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CTA分析舒张期扩张指数与升主动脉弹性及心肌缺血的关系 被引量:2
1
作者 梁占东 刘彦芳 +3 位作者 朱晓龙 耿鹤群 王晓灿 朱月香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289-294,共6页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CCTA)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期扩张指数(DE)与升主动脉弹性及心肌缺血的关系,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病变及功能性心肌缺血。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并行CCTA检查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 目的:利用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CCTA)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舒张期扩张指数(DE)与升主动脉弹性及心肌缺血的关系,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病变及功能性心肌缺血。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原发性高血压并行CCTA检查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冠状动脉无创血流储备分数值分为心肌缺血组(39例)和无心肌缺血组(45例)。根据DE判断是否存在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分为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组和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基于CCTA数据测量并计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DE及升主动脉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分析DE与Ep的相关性以及DE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结果:心肌缺血组和无心肌缺血组的DE与Ep均呈负相关(r=-0.736、-0.431,P<0.05);DE是升主动脉Ep的独立影响因子(β=-0.420,t=-5.002,P<0.05);左室舒张功能异常组发生功能性心肌缺血的风险是左室舒张功能正常组的3.188倍。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DE与升主动脉弹性及心肌缺血关系密切。DE能为临床早期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下降及功能性心肌缺血的发生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主动脉弹性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 舒张期扩张指数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之间的关系
2
作者 李心怡 周畅 +5 位作者 孙恒 聂淑婷 胡文姝 刘蓉 鲍荣辉 周军 《巴楚医学》 2023年第3期45-51,共7页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升主动脉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组),43例...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升主动脉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3月于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高血压组),4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3D-STI获取左室功能参数,包括整体纵向应变(GLS)、环向应变(GCS)、径向应变(GRS)、扭转角度峰值(LVPtw)、收缩不同步指数(SDI)以及扭矩(Torsion)。应用M型超声获取升主动脉弹性参数,即升主动脉应变(AS)、僵硬指数(ASI)、顺应性(AC)、扩张性(ADIS)和压力-应变弹性系数(AEp)。比较上述参数在两组之间差异并采用Spearman法比较高血压组患者左室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间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GLS、GCS、GRS、AS、ADIS和AC均明显降低(均P<0.05),LVPtw、SDI、Torsion、ASI及AEp均显著增高(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高血压组患者LVPtw、Torsion与AS、ADIS和AC呈负相关,与ASI和AEp呈正相关(均P<0.05);SDI与AS和ADIS呈负相关,与ASI和AEp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变化,左室扭转运动的增加及心肌运动不同步与升主动脉弹性的降低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 主动脉弹性 左室功能
下载PDF
升主动脉弹性与早发冠心病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4
3
作者 殷泉忠 高春恒 +3 位作者 郑若龙 张华 王东升 马根山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42-144,149,共4页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弹性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早发冠心病的63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术,造影阳性患者为早发冠心病组,阴性患者为对照组,并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评分(CAS),两组患者在行CAG前... 目的:探讨升主动脉弹性与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临床拟诊为早发冠心病的63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术,造影阳性患者为早发冠心病组,阴性患者为对照组,并进行冠状动脉狭窄评分(CAS),两组患者在行CAG前后1周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用M-型内径法测量主动脉瓣上3 cm处升主动脉相同处收缩期与舒张期内径(D s,Dd),用公式计算出升主动脉僵硬度和膨胀性。结果:(1)早发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升主动脉僵硬度(2.93±0.34 vs 2.45±0.58,P<0.05)与膨胀性[(2.32±0.48)10-6cm2/dyn(1dyn=10-5N)vs(2.76±0.52)10-6cm2/dyn,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2)经偏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升主动脉僵硬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密切相关,且独立于其他早发冠心病易患因素。结论:升主动脉弹性与早发冠心病程度密切相关,是早发冠心病重要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弹性 主动脉僵硬度 早发冠心病
下载PDF
320排螺旋CT评估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陈阿梅 谢佳均 +4 位作者 徐向东 魏新华 杨蕊梦 赖丽莎 江新青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8期69-72,共4页
