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部农区农户打工簇研究--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更和 陈淑兰 李小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3-317,共5页
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典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区位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打工簇现象,在自然村尺度上,少数的打工簇集中了多数的打工者。其形成主要由打工决策和... 对农户打工区位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空间规律的基础。通过对河南省南阳市三个不同类型典型样本村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区位的选择具有明显的打工簇现象,在自然村尺度上,少数的打工簇集中了多数的打工者。其形成主要由打工决策和打工区位选择中打工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决定,主要基于传统地缘关系和血缘关系的关系网络在打工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种子打工者和潜在打工者在由关系强度决定的博弈中造成了打工簇的形成和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簇 关系网络 农户 中部农区
下载PDF
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 被引量:48
2
作者 李小建 李二玲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6-143,共8页
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既具有一般企业集群的共性———它是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又具有其特殊的个性———模仿创新的普遍发生、中原文化背景、制度扶持和较低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起决... 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既具有一般企业集群的共性———它是规模经济、分工经济和网络联系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又具有其特殊的个性———模仿创新的普遍发生、中原文化背景、制度扶持和较低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起决定作用。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详细分析了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内在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集群 竞争优势 中国中部农区 南庄村钢卷尺工业 模仿创新
下载PDF
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更和 粱亚红 李小建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2-926,共5页
对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规律的重要内容。基于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值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对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地主要集中于省... 对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规律的重要内容。基于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值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对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地主要集中于省城、深圳经济特区、乡镇和地级市,而在县城打工的人较少;农户对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选择与打工距离密切相关;家庭代数、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系网络是影响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打工地 城镇规模类型 中部农区
下载PDF
中部农区产业集群的创建、培育与升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二玲 李小建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50,共5页
虽然中国中部农区的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市场力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是企业间的合作以及成功集群的某些关键特征并不总是自发出现的,而网络中介可以加速企业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在中部农区培育集群、创建网络可以首先在具有集群发展潜力的... 虽然中国中部农区的产业集群大多是在市场力的作用下自发形成的,但是企业间的合作以及成功集群的某些关键特征并不总是自发出现的,而网络中介可以加速企业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在中部农区培育集群、创建网络可以首先在具有集群发展潜力的地方培训网络中介,再利用网络中介促进本地水平网络、垂直网络和机构网络的建立,导引和激励相互学习的过程并使网络成员之间产生足够的信任。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可以利用市场的自组织能力和集群的自增强机制让其自主发展,政府和中介机构仅做好服务工作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网络 产业集群 中国中部农区
下载PDF
西藏中部农区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金涛 尼玛扎西 《西藏农业科技》 2010年第4期12-17,共6页
为提高西藏中部农区饲草供给质量,对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进行了探讨,从一年生、多年生等多种作物类型的25个品种筛选确定箭筈豌豆甘孜333是最适宜套复种的品种和类型。为西藏高寒农区发展粮草一年两收提出了冬草夏粮的新模式,并详细研... 为提高西藏中部农区饲草供给质量,对粮草一年两收农作制度进行了探讨,从一年生、多年生等多种作物类型的25个品种筛选确定箭筈豌豆甘孜333是最适宜套复种的品种和类型。为西藏高寒农区发展粮草一年两收提出了冬草夏粮的新模式,并详细研究了适宜的播期、产量、刈割时期等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中部农区 一年两收 农作制度
