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被引量:5
1
作者 孙立忠 常谦 +3 位作者 唐跃 冯钧 孙晓刚 朱晓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4-205,共2页
目的 :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  方法 :1999年 7月至 9月 ,对 8例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基本方法包括胸骨上窝至乳... 目的 :探讨胸骨上段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手术适应证、基本方法和手术技术。  方法 :1999年 7月至 9月 ,对 8例马凡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以复合带瓣人工血管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基本方法包括胸骨上窝至乳头连线水平纵切口 ,长约 10~ 13cm,“J”形纵劈上段部分胸骨 ,股动脉、右心房或股静脉插管体外循环。  结果 :心肌阻断时间 5 8(5 4~ 6 7)分 ,体外循环时间 78(70~ 90 )分 ,总手术时间 4小时 15分 (3小时 2 0分~ 4小时 45分 ) ,术后住院时间 12 (9~ 2 5 )天 ,输血量 40 0 (0~ 16 0 0 ) ml,2例患者未输库血。全部患者康复出院。  结论 :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 ,股动脉、右心房或股静脉插管体外循环 ,术野显露良好 ,创伤小 ,失血少 ,术后恢复快 ,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主动脉根部置换 胸骨上段小切口
下载PDF
严重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主动脉根部置换的方法与疗效 被引量:6
2
作者 徐志云 邹良建 +5 位作者 陆方林 韩林 宋智钢 郎希龙 徐激斌 张宝仁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总结严重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以期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5年9月~2008年6月间手术治疗11例严重主动脉瓣或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活动期6例,静止... 目的总结严重主动脉瓣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方法,以期提高外科治疗效果。方法1995年9月~2008年6月间手术治疗11例严重主动脉瓣或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其中活动期6例,静止期5例;术前动脉血细菌培养阳性6例。术前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均有不同程度的主动脉瓣反流或瓣周漏,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6.0±0.7cm,其中≥5.5cm7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7.8%±11.2%,其中≤50%8例。手术均在彻底清创后应用人工带瓣管道(9例)或同种带瓣管道(2例)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例,二尖瓣环缩术3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结果术后心脏骤停死亡1例。发生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后期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术后随访10例,随访时间3个月~13.2年,术后32d因感染性心内膜炎复发死亡1例;其余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和晚期死亡。结论当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主动脉根部或窦部瘤、感染累及主动脉窦壁或冠状动脉开口处、瓣环严重毁损或彻底清创后瓣环缺损广泛时,宜置换主动脉根部。手术的关键是彻底清创和防止根部出血。尽管手术较复杂,但局部清创彻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主动脉根部置换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自体带蒂心包片在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控制出血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军 陈涛 +5 位作者 Alfred Omo 朱冰 王定淼 刘立刚 郑智 潘友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08年第12期826-828,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难以控制的出血的方法。方法在8例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患者中,首先将自体带蒂心包片包绕升主动脉根部,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然后再与右心耳吻合,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一例术... 目的探讨控制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难以控制的出血的方法。方法在8例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患者中,首先将自体带蒂心包片包绕升主动脉根部,形成一个密闭的腔隙,然后再与右心耳吻合,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脱机,无一例术后因出血再次开胸止血。除1例患者因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而需要放置永久起搏器外,所有患者术后均顺利恢复。出院前8例患者均接受心脏B超检查,均未在升主动脉根部与右心房间发现异常血流信号。结论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后常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采用自体带蒂心包片包绕主动脉根部并形成与右心房的瘘道,可以迅速控制出血,避免反复止血而可能导致的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心包片 主动脉根部置换 出血
原文传递
