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9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HDAC4和KLF5的表达及其临床价值
1
作者 李玉伟 王瑾 +1 位作者 乔薇 王助衡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基转移酶4(HDAC4)和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KLF5)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作为AKI组,选取同期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 目的探究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基转移酶4(HDAC4)和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KLF5)表达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并发AKI患者作为AKI组,选取同期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脓毒症未发生AKI患者作为非AKI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血清HDAC4和KLF5水平。ROC分析血清HDAC4和KLF5对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诊断价值。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因素。结果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血清HDAC4、KLF5、降钙素原(PCT)、肌酐(Cr)、序贯性器官衰竭(SOFA)、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较高,AKI组血小板计数(PLT)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AKI组患者分期升高,血清HDAC4和KLF5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DAC4、KLF5可辅助诊断脓毒症患者是否并发AKI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800(95%CI:0.723~0.876)、0.810(95%CI:0.735~0.886);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8(95%CI:0.856~0.961),均优于各自单独检测(Z=2.277、2.10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HDAC4、KLF5是影响脓毒症患者是否并发AKI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并发AKI患者血清HDAC4、KLF5水平升高,且二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并发AKI的诊断效能较高,对评估脓毒症并发AKI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并发肾损伤 组蛋白去乙酰基转移酶4 锌指蛋白转录因子5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中年腹股沟疝患者早期手术干预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李亮 董晋 刘吾誉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2期3450-3455,共6页
高海拔地区有着独特的气候环境,低氧分压及空气干燥。腹股沟疝是发病率较高的腹部疾病,手术操作在较多基层医院都可开展。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腹股沟疝手术有超过2000万例,手术是治疗疾病唯一有效的方式。老年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病史拖延... 高海拔地区有着独特的气候环境,低氧分压及空气干燥。腹股沟疝是发病率较高的腹部疾病,手术操作在较多基层医院都可开展。据统计全世界每年腹股沟疝手术有超过2000万例,手术是治疗疾病唯一有效的方式。老年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病史拖延时间久,同时在青年时间就存在腹股沟疝疾病,由于患者未重视自身疾病,发生绞窄性疝发生率也越来越高,一旦疝绞窄需立刻手术,此时患者死亡风险及术后并发症都很高。我国通常把60岁作为老年人的划分,国内男性退休年龄也是60岁。目前国内很少关于中年腹股沟疝患者早期干预或拖延手术治疗带来的不利影响探讨。本文从中年腹股沟疝患者提前干预的角度,通过文献检索及临床分析的方法对中年腹股沟疝患者早期干预进行论述,减少患者治疗费用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年患者 腹股沟疝 早期干预 高海拔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分析
3
作者 李夏 张倩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以... 目的 分析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以上两种方式诊断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90例疑似剖宫产术后AWE患者中72例确诊为阳性,18例为阴性,常规超声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出阳性例数分别为60例、 70例,阴性例数分别为10例、 16例;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分别为97.22%、 88.89%、 95.56%,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P <0.05)。结论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AWE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剖宫产术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超声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临床价值分析
4
作者 刘艳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100-0103,共4页
探讨乳腺肿块良恶性用超声方式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乳腺肿块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根据病理学特征进行严格分组。经过详细的病理学分析,确定其中23例为乳腺恶性肿块,而77例为良性乳腺肿块。在进一步的诊断阶段,我们采用超声技术... 探讨乳腺肿块良恶性用超声方式进行诊断的价值。方法 从乳腺肿块患者中选取100例进行研究,根据病理学特征进行严格分组。经过详细的病理学分析,确定其中23例为乳腺恶性肿块,而77例为良性乳腺肿块。在进一步的诊断阶段,我们采用超声技术进行检查和分析。通过超声诊断,我们将乳腺肿块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评估。最终得到有关超声诊断的各项数据。结果 超声诊断在乳腺肿块的评估中展现出较高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相对于良性组,恶性组表现出边界不清晰、无包膜、形态不规则、毛刺征、微钙化和淋巴结肿大等特征明显增加,而回声均匀性显著降低,P<0.05。在血流方面,与良性组相比,恶性组的血流等级0级显著降低,而血流等级Ⅱ级和Ⅲ级明显增加,P<0.05。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在血流等级Ⅰ级方面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P>0.05)。此外,对比良性组,恶性组的Vmax和RI均呈现显著增高,而Vmin明显降低,各项差异均P<0.05。结论 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过程中使用超声的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诊断 乳腺肿块 良恶性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
5
