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下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
1
作者 佟瑞莹 蒙继清 +3 位作者 武婷 武洲英 尹云昊 俞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94-900,共7页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 目的探究二肽基肽酶3(DPP3)通过调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B(MICB)的表达对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影响。方法敲低MKN-45人胃癌细胞DPP3、过表达MGC-803人胃癌细胞DPP3,观察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变化及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的反应性;采用全转录组测序筛得MICB基因,在过表达DPP3细胞中敲低MICB验证细胞行为变化。在C57小鼠验证敲除DPP3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及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情况。结果敲除DPP3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降低MICB表达,对NK细胞杀伤效应不敏感;小鼠成瘤能力升高且组织中CD56^(+)细胞浸润降低。过表达DPP3的胃癌细胞则呈现相反结果。敲减MICB后能逆转DPP3高表达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结论DPP3通过下调MICB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3(DPP3) 胃癌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链相关基因B(MICB) 免疫逃逸
原文传递
重叠延伸PCR法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新生 闫若潜 +5 位作者 高风山 方勤美 郝惠芳 李云岗 陈红英 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47-1052,共6页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 本研究旨在体外重建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HCⅠ)重链(α链)胞外区与轻链(β2m)成熟肽的重组嵌合分子。采用RT-PCR法分别扩增鸡MHCⅠ的重链胞外区和轻链的成熟肽序列;采用重叠延伸PCR(Splicing overlap extension PCR method,SOE-PCR)把通过45个碱基的链连接的鸡MHCⅠ重链胞外区基因和轻链成熟肽基因重组到可溶性表达质粒pMAL-p2X进行可溶性表达。经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RT-PCR可分别扩增出鸡MHCⅠα链胞外区基因和β2m成熟肽基因,大小符合预期。采用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的反义引物与β2m成熟肽基因正义引物有15个碱基重叠的两对引物,以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β2m成熟肽序列PCR产物的混合物作为模板,进行重叠延伸获得了预期大小的连接片段;测序显示重组质粒上MHCⅠα链胞外区序列与轻链β2m成熟肽基因的靶序列由一柔性的linker相连,阅读框正确且无移码。本研究表明SOE-PCR是体外重构鸡MHCⅠ的一种简捷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mhc) 重链 轻链 重叠延伸PCR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涂胜豪 胡永红 +3 位作者 曾克勤 张明敏 赖先阳 张玮琛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HSPs)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MHC-)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雷公藤甲素按40μg/kg im给药,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酶组织化... 目的观察雷公藤甲素对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热休克蛋白(HSPs)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类分子(MHC-)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雷公藤甲素按40μg/kg im给药,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细胞及软骨细胞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均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雷公藤甲素可以下调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HSP60、HSP70和MHC-类分子的表达(P<0.05)。结论降低关节炎大鼠关节局部软骨细胞和滑膜细胞异常表达的HSPs与MHC-类分子的表达,可能是雷公藤甲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胶原 关节炎 大鼠 热休克蛋白 组织相容复合 分子表达 中药治疗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抗体对移植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于立新 张新科 +4 位作者 罗敏 肖露露 徐健 杜传福 刘如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51-654,共4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对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检测2009年~2010年本院197例未使用免疫抑制剂的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及其特异性,随访其后接受尸体肾移植手术的139例受者的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AR)和移植肾功能。结果 197例肾移植受者术前MICA抗体阳性45例(22.84%)。MICA抗体特异性分析发现有11种抗体,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抗MICA019(占65.7%),出现频率最低的是抗MICA015(占8.6%)和抗MICA017(占8.6%),高、低频率抗体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24.48,P〈0.01)。45例阳性受者中单一特异性抗体18例(占51.4%),多种特异性抗体17例(占48.6%)。197例受者中139例在术后有39例发生早期AR(占28.1%);其中,45例术前MICA抗体阳性受者中38例接受移植后有14例发生早期AR(占36.8%);152例术前MICA抗体阴性受者中有101例接受移植后有25例发生了早期AR(占24.8%)。结论中国人群中最常见的MICA抗体中为抗MICA019,推测MICA019为中国人群中较常见基因是其表现出临床上高频率抗体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排斥反应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链相关基因A
下载PDF