右心房内引流术在主动脉根部置换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维来 周汝元 +5 位作者 葛圣林 张士兵 李峰 张成鑫 冯俊波 车轰 《安徽医学》 2012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中局部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瘤体血管片或自体心包片缝合包裹人造血管及吻合口,并与右心房房顶、右心耳部行吻合,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将人造血管及各吻合口渗血引流...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中局部出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瘤体血管片或自体心包片缝合包裹人造血管及吻合口,并与右心房房顶、右心耳部行吻合,建立与右心房间的交通,将人造血管及各吻合口渗血引流入右心房内。结果 7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患者中无需要再次开胸止血,出院前心脏超声检查局部均未发现左向右分流。患者停体外循环后平均止血关胸时间大为缩短[(47.65±33.45)min],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引流量显著减少[(187.26±83.82)ml],术后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中,控制人造血管各吻合口局部渗血是个难题,采用瘤囊壁或自体心包片缝合包裹人工血管形成腔隙,与右心房内引流方法是控制出血的有效方法,可避免大量失血及长时间止血带来的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置换 心房内引流 心脏外科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涂俊 徐建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2135-2137,共3页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通常用于治疗主动脉根部的病变。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研究,这种手术方式保留了瓣叶,但也可能因为瓣叶接合点的牵拉而导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1-2]。目前为止,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标准...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通常用于治疗主动脉根部的病变。保留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是近些年来比较热门的一种研究,这种手术方式保留了瓣叶,但也可能因为瓣叶接合点的牵拉而导致主动脉瓣闭锁不全[1-2]。目前为止,主动脉根部动脉瘤的标准手术方法仍是带有机械瓣或生物瓣的管道复合物置换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置换 保留瓣膜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保留主动脉 手术方式 置换手术 手术方法 复合物
下载PDF
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疗效分析
6
作者 陈小中 周睿 +2 位作者 任书南 励峰 吴卫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6-348,352,共4页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 目的观察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对主动脉根部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接受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的8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手术相关情况及出院后随访情况。结果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体外循环时间158~357 min,平均(266.4±60.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36~286 min,平均(200.6±47.9)min。1例患者行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并发症包括渗血4例,并发纵隔炎1例。术后随访2~38个月,平均(22.3±12.6)个月;随访期内无死亡病例,1例患者因发生中度主动脉瓣反流而再次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结论以保留主动脉瓣的带瓣人工血管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 保留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置换 带瓣人工血管
下载PDF
应用同种主动脉行保留自体主动脉瓣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1例报告
7
作者 李温斌 周海波 王胜洵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19-119,共1页
关键词 同种主动脉 自体主动脉瓣保留 主动脉根部置换 主动脉夹层动脉 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下载PDF
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的护理配合
8
作者 王梦甜 童彬 +1 位作者 周明 杨喜群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6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探讨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David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实行保留主动脉瓣David手术的18例手术患者术前采取医护患联合互动式了解病情,并告知手术过程和方式。积极准备该手术特殊器械、仪器及特殊物品。手术过程严格遵... 目的探讨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David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实行保留主动脉瓣David手术的18例手术患者术前采取医护患联合互动式了解病情,并告知手术过程和方式。积极准备该手术特殊器械、仪器及特殊物品。手术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了解主刀医生特殊需求,紧密配合手术医生。结果手术顺利,全组无手术或住院死亡。结论术前多部门联合充分讨论患者的病情及手术步骤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和患者安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保留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 护理配合
下载PDF
自制复合带瓣人工血管在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中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何勇 《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年第8期3555-3555,共1页
