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4篇文章
< 1 2 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二十年的大学书道教育之私见
1
作者 栗跃崇(译)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34-41,共8页
在大学执教至今三十年,社会环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20世纪90年代是进入IT化、全球化的萌芽期;第二,21世纪前10年是其成长期;第三,21世纪10年代迄今,可以说是国际经济、信息科学、自然环境的扩大发展期。人们“用手写字”的行为,... 在大学执教至今三十年,社会环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20世纪90年代是进入IT化、全球化的萌芽期;第二,21世纪前10年是其成长期;第三,21世纪10年代迄今,可以说是国际经济、信息科学、自然环境的扩大发展期。人们“用手写字”的行为,在不同国度和地区孕育出多元文化。伴随着现代社会IT化、数字化的不断推进,人们的身心乖离状况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全球经济大国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决定人类行为规范的首先是语言,通过将口语形式书面化表达,形成了文明文化。在东亚的汉字文化圈中,基于这种书写化的传统,文明文化得以开花结果,这正是通过长年积累后构建出的文化基础。人们如果想要找回最初的本性,对“用手写字”做重新认识应该是最好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书道 书道教育 用手写字
下载PDF
千年书道史 累累如贯珠——读韩天雍《日本书道史》有感
2
作者 王晔 《大学书法》 2023年第4期158-160,共3页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书道史》是韩天雍教授的近期力作。这部从中国学者视角出发书写的异域书道史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其中的表述并非遣词造句式的翻译,而是深入理解后的学术再创作。这种视野既独特又开阔,因为它... 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书道史》是韩天雍教授的近期力作。这部从中国学者视角出发书写的异域书道史结合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其中的表述并非遣词造句式的翻译,而是深入理解后的学术再创作。这种视野既独特又开阔,因为它不仅记录了日本本土的书道发展历程,也承载着中日书法的交流历史。笔者拜读《日本书道史》后受益颇多,因此部著作的成书离不开韩师数十年治学的辛勤积累,书作中对日本书道的诸多诠释亦让笔者有了新的感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书道 人民美术出版社 日本本土 文献资料 如贯珠 发展历程 研究成果 中日
下载PDF
怡然自得——黄异庵书法篆刻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吴门书道馆举行
3
《书画艺术》 2023年第4期96-96,共1页
2023年在著名评弹艺术家黄异庵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苏州市文艺之家、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吴门书道馆承办,翰林研学机构、简素山房协办的怡然自得--黄异庵书法篆刻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吴门书道馆举行。7月12... 2023年在著名评弹艺术家黄异庵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由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苏州市文艺之家、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吴门书道馆承办,翰林研学机构、简素山房协办的怡然自得--黄异庵书法篆刻展暨学术研讨会在吴门书道馆举行。7月12日上午,围绕本次展览吴门书道馆组织了一次较高规格的学术研讨会,由吴门书道馆副馆长赵锟主持。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吴门书道馆名誉馆长、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华人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协会 书道 华人德 副馆长 吴门 文学艺术界 名誉馆长 评弹艺术
下载PDF
“书道三人行”书法作品展在湖北文艺之窗展出
4
《湖北画报》 2023年第5期60-65,共6页
4月16日,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鹰台书画院、湖北画报社主办的“书道三人行”唐风华、唐传林、唐汝元书法作品展在湖北文艺之窗展出。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书法家遗留下的书法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唐风华、唐传林、唐汝元... 4月16日,由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鹰台书画院、湖北画报社主办的“书道三人行”唐风华、唐传林、唐汝元书法作品展在湖北文艺之窗展出。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历代书法家遗留下的书法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唐风华、唐传林、唐汝元三位书法家始终坚持以书法为钏足点,搏击于文化传承的洪流之中。此次作品展,展出三位书法家40多件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既有自作诗文,也有临摹古代经典之作,五体兼备,形式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作品展 法家协会 书道 文化传承 画院 法艺术 文化遗产 三人行
