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疗效分析
1
作者 徐一丁 朱峥嵘 +1 位作者 罗灿华 谭羽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658-662,共5页
目的探讨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需重建LSA的21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 目的探讨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累及左锁骨下动脉(LSA)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于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治疗需重建LSA的21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分支支架通畅率。结果21例患者均成功完成Castor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为100%,平均手术时间(156±54)min。术中2例LSA分支支架释放后存在狭窄,分别给予8×40 mm、10×40 mm球囊扩张后狭窄解除。术后2例患者出现股动脉穿刺点血肿,予以对症处理好转;术后1例出现截瘫,予以脑脊液引流、高压氧等对症治疗后症状较前好转,出院时可自行下地行走,无大小便失禁。21例患者围手术期均未发生左上肢缺血、内漏、脑梗死、死亡等。随访6~24个月,平均(14.8±5.2)个月,随访期间LSA分支支架通畅率为100%,无新发截瘫、内漏、死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一体式主动脉弓分支重建支架(Castor)治疗累及LSA的PAU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左锁骨下动脉 腔内治疗
下载PDF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伴壁内血肿64排CT病例报告 被引量:5
2
作者 李静 刘由军 +1 位作者 尹生江 范子晟 《江西医药》 CAS 2010年第7期692-693,共2页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PAU)是1934年Stanson[1]首先提出的。1984年,Stanson等首次将PAU定义为是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并将其作为一种临床和病理上的独立病变。PAU特征...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PAU)是1934年Stanson[1]首先提出的。1984年,Stanson等首次将PAU定义为是在主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的溃疡,并将其作为一种临床和病理上的独立病变。PAU特征性病理改变是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溃疡穿透内弹力层并可在动脉壁中层内形成血肿,血肿往往局限,或者是延伸数厘米,但不形成假腔。临床上常与典型的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和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IMH)均可表现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壁内血肿 CTA
下载PDF
经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壁间血肿的5年随访结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冀东 杨文钢 +2 位作者 顾剑民 薛松 刘叶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11期993-997,共5页
目的评估Stanford B型症状性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壁间血肿行血管腔内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118例,并进行了血管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 目的评估Stanford B型症状性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壁间血肿行血管腔内修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到2013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收治的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118例,并进行了血管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其中,28例患者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诊断为B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合并壁间血肿(aortic intramural hematoma,IMH),术后定期行CTA随访评估。所有28例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保存60个月。结果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合并壁间血肿(IMH)的患者在发病14 d后仍有可能继续进展。28例患者通过股动脉入路行TEVAR,成功率100%。1例患者置入了2个大血管支架。26例患者接受门诊随访,随访时间3~42个月(平均26个月),随访率达到92.8%,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4个月和第16个月失随访。其余患者在随访期间无胸背疼痛。随访中2例左锁骨下动脉被支架覆盖的吸烟史患者在复吸时出现一过性眩晕。2例患者出现Ⅱ型内漏但不伴主动脉扩张,所有患者未再进行主动脉相关介入干预治疗。1例患者在术后42个月因车祸死亡。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接受过非心血管类手术。术后1年,2年和5年总体存活率分别为100%,100%和96.1%。结论症状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壁间血肿行血管腔内修复术微创、安全、有效,中远期随访结果满意,可能成为首选的治疗方案。术后严格随访,血压控制是保证远期效果的关键措施。长期结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腔内修复术 Stanford B型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壁间血肿
下载PDF
腔内修复术与药物治疗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近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史亚娜 杜占奎 +1 位作者 王雅 王效增 《心脏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73-576,共4页
目的对比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与药物治疗(MT)对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观察2006年3月~2014年3月住院的85例PAU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VAR组(47例)和MT组(38例),EVAR组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行EVAR治疗... 目的对比评价腔内修复术(EVAR)与药物治疗(MT)对胸降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的近、远期疗效。方法观察2006年3月~2014年3月住院的85例PAU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EVAR组(47例)和MT组(38例),EVAR组在强化药物治疗基础上行EVAR治疗,MT组单纯行药物强化治疗,随访观察2组间近期、远期的肢体缺血、截瘫、肾功能衰竭、脑卒中、新发主动脉夹层、死亡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EVAR组患者47例手术均成功,术中无内漏、支架移位、主动脉破裂死亡及脑卒中等发生。首次入院至30 d随访,2组随访率均为100%,2组无截瘫、脑卒中及死亡事件发生。EVAR组肢体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略低于MT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性水平(0 vs. 10%,2% vs. 5%)。MT组新发主动脉夹层发生率显著高于EVAR组(16% vs. 0%,P〈0.01)。2组远期随访时间、随访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22)个月 vs.(32±23)个月,87% vs. 82%〕。远期随访2组间均无截瘫发生,MT组肢体缺血、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均略高于EVAR组,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16% vs. 2%;13% vs. 5%)。EVAR组总的病死率及主动脉破裂病死率均略低于MT组,但2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5% vs. 13%;2% vs. 6%)。结论与MT相比,EVAR治疗PUA , 可降低近、远期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腔内修复术 药物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艳飞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4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本院48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进行动脉成像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显示病变。结果多层螺旋CT动脉成像能清晰显示穿透性溃疡形态、范围及并发的壁内...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本院48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应用128层螺旋CT进行动脉成像检查,采用多种重建方法显示病变。结果多层螺旋CT动脉成像能清晰显示穿透性溃疡形态、范围及并发的壁内血肿。结论多层螺旋CT动脉成像是诊断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一种经济、无创、安全、准确地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下载PDF
