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03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STC1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戴泽华 侯净 倪青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84-288,共5页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可根据其不同分子指标表达分为4种分子亚型,具有不同的组织学、临床行为和预后特征。锡钙素-1(STC1)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激素,目前已被证实可调节钙和磷酸盐的稳... 乳腺癌是目前全球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可根据其不同分子指标表达分为4种分子亚型,具有不同的组织学、临床行为和预后特征。锡钙素-1(STC1)是一种分泌型糖蛋白激素,目前已被证实可调节钙和磷酸盐的稳态,STC1在哺乳动物的各种组织中表达,并参与多种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TC1在多种不同类型的肿瘤中起致癌作用。为了进一步理清STC1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通过大量文献阅读及总结,总结分析了STC1与乳腺癌现有的研究数据,探索STC1与乳腺癌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等一系列的相关证据,并讨论其在乳腺癌各亚型中的潜在作用,为今后的研究找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锡钙素-1 乳腺癌化疗耐药 乳腺癌预后
下载PDF
分子分型在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中的差异及其与X线征像关系研究
2
作者 张文婷 姚远 周炜根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目的 探讨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及分子分型差异、X线征象与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纳入372例乳腺X线表现为肿块型或非肿块型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其中肿块型共210例,非肿块型共162例,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及分子分型差异、X线征象与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 纳入372例乳腺X线表现为肿块型或非肿块型并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资料,其中肿块型共210例,非肿块型共162例,回顾分析两组临床及分子分型差异及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X线征象差异。结果非肿块型病灶发生于相对低龄者,非浸润性癌占比高;肿块型患者相对高龄,以浸润性癌占比更高。Luminal B型多见于肿块型,Luminal HER-2型多见于非肿块型。不同分子分型的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特征如肿块是否伴随不对称及非肿块型乳腺癌的影像特征如结构扭曲、钙化等征象发生率、钙化形态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肿块型及非肿块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不同,部分X线征象与肿瘤分子分型有关,对治疗方案选择、预后判断等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块型乳腺癌 非肿块型乳腺癌 乳腺X线摄影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分子分型
下载PDF
1例双侧乳腺癌不同术式后保留PICC患者的护理
3
作者 王童语 林琴 +3 位作者 李旭英 袁忠 宋小花 刘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64,共4页
总结1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侧乳房重建术患者成功保留患肢PICC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多学科评估保留PICC的利弊,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综合护理方案;加强对症管理、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康复;强化延续护理。结果患者... 总结1例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右侧乳房重建术患者成功保留患肢PICC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包括术前多学科评估保留PICC的利弊,制定和实施周密的综合护理方案;加强对症管理、康复锻炼,加强营养支持及心理康复;强化延续护理。结果患者术后住院18 d,切口愈合好,携带PICC出院。出院后继续相关治疗至治疗结束拔除PICC,共留置338 d(入院前留置128 d,住院期间留置85 d,出院后留置125 d),未发生PICC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乳房重建 静脉血栓 外科护理
下载PDF
circ0000799经miR-1287-5p/GPX4轴调控铁死亡促进三阴乳腺癌脑转移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庆 宋彩露 +2 位作者 刘凌蕊 许嫒淇 莫运仙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索circ0000799经miR-1287-5p/GPX4轴对铁死亡促进三阴乳腺癌脑转移的影响机制。方法检测circ0000799在乳腺癌细胞系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沉默亲代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子代脑转移细胞MDA-MB-231-BM中circ0000799的表达。... 目的探索circ0000799经miR-1287-5p/GPX4轴对铁死亡促进三阴乳腺癌脑转移的影响机制。方法检测circ0000799在乳腺癌细胞系及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沉默亲代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和子代脑转移细胞MDA-MB-231-BM中circ0000799的表达。比较各组细胞生长、侵袭能力、脑转移结节数目。使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circ0000799、miR-1287-5p、GPX4调控关系。检测circ0000799对铁死亡相关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GPX4)表达和总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比的影响。结果与人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或癌旁组织比较,circ0000799在三阴乳腺癌细胞系及乳腺癌组织中上调,且在子代三阴乳腺癌细胞系及脑转移灶中上调最为显著(P<0.05)。与sh-circCTR组比较,sh-circ0000799组细胞生长、侵袭能力降低(P<0.05)。sh-circCTR组、sh-circ0000799组、sh-circ0000799+RSL3组脑转移结节数量依次降低(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circ0000799可与miR-1287-5p相互作用,miR-1287-5p可与GPX4相互作用。与sh-circCTR组比较,sh-circ0000799组miR-1287-5表达增加,总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和GPX4表达降低(P<0.05)。与miR-CTR组比较,miR-1287-5p组GPX4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circ0000799在三阴乳腺癌中高表达且可能通过miR-1287-5p/GPX4轴促进三阴乳腺癌脑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脑转移 circ0000799 铁死亡 miR-1287-5p/GPX4
