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6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顾兆军 叶经纬 +2 位作者 刘春波 张智凯 王志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2,97,共10页
对于具有“组异常”和“局部异常”分布特点的系统日志数据,传统的ADOA(anomaly detection with partially observed anomalies)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方法存在为无标签数据生成的伪标签准确性不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监督... 对于具有“组异常”和“局部异常”分布特点的系统日志数据,传统的ADOA(anomaly detection with partially observed anomalies)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方法存在为无标签数据生成的伪标签准确性不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半监督日志异常检测模型.对已知异常样本采用k均值聚类,采用核主成分分析计算无标签样本的重构误差;运用重构误差和异常样本相似分计算出样本的综合异常分,作为其伪标签;依据伪标签计算LightGBM分类器的样本权重,训练异常检测模型.通过参数试验探究了训练集样本比例变化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在HDFS和BGL这2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提高伪标签的准确性,相较于DeepLog、LogAnomaly、LogCluster、PCA和PLELog等已有模型,精确率和F 1分数均有提升.与传统的ADOA异常检测方法相比,该模型F 1分数在2类数据集上分别提高了0.084和0.0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日志 日志异常检测 组异常 局部异常 半监督 重构误差 成分分析 伪标签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技术与主成分分析的稻种品种识别研究
2
作者 陈林涛 刘兆祥 +3 位作者 蓝莹 牟向伟 马旭 王日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为快速精准识别水稻种质资源,开发一种基于高光谱的高效识别方法。以9种稻种为试验样品,利用光谱仪测定2 700颗种子的高光谱反射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为探讨PCA最佳的主成... 为快速精准识别水稻种质资源,开发一种基于高光谱的高效识别方法。以9种稻种为试验样品,利用光谱仪测定2 700颗种子的高光谱反射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降维处理。为探讨PCA最佳的主成分个数,比较了不同主成分个数与判别分析法(线性判别、二次判别和马氏距离判别)组合在基于种子高光谱数据建立水稻品种识别模型中的效果。对全波段数据样本进行主成分分析,以2~20个主成分个数作为特征变量,以预测集正确率为评价指标,建立3个品种判别模型,并比较其预测效果。结果表明,以累积贡献率≥85%为评价标准,选择2个主成分,3种模型预测集正确率分别为32.14%、38.69%和33.73%;以特征值≥1为标准,选择11个主成分,预测集正确率为68.21%、87.33%和83.18%;若考虑模型的正确率,选择20个主成分,预测集正确率分别为84.99%、95.71%和95.32%。利用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方法的稻种高光谱品种识别模型可行,但主成分个数不同,判别分析法的评价标准不同,识别效果差异大。当主成分个数相同时,3种判别标准中二次判别分析方法的识别效果最佳,最佳组合为20个主成分个数+二次判别分析法,预测集正确率为95.71%。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高光谱技术与主成分分析的识别方法可快速识别不同稻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种 高光谱技术 成分分析 品种识别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中医证候研究
3
作者 王林洋 余祥丰 +4 位作者 王金娥 崔植芳 孙凯 王洪武 关秋红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候特点,探索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98例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此病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 目的分析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的中医证候特点,探索其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收集298例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证候要素判定标准,确定此病中医证候要素特点;再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对条目进行聚类分析,探索此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的证候要素主要为痰浊、气虚、痰热、血瘀和湿热。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其中医分型以痰热初起证占比(35.6%)最多,其余依次为痰热兼有肺肾气虚证(33.6%)、脾肾阳虚证(5.3%)、寒湿兼有瘀血证(4.0%)。结论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的病位主要在肺,病性属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临床辨证可分为痰热初起证、痰热兼有肺肾气虚证、肺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寒湿兼有瘀血证,其中以痰热初起证、痰热兼有肺肾气虚证占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核 中央型气道恶性肿瘤 中医证候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黄花菜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4
作者 高晶霞 裴红霞 +1 位作者 席维娜 谢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33-35,共3页
以国内主栽的黄花菜品种马莲、沙苑、大乌嘴等11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11个不同品种的黄花菜生物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指标... 以国内主栽的黄花菜品种马莲、沙苑、大乌嘴等11个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11个不同品种的黄花菜生物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指标为评价对象,对其所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宁夏干旱区土壤及气候条件下,黄花菜品种高山1号、台东6号、四月白、大乌嘴、四月花、沙苑生物量积累较多,植株长势好,对当地气候条件适应性强,适合宁夏干旱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菜 农艺性状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中医证候探讨
