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铈对铝锌镀层中间化合物生长及显微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彭浩平 赖晓锋 +2 位作者 吴长军 涂浩 苏旭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8,共5页
通过热浸镀实验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分析研究了在铁片表面浸镀铝锌镀层过程中,添加稀土元素铈对铝锌镀层中间化合物的生长及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Ce在铝锌熔池中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1%时,对化合物层的生长影响很小,... 通过热浸镀实验和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分析研究了在铁片表面浸镀铝锌镀层过程中,添加稀土元素铈对铝锌镀层中间化合物的生长及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当Ce在铝锌熔池中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1%时,对化合物层的生长影响很小,进一步提高Ce在铝锌熔池中的含量,可有效抑制Fe2Al5相层的快速生长,同时促进τ5相层的形成。在加入0.5%Ce之后,中间化合物层的生长速率时间指数n由0.51±0.03减小到0.41±0.07,说明在铝锌熔池中加入稀土元素Ce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镀层中间化合物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镀铝锌钢管 稀土 中间化合物 耐蚀性
下载PDF
铝/铜接头的中间化合物研究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宋代平 鲁兴来 +2 位作者 陈欢 刘飞 吴小勇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7-131,共5页
铝/铜复合材料在制作过程中,接头接触面处总是伴随着脆性中间化合物层(IMCS)的产生,极大限制了铝/铜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分别从IMCS的组成、影响因素、IMCS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IMCS控制方式4个方面对铝/铜接头中IMCS的研究现... 铝/铜复合材料在制作过程中,接头接触面处总是伴随着脆性中间化合物层(IMCS)的产生,极大限制了铝/铜复合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分别从IMCS的组成、影响因素、IMCS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IMCS控制方式4个方面对铝/铜接头中IMCS的研究现状进行概述,重点讨论中间化合物的控制方法,并指出如何有效地控制接头中的中间化合物相仍旧是未来铝/铜复合材料研究的重心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铜复合材料 中间化合物 控制方法 影响因素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从二元相图计算中间化合物的生成熵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瑞青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4-186,共3页
本文给出由二元相图计算中间化合物生成熵的公式。将此公式应用于AuSb_2中间化合物生成熵的计算,取得与实验相一致的结果。
关键词 二元相图 中间化合物 计算
下载PDF
二元溴化物系中间化合物的形成规律
4
作者 包新华 吴兰 +2 位作者 陆文聪 阎立诚 陈念贻 《应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70-172,共3页
在由原子键参数 (z/r) M、XM′、IM及 IM′张成的多维空间中 ,能形成和不能形成 MBr M′Br2 系中间化合物的样本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利用超多面体模型描述了能形成 MBr M′Br2 系中间化合物的样本点在多维空间中分布区域的边界 .在此... 在由原子键参数 (z/r) M、XM′、IM及 IM′张成的多维空间中 ,能形成和不能形成 MBr M′Br2 系中间化合物的样本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 .利用超多面体模型描述了能形成 MBr M′Br2 系中间化合物的样本点在多维空间中分布区域的边界 .在此基础上预报并验证了 Rb Br Ca Br2 和 Cs Br Ca B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参数-模式误别 超多面体模型 二元溴化物系 中间化合物 形成规律 样本点分布
下载PDF
MX-MnSO_4中间化合物的研究
5
作者 丁益民 吴兰 阎立诚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51-452,455,共3页
本文在计算机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对卤化物和硫酸盐的中间化合物生成与否进行模拟和预报的基础上,对CsCl-MnSO4、RbCl-MnSO4 和KBr-MnSO4 是否能形成中间化合物进行了实验验证,证实了CsCl-MnSO... 本文在计算机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对卤化物和硫酸盐的中间化合物生成与否进行模拟和预报的基础上,对CsCl-MnSO4、RbCl-MnSO4 和KBr-MnSO4 是否能形成中间化合物进行了实验验证,证实了CsCl-MnSO4 及RbCl-MnSO4 能形成中间化合物,而KBr-MnSO4 则不能形成中间化合物.同时对MCl·Mn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化合物 硫酸锰 碱金属卤化物 熔盐
下载PDF
相图中各中间化合物的自由焓随组成变化的规则
6
作者 李文超 李兴康 +1 位作者 王俭 周国治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39-344,共6页
本文利用自由焓最小是相存在的稳定性原则,导出了相图中各中间化合物的自由焓随组成变化的通用规则,并用La-Co-O对本规则进行了验证,进而用此规则检验了SiO_2-CaO MgO三元系。
关键词 相图 中间化合物 自由焓
下载PDF
由含中间化合物的二元熔渣相图提取活度方法的系统验证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造宇 陶东平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11,共6页
运用含中间化合物的二元相图提取活度计算公式,分别在正规溶液和Richardson假设条件下,计算了10组含中间化合物的二元熔渣体系组元活度,并与对应的活度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出两种假设下的平均相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28%和27%.研究表明,运用... 运用含中间化合物的二元相图提取活度计算公式,分别在正规溶液和Richardson假设条件下,计算了10组含中间化合物的二元熔渣体系组元活度,并与对应的活度实验值进行比较.得出两种假设下的平均相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28%和27%.研究表明,运用含中间化合物的二元相图提取活度方法提取熔渣体系活度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度计算 熔渣 二元相图 中间化合物
下载PDF
由中间化合物的熔化熵提取二元系各组元的活度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伟 李兴康 +2 位作者 李文超 王俭 孙贵如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 1994年第1期33-38,共6页
本文从二元系中间化合物与液相平衡关系,导出了由化合物的熔化熵分别在正规溶液和Richardson假设下提取组元活度的公式.并用In-Sb二元系活度计算加以验证,表明扩展后的公式适用范围扩大.
