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HBc阳性在乙肝5项指标中的分布及滴度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汉奎 陈桂山 +2 位作者 何结冰 张秀明 冯雪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71-1072,1079,共3页
目的:观察抗HBcAb阳性在各种乙肝5项模式的分布情况及其滴度关系。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医学中心2009年用ELISA法检验HBcAb阳性的乙肝5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乙肝5项模式共有9种,常见模式7种,其中"135、145、15&q... 目的:观察抗HBcAb阳性在各种乙肝5项模式的分布情况及其滴度关系。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医学中心2009年用ELISA法检验HBcAb阳性的乙肝5项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乙肝5项模式共有9种,常见模式7种,其中"135、145、15"占总抗HBcAb阳性数的62.3%;"25、245、45、5"占总抗HBcAb阳性数的37.6%。高浓度的HBcAb阳性特别是其S/CO值<0.1且HB-sAg检出阳性的模式占41.3%。结论:HBcAb阳性特别是其高滴度时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风险大,应重视及正确分析处理HBcAb阳性的检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核心抗体 乙肝5项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65例乙型肝炎患者乙肝5项检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荣爱红 刘书中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6期1127-1128,共2页
乙型肝炎起病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发病之后临床表现出多种病症,传染途径也比较多,如果没能获得及早诊断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就会出现病情加剧,从而引发肝癌癌症或者是出现肝硬化疾病。所以,做好乙肝疾病的预防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及... 乙型肝炎起病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发病之后临床表现出多种病症,传染途径也比较多,如果没能获得及早诊断发现,并给予有效治疗就会出现病情加剧,从而引发肝癌癌症或者是出现肝硬化疾病。所以,做好乙肝疾病的预防工作对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我院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断及治疗的乙型肝炎病人65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乙肝5项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详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患者 乙肝5项 有效治疗 影响因素 临床表现 传染途径 身心健康
下载PDF
德州市无偿献血者乙肝5项指标不合格原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明才 方玉慧 于征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5期102-103,共2页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德州市 乙肝5项 原因分 HBSAG 传染性指标 2009年 抗HCV
下载PDF
533名0~24月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元庆 《哈尔滨医药》 2021年第6期79-80,共2页
目的分析0~24月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0~24月龄婴幼儿533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接种乙肝疫苗,测定其乙肝5项指标[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 目的分析0~24月龄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0~24月龄婴幼儿533名作为研究对象,均接种乙肝疫苗,测定其乙肝5项指标[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体(HBeAb)]。统计533名0~24月龄婴幼儿乙肝5项指标检测情况、比较不同年龄段(0~1个月、2~6个月、7~12个月、13~24个月)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不同性别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结果 533名0~24月龄婴幼儿中,单纯HBSAb呈阳性323名,阳性率为60.60%;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12个月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94.49%高于0~1个月、2~6个月、13~24个月45.05%、45.63%、75.00%(P<0.05);不同性别婴幼儿单纯HBSAb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应加强对乙肝5项指标的检测,了解HBSAb情况,便于后期复种,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 4月龄 婴幼儿 乙肝疫苗 乙肝5项指标
下载PDF
对15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5项检验结果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平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0期35-36,共2页
目的:分析对15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5项检验的结果,以便为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58例患者的乙肝5项指标(HBs Ag、抗-HBc、HBe... 目的:分析对158例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乙肝5项检验的结果,以便为临床上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58例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158例患者的乙肝5项指标(HBs Ag、抗-HBc、HBe Ag、抗-HBe及抗HBs)进行检验。然后,观察这些患者的乙肝5项检查结果的阳性率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这158例患者的乙型5项指标中均有阳性检出率,其中以HBs Ag的阳性检测率为最高。这158例患者的分布特点为:31岁~40岁人群的乙型肝炎感染率最高,初中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乙型肝炎感染率最高,矿工的乙型肝炎感染率最高。结论:通过检验乙肝5项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将此检验方法作为对乙型肝炎进行筛查的主要方法。此检验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患者 乙肝5项检验 结果
下载PDF
乙肝病毒基因变异对乙肝5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6
作者 鲍文明 刘玉洁 沈治水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1年第9期926-927,共2页
