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不同时机的应用
1
作者 罗佳 张天翼 李杨丹 《医疗装备》 2024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不同时机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拟行PCI治疗的70例AMI伴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心电监...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心源性休克(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不同时机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医院拟行PCI治疗的70例AMI伴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基础药物及急诊PCI治疗。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PCI术前和术后置入IABP。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24 h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尿量]水平,术前和术后7 d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毛细血管契压(PCWP)和心脏指数(CI)]水平,以及术后30 d内的病死率。结果术后24 h,两组MAP和尿量均高于术前,HR低于术前,且试验组MAP和尿量均高于对照组,H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CK-MB和cTnI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LVEF和CI水平均高于术前,PCWP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LVEF和CI水平高于对照组,PCW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内,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伴CS患者行PCI术前应用IABP较术后应用IABP更能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心肌受损,提高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心肌损伤
下载PDF
高危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临床效果——Meta分析 被引量:21
2
作者 蒙延海 常谦 +3 位作者 王水云 李守军 张海涛 张燕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4-98,共5页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高危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泵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里比较高危病人CABG术前预防性应用和未... 目的 :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高危病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泵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里比较高危病人CABG术前预防性应用和未应用IABP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文献检索时间从各数据库建库时间至2013-07。根据The 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并提取资料。对符合质量标准的对照研究采用Rev Man 5.2进行异质性检验及Meta分析。检出相关文献512篇,根据纳入标准最终入选9篇文献;共入选病例1 386例。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的为试验组共560例,术前未预防性应用IABP的为对照组共826例。结果 :试验组较对照组病人在术后住院死亡率(RR:0.37;95%CI:0.22~0.63)、术后低心排(RR:0.40;95%CI:0.19~0.87)及术后肾功能不全(RR:0.59;95%CI:0.39~0.90)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0.02、0.01);试验组较对照组病人重症监护室(ICU)时间[标准均数差(SMD)-0.72;95%CI:-1.13^-0.31;P<0.01]和住院时间(SMD:-0.34;95%CI:-0.68^-0.01;P=0.04)明显缩短;试验组较对照组病人在术后新发心肌梗死(RR:0.88;95%CI:0.66~1.18;P=0.40)和术后卒中(RR:1.05;95%CI:0.59~1.86;P=0.86)的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危病人CABG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可能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改善心功能,减少术后低心排、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围术期死亡率,提高高危病人CABG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META分析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辅助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主干急性闭塞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朱政斌 张建盛 +1 位作者 张瑞岩 沈卫峰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5年第3期179-180,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 男,65岁,2014年6月23日上午9:07因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90 min来院急诊。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既往心血管疾病史,有吸烟史30余年。查体:一般状态可,对答切题,心率76次/min,窦性心律,血压96/58 mmHg(1 mmHg... 1临床资料 患者 男,65岁,2014年6月23日上午9:07因剧烈胸痛伴呼吸困难、大汗淋漓90 min来院急诊。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和既往心血管疾病史,有吸烟史30余年。查体:一般状态可,对答切题,心率76次/min,窦性心律,血压96/58 mmHg(1 mmHg=0.133 k Pa),两肺少量湿啰音,未见颈静脉怒张及下肢浮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诊床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衰竭的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舸 胡迪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0年第2期521-52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衰竭 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 护理 治疗 床旁 急诊
下载PDF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并发症的因素及护理(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 韩洁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7年第2期49-50,共2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AIBP)是临床上一项极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一种以左室辅助功能为主的机械性循环装置。它是临床救治重症心脏病患者的“必备武器”,同时也为重症患者手术提供了安全保证闭。但是AIBP泵带来了各种并发症也是不可忽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AIBP)是临床上一项极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一种以左室辅助功能为主的机械性循环装置。它是临床救治重症心脏病患者的“必备武器”,同时也为重症患者手术提供了安全保证闭。但是AIBP泵带来了各种并发症也是不可忽视的。为了提高重症心脏病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必须掌握其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如:栓塞、肢体缺血、全身感染及球囊破裂等四,并掌握相应护理措施,才能应用于临床。现对应用IABP护理过程中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护理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并发症 相关因素 护理 心脏病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在冠心病血管重建术中的临床运用
