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RK/NF-κB通路探讨苦杏仁苷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
1
作者 章阳 刘晖杰 +1 位作者 曹立功 许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因子(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紫杉醇组(10μg/ml)、苦杏仁苷低剂量组(20μg/ml)、苦杏仁苷高剂量组(40μ... 目的探讨苦杏仁苷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核因子(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乳腺癌MDA-MB-231细胞随机分成对照组、紫杉醇组(10μg/ml)、苦杏仁苷低剂量组(20μg/ml)、苦杏仁苷高剂量组(40μg/ml);以上各组每孔设6个平行样,培养72 h。实验结束后,噻唑蓝(MTT)法测定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水平,Transwell小室测定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印迹法测定乳腺癌MDA-MB-231细胞ERK、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紫杉醇组、苦杏仁苷低、高剂量组光密度(OD)值、细胞存活率、穿膜数、ERK、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紫杉醇组比较,苦杏仁苷低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升高(P<0.05),苦杏仁苷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与苦杏仁苷低剂量组比较,苦杏仁苷高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降低(P<0.05)。结论苦杏仁苷能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其机制可能与苦杏仁苷抑制ERK、NF-κB mRNA和蛋白表达进而抑制ERK/NF-κB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核因子-κB通路 苦杏仁苷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下载PDF
过表达lncRNA LINC00886靶向调控miR-451a影响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
2
作者 高建朝 张京力 +6 位作者 张志生 李晓霞 马科 冯志林 周海丰 王展海 梁晚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2593-2600,共8页
目的:探究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886通过调控微小RNA-451a(miR-451a)对乳腺癌(BC)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2A)和4种BC细胞系(HCC1937、SUM159、SK-BR-3和MDA-... 目的:探究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LINC00886通过调控微小RNA-451a(miR-451a)对乳腺癌(BC)MDA-MB-231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人乳腺上皮细胞系(MCF-12A)和4种BC细胞系(HCC1937、SUM159、SK-BR-3和MDA-MB-231)中lncRNA LINC00886、miR-451a表达。将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LINC00886-NC组、LINC00886组、LINC00886+miR-NC组、LINC00886+miR-451a组。qRT-PCR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lncRNA LINC00886、miR-451a表达水平;克隆形成实验和EdU染色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Transwell小室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分别用来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侵袭、迁移;蛋白印迹法检测MDA-MB-231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lncRNA LINC00886与miR-451a的靶向关系。结果:与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2A相比,BC细胞系中lncRNA LINC00886表达水平降低,miR-451a表达水平升高(P<0.05);过表达lncRNA LINC00886可升高MDA-MB-231细胞凋亡率、Bax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降低miR-451a表达、集落形成数、EdU阳性细胞百分比、侵袭细胞数、迁移率以及PCNA、Bcl-2、MMP-2、MMP-9蛋白表达(P<0.05);上调miR-451a表达可减弱lncRNA LINC00886过表达对MDA-MB-231细胞的影响(P<0.05);lncRNA LINC00886可靶向调控miR-451a表达。结论:过表达lncRNA LINC00886可通过靶向抑制miR-451a表达促进MDA-MB-231细胞凋亡并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0886 微小RNA-451a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Genistein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范盼红 赵文月 +3 位作者 邹佳芮 马威 张晴晴 李连宏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73-877,共5页
目的探讨Genistein对高侵袭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Genistein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结合Western blot检测Genistein作用前后细胞内... 目的探讨Genistein对高侵袭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实验和流式细胞技术研究Genistein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结合Western blot检测Genistein作用前后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变化,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 CCK-8实验结果显示:Genistein处理乳腺癌MDA-MB-231细胞24-h,可明显抑制癌细胞增殖,IC50为18.7μmol/L。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显示:经相同处理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处于S期的比例显著下降。