乙肝5项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血清中的5种标志物,对其5个项目的检测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乙肝患者病程和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中发现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当HBV基因出现变异时,可使乙肝5项中的某个(些)项目,在HBV感染后,本应是阳... 乙肝5项是乙型肝炎病毒(HBV)在血清中的5种标志物,对其5个项目的检测是目前临床分析和判断乙肝患者病程和传染性的重要依据之一.临床中发现由于检测方法的限制,当HBV基因出现变异时,可使乙肝5项中的某个(些)项目,在HBV感染后,本应是阳性的检测结果,变为阴性,这样就造成了不但不能给临床提供正确的信息,而且有时会引起误诊,以致延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基因变异 乙肝5项 检测
下载PDF
306份血标本乙肝5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平 赵成桂 +1 位作者 张臣 孙宏伟 《现代医学》 2011年第5期551-553,共3页
目的:观察乙肝5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6份血标本分别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5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出7种和13种模式,两种方法的一致率分别为乙肝病... 目的:观察乙肝5项指标定量与定性检测结果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06份血标本分别采用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5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结果:ELISA法和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出7种和13种模式,两种方法的一致率分别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98.8%,乙肝病毒表面抗体(HBsAb)82.4%,乙肝病毒e抗原(HBeAg)96.4%,乙肝病毒e抗体(HBeAb)78.2%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59.2%;化学发光法检测HBeAb和HBcAb的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法(P<0.001)。结论:定量检测乙肝5项指标敏感性高于常规定性检测方法;同一份标本用两种方法检测可出现不同的结果模式,应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5项指标 定量检测 定性检测
原文传递
微波ELISA法快速检测乙肝病毒五项标志物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8
作者 李世平 王晓玲 +1 位作者 宋喜贵 朱玲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2期108-109,共2页
微波辐射技术被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多有报道,微波(简称MW)可使极性分子高速运动(24.5亿次/s),有利于抗原抗体相互碰撞及免疫复合物的快速形成,从而加速了反应速度,我们利用这一特性建立了MW法快速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的新方法,与常规... 微波辐射技术被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已多有报道,微波(简称MW)可使极性分子高速运动(24.5亿次/s),有利于抗原抗体相互碰撞及免疫复合物的快速形成,从而加速了反应速度,我们利用这一特性建立了MW法快速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的新方法,与常规法比较,效果满意,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快速检测 微波ELISA 实验研究 标志物 常规法 临床应 免疫复合物 抗-HBE 乙肝5项
下载PDF
1495例孕产妇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红 陈林俊 《江西医学检验》 2006年第4期374-374,366,共2页
关键词 检测结果分析 传染病标志物 孕产妇 预防院内感染 梅毒血清试验 抗-HCV 抗-HIV 医疗纠纷 医护人员 乙肝5项
下载PDF
2753例大学新生体检HBV结果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跃文 王强 夏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0年第5期447-448,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学校制定乙型肝炎(下称乙肝)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753名入学新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检测,阳性者进一步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Pre-S1抗原。结果... 目的了解大学入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为学校制定乙型肝炎(下称乙肝)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753名入学新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进行乙肝5项检测,阳性者进一步用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Pre-S1抗原。结果新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8.1%,抗-HBs阳性率为52.4%。结论入学新生HBsAg感染率低于全国普通人群平均水平,但传染性强的乙肝"大三阳"模式为40.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校应重视乙肝的防治工作,为抗-HBs阴性者接种乙肝疫苗,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5项 PRE-S1 抗原
下载PDF
2005年陶乐镇工作人员体检HBV-M结果的分析
11
作者 李红霞 岑金云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1期3850-3851,共2页
目的:分析2005年来我院体检的300人的HBV-M结果。方法:检测HBV-M均用ELIAS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和判定。结果:本组300例被检者中34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11.33%,HBV-M任一阳性者147人,感染率为49.00%,与2002年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目的:分析2005年来我院体检的300人的HBV-M结果。方法:检测HBV-M均用ELIAS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操作和判定。结果:本组300例被检者中34例HBsAg阳性,阳性率为11.33%,HBV-M任一阳性者147人,感染率为49.00%,与2002年检测结果一致。结论:该地区乙肝状况并无改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5项指标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与免疫学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文萍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2期118-120,共3页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与免疫学化学发光法(CL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41份应用FQ-PCR法测定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FQ-PC... 