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6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源甲基乙二醛(MG)对盐胁迫下板栗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孙晓莉 贾春燕 +3 位作者 董斌 田寿乐 王金平 沈广宁 《河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甲基乙二醛(MG)为近年来发现的新兴信号分子,在调控植物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MG缓解盐胁迫对板栗幼苗损伤的生理机制,以板栗品种‘蒙早’2 a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施用0.5 mmol/L MG及其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 甲基乙二醛(MG)为近年来发现的新兴信号分子,在调控植物发育和抗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MG缓解盐胁迫对板栗幼苗损伤的生理机制,以板栗品种‘蒙早’2 a生幼苗为试验对象,研究了施用0.5 mmol/L MG及其清除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盐胁迫(NaCl含量200 mmol/L)下板栗幼苗抗氧化系统、乙二醛酶系统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外源MG能够提高盐胁迫下板栗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APX、GR)的活性,激活乙二醛酶系统(GlyI和GlyII酶活性提高),调节AsA—GSH循环,增加抗氧化剂(GSH、AsA)含量以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Pro)在叶片中的积累,减少丙二醛(MDA)、MG和超氧阴离子(O2-)的积累,缓解盐胁迫下板栗幼苗遭受的MG胁迫、氧化胁迫和渗透胁迫伤害,增强板栗幼苗的耐盐性;而添加MG清除剂NAC后,抑制了MG的缓解损伤效应。MG对增强板栗的耐盐性具有积极作用,研究MG作为新型外源调节物质调控植物抗逆胁迫为拓展板栗适用范围和盐碱地区板栗资源挖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二醛 板栗 盐胁迫 MG清除 抗氧化 渗透调节
下载PDF
尿素-乙二醛树脂改性大豆蛋白胶黏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杨舜尧 李奇恒 +3 位作者 张俊 夏炎 杜官本 邓书端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1-118,共8页
以尿素-乙二醛(UG)树脂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制备大豆蛋白胶(SUG),并对其固体含量、黏度、表面张力系数、接触角及胶合性能进行测试;利用XPS、FT-IR和^(13)C NMR对合成的SUG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DSC及DMA对SUG的固化性能进行测... 以尿素-乙二醛(UG)树脂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主要原料制备大豆蛋白胶(SUG),并对其固体含量、黏度、表面张力系数、接触角及胶合性能进行测试;利用XPS、FT-IR和^(13)C NMR对合成的SUG的结构进行表征;采用DSC及DMA对SUG的固化性能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大豆蛋白胶的固体含量、黏度、表面张力系数及接触角随着SPI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黏度的变化最显著;合成大豆蛋白胶中主要含有C—C、C—O—C、C=O、C=N、C=O等官能团;结合^(13)C NMR及FT-IR分析结果,可以得出UG树脂与SPI二者之间产生了交联;当SPI用量为30 g,UG树脂用量为50 g时,制备的大豆蛋白基胶黏剂性能较佳且固化后储能模量较大,为4082 MPa,在160和180℃热压温度下制备的胶合板冷水24 h湿强度分别为1.23和1.48 MPa,热水3 h湿强度分别为1.05和1.22 MPa,远大于国家标准GB/T 9846—2015对II类胶合板的要求,且具备一定的耐沸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乙二醛树脂 大豆蛋白胶黏剂 表征 胶合强度
下载PDF
食源性乙二醛毒性和抑制研究进展
3
作者 余帆 易弛 +5 位作者 王文悦 樊鑫 朱晓青 肖俊峰 周梦舟 穆杨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361,370,共10页
乙二醛(glyoxal,GO)是糖基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二羰基,外源性GO来源为食物、饮料和香烟烟雾等,由于其高活性和高毒性而备受关注。在食品的热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生成的α-二羰基化合物,进一步增加了人类通过饮食摄入这些化合物以及由此产生... 乙二醛(glyoxal,GO)是糖基化过程中产生的活性二羰基,外源性GO来源为食物、饮料和香烟烟雾等,由于其高活性和高毒性而备受关注。在食品的热加工和贮存过程中生成的α-二羰基化合物,进一步增加了人类通过饮食摄入这些化合物以及由此产生的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的风险。鉴于GO多重和复杂的毒性作用,深入阐明GO的毒性机制和相关的解毒策略是十分必要的。该文概述了食品中GO的分布、危害和毒性机制,对目前GO抑制剂的抑制机理和应用进行综述,为新型抑制剂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 二羰基化合物 毒性机制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食品应用
下载PDF
