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木薯纳米淀粉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杨翦秋 毕会敏 范方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43-248,共6页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木薯纳米淀粉,探究淀粉添加量、超声波振幅、乙醇体积分数、搅拌时间对纳米淀粉粒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木薯纳米淀粉的基本特质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5%(质量分数)、超声波振幅70%、乙醇体积分... 以木薯淀粉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制备木薯纳米淀粉,探究淀粉添加量、超声波振幅、乙醇体积分数、搅拌时间对纳米淀粉粒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木薯纳米淀粉的基本特质和乳化性能。结果表明,淀粉添加量5%(质量分数)、超声波振幅70%、乙醇体积分数60%、搅拌时间15 min时,粒径最小为75.91 nm。核磁共振氢谱、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分析表明,沉淀法成功制备木薯纳米淀粉,淀粉基本化学结构不变;与原淀粉相比,用纳米淀粉为乳化剂制备的Pickering乳液粒径较小,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及贮藏稳定性均得到显著提升。该研究结果可为木薯淀粉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纳米淀粉 沉淀法 乳化性能
下载PDF
米糠蛋白乳化性能及其改性方法研究进展
2
作者 欧文华 曹天翔 +3 位作者 张冬梅 顾理浩 张婉萍 蒋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11,240,共9页
天然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文章以米糠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米糠蛋白的组成、乳化性能以及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通过改进米糠蛋白的改性工艺,或利用融合不同高新技术来... 天然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较差,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需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改性。文章以米糠为研究对象,总结了米糠蛋白的组成、乳化性能以及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通过改进米糠蛋白的改性工艺,或利用融合不同高新技术来改善米糠蛋白的乳化性能,并以此扩展米糠蛋白的开发利用思路,加速米糠蛋白在食品及化妆品中的应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糠蛋白 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结构 乳化性能 改性方法
下载PDF
纺丝油剂乳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贾晓龙 袁婷娇 +1 位作者 吕红 刘涛 《合成纤维》 CAS 2023年第10期28-31,50,共5页
为研究纺丝油剂在连续化生产线上使用的最适配制温度、最佳配制方式、最优配制顺序,设计了正交试验,获得8种不同的油剂乳化液样品,对不同样品进行乳化性能研究分析,通过数据对比、筛选,最终得到纺丝油剂满足生产的最佳配制方案,即在先... 为研究纺丝油剂在连续化生产线上使用的最适配制温度、最佳配制方式、最优配制顺序,设计了正交试验,获得8种不同的油剂乳化液样品,对不同样品进行乳化性能研究分析,通过数据对比、筛选,最终得到纺丝油剂满足生产的最佳配制方案,即在先油后水的配制顺序下,按照分步式加入法进行乳化液配制,配制温度控制为40℃,该配制方案目前已在大安、惠大两公司生产线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丝油剂 正交试验 乳化性能 分步式
原文传递
疏水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吸附和乳化性能研究
4
作者 杨斌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8期54-56,61,共4页
以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和表面活性剂EDAB复配构筑了一种复合驱油体系EDH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光学显微镜和稳定性分析仪等研究了复合体系EDHA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行为以及乳化原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EDHA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性能,在... 以疏水缔合聚合物HAWP和表面活性剂EDAB复配构筑了一种复合驱油体系EDHA。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光学显微镜和稳定性分析仪等研究了复合体系EDHA在多孔介质中的吸附行为以及乳化原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EDHA体系具有很好的抗吸附性能,在净砂上的吸附量仅为1.85 mg/g。在EDAB与HAWP的协同作用下,EDHA体系在轻微的扰动下即可形成乳状液,平均粒径为2.9μm,后期易破乳,方便采出液的处理。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复合驱油体系的构筑及其在油田的推广应用提供实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体系 抗吸附性能 乳化性能
下载PDF
高抗磨及抗乳化性能的液压油开发
5
作者 刘志浩 郭春梅 +2 位作者 姜鹏飞 徐林勋 祝伟 《齐鲁石油化工》 2023年第3期188-191,共4页