目的比较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法与免疫学化学发光法(CLE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2年6月上饶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41份应用FQ-PCR法测定HBV-DNA阳性血清标本作为研究对象,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FQ-PCR法及CLEIA检测。分析HBV-DNA阳性标本中乙肝5项[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乙肝e抗体(HBeAb)、乙肝e抗原(HBeAg)]阳性检出率在不同血清模式下HBV-DNA载量分布情况,对比HBV-DNA载量于HBeAg阳性与HBeAb阳性中的分布情况。结果HBsAg+、HBcAb+、HBeAg+及HBsAg+、HBcAb+、HBeAb+阳性检出率最高,分别为38.42%、43.70%;HBsAg+、HBsAb+、HBcAb+、HBeAg+阳性检出率为4.99%,HBsAg+、HBsAb+、HBcAb+、HBeAb+阳性检出率为4.69%。另外,HBcAb阳性标本共331份,约占所有HBV-DNA阳性标本数的97.07%。大三阳组(131例)患者HBV-DNA平均载量为5.65×10^(8)U/mL,其中低载量占全组比例为17.56%(23/131)、中载量占全组比例为17.56%(23/131)、高载量占全组比例为64.89%(85/131);小三阳组(149例)患者HBV-DNA平均载量为1.82×10^(6)U/mL,其中低载量占全组比例为81.88%(122/149)、中载量占全组比例为15.44%(23/149)、高载量占全组比例为2.68%(4/149)。HBeAg阳性患者于高载量HBV-DNA中占比为60.67%,HBeAb阳性患者于低载量HBV-DNA中占比为7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方法联合检测在判断HBV感染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诊断及治疗方案制定等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学化学发光法 乙肝5项
下载PDF
核酸检测系统联检与鉴别检测结果不一致原因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黄力勤 姚凤兰 葛红卫 《中国输血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2-806,共5页
目的探究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核酸检测系统HBV、HCV、HIV联测(NAT联检)反应性而鉴别检测非反应性结果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2年3月本中心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NAT联检单反应性且和鉴别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504(... 目的探究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核酸检测系统HBV、HCV、HIV联测(NAT联检)反应性而鉴别检测非反应性结果的原因。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2年3月本中心献血者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NAT联检单反应性且和鉴别检测结果不一致的献血者标本504(人)份。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其HBsAg、抗-HBs、抗-HBc、HBe Ag及抗-HBe(乙肝5项),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Taq Man核酸检测系统)对这些标本再次做NAT检测,以确定其感染的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状态;同时回溯其中的40名检测结果不一致献血者,做血清学乙肝标志物及HBV DNA、HCV RNA和HIV RNA追踪检测。结果常规血液筛查过程中核酸联检单反应性且联检和鉴别检测结果不一致标本中,72.82%(367/504)呈乙肝相关抗体或抗原反应性,13.35%(49/367)的标本在荧光定量PCR检测中呈现HBV反应性。追踪检测结果显示,22.50%(9/40)可能为初次联检假阳性标本,其余77.50%(31/40)均为乙肝隐匿型感染(OBI)均未出现HCV RNA、HIV RNA反应性结果。结论 OBI是导致献血者血液NAT联检反应性而鉴别非反应性结果不一致的1个主要原因;基于血液安全性和检测效率的考虑,该部分血液应废弃,但对于血清学乙肝5项检测和NAT联检重复检测非反应性的献血者,应作检测追踪并考虑其再次献血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联检 核酸鉴别检测 献血者 核酸检测策略 血液安全 乙肝5项
原文传递
ELISA法与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美英 王鹏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1期42-43,共2页
目的:探讨ELISA法和PCR法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与PCR法同时检测421份血清标本。结果: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抗-HBc(+)时,HBV-DNA阳性率高达90.6%;用ELISA法测定HBsAg(+)、抗-HBe(+)、抗-HBc(... 目的:探讨ELISA法和PCR法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与PCR法同时检测421份血清标本。结果:用ELISA法测定HBsAg(+)、HBeAg(+)、抗-HBc(+)时,HBV-DNA阳性率高达90.6%;用ELISA法测定HBsAg(+)、抗-HBe(+)、抗-HBc(+),HBV-DNA阳性率为29.8%。结论:两种方法联合检测对临床有不同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EhISA 荧光定量PCR 乙肝5项
下载PDF
某钢铁厂职工乙型肝炎5项指标的调查
15
作者 崔伟 刘培良 《职业与健康》 CAS 2009年第17期1841-1842,共2页
目的了解某钢铁厂职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厂2006—2007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进行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2007年乙肝5项指标阴性率明显高于2006年(P<0.01),2007年HBsAb、HBsAg... 目的了解某钢铁厂职工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制定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厂2006—2007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职工进行乙肝5项指标检测。结果2007年乙肝5项指标阴性率明显高于2006年(P<0.01),2007年HBsAb、HBsAg及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2006年(P<0.01),2007年HBcAb的阳性率明显高于2006年(P<0.01),男性HBsAg、HBeAg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该厂乙肝病毒感染率较低,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加强对该厂职工乙肝病毒感染的预防免疫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工 乙肝5项指标 阳性率 阴性率
