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乡土变迁与“在地者”乡愁的诗意影像呈现--论李睿珺的乡土电影创作 被引量:6
1
作者 周仲谋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8-75,共8页
李睿珺的乡土电影创作以真实而不乏诗意的影像语言,反映了西部乡土变迁中本土乡民的生存困境及其对土地、家园的深厚感情,生动呈现了"在地者"的复杂乡愁体验。影片在关注西部底层生命存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流露出较... 李睿珺的乡土电影创作以真实而不乏诗意的影像语言,反映了西部乡土变迁中本土乡民的生存困境及其对土地、家园的深厚感情,生动呈现了"在地者"的复杂乡愁体验。影片在关注西部底层生命存在、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的同时,流露出较强烈的生态意识和批判精神,具有社会、文化、哲学等方面的多重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超越"传统/现代""乡土/城市"的二元对立思维,倡导传统与现代兼容互补的"多元现代性",是李睿珺乡土电影创作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睿珺 乡土电影 西部乡土变迁 生存困境 乡愁
下载PDF
乡土变迁和“次生群体”
2
作者 刘爱琳 王寅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城市化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衡量现代化的指标。正是在醉心于城市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由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外部性问题:乡土变迁和"次生群体"。乡土变迁呈现出多样性,次生群体则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重视城市... "城市化率"已经成为一个社会衡量现代化的指标。正是在醉心于城市化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面对由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外部性问题:乡土变迁和"次生群体"。乡土变迁呈现出多样性,次生群体则面临生存和发展问题。重视城市化对乡土社会变迁的影响,解决流动农民与失地农民这一次生群体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变迁 次生群体 失地农民 流动农民
下载PDF
追忆人心物性 抒写乡土变迁——阿盛散文创作论
3
作者 倪思然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5,共12页
台湾著名作家阿盛以卓异的审美视角、讲好"乡土故事"的叙事特质和匠心独运的艺术呈现,追忆发生在台湾民间世界中的人文故事和乡土传奇,体现出他对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的高度敏感性。阿盛秉持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极为重视个人... 台湾著名作家阿盛以卓异的审美视角、讲好"乡土故事"的叙事特质和匠心独运的艺术呈现,追忆发生在台湾民间世界中的人文故事和乡土传奇,体现出他对时光流逝和社会变迁的高度敏感性。阿盛秉持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极为重视个人家世血脉和乡土情谊。其散文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民间故事和乡野动物,汇聚了中华五四新文学的"大传统"与台湾方言写作的"小传统",承载了多元驳杂的深刻人生体验与感悟,折射出台湾社会与文化递次嬗变的历史桑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盛 乡土变迁 人物刻画 动物摹写 传奇叙事
下载PDF
乡土变迁空间里的时代叙事——评话剧剧本《草原鸿雁》
4
作者 姜超 《影剧新作》 2020年第2期28-31,共4页
任青春的四幕话剧《草原鸿雁》秉承现实主义传统,直迎时代的风貌而显出振奋人心的诗意。该剧聚焦连环湖两个历史时期的故事,连环湖盛满了故事的空间,也帮助读者形成深刻的场所记忆、增强主体的空间参与度。
关键词 现实主义传统 话剧剧本 连环湖 鸿雁 场所记忆 乡土变迁 参与度 草原
原文传递
媒介赋权视角下的短视频实践与乡土文化变迁——基于L市D村的田野调查
5
作者 刘怀光 孙铭谦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77-89,共13页
随着人口外流的加剧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乡土传统文化在地性与封闭性被渐进式消解,短视频在农村的发展诱发了乡土文化生活的巨大变迁。农村文化形态引入城市元素向现代化转变;文化呈现引入媒介载体向数字化、碎片化转变;文化关系引入个... 随着人口外流的加剧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乡土传统文化在地性与封闭性被渐进式消解,短视频在农村的发展诱发了乡土文化生活的巨大变迁。农村文化形态引入城市元素向现代化转变;文化呈现引入媒介载体向数字化、碎片化转变;文化关系引入个体价值向原子化个体与人情社会共存转变。究其原因,其生成特点受到政府文化资源供给城市化价值导向、村民政治参与失语和媒介赋权的三重影响。此外,媒介赋权在满足农民深化个体记忆、提升效能、适应文化冲击的同时,也造成土味文化泛滥、屏幕成瘾等问题。在此形势下,政府应合理调整文化资源供给方向,短视频平台亦需加大对视频内容的审核力度,共同助力农村文化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赋权 农村文化生活 短视频 乡土文化变迁 乡村振兴
下载PDF
论贵州作家王华的新乡土小说创作
6
作者 吴绪霖 易瑛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54-59,共6页
