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造影5分法与超声造影预测模型鉴别诊断不同大小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爱珠 张红霞 +2 位作者 王乐华 孙章秀 黄旴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4期284-288,共5页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5分法与CEUS预测模型对不同大小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165例(166个病灶,均为BI-RADS 4类),均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根据病灶大小分... 目的比较超声造影(CEUS)5分法与CEUS预测模型对不同大小BI-RADS 4类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乳腺病变患者165例(166个病灶,均为BI-RADS 4类),均行常规超声和CEUS检查,根据病灶大小分为直径≤2.0 cm组101个和直径>2.0 cm组65个,分析并比较两组良恶性病灶的10项CEUS特征(包括增强强度、增强时相、增强方式、增强形态、增强边界、增强均匀性、灌注缺损、增强范围、蟹足征及滋养血管)。应用CEUS 5分法和CEUS预测模型判断病灶良恶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鉴别诊断不同大小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效能。结果直径≤2.0 cm组中良恶性病灶的10项CEUS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径>2.0 cm组中良恶性病灶的CEUS特征除增强强度、增强方式及灌注缺损外,其余7项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EUS 5分法、CEUS预测模型鉴别诊断直径≤2.0 cm病灶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861,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EUS 5分法、CEUS预测模型鉴别诊断直径>2.0 cm病灶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932、0.86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US 5分法中评分为2、3、5分病灶的诊断准确率较高,评分为1、4分病灶的诊断准确率偏低;CEUS预测模型中A、D、E、F模型的预测效能较好,B模型次之,C模型较差。结论对于直径≤2.0 cm的BI-RADS 4类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CEUS 5分法与CEUS预测模型的诊断价值相当;对于直径>2.0 cm的BI-RADS 4类乳腺病灶的良恶性鉴别,CEUS 5分法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造影剂 乳腺病灶 良恶性 BI-RADS 4类 诊断效能
下载PDF
DBT辅助引导2D乳腺病灶穿刺定位与传统FFDM引导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郝学民 孔令燕 +6 位作者 郑福玲 丁宁 王天娇 李娟 王玉红 薛华丹 孙强 《中国医疗设备》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目的与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直接引导法对比,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成像(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辅助引导二维(2-Dimention,2D)乳腺病灶穿刺定位的可行性,提高乳腺穿刺定位准确率。方法回... 目的与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Full-Field Digital Mammography,FFDM)直接引导法对比,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成像(Digital Breast Tomosynthesis,DBT)辅助引导二维(2-Dimention,2D)乳腺病灶穿刺定位的可行性,提高乳腺穿刺定位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由DBT辅助引导和FFDM直接引导下的2D乳腺穿刺定位患者132例,共计132个含有钙化成分的触诊阴性乳腺病灶(Non-Palpable Breast Lesions,NPBL),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乳腺压迫厚度、压力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针尖至病灶中心距离、定位总满意度均具有显著差异(P<0.001)。比较病灶一次性切除率结果,DBT辅助高于FFDM(84%vs.6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手术切除效能上,DBT辅助引导下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度均高于FFDM直接引导下的乳腺病灶穿刺定位。结论DBT辅助引导下的乳腺病灶穿刺定位准确度高于FFDM直接引导下的乳腺病灶穿刺定位,可作为乳腺X线引导下穿刺定位的常规操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术 数字乳腺断层融合成像 乳腺病灶 穿刺定位
下载PDF
影像组学在乳腺病灶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3
作者 郑冲 李明洋 +3 位作者 兰文婧 刘香玉 包磊 纪铁凤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315-320,共6页
为探究影像组学方法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能力,比较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影像组学与传统MR诊断在良恶性乳腺疾病鉴别中的效能。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进行乳腺MR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患者,收集病理... 为探究影像组学方法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能力,比较磁共振(MR:Magnetic Resonance)影像组学与传统MR诊断在良恶性乳腺疾病鉴别中的效能。回顾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放射科进行乳腺MR平扫及增强检查的患者,收集病理结果证实为良性或恶性的乳腺病灶共190例。MR影像组学方法通过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实现诊断;传统MR诊断由一名副高级职称的影像科医生完成。结果显示测试集MR影像组学模型的灵敏度0.92,特异度0.83,曲线下面积(AUC:AreaUnder Curve)为0.92,以上数值均高于传统MR诊断的对应值,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MR影像组学的方法可以辅助诊断乳腺病灶的良恶性,且诊断效能优于传统MR诊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乳腺病灶 乳腺
下载PDF
SonoVue超声造影在优化BI-RADS 4类乳腺病灶诊断的价值研究
4
作者 温鹏 潘莉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3年第8期954-957,共4页