细胞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结果显示:随着Genistein浓度的增加,侵袭和迁移的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 结果显示:Genistein处理后可降低MMP-2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论 Genistein可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降低其侵袭和迁移能力,其可能的机制是降低乳腺癌MDA-MB-231细胞MMP-2和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STEIN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晋雯 孔令英 +1 位作者 张小容 杨丽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3年第9期1-4,25,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乳腺癌 MDA-MB-231 细胞进行培养.传至5~6代,细胞生长状态稳定后,收集人乳腺癌 MDA-MB-231细胞...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人乳腺癌 MDA-MB-231 细胞进行培养.传至5~6代,细胞生长状态稳定后,收集人乳腺癌 MDA-MB-231细胞用于MTT实验.采用MTT法检测 5 组(阴性对照组、rh-EPO A 组、rh-EPO B组、rh-EPO C 组和rh-EPO D 组)MDA-MB-231细胞增殖的情况.用10 μmol·L-1p38MAPK抑制剂SB203580、ERK抑制剂U0126、JNK抑制剂SP600125和NF-κB 抑制剂PDTC预处理人乳腺癌 MDA-MB-231 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经100、200、300和400 U·mL-1的rh-EPO(PDTC+EPO 组、SB203580+EPO 组、SP600125+EPO组和U0126+EPO组)诱导后细胞增殖的情况.结果 阴性对照组、rh-EPO A 组、rh-EPO B组、rh-EPO C 组和rh-EPO D 组 72 h PI值分别为:1.000 0±1.000 0、1.231 8±0.133 0、1.323 9±0.136 0、1.351 7±0.146 0和1.423 1±0.084 0;96 h PI值分别为:1.000 0±1.000 0、1.352 5±0.036 0、1.359 7±0.112 0、1.387 2±0.063 0和1.410 8±0.060 0.rh-EPO A 组、rh-EPO B组、rh-EPO C 组和rh-EPO D 组 72、96 h PI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TC+EPO 组、SB203580+EPO 组72、96 h PI值均较EPO组明显降低(均P<0.05),SP600125+EPO组、U0126+EPO组72、96 h PI值与EPO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rh-EPO可能是通过NF-κB、MAPK传导通路发挥效应,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细胞增殖 传导通路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山慈菇水煎剂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牛晓雨 王璐 +3 位作者 孙放 龚永杰 郭淳 胡秀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7-200,共4页
目的探讨山慈菇水煎剂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观察药物处理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山慈菇水煎剂对MDA-MB-231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应用荧光显微镜观... 目的探讨山慈菇水煎剂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凋亡和迁移的影响。方法运用MTT法观察药物处理对MDA-MB-231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山慈菇水煎剂对MDA-MB-231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应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慈菇水煎剂作用前后对MDA-MB-231凋亡情况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不同质量浓度的山慈菇水煎剂对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不同质量浓度(100、200、400、800 mg/m L)的山慈菇水煎剂作用MDA-MB-231细胞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13.34%、22.19%、37.14%、79.76%;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山慈菇水煎可以使MDA-MB-231细胞的细胞周期各个时相发生改变,G1期细胞百分数下降,G2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加;300 mg/m L和550 mg/m L的山慈菇水煎剂作用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MDA-MB-231细胞核染色质凝集,分布在细胞核的外周,为早期细胞凋亡的改变;划痕实验结果显示,300 mg/m L和550 mg/m L山慈菇水煎剂作用24 h和48 h,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划痕距离未见明显愈合。结论山慈菇水煎剂可以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并可将细胞周期阻滞在G2期,同时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并有效抑制其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慈菇水煎剂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细胞增殖周期 细胞凋亡 细胞迁移
下载PDF
复方山慈菇醇提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梁聪 李媛媛 +4 位作者 莫凡露 李丹 周逸帆 郭哲 何萍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山慈菇醇提物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和复方山慈菇醇提物组,0.1%DMSO或不同浓度的复方山慈菇醇提物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 h、48 h后,CCK-... 目的:探讨复方山慈菇醇提物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MDA-MB-23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为溶剂对照组和复方山慈菇醇提物组,0.1%DMSO或不同浓度的复方山慈菇醇提物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 h、48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33342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 V-APC/7-AAD双染色流式分析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复方山慈菇醇提物可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P<0.05),24 h、48 h的IC50分别为0.51 mg生药/mL和0.26 mg生药/mL;0.25 mg生药/mL、0.5 mg生药/mL、1.0 mg生药/mL复方山慈菇醇提物处理24 h后,Hoechst33342染色显示细胞出现凋亡样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与溶剂对照组比较,复方山慈菇醇提物可浓度依赖性地增加MDAMB-231细胞凋亡率(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与溶剂对照相比,0.5 mg生药/mL复方山慈菇醇提物组Bax、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Bcl-2蛋白表达下降(均P<0.05)。结论:复方山慈菇可体外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机制可能与其下调Bcl-2及上调Bax、Caspase-3蛋白表达而诱导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山慈菇醇提物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细胞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蒲公英提取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石珊珊 姜大庆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0年第6期61-63,共3页