5
作者 王明哲 乜炜成 +6 位作者 程淼 肖遥 任传云 王成祥 曾金生 翟志光 王洪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5年第4期673-677,共5页
目的研究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为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73例在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断为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的患者。收集临床信息,分析患者的年龄、... 目的研究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为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纳入73例在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诊断为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的患者。收集临床信息,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情况,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讨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的73例患者中,男性39例(53.4%),女性34例(46.6%)。患者年龄范围为4~85岁,平均年龄(45.47±17.99)岁。造成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的主要病因是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共52例(71.2%)。聚类分析发现肺气阴两虚证占比最多(49.3%),其余依次为气滞血瘀证(21.9%)、痰浊阻肺证(20.5%)、痰热郁肺证(8.2%)。结论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的主要中医证候为痰浊阻肺、痰热郁肺、气滞血瘀、肺气阴两虚证,可为这一疾病的中医辨证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瘢痕型气道狭窄 证候分布 参考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证候要素 肺气阴两虚证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算法和K均值聚类算法的药品库存分类管理
6
作者 唐蕾 邱磊 +1 位作者 俞佳慧 冀召帅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2-686,共5页
目的针对目前药品分类主观性较强、分类标准模糊、影响因素繁杂的问题,探讨一种科学的药品分类方法,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的有效性。方法在北京某三级医院2021—2022年历史数据中随机抽取7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算... 目的针对目前药品分类主观性较强、分类标准模糊、影响因素繁杂的问题,探讨一种科学的药品分类方法,以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的有效性。方法在北京某三级医院2021—2022年历史数据中随机抽取700种药品为研究对象,通过主成分分析(PCA)算法和K均值聚类(K-means)算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结果确定轮廓系数为0.3470的分类数4为最佳分类数,将700种药品分为4类,其中有363种归为第一类,186种归为第二类,94种归为第三类,57种归为第四类。将该文研究的药品分类方法模拟运用到某三级医院2023年第二季度的药品库存管理中,模拟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能够降低库存成本,提高库存有效性。结论基于PCA算法和K-means聚类算法的药品分类方法能够为药品库存分类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分类 成分分析算法 K均值聚类算法 药品库存管理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任务规划系统软件缺陷预测方法
7
作者 孙文川 庄锦程 +1 位作者 吴延军 刘磊 《舰船电子工程》 2025年第1期158-162,共5页
软件缺陷预测技术可以用于对软件功能性能故障风险的预测,对于对指导软件测试过程、提升软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任务规划系统软件研制评测过程中暴露的设计缺陷为先验信息。对软件缺陷对应功能模块及其影响等级进行分类,采用主成分... 软件缺陷预测技术可以用于对软件功能性能故障风险的预测,对于对指导软件测试过程、提升软件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任务规划系统软件研制评测过程中暴露的设计缺陷为先验信息。对软件缺陷对应功能模块及其影响等级进行分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造成软件缺陷的主要功能模块进行定位,为明确任务规划系统软件功能性能测试重点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规划系统 软件缺陷 成分分析 缺陷预测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的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宇婷 张晓燕 +5 位作者 吴谷丰 黄璐 袁星星 陈新 刘晓勇 薛晨晨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2,I0011-I0014,共15页
