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高碳钢在UCM连轧机组稳定轧制攻关
1
作者 郭渊强 赵小龙 +1 位作者 狄彦军 蔺晓亮 《甘肃冶金》 2023年第6期93-95,共3页
通过对中高碳钢(45、65Mn)在酸轧UCM五机架连轧机组轧制过程中频繁发生1#机架出口失稳断带原因分析,明确了断带发生的具体原因,并开展了UCM轧机二级模型控制参数优化试验。通过不断的模拟试验和现场实际生产试验,优化了中高碳钢轧制过... 通过对中高碳钢(45、65Mn)在酸轧UCM五机架连轧机组轧制过程中频繁发生1#机架出口失稳断带原因分析,明确了断带发生的具体原因,并开展了UCM轧机二级模型控制参数优化试验。通过不断的模拟试验和现场实际生产试验,优化了中高碳钢轧制过程参数控制,实现了中高碳钢在UCM五机架连轧机组连续稳定轧制,并为后期更高强度钢带在UCM轧机的稳定轧制积累了经验,为冷轧新产品研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碳钢 连轧机组 二级模型 稳定轧制 跑偏
下载PDF
转炉冶炼中高碳钢过程及终点控制分析
2
作者 王冠华 《冶金与材料》 2023年第2期105-107,共3页
转炉冶炼智能化发展是冶炼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总结了转炉冶炼中高碳钢过程及终点控制技术内容,模型建立过程和技术提出过程,分析了转炉冶炼中高碳钢过程及终点控制技术主要内容,提升中高碳钢冶控制效果。
关键词 转炉冶炼 中高碳钢 控制分析
下载PDF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朝磊 邵珠浩 +2 位作者 李戬 王文军 蒋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102-5106,共5页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已逾40年,其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一直集中在以板材为主的低碳钢领域。以长材为主的中高碳钢具有碳含量高、工艺流程长且复杂、基础强度高、性能要求特殊且多样等特点,使得铌在低碳钢中的一些突出作用在其中难以... 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国发展已逾40年,其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一直集中在以板材为主的低碳钢领域。以长材为主的中高碳钢具有碳含量高、工艺流程长且复杂、基础强度高、性能要求特殊且多样等特点,使得铌在低碳钢中的一些突出作用在其中难以有效发挥。一方面,中高碳钢的碳含量对铌的固溶能力存在影响,但是国内外研究结果差别较大,且一些结论与传统认识和大多数实验研究结果也不一致。因此,目前对于铌在中高碳钢中的固溶能力存在较大争议,仍然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加以分析。这导致在中高碳钢中添加多少铌才经济有效存在争议。另一方面,在中高碳钢中,铌的存在状态特别是对纳米级的析出相的表征一直存在困难。不均匀分布的大尺寸含铌第二相粒子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其如何消除有待深入研究。本文概述了铌微合金化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以及中高碳钢的自身特点。从铌的固溶能力,主要作用与在非调质钢、弹簧钢、硬线和轴承钢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三个方面,综述了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明确指出,必须摒弃传统思路,研究铌在中高碳钢中的共性科学问题,特别是采用新技术多尺度表征铌的状态,从而推动铌微合金化技术在中高碳钢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合金化技术 特殊钢 中高碳钢 固溶析出
下载PDF
转炉冶炼中高碳钢磷的控制 被引量:9
4
作者 武郁璞 程官江 +1 位作者 王三忠 刘海强 《钢铁研究》 CAS 2005年第6期34-36,共3页
分析了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条件下影响脱磷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工艺操作,保证了较好的脱磷效果。
关键词 转炉工艺 中高碳钢 磷的控制