目的为寻找有效治疗乳腺癌疾病和控制乳腺癌发展速度、减少手术风险、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探究蒲公英提取物(dandelion extract)对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和凋亡影响。首先,将蒲公英全草风干、研磨、水煮、... 目的为寻找有效治疗乳腺癌疾病和控制乳腺癌发展速度、减少手术风险、缓解化疗的不良反应的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探究蒲公英提取物(dandelion extract)对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抑制和凋亡影响。首先,将蒲公英全草风干、研磨、水煮、过滤等得到蒲公英的水提物。其次,将不同浓度的蒲公英提取物中药A组(5 mg/m L),中药B组(10 mg/m L),中药C组(15 mg/m L),中药D组(30 mg/m L),中药E组(45 mg/m L),中药F组(90 mg/m L)加入到MDA-MB-231细胞之后24 h、48 h、72 h后,采用CCK8、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等方法,得出了相关有效数据。数据指出,对于治疗乳腺癌疾病、控制乳腺癌发展速度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其最佳有效浓度为30mg/m L,对MDA-MB-231细胞生长抑制率达51.34%。结论我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是乳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且发病年龄越来越趋近年轻化。《中医十二经络循行》中指出,肝胆经走行经过乳房的位置,利用相关中药的消肿散结,疏肝解郁功效,对肝胆经进行速疏肝利胆等方法,可以有效治疗乳腺癌的发展。蒲公英提取物对MDAMB-231细胞有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提取物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Rb1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ROR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楠 廖莎 +4 位作者 陈璐 黄超 曹森林 范利锋 王莹 《中国药业》 CAS 2020年第2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通过干扰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ROR1)的表达来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的可行性。方法细胞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Rb1通过干扰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和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ROR1)的表达来影响乳腺癌的发生和发展的可行性。方法细胞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并根据人参皂苷Rb1的质量浓度分为空白对照组,高、中、低剂量组(240,120,60μg/m L),阳性对照组(阿霉素,75 nmol/L)。采用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ROR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细胞ROR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人参皂苷Rb1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的迁移能力显著降低,人参皂苷Rb1各剂量组具有明显的量-效关系(P<0.05),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结果基本一致(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随着人参皂苷质量浓度的增加,细胞生存率逐渐降低(P<0.05),且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结果一致(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人参皂苷Rb1各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ROR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表达量逐渐降低,量-效关系明显(P<0.05),人参皂苷Rb1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结果一致(P>0.05)。结论人参皂苷Rb1可能通过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和ROR1表达来减缓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B1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Ⅰ型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
下载PDF
CXCR4拮抗剂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萍 涂志全 +2 位作者 张莲 王甜 林峰 《中国药师》 CAS 2019年第12期2218-2223,共6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受体(CXCR4)拮抗剂(AMD3100)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设MCF10A细胞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组、氟尿嘧啶组(8.0μg·ml^-1)、CXCR4拮抗剂低、高剂量...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受体(CXCR4)拮抗剂(AMD3100)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设MCF10A细胞组、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组、氟尿嘧啶组(8.0μg·ml^-1)、CXCR4拮抗剂低、高剂量组(4.0,8.0μg·ml^-1),测定各组癌细胞的细胞活力、单克隆形成数目、细胞凋亡率、穿膜孔数,及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CXCR4、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6(caspase-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蛋白水平。