作者 姚亮凤 游阿华 +2 位作者 欧阳鑫 张婧 崔运能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27-330,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3年8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在临床诊断为脐疝且行MSCT检查的10例脐疝婴儿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0~7月,中位年龄2月,在CT图像上观察脐疝的影像学表现,测量疝...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婴儿脐疝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3年8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在临床诊断为脐疝且行MSCT检查的10例脐疝婴儿资料,男6例,女4例,年龄0~7月,中位年龄2月,在CT图像上观察脐疝的影像学表现,测量疝环宽度及疝颈比,并追踪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儿均表现为脐部不同程度向前突起,腹壁肌肉中断,其疝出物为充气肠管或脂肪,或两者混合的软组织影;疝环大小为3.1~33.2 mm,中位值14.9 mm,疝颈比为0.18~2.06,中位值1.49。疝环/疝颈比最大的1例患儿行脐疝修补术,其余9例患儿采用保守治疗,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MSCT可为评估婴儿脐疝提供客观的影像学证据,在脐疝的诊断和治疗选择中具有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疝 多层螺旋CT 婴儿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miR-200c联合MORC2检测在卵巢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洪佳 黄金玲 +2 位作者 杨琼琼 汪晶 李晶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07-411,共5页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200c(miR-200c)联合MORC家族CW型锌指蛋白2(MORC2)检测在卵巢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卵巢癌患者103例(卵巢癌组)及卵巢良性疾病患者60例(对照... 目的研究微小核糖核酸-200c(miR-200c)联合MORC家族CW型锌指蛋白2(MORC2)检测在卵巢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卵巢癌患者103例(卵巢癌组)及卵巢良性疾病患者6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200c及MORC2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200c联合MORC2预测卵巢癌2年预后不良的效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卵巢癌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miR-200c和MORC2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卵巢癌组患者肿瘤组织miR-200c、MORC2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F=1926.617、1832.415,P均<0.001)。低分化、有恶性腹水、肿瘤最大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及Ⅲ~Ⅳ期卵巢癌患者miR-200c、MORC2表达高于中-高分化、无恶性腹水、肿瘤最大径<5 cm、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及Ⅰ~Ⅱ期患者(t=14.067、12.451、12.871、11.523、16.298、18.351,11.745、10.893、10.462、9.893、14.617、13.269,P均<0.001)。miR-200c、MORC2及二者联合预测卵巢癌患者2年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86、0.792、0.901,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8.239、8.025,P均<0.001)。miR-200c≥0.78、MORC2≥0.65、低分化、有恶性腹水、肿瘤最大径≥5 cm、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FIGO分期Ⅲ~Ⅳ期为卵巢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5.323(1.812~8.834)、4.802(1.141~8.463)、2.065(1.068~3.062)、2.252(1.145~3.359)、2.140(1.216~3.064)、2.012(1.005~3.019)、2.522(1.625~3.419)、2.186(1.134~3.238)];卵巢癌组中miR-200c≥0.78且MORC2≥0.65卵巢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其他患者(miR-200c<0.78或MORC2<0.65)(Log-Rankχ^(2)=16.371,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miR-200c及MORC2表达显著升高,在卵巢癌病情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两者联合检测时可显著提高预测卵巢癌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微小核糖核酸-200c MORC家族CW型锌指蛋白2 临床价值 预后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赵岩 孙书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出院诊断结果为参照,对比两组心肌桥检...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诊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出院诊断结果为参照,对比两组心肌桥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结果CT血管造影心肌桥检出率高于DSA(45.0%vs.30.0%,P=0.026)。CT血管造影心肌桥诊断准确率高于DSA(95.0%vs.76.7%,P=0.027)。结论相比DSA,CT血管造影诊断心肌桥的检出率更高,诊断结准确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CT血管造影 心肌桥 临床价值
下载PDF
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赵岩 孙书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 在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分析CTA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91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进行DS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及CTA冠... 目的 在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分析CTA诊断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中,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91例为临床观察对象,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进行DSA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以及CTA冠状动脉检查。针对患者的检查结果需要由专业医师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图像质量以及两种诊断方式的相似度。结果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CTA以及DSA两种诊断方式图像质量整体较高,诊断结果相似度较高,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在对冠状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CTA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诊断 冠状动脉狭窄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心肺联合超声检查和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在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机械通气撤机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梅林 陈伟 +3 位作者 邹永蓉 刘艳午 何玉婷 李鲜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68-373,共6页