下载PDF
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穆玉晶 孔健达 +1 位作者 汪唐顺 史晓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941-947,共7页
乳腺癌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放化疗耐药导致癌症复发与转移,研究发现,乳腺癌复发转移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相关,肿瘤内的乳腺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且对传统放化疗具有一定抵抗性。而乳腺癌干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生物... 乳腺癌患者死亡率较高的主要原因为放化疗耐药导致癌症复发与转移,研究发现,乳腺癌复发转移与乳腺癌干细胞的存在相关,肿瘤内的乳腺癌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且对传统放化疗具有一定抵抗性。而乳腺癌干细胞相关的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可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有力依据。目前已知乳腺癌干细胞与Wnt/β-catenin、Notch、NRF2、PI3K/AKT/mTOR和Hedgehog/Sonic Hedgehog等信号通路相关并有CD24、CD44、CD49、钙黏蛋白3、CD133、EpCAM、Erbb2/HER-2、CXCR1等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及信号通路有望用作生物标记,作为乳腺癌诊疗、复发进展及转移倾向性等方面的标志,但在未来研究中仍存在一定挑战。因此,综述与乳腺癌干细胞相关信号通路和生物标志物并进行展望,以期为乳腺癌治疗药物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癌干细胞 信号通路 细胞标志物 靶向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不同厚度补偿膜对乳腺癌放疗剂量的影响探讨
6
作者 柴金旭 杨典华 李俊彪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3期61-6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补偿膜对乳腺癌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靶区包括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设计中在胸壁表面先后添加0.5 cm和1.0 cm厚紧贴患者体表的虚拟等效组织补偿膜,比较... 目的探讨不同厚度补偿膜对乳腺癌放疗剂量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靶区包括胸壁和锁骨上区,放疗设计中在胸壁表面先后添加0.5 cm和1.0 cm厚紧贴患者体表的虚拟等效组织补偿膜,比较两种厚度补偿膜时乳腺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分布和加速器跳数。结果两种厚度补偿膜时乳腺癌放疗计划中的靶区覆盖率、靶区均匀性指数、靶区最大剂量、靶区最小剂量、靶区平均剂量等剂量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0.5 cm厚度补偿膜时加速器跳数为(113.64±11.73)次,1.0 cm厚度补偿膜时加速器跳数为(125.83±12.52)次,两者比较存在差异(P<0.05)。结论不同厚度补偿膜对乳腺癌放疗计划中的剂量分布无明显影响,但是1.0 cm厚度补偿膜时,可能导致放疗时间和成本增加。因此,在制定放疗计划时,应综合考虑患者情况和资源可用性,选择合适的补偿膜厚度,以达到最佳的放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 放疗剂量 补偿膜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术后内分泌治疗致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治进展
7
作者 杜益维(综述) 马建婷(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5-69,共5页
据2021年世界范围的癌症数据统计[1],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乳腺癌手术后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2]指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据2021年世界范围的癌症数据统计[1],乳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第1位。乳腺癌手术后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辅助治疗方式。《乳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2]指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或)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阳性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术后应进行内分泌治疗,原则:①绝经前患者首选选择性雌激素受体拮抗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antagonist,SERM),包括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和枸橼酸托瑞米芬;②中高复发风险的绝经前患者,推荐在辅助内分泌治疗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5年后仍未绝经,延长药物使用时间至10年,若用药期间绝经可改为芳香化酶抑制剂(aromatase inhibitor,AI);③绝经后患者优先选择AI;④不能耐受AI的绝经后患者可选择SERM[2]。ER主要分为ERα、ERβ和膜G蛋白偶联ER(GPER,也称GPR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内分泌治疗 子宫内膜病变 乳腺癌手术 浸润性乳腺癌 他莫昔芬 孕激素受体 雌激素受体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癌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型的分析
8