结果:与MCF10A细胞组比较,MDA-MB-231细胞组吸光度(A)值、存活率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SDF^-1、CXCR4、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caspase-3、caspase-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MDA-MB-231细胞组比较,氟尿嘧啶组、CXCR4拮抗剂低、高剂量组的A值、存活率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SDF^-1、CXCR4、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caspase-3、caspase-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氟尿嘧啶组比较,CXCR4拮抗剂低剂量组的A值、存活率水平、细胞克隆形成数目、穿膜数、SDF^-1、CXCR4、VEGF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caspase-3、caspase-6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CXCR4拮抗剂高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D3100能抑制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侵袭,诱导其凋亡;其机制与AMD3100能特异性阻断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SDF^-1、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导致其SDF^-1/CXCR4信号传导受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拮抗剂 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 增殖 凋亡
原文传递
鲍鱼肽的制备及其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申如 魏配晓 +2 位作者 叶燕军 陈俊 翁武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20-125,共6页
将鲍鱼内脏进行蛋白酶解、超滤和纳滤制备鲍鱼肽,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鲍鱼肽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肽中除含有71.62%(质量分数,下同)蛋白以外,还含有3.38%碳水化合物和11.48%灰分;鲍鱼肽的分子... 将鲍鱼内脏进行蛋白酶解、超滤和纳滤制备鲍鱼肽,研究不同质量浓度鲍鱼肽对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鲍鱼肽中除含有71.62%(质量分数,下同)蛋白以外,还含有3.38%碳水化合物和11.48%灰分;鲍鱼肽的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350~1 000 Da,丰度较高的蛋白肽分子质量分布在350 Da附近,表明鲍鱼肽中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寡肽占比较高。根据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的结果,发现不同质量浓度(1、2、4、8 mg/mL)鲍鱼肽均能抑制MDA-MB-231细胞的生长增殖,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伴随鲍鱼肽质量浓度的增加,贴壁细胞数量逐渐减少,细胞变圆,且部分细胞核出现浓缩。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表明,鲍鱼肽主要将MDA-MB-231细胞阻滞在S期和G2期,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和坏死,进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因此,利用鲍鱼内脏制备的蛋白肽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辅助抗肿瘤功能性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鱼内脏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阿霉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11
作者 潘高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5期0148-0150,共3页
分析阿霉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015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NSCLC根治性放化疗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样本,通过PCR技术检测microRNA-4429水平,按照检测结果数据分析microRNA-4429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 分析阿霉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2015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NSCLC根治性放化疗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样本,通过PCR技术检测microRNA-4429水平,按照检测结果数据分析microRNA-4429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D44分子在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表面有高表达,CD24表达较低;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可有效摄取DOX,且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DOX药物对人乳癌MDA-MB-231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能够使得部分细胞出现凋亡状况。结论:DOX药物优化后对人乳癌MDA-MB-231细胞具有一定的靶向性,通过药物的局部积累提升了药物的治疗效果,能够促使肿瘤细胞的调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乳腺癌 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物学活性
下载PDF
蚊母草提取物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运动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姜思琴 田会茹 +3 位作者 傅蔚然 卓董良 吕红 付剑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1-787,共7页