1例老年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颈动脉夹层并发急性脑动脉栓塞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周艳 翁艳敏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1年第11期1209-1211,共3页
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PAU)是指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破坏了内部弹性层,形成局限性血肿[1]。PAU发生率占所有主动脉急症病例的5%~7.5%[2],存在壁内血肿(IMH)形成、囊状... 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PAU)是指主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溃疡,破坏了内部弹性层,形成局限性血肿[1]。PAU发生率占所有主动脉急症病例的5%~7.5%[2],存在壁内血肿(IMH)形成、囊状假性动脉瘤发展和破裂的风险[3]。其破裂率高达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的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栓塞 主动脉内膜 假性动脉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夹层 壁内血肿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下载PDF
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7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荣杰 孙龙 +2 位作者 孙伟 胡春芳 郝迎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2380-2385,共6页
目的分析使用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治疗的适应证及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本科室完成的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行胸主动脉腔内隔绝... 目的分析使用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治疗的适应证及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本科室完成的胸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行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患者年龄、病变部位及类型、伴随疾病、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7例患者,年龄(70.29±7.54)岁,其中病变位于主动脉弓3例,位于胸降主动脉4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深度为(6.00±2.02)mm,宽度为(12.07±5.26)mm,长度为(14.71±9.05)mm。手术时间为(90.00±32.53)min。其中3例进行左锁骨下动脉烟囱支架植入。随访1~7个月。随访结果提示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均隔绝良好,无各型内漏发生。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对于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安全有效,对于高龄及伴随疾病较多的患者安全性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主动脉腔内隔绝术 血管腔内手术 微创治疗
原文传递
中国北方人群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霖 刘艳杰 +3 位作者 王效增 周铁楠 刘海伟 荆全民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3期317-321,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的临床特点,评价药物及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北方战区总医院心内科和急诊科的148例PAU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 目的探讨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的临床特点,评价药物及介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北方战区总医院心内科和急诊科的148例PAU患者,根据是否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分为EVAR组和药物治疗组,对两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近远期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资料:与药物治疗组相比,EVAR组胸降主动脉溃疡患者比例较高(73.26%vs.50.00%,P=0.004),溃疡直径较大[(21.31±1.75)mmvs.(7.30±3.27)mm,P<0.001]及溃疡深度较深[(13.68±2.29)mmvs.(5.73±3.73)mm,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性别比例、烟酒史、其他并存疾病及其在院用药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近期随访情况:EVAR组发热患者比例高于药物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6.47%vs.10.20%,P<0.001)。两组其他近期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远期随访情况:随访率为93.2%,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vs.3.33%,P=0.177)。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积极行EVAR是预防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对于持续性疼痛、存在破裂风险、溃疡直径≥20mm或溃疡深度≥10mm及溃疡持续进展的PAU患者应积极行EVAR治疗,可获得与较小溃疡药物治疗相同的临床疗效;积极行EVAR是预防主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疗效
下载PDF
1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出血并食管—纵隔瘘患者的护理
9
作者 温利平 关则兵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2年第9期115-118,共4页
总结1例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出血并食管—纵隔瘘患者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心理护理、营养支持、预防感染护理、围手术期护理等措施。经过积极救治与护理,该患者康复出院。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纵隔瘘 消化道出血 护理
下载PDF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的性别差异及腔内治疗的疗效分析并文献复习
10
