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关系中的主体叙述
1
作者 李钧鹏 王东猛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7-135,共9页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重回经典社会学理论传统,剖析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和福柯等人的经典著述,可以发现社会学家在处理社会学基本问题时,通常侧重从社会关系的某一理论维度出发,并以现实为参照来考察主体的构型。...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问题。重回经典社会学理论传统,剖析马克思、涂尔干、韦伯和福柯等人的经典著述,可以发现社会学家在处理社会学基本问题时,通常侧重从社会关系的某一理论维度出发,并以现实为参照来考察主体的构型。社会学理论传统中存在四种重要且明晰的主体叙述方式:马克思将主体置于生产关系中,涂尔干将主体置于道德关系中,韦伯将主体置于理性关系中,福柯将主体置于权力关系中。四位社会学理论大师叙述主体的方式,彰显了经典社会学理论的解释魅力,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理论想象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关系 主体叙述 生产关系 道德关系 理性关系 权力关系
下载PDF
记录性演述的定性及演述的区隔框架与叙述主体——与赵毅衡先生商榷
2
作者 伏飞雄 陈玲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4期39-53,共15页
西方电影叙述学有把影视等记录演示叙述定性为如戏剧表演那样的演示叙述、而不是记录演示叙述或兼具这两者某些特征的传统。这样理解的根源,在于未能注意到胡塞尔的感知理论无法有效区分幻觉和感知的局限。事实上,戏剧舞台表演等现场演... 西方电影叙述学有把影视等记录演示叙述定性为如戏剧表演那样的演示叙述、而不是记录演示叙述或兼具这两者某些特征的传统。这样理解的根源,在于未能注意到胡塞尔的感知理论无法有效区分幻觉和感知的局限。事实上,戏剧舞台表演等现场演示叙述类型的许多基本特征,影视等记录演示叙述并不具有,不能无视后者经过了媒介录制这个环节的事实,忽视这种媒介性,会面临无法精细有效区分诸多叙述类型的麻烦。无疑,记录性演示叙述具有双重性,即兼具现场演示叙述类型与记录叙述类型的一些特征。另外,学界对演示叙述的区隔框架与叙述主体的讨论,多沿用受限于语言文字中心主义视野的经典叙述学的概念与理论框架,而未完全回到这种体裁本身。演示叙述的创作机制、发生场域、符号-媒介与存在形态等远比小说复杂,其叙述框架发生在两个场域,其框架并非一个,其中一个区隔了故事文本内外,另一个区隔了处于故事文本外却参与了其建构的各种叙述主体的创作与其日常生活状态——此类区隔本身具有抽象性。同时,源头叙述者与表演者等次叙述者的作用是相对的、变动的,甚至某些源头叙述者与表演者合一,其表演者属于一种用身体、姿态、行为动作等符号直接演述故事的叙述者,而一些画外音等则属于小说叙述意义上的叙述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录性演示叙述 定性 演示叙述 叙述框架 叙述主体
下载PDF
小说叙述中的主体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文一茗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主体叙述学不仅是探索小说叙述艺术形式美的必然走向,也正是目前西方新叙述学(即后结构主义叙述学)超越经典结构主义叙述学之所在。形式言说着文化,叙述主体的叙述技巧和叙述主体之意图实乃表里之关系。形式必须被超越,但超越形式的起点... 主体叙述学不仅是探索小说叙述艺术形式美的必然走向,也正是目前西方新叙述学(即后结构主义叙述学)超越经典结构主义叙述学之所在。形式言说着文化,叙述主体的叙述技巧和叙述主体之意图实乃表里之关系。形式必须被超越,但超越形式的起点,却必须是首先回到形式本身,经由形式深入内涵。因为表层的文本叙述技巧与策略本身,言说着叙述主体的意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主体 叙述主体
下载PDF
谁在叙事——试论新闻的叙述主体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立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141-145,共5页
新闻是一种叙事 ,即向受众报告“新近发生的事实”。本文通过对新闻作品的分析 ,认为在新闻作品中 ,客观事实的叙述者并不完全等于写作新闻的记者 ,而是由记者和新闻事件中人物这两大类构成的 ;并进而总结出了
关键词 新闻 叙述主体 新闻事实 叙述 记者 人物
下载PDF
“语-图”互文之中叙述主体的生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于德山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本文从语言和图像这两种叙述媒介的各自特征及其互文关系入手,重新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有关叙述主体的诸问题,尤其着重分析了"语-图"互文语境中叙述主体的生成特征及其所影响的中西不同的艺术风貌。这一研究不仅弥补了西方叙... 本文从语言和图像这两种叙述媒介的各自特征及其互文关系入手,重新全面而细致地分析了有关叙述主体的诸问题,尤其着重分析了"语-图"互文语境中叙述主体的生成特征及其所影响的中西不同的艺术风貌。这一研究不仅弥补了西方叙事学有关"叙述者"问题的研究缺失,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叙述美学拓展了一个新的视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图”互文 叙述主体 定点透视方法 抒情主体