下载PDF
稀土氧化物提高中高碳钢堆焊试样抗开裂性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庆祥 廖波 +3 位作者 刘利刚 李达 董海峰 赵春梅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1-728,共8页
采用5CrNiMo热锻模具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堆焊试样上的裂纹形貌,测定了堆焊残余应力场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稀土氧化物改善堆焊金属结晶组织和变质夹杂物的作用。结果表明:堆焊裂纹主要在粗大的树枝晶之间、夹杂物和热... 采用5CrNiMo热锻模具钢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堆焊试样上的裂纹形貌,测定了堆焊残余应力场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稀土氧化物改善堆焊金属结晶组织和变质夹杂物的作用。结果表明:堆焊裂纹主要在粗大的树枝晶之间、夹杂物和热影响区粗大奥氏体晶粒处形成,并且,在堆焊金属中心和热影响区残余拉应力作用下扩展。堆焊金属中加入稀土氧化物能细化一次柱状晶组织;变质夹杂物。同时,降低堆焊金属马氏体相变温度,从而降低上述危险部位的拉应力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再制造 热锻模具 中高碳钢 堆焊金属 稀土氧化物
下载PDF
应用烟气分析动态控制技术冶炼中高碳钢的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明 吴发达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38-41,共4页
介绍了马钢95t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时,应用烟气分析动态控制炼钢技术,制定合适的装入、造渣、供氧制度,优化了造渣过程,提高了脱磷效率。在确保转炉终点w([C])为0.10%~0.16%和终点w(P)≤0.012%时,终点w([C])-T命中率从3... 介绍了马钢95t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时,应用烟气分析动态控制炼钢技术,制定合适的装入、造渣、供氧制度,优化了造渣过程,提高了脱磷效率。在确保转炉终点w([C])为0.10%~0.16%和终点w(P)≤0.012%时,终点w([C])-T命中率从30%以下提高到85%以上,改善了钢水质量,防止喷溅,各类消耗降低,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炉 烟气分析 中高碳钢 效益
下载PDF
中高碳钢试样堆焊冷却过程应力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庆祥 蔡大勇 姚枚 《焊接》 2003年第6期9-13,共5页
采用红外热像仪和X射线应力仪分别测定了中高碳钢堆焊过程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 ,根据实验数据和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采用二维有限元计算方法 ,建立了堆焊应力场模型 ,根据这一模型 ,对堆焊冷却过程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 采用红外热像仪和X射线应力仪分别测定了中高碳钢堆焊过程的温度场和残余应力场 ,根据实验数据和材料的物理、力学参数 ,采用二维有限元计算方法 ,建立了堆焊应力场模型 ,根据这一模型 ,对堆焊冷却过程应力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 :在堆焊冷却过程中 ,当发生马氏体相变时 ,试样表面出现压应力 ,随着冷却时间的延长 ,试样表面开始出现较大的拉应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碳钢 堆焊 冷却 温度场 残余应力 数值模拟 红外热像仪 X射线应力仪
下载PDF
中高碳钢线材中非金属夹杂物控制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文辉 李长荣 《金属制品》 2009年第5期53-56,共4页