6
作者 李长岭 金奇红 +1 位作者 孙勇 王建安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4期132-134,共3页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IABP)在冠心病血管重建术中的运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 ,因各种因素放置IABP的冠心病冠脉血管重建术的患者 ,共计 31例。结果 组内并发症 6例 (19 4 % ) ,其中脑梗死 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IABP)在冠心病血管重建术中的运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999年 1月至 2 0 0 2年 3月 ,因各种因素放置IABP的冠心病冠脉血管重建术的患者 ,共计 31例。结果 组内并发症 6例 (19 4 % ) ,其中脑梗死 1例 ,机械性溶血 1例 ,穿刺部位血肿 4例。无一例发生股动脉血栓、主动脉夹层剥离、感染事件。死亡 6例 (19 3% )。结论 IABP病例合理选择和运用 ,可减轻危重冠心病血管重建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提高手术成功率、有较好效果和运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冠心病 血管重建术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专科医院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配置规划
7
作者 马胜琦 《中国医疗设备》 2013年第8期102-103,共2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是心血管内、外科抢救的重要设备之一,但其不同部门使用频率不同,需要在院内合理配置总量。通过从住院病历收集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配置IABP的原则,为专科医院配置该设备提供了有益...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是心血管内、外科抢救的重要设备之一,但其不同部门使用频率不同,需要在院内合理配置总量。通过从住院病历收集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心血管病专科医院配置IABP的原则,为专科医院配置该设备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设备配置规划 抢救设备 设备集中管理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付春华 李易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4年第2期265-268,共4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是一项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临床情况。最近一些研究对IABP的应用提出质疑,但我们综合分析认...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是一项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现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临床情况。最近一些研究对IABP的应用提出质疑,但我们综合分析认为IABP的应用是有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急性心肌梗死 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并发症的护理措施探讨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晔 张入源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第16期125-127,共3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辅助循环的并发症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CCU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82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资料。结果 82例患者的平均带泵时间为23.8小时,其中病... 目的观察并探讨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辅助循环的并发症及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CCU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82例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资料。结果 82例患者的平均带泵时间为23.8小时,其中病情好转的75例,治疗有效率为91.5%。治疗期间有1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出血与血肿9例,其中3例因严重渗血提前拔管;肉眼血尿2例;感染高热1例;导管堵塞1例。未发生下肢缺血、气囊破裂、压疮、导管移位等并发症。结论加强对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患者的观察与护理,给予恰当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置入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何军 杨燕妮 申立波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2期1222-1226,1231,共6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置入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IABP置入患者的临床特点,经Logistic分析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03例患者,平均年龄(63.6±12.5)岁,男女比... 目的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置入患者住院死亡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IABP置入患者的临床特点,经Logistic分析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303例患者,平均年龄(63.6±12.5)岁,男女比例3.74∶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占78.6%,45.6%合并心源性休克,住院总病死率为33.3%。死亡组年龄大于存活组(P<0.05),男性多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肺部感染、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和房颤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P<0.05或<0.01),呼吸机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P均<0.01)。IABP置入死亡组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升高幅度低于存活组(P<0.05或<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增大幅度高于存活组(P均<0.05)。出院与入院时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量和血肌酐、尿素氮、白蛋白、D-二聚体、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动脉血乳酸水平及动脉血氧饱和度变化幅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65岁、男性、入院LVEF、入院心功能Killip分级≥III级、PCI术后TIMI血流≤2级、IABP使用时间≥90 h、股动脉穿刺部位血肿及基础血肌酐、乳酸、血糖水平是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IABP循环支持者以急性心肌梗死并实施了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PCI)治疗的患者为主,其住院死亡风险主要决定于患者基础疾病的危重程度,男性、入院时心功能Killip分级≥III级和股动脉穿刺处血肿形成具有较强的预测死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死亡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使用时患者的护理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齐晓贵 徐海波 +1 位作者 辛凤萍 唐茜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95-98,共4页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使用时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46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救治的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普通肝素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 目的:研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使用时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7年7月,医院收治的46例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救治的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普通肝素治疗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立体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参数、血压变化,出血情况,血液检验指标。