下载PDF
《日瓦戈医生》中诗意的叙述主体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纪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57-60,共4页
1958年,俄国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以《日瓦戈医生》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本文从叙述学的视角揭示它在形式上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 《日瓦戈医生》 叙述主体 叙事功能
下载PDF
叙述分层中的主体问题:析《红楼梦》的分层与跨层 被引量:4
7
作者 文一茗 《三峡论坛》 2011年第3期117-122,150,共6页
《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历史上第一次摆脱说书人的格局,采取了复杂的叙述分层模式。通过层层叙述责任的转移,以及频繁的跨层现象,全书的四个叙述层次不仅呈现出叙述主体的意图,更调动着接受主体的阐释能动性,使叙述者与受述者双方在假作... 《红楼梦》在中国小说历史上第一次摆脱说书人的格局,采取了复杂的叙述分层模式。通过层层叙述责任的转移,以及频繁的跨层现象,全书的四个叙述层次不仅呈现出叙述主体的意图,更调动着接受主体的阐释能动性,使叙述者与受述者双方在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叙述中,体味红楼叙述世界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分层 跨层 叙述主体
下载PDF
丧失的叙述主体——《螺丝在拧紧》中的家庭女教师 被引量:1
8
作者 薛阿三 《文教资料》 2007年第24期109-111,共3页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分别从小说的框架叙述模式、父权制下的叙事策略、维多利亚时期的女性生存空间等三个方面分析了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螺丝在拧紧》中家庭女教师的叙述主体地位丧失的问题。
关键词 《螺丝在拧紧》 家庭女教师 叙述主体
下载PDF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影视改编叙述主体分化研究——以《暗算》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明 《新闻知识》 2018年第6期42-45,共4页
《暗算》能够从小说走向电视、电影,离不开"叙事"这个桥梁。谈到影视改编都要从"叙事"这个角度进入研究,《暗算》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的叙述主体分化转换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这一点从叙述学中叙... 《暗算》能够从小说走向电视、电影,离不开"叙事"这个桥梁。谈到影视改编都要从"叙事"这个角度进入研究,《暗算》从文学作品到影视作品的叙述主体分化转换是一个十分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基于这一点从叙述学中叙述主体分化的角度对《暗算》从文学作品的叙述主体分化、影视作品的叙述主体分化两个方面作了研究和阐释。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将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通过"叙述学"(主要是从叙述分层、叙述视角两点)进行结合,阐述了"叙事"对这种影视改编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算 叙述主体分化 叙述分层 叙述视角
下载PDF
叙述结构的多主体性:《别尔金小说集》的话语层次分析
10
作者 王树福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8-72,共5页
在《别尔金小说集》的五部系列短篇小说中,语篇话语比较明显地分为三个层次行业化的浪漫主义话语层次,朴素简洁的现实主义话语层次,反讽式和评论性的非叙述性话语层次。三种话语层次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叙述主体文本的直接叙述者、假... 在《别尔金小说集》的五部系列短篇小说中,语篇话语比较明显地分为三个层次行业化的浪漫主义话语层次,朴素简洁的现实主义话语层次,反讽式和评论性的非叙述性话语层次。三种话语层次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叙述主体文本的直接叙述者、假托叙述者别尔金和统括全集的出版者。三个叙述主体作用各异,由此形成《别尔金小说集》叙述结构的多主体性,凸现出作者对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互动关系的情态取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叙述诗学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结构 《别尔金小说集》 话语层次 叙述主体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的叙述主体和“乡下人”的文化立场
