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隐丹参酮调节HIF-1α/BNIP3信号通路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软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1
作者 王柯 叶寒露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372-378,共7页
目的 探究隐丹参酮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信号通路对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新西兰兔并以改良Videman法构建兔KO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载组、隐丹参酮... 目的 探究隐丹参酮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腺病毒E1B19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信号通路对兔膝骨关节炎(KOA)模型软骨细胞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取新西兰兔并以改良Videman法构建兔KO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载组、隐丹参酮组、HIF-1α敲低组、隐丹参酮+HIF-1α敲低组,每组9只;另取9只新西兰兔为对照组。分组干预后以Lequesne MG的膝关节级别评估法对兔膝关节临床症状(局部疼痛、步态、关节活动、关节肿胀)进行评分;HE染色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组织的退变情况并进行改良Mankin's评分;TUNEL染色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组织细胞凋亡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兔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6、IL-18、IL-10水平;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兔膝关节软骨组织自噬(LC3、Beclin-1)、凋亡(Bax、Cleaved Caspase-3)和HIF-1α/BNIP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出现明显退变症状,局部疼痛、步态、关节活动及关节肿胀评分、改良Mankin's评分、凋亡率、血清IL-18及IL-6水平、软骨组织LC3Ⅱ/LC3Ⅰ、Beclin-1、Bax、Cleaved Caspase-3、BNI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软骨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隐丹参酮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退变症状减轻,局部疼痛、步态、关节活动及关节肿胀评分、改良Mankin's评分、凋亡率、血清IL-18及IL-6水平、软骨组织LC3Ⅱ/LC3Ⅰ、Beclin-1、Bax、Cleaved Caspase-3、BNIP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血清IL-10水平、软骨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HIF-1α敲低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退变症状加重,局部疼痛、步态、关节活动及关节肿胀评分、改良Mankin's评分、凋亡率、血清IL-18及IL-6水平、软骨组织LC3Ⅱ/LC3Ⅰ、Beclin-1、Bax、Cleaved Caspase-3、BNI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软骨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空载组兔各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隐丹参酮+HIF-1α敲低组较隐丹参酮组兔膝关节软骨组织退变症状加重,局部疼痛、步态、关节活动及关节肿胀评分、改良Mankin's评分、凋亡率、血清IL-18及IL-6水平、软骨组织LC3Ⅱ/LC3Ⅰ、Beclin-1、Bax、Cleaved Caspase-3、BNI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软骨组织HIF-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较HIF-1α敲低组上述指标变化相反。结论 隐丹参酮可通过上调HIF-1α、下调BNIP3表达,抑制炎症及自噬,减轻KOA兔膝关节软骨组织退变,改善其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骨关节炎 软骨细胞 自噬 凋亡 HIF-1α/BNIP3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对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姜艳艳 肖红芳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对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n=50)与对照...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对患者炎症因子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n=50)与对照组(他汀类药物治疗,n=50)。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TNF-α、IL-6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D、Fbg、FDP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冠心病临床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及凝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治疗应用 羟甲基戊二酰基CoA还原酶抑制剂/治疗应用 冠心病/药物疗法 炎症趋化因子类 血液凝固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王立华 贾岚 +3 位作者 陈海燕 杨波 王喆 毕学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方法:将hUVECs进行传代培养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尿毒症毒素+STS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方法:将hUVECs进行传代培养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尿毒症毒素+STS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组,其中后2组中STS的浓度为10 mg·L^(-1);先给予各组剪切力刺激,剪切力大小为12 dyn·cm^(-2);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RK、核因子κB(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结果:CCK-8法检测,在剪切力作用后,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和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尿毒症毒素+STS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尿毒症毒素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抑制ERK信号通路后,与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检测,与尿毒症毒素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抑制ERK通路后,与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UNEL法检测,尿毒症毒素+STS组的细胞凋亡率小于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和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P<0.05)。结论结论:一定浓度STS能通过ERK信号通路调节NF-κB和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来改善尿毒症毒素作用下的内皮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尿毒症 丹参酮ⅡA磺酸钠