关键词 中间化合物 二元相图 活度 熔化熵
下载PDF
在弱酸性氯化物溶液中铝铁中间化合物的点蚀与缝隙腐蚀
9
作者 J.G.Kim R.A.Buchanan 张其耀 《石油化工腐蚀与防护》 CAS 1995年第4期38-42,58,共6页
在pH等于4(6.25×10^(-5)MH_2SO_4)的酸性氯化物溶液[200ppmCl^-(5.5×10^(-3)MNaCl)」中,铝铁中间化合物的腐蚀特征(点蚀和缝隙腐蚀)由合金添加物和热处理方法而定.电化学试验表明:添加铬(Cr)和钼(Mo)可提高耐蚀效果.浸渍试验... 在pH等于4(6.25×10^(-5)MH_2SO_4)的酸性氯化物溶液[200ppmCl^-(5.5×10^(-3)MNaCl)」中,铝铁中间化合物的腐蚀特征(点蚀和缝隙腐蚀)由合金添加物和热处理方法而定.电化学试验表明:添加铬(Cr)和钼(Mo)可提高耐蚀效果.浸渍试验证明了电化学试验的结果,同时表明了点蚀特征与时间有关.用电化学法和浸渍缝隙试验,研究了铝铁中间化合物的缝隙腐蚀行为.缝隙腐蚀和点蚀的敏感性差异:含Mo的铝铁中间化合物敏感性差异是很小的,不含Mo的铝铁中间化合物则差异较大.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研究得知,铝铁中间化合物的保护膜主要是由氧化铝(Al_2O_3)组成,同时含有氧化铬(Cr_2O_3)和氧化钼(MoO_3).在含Cr的铝铁中间化合物中,Mo有提高抗局部腐蚀的作用,钼可促使钝化膜中Al含量的增加,阻止表面对Cl^- 的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物 铝铁中间化合物 点蚀 弱酸性 缝隙腐蚀
下载PDF
二元溴化物系(MBr-M′Br_2)中间化合物形成规律的逐级投影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陆文聪 包新华 +3 位作者 刘亮 孔杰 阎立诚 陈念贻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73-476,共4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识别建模方法-逐级投影法(hierarchical projection method),并将该方法用于二元溴化物系(MBr-M’Br_2)中间化合物形成规律的研究。在由原子键参数(z/r)_M、X_M'、I_M、I_M',张成的多维空间中,能形成和不能形... 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识别建模方法-逐级投影法(hierarchical projection method),并将该方法用于二元溴化物系(MBr-M’Br_2)中间化合物形成规律的研究。在由原子键参数(z/r)_M、X_M'、I_M、I_M',张成的多维空间中,能形成和不能形成MBr-M'Br_2系中间化合物的样本点分布在不同的区域。利用HP方法得到的超多面体模型可描述MBr-M'Br_2系中间化合物在多维空间中分布区域的边界,在此基础上预报RbBr-CaBr_2和CsBr-CaBr_2这2个熔盐体系可形成中间化合物,结果得到实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溴化物 形成规律 逐级投影法 模式识别 形成判据 原子参数 中间化合物 熔盐 相图
原文传递
若干卤化物系中间化合物的形成规律
11
作者 康德山 王学业 +2 位作者 李重河 詹千宝 陈念贻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959-960,共2页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们曾用化学键参数与模式识别或人工神经网络相结合,总结MX-M′X_2和MX-M′X_3型卤化物系的中间化合物形成、化学配比和熔化类型(同分或异分熔化)的规律.最近我们将上述方法扩大应用于其他卤化物系.