异氰酸酯增强尿素-乙二醛树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4
作者 杜旭韬 李奇恒 +2 位作者 汪进文 杜官本 邓书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2,共11页
为提升尿素-乙二醛树脂(UG)的耐水性能,本研究在UG树脂中添加高活性的异氰酸酯(MDI)共混制备了异氰酸酯/尿素-乙二醛(MDI-UG)木材胶黏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固化结构进行表... 为提升尿素-乙二醛树脂(UG)的耐水性能,本研究在UG树脂中添加高活性的异氰酸酯(MDI)共混制备了异氰酸酯/尿素-乙二醛(MDI-UG)木材胶黏剂。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仪(NM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其固化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热机械分析(DMA)和扫描电镜(SEM)对其固化性能进行分析,以MDI-UG混合体系制备胶合板并测定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UG树脂中含有的活泼氢基团与异氰酸酯反应形成新的氨基甲酸酯;与UG树脂相比,MDI-UG树脂的固化温度降低且热稳定性提高;采用扫描电镜下可观测到MDI-UG树脂的固化颗粒更加密集且交联支化程度明显提高;当MDI的添加量为3%且乙二醛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3:1时,所制得胶合板的热水湿状剪切强度达到0.72 MPa,表明MDI的引入显著改善了UG树脂的耐水性,而且充分发挥了UG树脂优异的环保性能和异氰酸酯的高强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乙二醛树脂 异氰酸酯(MDI) 木材胶黏剂 结构与性能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活用纸中甲醛、乙二醛、戊二醛的迁移量
5
作者 肖湾 顾钰华 +1 位作者 孙多志 周呈 《分析仪器》 CAS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生活用纸中的甲醛、乙二醛、戊二醛含量的方法,优化了色谱分析的参数,考察了不同的衍生条件,包括检测波长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衍生反应酸的选择、衍生反应试剂的用量、衍生反应溶剂的用量、衍生反应时间对衍...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生活用纸中的甲醛、乙二醛、戊二醛含量的方法,优化了色谱分析的参数,考察了不同的衍生条件,包括检测波长的选择、流动相的选择、衍生反应酸的选择、衍生反应试剂的用量、衍生反应溶剂的用量、衍生反应时间对衍生产物的影响,并对衍生物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本方法中甲醛、乙二醛、戊二醛在5mg/L~25mg/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135mg/dm2、0.02462mg/dm^(2)、0.04841mg/dm^(2),高、中、低3个水平加标回收率在90.6%~9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36%~2.88%,可满足生活用纸中甲醛、乙二醛、戊二醛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法 甲醛 乙二醛 戊二醛 生活用纸
下载PDF
氨基酸同时消除甲醛和乙二醛的机理及消减产物的细胞毒性
6
作者 林佳钰 黄才欢 +5 位作者 郑洁 刘付 欧隽滢 周华 胡嘉漫 欧仕益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8-285,共8页
探讨氨基酸同时消除甲醛和乙二醛的机理及消减产物的细胞毒性。将γ-氨基丁酸或L-丙氨酸与甲醛、乙二醛物质的量比5∶1∶1在95℃反应4 h,采用二硝基苯肼衍生法测定体系中残留的甲醛和乙二醛含量,发现甲醛促进γ-氨基丁酸消除乙二醛,乙... 探讨氨基酸同时消除甲醛和乙二醛的机理及消减产物的细胞毒性。将γ-氨基丁酸或L-丙氨酸与甲醛、乙二醛物质的量比5∶1∶1在95℃反应4 h,采用二硝基苯肼衍生法测定体系中残留的甲醛和乙二醛含量,发现甲醛促进γ-氨基丁酸消除乙二醛,乙二醛的消除率由不加甲醛的55.8%提高至70.6%;乙二醛促进L-丙氨酸消除甲醛,其消除率从不加乙二醛的2%提高至41.3%。经高分辨质谱及核磁共振表征,发现主要消减产物都为咪唑盐。其反应机理是一分子氨基酸先与一分子甲醛脱水形成Mannich碱,后者再与一分子氨基酸反应形成含两个亚氨基的中间产物,亚氨基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同时进攻乙二醛,脱水后形成咪唑盐。采用消减产物孵育人体正常胃上皮细胞,发现消减产物的形成明显降低了甲醛和乙二醛的毒性。在自制和市售的饼干和薯片中均发现了两种消减产物的存在,且当原料中氨基酸含量增加时,消减产物的含量也随之增加。结果表明,两种氨基酸在减控热加工食品中甲醛和乙二醛等有害醛类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醛 乙二醛 氨基酸 消减产物 细胞毒性
下载PDF
紫外光对乙二醛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吴涛 周和荣 +3 位作者 王珂 魏彦飞 方北松 赵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5,共7页