下载PDF
促内皮和抗炎的丹参酮ⅡA洗脱支架涂层研究
4
作者 杨梦毅 黄楠 +5 位作者 熊开琴 杜泽煜 马青 徐佳乐 汪川哲 涂秋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222-233,共12页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心血管支架存在的晚期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通过超声雾化喷涂技术构建传统中药丹参酮ⅡA(TS)洗脱支架,探究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技术构建TS洗脱支架;利用水接触角(WCA)检测...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心血管支架存在的晚期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通过超声雾化喷涂技术构建传统中药丹参酮ⅡA(TS)洗脱支架,探究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技术构建TS洗脱支架;利用水接触角(WCA)检测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球囊扩张实验及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对涂层表面的亲疏水性、化学成分及结构、涂层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对TS涂层药物释放行为进行检测;通过体外溶血率和血小板实验初步评价涂层的血液相容性;通过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评估TS涂层对内皮细胞(ECs)和平滑肌细胞(SMCs)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炎症行为及表型的调节作用;通过半体内血液循环实验进一步探索涂层抗血栓形成效果。结果WCA、FTIR、SEM和UV-Vis等检测结果证实了TS洗脱支架的成功制备,涂层中TS在体外能够保持28 d持续释放;体外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TS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质量比为30%的涂层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激活、促进ECs及抑制SMCs增殖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调节巨噬细胞的炎症行为;半体内血液循环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的效果。结论制备的TS洗脱支架具有选择性促进内皮增殖,抑制平滑肌增生、调控炎症的作用,以及优异的抗血栓形成能力,能够为病变血管修复提供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药物洗脱支架 促内皮 抗炎 抗血栓 血管细胞相容性
下载PDF
隐丹参酮通过TLR4/NF-κB/JNK信号通路减轻脂多糖对肺泡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研究
5
作者 张兆林 赵慧真 +4 位作者 王国明 张涵 于娜 张晶晶 张淑凤 《临床肺科杂志》 2024年第4期518-524,共7页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隐丹参酮(CT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MLE-12)的影响。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IL-1β、IL-6、TNF-α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筛选出具有最佳造模...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隐丹参酮(CT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肺泡上皮细胞(MLE-12)的影响。方法 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IL-1β、IL-6、TNF-α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筛选出具有最佳造模效果的LPS浓度;之后通过CCK-8考察CTS对细胞的非毒性剂量范围;将试验分为对照组、LPS组和CTS+LPS组3个组,ELISA检测细胞上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qPCR检测细胞内IL-1β、IL-6、TNF-α、Bax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TLR4、p-p65和p-JNK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LPS浓度≥1.0μg/mL时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2.0和5.0μg/mL LPS组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CTS浓度为0~5.0μM时,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即药物的无毒范围。与LPS组相比,CTS+LPS组IL-1β、IL-6和TNF-α含量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CTS+LPS组Bax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Bcl-2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LPS组TLR4、p-p65、p-JNK蛋白水平显著上升(P<0.01);与LPS组相比,CTS+LPS组TLR4、p-p65、p-JNK蛋白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CTS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JNK信号通路减轻LPS诱导的MLE-12细胞炎性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脂多糖 肺泡上皮细胞 TLR4/NF-κB/JNK信号通路
下载PDF
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马书恒 缪林坪 +3 位作者 陈荻秋 韩丽 张富凯 贺气志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0-96,共7页