目的探究心肺联合超声(CPUS)检查评估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HO)机械通气撤机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8月于雅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严重HO新生儿(6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撤机是否失败,分为成功组(48例)和失败组(2... 目的探究心肺联合超声(CPUS)检查评估新生儿严重低氧血症(HO)机械通气撤机情况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2年8月于雅安市人民医院治疗的严重HO新生儿(6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训练集;根据撤机是否失败,分为成功组(48例)和失败组(20例)。按照相同标准另选2022年9月—2023年3月于本院治疗的严重HO新生儿(25例)纳入验证集,以验证预测模型的有效性。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及影像学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PUS检查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建立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结果机械通气时间>7.5 d、吸痰耐受能力差、撤机时自主呼吸频率≥53次/min、撤机时心率>155次/min、二氧化碳分压(PaCO_(2))>47 mmHg、肺部超声评分(LUS)≥10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5.5%以及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环运动速度比值(E/E’)>8.5,均是撤机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BP神经网络模型的隐含层节点数为4时,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最小。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DCA)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准确性和有效性均较高。与各指标单独检测相比,CPUS检查的曲线下面积(AUC)(0.913,95%CI:0.853~0.971)更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02和0.811。结论机械通气时间>7.5 d、吸痰耐受能力差、撤机时自主呼吸频率≥53次/min、撤机时心率>155次/min、PaCO_(2)>47 mmHg、LUS≥10分、LVEF<55.5%以及E/E’>8.5,均是撤机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CPUS检查评估新生儿严重HO机械通气撤机失败的临床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联合超声 新生儿 低氧血症 机械通气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发泡试验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10
作者 黎振林 覃泳缤 +2 位作者 游芬 梁艳 蒋山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发泡试验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予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39例患者,所有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前均完... 目的:探讨发泡试验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予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的39例患者,所有患者行内镜下治疗前均完善发泡试验,并根据发泡试验结果分为阴性组(9例)及阳性组(30例)。比较发泡试验阳性组和阴性组间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内再出血情况、静脉曲张改善情况、异位栓塞的发生率。结果:39例患者均完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发泡试验,发泡试验阳性30例,阳性率为76.92%(30/39),发泡试验阴性9例,阴性率为23.08%(9/39)。阳性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为66.67%(20/30),术后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为40%(12/30),异位栓塞发生率为3.33%(1/30);阴性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为11.11%(1/9),术后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为88.89%(8/9),异位栓塞发生率为0%(0/9)。发泡试验阳性组术后3个月内再出血率明显高于发泡试验阴性组,而术后静脉曲张改善有效率明显低于发泡试验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泡试验有助于评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行硬化剂注射治疗后的再出血风险及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改善情况,为术后患者随访及治疗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TCD发泡试验 硬化剂 临床价值
下载PDF
CT诊断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的临床价值分析
11
作者 于浩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059-0062,共4页
探究CT诊断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CT诊断,在术后6个月再进行CT复查,对诊断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结肠癌诊断准确率为81%;术后复发阶段结肠癌诊断准确率为85%。结论 C... 探究CT诊断在术前结肠癌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CT诊断,在术后6个月再进行CT复查,对诊断复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结肠癌诊断准确率为81%;术后复发阶段结肠癌诊断准确率为85%。结论 CT诊断在结肠癌术前分型与术后复发验证中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诊断 结肠癌 术前 术后复发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输尿管软镜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2
作者 胡祎舜 李艳松 +1 位作者 余力 廖义翔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65-0168,共4页
对输尿管软镜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输尿管软镜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 对输尿管软镜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本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之间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经皮肾镜激光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输尿管软镜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应用于上尿路结石治疗中的治疗成功率高,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软镜 上尿路结石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联合用药方案对重度抑郁症治疗的临床价值
13
作者 郑荔 汪丽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03-0106,共4页