非金属夹杂物严重影响中高碳钢线材的性能,对中高碳钢线材中主要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和种类进行分析,说明非金属夹杂物对中高碳钢线材质量的影响因素:尺寸、几何形态、钢基体与夹杂物变形能力差异。论述中高碳钢线材中夹杂物控制及变性... 非金属夹杂物严重影响中高碳钢线材的性能,对中高碳钢线材中主要非金属夹杂物的来源和种类进行分析,说明非金属夹杂物对中高碳钢线材质量的影响因素:尺寸、几何形态、钢基体与夹杂物变形能力差异。论述中高碳钢线材中夹杂物控制及变性处理的主要手段,指出在钙处理过程中,当ρ(Ca)/ρ(Al)值约为0.112时,夹杂物的平均面积最小,ρ(Ca)/ρ(S)值大于0.7时,夹杂物平均面积比较小。对比夹杂物控制技术的优缺点,指出通过变性处理和熔渣控制技术获得低熔点、变形性能良好的夹杂物是提高中高碳钢线材质量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碳钢线材:非金属夹杂物 变性处理 熔渣控制
下载PDF
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控磷工艺实践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海强 李新林 +2 位作者 陈丛虎 付振鹏 高立新 《河南冶金》 2006年第S1期78-80,共3页
对转炉工艺冶炼中高碳钢影响脱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采取相应措施,优化工艺操作保证了良好的脱磷效果。
关键词 转炉工艺 中高碳钢 磷的控制
下载PDF
高品质热轧宽带中高碳钢的高精度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烈军 沈训良 《冶金丛刊》 2012年第1期17-21,共5页
为在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实现中高碳钢热轧板的高精度轧制,对铸坯形状、轧辊温度、轧辊配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控制,厚度公差控制在±25μm以内,平直度控制在±10I以内,产品精度比国内外同类企业的高。
关键词 薄板坯连铸连轧 中高碳钢 高精度轧制
下载PDF
中高碳钢盘条拉拔前的磷化处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红田 《新疆钢铁》 2008年第3期35-37,共3页
介绍了磷化膜成膜机理,磷化液的种类和应用,从磷化温度、磷化液酸比、磷化时间、盘条中的碳含量、促进剂的选择、盘条表面处理等方面介绍了影响磷化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适合实际生产的磷化生产工艺流程和磷化液配方。
关键词 中高碳钢盘条 磷化 配比
下载PDF
中高碳钢球化退火过程中表层脱碳与晶界氧化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曾斌 吴中佳 郭政伟 《涟钢科技与管理》 2018年第1期1-5,共5页
为满足弹簧钢和高端工具钢对表面脱碳层与晶界氧化层深度的要求,对涟钢生产的多个中高碳钢牌号在涟钢全氢罩式退火炉、用户氨分解罩式退火炉、实验室马弗炉进行球化退火试验。研究对象包括不酸洗的热轧试样与酸洗后的热轧试样两种。结... 为满足弹簧钢和高端工具钢对表面脱碳层与晶界氧化层深度的要求,对涟钢生产的多个中高碳钢牌号在涟钢全氢罩式退火炉、用户氨分解罩式退火炉、实验室马弗炉进行球化退火试验。研究对象包括不酸洗的热轧试样与酸洗后的热轧试样两种。结果表明:不酸洗带氧化铁皮退火难以满足脱碳层厚度10μm以下,晶界氧化层厚度5μm以下的要求;脱碳与晶界氧化机理存在差别;氮氢混合气体下退火能改善表面脱碳与晶界氧化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化退火 脱碳 晶界氧化 中高碳钢
下载PDF
中高碳钢方坯连铸水口堵塞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旭岗 《冶金丛刊》 2009年第6期8-9,14,共3页
通过对安钢生产中高碳钢时水口堵塞物的检验,分析水口堵塞的原因。分析表明,错误的合金加入时机和不稳定的精炼炉操作是造成水口堵塞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中高碳钢 水口堵塞 分析
下载PDF
中高碳钢析出相中渗碳体对铌元素分析的干扰
14
作者 宋鹏心 杨志强 +1 位作者 鞠新华 刘卫平 《首钢科技》 2016年第4期21-23,共3页
