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翻译专业教学主体交往体系探究
1
作者 孟繁婷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48-I0048,共1页
课题调研情况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在日益增多,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适应这一趋势,很多高校专门设置了翻译专业,以培养社会和国家需要的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如何高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是翻... 课题调研情况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蓬勃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也在日益增多,翻译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为适应这一趋势,很多高校专门设置了翻译专业,以培养社会和国家需要的英语翻译专业人才。如何高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翻译能力是翻译教学的中心问题。翻译课堂教学的实践形态是交往,交往也是教学的一个本质属性,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指向。教育交往发生的缘由和存在的根据在于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并自始至终密切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能力 翻译人才 英语翻译专业 主体交往 翻译教学 翻译专业教学 翻译课堂教学 实践形态
原文传递
浅析旅游教育主体交往的途径与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戴晓丹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S5期193-194,共2页
教育主体交往是我国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之一。旅游教育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孕育在整个教育研究的共性之中,但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受旅游业的影响,旅游教育的主体间交往不仅仅局限于旅游院校中师... 教育主体交往是我国教育研究的新视角,也是当前教育研究的前沿与热点问题之一。旅游教育是教育研究的一个分支,其研究孕育在整个教育研究的共性之中,但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受旅游业的影响,旅游教育的主体间交往不仅仅局限于旅游院校中师生之间的交往,还涉及到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媒体、旅游教育管理机构及国际旅游院校之间的交往,在该交往系统中体现了旅游教育的主体间的交往。有鉴于此,本文力图从旅游教育主体交往的研究中,构建旅游教育主体间的和谐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教育 主体交往 途径
下载PDF
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38-139,共2页
英语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英语翻译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首先就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析,而后介绍了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为体系优化提出相... 英语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加深,英语翻译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首先就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中的相关概念进行简单的分析,而后介绍了英语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为体系优化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以期英语翻译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的翻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翻译教学 主体交往 体系建构
下载PDF
试析学分制下的主体交往模式
4
作者 施文洁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58-59,共2页
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换已经成为必然 ,学分制条件下的交往主体更具独立性 ,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平等 ,这种新型的交往模式也更具内在的能动性 ,从而更具效率。
关键词 学分制 主体交往模式 交往主体 交往模式 平等 效率 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
下载PDF
师生双主体交往关系及实现方法
5
作者 姚少玲 《林区教学》 2006年第10期3-4,共2页
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建构主义”师生观为基础,论述了师生双主体交往关系的特点、表现形式。针对“教学互动”这一实现师生双主体交往关系的根本途径和“师生对话”这一双主体交往关系中“活的灵魂”,讨论了双主体交... 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建构主义”师生观为基础,论述了师生双主体交往关系的特点、表现形式。针对“教学互动”这一实现师生双主体交往关系的根本途径和“师生对话”这一双主体交往关系中“活的灵魂”,讨论了双主体交往关系的实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交往关系 教学互动 师生对话 情境教学
下载PDF
论转型期主体交往异化的事实与扬弃的条件
6
作者 孙惠民 《广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7-30,共4页
本文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交往和异化理论来探讨我国当代社会转型期主体交往异化的表现和扬弃异化条件,并对实现全面、自由、平等的主体交往进行了展望。这对于解决当今社会主体交往中存在的负面问题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主体交往 异化现象 中国 社会主义 商品经济 科学技术 制度
下载PDF
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主体交往体系构建研究
7
作者 胡佳烜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8年第1期100-102,共3页