下载PDF
“书道中兴·清代书法演进之路”特展举办
5
作者 杨婷 《美术教育研究》 2023年第20期7-7,共1页
不久前,江苏省美术馆(主办单位)、南京博物院联袂策划的“书道中兴·清代书法演进之路”特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此次展览通过经典生动的展览叙事与丰富珍贵的展品,充分... 不久前,江苏省美术馆(主办单位)、南京博物院联袂策划的“书道中兴·清代书法演进之路”特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作为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此次展览通过经典生动的展览叙事与丰富珍贵的展品,充分展示美术收藏和学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并以此为契机加强馆藏与馆际美术资源的研究和活化,培育馆藏精品的品牌效应,增强馆藏展览和活动的持续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省美术馆 清代 美术资源 书道 南京博物院 品牌效应 馆藏精品 美术收藏
下载PDF
茶道与书道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明利 何万里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36-337,共2页
"道"是日本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而日本的茶道与书道便是"道"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日本,茶道和书道存在着诸多关联,二者在日本文化史上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首先,它们都是... "道"是日本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而日本的茶道与书道便是"道"文化的集中体现。在日本,茶道和书道存在着诸多关联,二者在日本文化史上相辅相成,互相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首先,它们都是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它们还是各种思想文化的大集合,同时又都是从中国学习过来的,所以二者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研究茶道和书道的关系,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日本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并通过日本茶道和书道与中国茶文化和书法艺术的渊源,了解中日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不但对于研究日本文化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并对研究中日文化融合有着强大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书道
下载PDF
日本书道与中日书法的文化交流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卫新 《东北亚论坛》 1998年第2期85-87,共3页
中日文化交流 ,历史悠久。公元 71 0年 ,日本开始大规模吸纳汉文化 ,这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书法自汉代传入日本后 ,一直影响着日本书坛。可以说 ,日本书道的历史 ,就是一部简明的日本文化史 ,一部中日文化交流史。
关键词 日本书道 文化交流
下载PDF
浅析日本书道与中国书法的渊源及区别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静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81-83,共3页
书道是追求意境、情操和艺术美的一门综合艺术。日本书道源于中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颇深,其发展史可以视为一部中日文化交流史;与此相对,书道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与我国书法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主要就日本书道与中国书法的... 书道是追求意境、情操和艺术美的一门综合艺术。日本书道源于中国,受中国文化的影响颇深,其发展史可以视为一部中日文化交流史;与此相对,书道在其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了与我国书法本质上的区别。本文主要就日本书道与中国书法的渊源及二者在本质上的区别加以论述,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日本书道及其与中国书法的异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书道 中国 渊源 区别
下载PDF
墨韵染童心 书道育真人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小平 《江苏教育》 2018年第85期75-76,共2页