为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大豆种质资源用于盐碱地开发利用,本研究以287份大豆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100 mmol·L^(-1)NaCl溶液下进行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并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对大豆苗期的7个耐盐性相关指标(相对SPAD值、相... 为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大豆种质资源用于盐碱地开发利用,本研究以287份大豆品种(系)为研究对象,在100 mmol·L^(-1)NaCl溶液下进行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并利用主成分和隶属函数分析对大豆苗期的7个耐盐性相关指标(相对SPAD值、相对株高、相对根长、相对地上部鲜重、相对根鲜重、相对地上部干重和相对根干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萌发期依据盐害指数筛选出1级耐盐种质69份,2级耐盐种质83份。苗期利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对大豆材料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将287份材料分成5类:高度耐盐种质40份,耐盐种质104份,中度耐盐种质68份,盐敏感种质72份,高度盐敏感种质3份。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大豆苗期耐盐性评价的数学模型,筛选出相对地上部鲜重、相对根长、相对根干重以及相对SPAD值4个性状指标,可作为大豆苗期耐盐性的评价指标,进一步验证表明模型预测性较好(R^(2)=0.976,P<0.001)。通过对萌发期和苗期大豆耐盐性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萌发期与苗期均为1级耐盐的材料7份:S39(铜山白荚壳)、S149(栖霞青豆)、S154(南京高香豆)、S228(徐8107)、S262(贡豆19)、S270(ZDD 23409)以及S281(ZDD 37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耐盐性 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 综合评价 江苏省
原文传递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不同品种甘薯淀粉与粉条品质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罗密 尹旺 +4 位作者 邓仁菊 关郁芳 潘牧 吴巧玉 付梅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6-257,共12页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甘薯淀粉品质,并建立甘薯淀粉品质评价体系,以10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淀粉组成、粒径、分子聚合度、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和粉条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甘薯品种淀粉性质的差异,并且运用相关性分... 为科学评价不同品种甘薯淀粉品质,并建立甘薯淀粉品质评价体系,以10个淀粉型甘薯品种为试验材料,对其淀粉组成、粒径、分子聚合度、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和粉条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不同甘薯品种淀粉性质的差异,并且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淀粉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淀粉各项品质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相关性分析发现各淀粉性质指标之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并且粉条品质主要与淀粉组成、粒径以及分子聚合度密切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从28个指标中提取了7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6.761%,能够反映原指标的大部分信息。10个甘薯品种淀粉品质指标综合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渝薯198、商薯19、渝薯50、渝薯15、齐宁19、黔薯11、徐薯22、苏薯28、徐薯37、鄂薯6号。聚类分析将10个甘薯品种分为五类,其中第Ⅲ类的商薯19,淀粉粒径较大,回生值较高,粉条断条率较低,弹性较好,该品种适宜用作粉条加工。渝薯198综合得分最高,粉条咀嚼性较好,但是烹煮损失较高、硬度较大;鄂薯6号、苏薯28和徐薯37综合得分较低,粉条品质较差,不适宜用作粉条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品质 粉条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新疆粳稻耐盐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10
作者 康民泰 杜孝敬 +5 位作者 张燕红 文孝荣 唐福森 赵志强 袁杰 王奉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构建一套针对西北粳稻的耐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适合新疆盐渍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本研究采用0.5%盐胁迫处理,对18份来自新疆的粳稻材料进行了10项表型指标的测定。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 为构建一套针对西北粳稻的耐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适合新疆盐渍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本研究采用0.5%盐胁迫处理,对18份来自新疆的粳稻材料进行了10项表型指标的测定。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综合运用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以全面评估这些材料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参试材料的单穗质量、叶面积、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我们成功地将盐胁迫下的10项指标简化为4个相互独立且信息量丰富的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6.19%;依据参试材料的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18份参试材料划分为三类:不耐盐材料,占比11.11%;中等耐盐材料,占比61.11%;耐盐材料,占比27.78%,具体包括SD-12、SD-17、SD-16、SD-13、SD-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耐盐性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改进随机森林算法的锚泊安全性评价
11
作者 张宇航 史国友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0-67,103,共9页
