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6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 被引量:10
1
作者 舒畅 汪忠镐 +3 位作者 李全明 姜晓华 宫毅 黎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7期598-600,共3页
目的 探讨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合并有内脏动脉缺血等复杂的主动脉病变,双球管定位下经锁骨上动脉到股动脉交换导丝以确保真腔内植入带膜支架,对真腔完全被假腔压闭的患者采取真腔内加压推进以通过导丝,... 目的 探讨复杂主动脉病变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1例合并有内脏动脉缺血等复杂的主动脉病变,双球管定位下经锁骨上动脉到股动脉交换导丝以确保真腔内植入带膜支架,对真腔完全被假腔压闭的患者采取真腔内加压推进以通过导丝,用超长带膜支架来封堵大破口治疗夹层合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对夹层合并腹主动脉瘤患者采取血管腔内技术联合开腹手术等方法。结果 术后内漏3例,其中2例7 d后停止,1例漏血持续存在。3例主动脉创伤术后完全康复,余18例复杂主动脉夹层术后即时造影示瘘口已被完整覆盖,假腔无血漏入,内脏动脉等恢复真腔供血。18例中6例合并肠管缺血,3例合并肾动脉缺血,3例肠管缺血、肾动脉缺血,2例腹主动脉真腔完全被假腔压迫,以及2例合并下肢缺血术后均逐渐恢复,无脏器及肢体缺血坏死发生。2例合并腹主动脉瘤夹层行支架型人工血管封闭夹层破口后行开腹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人工血管置换。16例随访5~36个月,平均22.3月,1例内漏持续存在,但假腔未继续加大,其余患者存活良好。结论 对复杂的主动脉病变的治疗,通过对腔内血管外科技术进行改进,并适当结合传统手术方法,使某些过去被认为不能够治疗的复杂主动脉病变可得以成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腔内血管治疗 内漏
下载PDF
CT仿真血管内镜在主动脉病变中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梁彤杰 谭理连 +2 位作者 李扬彬 李树欣 江金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10期1003-1004,共2页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 (CTVE)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例正常和 1 3例主动脉病变行主动脉螺旋CT增强扫描 ,通过软件行主动脉CTVE成像。 1 3例有主动脉病变 ,其中夹层动脉瘤 6例 ,主动脉瘤3例 ,单纯主动脉血栓 2例 ,主... 目的 探讨CT仿真内镜 (CTVE)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例正常和 1 3例主动脉病变行主动脉螺旋CT增强扫描 ,通过软件行主动脉CTVE成像。 1 3例有主动脉病变 ,其中夹层动脉瘤 6例 ,主动脉瘤3例 ,单纯主动脉血栓 2例 ,主动脉硬化 8例 ;5例为正常人。结果 主动脉CTVE可清晰显示正常血管内壁或病变的血管内腔形态 ;能显示正常主动脉内腔及主要分支开口情况、夹层动脉瘤的真假腔及内膜瓣、主动脉瘤的形态等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病变。结论 CT仿真血管内镜是一种新的、无创性的检查诊断方法 ,它在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检查 主动脉病变 CT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尼群地平对食饵性家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Ⅰ.对血浆总胆固醇和主动脉病变的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涂玉林 杨小毅 +2 位作者 黄红林 万载阳 王北冰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53-155,共3页
用新西兰白兔观察了尼群地平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尼群地平时食饵性高脂血症影响不大,但可明显抑制其主动脉壁病变,降低主动脉组织胆固醇含量,表明尼群地平具有显著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尼群地平 胆固醇 主动脉病变
下载PDF
双源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宝金 汤连志 +2 位作者 茅亭 刘志鹏 李延皎 《中国医学装备》 2014年第12期41-43,共3页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经DSCT血管成像诊断的各种主动脉病变资料,利用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T)技术重组图像,判定主动脉病变情况,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对... 目的:评价双源CT(DSCT)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7例经DSCT血管成像诊断的各种主动脉病变资料,利用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容积再现(VRT)技术重组图像,判定主动脉病变情况,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结果:双源CT血管成像良好的显示了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其他病变。14例主动脉夹层,MPR较好地显示夹层和血栓范围以及弓部血管受累情况;表面覆盖显示(SSD)见内膜片螺旋状剥离,可以区分真假腔,20例主动脉瘤,SSD清晰显示动脉瘤的范围和周围血管的关系;MPR显示壁内血栓的范围;MIP则显示了血管壁的钙化和血管内支架的位置及支架周围情况。MPR较好显示了假性动脉瘤与管腔的关系及动脉破口,主动脉壁内血肿4例,大动脉炎3例,主动脉缩窄3例,主动脉粥样硬化7例,正常6例。与其他影像学检查进行对比,结果基本相近。结论:双源CT血管成像是评价主动脉病变较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体层摄影术 X射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复合手术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降主动脉病变 被引量:8
5
