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4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房整形美容术后早期疼痛的临床特征研究
1
作者 屠轶华 杨琳 +2 位作者 陆吟文 陆亭宇 胡佳骅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调查三类乳房整形美容手术后早期患者疼痛的临床特征,为优化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2例行隆乳术、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悬吊术的患者资料,于术后1 d、2 d、3 d分别记录疼痛水平(数字疼痛评分... 目的调查三类乳房整形美容手术后早期患者疼痛的临床特征,为优化疼痛管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72例行隆乳术、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悬吊术的患者资料,于术后1 d、2 d、3 d分别记录疼痛水平(数字疼痛评分、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估法)、疼痛部位、伴随症状、用药情况,分析疼痛的临床特征。结果术后1~3 d的疼痛水平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隆乳术后的患者疼痛水平最高,持续处于中等疼痛水平,疼痛部位以腋下(68.60%)、乳房上方(49%)居多;乳房缩小成形术、乳房悬吊术后患者的疼痛部位以乳房下缘(33.30%)、乳晕(33.30%)和乳房外侧(26.70%)为主,部分位置的双侧乳房疼痛发生率不一致。多数患者不伴有其他症状。58.33%的患者在术后1 d使用1种药物镇痛,37.5%的患者在术后2 d使用2种及以上药物镇痛,76.39%的患者在术后3 d无需使用药物。结论隆乳术后患者的早期疼痛值得重点关注,疼痛发生位置主要与切口、引流留置、假体植入、血肿发生有关。在评估疼痛时应关注双侧乳房疼痛的区域特征,识别疼痛原因,尽早发现并预防血肿。镇痛药物的选择应避免同机制药物的叠加使用,实施多模式镇痛,联合非药物干预措施,共同管理疼痛及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整形美容术 隆乳术 乳房缩小成形术 乳房悬吊术 疼痛
下载PDF
腋窝淋巴结手术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2
作者 李玲 陈波 韩思源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2-696,703,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的腋窝淋巴结手术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32例采用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腋...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的腋窝淋巴结手术对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外科232例采用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腋窝淋巴结手术方式分为前哨淋巴结活检组(SLNB组,n=84)和腋下淋巴结清扫术组(ALND组,n=148)。比较2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SLNB组比较,ALND组患者T分期和N分期更高,接受新辅助化疗、化疗、放疗比例更高,术后总引流量更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组患者局部/区域复发率、远处转移率,无病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乳房切除术联合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术中,与前哨淋巴结活检比较,腋下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淋巴结手术 乳房切除术 即刻两期法乳房再造 并发症
下载PDF
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失败风险列线图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竺美珍 毛洁飞 +1 位作者 王跃珍 方军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4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评估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IBR)失败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即刻IBR手术的241例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69例)和验证组(72例)。训练组依据重建失败(RF)是否发生... 目的评估即刻植入物乳房重建(IBR)失败的风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即刻IBR手术的241例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169例)和验证组(72例)。训练组依据重建失败(RF)是否发生,分为RF组(10例)和非RF组(159例),比较并分析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RF的独立风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预测即刻IBR术后RF的效能;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即刻IBR术后发生RF的一致性。结果高BMI、植入物体积>86.30%、辅助化疗(ACT)是即刻IBR术后RF的独立风险因素(均P<0.05)。基于BMI、淋巴结手术方式、植入物体积、补片使用和ACT这5个变量构建列线图模型,模型预测训练组即刻IBR术后RF的AUC为0.920,预测验证组的AUC为0.930;模型的Brier评分为0.040。校准曲线显示,实际观察和模型预测之间存在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列线图模型能够较好预测即刻IBR术后RF的风险,有助于指导临床早期干预R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植入物 乳房重建 重建失败 列线图
下载PDF
中药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春梅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奶牛乳房炎包括临床型与亚临床型两种类型,而亚临床型乳房炎也被称为“隐性乳房炎”,当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时奶牛机体以及产奶品质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养殖人员通过肉眼很难确定奶牛是否感染隐性乳房炎,但是染病奶牛乳汁的理化性以... 奶牛乳房炎包括临床型与亚临床型两种类型,而亚临床型乳房炎也被称为“隐性乳房炎”,当奶牛感染隐性乳房炎时奶牛机体以及产奶品质均不会出现明显变化,因此养殖人员通过肉眼很难确定奶牛是否感染隐性乳房炎,但是染病奶牛乳汁的理化性以及细菌学检测等均会出现异常,如病牛乳汁的pH值明显提升,约为7.0以上并呈碱性,同时乳汁中氯化钠的含量会提升至0.14%以上,细菌数量超过1130万个/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乳房 牛乳汁 奶牛乳房 临床型 细菌学检测 亚临床型乳房 养殖人员 细菌数量