摘要采用水电解液对87B钢进行小样电解,结果表明,直接抽滤法和离心分离法均不适用,选择浸渍抽滤法比较适用。为避免大量渗碳体对析出相溶解过程的影响,选择10%HCl-C2H,OH溶液或HCl(1+I)溶液浸泡处理渗碳体,然后将残渣和滤液... 摘要采用水电解液对87B钢进行小样电解,结果表明,直接抽滤法和离心分离法均不适用,选择浸渍抽滤法比较适用。为避免大量渗碳体对析出相溶解过程的影响,选择10%HCl-C2H,OH溶液或HCl(1+I)溶液浸泡处理渗碳体,然后将残渣和滤液分别测定后加和即为析出相中铌元素总含量。试验结果表明,两者都能去除渗碳体,减小渗碳体对析出相溶解过程的影响,但鉴于ICP—AES对基体一致性的要求,HCl(1+1)浸泡法更适用于本试验,测定结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高碳钢 析出相 渗碳体
下载PDF
中高碳钢冷蚀低倍检验与质量改善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靖 周义贵 +2 位作者 柳志敏 李具中 周凯 《武钢技术》 CAS 2004年第1期19-21,53,共4页
为了改进中高碳钢的铸坯质量 ,研究了一种专门的冷蚀检验操作法 ,可以清楚地显示中高碳钢低倍结构和缺陷 ,其检验结果可用来指导调整铸造工艺 ,从而改进铸坯质量。
关键词 中高碳钢 冷蚀法 低倍组织 低倍检验 质量
下载PDF
利用中高碳钢废铁屑生产铁黄颜料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俊 刘厚凡 +2 位作者 冯宇川 胡丽君 欧阳文 《无机盐工业》 CAS 2000年第2期39-40,共2页
研究了利用中高碳钢废铁屑生产铁黄颜料的工艺,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铁的转化率达98%以上。本工艺以中高碳钢废铁屑替代传统工艺中的低碳钢,解决了铁黄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中高碳钢 碳钢 铁黄颜料 废物处理 废铁屑
下载PDF
影响中高碳钢盘条质量的次表层组织异常特征及产生原因
17
作者 宋强 《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2年第3期37-38,45,共3页
中高碳钢盘条广泛应用于加工低松弛预应力钢丝、钢丝绳、钢绞线等,连铸坯角部裂纹将导致成品盘条次表层局部组织异常,盘条次表层局部组织异常严重时或用户生产拉拔变形量较大的产品时,将导致盘条拉拔过程中钢丝断裂。
关键词 中高碳钢盘条 次表层组织异常 拉拔断裂
下载PDF
中高碳钢盘条拉拔断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朝东 胡波 王卫东 《新疆钢铁》 2007年第4期18-20,共3页
针对中高碳钢盘条在拉拔过程中断线频繁的问题,从原材料质量、盘条预处理、拉拔工艺、焊接工艺的各个生产环节对断裂原因进行取样分析,并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关键词 中高碳钢盘条 拉拔 焊接 分析
下载PDF
复吹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时的脱磷工艺实践 被引量:4
19
作者 贺书明 李志广 《冶金丛刊》 2013年第3期24-26,共3页
分析了顶、底复吹转炉冶炼中高碳钢时影响脱磷的主要因素。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优化工艺操作,达到了在高拉碳的同时实现了较好的去磷效果,满足了安钢新品种开发的需要。
关键词 复吹转炉 中高碳钢 脱磷
下载PDF
摩擦火花瞬时高温对中高碳钢中碳的影响
20
作者 盛华峰 沈凯 +2 位作者 杜雨沙 王丽 朱丽辉 《分析仪器》 CAS 2021年第1期137-140,共4页
选取42CrMo、60Si2Mn、GCr153种常见的中高碳钢理论分析和检测验证两方面对高速打磨过程中摩擦火花瞬时高温是否会对中高碳钢表面形成脱碳层,从而影响中高碳钢中碳含量的检测进行探讨、验证。结果表明高速打磨过程中摩擦火花瞬时高温无... 选取42CrMo、60Si2Mn、GCr153种常见的中高碳钢理论分析和检测验证两方面对高速打磨过程中摩擦火花瞬时高温是否会对中高碳钢表面形成脱碳层,从而影响中高碳钢中碳含量的检测进行探讨、验证。结果表明高速打磨过程中摩擦火花瞬时高温无法达到中高碳钢表面脱碳所需的温度,并且在实际检测中标准物质11次测试结果的RSD在0.499%~0.698%,测试结果的平均值和认定值的差值均在标准样品证书的不确定度范围内。因此高速打磨过程中摩擦火花瞬时高温不会影响中高碳钢中碳含量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火花 脱碳层 中高碳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