作者 任长伟 黄连军 +2 位作者 阳晟 来永强 许尚栋 《心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目的:评估一期覆膜支架置入合并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降主动脉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4年8月,因降主动脉病变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在我院行一期杂交手术(右腋动脉-左腋动脉转流+降主动脉支架型人工血... 目的:评估一期覆膜支架置入合并腋-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降主动脉病变的近期效果。方法:2009年4月至2014年8月,因降主动脉病变累及左锁骨下动脉在我院行一期杂交手术(右腋动脉-左腋动脉转流+降主动脉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术+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封堵术)共有20例(男性17例,女性3例)患者,对所有患者随访至2016年10月,随访时间26~87个月,平均(51.0±18.1)个月。评估30d内病死率,内漏发生率,转流血管远期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在杂交手术室完成,围手术期无死亡,2例因近端内漏行开胸手术,1例因远端新发破口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结论:一期杂交手术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降主动脉病变近期效果良好,但不适合破口位于主动脉弓部大弯侧紧邻左锁骨下动脉的B型主动脉夹层,这类患者容易发生近端内漏,左锁骨下动脉近端塞子的置入有效构成了转流血管两端的压力差,有利于转流血管的通畅。远期效果还需要大样本量的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复合手术 覆膜支架
下载PDF
主动脉病变的非增强MRI检查 被引量:2
6
作者 程流泉 赵锡海 +3 位作者 王新疆 王东 马林 高元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13-515,共3页
目的以造影剂增强MRA(CE-MRA)为参照,评价非增强MRI检查方式在诊断主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17例主动脉病变患者,非增强MRI检查采用亮血对比的FIESTA电影序列和黑血对比的双反转或者三反转FSE序列,CE-MRA采用Gd-DTPA增强三维TOF序列,比较... 目的以造影剂增强MRA(CE-MRA)为参照,评价非增强MRI检查方式在诊断主动脉病变的意义。方法17例主动脉病变患者,非增强MRI检查采用亮血对比的FIESTA电影序列和黑血对比的双反转或者三反转FSE序列,CE-MRA采用Gd-DTPA增强三维TOF序列,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病变的诊断和解剖细节的显示效果。结果主动脉夹层7例,动脉瘤7例,降主动脉岬部缩窄2例,非增强MRI和CE-MRA诊断一致;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穿通性溃疡1例只能由非增强MRI做出诊断;CE-MRA能显示病变的整体观,而非增强MRI在显示血栓形成和血流动态方面比CE-MRA有优势。结论非增强MRI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具有与CE-MRA同样重要的作用,两者显示的信息可以互相补充,建议纳入MRA的常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病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境(综述) 郑哲(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5-618,共4页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40%~50%的患者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性病变,称为二瓣化主动脉病变,容易出现主动脉夹层或者动脉瘤破裂。虽然近年来对这一疾病的遗传、病理、分子、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的研究已深入开展,但是目...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约40%~50%的患者合并升主动脉扩张性病变,称为二瓣化主动脉病变,容易出现主动脉夹层或者动脉瘤破裂。虽然近年来对这一疾病的遗传、病理、分子、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的研究已深入开展,但是目前仍未完全了解这一疾病,对于该疾病认知的缺乏导致了外科干预时机缺乏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病变的发病机制及外科干预指征,以期拓展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 主动脉 发病机制 主动脉病变
下载PDF
Bentall手术治疗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3例 被引量:2
8
作者 韦成信 刘永春 +1 位作者 黄健辉 曹健斌 《广西医学》 CAS 2007年第9期1349-1350,共2页
目的探讨Bentall手术治疗各种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对13例Bentall术治疗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中体外循环115-220 min,平均157.5 min,主动脉阻断77-160 min,平均108.2 min;... 目的探讨Bentall手术治疗各种主动脉根部及升主动脉病变的效果。方法对13例Bentall术治疗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手术中体外循环115-220 min,平均157.5 min,主动脉阻断77-160 min,平均108.2 min;2例停循环时间分别为27、55 min,心脏复跳均顺利。二次开胸止血1例。死亡1例,其他病人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7个月至4年,患者心功能均明显改善。结论由于材料及手术方法的改进,Bentall手术并发症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是治疗升主动脉病变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有效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ENTALL手术
下载PDF
胸主动脉病变腔内隔绝术移植物相关的问题 被引量:4
9
作者 景在平 俞旭华 +1 位作者 冯家烜 陆清声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131-134,共4页
对于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争议[1]。胸主动脉病变的开放手术常较复杂,需胸骨切开、左肺萎陷、主动脉置换以及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的重建,增加了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缺血、失血性休克等的风险,对于高龄(】65岁)... 对于胸主动脉病变的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至今仍存在争议[1]。胸主动脉病变的开放手术常较复杂,需胸骨切开、左肺萎陷、主动脉置换以及腰动脉和肋间动脉的重建,增加了内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缺血、失血性休克等的风险,对于高龄(】65岁)及存在如冠心病、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严重并存病的患者难以耐受。即使是术前评估手术耐受能力较好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病变 腔内移植物 急性主动脉夹层 开放手术 主动脉 术前评估 主动脉 内漏 腔内治疗
下载PDF