根据GLOBOCAN 2020发布的统计数据,在全球范围总人群内,女性乳腺癌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成为了全球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1]。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4类... 根据GLOBOCAN 2020发布的统计数据,在全球范围总人群内,女性乳腺癌已经成为了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成为了全球第五大癌症死亡原因[1]。根据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对4类处理建议为组织活检,因其恶性风险为2%~95%,可能会造成不必要活检的数量增多[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组织活检 女性乳腺 乳腺病灶 超声造影 SONOVUE 恶性肿瘤 统计数据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系统在诊断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廖宁 付月珍 +2 位作者 李学瑞 严金凤 吴一龙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在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04年9月,采用11G自动活检刀头对123例265处<15mm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对临床不可触...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应用Mammotome旋切系统,在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6月~2004年9月,采用11G自动活检刀头对123例265处<15mm临床不可触及的乳腺病灶进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评价其对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诊断效果。结果265个乳腺病灶大小3mm~15mm(平均9.1mm),均被Mammotome微创旋切切除。结果术后病理诊断阳性31个病灶(包括不典型增生ADH,原位癌DCIS,LCIS,浸润癌)。234个病灶为良性病变。术后B超随防3个月~6个月,未发现乳腺残留病灶。结论应用B超引导下Mammotome旋切系统对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可进行完整切除并获得明确病理组织学诊断,若为良性可获得理想美容学效果,若为恶性可使患者获得早期治疗,提高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 MAMMOTOME 临床不可触及乳腺病灶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 乳腺病灶 不可触及 超声引导下 诊断应用 临床 系统
下载PDF
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治疗未婚女性乳腺病灶的效果
6
作者 车亚伟 吕欣遥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3年第2期95-97,共3页
目的:分析在未婚女性患乳腺癌后进行病灶切除时采用B超支持下的微创旋切术进行手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未婚女性乳腺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50例... 目的:分析在未婚女性患乳腺癌后进行病灶切除时采用B超支持下的微创旋切术进行手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妇科收治的未婚女性乳腺疾病患者100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50例,采用传统手术进行切除,干预组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技术。术后对不同手术方法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后不良反应和手术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对比得知,干预组的术中乳房出血量、手术进行中所花费的时间和手术对乳房产生的切口均优于常规组;干预组的术后不良反应低于常规组;干预组的手术满意度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各项指标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未婚女性乳腺病灶进行治疗时,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技术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减少手术时间和手术切口长度,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手术满意度,手术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超引导下微创旋切技术 未婚女性 乳腺病灶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真空微创系统对乳腺病灶诊治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37
7
作者 贾国丛 宋再 +2 位作者 郝红君 高峰 党丽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42-345,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Mammotome(麦默通)系统对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及其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图像监控下,利用Mammotome(麦默通)系统对89例患者100个乳腺病灶进行切除或活检,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及其随访情况。结果:89例...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使用Mammotome(麦默通)系统对乳腺病灶进行微创切除及其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图像监控下,利用Mammotome(麦默通)系统对89例患者100个乳腺病灶进行切除或活检,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及其随访情况。结果:89例患者100个乳腺病灶被准确完全切除或进行活检,切除组织足够用于病理诊断;43个病灶结果为纤维腺瘤,19个为硬化性腺病,2个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36个为乳腺癌。2例出现局部血肿,4例皮下瘀血。结论:Mammotome(麦默通)技术是一项切除准确、有效、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乳腺微创技术,可对乳腺良性病灶进行切除,并可用于乳腺恶性肿瘤手术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乳腺病灶切除 活检Mammotome(麦默通)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诊治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吴楚成 彭伟强 +2 位作者 黄宇康 陈淑如 冯得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诊治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155例230个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进行切除,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所有病灶均在超声监测下完全切除,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例,导...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诊治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155例230个触诊阴性乳腺病灶进行切除,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所有病灶均在超声监测下完全切除,其中浸润性导管癌4例,导管内癌2例,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5例,导管内乳头状瘤9例,纤维腺瘤122例,乳腺腺病13例。随访6个月均无病灶复发。