作为一种跨文化、跨语言交际方式,英语翻译在我国参与国际交往日渐频繁的今天,其重要性也更加凸显,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也因此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本文就以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主体交往体系的构建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英语 翻译教学 主体交往
下载PDF
教师发展异化与教育双主体交往的构建
8
作者 赵光义 《教育科学文摘》 2020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前,教师发展观处于分裂状态,教师发展实践所映射出的哲学取向,往往处于经验主义与反理性的两个极端。教师发展常常被简单理解为技能精进或是个体精神层面的完善。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发展的现有研究缺乏对教师本体的哲学思索,或是所持... 目前,教师发展观处于分裂状态,教师发展实践所映射出的哲学取向,往往处于经验主义与反理性的两个极端。教师发展常常被简单理解为技能精进或是个体精神层面的完善。其主要原因是,教师发展的现有研究缺乏对教师本体的哲学思索,或是所持有的哲学立场未能关照中国现实的社会与教育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与教育 发展异化 主体交往 反理性 分裂状态 哲学取向 哲学立场 情境
下载PDF
“讲好中国故事”的多维功能、现实挑战与拓展路径--基于马克思精神交往观 被引量:1
9
作者 胡德庆 《理论建设》 2024年第2期101-112,共12页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显著的“对内”和“对外”双重价值。在马克思精神交往观视域下,其双重价值主要包括:对内刻入中国基因,发展国人的“本质性存在”;渗透中国精神,激发现代“生产动能”;融进中国理论,共建民族“自由王国”;以及对外... “讲好中国故事”具有显著的“对内”和“对外”双重价值。在马克思精神交往观视域下,其双重价值主要包括:对内刻入中国基因,发展国人的“本质性存在”;渗透中国精神,激发现代“生产动能”;融进中国理论,共建民族“自由王国”;以及对外展示中国形象,推进建设世界“现实共同体”。时下“讲好中故事”面临一些现实挑战:敌对势力正有意扭曲中国故事、多元思潮正持续消解中国故事、数智空间正无声解构中国故事,以及少数“新一代”正被动误解中国故事。应从全面把握中国故事意识形态属性、以主流价值观引领中国故事话语叙事、用数智技术全时空赋能中国故事高质传播、分众化观照重点群体对中国故事接受度等方面,持续推进和拓展讲好中国故事实践,使其内外双重功能得以更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讲好中国故事 马克思精神交往 精神生活 主体交往 形象传播
下载PDF
多主体系统交往的建构效应
10
作者 王丽春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37-40,共4页
在多主体交往系统内 ,由于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层次性、多样性等特点 ,各参与主体在积极投入交往性互动活动的同时可以实现自我的知识建构、社会性素质建构、和人格建构等多方面的建构效应。任何一种构成的交往系统内不管采取何种交往... 在多主体交往系统内 ,由于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层次性、多样性等特点 ,各参与主体在积极投入交往性互动活动的同时可以实现自我的知识建构、社会性素质建构、和人格建构等多方面的建构效应。任何一种构成的交往系统内不管采取何种交往形式 ,都必须首先具备实现有效建构的条件 ,即各互动方之间交往活动的理解性、反思性、真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效应 主体交往系统 知识建构 人格建构 问题解决 学生
下载PDF
价值观、道德观与技术理性:理解网络交往主体异化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蜺 郝亚芬 金栋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48,57,共5页
本文从价值观、道德观以及技术理性三个方面对网络交往主体异化进行分析。认为主体的失当价值观、失当道德观是引起网络交往主体异化的两重原因;认为技术目标的单一性、目标设定的过度理性化等是引起网络交往主体异化的技术理性根源。
关键词 网络交往主体异化 价值观 道德观 技术理性
下载PDF
网络社会交往主体的人性假设 被引量:1
12
作者 童星 严新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网络社会交往主体的人性假设首先是将日常社会的人性假设———"政治人"、"经济人"带入了网络社会,"政治人"意即网民的行为经常体现出"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一已有千百年的人性假设,"经济人&... 网络社会交往主体的人性假设首先是将日常社会的人性假设———"政治人"、"经济人"带入了网络社会,"政治人"意即网民的行为经常体现出"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一已有千百年的人性假设,"经济人"意即网民的行为表现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这一近代的人性假设;由于网络社会交往的特点,网民一般以爱好、情趣等精神属性选择交往对象,因此,网民都表现出"情感人"的人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交往主体 “政治人” “经济人” “情感人”
下载PDF
主体间性与交往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仁宇 《南都学坛(南阳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75-78,共4页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概念之一 ,国内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存在着泛化的倾向 ,把它等同于交往关系。其实 ,主体间性是讲主体间的作用与沟通。而交往是指人与人与之间的交流与交换 ,后者较为宽泛。在交往活动中 ,人作为主体参与... 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概念之一 ,国内在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时存在着泛化的倾向 ,把它等同于交往关系。其实 ,主体间性是讲主体间的作用与沟通。而交往是指人与人与之间的交流与交换 ,后者较为宽泛。在交往活动中 ,人作为主体参与程度不同 ,只有交往活动中达到互为主体时才有主体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主体交往 主体 现代西方哲学 交往活动 交往关系
下载PDF
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探究——以师生协同发展为导向 被引量:3
14
作者 韩祥伟 《职业技术》 2018年第6期85-87,共3页