40例胸主动脉病变综合影像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慧琪 郭顺华 +1 位作者 李恒青 过新民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22期4616-4617,共2页
目的:通过经超声心动图(TTE)与CT综合影像对比分析,以评价各种技术对胸主动脉疾病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胸主动脉病变影像学特点认识。方法:对经胸超声心动图及CT检查40例胸主动脉病变进行回顾性病例统计学分析。结果:CT检查对胸主动脉... 目的:通过经超声心动图(TTE)与CT综合影像对比分析,以评价各种技术对胸主动脉疾病诊断价值,进一步提高对胸主动脉病变影像学特点认识。方法:对经胸超声心动图及CT检查40例胸主动脉病变进行回顾性病例统计学分析。结果:CT检查对胸主动脉各种病变诊断比较准确直观,特别对于范围较小附壁血栓显示清晰,经胸超声心动图适宜做常规大量筛查,对于超声检查AOD>40 mm,AAO>30 mm合并高血压患者可高度随访,注意动脉瘤及夹层发生。结论:多种影像技术对胸主动脉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于有临床症状怀疑患者需要多切面扫查,尽可能完整的显示整个主动脉,这个在AD诊断中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综合影像对比 影像分析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调肝导浊法中药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载脂蛋白含量及主动脉病变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柏丽 陆一竹 +2 位作者 范英昌 马东明 陈静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0-31,共2页
目的 :探讨调肝导浊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 :采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 ,分组喂养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中载脂蛋白含量 ;苏丹Ⅲ染色计数主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该中药可降低ApoAⅠ、提高ApoB10 0的含量 ;缩小主动脉斑块... 目的 :探讨调肝导浊中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理。方法 :采用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 ,分组喂养 ,免疫比浊法检测血中载脂蛋白含量 ;苏丹Ⅲ染色计数主动脉斑块面积。结果 :该中药可降低ApoAⅠ、提高ApoB10 0的含量 ;缩小主动脉斑块面积。结论 :该中药通过调节ApoAⅠ、ApoB10 0 的含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肝导浊中药 动脉粥样硬化 载脂蛋白 高脂血症 主动脉病变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胸腹主动脉病变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邝琰 刘晓知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8期113-115,共3页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诊断胸f腹主动脉病变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可疑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均行CTA检查,观察CTA对胸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术中诊断显示,75例患者... 目的:分析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诊断胸f腹主动脉病变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5例可疑胸腹主动脉病变患者,均行CTA检查,观察CTA对胸腹主动脉病变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结果:术中诊断显示,75例患者中,20.00%肾上腹主动脉瘤,29.33%胸腹主动脉慢性夹层动脉瘤,22.67%近肾腹主动脉瘤(juxtarenal 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JAAA),25.33%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CTA检查肾上腹主动脉瘤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98.33%,准确度94.67%,Kappa值为0.82;胸腹主动脉慢性夹层动脉瘤灵敏度86.36%,特异度98.11%,准确度94.67%,Kappa值为0.87;JAAA灵敏度94.12%,特异度93.10%,准确度93.33%,Kappa值为0.82;TAAA灵敏度100.00%,特异度96.43%,准确度97.33%,Kappa值为0.93;其他灵敏度为50.00%,特异度100.00%,准确度98.67%,Kappa值为0.66。结论:CTA诊断胸腹主动脉病变具有较高准确度,与术中诊断结果一致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胸腹主动脉病变 诊断 价值
下载PDF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治疗先天性主动脉病变的麻醉体会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宪宏 卿恩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8期557-558,共2页
关键词 自体肺动脉瓣移植术 先天性主动脉病变 麻醉处理 硝酸甘油 多巴胺 硝普钠
下载PDF
主动脉病变伴pANCA阳性3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京京 杨莹 +4 位作者 胡月 李香玉 张静波 杜炜 郭亚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1期143-144,共2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以中性粒细胞异常死亡为主,导致血管发生坏死性炎性反应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管,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病变多为中、小血管,累及大动脉比较罕见[1-3]。本研究...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以中性粒细胞异常死亡为主,导致血管发生坏死性炎性反应的自身免疫病,临床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血管,导致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病变多为中、小血管,累及大动脉比较罕见[1-3]。本研究对发现的3例主动脉病变伴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阳性病例进行报道分析,以警示临床医生加强对ANCA的重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CA 主动脉病变 血管炎
下载PDF
