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情况及预警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丁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112-115,共4页
目的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情况及预警因素分析。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乳腺良性疾病行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有完整随访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情况及预警因素分析。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济源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乳腺良性疾病行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有完整随访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分析病理诊断结果,分别在术后24h、7d、1个月及半年对血肿的形成和吸收情况进行复查,对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上述影响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分析,筛选出预警因素。结果112例患者在术后24h共有70例形成血肿,发生率为62.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病理类型、结节周边组织结构、结节位置、乳腺大小、乳腺类型、Adler血供分级、切割针数、术后绷带有效压迫时间的血肿发生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将表格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结果得出,乳腺良性疾病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预警因素在于病理类型、结节周边组织结构、结节位置、Adler血供分级、切割针数、术后绷带有效压迫时间(均P<0.05)。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术后半年血肿自行吸收,超声引导真空辅助旋切术后并发血肿的预警因素在于病理类型、结节周边组织结构、结节位置、Adler血供分级、切割针数、术后绷带有效压迫时间,上述患者应及时复诊,以降低术后血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超声引导 真空辅助旋切术 血肿 预警因素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
2
作者 张凯 《医师在线》 2023年第4期59-61,共3页
目的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纳入的72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评... 目的对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手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1年6月纳入的72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36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评估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手术瘢痕面积、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造成的瘢痕面积、切口愈合时间均明显小/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小于对照组的22.22%(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22%,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相比,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可更好地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手术造成的瘢痕面积,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手术 乳腺良性疾病 并发症 患者满意度
下载PDF
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中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68
3
作者 邵超 张晶晶 +1 位作者 凌飞海 傅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42-1144,共3页
目的:对比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中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69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门诊手术组39例(观察组A)、麦默通微创旋切... 目的:对比经乳晕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中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169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门诊手术组39例(观察组A)、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住院手术组72例(观察组B)和传统手术组58例(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结果:观察组A与观察组B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愈后瘢痕长度、在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手术费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A在院时间、手术费用均显著优于观察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肿块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平均切口小、在院时间短、切口愈合短、费用省等优点,还可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行日间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麦默通 微创旋切系统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麦默通微创旋切技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念 续哲莉 +2 位作者 孙立娟 孙光 宛迎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90-1691,共2页
