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岩鹿乳康胶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青松 霍彦平 李茹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06,共1页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女性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多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可触及乳房肿块,并可对患者睡眠、情志状态等产生较大影响[1]。岩鹿乳康胶囊具有益肾、活血、软坚散结作用,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症。2013年6~12月,... 乳腺囊性增生症是女性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多表现为乳房周期性疼痛,可触及乳房肿块,并可对患者睡眠、情志状态等产生较大影响[1]。岩鹿乳康胶囊具有益肾、活血、软坚散结作用,用于治疗肾阳不足、气滞血瘀所致的乳腺增生症。2013年6~12月,我们对13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采用岩鹿乳康胶囊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岩鹿乳康胶 疗效观察 治疗 乳房肿块 乳腺增生症 情志状态 软坚散结
下载PDF
法乐通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方万强 吴瑞景 +2 位作者 邓国敏 付春利 黄宝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361-363,共3页
目的研究法乐通(TOR)对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别应用法乐通(TOR)和三苯氧胺(TAM)共治疗156例临床症状明显的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疗程为三个月。并随诊三个月。结果TOR治疗组:治愈17例(21.5%),显效49例... 目的研究法乐通(TOR)对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分别应用法乐通(TOR)和三苯氧胺(TAM)共治疗156例临床症状明显的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疗程为三个月。并随诊三个月。结果TOR治疗组:治愈17例(21.5%),显效49例(62%),有效10例(12.7%),总有效率96.2%。无效3例(3.8%)。副反应总发生率16.4%,主要不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及抗雌激素反应;未发现继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或子宫内膜癌。TAM治疗组:治愈14例(18.2%),显效42例(54.5%),有效11例(14.3%),总有效率87%。无效10例(13%)。副反应总发生率为46.8%。结论法乐通对乳腺囊性增生症有较好疗效,副作用小,临床应用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乐通 三苯氧胺 乳腺囊性增生症 雌激素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术在乳腺囊性增生症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任晓梅 卞卫和 马云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0期2235-223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囊性增生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34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病灶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并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所有超声影像学病灶被准确彻底切除并获得病理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囊性增生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对34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病灶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并进行病理分析。结果所有超声影像学病灶被准确彻底切除并获得病理诊断;乳房切口小,外形美观。结论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能利用微小的切口切除更多更微小的病灶,获得充分的病理资料,尽早发现并切除癌前病灶,为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外科手术 麦默通旋切术 超声引导
下载PDF
象限切除法治疗重度乳腺囊性增生症伴乳房下垂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凯华 颜政 +3 位作者 宫磊 王启堂 王炳高 邹晓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10期2340-234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象限切除法在肿块型乳腺囊性增生症伴乳房下垂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患者取直立位设计切口:先确定新乳头的位置:距胸骨上窝19-21cm、正中线9-11cm,画出新乳头的位置;以原、新乳头为中心,画出直径为3.5-4.0cm的环;之... 目的:探讨乳腺象限切除法在肿块型乳腺囊性增生症伴乳房下垂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意义。方法:患者取直立位设计切口:先确定新乳头的位置:距胸骨上窝19-21cm、正中线9-11cm,画出新乳头的位置;以原、新乳头为中心,画出直径为3.5-4.0cm的环;之后,去除两圆切线之间的表皮,广泛分离乳房皮下组织,切除囊性增生病变、肿物,并将剩余乳腺组织塑形、悬吊。结果:治疗重度乳房下垂的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共22例,术后乳房外形满意,乳头、乳晕血供和感觉良好,瘢痕不明显,效果良好。结论:对于需要手术的乳腺良性病变且伴有重度乳房下垂的患者,采用象限切除法既可切除病变,又可悬吊乳房,操作简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整形外科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房下垂 象限切除
下载PDF
重症乳腺囊性增生症非手术治疗临床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杜明国 杨海波 +4 位作者 廖晓峰 王建国 谢飞 王玲 汪明清 《医学研究杂志》 2007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通过曲安奈德乳腺增生包块内注射,结合口服他莫昔芬、乳块消颗粒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重症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选择药物治疗1年以上无效,经穿刺细胞学检查和铝钯摄片确诊为重症乳腺增生,而又拒绝手术治疗的病人50例,计71处... 目的通过曲安奈德乳腺增生包块内注射,结合口服他莫昔芬、乳块消颗粒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探讨重症乳腺增生的治疗。方法选择药物治疗1年以上无效,经穿刺细胞学检查和铝钯摄片确诊为重症乳腺增生,而又拒绝手术治疗的病人50例,计71处病灶。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作病灶内注射。包块消散不全者2个月后予他莫昔芬、乳块消颗粒维持治疗。所有病人置于穿刺细胞学严密观察之中。结果1次注射包块消失31处占43.7%(31/71)。缩小1/2以上12处,口服他莫昔芬及乳块消颗粒2—6个月后完全消散9处,占12.7%(9/71)。注射后包块缩小〈1/2者13例,口服他莫昔芬及乳块消颗粒2—6个月后完全消散7处,占9.9%(7/71)。总有效率达66.2%(47/71)。结论曲安奈德乳腺增生包块内注射,结合口服他莫昔芬、乳块消颗粒的综合治疗方法能使增生形成的包块缩小、变软甚至消失,为重症乳腺增生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乳腺囊性增生症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琳 卞卫和 任晓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8-259,共2页