目的研究蚊母草提取物(Extracts from Veronica peregrina L.,EV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VP 40、80、160、320、640 g·L^(-1)生药浓度(相当于提取物浓度0.168、0.336、0.672、1.344、2.688... 目的研究蚊母草提取物(Extracts from Veronica peregrina L.,EV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VP 40、80、160、320、640 g·L^(-1)生药浓度(相当于提取物浓度0.168、0.336、0.672、1.344、2.688 mg·mL^(-1))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计算各EVP处理组的细胞相对存活率。将MDA-MB-231细胞分为空白组、阳性对照组(BB-94组,终浓度为20 nmol·L^(-1))、EVP不同浓度组(终质量浓度为生药40、80、160 g·L^(-1)的EVP)。采用AP48 Chamber system和OrisTM细胞侵袭试剂盒分别检测EVP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鬼笔环肽(Phalloidin)染色法观察MDA-MB-231细胞骨架F-actin排列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Runx2、磷酸化Runx2(p-Runx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采用SensoLyte^(■)570 Generic MMP检测试剂盒分析MDA-MB-231细胞的MMPs活性。结果EVP的终浓度分别为生药40、80、160、320、640 g·L^(-1)时,MDA-MB-231细胞相对存活率分别为(105.63±4.62)%、(92.81±8.34)%、(103.32±17.47)%、(69.08±4.32)%、(41.82±12.63)%,低浓度EVP对MDA-MB-231细胞的生存无明显影响,后续研究中采用生药40、80、160 g·L^(-1)作为各EVP处理组的终浓度。与空白组相比,BB-94组及EVP生药40、80、160 g·L^(-1)浓度组的迁移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空白组的绝大多数细胞可突破基质胶,侵袭至中央空白处,几乎完全覆盖中央圆形无细胞区域;而BB-94组及EVP各浓度组的MDA-MB-231细胞侵袭则明显被抑制,均不能完全侵袭至中央区域,且中央无细胞区域的大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空白组MDA-MB-231细胞中,F-actin沿细胞长轴整齐排列,F-actin在细胞周边聚集成应力纤维;而BB-94组及EVP各浓度组的MDA-MB-231细胞内,F-actin均呈无规则的紊乱排列,应力纤维明显减少。与空白组相比,EVP生药40、80、160 g·L^(-1)浓度组MDA-MB-231细胞的Runx2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而p-Runx2、MMP-9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P<0.01),MMPs活性明显降低(P<0.05,P<0.01)。结论EVP可显著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体外运动能力,具有潜在的抗转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Runx2活化,进而干扰其下游MMP-9等靶基因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母草提取物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迁移 侵袭 体外运动能力 RUNX2 MMP-9
原文传递
茯苓均一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硫酸化衍生物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胡康 罗清 +4 位作者 朱晓峰 孙素红 冯国丽 刘正芸 程晓明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835-2840,共6页
SATB1在乳腺癌的侵袭转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抑制SATB1的表达能够有效地控制乳腺癌的转移。该实验从茯苓中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并制备硫酸化衍生物,筛选具有抑制SATB1表达的多糖成分。茯苓经醇提去除小分子成分,水提醇沉后得茯苓粗多糖P... SATB1在乳腺癌的侵袭转移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抑制SATB1的表达能够有效地控制乳腺癌的转移。该实验从茯苓中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并制备硫酸化衍生物,筛选具有抑制SATB1表达的多糖成分。茯苓经醇提去除小分子成分,水提醇沉后得茯苓粗多糖PPS,PPS经DEAE 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和Superdex-75系列凝胶纯化后得PPSW-1,并对PPSW-1进行结构分析、硫酸衍生化和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作用考察。结果显示从茯苓中得到一种具有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作用的均一多糖PPSW-1,相对分子质量为3. 06×104,结构为1,3连接α-D-半乳聚糖为主链,1,6连接α-D-半乳聚糖为支链的多糖,PPSW-1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细胞迁移的作用,经硫酸衍生化后产物Sul-W-1活性较PPSW-1并未有明显的增强,但水溶性有明显增加,并且发现茯苓多糖及其硫酸化衍生物能抑制SATB1的表达。该研究从茯苓中成功分离到具有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作用的均一多糖,并经过硫酸衍生化得到活性不变溶解性更好的多糖,该发现为茯苓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乳腺癌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多糖 硫酸衍生化 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 抑制SATB1的表达
原文传递
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争 胡金辉 +4 位作者 王希 方颖 袁博 陈杏元 刘德果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868-1870,共3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作用机制。方法 1利用MTT比色法观察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情况;2Transwell小室迁移袭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作用机制。方法 1利用MTT比色法观察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情况;2Transwell小室迁移袭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3Western blot实验检测补肾活血汤对SDF-1α诱导的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CXCR4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SDF-1α可明显促进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补肾活血汤可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并且呈剂量依赖型(P<0.001);补肾活血各组较SDF-1α组迁移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关系(P<0.001);补肾活血汤能够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XCR4蛋白表达量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时间成反比。