细微粒
11
作者 杨泽慧 王家荣 +2 位作者 高浩其 周国权 邵丹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81-1184,1244,共5页
类胡萝卜素的低溶解性和在肌体中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商业应用,微粒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普通超临界微粒化技术受到类胡萝卜素低溶解性的限制,难以产业化。综述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微粒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建议将超声波应... 类胡萝卜素的低溶解性和在肌体中较低的生物利用度限制了其商业应用,微粒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普通超临界微粒化技术受到类胡萝卜素低溶解性的限制,难以产业化。综述了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微粒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建议将超声波应用于超临界微粒化技术领域,提出了超声传质增强式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概念,设计研制出超声传质增强式超临界微粒化装置和喷嘴,对于低溶解性和对氧化高敏感性的药物制剂化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强化传质 超临界溶液快速膨胀技术 类胡萝卜素微粒化 粒径控制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探究刺梨提取物对高尿酸血症大鼠的作用
12
作者 刘含 庄乾飞 +3 位作者 郭银萍 穆兴燕 石自慧 刘晓燕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1-390,共10页
采用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分别以别嘌醇(阳性药物对照)、低、中、高剂量刺梨提取物对大鼠进行给药,使用LC-MS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非靶向定性解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大鼠血清数据分析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通过MBRole 2.0通... 采用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大鼠模型,分别以别嘌醇(阳性药物对照)、低、中、高剂量刺梨提取物对大鼠进行给药,使用LC-MS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非靶向定性解析,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大鼠血清数据分析并筛选出差异代谢物,通过MBRole 2.0通路分析功能进行代谢途径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的刺梨提取物均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的血清尿酸浓度,并在血清中鉴定出242种代谢物。在变量重要性投影(VIP)>1、P<0.01以及差异倍数(FC)≥2的标准下,共筛选出44种显著差异代谢物,与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途径共有58条。刺梨提取物降低尿酸可能与其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抑制以及对血清脂质和氨基酸代谢的调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梨提取物 高尿酸血症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提取对裸藻β-葡聚糖结构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乜世成 张炜 +3 位作者 高红 宋林 隋成博 荆永康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33-1640,1661,共9页
利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UHPM)对裸藻β-葡聚糖(EBG)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考察了时间、压力、料液比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对EBG提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刚果红实验以及FTIR、XRD、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超高压微射流技术(UHPM)对裸藻β-葡聚糖(EBG)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设计实验考察了时间、压力、料液比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质量浓度对EBG提取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刚果红实验以及FTIR、XRD、SE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还比较了裸藻β-葡聚糖标准品(EBGS)和EBG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EBG提取最佳条件为微射流时间93 s、微射流压力34 MPa、料液比(g∶m L,下同)1∶270、SDS质量浓度4.2 g/L。在此条件下,EBG提取率为80.27%,与理论值81.69%接近。EBG具有有序的三螺旋结构,UHPM使EBG的结晶度减小,EBG表面出现裂痕与空隙。在质量浓度为0.4~2.0 g/L时,EBGS和EBG对DPPH·清除率基本相同,在质量浓度为4.0 g/L时,EBG对DPPH·清除率达到50.26%,高于EBGS对DPPH·的清除率(35.14%);而EBGS和EBG对·OH清除效果不明显,清除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微射流技术 裸藻β-葡聚糖 响应面优化法 结构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荷叶黄酮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华 赵大利 +1 位作者 王丹 朱文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41-2248,共8页
以荷叶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荷叶黄酮的工艺参数,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荷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0.9 mol/L的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6mim]BF4)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固... 以荷叶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得到超声辅助离子液体提取荷叶黄酮的工艺参数,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荷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0.9 mol/L的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6mim]BF4)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固液比1∶25(g∶m L),超声功率186 W,超声时间24 min,提取温度70℃。在该条件下,荷叶黄酮提取率为4.65%。荷叶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OH具有良好的清除能力,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8847和1.1445 g/L。荷叶黄酮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当质量浓度为1.6 g/L时,吸光度最大值为0.72 a.u.;荷叶黄酮对猪油和花生油的氧化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离子液体 抗氧化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干燥方式对红枣片动力学及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瑞丽 尹冬辰 +3 位作者 王新惠 许利平 张峻松 高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7-304,共8页