乙二醛聚合物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的饱水木漆器文物脱水加固保护材料。文中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研究了在波长351 nm的紫外光辐照后乙二醛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乙二醛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多... 乙二醛聚合物是我国目前应用最广的饱水木漆器文物脱水加固保护材料。文中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差示扫描量热等方法研究了在波长351 nm的紫外光辐照后乙二醛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乙二醛聚合物的化学结构多为含氧五元环和六元环,其分子结构存在晶粒尺寸较小的微晶单元。乙二醛聚合物吸收紫外光后,其含氧环结构中的C—O—C键被破坏,结晶度逐渐降低且玻璃化转变现象逐渐消失。经紫外光辐照试验后,试样失水质量降低;表面逐渐产生凸起、破裂,且光泽度逐渐降低;其颜色先向橙黄色转变,随后变为浅黄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聚合物 紫外光老化 玻璃化转变 结晶度
下载PDF
三聚氰胺-尿素-乙二醛共缩聚树脂的固化性能及结构分析
8
作者 姜鑫 李奇恒 +3 位作者 张俊 董春雷 杜官本 邓书端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897-1907,共11页
为降低木质人造板产生的游离甲醛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本论文采用低毒且常温下不挥发的乙二醛(G)与三聚氰胺(M)和尿素(U)进行反应,制备三聚氰胺-尿素-乙二醛(MUG)共缩聚树脂。采用动态热力分析(DMA)方法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反应p... 为降低木质人造板产生的游离甲醛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本论文采用低毒且常温下不挥发的乙二醛(G)与三聚氰胺(M)和尿素(U)进行反应,制备三聚氰胺-尿素-乙二醛(MUG)共缩聚树脂。采用动态热力分析(DMA)方法研究了原料摩尔比、反应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MUG树脂固化性能的影响;采用^(13)C-NMR和XPS等分析手段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并以不同原料摩尔比的MUG树脂制备胶合板并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能。结果表明:MUG树脂稳定性较好,常温下外观为金黄色透明液体;树脂的固含量及黏度受原料摩尔比的影响较大,均随着M添加量的增多而增大;^(13)C-NMR和XPS分析证明了体系中M、U、G三者之间的共缩聚反应。当原料摩尔比R=n(M)∶n(U)∶n(G)=0.^(13)∶0.30∶1.0、反应温度70℃、反应pH为5.0~6.0、反应时间50 min时,所合成树脂具有较低的固化温度和较高的储能模量,所制得胶合板的干状剪切强度、冷水24h湿强度和热水3h湿强度均较好,分别为2.11MPa、1.24MPa和0.7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尿素-乙二醛共缩聚树脂 动态热力分析 固化性能 结构表征
下载PDF
三聚氰胺-尿素-乙二醛共缩聚树脂的制备、表征与性能分析
9
作者 姜鑫 王德龙 +2 位作者 汪进文 杜官本 邓书端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7,共9页
采用常温下不挥发的乙二醛(G)替代甲醛与三聚氰胺(M)及尿素(U)进行反应,在保持尿素与乙二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30∶1.0不变的条件下,制备了不同三聚氰胺用量(13.86、17.64、21.42和25.20 g)的三聚氰胺-尿素-乙二醛(MUG)共缩聚树脂。对MU... 采用常温下不挥发的乙二醛(G)替代甲醛与三聚氰胺(M)及尿素(U)进行反应,在保持尿素与乙二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30∶1.0不变的条件下,制备了不同三聚氰胺用量(13.86、17.64、21.42和25.20 g)的三聚氰胺-尿素-乙二醛(MUG)共缩聚树脂。对MUG树脂的基本性能、固化性能以及胶合性能进行分析测定,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质谱(MS)和核磁共振碳谱(13 C NMR)对树脂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UG树脂的固含量及黏度受三聚氰胺用量(原料比)的影响较大,二者均随着M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MUG树脂中主要含有N—H、O—H、C O、C—O、C N等官能团,且不同三聚氰胺用量MUG树脂的红外吸收峰无较大变化;根据MS的分子碎片并推断其可能的反应机理,证明了体系中M、U、G这3者之间发生了共缩聚反应。当三聚氰胺用量为21.42 g时,样品MUG-3的固化温度较低,储能模量较高,由其制备的胶合板干状剪切强度、冷水24 h湿强度和热水3 h湿强度均较好,分别为2.51、1.29和0.8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聚氰胺-尿素-乙二醛共缩聚树脂 物质的量比 反应机理 胶接强度
下载PDF
可光固化乙二醛-尿素预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10
作者 孙彤 范淑艳 +1 位作者 李奕彤 牛笑一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4期539-544,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二醛、尿素为原料合成乙二醛-尿素树脂;通过丙烯酸羟乙酯单体改性乙二醛-尿素树脂,合成一种可光固化的新型低黏度乙二醛-尿素预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热重以及分子量测定分析改性乙二醛-尿素树脂性...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二醛、尿素为原料合成乙二醛-尿素树脂;通过丙烯酸羟乙酯单体改性乙二醛-尿素树脂,合成一种可光固化的新型低黏度乙二醛-尿素预聚物;通过红外光谱、热重以及分子量测定分析改性乙二醛-尿素树脂性能.结果表明:当m(乙二醛-尿素树脂)∶m(丙烯酸羟乙酯)为1.5∶1,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 h时,制备的预聚物黏度适中,体系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尿素树脂 丙烯酸羟乙酯 预聚物 光固化