为研究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倒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 为研究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生长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倒置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LasI、LasR、RhlI和RhlR的表达的影响。隐丹参酮对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800.0μg/mL;结晶紫染色后,隐丹参酮的质量浓度为800.0μg/mL时抑制菌膜效果最佳,且呈剂量依赖性(P<0.01);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隐丹参酮对生物膜的形成和分布,200.0μg/mL时抑菌效果显著提升。在200.0~800.0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800.0μg/mL的隐丹参酮对LasI、LasR、RhlI和RhlR基因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P<0.01)。隐丹参酮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LasI等基因的表达。本研究表明,隐丹参酮可以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干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为临床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的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丹参酮 群感系统 耐药性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抑制内皮细胞焦亡减轻糖尿病大鼠肾损伤
7
作者 张珂嘉 周子铉 +2 位作者 高坤 孙斯凡 刘超侠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大鼠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液(STZ)复制大鼠DKD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anⅡA组、缬沙坦组。实验过程中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变化,...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大鼠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高脂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液(STZ)复制大鼠DKD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anⅡA组、缬沙坦组。实验过程中动态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糖变化,收集血、尿标本检测生化指标;收集肾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过碘酸雪夫染色(PAS)、透射电镜以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TanⅡA可增加DKD大鼠体重(P<0.01),降低血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和血清肌酐(Scr)水平(P<0.05),而用药各组空腹血糖(F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nⅡA组肾组织HE染色后肾小管损伤分级、PAS阳性的肾小球系膜区统计均较DKD组减轻(P<0.05)。TanⅡA改善DKD大鼠的氧化应激与细胞焦亡:透射电镜观察到TanⅡA组和缬沙坦组大鼠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RGMEC)的细胞膜损伤明显减轻;TanⅡA组和缬沙坦组的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含NLR家族Pyrin域蛋白3(Nlrp3)表达减少(P<0.01)。结论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调节Txnip/Nlrp3炎症小体,抑制大鼠肾小球微血管内皮细胞焦亡,从而延缓DKD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丹参酮ⅡA Nlrp3炎症小体 氧化应激 细胞焦亡
下载PDF
隐丹参酮通过调节TGF⁃β/Smad通路改善高氧诱导肺损伤的纤维化过程
8
作者 马萌萌 包天平 +3 位作者 曹林霞 李靖燕 余冰睿 田兆方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78-184,共7页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对高氧诱导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50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CTS低剂量组(7.5 mg/kg)、CTS中...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ryptotanshinone,CTS)对高氧诱导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将50只新生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高氧组、CTS低剂量组(7.5 mg/kg)、CTS中剂量组(15.0 mg/kg)及CTS高剂量组(30.0 mg/kg)。高氧组及CTS干预组大鼠饲养于氧浓度95%的氧箱中,空气组饲养于空气中。CTS干预组大鼠生后每日给予CTS腹腔注射,空气组及高氧组每日腹腔注射同等体积DMSO。7 d后安乐死全部大鼠后取肺组织用于后续实验。应用HE染色观察肺泡病理改变;通过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纤维化程度;RT⁃qPCR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信号转导分子(small mother against decapentaplegic,Smad)2/3、p⁃Smad2/3的表达。体外实验:选用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fetal lung fibroblast⁃1,HFL⁃1),按照培养条件分为空气组、高氧组及CTS干预组,空气组常规条件下培养,而高氧及干预组置于95%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干预组加入CTS 10μmol/L。CCK⁃8实验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TGF⁃β1、α⁃SMA、p⁃Smad2/3、Smad2/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大鼠肺泡形态紊乱、间隔增宽,RAC值下降,纤维化评分上升(P<0.05);TGF⁃β1及α⁃SMA的mRNA水平升高(P<0.05);p⁃Smad2/3表达升高(P<0.05);不同剂量的CTS给药后可改善上述指标(P<0.05);同时,CTS还可以降低高氧后HFL⁃1细胞的TGF⁃β1、α⁃SMA、p⁃Smad2/3、Smad2/3表达(P<0.05)。结论:CTS可通过TGF⁃β/Smad通路改善高氧诱导肺损伤的纤维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高氧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纤维化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9
作者 贾静 单士刚 +5 位作者 章康威 付晓俐 魏明杰 包永芬 黎威巍 迟恒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改善丹参酮ⅡA的水溶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A-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时间、温度、质量比对收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优化实验条件,接着用荧光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最后检测包合物水溶性。结果时间3h、温度55℃、丹... 目的改善丹参酮ⅡA的水溶性。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A-β-环糊精包合物,研究时间、温度、质量比对收率的影响。用正交试验优化实验条件,接着用荧光光谱法对包合物进行表征,最后检测包合物水溶性。结果时间3h、温度55℃、丹参酮ⅡA与β-环糊精质量比1∶4为最佳制备条件,荧光光谱法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与丹参酮ⅡA相比,包合物的溶解度提高了24.5倍。结论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ⅡA-β-环糊精包合物,使丹参酮ⅡA溶解度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Β-环糊精 饱和水溶液法 制备条件 溶解度