采用热风干燥(HAD)、真空冷冻干燥(VFD)和微波真空干燥(MVD)对红枣片进行干燥处理,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和电子鼻对红枣片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对红枣片色泽、动力学和挥发性成分的影... 采用热风干燥(HAD)、真空冷冻干燥(VFD)和微波真空干燥(MVD)对红枣片进行干燥处理,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和电子鼻对红枣片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并对比了3种干燥方式对红枣片色泽、动力学和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HAD和MVD对红枣片色泽影响较大,VFD能够更好地保持原始色泽;Page模型为预测红枣片3种干燥方式干燥特性最适合的数学模型;干燥对红枣片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影响显著,其中干燥前后相同的挥发性成分有20种。挥发性物质主要有酸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烃类、杂环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干燥过后红枣片中酸类和烃类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显著增加,醛类和杂环类物质相对含量显著降低。干燥后红枣片香气特征与新鲜红枣片有较大的区别,HAD样品和MVD样品香味特征较为接近,MVD样品的焦甜香特征更为明显。MVD干燥效率较高、能耗较低、周期较短,更适于制备干燥红枣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干燥方式 动力学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电子鼻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响应面法优化板栗苞中抑制痢疾杆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丽楠 彭飞 +2 位作者 靳长迎 余祚庆 杨越冬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108,共8页
为提高板栗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以板栗苞为原料,探究其抑制痢疾杆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吸光光度法筛选板栗苞抑制痢疾杆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溶剂;以抑菌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板栗苞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 为提高板栗废弃物的资源利用率,以板栗苞为原料,探究其抑制痢疾杆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吸光光度法筛选板栗苞抑制痢疾杆菌活性成分的提取溶剂;以抑菌率为响应值,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响应面法优化板栗苞抑菌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板栗苞各提取物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并采用吸光光度法研究其对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板栗苞的乙醇水提取物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活性最好;板栗苞抑菌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5%,料液比1∶20(g∶m L),提取温度50℃;在该条件下,板栗苞提取物抑菌率为61.27%±2.60%,MIC值为3.2 g/L;乙酸乙酯相提取物MIC值为0.4 g/L,抑菌率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苞 提取 抑菌活性 响应面优化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梯度醇沉兰州百合多糖结构及降血糖活性分析
17
作者 张心驰 惠和平 +3 位作者 郭栋费 魏赛雪 郭敏 李晓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31-2240,共10页
对兰州百合采用热水提取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30%、50%、70%、80%)醇沉得到4种多糖,分别记为BLP-30、BLP-50、BLP-70和BLP-80。对上述4种多糖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了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分析了多糖基本组成与降血... 对兰州百合采用热水提取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30%、50%、70%、80%)醇沉得到4种多糖,分别记为BLP-30、BLP-50、BLP-70和BLP-80。对上述4种多糖性能进行了测试,比较了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分析了多糖基本组成与降血糖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多糖均不含或含有极少量糖醛酸和蛋白,BLP-80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最高,为30.96%。4种多糖为混合多糖,均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少量半乳糖组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从BLP-30-1的625k Da逐渐减至BLP-70-4的2.45kDa。其中,BLP-30和BLP-50为葡聚糖,BLP-70为半乳甘露葡聚糖,BLP-80为甘露葡聚糖,BLP-30中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分数分别为10.18%、88.67%、1.15%;BLP-50中上述3种多糖摩尔分数分别为2.49%、97.02%、0.49%;BLP-70中上述3种多糖摩尔分数分别为26.94%、68.21%、4.85%;BLP-80中甘露糖和葡萄糖摩尔分数分别为41.56%和58.44%。4种多糖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强弱顺序分别为BLP-70>BLP-80>BLP-30>BLP-50和BLP-50>BLP-70>BLP-80>BLP-30。4种多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与甘露糖和半乳糖的摩尔分数呈正相关,对α-淀粉酶的抑制能力与葡萄糖的摩尔分数呈负相关;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与可溶性总糖质量分数、糖醛酸质量分数、甘露糖摩尔分数呈负相关;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能力与葡萄糖摩尔分数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度醇沉 兰州百合多糖 结构表征 降血糖活性 相关性分析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碱提白芨粗多糖脱蛋白方法比较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浩莹 王斌 +3 位作者 李金鹏 曾劲松 徐峻 陈克复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6,共7页