针对传统锚泊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模糊性和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真实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国内外多个组织的锚泊事故报告以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和船舶交通管理系... 针对传统锚泊安全评价方法存在的模糊性和局限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真实数据的客观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于国内外多个组织的锚泊事故报告以及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和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essel traffic services,VTS)提供的信息,建立锚泊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锚泊船的小规模数据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出综合影响因子,再通过基于样本增量学习的随机森林(incremental sample-based random forest,ISRF)算法得出锚泊安全指数,并开发锚泊安全评估软件,使评价过程更加便捷、高效。实例验证表明,PCA与ISRF算法结合的方法不仅能准确评价锚泊安全性,还能快速得出评价结果,满足船舶在抛锚前对锚泊安全性进行快速、准确评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泊安全评价 随机森林 增量学习 成分分析法(pca)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的石窟砂岩风化程度评估
12
作者 黄继忠 赵杰 +3 位作者 程远 甘志鑫 胡金帅 张悦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42,共15页
砂岩质石窟是典型的石窟类型之一,在长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风化问题.已有研究多采用单项检测技术评估石窟砂岩的风化程度,但单项指标往往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的风化状况.为克服这一局限性,开展了不同环境下... 砂岩质石窟是典型的石窟类型之一,在长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双重作用下,均面临不同程度的风化问题.已有研究多采用单项检测技术评估石窟砂岩的风化程度,但单项指标往往难以全面反映真实的风化状况.为克服这一局限性,开展了不同环境下的模拟风化试验,制备了不同风化程度的砂岩样品,并选取质量、超声波速、磁化率和化学元素含量等多个指标,分别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基于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从主观和客观两个层面分别对石窟砂岩的风化程度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风化类型和程度的砂岩样品,AHP和PCA方法获得的综合风化程度评分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与单项检测指标相比,所提出的综合评价方法与砂岩的实际风化进程呈现更强的相关性,为石窟砂岩风化程度的精确评估提供了可靠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窟砂岩 无损检测 风化评估 层次分析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的谷子营养品质综合评价
13
作者 张爱琴 郭斌 +4 位作者 柳利龙 李旭华 王青 徐瑞 张环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9,共12页
为了探究甘肃省中部地区不同谷子品种营养成分含量特征,建立谷子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筛选营养品质优良的谷子品种,以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种植的10个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脂肪、淀粉、... 为了探究甘肃省中部地区不同谷子品种营养成分含量特征,建立谷子营养品质评价体系,筛选营养品质优良的谷子品种,以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种植的10个谷子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灰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脂肪、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及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功能营养成分(黄酮、总酚和粗多糖含量)和矿物元素(Zn、Mn、Cu、Fe、Ca、Mg、Se含量)等19个营养品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谷子营养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0个谷子品种中,除水分含量外,其他18个营养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变异系数介于1.58%~103.46%,说明不同谷子品种单一营养品质指标间的差异较大。通过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确定了蛋白质、直链淀粉、粗多糖、镁(Mg)、硒(Se)和锌(Zn)含量可作为评价谷子营养品质的核心指标。基于主成分分析建立了谷子营养品质评价模型,并依据营养品质综合得分获得排名前3位的谷子品种分别为陇谷23(M-8)、陇谷029(M-10)、陇谷032(M-9),与隶属函数法评价结果一致,说明这3个谷子品种营养品质较好;聚类分析将10个谷子品种分为3类,其中第Ⅱ类包括M-8和M-9,营养品质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营养品质 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物理整形对再生粗骨料形貌特征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申景涛 黄新宇 +3 位作者 马昆林 谢友均 龙广成 胡明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2-1120,共9页
物理整形是再生粗骨料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综合评价物理整形对再生粗骨料形态特征的影响,为再生粗骨料的制备及高品质利用提供研究基础,研究了物理整形对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集料图像测量系统(AIMS)采集不同整形时间的... 物理整形是再生粗骨料强化的重要方法之一。为了综合评价物理整形对再生粗骨料形态特征的影响,为再生粗骨料的制备及高品质利用提供研究基础,研究了物理整形对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的影响。通过集料图像测量系统(AIMS)采集不同整形时间的再生粗骨料典型形态特征参数,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圆度、球度、细长度和扁平度组合成了整体形态因子,将棱角度、粗糙度和分形维数组合成表面形态因子,分析整形对再生粗骨料的形态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物理整形显著降低了再生粗骨料的空隙率、吸水率和压碎指标,改善了再生粗骨料性能。随着物理整形时间增加,再生粗骨料的整体形态因子增大,而表面形态因子先降低后增大。再生粗骨料的整体形态因子增大,则粗骨料的整体形状趋于球形,粗骨料的堆积密实程度越好,整体形态因子的增大是堆积空隙率降低的主要原因;表面形态因子降低,则粗骨料表面形态越规则。物理整形使再生粗骨料的整体形态较天然粗骨料更近似于球形,但不能使再生粗骨料表面形态比天然粗骨料更规则,且随整形时间延长,再生粗骨料可能发生二次破碎使颗粒表面更不规则,从而造成表面形态因子增大。通过物理整形强化再生粗骨料时,可根据粗骨料表面形态因子的变化来合理控制整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粗骨料 物理整形 形态特征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承德本地毛桃果实品质综合评价