目的利用320排螺旋CT评估升主动脉弹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冠心病并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138例患者(正常组31例,狭窄组107例),其中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比较不同组间升主动脉弹性指... 目的利用320排螺旋CT评估升主动脉弹性指标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冠心病并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138例患者(正常组31例,狭窄组107例),其中狭窄组分为轻度狭窄组及中重度狭窄组,比较不同组间升主动脉弹性指标及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升主动脉弹性指标[膨胀性(Ao D)及僵硬度(Ao S)]在冠状动脉狭窄组与正常组间及不同狭窄程度组间的弹性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评估Ao D、Ao S预测冠心病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4、0.89。结论升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狭窄与否及狭窄程度有密切相关性,有可能可以作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造影 主动脉弹性 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MDCT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磊 查云飞 +1 位作者 邢栋 彭宇锋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利用64-MDCT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拟诊冠心病的受检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采用GE AW4.4工作站手动勾画心包线并计算EAT容积;测量受试... 目的:利用64-MDCT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组织(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拟诊冠心病的受检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采用GE AW4.4工作站手动勾画心包线并计算EAT容积;测量受试者血压,重组升主动脉0%~95%R-R间期间隔5%的图像,采用MATLAB软件半自动描绘并测量各R-R间期主动脉横断面面积,然后计算出升主动脉弹性值。按冠脉狭窄程度将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56)、无意义冠脉狭窄组(n=36)和有意义冠脉狭窄组(n=43)三组。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值相关性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使用多重元线性回归分析包括EAT容积在内的与升主动脉弹性相关的各种独立影响因子。结果:正常对照组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值无相关性(r=-0.24,P=0.074);无意义冠脉狭窄组、有意义冠脉狭窄组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值间均呈负相关(r=-0.344,P=0.04;r=-0.347,P=0.023);多重元线性回归表明EAT容积是升主动脉弹性值的独立影响因子(B=-0.005,t=-3.037,P=0.003)。结论:冠心病患者EAT容积与升主动脉弹性具有负相关性,EAT容积的MDCT评价有助于早期预警冠心病患者主动脉硬化病变的发生及早期抑脂治疗策略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外膜脂肪组织 主动脉弹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DCT评价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磊 查云飞 +2 位作者 彭晓菁 付传明 密亚平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13年第4期685-691,共7页
目的:采用64-MDCT评价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拟诊冠心病的受检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测量受试者血压,重组升主动脉0%~95%R-R间期间隔5%的图像,采用MAT... 目的:采用64-MDCT评价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135例拟诊冠心病的受检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冠状动脉CT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测量受试者血压,重组升主动脉0%~95%R-R间期间隔5%的图像,采用MATLAB软件自动描绘并测量各R—R间期主动脉横截面积,然后计算出升主动脉弹性值。将受试者分为非高血压组(n=54)和高血压组(n=81)。结果:高血压组升主动脉弹性低于非高血压组(t=7.81,P〈0.001)。多元线性回归表明高血压是升主动脉弹性值的独立影响因子(B=-0.835,t=7.18,P〈0.001)。结论:升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有较好的相关性,升主动脉弹性的及时、准确评价有助于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主动脉弹性 高血压 MDCT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在冠脉介入术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慧玲 金鑫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4553-4554,共2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脉介入术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200例,检测所有入选者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并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CFPWV检查结...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与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对冠脉介入术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冠心病患者200例,检测所有入选者的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并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CFPWV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A组(0~13 m/s,n=109)和B组(>13 m/s,n=91),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其中169例患者行冠脉介入术治疗,随访患者2年,观察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B组冠脉支数、C型病变以及三支病变均显著多于A组;A型、B型病变,单支、双支病变显著少于A组(P<0.05);B组住院期间和随访期间心源性死亡、血运重建以及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OR=2.033,P<0.05);主动脉弹性和介入术治疗患者住院期、随访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正相关关系(OR=2.504,2.432;P=0.014,0.011)。结论主动脉弹性和冠脉病变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且能评价冠脉介入术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弹性 冠脉病变 冠脉介入术
下载PDF
MSCT评价冠心病患者降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 被引量:4
8