以碱提白芨粗多糖(BSP-A)为对象,对比三氯乙酸(TCA)法、TCA+正丁醇法、大孔树脂AB-8吸附法、木瓜蛋白酶法、Sevage法和三相分离法脱除BSP-A蛋白的效果。以BSP-A回收率和蛋白脱除率作为重要指标,并探讨了蛋白脱除方法对BSP-A结构和生物... 以碱提白芨粗多糖(BSP-A)为对象,对比三氯乙酸(TCA)法、TCA+正丁醇法、大孔树脂AB-8吸附法、木瓜蛋白酶法、Sevage法和三相分离法脱除BSP-A蛋白的效果。以BSP-A回收率和蛋白脱除率作为重要指标,并探讨了蛋白脱除方法对BSP-A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影响,确定更适用于BSP-A纯化的方法。结果表明,Sevage法、木瓜蛋白酶法和三相分离法对BSP-A的回收率达到84%以上,反应相对温和;TCA法、TCA+正丁醇法、大孔树脂AB-8吸附法脱蛋白效果最佳,TCA+正丁醇法最高能达到90.31%。不同的脱蛋白方法对BSP-A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影响轻微;而三相分离法和TCA+正丁醇法影响了样品中D-甘露糖和D-葡萄糖的组成比例。6种方法均对BSP-A的Zeta电位和FTIR谱图的特征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木瓜蛋白酶法和Sevage法能较好地保留白芨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总的来说,Sevage法是一种对BSP-A结构和活性保留较好的脱蛋白方法,但脱蛋白效率不佳,可作为白芨多糖脱除游离蛋白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粗多糖 脱蛋白方法 抗氧化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竹节参多糖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对急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宋添力 唐浪 +3 位作者 王一民 吴广阳 刘绪 黄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72-2479,2534,共9页
以竹节参(Panax japonicus)为原料,经水提醇沉法制备了竹节参多糖(PSPJ),通过观察和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及肝脏指数(肝脏质量/体质量)探讨了PSPJ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干预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LI)大鼠的作用机制;采用苏木素-伊红(... 以竹节参(Panax japonicus)为原料,经水提醇沉法制备了竹节参多糖(PSPJ),通过观察和记录大鼠一般情况及肝脏指数(肝脏质量/体质量)探讨了PSPJ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干预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ALI)大鼠的作用机制;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评价了PSPJ对肝组织病理变化的改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了肝脏组织NF-κB的表达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考察了PSPJ对ALI大鼠肝脏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炎症指标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的体质量、肝脏质量和肝脏指数均显著上升(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下同),模型组出现大量肝组织炎症浸润,用药组肝脏病理变化明显缓解;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p-PI3K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1),PI3K、p-AKT、p-NF-κB、IL-1β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药物组p-PI3K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5),p-AKT、IL-1β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P<0.05)。PSPJ通过PI3K/AKT/NF-κB通路信号中的相关关键蛋白表达减轻了CCl4诱导的大鼠ALI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节参多糖 PI3K/AKT/NF-κB 急性肝损伤 抗氧化 抗炎 中药现代化技术
原文传递
中国中药协会组团参加第15届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国大会
20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0年第5期63-63,共1页
本刊讯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濒管办”)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中国中药协会组团参加了2010年3月13~25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15届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国大会(以... 本刊讯 根据国家林业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濒管办”)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中国中药协会组团参加了2010年3月13~25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第15届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缔约国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代表团由中国中药协会执行副会长王瑛担任团长,协会理事——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晖、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绍碧为团员。这是协会以非政府组织(NGO)名义连续第2次组团参加公约大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中药协会 濒危物种 国际贸易 国家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公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 进出口管理 国家林业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