下载PDF
梭鱼草叶片抗氧化酶、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与乙二醛酶系统对铅胁迫的响应
11
作者 辛建攀 马思思 田如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23-1731,共9页
为了探明梭鱼草叶片细胞应对Pb^(2+)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以液培法考察了不同浓度Pb^(2+)胁迫下梭鱼草叶片丙二醛(MDA)与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和乙二醛酶系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0 mg/L Pb^(2+)胁迫第14天和... 为了探明梭鱼草叶片细胞应对Pb^(2+)胁迫的生理机制,研究以液培法考察了不同浓度Pb^(2+)胁迫下梭鱼草叶片丙二醛(MDA)与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抗氧化剂含量和乙二醛酶系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0 mg/L Pb^(2+)胁迫第14天和第21天时,梭鱼草叶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抗氧化酶活性,抗坏血酸(AsA)、脱氢抗坏血酸(DHA)、谷胱甘肽(GSH)、非蛋白巯基总肽(NPT)和植物螯合肽(PCs)等抗氧化剂含量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第21天时叶片细胞中甲基乙二醛(MG)含量显著增加,而MDA含量无明显增加。(2)10.0 mg/L Pb^(2+)处理至第21天时,梭鱼草叶片MDA、MG、GSH及NPT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增加,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甲基乙二醛酶Ⅱ(GlyⅡ)活性呈相反变化趋势。(3)在15.0 mg/L Pb^(2+)处理期间,梭鱼草叶片MDA含量显著增加,其GSH、NPT、PCs被诱导合成以螯合细胞中过量积累的Pb^(2+);同时叶片POD、SOD、APX活性和AsA含量显著增加。15.0 mg/L Pb^(2+)处理第21天时,乙二醛酶系统已经不能缓解高浓度Pb^(2+)胁迫诱发的羰基胁迫。可见,梭鱼草叶片对5.0 mg/L Pb^(2+)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在较高浓度(≥10.0 mg/L)Pb^(2+)胁迫下,梭鱼草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剧,此时其主要通过合成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增加抗氧化酶活性及AsA含量来减缓氧化损伤;本试验条件下梭鱼草叶片乙二醛酶系统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解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胁迫 梭鱼草 抗氧化酶活性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乙二醛酶系统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乙二醛交联体系的溶液-凝胶-溶液转变
12
作者 唐绪涛 穆蒙 +1 位作者 卢国强 张永民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00-2206,共7页
聚合物凝胶的溶液-凝胶-溶液(sol-gel-sol)转变通常依赖于外界条件(温度、pH等)的变化,但构建可在恒定条件下实现sol-gel-sol转变的凝胶体系依然是一个挑战。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乙二醛(GX)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成功构... 聚合物凝胶的溶液-凝胶-溶液(sol-gel-sol)转变通常依赖于外界条件(温度、pH等)的变化,但构建可在恒定条件下实现sol-gel-sol转变的凝胶体系依然是一个挑战。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PHEMA)、乙二醛(GX)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成功构建了一种恒温自发随时间进行sol-gel-sol转变的聚合物凝胶体系(HGX)。考察了GX质量分数、温度和水质量分数对HGX的成胶时间、凝胶强度及降解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GX质量分数和温度,HGX可形成弹性模量达847 Pa的凝胶,且最快可在1.5 h后降解为低黏液体(黏度<30 mPa·s)。FTIR光谱和GPC揭示了sol-gel-sol转变的内在机理是缩醛反应和酯基断键的动态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乙二醛 缩醛反应 酯基 溶液-凝胶-溶液转变 功能材料
原文传递
乙二醛酶Ⅰ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关系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智 闫世军 +2 位作者 王思彤 盛军 张文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28-431,共4页
乙二醛酶Ⅰ是人体中广泛存在的α-羰基醛解毒酶,能有效抑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形成。AGEs与其主要前体甲基乙二醛(MG)具有细胞毒性,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提高乙二醛酶Ⅰ活性有望成为缓解或改善糖尿病并发症的新途径。
