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许子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6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收入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8例为探究样本,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选择西医治疗,探究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疗... 目的探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收入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8例为探究样本,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选择西医治疗,探究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疗效、术后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探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3.02±0.97)、(2.09±0.86)、(6.13±0.55)、(11.00±2.13)d,均短于参照组的(6.57±1.24)、(5.66±1.35)、(8.23±1.56)、(15.01±2.67)d(P<0.05)。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优于参照组的79.49%(31/39)(P<0.05)。术后第1天,两组IL-6、TNF-α、CRP水平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第12天,探究组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获得的实际效果更优,能够改善其临床指标、疗效以及术后第12天血清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腹部手术 早期炎性肠梗阻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清指标
下载PDF
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
2
作者 朱琳 李倩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0例。西医组提供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 目的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8月—2023年8月广安门医院济南医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40例。西医组提供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接受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甲状腺指标水平。结果与西医组相比,中西医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更高(97.50%vs 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5)。中西医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的甲状腺激素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低于西医组,血清促甲状腺素水平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可改善甲状腺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不良反应发生率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刘春峰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6期0100-010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门直肠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4月~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治疗肛肠疾病的病人,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使用纯粹的西医治疗,乙组使用中西医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门直肠手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04月~2023年04月我院收治的80例经手术治疗肛肠疾病的病人,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使用纯粹的西医治疗,乙组使用中西医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乙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甲组,乙组病人在治疗后各时段的疼痛得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乙组病人对疗效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与西医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对肛门直肠外科病人的术后疼痛进行干预,既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又能提高病人的生存品质和预后,是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肛肠病 术后疼痛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消化内科中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应用观察
4
作者 刘方 董希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75-0078,共4页
分析在消化内科的相关疾病用药中,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 100份消化内科病例选入。日期确定为2020.04-2022.04。在小组规划方面,选择随机的形式。每组有着一样数目的样本量,即n=50。选择接受传统疗法治疗者,组别名称... 分析在消化内科的相关疾病用药中,选择中西医结合方案的可行性与价值。方法 100份消化内科病例选入。日期确定为2020.04-2022.04。在小组规划方面,选择随机的形式。每组有着一样数目的样本量,即n=50。选择接受传统疗法治疗者,组别名称为对照组。另一组则实施中西医结合的干预模式,作为实验组。计算与测定各组的数据,以此评估临床所得效果。结果 治疗方案规范化实施后,以实验组的相关内容更为优异。此种优异性体现在住院用时明显减少,副反应降低,疾病复发风险降低等多维度(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办法的落实,使得消化内科相关疾病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此种干预形式利于及时患者住院的时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病情复发率,且应用疗效较为满意,可广泛使用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科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惠章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期107-109,113,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肛肠动力、创面肉芽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漳浦县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肛肠手术后疼痛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疼痛程度、肛肠动力、创面肉芽组织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漳浦县医院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肛肠手术后疼痛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与观察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镇痛,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镇痛。对比两组一般康复指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术后1 d、3 d、7 d时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前、手术2周时肛肠动力、创面肉芽组织中生化指标。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分泌物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 d、3 d、7 d时VAS评分均较低(P<0.05);两组手术2周时直肠静息压(RRP)、直肠最大耐受容量(MTV)、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值(AIRT)、肛管静息压(ARP)、肛管最大收缩压(MSP)水平较术前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两周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水平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改善肛肠病患者术后肛肠动力,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疼痛症状,促进机体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肠病 手术治疗 疼痛 中西医结合疗法 镇痛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衡霞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5期71-72,共2页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表法均等分为46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6例试验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治... 目的: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计算机表法均等分为46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46例试验组(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更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联合中医治疗法可降低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7