作者 连婧 黄莉 +2 位作者 步鹏 苏红 郗彦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的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分型标准,为完善TNBC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AR、CD8、FOXC1的表达对TNBC进行分型,比较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的三阴型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分型标准,为完善TNBC分型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根据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标志物AR、CD8、FOXC1的表达对TNBC进行分型,比较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差异。结果93例TNBC中腔面雄激素受体型23例(24.7%),免疫调节型24例(25.8%),基底样免疫抑制型39例(42.0%),间充质型7例(7.5%)。TNBC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pT分期(P=0.030)、组织学分级(P<0.001)、肿瘤间质淋巴细胞浸润模式(P<0.001)、PD-L1(P<0.001)、HER2低表达(P=0.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各亚型间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层生存分析:亚型间pT1分期的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均为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NBC基于组织学、免疫组化分型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差异,有望替代复杂基因表达谱分型,为TNBC分型和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三阴型乳腺癌 分型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益气小复方通过下调lncRNA HCP5表达增强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对顺铂敏感性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吴晶晶 王铮 +4 位作者 马丽娜 王冰 仲芫沅 叶媚娜 陈红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1期57-65,共9页
目的探讨益气小复方增强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顺铂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顺铂(0、2、4、8、16、32、64 mg/L)分别作用于MDA-MB-231野生、耐药细胞株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鉴定耐药细胞... 目的探讨益气小复方增强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顺铂敏感性的可能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顺铂(0、2、4、8、16、32、64 mg/L)分别作用于MDA-MB-231野生、耐药细胞株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鉴定耐药细胞株的顺铂耐药性。上述梯度浓度的顺铂及顺铂加固定浓度(5mg/L)益气小复方分别作用于野生、耐药细胞株及长链非编码RNA人源组织相容性白细胞抗原复合物P5(LncRNAHCP5)基因过表达、敲减的野生、耐药细胞株,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检测HCP5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DA-MB-231耐药细胞株较野生细胞株顺铂耐药指数为42.4。益气小复方同顺铂联用较单独使用顺铂,对耐药细胞株的增殖抑制率及诱导细胞凋亡比率均有提高(P<0.05)。MDA-MB-231耐药细胞株较野生细胞株,lncRNAHCP5、p-Akt蛋白表达升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0.05);益气小复方可降低MDA-MB-231耐药细胞株lncRNA HCP5、p-Akt蛋白表达,提高PTEN蛋白表达(P<0.05)。结论益气小复方可能通过下调lncRNAHCP5表达而升高PTEN蛋白表达、降低p-Akt蛋白表达,进而增强MDA-MB-231耐药细胞株对顺铂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益气小复方 顺铂耐药 中药 黄芪多糖 作用机制
原文传递
乳腺癌病人社交焦虑和病耻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间的中介作用
10
作者 王影 朱振华 +6 位作者 张蕊馨 刘安诺 徐筱倩 马秀娟 金玉茹 翟井飞 张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1-576,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社交焦虑和病耻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间的作用机制,为乳腺癌病人孤独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安徽省8所医院就诊的乳腺癌病人3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交焦虑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 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社交焦虑和病耻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间的作用机制,为乳腺癌病人孤独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在安徽省8所医院就诊的乳腺癌病人32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交焦虑量表、社会影响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孤独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乳腺癌病人社交焦虑、病耻感、家庭关怀度、孤独感总分分别为(11.72±5.33)分、(59.51±12.98)分、(6.84±3.67)分、(49.20±9.14)分。乳腺癌病人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呈负相关(P<0.05),社交焦虑、病耻感与孤独感呈正相关(均P<0.05)。社交焦虑和病耻感在家庭关怀度与孤独感间起中介作用。结论:乳腺癌病人家庭关怀度可通过社交焦虑和病耻感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孤独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孤独感 社交焦虑 病耻感 家庭关怀度 影响因素 中介作用
下载PDF
GPX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李贺 赵艳春 +5 位作者 韩建军 卓见 戴璐娴 盛安康 姚汉玉 刘伟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848-856,共9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免疫组化实验和临床队列研究,探讨GPX8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我们从UCSC Xena数据库中获取了癌症患者的GPX8基因表达、RNAseq、DNA甲基化、生存期、表型、干性分数和临床信息数据,并进...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免疫组化实验和临床队列研究,探讨GPX8在乳腺癌中的差异表达、诊断和预后价值。方法:我们从UCSC Xena数据库中获取了癌症患者的GPX8基因表达、RNAseq、DNA甲基化、生存期、表型、干性分数和临床信息数据,并进行了Kaplan-Meier生存预后分析和甲基化水平探索。利用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评估了乳腺癌中GPX8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并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分析了受GPX8影响的潜在功能通路。对125例乳腺癌患者癌组织样本进行了GPX8的免疫组化染色、HE染色,并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分析。