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溶性染色剂诱惑红和丽春红-G作为农药沉积分布的示踪剂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邱占奎 袁会珠 +3 位作者 楼少巍 纪明山 于娟娟 宋晓宇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23-325,337,共4页
光谱分析表明,食品染色剂诱惑红和生物染色剂丽春红-G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01nm和510nm;在连续2、4、6、8、10h阳光照射下,分解率分别在2.4%~5.8%和3.4%~10.8%之间,见光稳定性良好;两种染色剂在棉花叶片和玻璃片上的洗脱回收率都很高... 光谱分析表明,食品染色剂诱惑红和生物染色剂丽春红-G的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01nm和510nm;在连续2、4、6、8、10h阳光照射下,分解率分别在2.4%~5.8%和3.4%~10.8%之间,见光稳定性良好;两种染色剂在棉花叶片和玻璃片上的洗脱回收率都很高,说明易于从靶标上洗脱下来;进一步测定表明,两种染色剂在小麦、甘蓝、黄瓜、番茄叶片上的洗脱回收率各不相同,所以对准备进行测试的作物应先做一次洗脱回收率试验,用以校正测试结果;田间应用表明,用两种染色剂做示踪剂,可以方便地测定常量喷雾和低容量喷雾过程中农药在麦田的沉积分布情况。以上实验结果说明,两种染色剂作为测定农药沉积分布的示踪剂方便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沉积分布 水溶性 示踪剂 食品染色剂 生物染色剂 诱惑 丽春红-g
下载PDF
喷雾方式对农药雾滴在水稻群体内沉积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徐德进 顾中言 +1 位作者 徐广春 许小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9-79,共11页
【目的】分析喷雾方式对农药雾滴在水稻群体内沉积分布的影响,研究提出稻田合理的喷雾方式,提高稻田农药利用率。【方法】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用配有空心圆锥雾喷头的手动喷雾器叶面喷洒和配有气力式弥雾喷头的弥雾机下倾45&#... 【目的】分析喷雾方式对农药雾滴在水稻群体内沉积分布的影响,研究提出稻田合理的喷雾方式,提高稻田农药利用率。【方法】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用配有空心圆锥雾喷头的手动喷雾器叶面喷洒和配有气力式弥雾喷头的弥雾机下倾45°角喷洒指示剂丽春红-G溶液,收集并测定沉积在植株上层、中层和下层不同点位载玻片上的雾滴指示剂丽春红-G沉积量。【结果】以不同喷雾方式施药,水稻叶片正面、背面及垂直方向不同点位的丽春红-G沉积量有显著差异。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用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和弥雾机45°角下倾喷雾,丽春红-G的沉积量在水稻群体空间内的分布趋势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在水稻分蘖期用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13.3%玻片上丽春红-G的沉积量接近于平均数;52.9%玻片上丽春红-G沉积量低于平均数;33.75%玻片上丽春红-G的沉积量高于平均数。在水稻分蘖期用弥雾机45°角下倾喷雾,20.4%玻片上丽春红-G的沉积量接近于平均数;45.4%玻片上丽春红-G沉积量低于平均数;34.2%玻片上丽春红-G沉积量高于平均数。在水稻孕穗期和扬花期用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分别有33.3%和28.1%的玻片上没有丽春红-G的沉积;而用弥雾机45°角下倾喷雾,没有丽春红-G沉积的玻片比例分别为13.9%和5.0%。在水稻孕穗期用手动喷雾器和弥雾机喷雾,分别只有6.4%和11.7%玻片上的沉积量接近于平均值,而在扬花期时该比例分别为7.2%和17.2%。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和扬花期用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喷雾雾滴主要沉积在表示叶片正面的载玻片上,其沉积量占总沉积量的66.3%、85.1%和84.9%,其中在植株上层表示叶片正面载玻片上的沉积量占总沉积量的38.7%、42.2%和45.6%,在表示叶片背面和垂直面玻片上的沉积量很少。弥雾机下倾45°角喷雾,在表示叶片背面和垂直面玻片上的沉积量多于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但在表示叶片正面玻片上的沉积量仍占总沉积量的50.5%、50.6%和53.1%,其中植株上层表示叶片正面玻片上的沉积量占总沉积量的32.9%、27.9%和31.5%。【结论】如果以单位面积载玻片上的平均沉积量作为防治病虫害的有效剂量,那么在水稻群体内同时存在剂量浪费与剂量不足的现象。手动喷雾器压顶喷雾,喷雾雾滴主要沉积在植株上层叶片正面,沉积量占到总沉积量的1/3以上,而在叶片背面和茎秆上的沉积量很少,尤其是在植株基部叶片和茎秆上,沉积量趋向于零。采用弥雾机下倾45°角喷雾,喷雾雾滴在植株上层叶片正面的沉积量仍超过总沉积量的1/4,但在施药量低于手动喷雾器压顶喷雾条件下,各层叶片背面和茎秆上的沉积量都显著高于手动喷雾器叶面喷雾,说明弥雾机下倾45°喷洒,农药雾滴能够进入植株中下层,在叶片背面及茎秆上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喷雾方式 沉积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