肾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丰强 刘敏 +4 位作者 朱凯 郭长城 罗俊 王吉娇 郑军华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sMICA)检测对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肾癌患者(肾癌组)手术前后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MICA水平,并对血清sMICA水平与临床... 目的探讨血清中可溶性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sMICA)检测对肾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40例肾癌患者(肾癌组)手术前后和40名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清sMICA水平,并对血清sMICA水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肾癌组术前的血清sMICA水平为(366.15±27.8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4.03±22.15)pg/mL(P<0.01)。肾癌组术后的血清sMICA水平为(229.18±45.54)pg/mL,显著低于术前水平(P<0.01),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TNM分期中Ⅲ期和Ⅳ期肾癌患者的血清sMICA水平为(443.79±27.21)pg/mL,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患者的(310.68±40.93)pg/mL(P<0.05),而男性与女性患者间、<65岁与≥65岁患者间血清sMlCA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血清sMICA水平可作为肾癌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且其与肾癌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和临床分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血清可溶人类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链相关基因A蛋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通路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超 蒋灿华 翦新春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59-62,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MICA-NKG2D通路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MICA)作为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NKG2D)的配体,与其特异性结合,活化以自然杀伤细胞为主的免疫效应细胞,发挥免疫监视作用。本文就近5年来有关MICA-NKG2D通路的表达、调控及其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分子链相关蛋白A 自然杀伤细胞2族成员D 头颈部 鳞状细胞癌
下载PDF
红笛鲷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α抗原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新中 鲁义善 +1 位作者 吴灶和 简纪常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82-1492,共11页
为研究红笛鲷免疫防御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实验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成功克隆了红笛鲷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α(MHCⅠα)抗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MHCⅠα的全长序列为1 369 bp,编码... 为研究红笛鲷免疫防御相关基因的作用机理和调控机制,实验应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成功克隆了红笛鲷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α(MHCⅠα)抗原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MHCⅠα的全长序列为1 369 bp,编码354个氨基酸残基。BLAST分析显示,红笛鲷MHCⅠα与其他已知物种MHCⅠα基因的最高同源性为84%。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红笛鲷MHCⅠα与石斑鱼等MHCⅠα亲缘关系较近。Real-time PCR分析表明,MHCⅠα在头肾中的最大表达量出现在哈氏弧菌ZJ0706诱导后6~15 h内;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32a-MHCⅠα经IPTG诱导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获得了正确表达。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与佐剂混合后免疫新西兰纯种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显示,所获得的兔抗血清效价约为1∶40 000。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本实验制备的抗血清能特异性地与重组蛋白发生抗原抗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笛鲷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α(mhcα) 原核表达 克隆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
下载PDF
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相关基因B水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同同 胡科 +3 位作者 张凯 殷嘉浚 袁建民 王国强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究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B(sMICB)水平变化,以及其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共招募148名受试者,包括60名正常组、57例抑郁症患者和31例双相障碍患者,用酶联免... 目的:探究抑郁症与双相障碍患者血清可溶性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类相关基因B(sMICB)水平变化,以及其与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共招募148名受试者,包括60名正常组、57例抑郁症患者和31例双相障碍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MICB水平;完成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结果:①Kruskal-Wallis H检验显示,抑郁组和正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双相组和正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74),抑郁组与双相组之间的sMIC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5);②诊断抑郁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733,灵敏度为73.3%,特异度为73.7%;③抑郁组和双相组sMICB水平与HAMD得分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sMICB水平低于正常人群,双相障碍患者血清sMICB水平与正常人群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相关基因B 抑郁症 双相障碍
下载PDF
快长系F1鹅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9
作者 杨丽金 朱峰伟 +1 位作者 吕春伟 朱新产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31,共7页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科(Anatidae)雁属水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MHCⅠ)基因的多重比对确定保守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在保守序列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快长系F1鹅的基因组DNA中...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鸭科(Anatidae)雁属水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Ⅰ,MHCⅠ)基因的多重比对确定保守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在保守序列区域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从快长系F1鹅的基因组DNA中扩增获得MHCⅠ基因片段序列,采用DNAsis、Mega 5.10、BLAST等多种生物学软件对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结构、性质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F1鹅MHCⅠ基因片段长1036bp,编码96个氨基酸,与NCBI中五龙鹅MHCⅠ基因和编码序列的同源性达93%和83%,有72处碱基序列不同,16个氨基酸发生改变。与其他家禽也有较高的同源性,亲缘关系依次为四季鹅>鸡>鸭。F1鹅MHCⅠ基因片段编码蛋白分子质量为11.342ku,PI值为5.32,不稳定系数为34.92,脂肪系数为42.81,平均疏水性为-1.066,可能存在9个B细胞抗原表位,但不含信号肽,提示该蛋白为亲水性的非分泌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原性。在蛋白的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1.25%,β-折叠占16.67%,β-转角占14.58%,无规则卷曲占37.50%,三级结构呈现近似哑铃型,具有2个结构域:氨基末端结构域和羧基末端结构域。因此,环境中的病原压力使MHC基因在物种之间和种群的个体之间都产生了明显差异,存在着多态性MHC分子与多样性抗原肽相互作用的关系。MHC决定着疾病易感性个体的差异,是研究疾病抗性的最佳候选标记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长系F1鹅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在特发性炎性肌病中的表达研究