教育学生书写好每一个汉字、传承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健全的组织网络是促进写字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的前提,理念前瞻、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教师团队是推进书法课程建设的保障,环境的营造、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 教育学生书写好每一个汉字、传承汉字书写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健全的组织网络是促进写字教学有序、高效开展的前提,理念前瞻、素质优良、个性鲜明的教师团队是推进书法课程建设的保障,环境的营造、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实施书法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字教学 法课程 书道育人
下载PDF
东瀛纪游(三)书道博物馆与中村不折其人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振濂 《中国书画》 2003年第5期107-107,共1页
中国书法界呼吁成立'书法博物馆'的历史,大约已有10年了吧?记得有一次遇到沈鹏先生,他还对我说:'你这个理论家应该在媒体上大声疾呼,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篆刻(印学)博物馆,经过沙孟海、刘江两代篆刻家的奔波呼吁,... 中国书法界呼吁成立'书法博物馆'的历史,大约已有10年了吧?记得有一次遇到沈鹏先生,他还对我说:'你这个理论家应该在媒体上大声疾呼,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理想.'篆刻(印学)博物馆,经过沙孟海、刘江两代篆刻家的奔波呼吁,终于在西泠印社建起来了。但书法博物馆却还是迟迟无法登场。这是否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或我们这一代人的遗憾?但在日本,专门的'书道博物馆'早在战前的昭和八年(1933)即由个人创办起来了。更有趣味的是:创办者竟然还是个油画家,他的大名叫'中村不折'。中村不折聚集40年之力,创办书道博物馆,这样的个人能力已令人惊诧不已。而这个书道博物馆绝不像目下国内的一些艺术馆、碑林,是鱼龙混杂、质量上并无优势可言;中村不折氏的'书道博物馆'藏品中,仅被评为'国宝'与'重要文化财'级别的书法名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道博物馆 中村不折 沙孟海 沈鹏 这一代人 西泠印社 油画家 八年 告身帖 刘江
下载PDF
书道、画道与易道简说
11
作者 张乾元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110-119,148,共11页
“六易”从整体上说明《周易》所呈现出的最主要的六大哲学原则,沿着这条主线,更易于探索书画理论中的那些精简难懂的易学原理和分散深藏的易学内涵。艺术境界的营造要更多地发挥心灵的作用,要以意与象、主与客、情与景、虚与实、简与... “六易”从整体上说明《周易》所呈现出的最主要的六大哲学原则,沿着这条主线,更易于探索书画理论中的那些精简难懂的易学原理和分散深藏的易学内涵。艺术境界的营造要更多地发挥心灵的作用,要以意与象、主与客、情与景、虚与实、简与繁、隐与显的有效推动,灌注整一、和谐、变动、活泼之生气,展开与天地自然共化生的无限美妙、无限开阔、无限自由的意境,使自我意识获得更大的提升与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太极 书道 和易
下载PDF
日本书道博物馆藏《三国志·吴志·虞翻传》10行残卷研究
12
作者 肖瑜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对深藏于日本书道博物馆的《三国志·吴志·虞翻传》10行残卷之流传、公布、著录情况进行详细梳理,研究该残卷文字中分属于通假字、虚词和语篇的三处异文,指出其凸显古写本近古存真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书道博物馆 《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残卷
下载PDF
战争·战士·书法——读夏廷献同志《书道犹兵》
13
作者 魏艾民 《政工学刊》 2002年第9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书道犹兵》 夏廷献 法艺术
下载PDF
《书道全集(殷周秦卷)》及所录甲骨简介 --- 兼论甲骨文书法普及读物的编纂
14
作者 门艺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书道全集》是日本所出的历代书法作品大全式的出版物,在中国古代文字文物资料方面非常丰富,且发表非常及时,可是国内很少有相关介绍。《甲骨文合集》在编纂过程中曾参考平凡社所出两版《书道全集》第一卷,但对有些内容还是有所忽略,... 《书道全集》是日本所出的历代书法作品大全式的出版物,在中国古代文字文物资料方面非常丰富,且发表非常及时,可是国内很少有相关介绍。《甲骨文合集》在编纂过程中曾参考平凡社所出两版《书道全集》第一卷,但对有些内容还是有所忽略,《甲骨文合集来源表》对其著录也不十分清楚,本文在简介《书道全集》第一卷内容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一一廓清。两版《书道全集》的编纂展示了日本学术界与书法学界的交流与互动,值得我国在编纂书法普及读物时进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道全集(殷周秦卷)》 甲骨著录 甲骨文
下载PDF
■学——中国书道
15
作者 周汝昌 《中国文化》 1990年第1期27-36,共10页