下载PDF
谈中部农区优质安全肉猪生产小区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云影 梅冬林 +3 位作者 付帅 吕礼良 赵岭乐 路立平 《农业与技术》 2004年第3期13-14,共2页
建立中部农区优质安全肉猪生产小区,必须有领导高度重视,经多方筹措资金,改善运行机制,进行大胆尝试创新,才能取得更大发展。
关键词 中部农区 质量安全 肉猪 生产小区 农业高效科技示范区
下载PDF
中部农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以南阳地区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慈教进 《人民论坛(中旬刊)》 2013年第12期241-243,共3页
中部农区是国家重要的粮仓,农业电子商务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文章以中部农区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南阳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南阳地区及中部农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农村网络基础... 中部农区是国家重要的粮仓,农业电子商务极大地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的发展。文章以中部农区较有代表性的城市南阳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南阳地区及中部农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重视农产品物流建设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农区 农业 电子商务
下载PDF
中部农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8
作者 刘清臻 高更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454-13457,共4页
中部农区作为我国的人口密集区、农业人口密集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非农产业比较落后的地区,其发展状况影响着整个中部崛起的进程,也制约着中部乃至全国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基于此,分析了中部农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人口... 中部农区作为我国的人口密集区、农业人口密集区、农业比较发达但非农产业比较落后的地区,其发展状况影响着整个中部崛起的进程,也制约着中部乃至全国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基于此,分析了中部农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农业人口多,农区发展压力较大;二是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三是教育水平较低;四是农区基础设施落后;五是非农产业发展落后。为了加速中部崛起,促进中部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大农区建设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二是大力兴办多层次的农村教育;三是加强农区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强农村组织建设,强化政府的管理功能;五是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农区 农业人口 非农产业 “三农”问题
下载PDF
区域文化对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冷传明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40-141,共2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部农村地区出现了具有各地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其产业并非集中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没有技术与人才优势。但他们适应能力较强,显示出十分强劲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是成长于特定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中部农村地区出现了具有各地特色的产业集聚区。与发达地区相比,其产业并非集中在高技术产业领域,没有技术与人才优势。但他们适应能力较强,显示出十分强劲的区域经济竞争优势。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是成长于特定区域的经济现象。区域文化在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剖析了区域文化的内涵,结合河南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发展历程,详细地分析了区域文化对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并得出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中部农区 产业集聚区 发展
下载PDF
1978年以来中部农区农业生产效率分异探究
10
作者 焦俊党 朱艳玲 乔家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6年第12期39-40,共2页
根据对中部六省农业研究,发现其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如下①1978年以来,农业产出呈波动性上升,但省际差异较明显。②投入、自然环境、灾害和制度对农业发展有一定影响且呈现空间差异。③资金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相对较大,劳动要素对产出影响较... 根据对中部六省农业研究,发现其农业生产效率特征如下①1978年以来,农业产出呈波动性上升,但省际差异较明显。②投入、自然环境、灾害和制度对农业发展有一定影响且呈现空间差异。③资金投入对产出的贡献相对较大,劳动要素对产出影响较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部农区发展的相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农区 农业 生产效率
下载PDF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网络组织及其竞争优势来源研究——基于河南孟州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的实证分析
11