结果:术后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各项心功能参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干预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肢体缺血,缺血情况(严重与不严重)及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前两组患者血色素及血小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ABP后观察组血色素及血小板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将IABP后出血作为因变量,将其他因素作自变量,筛选出6个危险因素,即:每搏指数(SVI)、心脏指数(C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_2)、血压变化、血色素及血小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ABP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治疗中应针对诸多危险因素给予积极干预,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立体综合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使用时心功能及血液检验指标,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肝素化 出血风险 护理
下载PDF
加拿大卫生部发布关于Datascope公司因电池运行时间风险召回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警示信息
12
《中国医药导刊》 2019年第9期537-537,共1页
发布日期:2019年7月2日,召回产品:Datascope公司CS300、CS100、Cardiosave Hybrid IABP、Cardiosave Rescue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
关键词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IABP 加拿大卫生部 警示信息 电池运行 召回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诊PCI患者焦虑状态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庄雪成 王菊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10期0146-0147,共2页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期间,加入早期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时间内,在本院就医行急诊PCI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以奇偶法分组。在常规组中提供...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期间,加入早期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病例选择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时间内,在本院就医行急诊PCI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以奇偶法分组。在常规组中提供常规护理,在实验组中提供早期护理,统计2组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HAMA评分是(33.84±2.53)分、HAMD评分是(42.57±3.44)分,低于常规组(38.02±3.10)分、(47.78±2.24)分,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t=6.607、8.027);实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常规组低,分别是4.8%、19.0%,检验结果显示P<0.05(x2=4.087)。结论:通过实施早期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其依从性的同时,还能够减少其发生并发症风险,适宜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PCI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早期护理 负性情绪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与护理
14
作者 黄欢欢 张伟 《医疗装备》 2010年第7期89-89,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 应用 冠心病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血液动力学效应 护理 治疗 机械辅助循环
下载PDF
高危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阿布都外里 李俊红 +1 位作者 艾克热木 木拉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1期1284-1292,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高危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高危患者CABG... 目的系统评价高危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前预防性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WanFang Data和VIP数据库,搜集有关高危患者CABG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4年7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和6个队列研究,共1 359例患者,其中高危患者CABG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组(试验组)633例,未应用IABP组(对照组)7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试验组围手术期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CT:OR=0.15,95%CI(0.06,0.38),P<0.000 1;队列研究:OR=0.36,95%CI(0.19,0.67),P=0.001]。2试验组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CT:OR=0.23,95%CI(0.12,0.43),P<0.000 01;队列研究:OR=0.21,95%CI(0.10,0.43),P<0.000 1]。3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CT:OR=0.34,95%CI(0.10,1.11),P=0.07;队列研究:OR=0.56,95%CI(0.26,1.24),P=0.15]。4 RCT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ICU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MD=–42.94,95%CI(–56.11,–29.76),P<0.000 01],但队列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4.68,95%CI(–20.69,11.33),P=0.57]。5 RCT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MD=–3.83,95%CI(–5.82,–1.85),P=0.0002],但队列研究的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77,95%CI(–1.80,0.26),P=0.14]。结论高危CABG患者术前预防性应用IABP可明显降低围手术期死亡率和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明显缩短术后ICU住院时间,但不能降低术后心肌梗死发生率。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所限,上述结论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RCT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术前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高危冠心病患者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下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奇 沈卫峰 +3 位作者 张建盛 张瑞岩 胡健 张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205-207,共3页
