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1
作者 陈知林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3期0058-0061,共4页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主体性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具有深远...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学生的主体性意识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主体性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他们独立思考、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 语文 主体性意识
下载PDF
《玛丽亚的一生》中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建构
2
作者 成晓华 张荣升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63-66,共4页
欧茨在学院派小说《玛丽亚的一生》中追溯了女主人公玛丽亚艰难成长的一生。在叙写玛丽亚坎坷的命运,自强不息的人生以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欧茨投射了对女性命运的设计与关注。文章运用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玛丽亚早期人生阶段... 欧茨在学院派小说《玛丽亚的一生》中追溯了女主人公玛丽亚艰难成长的一生。在叙写玛丽亚坎坷的命运,自强不息的人生以及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欧茨投射了对女性命运的设计与关注。文章运用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对玛丽亚早期人生阶段的现实处境进行深入剖析,由此揭露残酷的生存境遇之下女性迷茫彷徨的意识状态;分析以玛丽亚为代表的圏囿于“他者”藩篱之内的女性和其主观认知的嬗变;阐述以玛丽亚为典型追求“自为存在”的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与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小说 《玛丽亚的一生》 主体性意识 他者 自为选择
下载PDF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分析
3
作者 王影 《作文(高中版)》 2023年第2期37-38,共2页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重视和增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和人才的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到重视和增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主体性指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表现,也是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自由开展活动的能力。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升等起到直接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促使学生独立自主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意识 高中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 教师关注 学生的主体性 主动性和积极性 开展活动 教学活动
下载PDF
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4
作者 唐利华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3年第7期0158-0160,共3页
语文还是理解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学科,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提高语文教... 语文还是理解其他学科的基础性学科,语文的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运用、思维发展、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了提高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从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入手,基于此,本文简述了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意义,指出了目前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诸多策略,以此来引导学生形成主体意识,主动参与到语文课堂中,实现高质量高中语文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主体性意识 培养策略
下载PDF
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性意识的策略
5
作者 董恒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6期0102-0106,共5页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为有效满足未来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加强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保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深刻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愉悦感,使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得以增加。这...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深入,为有效满足未来社会对跨世纪人才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师就需要在新课程标准引导下,加强对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保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深刻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愉悦感,使学生对语文教学活动的兴趣得以增加。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探索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及语文知识的规律,深刻认识到自身学习与理想的重要联系,这对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整体提升具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学习 主体性意识 培养策略
下载PDF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分析
6
作者 张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9期0170-0173,共4页
高中语文教学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大纲,贯彻新课标的有关规定,建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随着新高考模式的改变,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的瓶颈问题,急需对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进行剖析,丰富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大纲,贯彻新课标的有关规定,建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随着新高考模式的改变,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特别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诸多的瓶颈问题,急需对目前的高中语文课堂进行剖析,丰富教学手段,改进教学策略,不断创新;更要依据农村高中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寻找适合高中生的学习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创设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基于此,本文章对农村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分析进行探讨,以供各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高中语文教学 主体性意识 培养策略
下载PDF