10
作者 曾国勇 李银 +1 位作者 丁卫江 黄卫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MHC-Ⅰ)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5例IIM患者(IIM组,多发性肌炎14例、皮肌炎1例)、23例其他肌病患者(OM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8例、脂质沉积性肌病4例、糖原累积性肌病1例)...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抗原(MHC-Ⅰ)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对15例IIM患者(IIM组,多发性肌炎14例、皮肌炎1例)、23例其他肌病患者(OM组,肢带型肌营养不良18例、脂质沉积性肌病4例、糖原累积性肌病1例)及5例无肌病对照者(NC组)的骨骼肌标本进行MHC-Ⅰ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C组未见MHC-Ⅰ表达;IIM组肌纤维MHC-Ⅰ阳性率为86.7%(13/15),明显高于OM组(26.1%,6/23)(P<0.005)。IIM组MHC-Ⅰ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86.7%,95%CI:59%~98%;特异性为73.9%,95%CI:55%~91%。结论 IIM患者肌纤维MHC-Ⅰ阳性表达高。MHC-Ⅰ免疫组化染色是一种较好的辅助IIM病理诊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抗原
下载PDF
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关系
11
作者 卢善明 薛玲 +2 位作者 邓汪东 曹清华 车丽洪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86-88,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MIC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CA和MMP-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 目的:探讨骨肉瘤组织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链相关A(MICA)蛋白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检测66例骨肉瘤组织中MICA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MICA和MMP-9蛋白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两者在骨肉瘤组织的表达呈正相关(r=0.414,P<0.01)。结论:MICA广泛表达于骨肉瘤组织,其与MMP-9表达可能由相同信号通路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类链相关A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下载PDF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与抗病育种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尚民 原新廷 +1 位作者 戴国俊 李国辉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一个遗传区域,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因此成为近年来鸡抗病育种研究中的热门。本文对鸡MHC的结构、功能、与疾病抗性的关系以及最新...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由染色体上紧密连锁的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基因座位所组成的一个遗传区域,其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与抗病性密切相关,因此成为近年来鸡抗病育种研究中的热门。本文对鸡MHC的结构、功能、与疾病抗性的关系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其在鸡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mhc 抗病育种
下载PDF
滋养层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刘喆 彭景楩 祝诚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6-28,共3页
胎盘滋养层是直接与母体接触的与母体基因型不同的胎儿组织 ,滋养层细胞是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抗原以及表达何种MHC抗原对于妊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非经典MHCⅠ类抗原发现较晚 ,其中HLA G在滋养层细胞表达 ,可以保护带有... 胎盘滋养层是直接与母体接触的与母体基因型不同的胎儿组织 ,滋养层细胞是否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MHC)抗原以及表达何种MHC抗原对于妊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非经典MHCⅠ类抗原发现较晚 ,其中HLA G在滋养层细胞表达 ,可以保护带有父方同种异体抗原的胎儿免受母体免疫系统的杀伤 .经典MHCⅠ类抗原有多种亚型 ,不同亚型在滋养层细胞的表达有所不同 .MHCⅡ类抗原在妊娠维持过程中表达极弱 ,新近的研究资料表明 ,滋养层细胞CⅡTA在MHCⅡ类基因表达调控中起主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mhc 非经典mhc类抗原 经经典mhc抗原 mhcⅡ类抗原 滋养层细胞
下载PDF
何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14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1642-1642,共1页
答: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对称为二倍体。它们是由来自父母双方生殖细胞中的单倍体组成。在这些同源染色体中存在一系列基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位于第六对。在MHC中存在不同的基因位点,属于同一... 答:动物正常体细胞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染色体对称为二倍体。它们是由来自父母双方生殖细胞中的单倍体组成。在这些同源染色体中存在一系列基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位于第六对。在MHC中存在不同的基因位点,属于同一位点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MHC每个基因位点可由几个至几十位等位基因组成。MHC是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属于同一位点上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基因位点 等位基因 基因组成 mhc 生殖细胞 染色 二倍
下载PDF
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抑制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的表达
15