作者 吴磊 查云飞 +2 位作者 陈文 陈义加 龚晓虹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利用64-MSCT评价冠心病患者降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珐:对14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CTA检查。使用GEAW4.4工作站重组降主动脉0-95%R-R间期间隔5%的图像,利用MATLAB软件勾画并测量各期相主动脉截... 目的:利用64-MSCT评价冠心病患者降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珐:对140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CTA检查。使用GEAW4.4工作站重组降主动脉0-95%R-R间期间隔5%的图像,利用MATLAB软件勾画并测量各期相主动脉截面积,然后计算出主动脉弹性值。将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n=57)、无意义冠脉狭窄组(n=38)和有意义冠脉狭窄组(n=45)。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狭窄积分相关性比较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使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包括主动脉弹性在内的与冠心病相关的各种独立影响因子。结杲:无意义冠脉狭窄组、有意义冠脉狭窄组降主动脉弹性值与冠脉狭窄积分均呈负相关(r=-0.709,P〈0.001;r=-0.565,P〈0.001);多元线性回归表明,降主动脉弹性是冠脉狭窄积分的独立影响因子(B=-10.584,t=-4.066,P〈0.001)。结论:降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狭窄程度具有负相关性,降主动脉弹性值D的评估有利于对冠脉粥样硬化程度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主动脉弹性 多层螺旋CT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主动脉弹性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及其对介入预后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杜大勇 柳杨 +2 位作者 李运田 王芳 李沫言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对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以及对其中接受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符合高血压冠心病诊断标准入院患者20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 目的探讨主动脉弹性对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以及对其中接受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患者的预后评价。方法符合高血压冠心病诊断标准入院患者208例,所有入选患者均进行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检测评价主动脉弹性、冠脉造影评价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根据CFPWV水平分为两组:Ⅰ组(C-FPWV0-13.0m/s,n=117)和Ⅱ组(C-FPWV>13.0m/s,n=9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并对其中接受PCI患者182例随访(18.9±3.7)个月,并观察主要心血管事件。结果与Ⅰ组比较,Ⅱ组糖尿病和心肌梗死史多,C型病变和三支病变常见(P<0.05)。与Ⅰ组间比较,Ⅱ组围操作并发症发生率、远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和血运重建发生率显著增加(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CFPWV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为2.03(95%CI1.061-3.881);多因素logistic分析CFPWV与接受介入患者在住院期、远期MACE发生率呈正相关,OR为2.303(95%CI1.179-4.499)。结论主动脉弹性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PCI远期MACE发生率增加密切相关,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为心血管疾病独立强有力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弹性 冠脉病变 脉搏波传导速度 心血管事件 冠脉介入
下载PDF
腹主动脉弹性与临床指标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熊建群 黄季春 郎建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37-138,共2页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弹性与血压、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 190例患者 ,应用M型超声进行腹主动脉弹性测定 ;检查血压、血脂等 ;了解有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等临床资料 ,从中比较分析腹主动脉弹性与血脂、血压 ,冠心病、糖...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弹性与血压、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对 190例患者 ,应用M型超声进行腹主动脉弹性测定 ;检查血压、血脂等 ;了解有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等临床资料 ,从中比较分析腹主动脉弹性与血脂、血压 ,冠心病、糖尿病等的关系。结果 年龄增大、收缩压和 或舒张压升高、脉压差增大、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载脂蛋白升高、患冠心病者 ,其腹主动脉弹性减退 ;年龄、SBP、Apol B的比数比分别为 1 0 80 ,1 161及 4 116。结论 年龄、收缩压、载脂蛋白B是影响腹主动脉弹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弹性 临床指标 对照研究
下载PDF
64-MDCT定量评价冠心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万象新 肖喜刚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8期814-819,共6页
目的:采用64-MDCT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方法:连续搜集临床资料完整、同期(一个月内)进行了心脏超声、冠状动脉心电门控CTA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5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初步筛选冠心病患者与非... 目的:采用64-MDCT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与升主动脉弹性。方法:连续搜集临床资料完整、同期(一个月内)进行了心脏超声、冠状动脉心电门控CTA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520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初步筛选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CT原始数据或超声资料不完整者、应用了血管活性药物者、严重心肺肾疾病者、心肌病或瓣膜反流者均予以剔除。最终纳入冠心病组85例,对照组28例。所有入选者的MDCT原始数据在0~95%R-R间期、间隔5%重建后传至AW4.4工作站,利用相关软件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舒张早期最大组织运动速度(Ea)、左心室充盈压力(E/Ea)以及主动脉弹性D值。所有入选者中随机选择32例作为研究亚组评价CT与超声心功能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研究亚组CT和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相关性好,分别为E/A(r=0.80,P<0.05)、E/Ea(r=0.80,P<0.05)。Bland-Altman图显示两种方法对各参数的评价变异性低。冠心病组与对照组间主动脉弹性D值及E、A、E/A、Ea、E/E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冠心病组患者主动脉弹性、左室舒张功能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相关分析显示主动脉弹性D与E/A(r=0.45,P<0.01)、Ea(r=0.46,P<0.01)及E/Ea(r=-0.51,P<0.01)相关,与E、A无明显相关。多元分析排除年龄、性别、脉压、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及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显示D与E/A(B=0.40,β=0.17,P<0.05)、E/Ea(B=-0.06,β=-0.19,P<0.01)均独立相关。结论:64-MDCT可同时评价冠心病者左心室舒张功能及主动脉弹性,主动脉弹性与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主动脉弹性的变化有助于早期检测舒张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心病 主动脉弹性 舒张功能