15
作者 荣春蕊 杜宏儒 +9 位作者 刘永军 李晓颖 李刚 苏凯 张晨光 肖坤 肖啸 张立彬 武军凯 刘春生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159,共9页
为了筛选果实综合品质优良的承德本地毛桃,对实地调查获得的10份承德本地毛桃资源进行果实品质测定,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承德本地毛桃成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利用PCA方法对10份承德本地毛桃资... 为了筛选果实综合品质优良的承德本地毛桃,对实地调查获得的10份承德本地毛桃资源进行果实品质测定,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了承德本地毛桃成熟果实中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利用PCA方法对10份承德本地毛桃资源果实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0份毛桃除可溶性固形物无显著性差异外,单果重、果形指数、可溶性糖、pH值、果实风味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CDMT7单果重最大,口感酸甜,CDMT9可溶性固形物最高,口感甜,果实品质表现较好。10份毛桃中共检测到80种挥发性成分,其中8种物质在所有本地毛桃中均检测到,CDMT9检测到的挥发性成分种类最多,为51种,CDMT4挥发性成分总含量最高,为2697.89μg/g。酯类是承德本地毛桃的主要挥发性成分,CDMT1、CDMT3、CDMT6、CDMT7和CDMT8中含量最高的是(Z)-己-2-烯基乙酸酯,其他5种毛桃中含量最高的是乙酸己酯。果实品质与挥发性性物质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风味与醛含量呈显著正相关,酮含量与单果重显著负相关。基于11项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了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为80.195%,综合评价排序为CDMT4、CDMT10、CDMT1、CDMT2、CDMT9、CDMT5、CDMT6、CDMT8、CDMT7、CDMT3。综上,果实酮含量、醛含量、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酸度、风味可作为承德本地毛桃综合评价指标,CDMT4、CDMT10和CDMT9综合品质优良,可作为桃杂交育种的优良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本地毛桃 果实品质 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结合响应面法与主成分分析优化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
16
作者 汪树林 商晶 +6 位作者 刘文君 蔡泽荣 钱梦雨 胡晓欣 曹亮 王振中 肖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1-512,共12页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 目的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结合响应面分析构建肠炎合剂Ⅱ提取工艺方法,并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通过UPLC-Q-TOF-MS/MS技术对肠炎合剂Ⅱ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并挑选出质谱响应度有较好线性关系的化学成分为工艺考察指标;利用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工艺参数(加水量、提取时间及浸泡时间)进行考察;通过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得到综合评分,并以综合得分结合响应面分析确定最优工艺。结果通过定性分析从肠炎合剂Ⅱ中推测和鉴定了110个成分,包括有机酸2种、黄酮类82种、萜类化合物13种、生物碱类13种,基于定性分析结果,通过UPLC-Q-TOF-MS/MS结合Masshunter质谱数据分析软件导出48个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的指标成分质谱响应度,进行PCA并计算综合得分,以综合得分为指标进行响应面分析,综合响应面预测结果及生产实际得到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浸泡45 min,溶剂倍量8倍,提取2次,每次120 min。结论为中药复方提取工艺的考察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为中药复方开发拓展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工艺 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 成分分析 葛根素 甘草酸 木香烃内酯 芍药苷
下载PDF
利用添加难挥发香料及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烟丝加香均匀性
17
作者 陆成飞 戎萍 +8 位作者 何杨杰 李茂松 柴武君 戚奇杰 蒋志才 刘博 林建南 李晓茵 游金清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了准确量化烟丝加香均匀性,建立了一种基于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外加标记物(苯甲酸乙酯、甲酸苯乙酯、乙酸苯乙酯、丁酸苯乙酯和苯乙酸苯乙酯)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评价的分析方法。烟丝称样质量为3 g,在30℃下用正己烷... 为了准确量化烟丝加香均匀性,建立了一种基于超声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外加标记物(苯甲酸乙酯、甲酸苯乙酯、乙酸苯乙酯、丁酸苯乙酯和苯乙酸苯乙酯)结合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评价的分析方法。烟丝称样质量为3 g,在30℃下用正己烷超声萃取30 min,利用HP-5MS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分离,质谱EI电离,内标法定量。5种标记物的质量浓度在0.5~20.0μg/mL范围内与定量离子色谱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4~0.07μg/mL,定量限为0.13~0.23μg/mL。样品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9.9%~94.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4.2%(n=6)。对不同生产批次烟丝中5种标记物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可以简单、快速、准确地量化烟丝加香均匀性,对制丝工艺评价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萃取 加香 均匀性 成分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塔额盆地油菜新品种(系)