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师生协同发展:即教师和学生协同发展、教师专业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协同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协同发展。"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包括... 高职思政课"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师生协同发展:即教师和学生协同发展、教师专业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协同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与思想道德素养协同发展。"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包括定向预设—交往准备、文本对话与主体互动、交往反思与主体提升三个阶段。"双主体——交往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主要是从教师主体探究教师"教学力"的提高;从学生主体探究学生"学习力"形成及职业能力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师生协同 思政课 主体——交往 教学模式
下载PDF
论网络交往主体的异化与重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仁青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7期18-20,共3页
网络交往导致交往主体的自我异化,主要表现为网络交往主体自我认同困难、心理孤独感加剧、思考能力和选择能力退化。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指导,重建新的网络交往主体,要求交往主体对网络与自我有准确的认识,合理调试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 网络交往导致交往主体的自我异化,主要表现为网络交往主体自我认同困难、心理孤独感加剧、思考能力和选择能力退化。以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为指导,重建新的网络交往主体,要求交往主体对网络与自我有准确的认识,合理调试现实角色和虚拟角色的关系,重视现实社会中的各种交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交往 交往主体 人的主体 主体异化 马克思交往理论
下载PDF
认识道德与实践——再论教学交往中的主体观念
16
作者 柴楠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0-13,共4页
主体性教学交往的理念是在对主体性哲学的整体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综合观念。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教学主体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从知识维度看,教学主体是认识主体,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主观建构对象的认识形成关于教学交往... 主体性教学交往的理念是在对主体性哲学的整体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综合观念。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教学主体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从知识维度看,教学主体是认识主体,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主观建构对象的认识形成关于教学交往的知识和真理;从伦理维度看,教学主体是道德主体,必须以道德的方式进行教学交往,而这一交往的有效运行依赖于主体的自主和自律;从社会维度看,教学主体是实践主体,教学主体之所以为主体是在教学交往的实践活动中得以生成和显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识主体 道德主体 实践主体 主体性教学交往
下载PDF
制度供给: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的变量
17
作者 龙柏林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75-78,共4页
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研究已成为我国人学主体性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文章从制度人学的视野切入 ,在分析制度供给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制度供给是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的内生变量与调控变量的基本观点 ,并针对制度供给... 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研究已成为我国人学主体性研究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文章从制度人学的视野切入 ,在分析制度供给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关系的基础上 ,提出了制度供给是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的内生变量与调控变量的基本观点 ,并针对制度供给的缺位与虚置情形 ,探讨了加强制度创新与完善制度实施 ,以健全制度供给 ,促进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供给 个人交往主体性发展 变量
下载PDF
个人交往主体性的功能诠释
18
作者 龙柏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8-22,90,共6页
个人交往主体性作为一种交往关系质态,具有双重的功能:在微观功能上,表现为内推个体化发展和外拓社会化发展的人本指归功能;在宏观功能上,表现为交往良序弘扬的催生剂与交往良序病变的解毒剂功能。个人交往主体性结构的失衡还会影响到... 个人交往主体性作为一种交往关系质态,具有双重的功能:在微观功能上,表现为内推个体化发展和外拓社会化发展的人本指归功能;在宏观功能上,表现为交往良序弘扬的催生剂与交往良序病变的解毒剂功能。个人交往主体性结构的失衡还会影响到其功能的发挥,造成人本指归功能的效能扭曲和交往良序功能的良序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交往主体 人本指归 交往良序 功能发挥
下载PDF
走进个人交往主体性
19
作者 龙柏林 《青海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56-59,共4页
关键词 个人交往主体 人学 社会转型 交往实践 能动性 自主性 超越性
下载PDF
试论网络交往中主体的自我异化
20
作者 赵仁青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55-,共1页
关键词 网络交往 自我异化 交往主体 主体 创造物 选择能力 毫无意义 网络主体 讽刺画 网络虚拟空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