下载PDF
腔镜辅助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丰锦春 阿孜古丽·阿不都热合曼 +5 位作者 李宇翔 赵倩 迪力夏提·金斯汗 李丹 李双健 吴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GYN)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的资料共87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三孔组(27例)、单孔组(32例)、单... 目的 探讨腔镜辅助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GYN)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1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腔镜手术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的资料共87例,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三孔组(27例)、单孔组(32例)、单孔非溶脂组(28例)。比较三组手术时长、拔除引流管时间、并发症。术前、术后1个月评价三组术后美观度。结果 三孔组手术时间短于单孔组、单孔非溶脂组,单孔组手术时间短于单孔非溶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拔引流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对称度、乳头形态、乳晕形态、胸廓平整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单孔非溶脂组手术瘢痕得分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孔组与单孔非溶脂组手术瘢痕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及单孔非溶脂组整体外观得分高于三孔组(P<0.05),单孔非溶脂组整体外观得分高于单孔组(P<0.05)。结论 三孔法具有操作便捷、手术效率高的优势;单孔法,具有切口隐蔽、美观度好的优势;针对体型偏胖、皮下脂肪较厚的患者非溶脂手术更加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乳房发育 乳房切除术 皮下 乳腔镜 微创手术
下载PDF
乳腺癌术后Ⅰ期乳房再造中腔镜与开放假体重建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任黎蕾 赵小波 +3 位作者 高砚春 侯令密 林帅 黄红莉 《西部医学》 2024年第5期707-712,共6页
目的比较腔镜下乳房切除术后即刻植入物重建与开放手术的并发症与满意度相关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早期乳腺癌接受术后乳房即刻重建的患者96例,分为腔镜手术组36例,开放手术组60例。采用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 目的比较腔镜下乳房切除术后即刻植入物重建与开放手术的并发症与满意度相关分析。方法纳入2019年1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早期乳腺癌接受术后乳房即刻重建的患者96例,分为腔镜手术组36例,开放手术组60例。采用行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肿瘤位置、手术方式、组织学分级、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放疗、是否保留乳头乳晕、有无并发症、是否局部复发及满意度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经非参数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分级、肿瘤位置、新辅助化疗、是否保留乳头乳晕的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手术方式、辅助化疗、辅助放疗、术后并发症与局部复发在不同组别之间经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新辅助化疗治疗、辅助放疗治疗、保留乳头乳晕与即刻乳房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腋窝淋巴结清扫、假体体积、高血压、保留乳头乳晕是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对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单孔充气法腔镜辅助乳房皮下切除假体植入Ⅰ期乳房重建对于符合条件的乳腺癌安全可行,具有创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及相关风险可控,获得较好的根治效果和乳房形态,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植入物 腔镜乳房切除手术 术后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即刻重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毅 程腾 +1 位作者 吴晓东 胡勇 《安徽医学》 2024年第4期511-515,共5页
乳腺癌是目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头号肿瘤疾病,随乳腺癌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得到保证,由此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针对无法保乳的患者,乳房重建为其提供美学和肿瘤安全的治疗选择。目前手术技巧、材料的进步... 乳腺癌是目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的头号肿瘤疾病,随乳腺癌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得到保证,由此对生存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特别针对无法保乳的患者,乳房重建为其提供美学和肿瘤安全的治疗选择。目前手术技巧、材料的进步和患者社会理念的不断提升,乳房切除术后即刻重建备受青睐。本文就乳腺癌乳房切除术后即刻乳房重建的患者选择、方法、术后治疗及综合治疗相关影响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房切除术 即刻乳房重建
下载PDF