西部留守女童教育中的主体性意识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怡 季斌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8-143,共6页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女童生存和教育情况的受关注程度一直有所欠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改善西部留守女童的生存条件,完善她们的主体性意识,是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本文在阐释主体性教育的哲学基础上,根据在甘... 长期以来,我国西部女童生存和教育情况的受关注程度一直有所欠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生活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改善西部留守女童的生存条件,完善她们的主体性意识,是一个现实而又严峻的课题。本文在阐释主体性教育的哲学基础上,根据在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W乡针对留守女童的走访调查资料与数据,总结了女童在主体性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主体性意识缺失对女童教育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完善和发展西部女童主体性意识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意识 西部留守女童 教育
下载PDF
学术期刊要凸显主体性意识——兼谈如何提升综合类学术期刊的价值和地位 被引量:7
8
作者 袁玉立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6-69,共4页
学术期刊的边缘化情形严重地削弱了我国学术期刊的主体性意识,因而也严重削弱了它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地位。学术期刊是一种独立价值和公共理性,其主体性主要由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所构成。学术期刊,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范围内的... 学术期刊的边缘化情形严重地削弱了我国学术期刊的主体性意识,因而也严重削弱了它的存在价值和社会地位。学术期刊是一种独立价值和公共理性,其主体性主要由独立意识、批判意识和问题意识所构成。学术期刊,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范围内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要凸显自己的主体性意识,不能不具有引导思潮的学术思想及历史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主体性意识 学术中立 编辑思想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中大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研究——燕山大学“红色旋律”影苑活动评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亚娜 柴勇 《教学研究》 2013年第6期61-64,8,共4页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红色旋律"影苑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利用"红色旋律"影苑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成... 人的主体性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衡量人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红色旋律"影苑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探讨如何利用"红色旋律"影苑促进大学生的主体性意识成长,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大学生的道德成长过程中真正发挥功能、取得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旋律”影苑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主体性意识 培养
下载PDF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主体性意识的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尹凯丰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3期128-130,共3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意识是指要教育大学生从正确认识自我出发,关注自我发展,塑造健康自我。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原则的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指引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不断超越自...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意识是指要教育大学生从正确认识自我出发,关注自我发展,塑造健康自我。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原则的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在指引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大学生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健康的自我,构建健康的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主体性意识
下载PDF
“权力”观下联络译员主体性意识的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陆美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5-88,共4页
通过分析联络口译的特点,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福柯的"权力"思想,来建构联络译员的主体性意识及其在话语过程中的体现,使本身业已存在的联络口译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得以显现,使联络口译活动参与各方顺利达成交... 通过分析联络口译的特点,运用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和福柯的"权力"思想,来建构联络译员的主体性意识及其在话语过程中的体现,使本身业已存在的联络口译中译员的主体性意识得以显现,使联络口译活动参与各方顺利达成交际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络译员 权力 主体性意识 话语过程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意识的语用透视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占喜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0年第12期1-7,共7页
本文从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语用学视角对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赋予了新的语用含意,并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进行了语用透视。笔者认为:译者客观、不偏不倚的翻译态度将会对其译文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读者和... 本文从关联理论和顺应理论的语用学视角对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赋予了新的语用含意,并对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意识进行了语用透视。笔者认为:译者客观、不偏不倚的翻译态度将会对其译文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在语篇释意交际过程中,译者读者和研究者身份的"介入"使其调动其现有的认知资源,解读出与作者交际意图相匹配的最佳关联;在语篇产出交际过程中,译者的作者替身、再创造者、协调者身份的"介入",在最佳关联的引导下进行语言选择,以确保译文读者认知和谐的方式,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意识 透视 最佳关联 交际过程 跨文化交际 语用含意 语言选择 译文选择 译文读者 顺应理论 身份 认知资源 交际意图 关联理论 翻译态度 翻译过程 语用学 研究者 协调者 创造者
下载PDF
性别模式与女性的主体性意识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柳亚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27-30,共4页
社会的效益来自男女两性有效的合作,而这种高质量的合作来自相互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如此才能让社会组织运行得更好;只有认识这种性别差异,突出女性主体性意识,才能使妇女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她们天生的才能,进而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建立新的... 社会的效益来自男女两性有效的合作,而这种高质量的合作来自相互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如此才能让社会组织运行得更好;只有认识这种性别差异,突出女性主体性意识,才能使妇女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她们天生的才能,进而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建立新的理解,否则两性都会受到损失,社会也会受到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模式 女性 主体性意识