目的:观察自制复合带瓣人工血管在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复合带瓣人工血管,在Bentall手术中对40例马凡氏综合症及主动脉根部瘤患者进行主动脉根部置换。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合术后随访信息,观察自制复... 目的:观察自制复合带瓣人工血管在主动脉根部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采用自制复合带瓣人工血管,在Bentall手术中对40例马凡氏综合症及主动脉根部瘤患者进行主动脉根部置换。对比患者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结合术后随访信息,观察自制复合带瓣人工血管在术中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40例马凡氏综合症及主动脉根部瘤患者术后无一例出现死亡及心脏异常,手术前后主动脉瓣峰值压力阶差(AVG)、左心室收缩末径(LVDS)、左心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EF)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院自制复合带瓣人工血管对行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患者安全有效,且能极大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 复合带瓣人工血管 主动脉根部置换 疗效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14例
10
作者 李亚雄 陈圣邦 +6 位作者 雷定华 陈智豫 何帆 吴健 杨应南 张旭光 李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8-388,共1页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置换 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
下载PDF
主动脉瓣置换对比主动脉根部置换治疗Takayasu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Meta分析
11
作者 卢晓峰 李俊玮 +2 位作者 王旭 高秉仁 柳德斌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第12期1438-1442,共5页
目的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比主动脉瓣置换和主动脉根部置换治疗Takayasu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最新依据。方法系统性检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 目的本文通过Meta分析对比主动脉瓣置换和主动脉根部置换治疗Takayasu动脉炎引起主动脉瓣反流的疗效和预后,为临床实践提供最新依据。方法系统性检索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万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关于Takayasu动脉炎和主动脉瓣反流的文献,检索截止2020年9月。由两名独立研究者筛选、评估文献质量,采用R软件Meta包进行Meta分析。结果检索结果共计1217篇文献,纳入Meta分析8篇文献,共计237例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患者中发生瓣膜脱落/瓣周漏比主动脉根部置换患者更常见(OR=5.85,95%CI:2.00~17.14;P=0.0013,I^(2)=0%)。而假性动脉瘤发生率(OR=2.89,95%CI:0.83~10.02;P=0.0945,I^(2)=0%)、早期死亡率(OR=0.83,95%CI:0.22~3.11;P=0.7879,I^(2)=0%)和晚期死亡率(OR=0.83,95%CI:0.22~3.11;P=0.4904,I^(2)=0%)在两种术式中无明显差异。结论通过合成目前已有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数据,结果表明在Takayasu动脉炎造成主动脉瓣反流患者中,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在术后瓣膜脱落发生风险明显低于主动脉瓣置换术。然而两种术式在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早期死亡率和晚期死亡率上并无显著性差异。目前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研究比较这两种术式的疗效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AYASU动脉 主动脉置换 主动脉根部置换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下载PDF
经肋间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赵泽正 董兆芮 +6 位作者 迟海涛 陈磊 王军惠 赵强 郑楠 汪成 肖苍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4期219-222,共4页
目的总结本科行经肋间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Bentall)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经肋间小切口Bentall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科行经肋间小切口Bentall术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主动脉根部瘤+主... 目的总结本科行经肋间小切口主动脉根部置换(Bentall)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经肋间小切口Bentall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本科行经肋间小切口Bentall术的4例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为主动脉根部瘤+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4例,其中升主动脉扩张1例。全部行经右侧胸骨旁第3肋间切口Bentall术+主动脉根部分流术。结果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正中开胸,无二次开胸探查止血,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死亡,均康复出院。结论经肋间小切口主动脉手术在技术上是安全可靠的,其手术区域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切口 主动脉根部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主动脉根部置换 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棒状杆菌致隐匿性纵隔感染1例