随着乡村转型的深入,乡村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需要以新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方法展现农村新面貌,新乡土文学应运而生。王华的新乡土小说基于乡村转型的基本事实,用寓言化书写的新方式展现乡村境遇,从而引导... 随着乡村转型的深入,乡村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新变化,需要以新的表达方式与创作方法展现农村新面貌,新乡土文学应运而生。王华的新乡土小说基于乡村转型的基本事实,用寓言化书写的新方式展现乡村境遇,从而引导社会的关注与思考。通过地域化、细微化、祛魅化的乡土观察新视角,体察城乡变迁中的乡村图景,更新文学介入乡土的方式。作为贵州籍仡佬族作家,王华用其新乡土小说记录贵州的“山乡巨变”,用“成长”中的新农民形象谱系塑造、具有在场感的“脱贫攻坚”书写、基层干部群体刻画展现新时代乡土文学作家想象,书写乡土中国的新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华 乡土小说 寓言 乡土变迁
下载PDF
城镇化背景下的乡土风情变迁和文化传承——以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乡当铺地村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
7
作者 崔英杰 张清华 张希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0期68-69,共2页
本文以赤峰市松山区当铺地乡当铺地村作为考察对象,认识该村城镇化进程中在产业结构、地缘关系、思想观念等方面所发生的乡土变迁,并对乡土变迁中的文化保护和教育策略予以探讨。
关键词 城镇化 当铺地村 乡土变迁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乡土文化变迁视阈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22
8
作者 霍军亮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7-113,共7页
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的总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深入发掘乡土文化的内涵。但是,乡土文化的变迁给农村思想政治教... 乡土文化是一个特定地域内发端流行并长期积淀发酵,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生态文明的总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深入发掘乡土文化的内涵。但是,乡土文化的变迁给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困境,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可挖掘的优质传统文化资源趋于单薄、要强化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趋于淡化、可依靠的人才资源趋于不足、可依托的组织资源趋于分散等。通过对这些困境分析,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各级政府和组织应结合农村实际,进一步发展有特色的优秀传统农村文化、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做好农村人力智力的开发与回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化的文化环境、坚实的政治资源、优质的人力资本和坚强的组织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文化变迁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对策
原文传递
《声音史》对“现代性焦虑”的审美观照
9
作者 赵新月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罗伟章的《声音史》以边缘人杨浪特异的听觉能力与声音模仿能力,还原了乡村变迁的历史,呈现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凋敝与荒芜。小说既有对乡土的深切缅怀,又审视了现代性价值引发的焦虑问题,具体有因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盛行产生的生态... 罗伟章的《声音史》以边缘人杨浪特异的听觉能力与声音模仿能力,还原了乡村变迁的历史,呈现乡土社会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凋敝与荒芜。小说既有对乡土的深切缅怀,又审视了现代性价值引发的焦虑问题,具体有因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盛行产生的生态焦虑、失去故土的精神焦虑以及城乡失衡导致的进城者与返乡者的双重身份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焦虑 罗伟章 《声音史》 乡土变迁
下载PDF
从《乡土中国》浅析鲁西南地区的乡村变迂
10
作者 刘芸芸 《魅力中国》 2011年第20期107-107,共1页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地区改革也不例外。鲁西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改革,主要是以济宁为主阵地,分级分层的开展社区一体化建设。截止到目前为止,部分地区已...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经济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农村地区改革也不例外。鲁西南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改革,主要是以济宁为主阵地,分级分层的开展社区一体化建设。截止到目前为止,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完成了居民的搬迁和安置工作。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乡土社会的得与失又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社会 乡土变迁 乡土得与失