作者 朱俊龙 罗泽恩 +4 位作者 李勤 李朋 曾宏 刘勇 何虎强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患者的性别差异及腔内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PAU患者,统计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术后2年随访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男性45例(75.0%),女性15例(25.0... 目的探讨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AU)患者的性别差异及腔内治疗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9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PAU患者,统计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及术后2年随访结果。结果60例患者中,男性45例(75.0%),女性15例(25.0%);男性年龄(65.43±10.67)岁,女性年龄(64.33±12.93)岁;成功随访41例,院外死亡3例(食管癌1例,心肌梗死1例,死亡原因不明1例);手术治疗19例,1例死于食管癌,18例生存;非手术治疗22例,1例死于心肌梗死,1例不明原因院外死亡,20例生存。随访到的32例男性患者中,有14例吸烟患者,占随访男性患者的43.75%。结论PAU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例大于女性患者,血管腔内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性别差异 腔内治疗
下载PDF
以腹胀为首发症状的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1例
11
作者 杨涛 苏国阳 李天望 《光明中医》 2021年第1期134-136,共3页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被列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缺乏相应体征,容易为临床医生所忽视,且诊治困难。现报道1例以腹胀为主要症状的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的诊治经过...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被列为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AAS)的疾病之一,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不典型甚至缺乏相应体征,容易为临床医生所忽视,且诊治困难。现报道1例以腹胀为主要症状的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的诊治经过,本例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手段:西医基础治疗、中医辨证施治以大柴胡汤加减中药口服、活血通便方足浴以及消瘀膏金黄膏外治等手段,最终稳定病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希望以此提醒临床医师警惕此病,同时提倡在西医治疗手段有限的条件下适当运用中医药手段可有效解决临床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腹胀 病例报道 大柴胡汤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中的诊断分析
12
作者 何秋瑞 胡添松 石荣跃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1年第9期1728-1730,共3页
目的:分析在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CT血管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超... 目的:分析在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于2019年1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共收治的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CT血管造影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CT诊断作为标准,评价及对比超声造影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检出情况、影像学表现。结果:20例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患者中,CT诊断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16例;经超声造影检查结果得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16例、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4例,诊断符合率为100%;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得出: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13例、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7例,诊断符合率为81.25%;超声造影的诊断符合率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P<0.05);腹主动脉穿透性粥样硬化性溃疡超声造影表现为主动脉呈囊状突出,可见与主动脉腔相通,未见内膜片,超声造影剂灌注均匀一致;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超声造影表现为主动脉呈局限性扩张,可见真假两腔及内膜片,真腔造影剂灌注明亮、假腔灌注暗淡。结论:在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诊断中应用超声造影,可提高诊断结果准确性,可为后续临床制定诊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是一种可行的诊断方式,诊断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超声造影 CT血管造影
下载PDF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技术治疗双侧髂动脉闭塞性病变合并多发穿透性主动脉溃疡1例
13
作者 练文卓 崔立强 +3 位作者 来志超 刘昌伟 郑月宏 倪冷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6期766-768,共3页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aortic bifurcation,CERAB)技术是近些年逐渐推广使用的处理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手段,与对吻支架技术相比,CERAB技术更加接近主髂动脉分叉处的解剖及...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covered endovascular reconstruction of the aortic bifurcation,CERAB)技术是近些年逐渐推广使用的处理主髂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腔内治疗手段,与对吻支架技术相比,CERAB技术更加接近主髂动脉分叉处的解剖及血流动力学特点,有利于降低对吻支架植入后血栓形成及内膜增生的发生率,提高远期通畅率。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双侧髂动脉闭塞性病变合并腹主动脉多发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患者的病历资料,在通过采用CERAB技术成功恢复双髂动脉血运的同时隔绝了腹主动脉多发PAU,改善了患者腹痛及下肢缺血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 主髂动脉分叉部覆膜支架重建技术 对吻支架技术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下载PDF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手术指征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荣杰 孙龙 +1 位作者 李渔 郝迎学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一旦发生破裂预后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干预是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对于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特别是无症状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手术指征仍存在争议。本文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鉴别诊断与手术指征、临床...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一旦发生破裂预后差,在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干预是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主要治疗方式。然而对于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特别是无症状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手术指征仍存在争议。本文对主动脉穿透性溃疡鉴别诊断与手术指征、临床表现作为手术指征、解剖学参数作为手术指征与多个或多处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手术指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为主动脉穿透性溃疡手术指征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预后差 手术指征 鉴别诊断 解剖学参数 无症状的 手术干预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尤家运 余朝文 +4 位作者 聂中林 高涌 卢冉 王强 王辰萌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5期778-781,共4页