关键词 卤化物 中间化合物 熔盐 形成规律
原文传递
若干同阳离子熔盐系中间化合物形成规律
12
作者 钦佩 李重河 +1 位作者 唐波 陈念贻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319-320,共2页
若干同阳离子熔盐系中间化合物形成规律钦佩,李重河,唐波,陈念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200050)同阳离子熔盐系是由两种或多种含有相同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的盐组成的熔盐系。这类熔盐系相图有的有中间化合物形成,另... 若干同阳离子熔盐系中间化合物形成规律钦佩,李重河,唐波,陈念贻(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200050)同阳离子熔盐系是由两种或多种含有相同阳离子、不同阴离子的盐组成的熔盐系。这类熔盐系相图有的有中间化合物形成,另一些则无中间化合物形成。我们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阳离子熔盐 中间化合物 形成
原文传递
非过渡元素间二元合金相的中间化合物形成规律研究
13
作者 姚莉秀 陈瑞亮 陈念贻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1999年第5期367-368,共2页
利用原子键参数- 模式识别方法研究非过渡元素组成的非过渡金属二元系形成中间化合物的规律性。说明利用 P Villars 提出的 R S P、 V E、和 X M B 等3 个键参数及其函数, 结合我们实验室发展起来的1 套多维空间... 利用原子键参数- 模式识别方法研究非过渡元素组成的非过渡金属二元系形成中间化合物的规律性。说明利用 P Villars 提出的 R S P、 V E、和 X M B 等3 个键参数及其函数, 结合我们实验室发展起来的1 套多维空间的模式识别技术, 能够得到很好的规律性, 并有预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化合物 非过渡金属 合金 金属 规律性
原文传递
新型立体取代基的开发及应用于稳定硫代亚硝基中间体化合物的研究
14
作者 谭波 王如骥 +2 位作者 赵玉芬 后藤敬 冈崎廉治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中间化合物 开发及应用 取代基 亚硝基化合物 生命科学 二聚反应 开放实验室 有机磷化 国家教育部 树枝状化合物
下载PDF
TiC和TiN及其中间化合物合金的弹性及热物理性能
15
《金属功能材料》 CAS 2012年第5期61-61,共1页
韩国地球科学与矿物资源研究院Jiwoong Kim等人借助初始密度函数理论(DFT),计算TiC、TiN及其中间化合物合金平衡晶格参数、弹性能、材料脆性、热容及热膨胀系数。比较实验数据和其他计算结果。
关键词 中间化合物 TIN TIC 弹性能 热物理性能 合金 密度函数理论 计算结果
原文传递
碳氢化合物燃烧中间体Lennard-Jones系数的计算 被引量:4
16
作者 孙彦锦 姚倩 +2 位作者 李泽荣 李娟琴 李象远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28-334,共7页
在已有的基团贡献法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团贡献法公式,并通过拟合250种化合物(包括185种稳定化合物临界性质的实验值和65种自由基临界性质的计算值)的临界性质得到了40种基团的贡献值,并用于预测未知化合物的临界性质.选取了... 在已有的基团贡献法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团贡献法公式,并通过拟合250种化合物(包括185种稳定化合物临界性质的实验值和65种自由基临界性质的计算值)的临界性质得到了40种基团的贡献值,并用于预测未知化合物的临界性质.选取了训练集以外的、有临界性质实验值的30种化合物作为独立测试集,用于验证所建模型对临界性质的预测能力,T_C和P_C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8.52%和16.83%.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和实验值相吻合,该模型可以用于大分子化合物及自由基的临界性质预测.根据临界性质与Lennard-Jones(L-J)系数的经验关系式,预测了碳氢化合物燃烧中间体的L-J系数,得到独立测试集46种碳氢化合物的L-J系数,与文献值接近,T_C和P_C的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9.88%和9.96%.比较了训练集中烷烃自由基·C_6H_(13)、烯烃自由基·C_5H_9和炔烃自由基·C_5H_7同分异构体的L-J系数,同时,将己烷自由基·C_6H_(13)与相似的邻近烷烃C_6H_(14)的L-J系数进行比较,发现同分异构体之间或相似化合物之间L-J系数有较大偏差.此外,对缺少L-J系数的114种常见碳氢化合物自由基进行了预测.这对于碳氢化合物的燃烧模拟及基元反应中压强相关的速率常数计算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nnard-Jones系数 临界性质 基团贡献法 自由基 碳氢化合物燃烧中间
下载PDF
酒石酸唑吡坦关键中间体的有关物质检测与主要杂质合成
17
作者 李翼 刘秀 +2 位作者 王玲兰 钟超泽 朱跃芳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21期23-27,共5页
