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篇文章
< 1 2 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结核菌的临床比较
1
作者 葛冰磊 陈永红 +1 位作者 徐成春 赵成娟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5期91-95,共5页
目的探讨对比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结核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8例疑似结核患者,均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与常规痰涂片检验,以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作为... 目的探讨对比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与常规痰涂片检验结核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48例疑似结核患者,均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与常规痰涂片检验,以罗氏固体培养基培养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其阳性检出率及诊断效能等进行比较。结果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的阳性检出率(35.89%)高于常规痰涂片(33.06%);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的灵敏度94.19%、特异度95.06%高于常规痰涂片82.56%和93.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49、0.077,P>0.05)。结论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结核菌其检出率高,且进一步提高其诊断效能,一致性良好,可为疑似结核的患者提供明确诊断,对后续疾病治疗及控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分子生物检测 常规痰涂片 结核菌 临床比较
下载PDF
下颌阻生智齿涡轮钻法与锤凿法拔除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9
2
作者 李晓光 赵峰 +2 位作者 王艳春 张阿男 张明宾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 比较涡轮钻法与锤凿法在拔除下颌低位及埋伏阻生齿的临床效果 ,评价涡轮钻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 2 7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 ,随机采用锤凿法 (对照组 )或涡轮钻法 (实验组 )去除阻力后拔除 ,记录患者局部肿胀程度、张... 目的 比较涡轮钻法与锤凿法在拔除下颌低位及埋伏阻生齿的临床效果 ,评价涡轮钻法的临床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对 2 70例下颌阻生智齿患者 ,随机采用锤凿法 (对照组 )或涡轮钻法 (实验组 )去除阻力后拔除 ,记录患者局部肿胀程度、张口受限程度、疼痛程度、干槽症、皮下淤血斑及皮下气肿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1)。两组患者局部肿胀程度 ,疼痛程度和张口受限程度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1)。干槽症的发生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淤血斑及皮下气肿发生率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涡轮钻法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 ,减轻患者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等不良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阻生智齿 涡轮钻 拔牙术 临床比较
下载PDF
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9
3
作者 陈勤 周政 +7 位作者 关龙 邵勇 邓宁 梁炜 邱建中 陈坚 余彬 李程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比较经典和改良的两种Gamma钉植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改善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6年8月收治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37例;年龄43-98岁,平均72.3岁。病程3-14d,平均5.6d,无合并伤。经典Gamma钉手术组为A组36例,改... 目的比较经典和改良的两种Gamma钉植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改善疗效。方法2000年8月-2006年8月收治69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32例,女37例;年龄43-98岁,平均72.3岁。病程3-14d,平均5.6d,无合并伤。经典Gamma钉手术组为A组36例,改良Gamma钉手术组为B组33例。参照AO股骨转子间骨折分型标准,A组A1型5例,A2型23例,A3型8例;B组A1型8例,A2型21例,A3型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引流量及输血量,以及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浅层感染、抗生素使用时间、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半年后患髋功能Harris评分进行准确记录并作统计分析。结果69例均获随访8个月-6年8个月,平均3年6个月。随访1年内无死亡。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术后引流量及输血量,A组分别为9.5±4.7cm,85±35min,186.0±87.3ml,9.0±5.1次,102.7±49.8ml,325.0±169.5ml;B组分别为5.3±1.2cm,46±10min,65.0±26.0ml,3.0±2.1次,52.5±16.2ml,203.0±61.2ml;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康复资料显示,肺部感染和切口浅层感染发病率、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下床时间,B组均优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Gamma钉植入方法,可以提高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效率,改善术后早期恢复的效果,尤其对合并症较多的老年患者,缩短手术和麻醉时间,减少创伤和失血,以及X线暴露次数,更有利于术后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Gamma钉髓内固定 临床比较
下载PDF
咪唑安定-芬太尼与咪唑安定-丙泊酚-芬太尼催眠效果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袁红斌 石学银 +2 位作者 叶军青 刘虎 王新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6-157,共2页
关键词 麻醉药 咪唑安定 芬太尼 丙泊酚 催眠效果 临床比较
下载PDF
颅骨修补用钛网与有机玻璃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治强 董伟 +1 位作者 张雷 樊洪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F003-F003,共1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不同材料颅骨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有机玻璃组 (A组 )为历史对照组 ,钛网组 (B组 )为试验组 ,由一组医师按常规行颅骨修补术。结果 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并发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优于有机玻璃。