结论补肾活血汤可能通过SDF-1/CXCR4信号通路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补肾活血汤 SDF-1/CXCR4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黄癸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NF-κβ、P65、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湖海 黄涛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7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黄癸素(α-羟基-δ-癸酰乙基磺酸小檗碱)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核转录因子(NF)-κβ、P65、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黄癸素(0.4 mg/L、0.8 mg/L、1.6 mg/... 目的探讨黄癸素(α-羟基-δ-癸酰乙基磺酸小檗碱)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核转录因子(NF)-κβ、P65、P5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加入不同终浓度黄癸素(0.4 mg/L、0.8 mg/L、1.6 mg/L、3.2 mg/L、6.4 mg/L)处理作为实验组,未用黄癸素处理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噻唑蓝(MTT)比色法、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法、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Western bolt法,分别检测黄癸素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凋亡形态、细胞周期各时相细胞比例、细胞凋亡水平和NF-κβ、P65、P5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经黄癸素处理后,5个浓度实验组MDA-MB-231细胞增殖抑制率随黄癸素浓度的增加而递增(P<0.01),呈药物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实验组培养48 h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培养24 h(P均<0.01);培养24 h的半抑制浓度(IC50)=3.03 mg/L,培养48 h的IC50=2.00 mg/L。1.6 mg/L和3.2 mg/L两个实验组作用48 h后,随黄癸素浓度的增加(0→1.6 mg/L→3.2 mg/L),MDA-MB-231细胞G0/G1期百分数递增(P<0.01),G2/M期百分数基本不变(P>0.05),S期细胞百分数则递减(P<0.01);细胞凋亡率递增(P<0.01);NF-κβ表达水平递减,P53、P65蛋白表达水平递升;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黄癸素具有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药物-剂量依赖性,其可能通过下调NF-κβ,上调P65、P53蛋白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癸素 乳腺癌mda-mb-231细胞 增殖抑制 核转录因子-κβ P65蛋白 P53蛋白
原文传递
羊肚菌多糖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谣 陈金龙 +3 位作者 王丽颖 张月巧 吴素蕊 明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14-218,共5页
以黑脉羊肚菌多糖为原料,研究羊肚菌多糖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以下简称MD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细胞毒性范围内,羊肚菌多糖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的增殖,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_(50))值... 以黑脉羊肚菌多糖为原料,研究羊肚菌多糖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以下简称MDA)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细胞毒性范围内,羊肚菌多糖能显著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的增殖,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EC_(50))值为0.096 mg/m L,同时人乳腺癌细胞MDA表现出多种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免疫印迹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羊肚菌多糖能抑制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表达,促进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表达,同时增加Bax/Bcl-2蛋白表达比值,并呈现出剂量依赖效应。说明羊肚菌多糖能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增殖,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多糖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川皮苷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都晓辉 沈竹君 +2 位作者 苑家鑫 张奇 崔红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5-438,447,共5页
目的研究川皮苷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组和5个浓度(川皮苷:12.5,25,50,100,200μmol·L^(-1))实验组。用噻唑蓝法观察不同浓度川皮苷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和伤口愈合划... 目的研究川皮苷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的影响。方法设立空白组和5个浓度(川皮苷:12.5,25,50,100,200μmol·L^(-1))实验组。用噻唑蓝法观察不同浓度川皮苷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用Transwell小室和伤口愈合划痕实验检测川皮苷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用免疫印迹法检测川皮苷对侵袭相关分子环氧化酶2(COX-2)、金属基质蛋白酶-2(MMP-2)、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川皮苷可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中高2个浓度(30,50μmol·L^(-1))实验组的OD570nm分别为0.32±0.02,0.27±0.01,与空白组的0.62±0.