下载PDF
城镇化对乡村文明影响几何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长伟 孙其昂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70-71,共2页
城镇化的推进,消解了传统乡村社会二元体制的藩篱。在融入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农民群体归属感的缺失、传统理念的消融等因素,出现了现代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与抉择。如何让进入城市的农民找到心灵寄托、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城镇化建... 城镇化的推进,消解了传统乡村社会二元体制的藩篱。在融入现代化的进程中,由于农民群体归属感的缺失、传统理念的消融等因素,出现了现代文明和农耕文明的碰撞与抉择。如何让进入城市的农民找到心灵寄托、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是城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乡土变迁 精神返乡
下载PDF
论新世纪以来的甘肃小说创作 被引量:3
12
作者 古世仓 周仲谋 《文化与传播》 2015年第5期63-68,共6页
进入21世纪后,甘肃小说于繁华喧嚣中执着坚守,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涌现出《大漠祭》《清白盐》《末代紧皮手》《荒原问道》等一大批有影响的优秀作品。上述作品各具特色,标志着甘肃小说创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尝试从乡土题材、历史... 进入21世纪后,甘肃小说于繁华喧嚣中执着坚守,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涌现出《大漠祭》《清白盐》《末代紧皮手》《荒原问道》等一大批有影响的优秀作品。上述作品各具特色,标志着甘肃小说创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尝试从乡土题材、历史叙事、都市书写、知识分子写作等方面,对新世纪以来的甘肃小说创作进行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小说 乡土变迁 历史重构 都市叙事 知识分子写作
下载PDF
基层干部如何提升非权力影响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宗辉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50-51,共2页
乡土变迁中经济形势的变化,乡村信息的发达,以及乡村人员流动的加剧等诸多情势,要求基层干部必须重视非权力影响力的培育。而要提高基层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从培养优良的作风、坚守崇高的品格、秉持公正的立场、积累广博的知识、增... 乡土变迁中经济形势的变化,乡村信息的发达,以及乡村人员流动的加剧等诸多情势,要求基层干部必须重视非权力影响力的培育。而要提高基层干部的非权力影响力,可以从培养优良的作风、坚守崇高的品格、秉持公正的立场、积累广博的知识、增强为民办事能力诸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变迁 基层干部 非权力影响力
下载PDF
乡下人进城——以六七十年代台湾文学为中心
14
作者 景娟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5-109,共5页
台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促使农村人脱离土地向城市迁移,这一社会现象成为台湾乡土小说的聚焦视点。本文以台湾这一时期文学表现"乡下人进城"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由那些乡下人不同时期进城的不同命运和心理状况,分析... 台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促使农村人脱离土地向城市迁移,这一社会现象成为台湾乡土小说的聚焦视点。本文以台湾这一时期文学表现"乡下人进城"的小说为研究对象,由那些乡下人不同时期进城的不同命运和心理状况,分析这些向城市进发的小人物价值取向的变化同当时台湾社会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城"作为一种穿越时空的动态转移,以其高强度高密度反映了台湾社会的巨大变迁对乡下人生命个体的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下人进城 乡土变迁 边缘性
下载PDF
生命的领受与伦理的风暴——读李约热《捕蜂人小记》兼及其他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攀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18,共4页
一担任五山乡三合村第一书记归来后,李约热有了新的分身——李作家。李作家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在一次次进村入户中走出来的。与其说李作家是一场虚构的叙事者,不如说其应中国当代乡土变迁的新的召唤而诞生。他仿佛在赶赴一场不容缺席... 一担任五山乡三合村第一书记归来后,李约热有了新的分身——李作家。李作家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在一次次进村入户中走出来的。与其说李作家是一场虚构的叙事者,不如说其应中国当代乡土变迁的新的召唤而诞生。他仿佛在赶赴一场不容缺席的约定。就像在小说里,他来到村民家中,照理不能停留用餐,但乡情难却,便不得不一次次坐在村民的饭桌前,喝他们的酒,听他们的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者 三合村 李约热 乡土变迁 第一书记 进村入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