作者 郑洪玲 郭庆伟 +3 位作者 张伟 张艳 何兴波 叶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21-625,共5页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是否能够抑制人B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方法用佛波酯(TPA)和丁酸钠(NaB)诱导Raji细胞促使EBV激活进入裂解期,用Western bolt检测EBV裂解期的标志物BZLF1蛋... 目的探讨EB病毒(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是否能够抑制人B淋巴瘤细胞系Raji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方法用佛波酯(TPA)和丁酸钠(NaB)诱导Raji细胞促使EBV激活进入裂解期,用Western bolt检测EBV裂解期的标志物BZLF1蛋白的表达;RT-qPCR检测EBV进入裂解期后BZLF1和BILF1基因的表达;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电穿孔转染质粒过表达BZLF1和BILF1蛋白及siRNA技术敲低BZLF1和BILF1蛋白表达后,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olt检测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表达。结果TPA/NaB能够诱导EBV激活进入裂解期,EBV进入裂解期后BZLF1和BILF1基因过表达。EBV进入裂解期以及过表达BZLF1和BILF1后,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特异性siRNA可以阻断BZLF1和BILF1对Raji细胞MHCⅡ类分子和MHCⅠ类分子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EBV裂解期蛋白BZLF1和BILF1能够抑制Raji细胞MHC分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ZLF1 BILF1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下载PDF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宋玉华 徐开林 潘秀英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5年第1期64-67,共4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反式激活因子(MHC class Ⅱ transactivator,CⅡTA)是 1993年发现的反式转录激活因子,被认为是MHCⅡ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本文就C Ⅱ TA的结构、功能以及对MHC基因调节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反式激活因子 CⅡTA 转录激活因子 研究进展 mhcⅡ类分子 表达 mhc基因 调控因子 发现
下载PDF
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17
作者 朵建英 邸丽 +7 位作者 卢岩 王敏 黄月 朱文佳 文欣玫 徐敏 陈海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种IIM[皮肌炎(DM)5例,多发性肌炎(PM)5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IBM)4例及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5例]和2种非炎性肌病(NIM)[肌营养不良(MD)5例,dysferlinopathy肌病5例]。将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HC-Ⅰ、MHC-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M、DM及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达100.0%,NAM和MD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80.0%,dysferlinopathy肌病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20.0%。PM和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其余类型疾病患者肌肉标本的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结论相较于MHC-Ⅰ免疫组化染色,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IIM与NIM中有较高的特异性。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对不同肌病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Ⅱ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草鱼MHC class Ⅰ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鱼体抗柱形病能力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玲 孟庆磊 +5 位作者 张龙岗 张志山 安丽 董学飒 刘羽清 付佩胜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 CAS 2013年第6期42-47,50,共7页
用1对引物HMC6-S和MHC6-A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40尾抗病个体和40尾易染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2bp。在262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0个(19%)多态位点。在其编码的87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6个多态位... 用1对引物HMC6-S和MHC6-A分别从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40尾抗病个体和40尾易染个体的基因组DNA中扩增MHC基因片段,扩增产物长度为262bp。在262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0个(19%)多态位点。在其编码的87个氨基酸位点中,有16个多态位点(18.39%),其中有10个位点发生在多肽结合位点上(62.5%)。对核苷酸替代的类型和位点进行分析,发现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均大于非多肽结合位点的非同义碱基替代率与同义碱基替代率,表明氨基酸替代替换集中出现在多肽结合位点(PBR)上。分析80个个体的测序结果,发现有17种不同的MHC classⅠ等位基因,编码17种不同的氨基酸序列。等位基因A、B、C、D是2个群体共有的,其中等位基因A出现的频率最高,占总样本数量的36.25%;等位基因E、F、G、H、I、P只出现在抗病个体中,等位基因J、K、L、M、N、O、Q只出现在易染个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组织相容复合(mhc) mhc CLASS 多态 抗病力 草鱼(Cteno pharyngodon idellus)
下载PDF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DQ异二聚体与I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19
作者 桑艳梅 颜纯 +1 位作者 朱逞 倪桂臣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2-92,共1页
关键词 型糖尿病 组织相容复合 DQ异二聚
下载PDF
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和HLA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廷胜 黎德彬 《中外医学研究》 2009年第10期31-32,共2页
MHC是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的一组基因群,是一组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特定区域的基因。MHC编码的基因产物为MHA。器官或组织移植时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MHA,也称移植抗原。人类的MHC即人类WBC抗原... MHC是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的一组基因群,是一组存在于各种脊椎动物某对染色体特定区域的基因。MHC编码的基因产物为MHA。器官或组织移植时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称为MHA,也称移植抗原。人类的MHC即人类WBC抗原(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的第6对染色体的短臂上,是目前已知最复杂的人类基因系统。人类第一个HLA由法国Dausset在1958年从三个多次输血的血清中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相容复合 HLA研究 主要组织相容抗原 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基因群 染色 mhc 特定区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