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醚类破乳剂a以及胺型的环氧化物聚合物类破乳剂b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在液压油体系中的抗磨性能表现以及对抗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醚类破乳剂a在配方体系体现的抗乳化性能更佳,... 以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醚类破乳剂a以及胺型的环氧化物聚合物类破乳剂b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在液压油体系中的抗磨性能表现以及对抗磨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醚类破乳剂a在配方体系体现的抗乳化性能更佳,并且对抗磨性的负面影响较小;最终确定的方案为破乳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嵌段共聚醚类破乳剂a,加剂质量分数为3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磨性能 乳化性能 液压油
下载PDF
润滑油的乳化及其抗乳化性能的测定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吕涯 严正泽 《石油商技》 1994年第2期11-13,21,共4页
油品在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混入水分而发生乳化现象,如何正确地评价油品的抗乳化性能,模拟实际操作工况是一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测定润滑油抗乳化性能的几种试验方法,对其油水比例、搅拌方式和速度、分水方法等分别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润滑油 乳化性能 乳化性能 测定方法
下载PDF
大豆蛋白乳化性能比较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27
7
作者 殷军 华欲飞 +1 位作者 陆健健 张维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5-38,共4页
以大豆浓缩蛋白、改性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商业大豆分离蛋白和酪蛋白钠为原料,比较了它们的乳化性、界面张力、NSI、表面疏水性、分子量分布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大豆蛋白乳化能力差别很大,但界面张力无显著差异;NSI较... 以大豆浓缩蛋白、改性大豆浓缩蛋白、大豆分离蛋白、商业大豆分离蛋白和酪蛋白钠为原料,比较了它们的乳化性、界面张力、NSI、表面疏水性、分子量分布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大豆蛋白乳化能力差别很大,但界面张力无显著差异;NSI较好的大豆蛋白乳化能力较强,疏水性和分子量的增大也有利于乳化能力的提高;同时将NSI、表面疏水性和分子量分布等综合考虑,将能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大豆蛋白的乳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蛋白 乳化性能 界面张力 NSI 疏水性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酯的合成及其抗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邢凤兰 马文辉 +1 位作者 徐群 刘范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0-613,共4页
以三羟甲基丙烷 (TMP)及不同类型的脂肪酸为原料 ,合成了具有抗乳化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酯系列产品。考察了该系列产品抗乳化性能 ,确定了具有较佳的抗乳化性能的产品配方 :即用油酸 -庚酸 -己二酸组合与TMP反应 ,当n(TMP) /n(混酸 ) =1/... 以三羟甲基丙烷 (TMP)及不同类型的脂肪酸为原料 ,合成了具有抗乳化性能的三羟甲基丙烷酯系列产品。考察了该系列产品抗乳化性能 ,确定了具有较佳的抗乳化性能的产品配方 :即用油酸 -庚酸 -己二酸组合与TMP反应 ,当n(TMP) /n(混酸 ) =1/ 2 9,m(油酸 ) /m(庚酸 +油酸 ) =80 % ,n(油酸 +庚酸 ) /n (己二酸 ) =6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酯 合成 乳化性能 脂肪酸 原料 配方
下载PDF
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齐军茹 杨晓泉 彭志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4-37,共4页
本文对大豆分离蛋白和多糖共价键合制备反应及其产物的乳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在60℃,79%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两种大分子通过Maillard反应进行共价键合,其产物具有比大豆分离蛋白更高的对油/水乳状液的乳化能力。结果表明,复合物在pH3.0 ... 本文对大豆分离蛋白和多糖共价键合制备反应及其产物的乳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在60℃,79%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两种大分子通过Maillard反应进行共价键合,其产物具有比大豆分离蛋白更高的对油/水乳状液的乳化能力。结果表明,复合物在pH3.0 以及pH10时保持好的乳化活性,并且在高温、高盐条件下乳化活性进一步提高。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了大分子复合物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多糖复合物 制备 乳化性能 美拉德反应 魔芋多糖 大豆分离蛋白
下载PDF
微波有机相法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乳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陈均志 赵艳娜 银鹏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3,共4页
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为介质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讨论了改性前后淀粉糊溶液对介质pH值、糖、盐等介质浓度的耐受性。同时对产品的乳化等糊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利用微波有机相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 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为介质制备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讨论了改性前后淀粉糊溶液对介质pH值、糖、盐等介质浓度的耐受性。同时对产品的乳化等糊液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探讨,研究表明,利用微波有机相法制备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可作为性能优良的新型乳化增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玉米淀粉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 乳化性能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的增粘与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玉竹 刘文彬 +2 位作者 徐晓慧 张璟瑛 王金本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37-840,共4页