作者 冷传明 《时代金融》 2012年第05Z期57-58,共2页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是由产业、市场、社会等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组织。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网络经济、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的共性,同时还有文化背景、模仿创新、生产要素等个性来源。本文以河南省孟州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为例,分析了中... 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是由产业、市场、社会等关系所构成的网络组织。其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网络经济、规模经济和分工经济的共性,同时还有文化背景、模仿创新、生产要素等个性来源。本文以河南省孟州桑坡皮毛加工产业集聚区为例,分析了中部农区产业集聚区竞争优势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农区 产业集聚区 网络组织 竞争优势
下载PDF
西藏中部农区青稞与豆科作物复种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泽秀 《西藏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9-13,共5页
本文阐述了西藏中部的自然自然生态环境及现在的农业生产情况,以及国内外在农作物与豆科作物复种方面的研究情况。并阐明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关键词 西藏中部农区 豆科作物 青稞 复种 现状
下载PDF
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被引量:31
13
作者 朱媛媛 汪紫薇 +1 位作者 罗静 崔家兴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47-1958,共12页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测度了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河南省2006—2018年各市域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时空耦合协调水平及具体类型特征,并定量探测了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要素。研究表明:(1) 2006—2018年河南省新型城镇... 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地理探测器等分析方法测度了中国中部重点农区—河南省2006—2018年各市域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的时空耦合协调水平及具体类型特征,并定量探测了两系统协调发展的影响要素。研究表明:(1) 2006—2018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从0.339稳步上升到0.784,基本实现了"濒临失调→中度协调"的跨越,空间上呈"北部高南部低、中部高东西低"的特征。(2)河南省各市域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特征分异明显,长期为粮食安全滞后型市域占比29%,长期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滞后型市域占比53%。(3)影响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耦合协调度的核心要素转向土地与劳动力资源,外部经济变化对其协调发展所带来的敏感性逐步降低,科技进步始终是新型城镇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促进力。研究旨为中部农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扛稳国家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担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给的使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粮食安全 重点农区 中国中部农区 河南省
原文传递
中国中部农区乡村重构特征及其地域模式——以江汉平原为例 被引量:23
14
作者 余斌 李营营 +2 位作者 朱媛媛 卓蓉蓉 曾菊新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63-2078,共16页
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以乡村地域系统内部要素变化解析乡村重构特征、外部环境变化解读乡村重构机理、外源驱动因素与内生响应要素耦合解译乡村重构模式。基于江汉平原的实证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乡村地域持续经历重构过程,表现为乡村... 以人地关系理论为基础,以乡村地域系统内部要素变化解析乡村重构特征、外部环境变化解读乡村重构机理、外源驱动因素与内生响应要素耦合解译乡村重构模式。基于江汉平原的实证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乡村地域持续经历重构过程,表现为乡村重构综合指数不断增加,高值区主要沿域内交通干线分布、低值区主要分布长江沿线和平原腹地;(2)乡村重构机制主要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等外源驱动因素与经济、社会、空间等内生要素的耦合作用,非农产业规模扩张引发乡村人口外迁和就业转移,进而推动人口、土地和产业等乡村"存量"要素重组;(3)经济—社会重构主导是江汉平原乡村重构的主流模式,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变化加剧乡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恶化,乡村振兴及其可持续发展面临水环境污染和水灾害侵袭的双重挑战。研究框架能够揭示江汉平原乡村地理剧变特征,中国中部农产品主产区的乡村重构具有与发达地区不尽相同的图景。研究结果意在为乡村地理研究和乡村振兴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外源驱动 内生响应 乡村重构 中国中部农区
原文传递
吉林省中部旱作农区机械化农作制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景利 朱凤武 +1 位作者 潘世强 张盛文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1,97,共5页
根据吉林省中部农区作物种植制度与气候条件特点 ,提出以增加效益、降低能源和物质消耗为目的 ,兼顾生物与工程技术的新机械化农作制度 ,其内容包括秋季耕整地、土壤培肥、精量播种、田间管理、机械化收获五项措施 。
关键词 机械化 农作制度 中部农区 吉林 中部旱作农区 试验研究
下载PDF
21世纪中国中部传统农区经济发展条件和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单扬 谢康生 +1 位作者 何建新 王德纯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06-212,共7页