下载PDF
扶正化瘀片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临床分析
10
作者 李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6-0058,共3页
分析扶正化瘀片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应用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治疗的134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采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和研究组(67例,采用扶正化瘀片联合丹参酮IIA磺... 分析扶正化瘀片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应用于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治疗的134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患者,分为对照组(67例,采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治疗)和研究组(67例,采用扶正化瘀片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统计2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优于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化瘀片联合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化瘀片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 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丹参酮ⅡA调控肠道微生物群抑制胃癌生长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庄辛福 於敏 +1 位作者 范艳 朱长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20-423,共4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胃癌异种移植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对照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菌群失调组,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的磷酸化及下游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表...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胃癌异种移植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小鼠胃癌移植瘤模型,分对照组、TanⅡA高剂量组和TanⅡA+菌群失调组,比较各组肿瘤生长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的磷酸化及下游细胞因子IL-6和IL-1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抑制移植瘤生长,但肠道菌群失调状态部分阻断了丹参酮ⅡA的抗肿瘤作用。此外,肠道菌群失调消除了丹参酮ⅡA刺激的移植瘤小鼠中NF-κB信号的减少。结论: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调节NF-κB信号影响肠道微生物群而抑制胃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肠道微生物 胃癌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与丹参酮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凤武云 王金萍 孙红艳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21-123,137,共4页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与丹参酮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楚雄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与丹参酮在老年心力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楚雄州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酮治疗,分析2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学相关指标及心功能相关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及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更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更短,6 min步行距离(6 minutes walking distance,6MWD)更长(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瑞舒伐他汀与丹参酮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NO、BNP和ET-1血清指标,稳定心功能,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丹参酮 老年患者 心力衰竭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酮含片中四种成分的含量 被引量:5
13
作者 朱大胜 付秀娟 谭生建 《中国药师》 CAS 2008年第3期301-303,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酮含片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丹参酮含片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乙腈-水(55:4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4 nm。结果: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分别是:0.0094~0.376μg(r=0.999 9),0.0360—1.4400μg(r=0.999 9),0.0224~0.896μg(r=0.999 8)和0.0300—1.2000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RSD)分别为99.9%(3.3%)、101.7%(0.28%)、98.7%(1.0%)和100.8%(0.5%)。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用于丹参酮含片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酮含片 二氢丹参酮 丹参酮 丹参酮 丹参酮ⅡA
原文传递