三维扫描成像在单侧假体乳房重建术前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涛 王喜梅 +2 位作者 李志斌 谢百慧 闫成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扫描成像在单侧假体乳房重建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9月于笔者科室行假体乳房重建术的15例单侧乳房萎缩或缺陷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三维扫描成像,得到术前乳房容量差异评估(Preop... 目的:探讨三维扫描成像在单侧假体乳房重建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9月于笔者科室行假体乳房重建术的15例单侧乳房萎缩或缺陷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三维扫描成像,得到术前乳房容量差异评估(Preoperative assessment of breast volume difference,PABVD),依据该结果得出最接近的乳房假体容量,记为预计假体容量(Predicted prosthesis volume,PPV);术中剥离腔隙后,将圆形扩张器置入腔隙,注水评估容量差异,即为术中乳房容量差异评估(Intraoperative assessment of breast volume difference,IABVD),以IABVD参考选择最为相近的假体容量,记为实际假体容量(Actual prosthesis volume,APV),置入假体后,重建乳房下皱襞。术后给予止痛泵镇痛、抗瘢痕综合治疗。统计学分析数据,并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医患沟通满意度及手术效果满意度进行随访。结果:PABVD为(181.6±39.0)ml,IABVD为(178.6±36.4)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V与APV吻合率达93.33%(14/15),PABVD与APV有较强关联性(P<0.05)。术后随访3~6个月,再造乳房形态自然、挺拔,双侧较对称,切口瘢痕位于新的乳房下皱襞处,术后均无明显瘢痕增生、包膜挛缩、感染等并发症,医患沟通良好,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三维扫描成像能够精确获取乳房的外在轮廓,并在术前对乳房容量差异进行可靠评估,有利于医患之间良好沟通,同时对于手术规划及预选假体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扫描 乳房重建 乳房容量 三维成像 硅胶假体
下载PDF
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腺癌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伟婧 王清 +2 位作者 陈静 马莲 徐敏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观察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笔者医院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界线,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 目的:观察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0年9月笔者医院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的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为分界线,将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施常规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9月-2022年3月实施基于多元家庭参与计划院外延续性护理的40例乳房重建术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偏差、体象、希望水平、生活质量及美学效果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认知偏差评分(对生命质量的影响、对他人评价、感知到的认知障碍及认知能力)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体象评分(身体羞耻、疾病易感、身体关注、功能受限、患臂关注及透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希望水平评分(未来和现实的积极态度、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采取积极行动)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心理状态、身体状态、性健康、假体满意度、乳房满意度、手术及信息满意度、医疗团队满意度)均较干预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美学效果总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应用多元家庭参与计划,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家庭参与计划 乳房重建术 延续性护理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源乳房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部分生物学特性分析
10
作者 许淑芸 王巧梅 +5 位作者 俞杰 周霞 吴洁 王晓兰 刘良波 张辉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75-84,133,134,共12页
为确定引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奶牛场患慢性乳房炎奶牛的病原,试验采集患慢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耐药... 为确定引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奶牛场患慢性乳房炎奶牛的病原,试验采集患慢性乳房炎奶牛的乳样进行细菌的分离,并对分离菌进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检测、耐药性分析、生物被膜(bacterial biofilm,BF)形成能力测定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鉴定到4株乳房链球菌(BS-1、BS-2、BS-3、Gan-3株);其中BS-1株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乳房链球菌参考株核苷酸相似性在92.30%~96.80%之间,BS-2、BS-3、Gan-3株16S rD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乳房链球菌参考株核苷酸相似性在99.50%~100%之间;BS-1和BS-3株序列型为ST18,BS-2和Gan-3株序列型为ST20;4株分离菌均携带毒力基因hasA、hasB、hasC、sua、pauA、acdA、fpb、slp和skc,BS-1、BS-2和BS-3株携带毒力基因gapC,BS-1、BS-2和Gan-3株携带毒力基因oppF,4株分离菌均未携带毒力基因bac、lmb、cyl、glnA、hylB、lbp、cfu、cfb。