结论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对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进行切除安全、准确,对恶性病灶能及时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乳腺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安珂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吕建鑫 史敏 +3 位作者 潘波 王晓军 戴璐娴 杨晓红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利用安珂(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活检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54例不同类型乳腺病灶患者行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术,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评价其在乳腺病灶活检及治疗中...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利用安珂(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活检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54例不同类型乳腺病灶患者行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术,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评价其在乳腺病灶活检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患者乳腺病灶均采用EnCor真空辅助旋切术,术后病理示乳腺良性病灶51例,乳腺癌3例。术后无一例活动性出血或创口感染,皮下瘀血1例,血肿形成1例,血性乳头溢液1例。旋切术后3月随诊,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切口疤痕形成,乳房外形无变化,皮肤触觉无异常,超声检查无复发、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EnCor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安全可靠,可作为乳腺病灶和可疑乳腺癌切除及活检的首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Cor 真空辅助旋切系统 乳腺病灶 活检 治疗
下载PDF
蓝染法定位切除无肿块乳腺病灶的意义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军 王曦 +4 位作者 伍尧泮 王欣 连臻强 傅剑华 杨名添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影像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临床触诊未发现乳腺肿块而影像学检查发现高度可疑恶性病灶者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钼靶立体定位美蓝染色引导切除活检对诊治这一类病灶的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06年10月中山大... 背景与目的:随着乳腺影像技术的进步和推广,临床触诊未发现乳腺肿块而影像学检查发现高度可疑恶性病灶者越来越多。本研究旨在探讨乳腺钼靶立体定位美蓝染色引导切除活检对诊治这一类病灶的意义。方法:选取2002年8月至2006年10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在临床触诊不到肿块而影像学检查发现高度可疑恶性乳腺病灶的患者138例。术前,在钼靶立体定位引导下注射少量美蓝到可疑病灶。以乳头为参照确定活检切口,将蓝染的乳腺组织切除。标本切除后,行标本钼靶照片并与原乳腺片对照,以确定切除的准确性。然后,按病理结果作相应处理。结果:全组138例患者通过上述方法均将可疑病灶准确切除。经病理检查84例(60.9%)诊断为乳腺癌,54例(39.1%)为良性病变。手术切口平均长度4.3cm,切除标本平均重量为42g。全组病例的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对临床上无乳腺肿块而影像学检查发现高度可疑恶性的病灶应行切除活检。钼靶立体定位美蓝染色引导切除活检是一种准确率高、创伤性小且简单、价廉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组织活检 美蓝染色 隐性乳腺病灶 乳腺照片 钼靶照片 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在乳腺病灶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颜宁 黄宇康 +3 位作者 彭伟强 吴楚成 翁剑华 刘少杰 《河北医药》 CAS 2013年第7期1027-1028,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B超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123例患者292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旋切术。结果 B超显示下所有乳腺病灶均被准确、完全切除,皮肤切口0.3cm,未见不良手术并...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病灶切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B超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123例患者292个乳腺病灶进行微创旋切术。结果 B超显示下所有乳腺病灶均被准确、完全切除,皮肤切口0.3cm,未见不良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乳腺病灶,对于0.5~3.0cm的乳腺病灶可以进行完整的切除,手术时间短、痛苦小、切口小、愈合快、术后几乎不留疤痕,是一项值得推广的乳腺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 乳腺病灶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对无占位效应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融 董光 +3 位作者 耿海 张书宜 唐秀云 赵霞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6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非占位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占位性乳腺病变患者DCE-MRI及DWI影像数据,从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讨病变特点。结果DCE-MRI征象中,病灶表现为区域...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对非占位性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非占位性乳腺病变患者DCE-MRI及DWI影像数据,从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两方面探讨病变特点。结果DCE-MRI征象中,病灶表现为区域样、节段样强化且时间-信号曲线(TIC)为平台型或流出型时提示恶性征象。取b值为900s·mm-2时测量病灶ADC值,恶性病灶ADC值明显低于良性病灶(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弥散加权成像对非占位性乳腺病变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灶 非占位性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高频彩超在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德宏 孙春桂 +2 位作者 李阳 龚海 姚志勇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2719-2721,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早期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超声检查发现的无任何体征的乳腺肿块患者89例(共114个病灶),分析其超声图像表现,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高频彩超对无体征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价高频彩超...