18
作者 王贺亚 罗静静 +3 位作者 孟玲 李怀胜 艾海峰 贾东海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8,共11页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 【目的】选育塔额盆地优质春油菜新品种,为塔额盆地油菜选择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15份油菜品种(系)为参试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参试品种生育期在93~100 d,油菜品种(系)11个性状对产量的有较大正相关的有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级分枝数、二级分枝数、千粒重和角果粒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36^(*)、0.34^(*)、0.24、0.18和0.16,在育种中应该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前4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8.472%;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加权求和:F=0.4483F_(1)+0.2671F_(2)+1568F_(3)+1279F_(4)。排名第1的品种为YC_(6)(新油17号),其得分为306.63分,其表征11个性状指标综合表现最佳,在15个参试品种中YC_(6)(新油17号)适应塔额盆地的能力相对最强;可将15个参试品种聚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包括YC_(2)、YC_(3)等4个品种,平均产量最低,为3433.15 kg/hm^(2),属于低产群体;第2类群包括YC_(5)、YC_(6)等5个品种,平均产量最高,为3669.22 kg/hm^(2),属于中高产群体;第3类群包括YC_(12)和YC_(13)等5个品种,产量较低,平均为3522.60 kg/hm^(2),属于中低产群体;YC_(15)为第4类,产量最高,为3891.90 kg/hm^(2)(高产品种)。【结论】在春油菜育种中更加关注提高全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和一级分枝数,降低分枝高度,同时综合考虑一级分枝数佳、茎粗和主序角果数。第2类群和第4类群各性状指标处于中等偏上,其中又以YC_(6)(新油17号)、YC_(8)(CFZqt221060)和YC_(15)(CFZqt221067)表现最佳,是塔额盆地栽培的高产油菜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相关性分析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不同辣椒资源农艺和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
19
作者 任朝辉 何建文 +2 位作者 田怀志 田浩 廖卫琴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8,共9页
为了探索不同辣椒资源的综合品质,对20份种质资源的14个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辣椒资源之间的各性状指标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1.63%~63.15%;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主成分... 为了探索不同辣椒资源的综合品质,对20份种质资源的14个性状进行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辣椒资源之间的各性状指标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1.63%~63.15%;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之间呈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提取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4.488%;聚类分析将参试资源分为3种类型,以贵州大众口味的饮食习惯来看,第Ⅰ类适用于加工糟辣椒、油辣椒和煳辣椒面,第Ⅱ类适用于鲜食以及加工糟辣椒、油辣椒和煳辣椒面,第Ⅲ类适用于辣味调味品。试验结果为辣椒资源的挖掘利用和优良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及聚类分析的板栗品质综合评价
20
作者 于艳奇 杨明源 +4 位作者 吕春茂 白绍赐 张群芳 邹晨阳 姜晗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 为建立一种适宜的板栗资源果实品质评价方法,本研究以25个板栗品种为研究对象,选取21项品质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的方法筛选影响板栗品质的核心评价指标,基于熵权法对核心指标赋予权重,并建立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板栗多项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多个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确立了水分、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含量的比值(Ratio of amylose to amylopectin,AA)、总黄酮、好果率、果形指数、硬度、可溶性糖和还原糖为核心指标,熵权法计算核心指标的权重分别为14.08%、14.64%、15.64%、7.74%、9.41%、9.11%、18.90%、10.48%。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丹栗1号、丹东9113和qX-005综合品质列前三位。经聚类分析将25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第一类板栗适宜开发功能性饮品;第二类板栗适合取仁加工,制作罐头、果脯等产品,或加工成板栗粉用于面包、饼干等产品的制作;第三类板栗可作为优质的食品原料;第四类板栗适宜炒食,也适宜作为直售坚果。本研究结果为板栗优质资源筛选及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也为各品种的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成分分析 熵权法 灰色关联度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