乳腺疾病是女性患者高发病,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损伤,还由于第二性征的破坏而造成心理和精神上多重压力。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发病率较高,临床多以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手段〔1,2〕。麦默通技术作为诊治乳腺良性病灶的新手段,因优势突... 乳腺疾病是女性患者高发病,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明显损伤,还由于第二性征的破坏而造成心理和精神上多重压力。乳腺肿块中良性肿块发病率较高,临床多以手术切除为根本治疗手段〔1,2〕。麦默通技术作为诊治乳腺良性病灶的新手段,因优势突出、手术创伤小,逐渐被临床接受和普及。本文分析麦默通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并探讨其适用范围。1临床资料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默通 乳腺良性疾病
下载PDF
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田焕 郑继慧 +1 位作者 张晓红 马灵芝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8年第4期281-283,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40例64个临床诊断乳腺良性病灶的疗效,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及其随访情况。结果40例64个乳腺病灶被...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良性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40例64个临床诊断乳腺良性病灶的疗效,并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及其随访情况。结果40例64个乳腺病灶被准确完全切除,切除组织足够用于病理诊断;其中35个病灶为纤维腺瘤,13个为乳腺腺病,11个为乳腺腺病伴纤维腺瘤形成,4个为乳腺囊肿,1个为导管上内乳头状瘤。1例术后出现局部血肿。结论Mammotome微创旋切术是一项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的乳腺微创技术,对乳腺良性病灶能够进行完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 超声检查 介入性 乳腺良性疾病
下载PDF
乳晕外缘环形切口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6
作者 刘晓安 王水 刘力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1084-1085,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美容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乳晕外缘环形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102例的应用情况,术后效果等。结果:共治疗乳房肿块45例、乳头溢液55例、男性乳房发育2例,手术效果满意,瘢痕不明显,无并发症。结...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的美容切口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乳晕外缘环形切口治疗乳腺良性疾病102例的应用情况,术后效果等。结果:共治疗乳房肿块45例、乳头溢液55例、男性乳房发育2例,手术效果满意,瘢痕不明显,无并发症。结论:乳晕外缘环形切口应用于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是可行的,能取得治疗及美容双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外缘环形切口 乳腺良性疾病 手术
下载PDF
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11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刚 江立玉 +1 位作者 孙靖中 高海东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01-301,共1页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切除肿块会给女性患者的乳房留下明显的瘢痕,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美观,加重了女性患者的精神负担。1994年,麦默通(Mammotome)旋切术由Drs.Burbank,Parker及Fogarty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2005年我科开展此项手术,... 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切除肿块会给女性患者的乳房留下明显的瘢痕,严重影响女性患者的美观,加重了女性患者的精神负担。1994年,麦默通(Mammotome)旋切术由Drs.Burbank,Parker及Fogarty首先研制成功并应用于临床,2005年我科开展此项手术,总结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旋切术 麦默通 FOGARTY 治疗 女性患者 手术切除 精神负担
下载PDF
乳腺良性疾病手术缝合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丁超 翟保平 +4 位作者 李文涛 李育红 张恒 尤伟 张斌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2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手术的缝合方法,为其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患者采用缝合腺体层及皮肤间断缝合的缝合...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良性疾病手术的缝合方法,为其外科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行手术治疗的20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患者采用缝合腺体层及皮肤间断缝合的缝合方法(A组),另100例患者采用仅缝合皮下脂肪层及皮肤皮内间断缝合的方法(B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与传统缝合方式相比,B组取得较好效果,术后乳房外观良好,手术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结论:对于乳腺良性疾病的手术治疗,仅行皮下脂肪层缝合及皮肤皮内间断缝合的缝合方法术后瘢痕小,乳房外观无变形,无需拆线,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皮内缝合 瘢痕 效果
下载PDF
乳腺良性疾病采用乳晕外周切口美容效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3
9
作者 黄进军 地力木拉提.艾斯木 +1 位作者 马少林 栾梅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皮内缝合乳晕外周切口的美容效果和切口部位与术后乳头乳晕区感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6月我院62例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均采用皮内缝合乳晕外周切口,其中双侧10例,共72侧,病理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36侧,乳腺囊... 目的:观察皮内缝合乳晕外周切口的美容效果和切口部位与术后乳头乳晕区感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6月我院62例乳腺良性疾病手术患者,均采用皮内缝合乳晕外周切口,其中双侧10例,共72侧,病理诊断:乳管内乳头状瘤36侧,乳腺囊性增生病26侧,乳房纤维腺瘤5侧,炎性改变3侧,男性乳腺增生症2侧,随访2~3个月,观察切口瘢痕和乳头乳晕区感觉。结果:随访44例,切口全部Ⅰ/甲愈合。36例(81.8%)对切口瘢痕满意,8例(18.2%)对切口瘢痕不满意。乳头乳晕感觉正常者24例(54.5%),感觉障碍者20例(45.5%)。结论:皮内缝合乳晕外周切口,术后瘢痕不明显,能获得理想的美学效果。术后乳头乳晕区感觉与乳晕外周切口位置的选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内缝合 乳晕外周切口 乳腺良性疾病