探讨联合用药方案对重度抑郁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氟西汀联合奥氮... 探讨联合用药方案对重度抑郁症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氟西汀联合奥氮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用药方案对重度抑郁症治疗的临床价值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用药方案 重度抑郁症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抗生素骨水泥诱导膜技术治疗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价值
14
作者 庞仲辉 李强 董玉珍 《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骨肌腱外露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压力性溃疡(PU)2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慢性创面32例,周围血管病变溃疡10例,外伤性... 目的探讨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骨肌腱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科收治的68例骨肌腱外露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压力性溃疡(PU)2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慢性创面32例,周围血管病变溃疡10例,外伤性骨髓炎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试验组采用抗生素骨水泥诱导膜技术,对照组采用创面负压吸引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血清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总治疗有效率、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厚度、创面愈合情况(创面pH、氧分压及面积大小)、创面细菌转阴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68例患者中,58例(试验组34例、对照组24例)植皮全部存活,10例植皮部分坏死,换药处理后痊愈;治疗前,两组WBC、ESR、CRP、创面pH、氧分压及面积大小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WBC、ESR、CR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创面面积、创面pH较治疗前减小,氧分压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创面面积、创面pH更小,氧分压更高,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总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44%vs.75.00%),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肉芽组织覆盖率及肉芽组织厚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创面细菌转阴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抗生素骨水泥结合膜诱导技术治疗骨肌腱外露创面的总有效率高于负压吸引疗法,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外露创面 抗生素骨水泥 诱导膜技术 负压吸引疗法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15
作者 常雅楠 史晓燕 郭长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11-0114,共4页
探讨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 探讨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定时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提供饮食和生活护理等。研究组则实施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从临床疗效、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入手对比两组差异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体疗效明显更优,治疗后研究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排尿症状评分明显降低,疼痛或不适评分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中医情志护理对气血瘀滞型前列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前列腺症状和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炎 气血瘀滞型 中药穴位贴敷 中医情志护理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16
作者 李琳 杜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111-0114,共4页
分析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0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培养和PCT、CRP及IL-6联合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区分阴性和阳... 分析血清PCT、CRP及IL-6联合检测诊断细菌性血流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00例疑似细菌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培养和PCT、CRP及IL-6联合检测,根据血培养结果区分阴性和阳性病例,比较血培养阴性组和血培养阳性组之间PCT、CRP及IL-6水平差异,并判断PCT、CRP及IL-6联合检测与单一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结果 PCT、CRP及IL-6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阴性预测值高于单一检验(P<0.05)。结论 PCT、CRP及IL-6联合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的诊断中可靠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CRP及IL-6联合检测 细菌性血流感染 临床价值
原文传递
分析中医益肾通络方治疗脾肾两虚血瘀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李曼曼 成雪红 +2 位作者 纪伟超 郭红英 任美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6-0019,共4页
为研究脾肾两虚血瘀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疗法,结合益肾通络方的相关治疗方式,分析并评价此方案实际效果并判断其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以医院收治标准为主要依据的样本数据,将收治时间范围设置为2021年7月到2022年9月之间,经过筛选后,... 为研究脾肾两虚血瘀型特发性膜性肾病的中医疗法,结合益肾通络方的相关治疗方式,分析并评价此方案实际效果并判断其应用价值。方法 建立以医院收治标准为主要依据的样本数据,将收治时间范围设置为2021年7月到2022年9月之间,经过筛选后,完全符合实验要求的样本总数控制为86例。后经过随机卡牌抽取法的分组,形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类组别,各组病例数确定为43例。对照组整体需要设置以醋酸泼尼松、环磷酰胺参与的国际肾病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为验证中医方剂的作用,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益肾通络方的治疗方式参与。最终结果反馈通过比较不同组别的总有效率、中医临床症候积分情况。结果 中医症候积分显示,观察组的积分状况更低,实际临床表现更加突出;观察组实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整体有效率高达95.35%。