作者 周磊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7期130-132,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段是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按照“用药差异性”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学结合疗法)与对照组(西医疗...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时段是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研究对象是我院接收的8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按照“用药差异性”随机分为观察组(中医学结合疗法)与对照组(西医疗法)各40例,比较两组肝功能、临床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比较两组肝功能及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LT、AST、ALP指标更低,γ-GT指标更高;腹围更小、体质量更低、24 h尿量更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8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显著性(χ^(2)=3.914,4.114,P=0.048,0.043)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能提高整体疗效、改善肝功能,保证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利于改善预后效果、稳定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肝功能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疗效观察
8
作者 刘彦林 李达波 黄秋英 《山西中医》 2023年第2期9-11,15,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利水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保元汤合真武汤加减)口服,疗程均为4...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利水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保元汤合真武汤加减)口服,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A、6MWT较治疗前升高(P﹤0.01),E/e’、NT-proBNP较治疗前下降(P﹤0.01);治疗组E/A、E/e’、6MWT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研究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保元汤合真武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射血分数保留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 益气温阳利水 保元汤 真武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肛周尖锐湿疣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林蓓蕾 张小元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期171-175,共5页
肛周尖锐湿疣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主要以去除疣体为主。其治疗后易复发、恢复慢、疗程长的特点,不仅使患者的身体遭受痛苦,而且带给患者无尽的焦虑、烦躁、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有其... 肛周尖锐湿疣是肛肠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主要以去除疣体为主。其治疗后易复发、恢复慢、疗程长的特点,不仅使患者的身体遭受痛苦,而且带给患者无尽的焦虑、烦躁、压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有其独特的优势,笔者详细查阅了近几年来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旨在为中西医结合疗法更好地应用于治疗肛周尖锐湿疣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周尖锐湿疣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浅谈奶牛乳房炎的中西医结合疗法
10
作者 赵辉 张江波 《河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12期32-32,共1页
1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在奶牛群体中较为普遍,多考虑与机械性损伤、病原感染等病因有关,造成奶牛在外界刺激下形成炎症反应。要想获得显著疗效,需先行围绕病症表现予以鉴别,而后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促进病牛及早康复。奶... 1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炎在奶牛群体中较为普遍,多考虑与机械性损伤、病原感染等病因有关,造成奶牛在外界刺激下形成炎症反应。要想获得显著疗效,需先行围绕病症表现予以鉴别,而后积极推行中西医结合疗法,促进病牛及早康复。奶牛发病时,因病症反应不同,致使乳房炎常有多种分型。比如隐性乳房炎,此类病牛发病时,养牛户很难发现乳房异常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奶牛乳房炎 隐性乳房炎 机械性损伤 病牛 病原感染 临床症状 外界刺激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究
11
作者 于忠翠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4期0147-0150,共4页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2021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接收的5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性试验,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两组...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回顾我院2021年5月-2022年10月期间接收的5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比性试验,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样要比对照组治疗效果好,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效果明显的要比单依靠西医治疗效果好,可以快速的改善患儿的症状,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痰湿蕴肺型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12
作者 郑新远 《河南中医》 2023年第2期276-280,共5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痰湿蕴肺型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湿蕴肺型CV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痰湿蕴肺型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痰湿蕴肺型CV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口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健脾化痰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FEV1/FVC]、生化指标[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 EOS)、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 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有效率为85.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水平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EOS、CRP表达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持续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湿蕴肺型CVA,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促进肺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性哮喘 痰湿蕴肺证 孟鲁司特钠咀嚼片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雾化吸入 健脾化痰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13
作者 郑豪芬 郑豪侠 +2 位作者 黄庆铭 邓庆 杜成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2期0185-0188,共4页
根据目前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案,总结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提升治疗效果,优化治疗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周期,选取80例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并均等随机进行分组,... 根据目前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相关临床治疗方案,总结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提升治疗效果,优化治疗质量具有积极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周期,选取80例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患者,并均等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观察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以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模式,并按照现有的治疗方式,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患者开展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同时对对应的疗效的恢复效果,恢复的 质量等进行分析和优化,最终得出对应的临床效果并进行有效的实施。