该报告基于中部传统农区发展的基本条件的综合与比较分析,阐述了以农产品加工为导向从而发挥中部传统农区优势的发展线索,系统构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与道路选择,并提出了若干与之配套的政策思路与对策。认为21世纪初期我... 该报告基于中部传统农区发展的基本条件的综合与比较分析,阐述了以农产品加工为导向从而发挥中部传统农区优势的发展线索,系统构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式与道路选择,并提出了若干与之配套的政策思路与对策。认为21世纪初期我国的经济增长点是中部传统农区,其关键是完成产业的扩张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要解决好农村市场发育不足、农业技术进步缓慢、投入偏少、粮棉比较利益偏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财政困难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提出了农产品加工业是中部传统农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的观点。全面总结了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8大典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区域未来发展道路选择的6大重点,并从7个方面阐述了实现经济起飞的若干政策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优势条件 模式 农产品加工 中部农区
下载PDF
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组织变迁及经营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凤仙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61-3263,3267,共4页
针对近年来中部地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从现代农业及其经营制度的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组织的变迁、经营模式创新及其制约因素,提出了中部传统农区农业经营组织及经营模式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 中部传统农区 农业经营组织 经营模式 创新
下载PDF
基于DEA的中部平原农区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分析——以河南小麦-玉米轮作为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心怡 孟俊杰 +1 位作者 王静 孟瑶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3,81,共7页
以河南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为例,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DEA模型,对中部平原农区粮食生产适度规模进行测度,选取耕地、劳动、直接物资和间接分摊为4项投入指标和粮食总产量及生产净利润为2项产出指标,对不同农地规模农户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整... 以河南小麦-玉米轮作种植为例,运用农户调查问卷和DEA模型,对中部平原农区粮食生产适度规模进行测度,选取耕地、劳动、直接物资和间接分摊为4项投入指标和粮食总产量及生产净利润为2项产出指标,对不同农地规模农户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整理,测算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从而测度适度生产规模.同时,对不同规模分组的投入结构和产出特点进行分析,探索DEA有效分组特征及无效分组的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种植规模农户投入结构有较大不同,普通种粮大户适度规模耕地面积在(3.67,4.67]hm^2,对基础设施健全、农业机械等固定资产投入量大的少数大规模种粮大户来说,最佳适度规模为(66.67,100.00]hm^2.通过研究,提出了选择适宜种植规模、利用规模优势繁育良种或者种植优质专用品种、加强社会化服务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小麦-玉米轮作 DEA模型 农户调查 中部平原农区
下载PDF
中国中部平原村庄农业生产区位研究——以河南南阳黄庄为例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小建 高更和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6-623,共8页
通过对河南南阳黄庄村农户和农业生产调查以及遥感数据分析,发现人口高密度地区的平原村庄,在耕作半径极小的情况下,存在以住宅和村庄为中心的带状农业区位。从村边向外,可分为蔬菜带、蔬菜粮食混作带和粮食带。相应地,作物的劳动密集... 通过对河南南阳黄庄村农户和农业生产调查以及遥感数据分析,发现人口高密度地区的平原村庄,在耕作半径极小的情况下,存在以住宅和村庄为中心的带状农业区位。从村边向外,可分为蔬菜带、蔬菜粮食混作带和粮食带。相应地,作物的劳动密集度逐渐降低,村地块的蔬菜种植面积比例以及农户微地块单位面积的投入和收益随距村庄距离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距离对农户农业生产区位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该结果验证了杜能环在耕作半径较小的中国中部农村的存在,但是造成这种空间分异的根本原因并不是物理交通费用的不同,而是作物劳动密集度和地块肥力的差异,基于一定技术条件下的劳动力耕作能力也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产区位 村庄 平原 中部农区
下载PDF
农区圈舍养羊技术
20
作者 刘积凤 张明新 柳楠 《农村天地》 1995年第2期22-22,共1页
吉林省西部草原区是绵羊主要生产区,养羊全年以放牧饲养为主。近十余年来,由于草原的“退化、沙化、碱化”现象日趋严重,草原载畜量下降,使西部地区绵羊发展受到限制。而中部农区是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十分丰富,可为发... 吉林省西部草原区是绵羊主要生产区,养羊全年以放牧饲养为主。近十余年来,由于草原的“退化、沙化、碱化”现象日趋严重,草原载畜量下降,使西部地区绵羊发展受到限制。而中部农区是吉林省粮食主产区,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十分丰富,可为发展草食家畜提供充足的粗饲料来源。在稳定草原地区养羊业的同时,利用西部草原区绵羊品种的优势,开发利用中部农区的饲料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部农区 吉林省西部草原 粗饲料 大力发展 养羊业 农作物秸秆 主要生产区 西部地区 草原载畜量 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