结论 通过对比论证得出中医益肾通络方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较小副作用的肾病治疗,并且配合现代医疗技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肾病状况,恢复肾功能使其正常发挥作用,临床疗效符合治疗预期,且实际医疗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通络方 特发性模性肾病 临床价值 中医方剂 脾肾两虚血瘀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A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水平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莫李媚 薛玉 +4 位作者 陈垂婉 龙雪娇 孙娜 杨瑰艳 陈垂海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Vit A)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01/2022-1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分娩且胎龄小于37 wk或出生...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A(Vit A)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预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01/2022-12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海南医院分娩且胎龄小于37 wk或出生体质量小于2500 g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41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出生后7 d和35 d进行外周血Vit A和bFGF水平检测。结果:最终完成临床研究的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共392例,其中1-2期ROP组51例,3-5期ROP组23例,未发生ROP组318例。生后7 d,1-2期ROP组血清Vit A(0.44±0.17μmol/L)和bFGF(0.53±0.16 ng/L)水平分别低于未发生ROP组(0.50±0.12μmol/L和0.63±0.15 ng/L)(均P<0.05);3-5期ROP组血清Vit A(0.34±0.18μmol/L)和bFGF(0.44±0.18 ng/L)水平分别低于未发生ROP组(均P<0.05);3-5期ROP组血清Vit A和bFGF水平分别低于1-2期ROP组(均P<0.05)。生后35d,3-5期ROP组血清Vit A(0.33±0.19μmol/L)和bFGF(0.39±0.19 ng/L)水平分别低于1-2期ROP组(0.43±0.16μmol/L和0.48±0.17 ng/L)(均P<0.05);根据血清Vit A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853,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68,最佳灵敏度为73%,最佳特异度为95%;根据血清bFGF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828,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58,最佳灵敏度为90%,最佳特异度为68%;根据血清Vit A联合bFGF绘制的ROC曲线,AUC值为0.917,Youden指数最大值为0.70,最佳灵敏度为70%,最佳特异度为100%。结论:血清Vit A及bFGF水平均是预测ROP较敏感的有效指标,如果早产儿或低出生体质量儿血清Vit A或bFGF水平越低,可能提示ROP患病率越高及其病理分期越重。血清Vit A联合bFGF诊断ROP的临床价值较其单独诊断价值高,且减少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维生素A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预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双源CT增强多参数成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9
作者 刘力榛 黎川 +2 位作者 梁勇 王新 陈家飞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增强多参数成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0月—2021年12月间接受双源CT增强多参数成像检查患者51例,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良性肺结节21例)和恶性组(恶性肺结节30例)。将双源CT增强多... 目的探讨双源CT增强多参数成像在肺结节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0月—2021年12月间接受双源CT增强多参数成像检查患者51例,根据病理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良性肺结节21例)和恶性组(恶性肺结节30例)。将双源CT增强多参数成像图像传入Siemens双源CT专用Dual-Energy软件,通过勾画感兴趣区记录结节不同keV时单能量CT值。比较两组患者双源CT增强多参数数据,同时绘制ROC曲线计算各参数鉴别诊断良恶性肺结节的阈值。结果良性组患者的NIC、K绝对值、碘基值及常规增强CT值均明显高于恶性组(P<0.01);良性组患者静脉期40、70、100、120及140keV下的CT值均明显高于恶性组(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IC的AUC面积明显高于K绝对值和碘基值(P<0.05),NIC+K绝对值+碘基值联合诊断的AUC面积均明显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双源CT增强多参数成像可作为肺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手段,具有多参数、可量化等优势,对肺结节早期诊断和治疗指导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增强多参数成像 肺结节 肺癌 鉴别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
20
作者 马融 殷国进 潘静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泰州妇产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44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外周血EOS、NLR水... 目的: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泰州妇产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144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检测患儿外周血EOS、NLR水平,根据患儿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结果分为未感染组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以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外周血EOS、NLR及联合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价值。结果:144例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发现,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106例,作为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其余38例未感染,作为未感染组。两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NLR、EOS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EOS、NLR均为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外周血EOS、NLR单一及联合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AUC为0.716、0.703、0.809,联合诊断AUC高于单一诊断。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外周血EOS、NLR水平异常,血EOS、NLR水平与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密切相关,且两者在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中具有重要价值,且联合诊断的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