丹参酮ⅡA对大鼠创面愈合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陶冶 张瑱 +1 位作者 周水勇 卫艳萍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84-90,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大鼠创面愈合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取96只大鼠建立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TanⅡA低、中和高剂量组,其余24只为对照组。TanⅡA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按100、200和300 mg·kg^(-1)的剂量制成10 mL ...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TanⅡA)对大鼠创面愈合瘢痕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取96只大鼠建立创面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及TanⅡA低、中和高剂量组,其余24只为对照组。TanⅡA低、中和高剂量组分别按100、200和300 mg·kg^(-1)的剂量制成10 mL TanⅡA溶液腹腔注射,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DMSO 10 mL,连续注射14 d。比较各组大鼠创面组织瘢痕增生指数(HI)、单位面积的成纤维细胞数量(NA)、创面组织学、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HE染色显示,注射14 d后对照组创面组织上皮完整、无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可见成纤维细胞(FB)肿胀、排列紊乱,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TanⅡA不同剂量组注射3 d即可见FB增生,高剂量组最明显;注射14 d后,TanⅡA高剂量组FB轻微肿胀,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TanⅡA不同剂量组在各注射时间创面愈合面积、TGF-β_(1)水平、IL-10、GM-CSF mRNA和蛋白水平较模型组升高(P<0.05),注射3、7 d后,HI、NA较模型组升高(P<0.05);愈合时间、TNF-α水平和注射14 d的TanⅡA中、低剂量组HI、NA较模型组降低(P<0.05)。随TanⅡA剂量增加,HI、NA、创面愈合面积、TGF-β_(1)水平、IL-10、GM-CSF 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创面愈合时间缩短,TNF-α水平降低(P<0.05)。结论TanⅡA对大鼠创面修复中增生性瘢痕的产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IL-10、GM-CSF mRNA和蛋白的表达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创面瘢痕 白介素-10 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下载PDF
RP-HPLC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4种丹参酮的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杜玮 魏玉辉 +2 位作者 赵刚 秦红岩 武新安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786-789,共4页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4种丹参酮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丹参醇提物中4种丹参酮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VP-ODS 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05mol.L-1醋酸铵缓冲溶液(醋酸调pH至2.5)(70:30)为流动相... 目的建立了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4种丹参酮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丹参醇提物中4种丹参酮的药动学研究。方法采用VP-ODS C18柱(4.6mm×250mm,5μm),以甲醇-0.05mol.L-1醋酸铵缓冲溶液(醋酸调pH至2.5)(70: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63nm,柱温40℃,以丙酸睾丸素为内标,测定血浆4种丹参酮的浓度。结果隐丹参酮、丹参酮Ⅰ、次甲基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12.75mg.L-1;0.01~16.25mg.L-1;0.02~13.75mg.L-1;0.02~13.25mg.L-1,其回收率均大于88.7%。药动学参数表明,隐丹参酮和丹参酮ⅡA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次甲基丹参酮和丹参酮Ⅰ符合一室开放模型。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丹参提取物中丹参酮类的血药浓度分析和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丹参酮 丹参酮 次甲基丹参酮 丹参酮ⅡA 药动学
下载PDF
丹参酮Ⅱ_(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布 邹芳 +5 位作者 袁胜芳 项保利 张志华 顾鑫 牛向欣 赵建清 《中国药业》 CAS 2023年第10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培养基),顺铂组(B组,10μg/mL顺铂),丹参酮Ⅱ_(A)低、中、高剂量组(C1组、C2组、C3组,5,10,20μmol/L),各组细胞以加入相应药...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迁移、侵袭、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等体积培养基),顺铂组(B组,10μg/mL顺铂),丹参酮Ⅱ_(A)低、中、高剂量组(C1组、C2组、C3组,5,10,20μmol/L),各组细胞以加入相应药物或培养基处理。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实验法观察细胞迁移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整合素(integrin)α2、integrinβ1、细胞周期蛋白B1(Cyclin B1)、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组及C1组、C2组、C3组细胞处理24,48,72 h时的增殖率均显著降低,24 h时的迁移细胞数及侵袭细胞数均显著减少,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及C1组、C2组、C3组细胞处理24 h的G0/G1期细胞占比均显著升高,S期、G2/M期细胞占比均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及C1组、C2组、C3组细胞处理24 h的MMP-2,MMP-9,integrinα2,integrinβ1,Cyclin B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_(A)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并促进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MMP-9,integrinα2,integrinβ1,Cyclin B1的表达和上调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_(A) 肺腺癌 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和自噬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海叶 邢瑞敏 +4 位作者 马欣 宋长亮 李静静 乔冰冰 吴庭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308-314,共7页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0,2,4,8,16,32μmol/L)干预对数生长期人喉... 目的 研究丹参酮ⅡA对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影响,并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探讨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0,2,4,8,16,32μmol/L)干预对数生长期人喉癌Hep-2细胞48 h,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计算半抑制浓度(IC50)作为后续实验药物浓度。