11
作者 汪勇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8期51-54,共4页
作为“乡下人”所具有的多元文化立场的沈从文,在其小说创作的叙事中建构了多个不同的叙述主体。如何深入理解沈从文这个“乡下人”的内在文化意蕴,判断其文化立场和身份是全面、准确分析沈从文创作的一个关键。本文借叙事理论的一个契... 作为“乡下人”所具有的多元文化立场的沈从文,在其小说创作的叙事中建构了多个不同的叙述主体。如何深入理解沈从文这个“乡下人”的内在文化意蕴,判断其文化立场和身份是全面、准确分析沈从文创作的一个关键。本文借叙事理论的一个契入点,从叙事的叙述主体的视角和叙述态度这个角度来考察沈从文的创作,深入作品的内在世界,分析沈从文这个“乡下人”复杂的文化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乡下人 叙述主体 文化立场
下载PDF
论《呼啸山庄》叙述主体间的分化
12
作者 王玉莲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57-61,共5页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名小说《呼啸山庄》以其激越、暴烈、强劲的情绪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从小说中叙述主体间的关系入手,讨论各叙述主体之间的分化与冲突所构成的文本张力及其意义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可进一步揭示:小说令人... 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著名小说《呼啸山庄》以其激越、暴烈、强劲的情绪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从小说中叙述主体间的关系入手,讨论各叙述主体之间的分化与冲突所构成的文本张力及其意义的复杂性和多元化,可进一步揭示:小说令人震撼的力量来自于其具有独创性和超越性的叙事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啸山庄》 叙述主体 叙述 隐含作者
下载PDF
叙述主体的分化——张爱玲小说的叙述学特征
13
作者 周宏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从自由间接引语切入,分析张爱玲小说叙述主体的分化,表现为叙述者与人物抢夺话语权。它们彼此间的对撞、冲突加深了文本内蕴。
关键词 张爱玲 小说 叙述主体 分化
下载PDF
叙述主体的淡化
14
作者 陈淑梅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2006年第11期92-94,共3页
上世纪90年代的一些女性写作,叙述主体平静冷漠,放逐价值判断,拒绝深度,漠视道德,甚至漠视自我。他们自觉地标示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态度,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其背后,则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但它们对于人的心灵到底有何意义,则是一个有待回... 上世纪90年代的一些女性写作,叙述主体平静冷漠,放逐价值判断,拒绝深度,漠视道德,甚至漠视自我。他们自觉地标示出了一种新的创作态度,一种新的话语方式。其背后,则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但它们对于人的心灵到底有何意义,则是一个有待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主体 叙事话语 平淡化 自觉
下载PDF
论小说叙事的叙述主体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克领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5-88,共4页
小说叙事就是采用特定的叙述方式来讲述一个或者一系列的故事。小说要叙述故事,那必然要有一个进行叙述的主体。在小说叙事领域,与小说有关的主体有作者、隐含作者、人物、叙述者等。作者是写作作品的主体,他只存在于小说文本之外,而不... 小说叙事就是采用特定的叙述方式来讲述一个或者一系列的故事。小说要叙述故事,那必然要有一个进行叙述的主体。在小说叙事领域,与小说有关的主体有作者、隐含作者、人物、叙述者等。作者是写作作品的主体,他只存在于小说文本之外,而不能进入文本;一旦完成了作品,他的任务就履行完毕。隐含作者虽然存在于文本内,但他只是作者安排在那里来体现作者的思想规范的,没有声音,归根结底是作者在小说文本中的第二自我。小说文本中某些人物的讲故事看似是叙述,实际上这只是发生在文本内的故事世界的行为,也即人物和他讲的故事最终也只是被叙述的客体。叙述者是一个叙述行为的直接进行者,既然叙述者具有叙述行为,对于小说文本而言,自然应该是小说叙事中承担叙述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叙事 隐含作者 叙述 叙述主体
下载PDF