采用Chi-square检验和Cox回归分析了GPX8在不同亚组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基因表达谱交互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on analysis,GEPIA)和TIMER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的GPX8 mRNA表达在癌组织中较高,且预后存在明显差异。GPX8主要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呈阳性定位,各组间GPX8蛋白表达有显著差异。在TIMER数据库中GPX8 mRNA表达与CD8^(+)T、B细胞、NK、Treg细胞浸润负相关,在临床队列中与TNM分期、T分期和分子亚型相关,其中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GPX8和TILs表达水平负相关。GPX8 mRNA过表达可预测乳腺癌患者总生存期的降低。GPX8高表达的患者总生存率显著降低,且死亡风险增加。结论:GPX8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具有显著差异,因此可作为有效的临床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GPX8 预后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三阴性乳腺癌
下载PDF
基于对比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预测乳腺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
12
作者 李永 崔书君 +2 位作者 杨飞 张凡 殷晓霞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目的:基于对比增强CT开发用于预测乳腺癌(B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新型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10名非特殊浸润性BC患者(训练集:147名,验证集:63名),使用P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患者对比增强CT图像中的高维影像组学特... 目的:基于对比增强CT开发用于预测乳腺癌(BC)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水平的新型影像组学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210名非特殊浸润性BC患者(训练集:147名,验证集:63名),使用P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患者对比增强CT图像中的高维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斯皮尔曼相关系数和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逐步筛选。筛选后的最优特征通过非线性支持向量机(NLSVM)方法在训练集中开发了影像组学模型,并在验证集中对模型的判别能力进行验证。之后利用沙普利加和解释(SHAP)算法对模型进行全局解释与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4(95%CI:0.762~0.886)和0.766(95%CI:0.624~0.909),影像组学模型有3个正向影响特征与4个负向影响特征,其中log-sigma-5-0-mm-3D_firstorder_Maximum对模型的影响力最大,其值越大时,模型输出SHAP值越小。结论:基于对比增强CT的影像组学模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在治疗前准确预测BC患者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水平,促进BC患者的个性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乳腺癌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下调METTL5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抑制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
13
作者 吴坤琳 严乾壹 +2 位作者 王德星 缪秀英 张惠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1,共7页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5(methyltransferase-like 5,METTL5)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ETTL5的表达情况。用靶向METTL5的s...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5(methyltransferase-like 5,METTL5)在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中的作用和潜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METTL5的表达情况。用靶向METTL5的shRNA(shRNA-METTL5)转染TNBC细胞后,用CCK-8、集落形成、伤口愈合以及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迁移与侵袭,Western blot检测Wnt/β-catenin信号关键蛋白的表达。构建异种移植瘤模型,验证敲降METTL5对TNBC细胞在体内生长以及Wnt/β-catenin信号活性的影响。结果METTL5在TNBC肿瘤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P<0.01)。敲降METTL5可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降低了Wnt/β-catenin信号分子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7的表达(均P<0.01)。体内实验显示,敲降METTL5减缓了移植瘤生长和Wnt/β-catenin信号活性。结论敲降METTL5能抑制TNBC细胞的增殖、迁移与侵袭,其作用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甲基转移酶5 m6A甲基化 WNT/Β-CATENIN 增殖 迁移 侵袭
下载PDF
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耳穴磁疗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
14
作者 张敏 张敏依 +2 位作者 孙莉 王聪 范海青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69-674,共6页
目的观察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耳穴磁疗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乳腺癌手术的心肾不交证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 目的观察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thought induction psychotherapy,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耳穴磁疗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情绪状态和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乳腺癌手术的心肾不交证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和耳穴磁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TIP睡眠调控技术,每天1次,从术前1 d开始治疗至术后3 d。观察两组术前和术后3 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以及15项恢复质量评分(quality of recovery-15,QoR-15)。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各因子评分,SAS、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SAS、SD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1、3 d QoR-15评分升高(P<0.05);与术前1 d比较,研究组术后1 d、3 d QoR-15评分降低(P<0.05);与术后1 d比较,研究组术后3 d QoR-15评分升高(P<0.05)。结论TIP睡眠调控技术联合耳穴磁疗可以减轻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障碍,降低焦虑和抑郁水平,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失眠 低阻抗意念导入疗法 耳穴磁疗 睡眠质量 恢复质量