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作用24 h后,3个不同浓度(10,30,50μmol·L^(-1))实验组的迁移距离分别为(75.52±0.69),(111.73±23.12),(115.71±28.09)μm,较空白组的(47.03±8.29)μ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3个浓度川皮苷处理后的MMP-2的表达分别为(14.17±5.26)×103,(9.33±1.76)×103,(9.28±1.76)×103,与空白组的(22.51±0.90)×103比较,中高2个浓度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同样,这3组MMP-9的表达分别为(16.82±2.38)×103,(9.91±2.08)×103,(8.86±3.26)×103,与空白组的(21.94±1.50)×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中高3个浓度川皮苷处理后的JNK表达分别为(11.78±3.59)×103,(8.65±1.89)×103,(6.21±0.60)×103,与空白组的(13.26±2.69)×103比较,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这3组p38MAPK的表达分别为(11.05±0.42)×103,(10.08±0.83)×103,(6.94±0.14)×103,与空白组的(12.38±0.14)×10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川皮苷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抑制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MAPK信号通路下调并抑制MMP-2与MMP-9等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皮苷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侵袭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原文传递
黄芩素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体外增殖与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美花 林贞花 +2 位作者 续云洁 吕慧馨 刘双萍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物黄芩素(Baicalein)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MTT细胞毒性实验检测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器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在蛋... 目的探讨黄芩提取物黄芩素(Baicalein)抑制人乳腺癌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方法利用MTT细胞毒性实验检测黄芩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器对细胞迁移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在蛋白水平检测黄芩素作用下,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中MMP-9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MTT实验证实黄芩素可以明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的增殖,划痕实验证明黄芩素课有效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迁移,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实验发现黄芩素可抑制MMP-9蛋白表达。结论黄芩素可能通过抑制MMP-9蛋白表达,抑制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素 乳腺癌细胞mda-mb-231细胞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蛇床子和补骨脂含药血清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MDA-MB-231BO与骨髓基质细胞ST2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胜 宋晓耘 +4 位作者 吴春宇 韩向晖 刘玲琳 刘建文 徐祎春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10年第9期878-882,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蛇床子和补骨脂配伍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BO及骨髓基质细胞株ST2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按蛇床子和补骨脂用药比例随机分为4:0组、3:1组、1:1组、1:3组、0:4组和空白组。灌胃4d制备中药血清。用各药物...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蛇床子和补骨脂配伍对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BO及骨髓基质细胞株ST2的影响。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按蛇床子和补骨脂用药比例随机分为4:0组、3:1组、1:1组、1:3组、0:4组和空白组。灌胃4d制备中药血清。用各药物血清培养MDA-MB-231BO细胞及ST2细胞后,甲基噻唑基四唑法检测MDA-MB-231BO细胞和ST2细胞的抑制率,细胞迁徙实验检测MDA-MB-231BO细胞迁徙能力,磷酸对硝基苯酯法检测ST2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矿化结节形态计量法检测ST2细胞成骨能力。结果:与空白血清比较,各配伍比例蛇床子和补骨脂含药血清均能抑制MDA-MB-231BO细胞的迁移,其中1:1蛇床子和补骨脂配伍药物血清对MDA-MB-231BO细胞的抑制迁徙能力显著(P<0.01)。与空白组比较,蛇床子和补骨脂1:1配伍组ST2细胞ALP活性增强(P<0.05),ST2细胞矿化结节形成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蛇床子和补骨脂含药血清能够抑制MDA-MB-231BO细胞增殖和转移,增强ST2细胞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乳腺癌高转移细胞mda-mb-231BO 骨髓基质细胞ST2 蛇床子 补骨脂
下载PDF
大蒜素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徐兴华 王建礼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8期1771-1773,共3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体外侵袭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用20mg/L大蒜素处理肿瘤细胞,以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小室(Transwell)观察大蒜素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侵袭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血...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体外侵袭的影响和相关机制。方法:用20mg/L大蒜素处理肿瘤细胞,以人工重组基底膜侵袭小室(Transwell)观察大蒜素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侵袭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的表达。结果:20mg/L的大蒜素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能力,侵袭抑制率为33.27%;免疫细胞化学显示,MMP-9和VEGF蛋白的表达在MDA-MB-231细胞中亦明显降低。结论:大蒜素对人乳腺癌高转移细胞株MDA-MB-231体外侵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此作用与降低肿瘤细胞的MMP-9和VEGF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乳腺癌细胞mda-mb-231 肿瘤侵袭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