目的通过对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均有手术活检病理支持,通过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彩超诊断、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总结中医证型规律。结果肝郁血瘀型... 目的通过对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资料分析探讨中医辨证分型规律。方法82例乳腺囊性增生症均有手术活检病理支持,通过分析其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彩超诊断、病理类型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总结中医证型规律。结果肝郁血瘀型、冲任失调型、脾胃虚弱型是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常见证型。结论临床应重视对脾胃虚弱型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中医辨证分型 脾胃虚弱
下载PDF
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娟 陈勇 喻娇玲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2期81-82,共2页
近年来,乳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乳腺增生症的比例超过3/4,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易复发,严重损害患者生存质量。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囊性增生者有3%闭的几率发生恶性病理改变。而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临床上曾使... 近年来,乳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其中乳腺增生症的比例超过3/4,本病起病缓慢,病程较长,易复发,严重损害患者生存质量。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囊性增生者有3%闭的几率发生恶性病理改变。而超过一半的患者会出现临床症状。临床上曾使用他莫西芬治疗本病,其临床疗效和发生癌变的副作用得到了临床证实,主要会导致肝细胞恶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疗效观察 托瑞米芬 治疗 乳腺增生症 临床症状 病变 疾病发病率
下载PDF
三种不同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袁明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896-1897,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的部分保守治疗观察的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给予乳癖消、桂枝伏苓胶囊、三苯氧胺口服治疗,每组60例,对比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种药治疗总有效率...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临床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的部分保守治疗观察的患者,随机分3组,分别给予乳癖消、桂枝伏苓胶囊、三苯氧胺口服治疗,每组60例,对比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三种药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3.3%、51.7%、83.3%。桂枝伏苓胶囊有效率高于乳癖消,但无显著差异,三苯氧胺有效率明显高于前两者,有极显著差异。用前两者无效者63例改服三苯胺后痊愈19例,有效26例,无效18例。但乳癖消未见不良反应,桂枝伏苓胶囊有6例月经提前,而三苯氧胺有较多不良反应。结论对部分行保守治疗的囊性增生症用三苯氧胺治疗效果好,但用药时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苯氧胺 乳腺囊性增生症 药物治疗
下载PDF
不同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肖军 杨蓉 《中国处方药》 2016年第5期69-70,共2页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4月期间500例因乳腺囊性增生入院治疗的女性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A组167例,B组166例,C组167例。A组采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B组服用消结安胶囊进行治疗,C...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药物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4月期间500例因乳腺囊性增生入院治疗的女性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3组,A组167例,B组166例,C组167例。A组采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B组服用消结安胶囊进行治疗,C组服用乳癖消平治疗。观察三组治疗效果,统计服药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A组、B组、C组用药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0.8%、69.3%、63.5%,A组较其他两组治疗效果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1.4%、1.8%、4.8%,A组较其他两组用药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枸橼酸他莫昔芬治疗效果较消结安胶囊和乳癖消平两种药物治疗效果好,但临床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枸橼酸他莫昔芬 消结安胶 乳癖消平 疗效
下载PDF
纤维乳管镜在乳腺囊性增生症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文慧 宋玉国 +2 位作者 李海滨 张术波 王智勇 《中国农村卫生》 2013年第03Z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腺囊性增生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断及治疗,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新的临床途径。方法96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实施乳管镜检查,对发现乳管内隆起性病变患... 目的探讨乳管镜在乳腺囊性增生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诊断及治疗,乳腺癌的早期发现提供新的临床途径。方法96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实施乳管镜检查,对发现乳管内隆起性病变患者予以乳管镜联合定位针标记,实施手术治疗,同时对乳管镜下明确为乳腺增生症患者实施乳管镜灌注冲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疗效。结果48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实施乳管镜检查,发现27例乳管内隆起性病变患者,联合定位针实施手术治疗,病理明确为乳腺癌5例,455例患者实施乳管灌注冲洗治疗,临床治愈率64%,好转率89%,效果满意;对照组5例临床观察考虑为占位性病变者实施手术治疗。结论乳管镜在乳腺囊性增生症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可以早期发现乳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镜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管内隆起病变 灌注冲洗治疗 定位针手术治疗 乳管内癌
下载PDF
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边志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年第4期118-118,共1页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切除成功,复发再次手术2例。结果病理证实为乳腺囊性增生病、组织增生Ⅰ~Ⅱ级,可行... 目的:探讨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5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乳腺区段切除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乳腺区段切除手术切除成功,复发再次手术2例。结果病理证实为乳腺囊性增生病、组织增生Ⅰ~Ⅱ级,可行区段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腺区段切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枸橼酸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玲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3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枸缘酸他莫昔芬片在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囊性增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乳癖消治疗,观察组应用枸缘酸他莫昔芬片治疗,对比... 