胸主动脉病变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研究
15
作者 初洪钢 左进 +1 位作者 孙彬 孙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1-122,共2页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经食管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成像及三维重建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王健 杨培红 史晋红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4-44,共1页
关键词 螺旋CT 血管成像 三维重建 主动脉病变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17
作者 陈涛 杨旭峰 +4 位作者 黄慧玲 朱明理 潘爱珍 朱新进 甘毅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2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25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兴趣区域的螺旋CT增强扫描,用表面覆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组法(MPR)对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重建。分析所有3D和轴...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主动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其价值。方法对25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兴趣区域的螺旋CT增强扫描,用表面覆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平面重组法(MPR)对获得的容积数据进行重建。分析所有3D和轴向影像表现。结果SSD能较好地显示主动脉病变的全貌,显示病变的范围、大小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MIP可清楚显示血管管壁钙化和动脉瘤内腔的形态;MPR可以对病变进行任意角度重建和观察,清楚地显示附壁血栓、真假腔、破口、钙化和内膜瓣。结论应用SCTA的各种成像技术,能够较全面直观地显示主动脉病变,为主动脉病变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手段。在较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上,有望取代X线血管造影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血管造影 主动脉病变 诊断 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中的应用
18
作者 谷涌泉 刘一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腹主动脉病变的治疗以往以开放手术为主,随着腔内器械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逐步转变为以腔内治疗为主。在支架选择上有分体式支架和一体式支架,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中... 腹主动脉病变的治疗以往以开放手术为主,随着腔内器械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逐步转变为以腔内治疗为主。在支架选择上有分体式支架和一体式支架,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的腔内治疗中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一体式支架在腹主动脉病变中的应用进行文献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一体式支架 腔内治疗
下载PDF
主动脉病变MRI诊断
19
作者 李剑英 彭琨 +2 位作者 冯艳林 沈伟 韩巧云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平扫及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3D CEMRA)在主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1.5T扫描仪对31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MRI平扫及单次屏气三维增强扫描检查,并与彩超、DSA及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为主动... 目的评价磁共振平扫及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3D CEMRA)在主动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Signa1.5T扫描仪对31例临床怀疑主动脉病变的患者行MRI平扫及单次屏气三维增强扫描检查,并与彩超、DSA及手术所见进行对照分析。结果8例为主动脉夹层,另23例分别为动脉瘤、主动脉弓畸形、大动脉炎及动脉硬化。31例患者中8例行手术治疗,MRI与手术对照诊断符合率为100%(8/8),19例行彩超检查,MRI检查与彩超结果对照诊断符合率为89.5%(17/19),3例行DSA检查确诊,MRI结果与其相符。结论MR成像,尤其3D CEMRA是一种无创、快速、准确诊断主动脉病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对手术有较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病变 磁共振成像 三维增强MR 血管造影
下载PDF
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全腔内治疗术中的内脏动脉重建问题
20
作者 王新 陆信武 《上海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726-730,共5页
复杂腹主动脉病变个体差异大,治疗极其复杂。随着腔内技术的进展,全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已成为可能,如何进行内脏动脉重建是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全腔内治疗的难点,也是决定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全腔内治疗... 复杂腹主动脉病变个体差异大,治疗极其复杂。随着腔内技术的进展,全腔内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已成为可能,如何进行内脏动脉重建是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全腔内治疗的难点,也是决定手术是否成功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复杂腹主动脉病变全腔内治疗中内脏动脉重建相关问题,包括内脏动脉全腔内重建方式、主体架及桥接支架、不同主动脉病变内脏动脉重建的注意事项及细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主动脉病变 内脏动脉重建 腔内治疗 烟囱技术 开窗技术 分支支架技术 原位开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