用胶束聚合法将丙烯酰胺、丙烯酸与自制两亲功能单体进行共聚,合成了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其流变学性质及乳化性能,并通过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功能高分子体系的聚集体结构和溶液中的分子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应机理进行了... 用胶束聚合法将丙烯酰胺、丙烯酸与自制两亲功能单体进行共聚,合成了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其流变学性质及乳化性能,并通过荧光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两种功能高分子体系的聚集体结构和溶液中的分子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并对相应机理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结果发现,45℃下1500 mg/L的自制功能高分子在矿化度为4 756 mg/L的模拟水溶液中,粘度仍可以达到200 mPa.s。另外,自制功能高分子对模拟水与原油的混合体系具有很强的乳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高分子 增粘 乳化性能 强化采油
下载PDF
阿拉伯胶的结构特征和乳化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杨雷 仇丹 +1 位作者 周逸奎 汤成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3-356,360,共5页
阿拉伯胶因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本文通过综述阿拉伯胶的结构特征及其测试方法,介绍其良好乳化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内在关联,并展示外界环境因素对阿拉伯胶乳化性能的重要影响,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阿拉伯胶,并... 阿拉伯胶因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本文通过综述阿拉伯胶的结构特征及其测试方法,介绍其良好乳化性能与微观结构的内在关联,并展示外界环境因素对阿拉伯胶乳化性能的重要影响,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阿拉伯胶,并促进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胶 结构 乳化性能 环境因素
原文传递
含油污水中油分的亚组分分离、分析及乳化性能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龙英 吕志凤 +2 位作者 战风涛 王宗贤 肖建洪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3-56,47,共5页
依次用石油醚和三氯甲烷萃取含油3320 mg/L、含聚合物225 mg/L、含悬浮固体336 mg/L的胜利孤岛孤二联聚驱采油污水中的油分;将石油醚萃取物分离为甲醇/异丙醇可溶亚组分SF1和二氯甲烷可溶亚组分SF2;将三氯甲烷萃取物再用石油醚萃取,其... 依次用石油醚和三氯甲烷萃取含油3320 mg/L、含聚合物225 mg/L、含悬浮固体336 mg/L的胜利孤岛孤二联聚驱采油污水中的油分;将石油醚萃取物分离为甲醇/异丙醇可溶亚组分SF1和二氯甲烷可溶亚组分SF2;将三氯甲烷萃取物再用石油醚萃取,其萃取物被分离为甲醇/异丙醇可溶亚组分SF31和二氯甲烷可溶亚组分SF32,萃余物被分离为二氯甲烷/石油醚可溶亚组分SF41和不溶亚组分SF42。对所得6个亚组分作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酸值和碱氨值测定,考察了各亚组分的苯/庚烷溶液与蒸馏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及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固体亚组分SF41和SF42的杂原子含量高,H/C比值低,低浓度下(<0.5 g/L)界面活性强,乳化能力强;液体亚组分SF1和SF31酸值高(SF31的酸值高达23.9 mg KOH/g),富含石油酸,界面活性和乳化能力均较强;黏稠液体亚组分SF32和SF2酸值较低,界面活性和乳化能力均较弱。各亚组分按界面张力由小到大排序为:SF42≤SF41<SF31≈SF1<SF32≈SF2。图4表2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污水 油分 组分 分离 油水界面张力 乳化性能 胜利孤岛油田
下载PDF
醇洗豆粕对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Ⅱ)——乳化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黄友如 华欲飞 裘爱泳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5-38,共4页
主要探讨了醇洗豆粕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能的影响。与未经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 ,豆粕经乙醇处理后 ,其乳化能力的改变并不十分明显。但就乳化稳定性而言 ,醇处理样品的乳化液一经形成 ,其稳定性是很高的 ,外界因素对其影响很小。通... 主要探讨了醇洗豆粕对大豆分离蛋白乳化性能的影响。与未经处理的大豆分离蛋白相比 ,豆粕经乙醇处理后 ,其乳化能力的改变并不十分明显。但就乳化稳定性而言 ,醇处理样品的乳化液一经形成 ,其稳定性是很高的 ,外界因素对其影响很小。通过正交试验优化 ,生产乳化型大豆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 85 % (V/V)、浸提温度 30℃、浸提时间 30min ,固液比 1∶4。所得产品的蛋白含量 (干基 )为 95 .6 6 % ,蛋白质分散指数为 93.0 8% ,乳化能力为 70 .6 2 % ,乳化稳定性为 7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洗豆粕 大豆分离蛋白 乳化性能 乙醇 稳定性