目的探讨枸缘酸他莫昔芬片在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囊性增生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编号,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乳癖消治疗,观察组应用枸缘酸他莫昔芬片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8.18%、6.81%,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率分别为95.45%、11.36%,在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率方面观察组虽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枸缘酸他莫昔芬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但不良反应率相对较多,临床用药应根据患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枸缘酸他莫昔芬片 乳癖消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小金丸夏枯草胶囊联用治乳腺囊性增生症(肝郁痰凝型)36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曾飞剑 李廷冠 《江西中医药》 2009年第1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小金丸 夏枯草胶 乳腺囊性增生症 肝郁痰凝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4370例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凯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17期22-23,25,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88~ 1995年收治的 2 2 70例病例采用乙烯雌酚、黄体酮、溴隐亭、他莫昔芬、VitE等西药 ;中成药选乳块消、乳癖消、乳核散结片、小金片等 ;中药汤剂如二仙汤...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1988~ 1995年收治的 2 2 70例病例采用乙烯雌酚、黄体酮、溴隐亭、他莫昔芬、VitE等西药 ;中成药选乳块消、乳癖消、乳核散结片、小金片等 ;中药汤剂如二仙汤、龙胆泄肝肠、逍遥散等。疗程 3~ 6个月 ,追踪观察 1~ 7年。 1996~ 2 0 0 2年收治 2 10 0例 ,以中药汤剂解郁化痰消癖汤为主 ,配以西药他莫昔芬、VitE ,中成药小金片、乳核散结片、乳康片等 ,治疗 3~ 18个月 ,追踪观察 1~ 6年。 结果  1988~ 1995年收治的单纯乳腺囊性增生症 810例总有效率 86 79% ,单纯乳痛症 5 6 2例的总有效率为 90 75 % ;乳腺囊性增生症合并乳痛症 898例 ,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症总有效率为90 98% ,乳痛症总有效率为 90 5 9%。 1996~ 2 0 0 2年收治的单纯乳腺囊性症 896例 ,总有效率为 10 0 % ,单纯乳痛症 5 15例 ,总有效率为 10 0 % ;乳腺囊性增生症合并乳痛症 85 7例 ,其中乳腺囊性增生症总有效率为 98 13% ,乳痛症总有效率 10 0 %。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囊性乳腺增生症和乳痛症临床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痛症 乙烯雌酚 黄体酮 溴隐亭 他莫昔芬
下载PDF
三苯氧胺、维生素E联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868例观察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昭远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42-142,14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三苯氧胺 维生素E 药物联合治疗
下载PDF
辨证分型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566例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英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8-78,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治疗 辨证分型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认识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文波 兰培敏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9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乳腺囊性增生症 手术治疗 白细胞减少 中年妇女 分泌水平 三苯氧胺 常见病
下载PDF
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的临床分级及疗效评定标准的再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凯 《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 2006年第04X期19-20,共2页
目的提出并探讨便于临床医生掌握和使用的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的临床分级及疗效评定标准。方法从1986—2004年共收集7299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我们1988年提出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和多年临床应用的体会再次做出了一些修改。结果由... 目的提出并探讨便于临床医生掌握和使用的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的临床分级及疗效评定标准。方法从1986—2004年共收集7299例患者的资料,根据我们1988年提出的临床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和多年临床应用的体会再次做出了一些修改。结果由于对病情和疗效有了客观的评判标准,分级界限及疗效评定简洁明确,临床医生易掌握,对病情好转或加重的动态观察准确可靠,对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结论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既可同时存在,又可分别单独存在,而且乳腺囊性增生症和乳痛症病变的程度又各不相同,这就会给治疗带来一些困难,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诊断和治疗分级标堆,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特提出观点,供同道们探讨,并希望能得到同道们的指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乳痛症 临床分级 疗效评定
下载PDF
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健康教育
19
作者 黄秀英 车小洁 徐立欣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8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心理健康教育 定期随访 家庭健康教育 药物治疗 基本知识教育
下载PDF
端坐位与仰卧位穿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对比研究
20
作者 周家萍 安家嘉 凌宏量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端坐位和仰卧位穿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患者采取端坐位穿刺不需要在B超引导下操作,医生直接按乳腺肿物进针抽液及细胞组织作细胞学检查及治疗。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在B超引导下进针抽液及细胞组织作细胞... 目的观察比较端坐位和仰卧位穿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的效果。方法治疗组患者采取端坐位穿刺不需要在B超引导下操作,医生直接按乳腺肿物进针抽液及细胞组织作细胞学检查及治疗。对照组患者取仰卧位在B超引导下进针抽液及细胞组织作细胞学检查。结果治疗组150例,治愈92例,好转49例,未愈9例,有效率94%;对照组50例,治愈25例,好转23例,未愈2例,有效率96%;两组穿刺成功率、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u=1.2344P>0.05)。结论采用端坐位无B超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症,为患者开辟了一种新的简易微创、安全有效、方便实用的诊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囊性增生症 端坐位 卧位 穿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