关键词 乙二醛酶Ⅰ 甲基乙二醛 α-羰基醛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糖尿病并发症 调控网络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乙醛溶液中的乙二醛和乙醛酸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鸭梅 崔群 王海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9-63,共5页
利用醛基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反应得到的腙产物对紫外-可见光有吸收的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乙醛溶液中乙二醛和乙醛酸的含量。结果表明,DNPH衍生乙二醛成腙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70℃,pH1.75,DNPH与羰基的物质的量... 利用醛基与2,4-二硝基苯肼(DNPH)反应得到的腙产物对紫外-可见光有吸收的特性,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乙醛溶液中乙二醛和乙醛酸的含量。结果表明,DNPH衍生乙二醛成腙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70℃,pH1.75,DNPH与羰基的物质的量比为6,反应时间150min。在20℃、pH1.75的乙腈溶液中,乙二醛二腙的溶解度为20.2mg/L。乙二醛质量浓度在2~20mg/L范围内,乙二醛二腙的峰面积与乙二醛的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乙醛酸质量浓度在10~100mg/L范围内,乙醛酸腙的峰面积与乙醛酸的质量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用HPLC测定乙醛硝酸氧化法制乙二醛反应液中乙二醛和乙醛酸的含量,结果的重复性好;对乙二醛的测定结果与应用化学分析法测定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77%;对反应液中乙二醛、乙醛酸含量的测定有着较高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6%~103.3%和98.1%~102.4%。所建立的方法为醛及二羰基化合物的测定提供了准确、便捷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乙二醛 乙醛酸 乙醛溶液 2 4-二硝基苯肼 乙二醛二腙 乙醛酸腙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溶液中乙二醛的含量 被引量:8
15
作者 宋海英 赵地顺 +2 位作者 赵莹 张智勇 刘冉 《河北工业科技》 CAS 2007年第5期281-283,共3页
利用醛基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的成肟反应产物乙二醛二肟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乙二醛溶液浓度在8.4×10^-6~7.2×10^-5mol/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得出了回归方程,平均回收率为... 利用醛基与羟胺在酸性条件下的成肟反应产物乙二醛二肟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的含量。结果表明,乙二醛溶液浓度在8.4×10^-6~7.2×10^-5mol/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得出了回归方程,平均回收率为101.1%(n=8),RSD为0.75%。该方法可用于乙醛硝酸氧化法制备乙二醛中乙二醛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 乙二醛二肟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的结构、功能及其与阿尔采末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闫世军 李智 张文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04-1408,共5页
胞质中的乙二醛酶系能有效去除胞内α-羰基醛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对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乙二醛酶Ⅰ是该酶系的关键酶。α-羰基醛是体内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主要活性中间体。α-羰基醛和AGEs都能促进阿尔采末病(AD)的发... 胞质中的乙二醛酶系能有效去除胞内α-羰基醛类化合物的细胞毒性,对细胞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乙二醛酶Ⅰ是该酶系的关键酶。α-羰基醛是体内形成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主要活性中间体。α-羰基醛和AGEs都能促进阿尔采末病(AD)的发生和发展。因此乙二醛酶Ⅰ的表达和酶活性水平与AD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Ⅰ 阿尔采末病 甲基乙二醛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 α-羰基醛 调控网络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 被引量:2
17
