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宋人题跋与蔡襄书史形象的建构
- 1
-
-
作者
邬志伟
-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学院
-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5-70,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YJC751034)。
-
文摘
蔡襄书法史形象存在两个相反相成的象喻系统,其形成与宋人题跋所表达的书学话语密切相关。欧阳修的题跋与蔡襄的书法形成双向互动,初步奠定了蔡襄书史地位;苏轼“本朝第一”的品第引发争议,其象喻模式却在南宋年间产生重要回响;与黄庭坚、米芾以闺房女子描述蔡襄书风不同,南宋以张栻、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士人在题跋中突显了蔡襄书风的儒者形象。通过题跋的书写,宋代士人得以深度介入书法批评领域,阐发重要的书学观点,作为“副文本”的题跋与原作深度关联,为一幅作品提供丰盈的历史现场,有效参与原作意义的建构、阐释与传播。
-
关键词
宋代
题跋
蔡襄
书史形象
副文本
-
Keywords
Song Dynasty
inscriptions
Cai Xiang
calligraphic history image
paratexts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清遗老书史形象演变论析
- 2
-
-
作者
张凯维
-
机构
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
-
出处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46-156,共11页
-
文摘
20世纪的中国书法,同样面临着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然而西方没有对应的参照物,使之并没有像绘画艺术一样成为争论的焦点,但“古今”“中西”的交汇碰撞促成了清遗老书史形象的生成及转变。因此,在百年来书法史的写作中,清遗老书家的形象不尽相同,存在由高尚到耻辱、由凸显到遮蔽、由进步到保守的变化,直至今日,学术界对清遗老书史形象的阐述仍有分歧。清遗老书史形象的生成及演变是政治、文化、经济多重领域互动下的产物,也是近代史观变革和发展的结果。
-
关键词
晚清民国
清遗老书家
书史形象
书法品评观念
-
Keywords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alligraphe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Period
historical image of calligraphers
perspectives and values in calligraphy evaluation
-
分类号
J292.27
[艺术—美术]
-
-
题名王褒入北與其書史形象的構建
- 3
-
-
作者
王一力
-
机构
上海春申書畫院
-
出处
《书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6-173,198,共9页
-
文摘
王褒是南北朝後期重要的文學家和書法家,也是南北書法融合踐履的典型代表。然而,因其無書迹存世,學界多聚焦于對王褒書法史地位的評價,而對其書法面目的總結往往并未充分關注。本文綜合王褒家世、師承、社會活動及文學修養等方面,旨在多維度立體展現王褒的書法史形象。
-
关键词
王褒入北
南北朝書法
書風融合
王褒書史形象
-
Keywords
Wang Bao's yielding to the Northern Dynasties
calligraphy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integration of calligraphic styles
historical image of Wang Bao's calligraphy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锺绍京书史形象述考
- 4
-
-
作者
凌天明
-
机构
中山大学中文系
-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2019年第10期62-66,共5页
-
文摘
锺绍京被称作"江南第一宰相",又诩为"开元时书家第一",但历史上的他却是一位悲情人物。出身胥吏的锺绍京凭借出色的书艺入直"凤阁",又参与"六月政变"而功拜中书令,可惜立马被弹劾外放。自其殁后,不仅所存书迹极为罕见,书名亦不显于世。北宋以来,人们不断地对锺绍京的书史形象进行塑造,但直至袁桷、董其昌等人将《灵飞经》冠以锺绍京之名,才真正建立起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
关键词
锺绍京
书史形象
《灵飞经》
-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
-
题名不应旁置的史料:书法伪作价值探寻
- 5
-
-
作者
陈欣
-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
-
出处
《东方收藏》
2022年第12期39-41,共3页
-
基金
2022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溪岸坐观——张祖翼与清末民初的金石活动”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KYCX22_2261。
-
文摘
辨别真伪一直是艺术史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伪作的价值常常被人旁置。本文从薛龙春著作《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中伪作建构书家的书史形象之观点出发,聚焦有清一代的材料,进一步讨论伪作对碑帖本身书史形象的建构,以及对接受者知识体系的影响。
-
关键词
伪作
碑帖
接受
书史形象
-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