下载PDF
奥氮平对乳腺癌相关巨噬细胞增殖与分化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孟娟 李东辉 +2 位作者 高元慧 刘梅 李建旺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2期341-346,共6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乳腺癌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建立THP-1与MDA-MB-231共培养组,用CCK-8法检测奥氮平处理后的THP-1单独组、共培养组中... 目的探讨奥氮平对乳腺癌细胞共培养体系中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THP-1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THP-1细胞、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建立THP-1与MDA-MB-231共培养组,用CCK-8法检测奥氮平处理后的THP-1单独组、共培养组中THP-1的活性变化;用qRT-PCR法检测奥氮平对佛波酯诱导的THP-1单独组、共培养组中THP-1表面分子CD68、CD80、CD163的表达,以及炎症因子IL-1β、IL-6、IL-12、TGF-α、TGF-β和IL-10的表达,同时进一步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相关miRNA分子miRNA9、miRNA155和miRNA34a的表达。结果奥氮平能抑制THP-1单独组和共培养组中THP-1的增殖活性(P<0.05);在佛波酯诱导THP-1向巨噬细胞分化的研究中,奥氮平能够显著提高THP-1单独组CD68分子的表达(P<0.05),而在共培养组中CD68、CD80、CD163的表达则均显著升高(P<0.05)。在THP-1单独组中,奥氮平仅能够促进IL-12的表达;在共培养组中,奥氮平使CCL2、CXCL10、IL-1β、IL-10、IL-6、IL-12、TNF-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巨噬细胞分化相关miRNA的研究中,在奥氮平作用下,THP-1单独组中miR155和Let7c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miR146、miR9和miR34a的表达变化无差异;在与MDA-MB-231共培养条件下,miR34a和Let7c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肿瘤细胞存在的情况下,奥氮平可参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面分子、炎症因子以及巨噬细胞极化相关miRNA分子表达的调节,这为进一步利用奥氮平治疗乳腺癌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乳腺癌 急性髓系白血病THP-1细胞 增殖 分化
原文传递
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表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及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16
作者 孙喜燕 宁伟 +2 位作者 王谦 胡潺潺 邸海燕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并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确诊为单侧单发乳腺癌患... 目的探讨超声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ALNM)的临床价值并分析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于河北省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确诊为单侧单发乳腺癌患者249例,手术治疗前均接受ABVS检查,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ALNM组98例和无ALNM组151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ABVS超声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BVS超声参数对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ALNM组相比,ALNM组肿瘤最大径更大,肿瘤距乳头距离更近,肿瘤边缘不光整、内部回声不均匀、冠状面汇聚征比例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在年龄、绝经、病理分级、分子分型以及肿瘤位置、形态、微钙化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距离、有冠状面汇聚征是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距离、有冠状面汇聚征单独预测及三者联合预测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3、0.605、0.628、0.809,三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70.68%,特异度为83.04%。结论ABVS超声参数有助于预测单侧单发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前是否发生ALNM,肿瘤最大径、肿瘤距乳头距离、有冠状面汇聚征是发生ALNM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三者联合可提高乳腺癌患者发生ALNM风险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 腋窝淋巴结转移 冠状面汇聚征 距乳头距离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及机制
17
作者 司运辉 蒋凯 +2 位作者 钱立全 陈永顺 别会杰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18-924,共7页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c)调节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周期蛋白B1(CCNB1)/Polo样激酶1(PLK1)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Auc低、中、高浓度组(Auc-L、Auc-M、Auc-H组...