下载PDF
Mammotome旋切术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清萍 王强 +1 位作者 项洪刚 许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9期759-759,767,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2年10月61例临床诊断为乳腺良性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经Mammotome旋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51例为乳腺纤维腺瘤,10例为乳腺腺病.手术时...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Mammotome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02年10月61例临床诊断为乳腺良性病灶,在超声引导下经Mammotome旋切治疗后的疗效.结果51例为乳腺纤维腺瘤,10例为乳腺腺病.手术时间(20.6±4.1)min.无一例操作失败.61例随访,近期(1个月)随访除3例有轻度皮下淤血外,无感染、乳房变形等并发症;远期(2年)随访仅2例复发,切口瘢痕均不明显,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乳房外形.结论Mammotome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切除完整,创伤小,复发低,较好地保持了原有的乳房外形,临床效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OTOME旋切系统 乳腺良性疾病
下载PDF
乳房下皱襞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疾病 被引量:3
11
作者 施勇 詹华 韩宝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4期369-371,共3页
在不违背肿瘤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尽可能保留乳腺形体美,是医患双方的目标。乳腺良性疾病一般行乳晕旁单切口处理,但对于位于乳腺下半部分且远离乳头乳晕的乳腺边缘肿块,或者巨大的纤维腺瘤,可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乳房下皱襞切口 乳头乳晕 治疗原则 保留乳腺 医患双方 切口处理 纤维腺瘤
下载PDF
可拆线皮内缝合法在乳腺良性疾病手术创口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曾勇 潘永海 +2 位作者 吴成亮 邵选 郑克思 《浙江创伤外科》 2010年第3期385-385,共1页
本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对76例乳腺良性疾病接受手术患者分别采用可拆线皮内缝合法和传统皮肤缝合法缝合皮肤,对比两者的愈合情况及创口疤痕情况,发现前者效果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皮内缝合法 乳腺良性疾病 手术创口 拆线 应用 愈合情况 皮肤
下载PDF
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疾病切口大小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晓 戴春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10X期245-246,共2页
目的: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对切口长度与术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8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按照切口长度分为小切口组(≤3cm,48例)和大切口组(>3cm,40例),观察术后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 目的: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对切口长度与术后效果进行回顾分析。方法:8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进行乳晕弧形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物,按照切口长度分为小切口组(≤3cm,48例)和大切口组(>3cm,40例),观察术后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结果:88例患者术后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乳晕弧形切口,在5cm以内是安全可行的,切口大小不影响愈合状况、乳头乳晕感觉以及复发情况,是目前临床上乳腺良性肿物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切口 乳腺良性疾病 切口大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成启华 史克珊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年第4期47-48,57,共3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乳腺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03年7月收治的2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良性疾病的术前CT资料。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行MPR、MIP、SSD后处理。结果23...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及后处理技术在乳腺良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03年7月收治的23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乳腺良性疾病的术前CT资料。患者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图像行MPR、MIP、SSD后处理。结果23例乳腺良性疾病中,乳腺纤维腺瘤12例,CT平扫7例呈圆形密度较高肿块,5例呈轻度分叶状肿块,增强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强化,有5例中心无强化;乳腺导管扩张并囊肿形成8例,CT平扫见乳腺内圆形低密度肿块,CT值<20Hu,边缘光滑,5例周边可见较高密度囊壁;乳腺炎2例,CT表现不规则形块影,密度不均匀,增强后强化不均匀,皮肤增厚;乳腺脂肪瘤1例,CT表现为圆形肿块,边缘光滑,密度均匀,CT值-80Hu,增强后轻度强化。结论MPR、MIP、SSD后处理技术对乳腺良性疾病的显示各有优势。MSCT能够较准确地诊断乳腺良性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良性疾病 乳腺导管扩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28例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辛波 李敏 郝恩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002-1003,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原因与应对方法。方法 :总结因乳腺良性疾病进行第二次手术的病例 2 8例 ,对再次手术的原因、病理、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 2 8例 ,以疼痛、局部肿块为主诉最多见 ,其次为乳头溢液 ;病理诊断以乳...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原因与应对方法。方法 :总结因乳腺良性疾病进行第二次手术的病例 2 8例 ,对再次手术的原因、病理、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 :全组 2 8例 ,以疼痛、局部肿块为主诉最多见 ,其次为乳头溢液 ;病理诊断以乳腺增生或囊性增生最多见 ,其次为导管内乳头状瘤 ,并有 3例癌变。根据病理结果对良性复发病例行病变局部切除或行单纯乳房切除 ,诊断为恶性者行乳腺癌根治术。结论 :乳腺增生或囊性增生、导管内乳头状瘤是造成乳腺良性疾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 ;乳腺增生可以癌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再手术 乳腺增生 囊性增生 导管内乳头状瘤