关键词 钛网 颅骨修补术 临床比较 并发症 对照组 颅骨缺损 手术时间 有机玻璃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与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5
6
作者 赵宗珉 赵金满 万建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582-1586,共5页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与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在临床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0-01/2005-01细菌性肝脓肿住院患者162例,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肺炎克雷伯杆菌与非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 目的:总结分析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与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在临床方面的差异,为临床医生早诊断、早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总结2000-01/2005-01细菌性肝脓肿住院患者162例,利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肺炎克雷伯杆菌与非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肝脓肿在自然情况、伴发基础疾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肝脓肿特点、治疗方法及结果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112例(69.1%), 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50例(30.9%),两组在年龄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伴发糖尿病(66.1%vs 38.0%,P<0.01)、胆道疾患(14.3%vs 28.0%,P<0.05)、腹部创伤 (5.4%vs 16.0%,P<0.05)上存在统计学差异; 两组患者在贫血上存在统计学差异(60.7%vs 78%,P<0.05).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多为单发脓肿,且多为单一病原体,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75.9%vs 58%,P<0.05;85.7%vs 64%, P<0.01).两组间在迁徙性感染、死亡率上存在统计学差异(20.5%vs 6%,P<0.05;8.9%vs 26.0%,P<0.01).结论:与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组相比,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组发病年龄较低,伴发糖尿病的比例高,多为单发,单病原体,易形成迁徙性感染,死亡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杆菌 非肺炎克雷伯杆菌 细菌性肝脓肿 临床比较
下载PDF
健脾温阳与清热化湿法治疗血浆置换术后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斌 黄裕红 +2 位作者 龚磊 孙克伟 伍玉南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368-370,共3页
关键词 慢性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术 湿法治疗 清热化湿 临床比较 温阳 健脾 解毒化瘀法
下载PDF
股骨髁上骨折三种内固定方法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郑琦 于晓文 +4 位作者 刘耀升 田小军 魏威 谢水法 毕大卫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1期690-691,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髁上骨折 内固定方法 临床比较
下载PDF
一次性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放液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121例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31
9
作者 郭秋野 李燕妮 +1 位作者 杨云桥 张伟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3期478-479,共2页
目的探讨常规胸腔穿刺放液与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对比。方法以12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61例为患者应用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60例为常规胸腔穿刺放液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 目的探讨常规胸腔穿刺放液与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对比。方法以121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61例为患者应用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60例为常规胸腔穿刺放液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4例出现气胸经引流管抽气后治愈;10例导管阻塞用导丝或生理盐水冲管后复通;2例导管脱落重新置管。所有患者经4~14 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结论一次性留置引流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且引流更为彻底,减少因胸水大量粘连需行手术治疗几率,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胸腔积液 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导管 放液治疗 胸腔穿刺 一次性 临床比较 临床推广应用
下载PDF
髂筋膜单点与多点阻滞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及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志军 贾若 +1 位作者 段立鹏 徐惠青 《北京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111-1113,共3页
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可有效的阻滞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文献报道,FICB因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并发症少,用于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疼痛的处理;在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的疼痛以及髋部... 髂筋膜间隙阻滞(fascia iliaca compartment block,FICB)可有效的阻滞股神经,股外侧皮神经和闭孔神经.文献报道,FICB因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并发症少,用于减轻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时疼痛的处理;在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的疼痛以及髋部手术的术后镇痛[1-4].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临床的应用,传统的阻力消失法FICB,不在被人青睐,但超声技术在广大的基层医院还是很难被普及的.传统的阻力消失法FICB成功率为40%~96%[5].本研究针对传统的阻力消失法FICB,单点阻滞与多点阻滞的髂筋膜阻滞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椎管内麻醉摆放体位时及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效果 椎管内麻醉 间隙阻滞 骨折患者 临床比较 股骨颈 体位 筋膜
