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寻“审美普遍规律”的人类学视角——从康德到泰勒:西方审美人类学的本土传统溯源
1
作者 陈杰 《美育学刊》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美国学者马歇尔·萨林斯将“人类学”概念区分为以“他者”为研究重心的现代文化人类学和西方古典的本土人类学两种模式,为我们理解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西方古典美学家已经运用人类学的视野来探寻“审美的普... 美国学者马歇尔·萨林斯将“人类学”概念区分为以“他者”为研究重心的现代文化人类学和西方古典的本土人类学两种模式,为我们理解审美人类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西方古典美学家已经运用人类学的视野来探寻“审美的普遍规律”问题,但这些理论尝试却一直未受到学界的重视和发掘。通过梳理西方古典式的人类学美学观到现代审美人类学的理论轨迹,可以发现审美人类学是西方古典本土人类学美学观现代化的一条理论路径。正是在古典的主体性哲学人类学向现代的文化人类学的转变过程中,西方理论家们逐渐明确了文化语境意识,进而使美学研究完成了从求助于哲学人类学视野到借用文化人类学方法的转变,这标志着现代审美人类学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人类学美学观 文化转向 语境 审美人类学
下载PDF
“主体人类学”概念的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秉公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7-67,159,共11页
人类学是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的学问,但长期以来却出现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偏移",并产生严重危害。建立"主体人类学"和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是今天世界人类学界的历史性课题。它的解决对于人类重新... 人类学是研究"人本身及其文化"的学问,但长期以来却出现学科研究对象和学科体系的"偏移",并产生严重危害。建立"主体人类学"和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是今天世界人类学界的历史性课题。它的解决对于人类重新认识和解读自己、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人类掌握自己的命运和实现人类学"由边缘到核心"转变具在极其重要的价值。"主体人类学"概念及其知识体系包括:"主体人类学"概念与研究对象,"主体─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本体,"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构想,人类学方法论建构以及"主体─人"的生存价值前提等系统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人类学 “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 “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 人类学学科体系重构
原文传递
论多样性的现代含义与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建构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秉公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0-65,共6页
文化多样性的科学含义是指通过文化"一体化二重性"(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叠加创新",不断整合、创新和超越,建设"高势位"的文化,实现人类多元文化的"高势和存"。建构中... 文化多样性的科学含义是指通过文化"一体化二重性"(特殊进化与一般进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叠加创新",不断整合、创新和超越,建设"高势位"的文化,实现人类多元文化的"高势和存"。建构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也必须遵循"叠加创新"的方针。200年来,西方人类学学科对象和学科体系发生"偏移",产生严重危害。因此,应重构人类学学科体系,建立包含主体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三个大分支学科在内的中国人类学创新体系,以担负起中国人类学的历史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多样性 “叠加创新” 主体人类学 人类学学科体系重构 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
下载PDF
论“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及其知识系统建构 被引量:5
4
作者 陈秉公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2-139,共8页
至今,仍存在"现实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缺。以往的各个学科均未将"现实的完整人"列为研究对象,也未给出完整的理论解释。这造成了人的知识空疏化、人性假设的随意性、以文化压抑人的主体性和人类学被边缘化。要解... 至今,仍存在"现实的完整人"的学科知识空缺。以往的各个学科均未将"现实的完整人"列为研究对象,也未给出完整的理论解释。这造成了人的知识空疏化、人性假设的随意性、以文化压抑人的主体性和人类学被边缘化。要解读"现实的完整人",首先必须掌握科学的方法,即实现由本体思维到实践思维的超越,由种思维到类思维的超越,由形式逻辑到辩证逻辑的超越。其次,必须解读人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本体,从本质上看人是实践的主体,从本体(存在)上看人是结构与选择的主体。再次,必须具体解读人格的基本结构及行为选择机制。人格由"三级结构八种力量"构成,"三级结构"指人格需要力、人格判断力、人格行为选择,"八种力量"包括生存需要力、归属需要力、价值需要力(发展需要力)、思想道德力、智慧力、意志力、反省力和人格行为选择。"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具有填补学科知识空缺和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完整的人性前提等重要学术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完整人” “人格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 主体人类学
下载PDF
Emptiness (Sunyata) for Caring the Self in the Middle Path: Reinvestigating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of Ngggrjuna
5
作者 Mathew Varghese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12年第5期347-361,共15页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 Classical Indian Buddhist philosopher Nfigfirjuna is known for his philosophical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entral conception of Buddha's teachings, the philosophy of Middle Path (Mfidhyamika). Notably he had introduced the unique concept of "emptiness" (gnyata) to explain the Middle Path philosophy: the philosophical meaning of "emptiness" is dependent co-arising of various elements that support the worldly experience.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how this concept is used in explaining the subjectivity of a human person and how it is used for interpreting the unique process of human existence. The discussions on subjectivity are imprecis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But Ngrjuna's philosophy enables us to explain subjectivity conclusively, without it having to be explained using metaphysical positions. Sunyata may introduce a new definition for the concept of non-self: not for negating the self but for caring self from the problems of life by making it centered in the Middle Path (madhyama-pratipat), where one may naturally be able to use his wisdom (prajh)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not mere knowledge (na). Sanyat is understood using fourfold (catus.kot.i) logical analysis, not twofold analysis employed normally by other philosophers. Here, the Buddhist notion of self as the co-dependent evolution process of five aggregates (pahcaskandhas) is reinterpreted using the unique method of tetralemma (catus.kot. i). This critique explores the Western philosophy's conceptions on "human reasoning, "logocentrism," and the objective analytical method of modern science." After careful cross examination of the rival philosophical positions, it reasons out why the "rationale of nature" is always superior to "human reasoning" and "logocentri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sdom subjectivity Middle Path co-dependent co-arising five aggregates LOGOCENTRISM
下载PDF
“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提出及知识体系建构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秉公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7-33,共7页
至今,存在着普遍"类群"概念及其知识的空缺。以往只创造了具体"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等)概念及其知识,而未创造普遍"类群"概念及其知识。今天,创建普遍"类群"概念及其知识是世界人类... 至今,存在着普遍"类群"概念及其知识的空缺。以往只创造了具体"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等)概念及其知识,而未创造普遍"类群"概念及其知识。今天,创建普遍"类群"概念及其知识是世界人类学界的历史性课题。它的解决对人类重新认识和解读自己,为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正确的"人性前提",减少具体"类群"(家庭、组织、民族、国家等)知识的缺欠,建构合理的生存理性,掌握自己的命运,以及人类学实现"由边缘到核心"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包括:"类群"概念,"类群"的生命本质和生命本体,"类群"的"三级结构七种力量"及其运作机制,以及"类群结构与选择"对"类群"命运的决定性影响等系统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人类学 类群 “类群结构与选择”图型理论
原文传递
太空科幻电影审美心理探源 被引量:12
7
作者 侯军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48,共6页
本文从电影审美心理的不同层面入手,梳理太空科幻电影这一科幻电影亚类型的审美渊源。太空科幻电影不仅对电影观众(尤其近年来对中国观众)具有不同层面的吸引力,而且它在影像、叙事和主题理念上继承、发展和变异了"崇高"这一... 本文从电影审美心理的不同层面入手,梳理太空科幻电影这一科幻电影亚类型的审美渊源。太空科幻电影不仅对电影观众(尤其近年来对中国观众)具有不同层面的吸引力,而且它在影像、叙事和主题理念上继承、发展和变异了"崇高"这一重要的审美范畴,使它既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又承载着深刻的人类学主体性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空科幻电影崇高 人类学主体 双重奇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