目的 评估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作用。方法  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 ,记录临床、介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存... 目的 评估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支持对高危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作用。方法  16例高危冠心病患者在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同时应用主动脉内球囊泵反搏作血流动力学支持 ,记录临床、介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多支冠脉病变、高冠脉危险评分等高危因素。完全血运重建 12例。术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平均时间为 (3 1± 17)min ,主动脉舒张压和平均压显著升高 ,分别由 (69± 11)mmHg升至 (13 1± 15 )mmHg和 (82± 13 )mmHg升至 (111± 7)mmHg ,(P <0 .0 0 1)。平均随访 2年 ,1例死于心力衰竭 ,其余 15例左室射血分数及心功能分级显著改善 ,无严重心脏事件存活率为 75 %。结论 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时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安全可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患者 冠心病 主动脉内球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 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临床应用现状和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徐承义 刘成伟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4期327-331,共5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盈和收缩期快速排空的方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同时降低心脏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现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通过主动脉内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快速充盈和收缩期快速排空的方式,改善冠状动脉血流灌注,同时降低心脏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现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临床情况,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最新一些临床研究结果却得出了不同的结论,部分学者对IABP的临床应用有不同的意见及争论。当IABP主要的传统适应证面临极大的挑战时,而其潜在的适应证在临床中相继报道,IABP的适应证范围正逐步扩大,可能是未来IABP临床应用的发展方向。现就IABP临床应用的现状与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辅兰 《透析与人工器官》 2020年第4期83-8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46例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 目的总结分析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IABP)治疗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6月南康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46例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出现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CMO+IABP联合进行治疗的对照组(73例)、在此基础上采取加强术后护理措施的研究组(73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主要包括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心衰复发率以及院内病死率等)、心电图疗效、危险因素和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进行记录观察。结果研究组住院时间、急性肾损伤发生率、心衰复发率以及院内病死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电图的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即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大于60岁、IABP再置入以及急性肾损伤是患者病死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ECMO+IABP进行联合治疗,并且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加强护理措施,能够大幅改善患者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 心源性休克 疗效观察 护理体会
下载PDF
预置主动脉球囊反搏降低高危心肌梗死支架风险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小林 沈鑫 +6 位作者 李国庆 王钊 雷建新 穆叶塞·尼加提 郭自同 阿木提·司马义 阿地力江·托合提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观察急诊PCI术前预防性安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IABP支持高危AMI患者246例,依据IAB... 目的观察急诊PCI术前预防性安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高危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围手术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IABP支持高危AMI患者246例,依据IABP植入时机分为预防性IABP组(预先安置IABP,n=144)和补救性IABP组(补救性安置IABP,n=102)。观察指标:@IABP相关的并发症(夹层、血小板减少、下肢栓塞、贫血、穿刺处血肿等)发生率;②两组术后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院内死亡的发生率;③两组使用IABP时长。计量资料采用均数4-标准差(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非正态分布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比较,预防性IABP组Gensini积分更高(t=2.311,P〈0.05);补救性IABP组手术耗时更长(t=2.626,P〈0.05)、抢救等药物使用比例更高(x^2=60.105,P〈0.01)、无复流发生率更高(x^2=19.920,P〈0.01)、造影剂用量更多(t=2.437,P〈0.05)、院内发生心力衰竭更高(x^2=31.638,P〈0.01)、院内术后心源性休克更高(x^2=7.793,P〈0.01)、院内心源性死亡例数增加(x^2=4.827,P〈0.05)。与预防性IABP组比较,补救性IABP组BNP水平更高(t=7.447,P〈0.05)、LVEF更低(t=3.557,P〈0.05)。结论识别高危AMI患者,早期预防性安置IABP能有效地改善AM/血流动力学,减少AMI围术期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心源性猝死的风险,提高了高危AMI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高危AMI患者PCI围术期MACE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主要不良心血 管事件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泵衰竭患者应用IABP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赖凤娟 梁桃 +5 位作者 向娟 曾莉容 曾文笑 李水娇 周海燕 董杰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13期1659-1660,共2页
关键词 心源性休克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