4株分离菌均携带耐药基因TEM-89,均未携带耐药基因ermA、ermB、mefA、mphB、tetM、tetO、tetL、tetK、tetS、tetT、pap2b;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红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和利福平的耐药率为100%,对青霉素、左氧氟沙星和氯霉素的耐药率为75%,对卡那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50%,对头孢西丁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为25%;其中BS-1株对头孢西丁、阿奇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沙星和克林霉素敏感,BS-2株对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和氯霉素敏感,BS-3株对青霉素、阿米卡星、四环素敏感,Gan-3株对头孢西丁、阿奇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和克林霉素敏感。Gan-3株培养8 h和12 h后有弱生物被膜形成;BS-1、BS-2和BS-3株培养6 h、8 h、12 h、24 h、36 h、48 h、60 h后及Gan-3株培养6 h、24 h、36 h、48 h、60 h后均无生物被膜形成。除了BS-1株外,其他3株分离菌均会引起小鼠死亡。接种4株分离菌的小鼠剖检可见肝脏、肾脏有明显出血点,肾脏和脾脏肿大,心脏淤血、肿大,胸腔淤血。病理变化均呈现为肺脏充血,出现间质性肺炎,肺泡间隔增宽,炎性细胞增多;肝脏中央静脉淤血,肝索变窄,肝窦少量淤血;肾小球毛细血管网充血、毛细血管增生,肾间质充血,间质静脉充血;心肌纤维断裂,心肌细胞萎缩。说明引起该奶牛场奶牛患慢性乳房炎的病原为乳房链球菌,分离到的4株乳房链球菌携带多种毒力基因,对小鼠表现出明显的致病性,且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链球菌 奶牛乳房 耐药基因 耐药性分析 毒力基因 生物被膜 致病性
原文传递
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依帆 郑紫迎 +2 位作者 刘志发 陈鹏飞 黄和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94-96,共3页
目的:讨论一种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科室诊治的26例中度乳房下垂就医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切口缝合关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n=13)和改良组(n=13)。传... 目的:讨论一种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笔者科室诊治的26例中度乳房下垂就医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中切口缝合关闭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传统组(n=13)和改良组(n=13)。传统组就医者采用传统交锁荷包缝合法,改良组就医者采用浅筋膜折叠减张技术联合交锁荷包缝合法。统计比较两组术后即刻切口满意度、瘢痕情况[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及术后12个月与术后即刻乳晕直径差值。结果:术后即刻,就医者对改良组切口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12个月,改良组VS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乳晕增大程度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本研究提出的浅筋膜折叠减张缝合技术在环乳晕法乳房固定术中应用,可获得更加平整、美观的切口对合的同时,能一定程度上减轻术后瘢痕及乳晕扩大的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下垂 环乳晕切口 乳房固定术 减张缝合 荷包缝合法
下载PDF
单侧腔镜假体植入乳房重建/隆乳联合对侧腔镜/开放背阔肌±假体乳房重建的应用
12
作者 戴慧 朱中建 +5 位作者 梁法清 谢妍妍 钟家媛 张晴 李田园 杜正贵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0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评估单侧腔镜假体植入乳房重建/隆乳联合对侧腔镜/开放背阔肌±假体乳房重建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单侧腔镜假体植入乳房重建/隆乳联合对侧腔镜/开放背阔肌±... 目的评估单侧腔镜假体植入乳房重建/隆乳联合对侧腔镜/开放背阔肌±假体乳房重建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单侧腔镜假体植入乳房重建/隆乳联合对侧腔镜/开放背阔肌±假体乳房重建的16例乳腺癌患者(32个乳房)的临床资料,以评估该术式临床疗效。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0.50个月,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6/32),美容学并发症发生率为15.63%(5/32),Harris量表评分优秀及良好总占比为81.25%(13/16),Ueda评分优秀及良好总占比为87.50%(14/16),SCAR-Q外观量表评分为(56.56±20.77)分。1例术后出现远处转移,1例局部和区域复发,无死亡病例。结论单侧腔镜假体植入乳房重建/隆乳联合对侧腔镜/开放背阔肌±假体乳房重建术后乳房美观度好,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重建 背阔肌肌皮瓣 腔镜手术 乳腺癌 对侧预防性乳房切除
下载PDF
普林格尔治疗仪结合节段式乳房按摩技术对产妇产后的影响
13
作者 张茜 王真真 +1 位作者 程相红 张俊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17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普林格尔治疗仪结合节段式乳房按摩技术对产后乳房胀痛与子宫复旧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分娩时间先后分组处理,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节... 目的:探讨普林格尔治疗仪结合节段式乳房按摩技术对产后乳房胀痛与子宫复旧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2023年5月31日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以分娩时间先后分组处理,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合节段式乳房按摩技术,观察组采用节段式乳房按摩技术结合普林格尔治疗仪;比较两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子宫复旧情况、喂养态度、母乳喂养信心。结果:观察组乳房胀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子宫复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信心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普林格尔治疗仪结合节段式乳房按摩技术应用于产妇产后中,能够减轻产后乳房胀痛程度,改善子宫复旧情况,提高产妇母乳意愿及母乳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普林格尔治疗仪 节段式乳房按摩技术 产后乳房胀痛 子宫复旧