作者 孔祥 黄凯 +3 位作者 张洪梅 杨震 李晓永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82-1186,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方法采用HPLC-MS/MS技术测定1型(n=15)和2型糖尿病(n=17)患者以及正常受试者(n=10)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的浓度。待测血浆加入2,3-二...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方法采用HPLC-MS/MS技术测定1型(n=15)和2型糖尿病(n=17)患者以及正常受试者(n=10)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的浓度。待测血浆加入2,3-二氨基萘(2,3-DAN)和内标乙二酮,充分反应及用乙腈沉淀蛋白后,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57∶43,v/v)为流动相,通过Hypersil GOLD色谱柱(50 mm×2.1 mm,5μm)分离;采用电喷雾电离源,选择正离子检测,甲基乙二醛-DAN结合物、乙二醛-DAN结合物和乙二酮-DAN结合物用于定量分析的选择性离子分别为m/z 195.18→m/z 126.25、m/z 181.14→m/z 126.10和m/z 237.34→m/z 209.34。结果甲基乙二醛-DAN结合物和乙二醛-DAN结合物线性范围分别为2~1 000 ng/mL和50~1 000 ng/mL,平均回收率均>70%。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受试者。结论成功建立测定糖尿病患者血浆中甲基乙二醛和乙二醛浓度的HPLC-MS/MS方法,灵敏度、准确度和回收率均较高,专属性强,适用于大批临床样本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二醛 乙二醛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糖尿病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在相关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唐阁 杨洪涛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673-2676,共4页
乙二醛酶Ⅰ(Glo-1)具有将细胞毒性的甲基乙二醛(MG)转化为无毒的乳酸盐排出体外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的关键酶。在正常状态下机体MG水平极低,但在疾病状态下,体内糖酵解发生异常,导致MG积累并与蛋白质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前... 乙二醛酶Ⅰ(Glo-1)具有将细胞毒性的甲基乙二醛(MG)转化为无毒的乳酸盐排出体外的作用,是调节糖代谢的关键酶。在正常状态下机体MG水平极低,但在疾病状态下,体内糖酵解发生异常,导致MG积累并与蛋白质反应形成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前期研究表明两者与肿瘤、糖尿病、肾脏病等疾患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调控Glo-1的表达来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已成为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文章就近年来对Glo-1在多种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酶Ⅰ(Glo-1) 甲基乙二醛(MG)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
原文传递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徐嘉凉 江向东 +1 位作者 汤晓东 答鸿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1998年第5期41-44,共4页
首次报道利用醛基的成肟反应以及乙二醛二肟对紫外光的特征吸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的含量。试验表明,在8.2×10-6~5.9×10-5mol/L浓度范围内,乙二醛溶液遵守Beer定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 首次报道利用醛基的成肟反应以及乙二醛二肟对紫外光的特征吸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乙二醛的含量。试验表明,在8.2×10-6~5.9×10-5mol/L浓度范围内,乙二醛溶液遵守Beer定律;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n=9,RSD=1.1%),具有简便、快速等优点。可供乙二醇氧化制备乙二醛研究中测定乙二醛产率用,也可用于乙二醛产品纯度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醛 乙二醛二肟 紫外分光光度法 生产 分析
下载PDF
乙二醛酶Ⅰ在肝再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小芳 张富春 +1 位作者 马纪 徐存拴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02-1705,共4页
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甲基乙二醛(MG)可通过乙二醛酶系转化成非毒性物质D-乳酸。再生肝等正常生理性增生以及肝癌等病理性增生组织中,乙二醛酶Ⅰ(GLO1)的表达和活性增加,可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和应激反应能力,促进肝细胞存活和增殖,保护肝... 代谢产生的毒性物质甲基乙二醛(MG)可通过乙二醛酶系转化成非毒性物质D-乳酸。再生肝等正常生理性增生以及肝癌等病理性增生组织中,乙二醛酶Ⅰ(GLO1)的表达和活性增加,可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和应激反应能力,促进肝细胞存活和增殖,保护肝脏细胞免受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甲基乙二醛 乙二醛酶Ⅰ 细胞存活与增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