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整合”走向“融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应用新变化 |
刘锦
王赛
王振平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统计与概率”内容设置的国际比较研究——基于6个国家和地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斯海霞
邵天添
时爱荣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3
|
数学教师评价素养及发展路径——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评价建议”的比较 |
吴红德
张维忠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25 |
0 |
|
4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汪杨
徐文彬
潘禹辰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5
|
2000年-2022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究图景--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
余闯
段存仙
王源昌
|
《甘肃教育》
|
2024 |
0 |
|
6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的新视角:数的概念与运算的一致性 |
巩子坤
史宁中
张丹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84
|
|
7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论审思 |
郑毓信
|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41
|
|
8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笔谈) |
张春莉
缪佳怡
马琬婷
刘艺
曾琦
宗序连
樊方园
张泽庆
|
《宜宾学院学报》
|
2022 |
7
|
|
9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的基本原则 |
曹一鸣
刘冰
|
《教育评论》
|
2022 |
12
|
|
10
|
关于《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一个注释的探讨 |
戎松魁
|
《数学教育学报》
|
2004 |
5
|
|
11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程与教学——《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 |
张维忠
李雯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22 |
19
|
|
12
|
“综合与实践”领域的主旨、特征与实施建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内容解读 |
刘加霞
刘琳娜
|
《湖北教育》
|
2022 |
8
|
|
13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史的定位与思考 |
陈朝东
李欣莲
王利
|
《教育导刊(上半月)》
|
2016 |
3
|
|
14
|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及其变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一) |
张丹
白永潇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12 |
4
|
|
15
|
核心素养统领的数学教育——《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修订的理念与要点 |
史宁中
侯泽华(文字整理)
丁锐(文字整理)
|
《小学教学(数学版)》
|
2022 |
31
|
|
16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变化及教学启示 |
曹一鸣
廖辉辉
|
《福建教育》
|
2022 |
18
|
|
17
|
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的跨学科与综合实践活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 |
张维忠
赵千惠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22 |
14
|
|
18
|
两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基于2011年版与2022年版初中学段的分析 |
张霞
斯海霞
|
《中小学教材教学》
|
2023 |
2
|
|
19
|
素养导向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新变化 |
张维忠
江漂
|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
2022 |
9
|
|
20
|
如何认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三重联系 |
徐文彬
|
《江苏教育(小学教学)》
|
2013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