下载PDF
复方蒲公英乳房灌注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效果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留 方磊涵 +1 位作者 郭全海 王向国 《山东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3-5,共3页
本研究通过测定乳样体细胞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结合临床观察研究复方蒲公英乳房灌注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复方蒲公英奶牛乳房灌注剂能显著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中体细胞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含量,治愈率和有... 本研究通过测定乳样体细胞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结合临床观察研究复方蒲公英乳房灌注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复方蒲公英奶牛乳房灌注剂能显著降低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中体细胞数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含量,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2%、23.1%,总有效率92.3%,治疗效果显著,与市售商品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相比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为中草药制剂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奶牛乳房 灌注剂 药效学 安全性
下载PDF
大肠杆菌致奶牛乳房炎的病因学分析及防治措施
15
作者 王向辉 孙立波 +5 位作者 郭延辉 邵洪泽 赵楚琦 高启臣 周笑世 董航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第7期157-159,共3页
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是一种乳房组织的实质炎症,奶牛感染乳房炎后,不仅对公共卫生和消费者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对乳制品行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乳腺致病性大肠杆菌(Mammary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MPEC)... 奶牛乳房炎又称奶牛乳腺炎,是一种乳房组织的实质炎症,奶牛感染乳房炎后,不仅对公共卫生和消费者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而且在全球范围内对乳制品行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乳腺致病性大肠杆菌(Mammary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MPEC)是奶牛急性临床乳房炎的主要致病原之一。MPEC菌株具有抵抗宿主先天防御和在乳腺环境中迅速生长的毒力属性。广谱抗生素多应用于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过程中,在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带来抗生素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 致病性大肠杆菌 重大经济损失 乳制品行业 奶牛乳腺炎 消费者健康 公共卫生 乳房组织
下载PDF
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回顾性研究
16
作者 徐哲 梁艳 陈难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 目的探讨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其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2月—2022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母乳喂养指导,对照组实施乳房局部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催乳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周,并随访至产后42 d。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泌乳量评分,泌乳始动时间,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情况,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泌乳量、补乳量、乳房充盈程度、激素水平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较高的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治疗后泌乳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泌乳始动时间短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主症评分、次症评分、补乳量、血清泌乳素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泌乳量、乳房充盈程度、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雌二醇(estradiol,E_(2))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组间进行比较,观察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42 d纯母乳喂养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情况。结论催乳汤联合乳房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乳房充盈程度及泌乳情况,调节激素水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缺乳 乳房局部按摩 催乳汤 泌乳量 乳房充盈程度 临床症状积分
原文传递
色素性乳房Paget’s病
17
作者 刘玉洁 顾安康 +1 位作者 李冬梅 聂振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4-176,共3页