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早期无体征乳腺病灶诊断及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进行超声检查发现的无任何体征的乳腺肿块患者89例(共114个病灶),分析其超声图像表现,以病理诊断为标准评价高频彩超对无体征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并评价高频彩超引导定位在病灶切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中,114个病灶术前超声定位准确率100%,病灶切除率100%;术后病理诊断为无体征乳腺癌的8个,良性病变106个;无症状乳腺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与良性病变比较差异明显(P<0.05);无症状乳腺癌病灶的PSV、高RI分别为(0.39±0.05)m/s和(0.83±0.13)m/s,良性病变分别为(0.14±0.03)m/s和(0.67±0.15)m/s,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彩超诊断无体征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5.00%,79.25%和78.95%。结论高频彩超在无症状乳腺病变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术中可精确定位引导手术切除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无体征乳腺病灶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超声定位 诊断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诊断不可触及乳腺病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周丹 叶国麟 +4 位作者 潘瑞琳 廖富毅 张昆 唐廷勇 吴爱国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与BARD活检针在乳腺临床触诊阴性病灶活检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6月220例乳腺X线摄影及彩超发现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采用麦默通真空辅助旋切活检及BARD穿刺针活检术...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与BARD活检针在乳腺临床触诊阴性病灶活检诊断中的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3年6月220例乳腺X线摄影及彩超发现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采用麦默通真空辅助旋切活检及BARD穿刺针活检术的临床资料。评价二者在乳腺病灶诊断和治疗中价值,分析其并发症的处理及预防。结果 172例麦默通活检患者及48例BARD穿刺活检患者,其活检成功率分别为100%及85.4%,病理符合率分别为99.9%及8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默通旋切组与BARD活检组发生出血、血肿、皮肤破损、皮下淤斑、病灶残留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6%和35.4%,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临床触诊阴性病灶进行超声引导麦默通旋切系统优于BARD活检针,具有微创、安全的特点,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更高,病理符合率大,并发症轻,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 BARD穿刺针活检 乳腺病灶 活体组织检查
下载PDF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切除的适应证选择及预后 被引量:7
15
作者 钟宇新 宣立学 +3 位作者 裴炜 王翔 刘鸿章 王仲照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切除的适应证选择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2007年12月190例女性209个经金属线定位切除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临床资料,在未知病理诊断的情况下复阅乳腺钼靶片,根据BI-RADS第四版标准分类,... 目的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定位切除的适应证选择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3月~2007年12月190例女性209个经金属线定位切除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临床资料,在未知病理诊断的情况下复阅乳腺钼靶片,根据BI-RADS第四版标准分类,计算各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并对归并后的良、恶性倾向组的阳性预测值行χ2检验。结果190例共接受209个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定位切除,54例55个病灶为恶性,阳性预测值为26.3%(55/209),BI-RADS2、3、4和5类病灶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0/21)、5.3%(4/76)、27.0%(20/74)和81.6%(31/38),恶性倾向组的阳性预测值45.5%(51/112)显著高于良性倾向组的4.1%(4/97)(χ2=45.973,P=0.000)。190例中位随访时间59个月(1~118个月)。55个恶性病灶中,0期和Ⅰ期乳腺癌共45个(81.8%),除1例Ⅲ期患者术后出现对侧淋巴结转移外,其余患者无病生存。结论对于BI-RADS4类和5类病灶应积极行定位切除活检,而BI-RADS2类和3类病灶则以定期随诊为主。经定位切除确诊的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癌绝大部分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定位切除 乳腺肿瘤 金属线定位 早期乳腺
下载PDF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及其定位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蒋博 刘万花 +4 位作者 唐小琦 何杰 张亚男 金爱萍 杨小庆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其定位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3年4月-2008年10月对门诊及体检者行FFDM的20 000余例中遇到的乳腺病变建立病理结果与影像表现数据库,得到257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全部病例... 目的:探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FFDM)及其定位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03年4月-2008年10月对门诊及体检者行FFDM的20 000余例中遇到的乳腺病变建立病理结果与影像表现数据库,得到257例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全部病例采用平板2000 D FFDM机检查,体位常规采用头尾位、侧斜位,必要时加摄侧位及局部点片。257例临床未触及包块的乳腺病灶均行术前定位。结果:(1)良性病变179例,恶性病变78例。(2)179例良性病灶中,单纯钙化占68.16%;78例恶性病灶中,单纯钙化占57.69%,且其中以簇状钙化占比最高,为66.67%。(3)FFDM对触诊阴性乳腺癌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8.46%、79.89%和82.49%。结论:FFDM及其术前定位技术对触诊阴性乳腺病灶的检出及指导外科手术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灶 触诊阴性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 术前定位