13
作者 吴明亮 宋来春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3年第6期358-359,367,共3页
1临床资料1.1病历资料患者男,69岁,于2021年12月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2月,收缩压最高达180 mmHg,口服乐卡地平10 mg/次/日。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第一、二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向颈部传导,舒张期轻度叹息样杂音,... 1临床资料1.1病历资料患者男,69岁,于2021年12月7日入院。既往高血压2月,收缩压最高达180 mmHg,口服乐卡地平10 mg/次/日。查体:心界向左下扩大,主动脉瓣第一、二听诊区可闻及收缩期3/6级吹风样杂音,向颈部传导,舒张期轻度叹息样杂音,无传导,水冲脉、毛细血管搏动征、大血管枪击音阳性。心脏彩超提示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Type 1A型),主动脉瓣轻度狭窄并重度关闭不全,左室增大,主动脉瓣无冠窦瘤,二尖瓣轻度反流。入院时CT见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纵隔感染 棒状杆菌 主动脉根部置换手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升主动脉及主动脉根部置换术1例手术配合
14
作者 刘培珍 李华 李翠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09年第1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置换 主动脉 手术配合 主动脉瓣重度关闭不全 阵发性心悸 舒张期杂音 病历资料 心前区
下载PDF
生物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后远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分析
15
作者 施浩 万俊义 +5 位作者 李琦 刘垚 钱向阳 郭宏伟 潘湘斌 胡晓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目的:分析生物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io-Bentall手术)后远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并讨论冠状动脉阻塞风险与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冠状动脉开口与人工血管的吻合方式、人工血管直径等因素之间... 目的:分析生物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io-Bentall手术)后远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瓣中瓣”置换术(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并讨论冠状动脉阻塞风险与主动脉根部解剖结构、冠状动脉开口与人工血管的吻合方式、人工血管直径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改良Bio-Bentall手术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由3位术者完成BioBentall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其中能获取清晰、可用CT资料的患者39例。通过3mensio软件分析患者Bio-Bentall术前及术后的CT资料,评估术后远期行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术后平均随访(4.7±8.8)个月,门控增强心脏CT提示,39例患者术后右冠状动脉开口高度较术前明显降低[18.9(14.8,24.4)mm vs.22.0(18.4,27.4)mm,P=0.028],其中22例(56.4%)为冠状动脉阻塞高风险患者。术后生物瓣与人工血管的同轴性夹角对术后远期右冠状动脉阻塞风险有显著影响(HR=0.55,95%CI:0.37~0.83,P=0.013),冠状动脉开口与人工血管的吻合方式对术后远期冠状动脉阻塞风险无明显影响(HR=1.10,95%CI:0.83~1.40,P=0.648)。结论:在现有手术策略下,Bio-Bentall手术患者术后远期行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极高。目前的BioBentall手术方法亟需改进,以降低术后远期因生物瓣衰败行ViV-TAVR的冠状动脉阻塞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未来行ViV-TAVR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置换 主动脉根部置换 瓣中瓣 冠状动脉阻塞 生物瓣膜
下载PDF
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并发瓣周漏合并白塞病1例
16
作者 代芳 李晓琴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023-1024,共2页
瓣周漏是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功能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治疗难度较大[1]。目前治疗人工主动脉瓣周漏的常规方法包括瓣周漏修复术、再次行换瓣术以及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entall术)。但瓣周漏合... 瓣周漏是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功能衰竭,甚至心源性休克,治疗难度较大[1]。目前治疗人工主动脉瓣周漏的常规方法包括瓣周漏修复术、再次行换瓣术以及主动脉根部置换术(Bentall术)。但瓣周漏合并白塞病患者极易因瓣环组织脆弱、瓣环愈合困难等因素导致瓣周漏修复术和再次行换瓣术难以达到治疗效果,一般该类患者应考虑行Bentall术[2]。我院收治了1例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并发瓣周漏合并白塞病患者,经实施Bentall术后成功救治,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根部置换 人工主动脉置换 瓣周漏 白塞病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实施孕妇主动脉瓣成形+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VSRR)手术
17
作者 牛昊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第24期7-8,共2页
近日,华西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肖正华副教授和钱宏主治医师为一名30岁孕14周女性患者成功实施了主动脉瓣成形+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VSRR,Valve ;Sparing Root Reimplantation)手术.经检索文献,国内外鲜见类似妊娠病人行此手术病例报道.
