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数据挖掘探究穴位按摩促进乳汁分泌的选穴规律 |
王丽娜
史雅儒
王月英
葛芳
刘瑞
黄雯
|
《中国医药导报》
|
2025 |
0 |
|
2
|
产后早期康复护理方案治疗产妇的盆底功能恢复、乳汁分泌和抑郁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
高自红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
2025 |
0 |
|
3
|
产后早期进行乳房护理在乳房乳汁淤积预防中的整体效果研究 |
张小菊
|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
2025 |
0 |
|
4
|
热敏灸联合中医手法按摩在产后乳汁过少中的应用价值及对产妇补授乳量的影响 |
叶莉
郑慧玲
夏小兰
|
《中国当代医药》
|
2025 |
0 |
|
5
|
节段式乳房按摩联合按摩仪对产妇产后乳汁分泌、乳房胀痛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 |
张茜
王真真
程相红
|
《河南医学研究》
|
2025 |
0 |
|
6
|
产妇产后早期定时乳房护理对其胀痛感和乳汁分泌量的影响 |
郭焕萍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
2025 |
0 |
|
7
|
养血祛瘀温经汤联合缩宫素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的疗效观察 |
陆洁
钱菁菁
|
《中国中医药科技》
|
2025 |
0 |
|
8
|
乳汁菌群对6月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初探 |
马光宇
罗慧娟
汤小湄
肖小敏
|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9
|
回授法健康教育模式对初产妇产后营养摄入、乳汁分泌及哺乳行为的影响 |
李春香
|
《当代护士(中旬刊)》
|
2024 |
1
|
|
10
|
不同来源乳汁外泌体蛋白质及其磷酸化修饰差异分析 |
刘昌梅
胡一帆
陈文彦
刘丹
施杰
杨刚龙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1
|
手法按摩配合生物刺激反馈仪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的效果分析 |
耿昕
钱丽萍
张胜英
|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
2024 |
0 |
|
12
|
鹅绒藤乳汁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 |
高克立
张永东
樊锦慧
李娟
郭红云
王海涛
闵建平
王永昌
|
《甘肃医药》
|
2024 |
0 |
|
13
|
健康奶牛和乳腺炎奶牛乳汁中微生物组成的特征及差异研究 |
谢景昊
杨晨
杨涵琳
郜世凯
赵运泽
郭爽
李和平
王月影
|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4
|
蒲公英捣烂外敷治疗乳汁淤积症疗效观察 |
朱益朵
|
《首都食品与医药》
|
2024 |
0 |
|
15
|
疏肝调神温灸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及促进乳汁分泌的效果分析 |
唐倩
|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
2024 |
0 |
|
16
|
HBV-DNA病毒载量在不同HBV感染产妇产后血清、唾液、乳汁中的变化及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
程苗
袁果
郭宾
郑艳冰
张静
|
《临床医学工程》
|
2024 |
1
|
|
17
|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乳汁中贝他斯汀和羟氯喹的浓度 |
白梦如
申潜
马志媛
王刚
|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8
|
中国三地乳母乳汁维生素A营养状况及影响因素 |
秦婧
周玉博
李宏田
孟莹
刘建蒙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9
|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斑地锦叶片和乳汁成分分析 |
马良
周艳
高起
黄勇
夏至
李贺敏
|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0
|
通乳方结合手法按摩治疗哺乳期乳汁淤积型乳腺炎的疗效评价及可能作用靶点分析 |
史有阳
郑懿
宋晓耘
王瑞
刘胜
周细秋
杨剑锋
郑金洲
|
《河南外科学杂志》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