下载PDF
临床容易误诊的乳腺良性疾病分析(附50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青 刘伟 宁芳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初步探讨容易误诊为乳腺癌的乳腺良性疾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 ,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5 0例术前诊断为乳腺癌的乳腺良性疾病。结果 乳腺炎性疾病、纤维囊性增生或 /和积乳囊... 目的 初步探讨容易误诊为乳腺癌的乳腺良性疾病的病理类型和临床特征 ,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 1月收治的 5 0例术前诊断为乳腺癌的乳腺良性疾病。结果 乳腺炎性疾病、纤维囊性增生或 /和积乳囊肿、纤维腺病或 /和某些纤维腺瘤均易误诊为乳腺癌 ;此类乳腺良性疾病扪诊的准确性显著低于乳腺钼靶摄片和彩超检查 (P <0 0 0 5 )。结论 乳腺良性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赖于病史、乳腺扪诊及乳腺X线摄片和彩超的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病理组织学 诊断 误诊 诊断准确率
下载PDF
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微创入路手术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围 王泽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2期113-114,共2页
目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微创入路手术分析推广。方法采用微创乳晕切口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并通过我院1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均在微创入路手术中一次性成功。23例放置引流,117例一期愈合,3例皮下淤血,二期愈... 目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微创入路手术分析推广。方法采用微创乳晕切口入路手术进行治疗,并通过我院12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具体分析。结果均在微创入路手术中一次性成功。23例放置引流,117例一期愈合,3例皮下淤血,二期愈合,1例病理为浸润性导管癌,需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颇受患者满意。讨论探寻病因,对比传统治疗、mammotome和微创入路治疗,列举微创入路治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微创入路手术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乳晕旁单切口处理乳腺良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施勇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10年第1期72-73,共2页
近年,困扰女性的乳腺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红颜杀手”。大多乳腺疾病需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故乳腺外科医师不仅需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有美学的理念,特别是皮肤切口设计和缝合技巧的原... 近年,困扰女性的乳腺疾病发病率逐渐上升,尤其是乳腺癌.已成为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的“红颜杀手”。大多乳腺疾病需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故乳腺外科医师不仅需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有美学的理念,特别是皮肤切口设计和缝合技巧的原则且乳腺重建形态应符合美学要求,不仅要不影响乳腺的功能.还应以美学的标准原则保持乳头、乳晕位置和形态,以保证术后有良好的美学效果。临床上乳腺旋切系统在乳腺外科治疗中的应用在技术上是成熟的,但在理论上其与“无瘤技术”有冲突,且价格昂贵。本研究分析了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我院乳腺外科门诊和住院行乳晕旁单切口手术的248例病人的临床和随访资料,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晕旁单切口 乳腺良性疾病 方法
下载PDF
超声引导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芬 张昆玉 缪春梅 《中外医疗》 2014年第13期59-59,61,共2页
目的探究乳腺良性疾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08—2013年接待的3 000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皆经过B超检查(B超组),对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然后进一步采取B超引导下... 目的探究乳腺良性疾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诊治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2008—2013年接待的3 000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皆经过B超检查(B超组),对诊断结果进行记录,然后进一步采取B超引导下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B超+麦默通组),也将诊断结果做好记录,对比分析两组诊断结果,同时对两组同病理结果之间的对照进行分析。结果 B超组确诊率为84.37%(2531/3000),B超+麦默通组确诊率为94.53%(2836/3000),两组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麦默通组更佳。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治疗乳腺良性疾病,确诊率较高,相较于单纯采用B超诊断而言更佳,加上病灶活检使得各类病变确诊率更加符合病理诊断,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 乳腺良性疾病 诊断
下载PDF
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树玲 《临床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乳腺良性疾病 诊治研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