下载PDF
腹主动脉弹性与临床指标关系的主成分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郎建英 熊建群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03年第6期513-515,共3页
为探讨腹主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讨论处理 L ogistic回归模型中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随机抽取 190例病人 ,按腹主动脉弹性≤ 1mm和 >1mm分为两组 ,92例在腹主动脉弹性≤ 1mm组 ,98例在腹主动脉弹性 >1mm组 ,测定 9个相关临床指标。... 为探讨腹主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讨论处理 L ogistic回归模型中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随机抽取 190例病人 ,按腹主动脉弹性≤ 1mm和 >1mm分为两组 ,92例在腹主动脉弹性≤ 1mm组 ,98例在腹主动脉弹性 >1mm组 ,测定 9个相关临床指标。先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 9个相关变量的信息综合 ,提取 9个独立的因子 ,然后用新的因子进行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应用主成分分析改进后的 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数据 ,方程的临床意义得到更合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硬化 危险因素 主动脉弹性 LOGISTIC回归模型 临床指标
下载PDF
主动脉弹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伟 郭伟 《医疗装备》 2016年第9期191-194,共4页
目前随着血管腔内器械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R)在降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发生在升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弓部的病变确仍然没有较可靠的系列产品投放临床。为了设计适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病... 目前随着血管腔内器械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repair,EVR)在降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发生在升主动脉以及主动脉弓部的病变确仍然没有较可靠的系列产品投放临床。为了设计适用于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病变的支架型血管,我们需要了解升主动脉及主动脉弓部的血管弹性特点,所以研究主动脉弹性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对于主动脉弹性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修复术 主动脉 主动脉 支架型血管 主动脉弹性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功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分析
14
作者 张云庆 赵月妍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6期186-187,共2页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升主动脉弹性功能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所收治的11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 目的 本研究主要就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与升主动脉弹性功能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所收治的11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变支数将其分为A、B、C三组,A组38例患者为三支病变,B组30例患者为双支病变,C组42例患者为单支病变。对所有患者行Leaman冠状动脉病变评分,并对三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查结果 以及评分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三组患者的前壁S波速度、升主动脉扩张性、升主动脉僵硬度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判定时,可以将升主动脉扩张性、僵硬度指数以及前壁S波速度作为其预测指标。因此,在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可以对上述指标的检测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 主动脉弹性功能
下载PDF
临界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弹性的初步探讨
15
作者 芦桂林 郭坤霞 +2 位作者 刘诚 刘奎灿 黄磊 《农垦医学》 2012年第6期503-504,共2页
目的:观察临界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的弹性。方法:入选研究对象95例,健康组49例(男25例,女24例),临界高血压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升主动脉扩张性D、僵硬度指数β、测量升主动脉前壁收缩期S波速度。结果... 目的:观察临界高血压患者升主动脉的弹性。方法:入选研究对象95例,健康组49例(男25例,女24例),临界高血压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升主动脉扩张性D、僵硬度指数β、测量升主动脉前壁收缩期S波速度。结果:①临界高血压组升主动脉扩张性D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2.72±5.61,40.39±25.66,P<0.001);僵硬度指数β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6.74±19.12,27.64±19.33,P<0.001);升主动脉前壁收缩期S波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08±0.01)m/s,(0.09±0.01)m/s,P<0.001]。结论:临界高血压患者较血压正常组升主动脉弹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临界高血压 主动脉弹性
下载PDF
主动脉弹性与肥厚型心肌病及其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凤梅 鲁星琴 姚亚丽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4期207-210,共4页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是青少年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纤维化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也是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主动脉弹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会出现主动脉弹性下降,而存在...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是青少年运动性猝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心肌纤维化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也是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主动脉弹性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会出现主动脉弹性下降,而存在心肌纤维化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主动脉弹性下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纤维化 主动脉弹性 主动脉僵硬 主动脉扩张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高血压病人升主动脉弹性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沈艳 陈祖乾 +3 位作者 侯晓慧 程月红 王莉 郭珊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8期829-832,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升主动脉弹性特点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作为高血压组,另选取非高血压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按年龄再分为老年亚组(≥60岁)和非老年亚组(<60岁)。