下载PDF
生物质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其乳化性能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俊 王玉伟 +2 位作者 李翠勤 马晓刚 朱晓峰 《化学研究》 CAS 2011年第2期47-51,共5页
采用发烟硫酸对生物质腰果酚进行磺化,得到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分别采用悬滴法和小液滴法测定了腰果酚磺酸盐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采用分水法测定了产物对液体石蜡的乳化性能,同时考察了... 采用发烟硫酸对生物质腰果酚进行磺化,得到腰果酚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利用红外光谱表征了产物的化学结构;分别采用悬滴法和小液滴法测定了腰果酚磺酸盐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采用分水法测定了产物对液体石蜡的乳化性能,同时考察了氯化钠对乳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腰果酚磺酸盐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γcmc分别为3.37 g/L和38.41 mN/m;其在油润湿表面的接触角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润湿表面的接触角随溶液浓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溶液的乳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25℃下的分水时间比45℃下的长.随着盐浓度的增加,其对液体石蜡的乳化性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腰果酚 磺酸盐 表面活性剂 合成 乳化性能
下载PDF
长链脂肪酸魔芋葡甘聚糖酯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田炳寿 董常明 +1 位作者 骆定法 姚松年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26-331,共6页
采用非均相酰化法制备了四个系列的长链脂肪酸魔芋葡甘聚糖酯(KGME).DTA图显示了葡甘聚糖酯的晶态结构变化,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了不同长度的酰链对葡甘聚糖酯晶态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了葡甘聚糖酯在芳香烃及环烷烃两种水... 采用非均相酰化法制备了四个系列的长链脂肪酸魔芋葡甘聚糖酯(KGME).DTA图显示了葡甘聚糖酯的晶态结构变化,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了不同长度的酰链对葡甘聚糖酯晶态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了葡甘聚糖酯在芳香烃及环烷烃两种水包油(O/W)乳液体系中其取代度与乳化力的关系.实验证明在水包油乳液体系中,取代度在某一范围的葡甘聚糖酯显示出较好的乳化能力,且在高盐浓度和酸性情况下,仍给出好的乳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酰化法 魔芋葡甘聚糖酯 乳化性能 长链脂肪酸 食品 乳化 制备
下载PDF
糖对大豆分离蛋白及其改性物乳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管军军 裘爱泳 周瑞宝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4-88,93,共6页
添加葡萄糖、蔗糖及可溶性淀粉于大豆分离蛋白(SPI)、琥珀酰化SPI及木瓜蛋白酶酶解SPI溶液中,研究了糖及溶液pH值对其形成乳状液的影响,通过优化试验确定了上述3种糖的不同配比及溶液的pH值与蛋白质乳化性能的关系.
关键词 葡萄糖 蔗糖 大豆分离蛋白 乳化性能 改性
下载PDF
蛋白-多糖复合物的制备及乳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齐军茹 杨晓泉 彭志英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本文对大豆分离蛋白和多糖复合物制备反应及其产物的乳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在 6 0℃ ,79 %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两种大分子通过Maillard反应进行共价键合 ,其产物具有比大豆分离蛋白更高的对油 /水乳状液的乳化能力。结果表明 ,复合物在p... 本文对大豆分离蛋白和多糖复合物制备反应及其产物的乳化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在 6 0℃ ,79 %相对湿度的条件下两种大分子通过Maillard反应进行共价键合 ,其产物具有比大豆分离蛋白更高的对油 /水乳状液的乳化能力。结果表明 ,复合物在pH3.0以及pH10时保持好的乳化活性 ,并且在高温、高盐条件下乳化活性进一步提高。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验证了大分子复合物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多糖复合物 制备 乳化性能 大豆分离蛋白 美拉德反应 魔芋多糖
下载PDF
烷基多苷的粘度及乳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范淑辉 祝明贵 +1 位作者 金欣 杨锦宗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86-788,共3页
考察了不同碳链烷基多苷的粘度特性,以及乳化性能,结果表明碳链较长、聚合度较低的烷基多苷具有良好的粘度和乳化性能。
关键词 烷基多苷 粘度 乳化性能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活性原油乳化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曹广胜 杨晓雨 +2 位作者 张志秋 马骁 李世宁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7期1290-1292,共3页
阐述了活性原油的堵水机理,并且通过室内乳化实验来研究不同条件对乳状液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包括:原油粘度、含水率、乳化剂浓度、搅拌强度等。根据实验结果得到了相应的规律,分析确定原油乳化性能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 活性原油 乳状液 乳化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