结果 通过本人的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身体健康的恢复质量明显的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经过中西医治疗,且中医症候的评分要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观察组的WOMAC量表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症状,并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治疗效果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流感病毒性肺炎3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晓晖 马凯 +2 位作者 王辉 张梅 刘文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流感病毒性肺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分析 小儿 治疗 间质性肺炎 临床表现 国内文献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嵋松 孙良梅 +5 位作者 王胜圣 董芳 蔡鸿雁 王晓岩 王钰 周建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9期6-9,12,共5页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选择1404例符合西医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和中医肺痨(肺阴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证候)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单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组口服西药+...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临床选择1404例符合西医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和中医肺痨(肺阴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证候)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单盲、多中心临床试验。试验组口服西药+中药,对照组单纯口服西药,疗程6个月。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可减少治疗中因药物引起的肝损伤及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阴虚证治疗2、4、6个月后,阴虚火旺证治疗6个月后,气阴两虚证治疗4、6个月后症状总积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医证候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安全性评价分层分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可减少单纯西药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初治肺结核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血小板、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雷云霞 何磊 +1 位作者 盛好 刘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32-1534,1537,共4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UC活动期患者共267例,分为观察组137例,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130例,给予单纯西药口服治疗,并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UC活动期患者共267例,分为观察组137例,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130例,给予单纯西药口服治疗,并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血小板及相关参数、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经不同方案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显著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的PLT及PDW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PV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的Fib及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在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NF-α、IL-6和IL-8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TNF-α、IL-6和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较单纯西药口服疗法更有效改善UC患者体内凝血和纤溶异常状态,同时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血小板 凝血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急性肾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傅鹏 于光 +4 位作者 黄雪强 许静 梅小斌 吴灏 袁伟杰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结合西医疗法是否具有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急性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未行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32例 ,近期肾功能急性进行性减退 ,血尿素氮 (bloodureanitrogen ,BUN)、肌酐 (serumcrea tin... 目的 :探讨中医活血化瘀结合西医疗法是否具有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急性肾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未行透析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 32例 ,近期肾功能急性进行性减退 ,血尿素氮 (bloodureanitrogen ,BUN)、肌酐 (serumcrea tinine,SCr)进行性升高。常规治疗基础上 ,均予以中药保留灌肠 30min ,同时加静脉滴注活血化瘀等中西药物治疗 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 (creatinineclearancerate ,Ccr)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常规、电解质无明显改变 ,大多数患者BUN和SCr较治疗前下降 ,而Ccr升高 ,总有效率达 6 5 .6 %。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有效逆转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伴发急性肾功能减退时肾功能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慢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减退 活血化瘀 中药保留灌肠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丹莉 李本农 魏政红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97-97,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过敏性鼻炎 治疗方法 疗效观察 变态反应性疾病 发作性鼻痒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孔婧 王晓素 +2 位作者 周秉舵 姜清宇 李英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5年第12期39-41,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比...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加服清下化瘀方。两组疗程均为7天,观察临床疗效与并发症情况,比较C-反应蛋白、血钙水平以及胰腺CT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88%和84.8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比较,CRP与Ca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治疗后比较,胰腺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满意,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清下化瘀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炎症反应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瘀血阻滞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伊 刘松江 +3 位作者 秦潮 佟颖 李雨 闫珺 《中医药信息》 2015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瘀血阻滞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DPN)疗效,为临床治疗DPN这一疑难病证提供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DPN患者证属瘀血阻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温经活血通络汤...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瘀血阻滞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DPN)疗效,为临床治疗DPN这一疑难病证提供可行性治疗方案。方法:将60例DPN患者证属瘀血阻滞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温经活血通络汤联合口服甲钴胺片),对照组只服用甲钴胺片治疗。通过比较两组患者证候量化积分、神经电生理检查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总疗效率、证候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方面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够有效地治疗瘀血阻滞型DPN,明显提高MCV,为临床治疗DPN提供可行性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瘀血阻滞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神经电生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