所有病例均... 目的探讨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升主动脉弹性特点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作为高血压组,另选取非高血压者60例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按年龄再分为老年亚组(≥60岁)和非老年亚组(<60岁)。所有病例均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2D-STI获取相应斑点追踪图像,分析主动脉应变率变化,同时计算动脉扩张度(AD)和动脉僵硬指数(ASI),并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组AD值低于对照组,ASI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老年亚组AD均低于非老年亚组,ASI均高于非老年亚组(P<0.05);高血压组的2个亚组与对照组的2个亚组间分别比较,上述指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病人血管弹性减低,并随年龄增加而减低,预示着高血压是动脉弹性降低的重要危险因素,简化的二维斑点追踪分析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评价升主动脉弹性的可行性较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 高血压 主动脉弹性 动脉僵硬指数
下载PDF
256层螺旋CT评价降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8
作者 廖静芸 程纪皓 徐鹏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9年第5期74-76,共3页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评价降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01~2018-10我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302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256层冠脉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A、B、C、D组。通过EBW冠状动脉后处理分析软件在肺动脉分叉...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评价降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01~2018-10我院拟诊为冠心病患者302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256层冠脉CTA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A、B、C、D组。通过EBW冠状动脉后处理分析软件在肺动脉分叉水平处获得直径和横断面积,根据以上指标计算降主动脉弹性值。结果:A、B、C、D四组间降主动脉弹性值分别为16.396±7.7587(10-3mmHg-1),4.287±2.1595(10-3mmHg-1),3.629±2.3533(10-3mmHg-1),2.769±2.0819(10-3mmHg-1),四组间降主动脉弹性测量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弹性对冠心病的发病有较高的预测价值(AUC=0.959)。结论:冠状动脉CTA可以定量评价动脉弹性值,定性评估主动脉功能,可以提示临床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手段,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主动脉 斑块性质 主动脉弹性
下载PDF
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
19
作者 陈旭栩 林丽珊 +1 位作者 叶夏敏 邱浩强 《河北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487-490,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及年龄、血压对升主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我们对1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升主动脉弹性用Ep和β表示。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升主动脉Ep(1.31...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及年龄、血压对升主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我们对19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和18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升主动脉弹性用Ep和β表示。结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升主动脉Ep(1.31±0.69N/m2×106)和β(18.71±8.74)显著高于正常人(0.30±0.12N/m2×106,P<0.001;4.62±1.65,P<0.001)。扩张型心肌病组和正常组中男女性之间升主动脉弹性无显著差异。正常组中,年龄分别与Ep(r=0.66,P=0.003)和β(r=0.65,P=0.003)分别相关,收缩压仅与Ep(r=0.63,P=0.005)相关;扩张型心肌病组中,年龄与Ep(r=0.72,P=0.001)和β(r=0.71,P=0.001)分别相关,收缩压仅与Ep(r=0.56,P=0.01)相关。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升主动脉弹性减低。年龄、收缩压为影响升主动脉弹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充血性 主动脉弹性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下载PDF
CT评价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燕花 訾媛 +5 位作者 宫凤玲 于鹏 陈伟彬 张惠英 马春梅 徐永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80-883,共4页
目的采用CT探讨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例,将图像质量能满足主动脉弹性测量的111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分为钙化阴性组(n=43)和钙化阳性组(n=68),根据钙化积分值将钙化阳性... 目的采用CT探讨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相关性。方法搜集我院拟诊为冠心病并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例,将图像质量能满足主动脉弹性测量的111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分为钙化阴性组(n=43)和钙化阳性组(n=68),根据钙化积分值将钙化阳性组分为轻度、中度、重度钙化3组。将原始数据每隔5%R-R间期进行全时相自动离线重建,测量各R-R间期主动脉横截面积及直径,计算评价主动脉弹性的4个参考指标:直径变化率(%A0)、动脉可扩张度(A0D)、动脉顺应性(A0C)及动脉僵硬度(A0SI)。分析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结果钙化阳性组的%A0、A0D、A0C小于钙化阴性组,而A0SI大于钙化阴性组(P均<0.05)。钙化阳性组中轻度、中度、重度钙化3组间主动脉弹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A0、A0D、A0C呈负相关,与A0SI呈正相关。结论主动脉弹性与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有相关性,两者联合应用可以为早期诊断冠心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 主动脉弹性 冠状动脉钙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