原文传递
连续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6
11
作者 阳红卫 白念岳 +1 位作者 程智刚 郭曲练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 硬膜外腔术后镇痛 临床比较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 骨科手术病人 腰硬联合麻醉 长时间手术 全脊髓麻醉 局麻药中毒
下载PDF
四种深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颖强 张玉勤 陈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27-928,共2页
经皮深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重要医疗技术,但各种经皮深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有其优劣,现就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高频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穿刺成功率、操... 经皮深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重要医疗技术,但各种经皮深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各有其优劣,现就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高频超声引导经锁骨下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及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锁骨下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置管术 临床比较 深部 临床应用 经颈内静脉 穿刺成功率 医疗技术
下载PDF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1
13
作者 王娅婷 王军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492-495,共4页
自1935年自锁托槽问世以来,已经在现代正畸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自锁托槽主要分为主动自锁托槽和被动自锁托槽。与传统的托槽相比较,自锁托槽的优点是托槽与弓丝之间摩擦力小,矫治力量柔和且持久,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改建,加... 自1935年自锁托槽问世以来,已经在现代正畸治疗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目前,自锁托槽主要分为主动自锁托槽和被动自锁托槽。与传统的托槽相比较,自锁托槽的优点是托槽与弓丝之间摩擦力小,矫治力量柔和且持久,有利于牙周组织的改建,加快了牙齿移动的速度,从而缩短了疗程;操作简单,有效减少了患者每次复诊的椅旁操作时间。自锁托槽的缺点主要表现为对牙齿的控制较差,容易发生牙齿的倾斜移动和前牙转矩表达不足。本文对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在正畸各个治疗阶段分别进行比较,总结自锁托槽的优点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托槽 特点 临床比较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5
14
作者 焦勇 张钧 雍鹏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6年第2期161-161,共1页
本研究以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56例,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OC)的优缺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15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组和OC组。LC组79例,男48例,女31例;年龄38~69岁,平... 本研究以慢性萎缩性胆囊炎156例,比较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OC)的优缺点,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患者15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C组和OC组。LC组79例,男48例,女31例;年龄38~69岁,平均年龄(48±3.9)岁;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急性发作9例,合并胆囊息肉15例,合并胆囊结石35例。OC组77例,男42例,女35例;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47±3.5)岁;慢性萎缩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5例,合并胆囊息肉28例,合并胆囊结石54例。1.2方法(1)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硬膜外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临床比较 平均年龄 治疗 急性发作 胆囊息肉
下载PDF
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方法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震军 张春阳 +2 位作者 苏里 赵志军 梅小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8年第11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彻底冲洗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7例;采用钻孔免冲洗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13例,术后对两组病例的复发率进行随访。结果彻底冲洗组复发率2.4%;免冲洗组复发率0... 目的探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彻底冲洗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27例;采用钻孔免冲洗引流的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113例,术后对两组病例的复发率进行随访。结果彻底冲洗组复发率2.4%;免冲洗组复发率0.9%。结论免冲洗单纯引流的方法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一种简便、易行、效果良好、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手术方法 临床比较
下载PDF
四种脊柱后路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韦敏克 梁斌 +2 位作者 金先跃 韦建勋 黄孝英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12期2429-2431,共3页