关键词 主动脉瓣成形 检索文献 心脏大血管外科 华西医院 主动脉根部置换 ROOT VSR
原文传递
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法洛四联症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的临床疗效
18
作者 李希 谭今 +2 位作者 黄克力 于涛 蒋露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6,共5页
目的评价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valve-sparing aortic root replacement,VSARR)治疗法洛四联症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采用VSARR治疗法洛四联症术后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患者的临... 目的评价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valve-sparing aortic root replacement,VSARR)治疗法洛四联症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22年四川省人民医院采用VSARR治疗法洛四联症术后合并主动脉根部扩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其中男8例、女6例,中位年龄22(12~48)岁。主动脉瓣重度反流5例、中度反流4例、轻度及以下反流5例。主动脉窦部扩张6例,升主动脉明显扩张8例,同期合并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1例,合并重度肺动脉瓣反流9例。VSARR方式为David手术10例,Yacoub手术2例,Florida sleeve 2例。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9(0.4~6.0)年,1例患者出现轻度主动脉瓣反流,其余患者均为微量或无主动脉瓣反流,1例患者出现左室流出道轻度狭窄,余所有患者左室流出道未见明显狭窄。结论VSARR在法洛四联症术后主动脉根部扩张患者中治疗结果满意,中期随访未见明显左室流出道狭窄,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无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瓣膜的主动脉根部置换 法洛四联症 主动脉根部扩张
原文传递
人工血管外翻改良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短期疗效
19
作者 冯祥祯 王国庆 +4 位作者 孙建超 赵载豪 张校铭 谭金广 刘高利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2129-2135,共7页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外翻改良Bentall手术在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外科接受Bentall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人工血管外翻改良Bentall手术在治疗主动脉瓣病变伴升主动脉瘤样扩张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4年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西海岸院区心血管外科接受Bentall手术治疗的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人工血管外翻改良Bentall手术,21例行纽扣法Bentall手术。统计分析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术中、术后指标及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手术均未发生术中死亡。人工血管外翻改良Bentall手术组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24小时引流量、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费用均少于纽扣法Bentall手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P > 0.05)。结论:人工血管外翻改良Bentall手术,能有效减少术中近端吻合口出血、渗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surgical outcomes of the modified Bentall procedure with an outward expansion of the artificial graft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ortic valve disease complicated by ascending aortic aneurysm-like dilation. 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the clinical data of 44 patients who underwent Bentall surgery between January 2020 and January 2024 at the cardiovascular surgery department of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West Coast Branch. Among them, 23 patients underwent the modified Bentall procedure with an outward expansion of the artificial graft, and 21 patients underwent the button-type Bentall procedure. Preoperative clinical data, intraoperative parameters, postoperative outcomes, and follow-up resul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No intraoperative deaths occurred in either group. The modified Bentall procedur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shorter cardiopulmonary bypass time, lower postoperative 24-hour drainage volume, earlier removal of drainage tubes, short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and lower costs for platelet and coagulation factor transfusion compared to the button-type Bentall procedure group (P P > 0.05). Conclusion: The modified Bentall procedure with an outward expansion of the artificial graf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proximal anastomotic bleeding and oozing, making it a saf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approa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TALL手术 主动脉置换 主动脉根部置换 手术改良 临床分析
下载PDF
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伟丹 常谦 +1 位作者 李守军 王巍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10年9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60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行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9~64(37.2±13.0)岁。主... 目的评价使用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2001年2月至2010年9月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对60例主动脉根部瘤患者行保留主动脉瓣主动脉根部置换术,其中男44例,女16例;年龄9~64(37.2±13.0)岁。主动脉夹层15例,升主动脉瘤10例,马方综合征25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2例。行主动脉根部重建术53例,主动脉瓣瓣叶再植术7例。比较术前、术后心功能及主动脉瓣反流程度等指标。结果全组中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呼吸机使用时间中位数为13(2~1 110)h,住ICU时间1~18(2.7±2.5)d。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主动脉瓣反流程度均明显减轻,仅3例为中大量反流,其余无反流或微少量反流。术后随访2~122(61.5±35.9)个月,随访56例,失访4例,随访期间死亡9例,生存率83.9%(47/56)。2例因主动脉瓣反流分别于术后13个月和14个月再次入院行主动脉瓣置换术。47例患者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心功能Ⅰ级35例(74.4%),Ⅱ级8例(17.0%)。免于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40例(85.1%)。结论保留瓣叶的主动脉根部置换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远期疗效满意,瓣膜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留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置换 主动脉根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