下载PDF
真空辅助旋切活检与开放切除活检在临床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2
17
作者 何俊玲 罗华 +6 位作者 杨慧芬 胡祖健 苏昆仑 杨欧欧 刘玲琳 蓝天 徐海滨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871-874,共4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被发现。NPBL是指通过彩色超声、X线、MRI等检查发现而临床体检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500000例NPBL被发现。另据统计在NPB...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nonpalpablebreastlesion,NPBL)被发现。NPBL是指通过彩色超声、X线、MRI等检查发现而临床体检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有500000例NPBL被发现。另据统计在NPBL中约有27%为恶性病变。随着超声高频探头及乳腺全容积成像在乳腺检查中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发现了许多NPB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临床触诊 切除活检 应用 NPBL 旋切 真空 超声高频探头
下载PDF
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在乳腺病灶鉴别诊断及肿瘤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9
18
作者 王艳 游岚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737-2740,共4页
目的探索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在乳腺病灶鉴别诊断及肿瘤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乳腺肿块患者64例,入院后均行超声自动容积成像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检查,将患者分为乳腺癌组和良性肿块组。比较超声造影... 目的探索乳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在乳腺病灶鉴别诊断及肿瘤TNM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乳腺肿块患者64例,入院后均行超声自动容积成像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检查,将患者分为乳腺癌组和良性肿块组。比较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乳腺良恶性肿瘤血流检出率,分析诊断乳腺癌TNM分期与病理分期的符合率,评估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全容积超声成像、二者联合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乳腺癌组造影后周边血流、内部血流检出率均明显高于良性肿块组(P<0.05)。所有乳腺癌TNM分期中,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病理符合率是58.82%,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与病理符合率是85.29%,两者具体统计学差异(P<0.05)。二者联合成像的特异度显著高于单独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自动容积成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Kappa最高,病理判断一致性最好。结论超声自动容积成像和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能准确客观地提供乳腺癌血管生成水平和病灶的结构变化,有助于乳腺癌的临床诊断。联合应用的灵敏度和病理结果一致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容积成像 超声造影微血管成像 乳腺病灶 鉴别诊断 肿瘤TNM分期
下载PDF
0.4T全开放式和1.5T MR引导下乳腺病灶徒手穿刺定位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庆 庄治国 +3 位作者 许建荣 华佳 张丹丹 李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目的评估EMT-100辅助下0.4T全开放式MR引导与1.5T MR引导乳腺病灶两种徒手穿刺定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2例EMT-100辅助下0.4T全开放式MR引导以及43例1.5T MR引导乳腺病灶两种徒手穿刺定位法的定位准确性及手术耗时。结果 ... 目的评估EMT-100辅助下0.4T全开放式MR引导与1.5T MR引导乳腺病灶两种徒手穿刺定位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2例EMT-100辅助下0.4T全开放式MR引导以及43例1.5T MR引导乳腺病灶两种徒手穿刺定位法的定位准确性及手术耗时。结果 322例采用0.4T MR引导下穿刺定位法患者中294例(91.3%)定位成功,26例(8.1%)定位失败,手术耗时16~52 min(平均(28.20±6.11)min;43例采用1.5T MR引导下穿刺定位法患者中40例(93%)定位成功,1例(2.3%)定位失败,手术耗时8~46 min,平均(17.19±6.64)min;两者定位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179);1.5T MR引导手术耗时明显短于0.4T MR引导(P<0.01)。结论两种MR引导下乳腺病灶徒手穿刺定位法定位准确性均高,手术时间短,并可定位靠近腋尾区、乳晕区及胸壁的特殊区域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引导 徒手穿刺 低场强全开放磁共振 乳腺病灶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旋切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23
20
作者 黄恒 刘付霖 +3 位作者 米明 谭志汉 林春妙 龙志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乳腺病灶的女性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予以确诊且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手术结果、病理诊断及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旋切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患有乳腺病灶的女性患者,均经超声诊断予以确诊且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探讨触诊阴性乳腺病灶手术结果、病理诊断及随访结果。结果:72例患有乳腺病灶患者共有107个病灶,3例局部血肿,经抽吸处理后消退;平均旋切次数(17.32±1.05)次,平均手术时间(18.45±0.36)min,平均出血量(7.63±0.24)m L;病理诊断为不典型增生17例,乳腺纤维瘤35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例,乳腺腺病16例,浸润性导管癌1例,乳腺脂肪瘤1例,病理诊断阳性率为100%;本组随访率为83.57%,触诊无异常,伤口愈合良好,无复发、感染及其他并发症,切口瘢痕不明显,超声复查手术区可见低回声术后改变。结论: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具有损伤小及安全性高等显著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麦默通微创旋切 超声引导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