原文传递
慢性乙型肝炎346例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顾娟 《交通医学》 2013年第3期266-267,26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乙肝五项、HBV-DNA和肝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全自动生化分...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1-Ag)、乙肝五项、HBV-DNA和肝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3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前S1抗原、乙肝五项、HBV-DNA含量以及肝功能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346例患者中,HBV PreS1-Ag(+)214例(61.8%),HBV-DNA(+)230例(66.5%),两者间呈正相关(P<0.05);HBeAg(+)和HBeAg(-)标本中HBV PreS1-Ag(+)率分别为86.1%和50.8%;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中的ALT、AST、GGT异常率较其他指标高,其中ALT异常率最高(52.6%),AST异常率次之(49.1%)。结论:HBVPreS1-Ag与HBV-DNA相关性较好,在一定程度上HBV PreS1-Ag可替代HBV-DNA,同时与HBeAg相比,更能反映病毒复制情况。ALT、AST是较灵敏的肝功能指标。慢性乙肝患者可以HBV PreS1-Ag、ALT及AST作为长期随访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乙肝5项 前S1抗原 HBV-DNA 肝功能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分辨免疫荧光分析法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答读者问
17
作者 蔡大川 《肝博士》 2014年第2期55-57,共3页
本人男,55岁,1986年发现乙肝病毒携带,2007年7月发病,当时DNA病毒九次方、转氨酶600多、“大三阳”。住院治疗后开始服拉米夫定,一年后耐药,病毒和转氨酶反弹,然后加服阿德福韦酯至今,5年多了,这期问肝功一直正常、DNA正常,乙... 本人男,55岁,1986年发现乙肝病毒携带,2007年7月发病,当时DNA病毒九次方、转氨酶600多、“大三阳”。住院治疗后开始服拉米夫定,一年后耐药,病毒和转氨酶反弹,然后加服阿德福韦酯至今,5年多了,这期问肝功一直正常、DNA正常,乙肝5项一直在两阳和“大三阳”之间反复,现在是“大三阳”,尿酸高。请问:我能停药吗?需要换药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携带 “大三阳” DNA病毒 读者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住院治疗 乙肝5项
下载PDF
HBV-DNA Pres1-Ag与乙型肝炎HBeAg联合检测的意义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文波 雷毅 +2 位作者 高武 汪湄 杨娅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2期3311-3313,共3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HBV)-DNA的相关性,探讨乙肝患者PreS1-Ag、HBV-DNA在HBV感染者的病情监测及判断传染性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门诊及住院部乙肝...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患者前S1抗原(PreS1-Ag)与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HBV)-DNA的相关性,探讨乙肝患者PreS1-Ag、HBV-DNA在HBV感染者的病情监测及判断传染性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该院门诊及住院部乙肝患者171例,均经临床确诊,检测PreS1-Ag、HBV-DNA及乙肝5项,并进行比较。结果 171例乙肝中,HBV-DNA阳性检出率为72.51%,PreS1-Ag阳性检出率66.67%,HBeAg阳性检出率39.77%。在HBeAg阳性组中,PreS1-Ag、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4.10%、97.05%,PreS1-Ag、HBV-DNA、HBeAg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HBeAg阴性组中,HBV-DNA及PreS1阳性率分别为56.31%、49.51%,PreS1-Ag、HBV-DNA阳性率与HBeAg阴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eS1-Ag阳性组中,HBV-DNA检出率为96.49%,PreS1-Ag阴性组中,HBV-DNA阳性率24.56%,HBeAg阳性率为3.50%。结论 PreS1-Ag与HBV-DNA有高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HBV存在和复制的指标,PreS1-Ag比HBeAg的敏感度更高,特别是HBeAg阴性时,对临床判断慢性乙肝病情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前S1抗原 乙肝病毒-DNA 乙肝5项
下载PDF
HBV标记物阳性表型血清标本HBV-DNA和Prse 1检验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丽华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102-103,共2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Pres 1和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86名接受乙肝5项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测定乙肝5项(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Pres 1抗原及HBV-DNA,分析HBVDNA及Pres 1的阳性表达水平,并分析H...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Pres 1和血清学标志物与HBV-DNA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86名接受乙肝5项体检人员为研究对象,测定乙肝5项(HBs Ag、HBs Ab、HBe Ag、HBe Ab、HBc Ab)、Pres 1抗原及HBV-DNA,分析HBVDNA及Pres 1的阳性表达水平,并分析HBV-DNA与Pres1抗原在各阳性模式组下的阳性表达相关性。结果:Hbs Ag+、Hbe Ag-、HbcAb+模式组下的HBV-DNA、Pres 1阳性率分别为86.96%(60/69)、94.20%(65/69),均高于其他模式组(χ2=17.637、14.352,P<0.05)。在Hbs Ag+各阳性模式下(HbsAg^+、Hbe Ab^+,HbsAg^+、HbeAg^-、HbcAb^+,HbsAg^+、HbeAb^+、HbcAb^+),HBV-DNA在Pres 1+中的阳性率均高于Pres 1-的阳性率(χ2=3.980、5.113、18.256,P<0.05)。结论:Pres1抗原可以较好的反映HBV-DNA复制状况,及时发现乙肝5项漏检,在HBV检测中具有重要的运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乙肝5项 HBV-DNA PRES 1抗原
下载PDF
1例维生素B_(12)缺乏误诊的教训
20
作者 贺卫生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7期1797-1798,共2页
关键词 维生素B12缺乏 误诊 不思饮食 大便次数 对症治疗 腹部B超 乙肝5项 浅表性胃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