叙述主体“我”与小说修辞意识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智飞 《长春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46-48,共3页
文本延伸必须展开叙述,而小说叙述视点又具有多样性与交错性:可以文本外"旁观者"视野叙述,也可以"局内人"修辞身份叙述。后者又包括"我"的一元叙述及文本内部人物间多元叙述。亦即叙述主体"我"... 文本延伸必须展开叙述,而小说叙述视点又具有多样性与交错性:可以文本外"旁观者"视野叙述,也可以"局内人"修辞身份叙述。后者又包括"我"的一元叙述及文本内部人物间多元叙述。亦即叙述主体"我"分为"假我"、"真我"、"无我"或多元交错叙事模式。从M.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出发,认为这几种"我式叙述"分别反映了文学话语在表达与接受过程中的"熟悉化"、"陌生化"、"狂欢化"修辞策略,同时显示出文本"独白"或"对话"性的修辞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叙述主体 修辞策略 修辞意识
下载PDF
叙述的主体间性:历史想象与文学纪实
17
作者 张小忠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6,共3页
叙述的主体间性既指向了历史证据和叙述者的想象,又关涉到读者的理解,由此它在认识论上凸显为读者、文本与叙述者三极之间的博弈结构。文学表现的历史化表明了虚构叙述仍能创造合理的历史知识,至少可成为探询历史真相的辅助媒介,有关大... 叙述的主体间性既指向了历史证据和叙述者的想象,又关涉到读者的理解,由此它在认识论上凸显为读者、文本与叙述者三极之间的博弈结构。文学表现的历史化表明了虚构叙述仍能创造合理的历史知识,至少可成为探询历史真相的辅助媒介,有关大屠杀题材的写实小说即是明证。此外,历史真实若仅拘守于考辨个别事实的真伪、全然漠视整个历史图景的可理解性,那么此作法仍有悖于史学实践的真实情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主体间性 历史真实 虚构叙述 历史叙述 大屠杀
下载PDF
《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中叙述主体的特点
18
作者 周雪远 《新闻世界》 2009年第10期53-54,共2页
记者作为新闻的叙述主体,对新闻报道起着最直接的作用。考察《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中的叙述主体,发现"我"和"记者"是其主要的角色定位。同时,叙述主体主动将话语权下放,大量使用"直接引语",使人物报... 记者作为新闻的叙述主体,对新闻报道起着最直接的作用。考察《南方人物周刊》人物报道中的叙述主体,发现"我"和"记者"是其主要的角色定位。同时,叙述主体主动将话语权下放,大量使用"直接引语",使人物报道生动、真实,信息平衡。这是积极的一面。另一方面,商业利益对业务操作的侵蚀让人忧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主体 “我”“记者” 直接引语 软文
下载PDF
论小说叙述的主体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郜元宝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21-26,共6页
小说叙述的主体性,可以从如下四个层次上见出:1.小说所有艺术手段都可归结为叙述,叙述行为是小说中一切艺术运动的实质;2.小说文体的确立,取决于小说内部功能性叙述结构造成的文学假定性;3.叙述者是小说叙述结构发挥功能的动力之源,在... 小说叙述的主体性,可以从如下四个层次上见出:1.小说所有艺术手段都可归结为叙述,叙述行为是小说中一切艺术运动的实质;2.小说文体的确立,取决于小说内部功能性叙述结构造成的文学假定性;3.叙述者是小说叙述结构发挥功能的动力之源,在叙述结构整体中,叙述者占据主导地位;4.叙述者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述主体 叙述结构 小说叙述 主体 现实主义小说 叙述接受者 叙述对象 艺术形象 创作主体 主导地位
下载PDF
叙述中的主体分布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毅衡 《文艺理论研究》 1988年第2期57-61,共5页
主体(subjectivity),即叙述中所表达的主观的感知、认识、判断、见解等的来源。在叙述文本中,主体变得很复杂。传统文学理论把作者看作叙述行为的唯一主体的观点不仅是陈旧的,而且阻碍对叙述的复杂性进行真正的批评操作。叙述文本中的... 主体(subjectivity),即叙述中所表达的主观的感知、认识、判断、见解等的来源。在叙述文本中,主体变得很复杂。传统文学理论把作者看作叙述行为的唯一主体的观点不仅是陈旧的,而且阻碍对叙述的复杂性进行真正的批评操作。叙述文本中的主体分化并不是一个纯理论问题,而是我们分析任何叙述文本时不得不做的事:叙述主体的声音被分散在不同的层次上,不同的个体里,这些个体可以是同层次的也可以是异层次的(用语言学家的术语来说是“分布性的”[distribu-tional],或“整合性的”[integrational])从叙述分析的具体操作来看,叙述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人称叙述 主体意识 叙述 叙述主体 隐指作者 短篇小说 第三人称 叙述作品 主要人物 评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