本文以嶄新的“ 學”的命题,論述中國書道構成的基本質素,認為書法是中華民族最獨特也是最高層次的文化表現现審美精神,是這個民族的靈台智府的超等級造詣的特殊寫照。全文分六節,從書道的工具,書法的對象,書法的“力之運動”的内涵,到... 本文以嶄新的“ 學”的命题,論述中國書道構成的基本質素,認為書法是中華民族最獨特也是最高層次的文化表現现審美精神,是這個民族的靈台智府的超等級造詣的特殊寫照。全文分六節,從書道的工具,書法的對象,書法的“力之運動”的内涵,到書法美學的哲學意蕴,都作了深入的解析。就中對“ 學”之命名樹義,對“轔轢”學理的闡释,對漢字構成的諸種複雜因素,對中華民族觀察宇宙萬物和表現内心感受的“超象”与“非象之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多屬創獲。作者提出,如不理解书道之精諦所在,則很難做到對中國文化有深湛的認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道 九势 内心感受 王僧虔 王右军 二王 象外 恶札 涩势 封人
下载PDF
书法如其人 书道在尽势——孙清彦《学书枝言》书法艺术内容述评
16
作者 熊洪斌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10-112,共3页
《学书枝言》对书法艺术本质内容的概括论述,涉及到了书法理论的高端层次,即"以人喻书"美学和"书势"艺术理论,这种文艺理论植根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与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和儒家"文以载道"... 《学书枝言》对书法艺术本质内容的概括论述,涉及到了书法理论的高端层次,即"以人喻书"美学和"书势"艺术理论,这种文艺理论植根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与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和儒家"文以载道"、"以人为本"的思想都有着深刻的联系。这种书学思想,高扬了人的主体价值,肯定了书法家对天道自然的认识和把握的能力,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喻 生命美学 书道
下载PDF
金石不朽 书道千秋——南京博物院藏古代铭刻简介
17
作者 庄天明 张蔚星 《中国书画》 2004年第5期142-159,共18页
在南京博物院数十万件的藏品中,有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铭刻书法作品。藏品中的大部分为我院考古工作者历年来从考古现场挖掘而得。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我院前身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傅斯年、李济两位先生主持了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挖掘工作... 在南京博物院数十万件的藏品中,有着极其丰富的中国古代铭刻书法作品。藏品中的大部分为我院考古工作者历年来从考古现场挖掘而得。早在20世纪30年代,由我院前身国立中央博物院的傅斯年、李济两位先生主持了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挖掘工作。这是中国现代考古学创始时期,最为重要的考古发掘之一。在这次发掘中所出土的陶文,是和甲骨文同时代的文字,具有考古和书法两个方面的价值。但长期以来我们很少从书法的角度去分析其艺术价值。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博物院 殷墟遗址 河南安阳 书道 汉碑 殷契粹编 艺术价值 新石器晚期 韩择木 江苏丹徒
下载PDF
书道传薪,诲人不倦——怀念戴尧天老师
18
作者 丁慈矿 《非遗传承研究》 2022年第4期70-71,共2页
时间已悄然流逝了30年,戴尧天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书法课的情形依稀还在眼前。那一天,他拎着一只布袋,精神矍铄地走进教室。在讲台前站定后,他环视四周,接着从布袋中取出一本字帖,举起,以略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缓缓说道:“这本字帖是我编... 时间已悄然流逝了30年,戴尧天老师第一次给我们上书法课的情形依稀还在眼前。那一天,他拎着一只布袋,精神矍铄地走进教室。在讲台前站定后,他环视四周,接着从布袋中取出一本字帖,举起,以略带苏北口音的普通话缓缓说道:“这本字帖是我编的。”放下,又拿起一本,说道:“这本也是我编的。”就这样,他展示了许多自编的字帖,其中就有我们读中学时用过的《中学生字帖·柳体》,我心想,这老爷子太好玩儿了。介绍完毕,他微微一笑,告诉我们,他已经快八十岁了!我顿时肃然起敬,认真端详,只见先生身材魁梧,器宇不凡,满头银发,纹丝不乱。我们还从未遇到爷爷辈的老师,亲自给初入师范的学生上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课 书道 字帖 一本 戴尧 诲人不倦
下载PDF
书道自解
19
作者 沈伟 《书画世界》 2020年第1期35-40,共6页
书法之于我,是笔墨操习的日常功课,然其间侧重跌宕不同,可说者大略有三:1﹒早年志向宏阔,在新艺术思潮勃兴之际,与书友数人同创湖北地区第一个青年书法团体——原道书会,定期观摩批评彼此的“新书法”。1987年,在当时的湖北美术馆(今湖... 书法之于我,是笔墨操习的日常功课,然其间侧重跌宕不同,可说者大略有三:1﹒早年志向宏阔,在新艺术思潮勃兴之际,与书友数人同创湖北地区第一个青年书法团体——原道书会,定期观摩批评彼此的“新书法”。1987年,在当时的湖北美术馆(今湖北省美术院美术馆)推出“第一回”汇报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思潮 书道 美术馆 汇报展 笔墨
下载PDF
书道医道惟一理——品《王庆其临池碎墨》有感
20
作者 章原 《中医药文化》 2015年第5期47-49,共3页
中医与书法均为中华文化的载体,皆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王庆其临池碎墨》不仅集中展示了作者在书法领域的深厚造谐与多样风采,而且也蕴含了大量的中医文化元素,融医道与书道于一体,是一部独特的文化著作。
关键词 《王庆其临池碎墨》 书道 王庆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