报告1例色素性乳房Paget’s病。患者女,63岁,左侧乳头变黑2个月。皮肤科检查:左侧乳头弥漫变黑,表面相对光滑,基底颜色略呈褐色,色素欠均匀,乳头中央稍凹陷,表面少许鳞屑,乳头外侧乳晕部分变黑。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棘层增厚,基底层及棘... 报告1例色素性乳房Paget’s病。患者女,63岁,左侧乳头变黑2个月。皮肤科检查:左侧乳头弥漫变黑,表面相对光滑,基底颜色略呈褐色,色素欠均匀,乳头中央稍凹陷,表面少许鳞屑,乳头外侧乳晕部分变黑。皮损组织病理:表皮棘层增厚,基底层及棘层中上部较多Paget细胞,其间较多黑素颗粒,真皮浅层较多淋巴细胞及噬色素细胞浸润。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CK)7(+),CK20(-),MelanA少量(+),上皮细胞膜抗原(EMA)(+),S-100蛋白(-),高迁移组转录因子(SOX-10)(-)。诊断:色素性乳房Paget’s病,治疗:行左侧全乳房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get’s病 乳房 色素性
原文传递
腔镜假体置入乳房即刻重建手术常用入径的选择与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子函 陶维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25-227,共3页
腔镜假体置入乳房即刻重建手术已经凭借其切口隐蔽和有效降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优势,迅速成为乳房重建重要的手术方式选择之一^([1])。实现这两大优势的根源,在于腔镜手术完全不同于开放手术的入径。传统开放乳房重建手术,需要在乳房表... 腔镜假体置入乳房即刻重建手术已经凭借其切口隐蔽和有效降低切口相关并发症的优势,迅速成为乳房重建重要的手术方式选择之一^([1])。实现这两大优势的根源,在于腔镜手术完全不同于开放手术的入径。传统开放乳房重建手术,需要在乳房表面存留一道较长的切口,这种乳房表面皮肤的切开,不仅严重影响乳房重建的外观,而且由于会切断、破坏真皮下血管网,从而增加重建乳房乳头乳晕复合体缺血坏死的几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重建 腔镜手术
原文传递
奶牛乳房炎4种常见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9
作者 田堯 蔡文杰 +5 位作者 杨俊 王红兵 王慧 陈一峰 黎满香 刘俊琦 《湖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40-43,52,共5页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4种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研究针对大肠杆菌pauA基因、乳房链球菌pau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无乳链球菌cfb基因设计特异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及反应条...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4种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研究针对大肠杆菌pauA基因、乳房链球菌pau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无乳链球菌cfb基因设计特异引物,通过对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一种高效准确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4种目的致病菌,而其他病原菌未见扩增,具有较高特异性;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大肠杆菌、乳房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最低检出限度为0.1 ng/μ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低检出限度为1 ng/μL。采用多重PCR方法和单重PCR方法分别对湖南省采集的46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二者符合率为100%。该研究为生产实践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可用于监测奶牛乳房炎和维持奶牛乳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 多重PCR 大肠杆菌 乳房链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无乳链球菌
下载PDF
中国荷斯坦牛3个SNP位点与乳房炎、产奶性状的关联分析
20
作者 吕小青 麻柱 +6 位作者 刘林 焦洋 邹杨 李艳华 刘灿风 高清 赵凤 《中国奶牛》 2024年第2期11-15,共5页
试验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房炎抗性功能基因的筛选与验证,通过分析SNP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数和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乳房炎的抗病情况。本研究对北京地区568头中国荷斯坦牛DCK、HIST1H2BK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3个多态位... 试验旨在开展奶牛群体高乳房炎抗性功能基因的筛选与验证,通过分析SNP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体细胞数和产奶性状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乳房炎的抗病情况。本研究对北京地区568头中国荷斯坦牛DCK、HIST1H2BK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3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与体细胞数、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DCK基因的SNP位点6:g.86337334 A>G与体细胞数极显著相关(P<0.01),SNP位点6:g.86322040 C>T [rs43472176]与体细胞数也呈现极显著相关(P<0.01);HIST1H2BK基因的SNP位点23:g.31354269 T>G[rs41654340],与体细胞数呈显著关联(P<0.05),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呈极显著关联(P<0.01)。本研究结果表明DCK、HIST1H2BK基因位点与体细胞数性状显著相关,其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影响奶牛的乳脂率或乳蛋白率性状。本研究为荷斯坦牛后续的标记辅助选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牛 乳房 SNP 关联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