下载PDF
试论近代汉口市民的市政主体性意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红梅 《湖北社会科学》 2007年第8期105-107,共3页
汉口开埠以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人口增加,居民结构由土著化向外籍化转变,居民身份逐渐由士绅化向市民化转变,城市居民由客居向定居转化,汉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市民市政主体性意识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由部分到团体再... 汉口开埠以后,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人口增加,居民结构由土著化向外籍化转变,居民身份逐渐由士绅化向市民化转变,城市居民由客居向定居转化,汉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市民市政主体性意识的形成,也经历了一个由部分到团体再到群体的渐变过程,首先是开明绅商在市政建设中起着先导作用,接着是各种市民团体等自组织在市政建设中起着推动作用,最后是市民市政主体性意识的群体性觉醒。市民市政的主体性意识是汉口市政建设的基石,在汉口的市政建设中发挥巨大的推进作用。市民市政主体性意识的觉醒,是政治民主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政 市民主体性意识 汉口 近代
下载PDF
本科口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少仙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9期134-135,138,共3页
阐述了口译过程中口译员主体性意识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口译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的培养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口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意识。
关键词 本科口译教学 学生 主体性意识 培养
下载PDF
译者主体性意识在翻译教学中的培养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占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143-145,共3页
译者主体性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课题,而译者主体性意识的培养,也是翻译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从培养译者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培养译者自身的兴趣和发展取向这两个方面对翻译教学中的主体性意识培养进行论述,以期拓宽翻译教学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翻译教学 译者主体性 译者主体性意识
下载PDF
性别意识的独立与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悟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慧芳 《唐山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47-50,共4页
性别(gender)差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规定和塑造的结果,女性从性别体认开始主体性意识的觉醒。父权制文化正是以男女不同的生物机制作为压迫女性的自然根据,进而构造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女性则以身体的实在感确立了其在世... 性别(gender)差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社会文化规定和塑造的结果,女性从性别体认开始主体性意识的觉醒。父权制文化正是以男女不同的生物机制作为压迫女性的自然根据,进而构造了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女性则以身体的实在感确立了其在世界中的独立存在和主体位置。以身体的平等意识表达现代人的生命伦理观,以主体"在场"的方式建构起女性"解放"与"平等"的文化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性别 主体性意识 觉悟
下载PDF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性意识培养的相关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娟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5年第8期14-14,共1页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注重个性发挥,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强化学生主体性意识,采用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个性。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学生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围绕主体性意识的培养进... 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注重个性发挥,强调以人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应强化学生主体性意识,采用个性化教育,充分发挥学生自身个性。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学生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体。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围绕主体性意识的培养进行具体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主体性意识 培养
下载PDF
认识的主体性意识的历史进程
19
作者 汪信砚 《中州学刊》 1988年第1期28-32,40,共6页
认识的主体性意识,是人类对于认识的主体性的关注和认识。这一问题在认识论中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直接标示着人们对其自身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水平,而且还折射出人们对于认识的客观性的理解程度。人类对于认识的主体性的认... 认识的主体性意识,是人类对于认识的主体性的关注和认识。这一问题在认识论中极为重要,因为它不仅直接标示着人们对其自身在认识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的认识水平,而且还折射出人们对于认识的客观性的理解程度。人类对于认识的主体性的认识每前进一步,对认识的客观性的理解也就更深化一层。本文拟从自然科学史和哲学史两个方面,试图对认识的主体性意识在历史上萌生和发展的进程作一简略考察。 一 在人类思维发展的长河中,认识的主体性意识的萌生,必须有一个历史前提,那就是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在人的观念中的区分。人类思维中主客体的分化过程,构成了认识的主体性意识的前史。 从人类开始使用劳动工具改造周围环境的时候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意识 历史进程 客观性 认识活动 人类思维 认识论 自然科学史 主客体关系 历史前提 哲学史
下载PDF
主体性意识的二重化结构
20
作者 贺善侃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31,35,共6页
主体性意识的二重化结构贺善侃1人的主体性意识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能动地把握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能力.这种主体性意识是深层结构和外显结构的有机统一.所谓深层纳构,是指主体对自身内在属性和内在能力... 主体性意识的二重化结构贺善侃1人的主体性意识是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在能动地把握自然、社会和人自身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能力.这种主体性意识是深层结构和外显结构的有机统一.所谓深层纳构,是指主体对自身内在属性和内在能力的内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知、自我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意识 主体性意识 对象意识 对象性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性原则 社会主义主体 二重化结构 人与自然的关系 心理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