目的控制酒石酸唑吡坦关键中间体化合物3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合物3中有关物质,色谱柱为Agilent Pursuit 5 C_(18)柱(150 mm×3.9 mm,5μm),流动相为pH 6.0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柱温... 目的控制酒石酸唑吡坦关键中间体化合物3的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合物3中有关物质,色谱柱为Agilent Pursuit 5 C_(18)柱(150 mm×3.9 mm,5μm),流动相为pH 6.0磷酸盐缓冲液-甲醇-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2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μL。合成化合物3中的主要杂质,并通过质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对其进行结构确认。结果化合物3的质量浓度在0.0928~556.7689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5);检测限为1.0 ng,定量限为2.0 ng;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结果均符合要求。6批化合物3的纯度均大于90%,均检出有关物质杂质1、杂质2、未知杂质、化合物2,其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0.32,1.12,2.23,1.67。以化合物3为原料,合成得到杂质1和杂质2,纯度分别为99.04%和98.72%。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可为酒石酸唑吡坦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合成的杂质纯度高,可作为杂质对照品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唑吡坦 中间化合物 有关物质 杂质合成 高效液相色谱法 质谱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
下载PDF
葡萄糖介质中铬(V)化合物诱导DNA损伤的机理探讨
18
作者 史黎薇 井海宁 +2 位作者 任改英 Aviva Levina Peter Lay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初步探索铬[Cr(V)]中间化合物在葡萄糖介质中对DNA损伤的反应机理。方法共研究了在4种糖类及3种不同pH值条件下DNA损伤的情况。DNA的损伤通过凝胶电泳测定;反应体系中各物种的寿命及新物种的测定用顺次共振波谱仪检测。结果Cr(V)在... 目的初步探索铬[Cr(V)]中间化合物在葡萄糖介质中对DNA损伤的反应机理。方法共研究了在4种糖类及3种不同pH值条件下DNA损伤的情况。DNA的损伤通过凝胶电泳测定;反应体系中各物种的寿命及新物种的测定用顺次共振波谱仪检测。结果Cr(V)在葡萄糖介质中具有毒性并可能导致癌症,但不同糖类对DNA的损伤不同,同时随着pH值的增高,DNA的损伤相对较小,这是由于反应体系的酸性增加,Cr(V)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的速度加快以及还原剂氢原子浓度的增加所造成的,同时Cr(V)化合物与葡萄糖产生配位体交换使反应体系产生新的物种,而新物种对DNA也产生损伤。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初步推断葡萄糖介质中铬(V)化合物诱导DNA损伤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Cr(V))中间化合物 DNA损伤 凝胶电泳 顺磁共振波谱仪
下载PDF
噻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和用于制备噻唑衍生物的中间体化合物
19
《化工中间体导刊》 2005年第15期25-25,共1页
本发明提供了激活δ亚型人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hPPARδ)的式(Ⅺ)噻唑衍生物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用于制备上述式(Ⅺ)化合物的式(Ⅵ)、(Ⅶ)、(Ⅷ)和(Ⅸ)中间体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关键词 噻唑衍生物 制备方法 中间化合物 激活受体
下载PDF
相图中化合物自由焓随组元浓度变化规则
20
作者 李兴康 李文超 +1 位作者 王俭 周国治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58-366,共9页
从理论上导出n(≥2)元体系中各中间化合物的自由焓之间的关系通式,并据此得出各化合物的自由焓随组元摩尔分数的变化规则:在二元系中应符合拟抛物线规则;在三元系中应符合拟抛物面规则;对于四元以上的体系,一般来说,已无法用几何方法来... 从理论上导出n(≥2)元体系中各中间化合物的自由焓之间的关系通式,并据此得出各化合物的自由焓随组元摩尔分数的变化规则:在二元系中应符合拟抛物线规则;在三元系中应符合拟抛物面规则;对于四元以上的体系,一般来说,已无法用几何方法来描述其变化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图 中间化合物 自由焓 组元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