目的分析并总结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on aortic ulcer, PAU)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2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组12例,主动脉腔内修... 目的分析并总结主动脉穿透性溃疡(penetration aortic ulcer, PAU)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1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32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组12例,主动脉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 EVAR)组20例,对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EVAR组患者住院时间较保守治疗组短、入院时D-二聚体水平较保守治疗组高(均P<0.05),EVAR组患者溃疡直径、溃疡深度及并发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 IMH)与保守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近期随访中保守治疗组患者新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高于EV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远期随访中2组间溃疡增大、新发主动脉夹层的发生率EVAR组均略低于保守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9、0.089),其他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EVAR治疗PA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与保守治疗相比较,可降低近期主动脉夹层发生率。对于持续性疼痛症状、合并IMH以及有主动脉破裂征象的患者建议积极行EVAR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穿透性溃疡 主动脉壁内血肿 临床特点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 疗效
下载PDF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的MSCTA表现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学东 徐文坚 +6 位作者 李绍科 高红 林吉征 张传玉 李峥 孙磊 王燕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我院行MSCTA的PAU15例,以横轴位CT为主,结合二维及三维重组对PAU的部位,大小及合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5例共17个病...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我院行MSCTA的PAU15例,以横轴位CT为主,结合二维及三维重组对PAU的部位,大小及合并征象进行分析。结果15例共17个病灶。均表现为主动脉壁上的溃疡状突起,龛影口部与主动脉腔相连,可表现"狭颈征",尤其在曲面重组(CPR)图像上明显。伴有局部或弥漫性主动脉壁内血肿(IMH)。间接征象包括主动脉壁钙化斑块、主动脉扩张等。结论MSCTA上主动脉溃疡伴随局限或广泛的IMH者均可诊断为PAU,MSCTA为诊断PAU的有力工具,诊断应以薄层横轴位和CPR图像为主,容积再现(VR)图像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
下载PDF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松奇 黄楷 王深明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213-217,共5页
目的总结经开放手术或腔内修复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病灶位于降主动脉,4例位于腹主动脉;并发主动脉瘤1例、间壁血肿2例、溃疡破溃2例及夹层6例。结果 4例采用开放手术治... 目的总结经开放手术或腔内修复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PAU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病灶位于降主动脉,4例位于腹主动脉;并发主动脉瘤1例、间壁血肿2例、溃疡破溃2例及夹层6例。结果 4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1例术后出现右胸腔积液,但经处理后基本痊愈;6例采用腔内治疗,1例腔内治疗后发生轻微的内漏,1个月后该内漏自发消失。1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7.8±11.53)个月,1例在随访12个月后失访。开放手术者无一例发生与血管手术相关的并发症;腔内治疗患者无一例发生支架移位。结论 PAU经正确选择外科治疗方案并进行处理后的效果是理想、安全的,而且其短期及中期效果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 外科治疗 开放手术 腔内修复
下载PDF
一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伴血性胸腔积液的病例报告及文献回顾
18
作者 郭浩 吴学君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1期1950-1957,共8页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 AAS)是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疾病,包括经典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 IMH)、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s AAS)是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疾病,包括经典的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壁内血肿(intramural hematoma IMH)、穿透性动脉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therosclerotic aortic ulcer PAU)。这些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途径,可以同时存在,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现汇报一例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伴血性胸腔积液的病例,并总结该类疾病目前诊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主动脉溃疡 主动脉夹层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主动脉硬化 血性胸腔积液
下载PDF
43例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随访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伟军 陈述 +1 位作者 权晖 李金保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 7例... 目的探讨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容积作为病情进展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诊治的无外科干预指征的43例PAU患者的药物治疗及随访资料,观察随访期内CT血管造影显示的PAU容积变化情况。结果 7例患者主动脉溃疡病变出现进展,接受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手术组首诊时最大PAU容积为(1.21±0.07)cm3,非手术组为(0.84±0.14)cm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AU的容积与病情进展相关,它可以预测患者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病变是否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随访 血管容积
下载PDF
主动脉壁间血肿、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和主动脉夹层: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朴飞 吕梁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2期148-151,共4页
主动脉壁间血肿(AIH)、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PAU)和主动脉夹层(AD)有相似的易患因素和临床表现,临床有时不易鉴别,但三者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不同。本文对AIH、PAU和AD的影像学表现和发病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壁间血肿 穿透性粥样硬化性主动脉溃疡 主动脉夹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