取对数生长期人喉癌Hep-2细胞,设空白组、丹参酮ⅡA组、丹参酮ⅡA+IGF-1(PI3K激活剂)组、丹参酮ⅡA+LY294002(PI3K抑制剂)组,各组给予相应干预48 h后,CCK-8法、Annexin V-FITC/PI双染法、GFP-LC3荧光质粒转染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和自噬体形成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激活型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I3K、p-PI3K、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丹参酮ⅡA对Hep-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IC50值为9.6μmol/L。与空白组比较,丹参酮ⅡA组Hep-2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均<0.05),细胞内自噬体数量显著增多(P<0.05),Bax、Cleaved Caspase-3、LC3-Ⅰ、LC3-Ⅱ表达量及LC3-Ⅱ/LC3-Ⅰ、Bax/Bcl-2比值均显著升高(P均<0.05),Bcl-2、p-PI3K、p-Akt、p-mTOR表达量及p-PI3K/PI3K、p-Akt/Akt、p-mTOR/mTOR均显著降低(P均<0.05);IGF-1能够明显逆转丹参酮ⅡA对Hep-2细胞的上述调控作用,LY294002则能够明显加强丹参酮ⅡA的上述作用。结论 丹参酮ⅡA能够促进人喉癌Hep-2细胞凋亡和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喉癌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凋亡 自噬
下载PDF
HPLC法测定丹参酮滴耳液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_A含量 被引量:5
18
作者 谭生建 王文明 +3 位作者 刘刚 姜韧 张捷 赵华军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滴耳液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 - 10 %乙腈 (5 2∶4 8) ;流速 1.5ml/min ;检测波长 2 5 4nm。结果 二氢丹参酮Ⅰ、隐...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酮滴耳液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相为乙腈 - 10 %乙腈 (5 2∶4 8) ;流速 1.5ml/min ;检测波长 2 5 4nm。结果 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 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 =- 0 .0 6 14 8+0 .0 0 0 0 0 10 6 6X ,r =0 .9998;Y =- 0 .5 318+0 .0 0 0 0 0 12 70X ,r=0 .9998;Y =- 0 .2 0 74 +0 .0 0 0 0 0 0 94 4 9X ,r =0 .9996 ;Y =- 0 .0 7330 +0 .0 0 0 0 0 0 95 5 0X ,r =0 .9999。 4组分的平均回收率和RSD分别为 99.1%、4 .4 % ;10 2 .5 %、2 .3% ;10 0 .6 %、5 .0 % ;98.0 %、2 .8%。最低检出浓度分别约为 0 .2、0 .3,0 .2、0 .2 μg·ml-1。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 ,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可用于测定丹参酮滴耳液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和丹参酮ⅡA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法 含量测定 丹参酮滴耳液 二氢丹参酮I 丹参酮丹参酮I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混合物基于TGF-β1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研究
19
作者 辛林林 王浩南 +6 位作者 张喆 白艳红 刘红燕 周颖 李庆军 刘谦 张永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54-57,共4页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混合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抑制瘢痕形成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配制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混合物(丹参酮ⅡA与...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混合物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诱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skin fibroblasts,HSF)抑制瘢痕形成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配制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混合物(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标准品按照1∶1的比例配置)溶液,采用TGF-β1诱导HSF细胞增殖构建增生性瘢痕体外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测定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对HSF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SF细胞中TGF-β1/Smad信号通路下游信号分子p-Smad2、Smad3蛋白以及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能剂量依赖地抑制HSF细胞的增殖,降低p-Smad2、Smad3蛋白和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结论:丹参酮ⅡA与隐丹参酮混合物可能通过下调p-Smad2、3和Survivin蛋白的水平,抑制HSF细胞的增殖,发挥抑制瘢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丹参酮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瘢痕
下载PDF
总丹参酮超声提取及其主要成分的HPLC法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源源 田友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083-2084,共2页
[目的]提取总丹参酮并测定其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提取总丹参酮,并对提取物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HPLC测定。[结果]总丹参酮提取物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成分完全分离,含量分别为100.4... [目的]提取总丹参酮并测定其中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运用超声技术提取总丹参酮,并对提取物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含量进行HPLC测定。[结果]总丹参酮提取物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成分完全分离,含量分别为100.4、69.9和124.4 mg/g。[结论]HPLC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对总丹参酮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 超声提取 丹参酮 丹参酮 丹参酮ⅡA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