目的 :比较 4种后路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6例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患者 ,分别应用 steffee、SF、AF、GSS等四种不同器械进行后路内固定 ,同时行后路减压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随访比较手术情况... 目的 :比较 4种后路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86例胸腰椎骨折及腰椎滑脱症患者 ,分别应用 steffee、SF、AF、GSS等四种不同器械进行后路内固定 ,同时行后路减压及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随访比较手术情况、神经恢复情况及复位情况。结果 :steffee组对椎体后高度恢复较差 ,SF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较高于其他三组 ,GSS组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三组。结论 :胸腰椎后路内固定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在脊柱骨折脱位、滑脱等失稳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四种内固定技术的比较结果显示 ,GSS具有组装简便、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后路固定器 治疗 胸腰椎骨折 腰椎滑脱 临床比较
下载PDF
PFNA术与人工置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18
17
作者 武学文 马敬寿 刘福志 《贵州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69-771,共3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PFNA)与人工置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PFNA组(行PFNA治疗,n=58)与置换组(人工置换术,n=40),比...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系统(PFNA)与人工置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分为PFNA组(行PFNA治疗,n=58)与置换组(人工置换术,n=40),比较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率、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6(IL-6)]、Harris功能量表得分及生活质量。结果与PFNA组比较,置换组术中出血量更多,但手术时间与卧床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引流量也显著减少(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率低于置换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血清TNF-α、IL-10、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置换组术后3个月各物质水平更低(P<0.05);两组术后3个月Harris量表中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度及总得分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且置换组术后3个月各项得分更高(P<0.05);随访1年,两组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PFNA相比,人工置换术能有效缩短老年性骨质疏松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率,可在短期内提高其髋关节功能,但手术创伤性大,费用高,术前应仔细评估患者生理状态、经济基础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人工置换术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比较
下载PDF
光量子血疗与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新睿 王少波 +2 位作者 孙红娟 郝璐 宋祖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6-426,共1页
关键词 光量子血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临床比较研究 高压氧治疗 中毒治疗 治疗操作 基层单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逆行法与顺行法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进义 王存川 +2 位作者 陈均金 胡友主 徐以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逆行法与顺行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1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逆行法组 (96例 )与顺行法组 (12 3例 ) ,分别使用逆行法与顺行法完成手术 ,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2 19例全部顺利完成 ,无需中转开腹...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逆行法与顺行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 2 1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分为逆行法组 (96例 )与顺行法组 (12 3例 ) ,分别使用逆行法与顺行法完成手术 ,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  2 19例全部顺利完成 ,无需中转开腹。手术时间A组 (37± 12 )min ,B组 (35± 7)min ,出血量A组 (3 4± 2 5 )ml,B组 (3±1 5 )ml,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 (P均 >0 0 5 )。钛夹使用病例数A组 6 6例 ,B组 12 1例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腹腔镜胆囊逆行切除法不延长手术时间、不增多出血量 ,易掌握、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法 逆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临床比较 手术时间 出血量 钛夹 结论 显著性 差异
下载PDF
应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技术进行前路脊柱侧弯矫形临床比较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冰 吕国华 +3 位作者 马泽民 李晶 邓幼文 刘伟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6期519-521,共3页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应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两种方法进行脊柱侧弯前路矫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 ,各 6例。 结果 胸腔镜组出血量 ( 2 6 0± 4 0 0 )ml少于开胸组 ( 390± 5 7 3)ml,... 目的 通过前瞻性研究评价应用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两种方法进行脊柱侧弯前路矫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 ,各 6例。 结果 胸腔镜组出血量 ( 2 6 0± 4 0 0 )ml少于开胸组 ( 390± 5 7 3)ml,(t =- 4 5 5 7,P =0 0 0 1)。术后上肢功能评分 :胸腔镜组 (术后 1 3± 0 3,3个月 1 1± 0 1)优于开胸组 (术后 2 1± 0 2 ,3个月 1 5±0 3) (t=- 5 4 35 ,- 3 0 98;P =0 0 0 0 ,0 0 0 1)。术后脊柱侧弯平均矫正率 :胸腔镜组平均矫正率 5 9% ,开胸组平均矫正率6 2 % ,P =0 6 2 8。所有病例术后随访平均 12个月 ,均获得良好骨融合。 结论 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技术进行前路脊柱侧弯矫形均可以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围手术期及术后 3个月以内的临床评估 ,胸腔镜技术在减少术中出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开胸 脊柱侧弯 前路 矫形 术后 临床比较 上肢功能障碍 临床评估 骨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