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c)调节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周期蛋白B1(CCNB1)/Polo样激酶1(PLK1)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以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Auc低、中、高浓度组(Auc-L、Auc-M、Auc-H组,20、40、80μmol/L的Auc),Auc-H+pcDNA-NC组(80μmol/L的Auc+转染pcDNA-NC质粒),Auc-H+pcDNA-CDK1组(80μmol/L的Auc+转染pcDNA-CDK1质粒),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侵袭、迁移能力,凋亡情况及周期分布,凋亡、上皮-间充质转化(EMT)、CDK1/CCNB1/P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以BALB/c裸鼠为对象,通过皮下接种MCF-7细胞悬液建立移植瘤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Auc组(每组12只),检测各组裸鼠肿瘤体积、质量及肿瘤组织中CDK1/CCNB1/PLK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细胞相比,Auc各浓度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增殖率、细胞侵袭数、划痕愈合率、G1/G0期和S期细胞占比以及B细胞淋巴瘤2(Bcl-2)、神经钙黏素、纤维连接蛋白、CDK1、CCNB1、PLK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G2/M期细胞占比以及Bcl-2相关X蛋白、上皮钙黏素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呈浓度依赖性(P<0.05);与Auc-H+pcDNA-NC组细胞相比,Auc-H组细胞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uc-H+pcDNA-CDK1组细胞上述指标则显著逆转(P<0.05)。与对照组裸鼠相比,Auc组裸鼠肿瘤体积、质量以及肿瘤组织中CDK1、CCNB1、PLK1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Auc能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诱导细胞周期阻滞,抑制EMT进程,该作用可能与抑制CDK1/CCNB1/PLK1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珊瑚苷 乳腺癌 恶性生物学行为 CDK1/CCNB1/PLK1信号通路
下载PDF
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的3D-QSAR模型构建及分子设计
18
作者 陈艳 冯惠 +1 位作者 冯长君 堵锡华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为了获得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对18个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_(50))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14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用于构建3D-QSAR模型,其余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测试集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所... 为了获得较高抗乳腺癌活性的新型化合物,对18个新型查尔酮衍生物抗乳腺癌活性(pIC_(50))进行了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研究。其中14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用于构建3D-QSAR模型,其余化合物(含模板分子)作为测试集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所建3D-QSAR模型的交叉验证系数R^(2)_(CV)为0.569,非交叉验证系数R^(2)为0.974,说明所建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该模型中立体场、静电场对pIC_(50)的贡献分别为58.8%和41.2%,表明影响该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取代基的疏水性、空间位阻和电荷分布。通过对模型的分析,设计了5个具有较高pIC_(50)的新化合物,有待通过后续医学实验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查尔酮衍生物 乳腺癌活性 三维定量构效关系 分子设计
下载PDF
临床护士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邵文倩 钱金平 徐伟民 《护士进修杂志》 2024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调查安徽省临床护士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864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意识量表、健康信念量表、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和乳腺癌筛查保护... 目的调查安徽省临床护士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9-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864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乳腺癌意识量表、健康信念量表、护士组织支持感量表和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864名临床护士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总分为(53.51±6.87)分,条目均分为(3.15±0.40)分。乳腺癌意识得分、健康信念得分、护士组织支持感得分与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得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64、0.362、0.178,均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亲属是否患乳腺癌、乳腺癌意识、健康信念和护士组织支持感是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的影响因素,共解释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总变异的19.8%。结论临床护士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医院管理者应注重提高临床护士乳腺癌预防意识,改善健康信念水平,给予临床护士充足的组织支持,进而提高其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临床护士 乳腺癌筛查保护动机 乳腺癌意识 健康信念 护士组织支持
下载PDF
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王丽丽 许妍 +1 位作者 栗文菊 胡金龙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4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194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措施。比较... 目的:探讨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1日~2023年6月30日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194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措施。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肘关节及WHO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心理困扰温度计(DT)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康复治疗综合干预对乳腺癌放疗患者心理健康、术后康复及预后具有积极影响,可改善肩关节、肘关节及睡眠质量评分,减轻患者心理困扰,提高术后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疗 个性化康复治疗 综合干预 睡眠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