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0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乳酸杆菌主导的微生物群与生殖的关系
1
作者 张碧云 钟兴明 +1 位作者 王晓霞 刘晓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98-903,共6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了女性子宫内膜微生物群与生育的关联。一旦子宫内膜微生物菌群微生态失调,就会引起一系列子宫内膜病变,从而破坏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植入,导致胚胎着床或移植种植失败。其中,最引发关注的是宫内膜乳酸杆...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了女性子宫内膜微生物群与生育的关联。一旦子宫内膜微生物菌群微生态失调,就会引起一系列子宫内膜病变,从而破坏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胚胎植入,导致胚胎着床或移植种植失败。其中,最引发关注的是宫内膜乳酸杆菌主导的微生物群对生殖结局的积极意义,虽然子宫内膜微生物群与生殖结局的关系尚未达成共识,但多数研究认可乳酸杆菌主导的微生物群对生殖的积极影响。笔者检索近年来相关文献,为乳酸杆菌主导的微生物群与生殖结局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主导的微生物群 乳酸杆菌主导的微生物群 子宫内膜微生物群 复发性流产 妊娠
下载PDF
甲硝唑结合乳酸杆菌及雌三醇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2
作者 李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10-0013,共4页
观察甲硝唑液与乳酸杆菌及雌激素联用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老年妇女阴道炎70名,将其分成2个对照组,观察两组各35名;比较两组患者在给药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因子(FSH),阴道 pH值(pH值,阴道皱褶,湿润度)... 观察甲硝唑液与乳酸杆菌及雌激素联用对老年性阴道炎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门诊收治的老年妇女阴道炎70名,将其分成2个对照组,观察两组各35名;比较两组患者在给药后雌二醇(E2),卵泡刺激因子(FSH),阴道 pH值(pH值,阴道皱褶,湿润度)的改变。阴道症状积分(阴道疼痛、阴道瘙痒、灼烧感),不良反应(阴道灼伤、食欲减退、乳房胀痛)发生率。结果 分析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有意义(P<0.05),治疗前,分析组的E2、 FSH水平相比于常规组,差异性小(P>0.05),治疗后,分析组的 FSH水平更高(P<0.05);治疗前,两组阴道健康得分差异小(P>0.05),治疗后,分析组均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前,分析组阴道症状评分对比常规组,无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阴道症状评分相比于常规组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阴道灼伤、食欲不振、乳房胀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 甲硝唑、乳杆菌与雌激素联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雌三醇 乳酸杆菌 老年性阴道炎
下载PDF
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应用效果分析
3
作者 程秀华 《中外医疗》 2024年第2期106-108,116,共4页
目的探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经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临沂市河东医院6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34)选择特比萘芬药物治疗,研究组(n=... 目的探讨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经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2月—2022年4月临沂市河东医院6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投掷硬币法分为参照组(n=34)选择特比萘芬药物治疗,研究组(n=34)在参照组基础上,选择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总有效率、临床病症评分(外阴灼痛感、外阴瘙痒)以及疾病复发率。结果研究组用药总有效率97.06%高于参照组用药总有效率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75,P<0.05);治疗后,研究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外阴灼痛感、外阴瘙痒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疾病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在特比萘芬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辅助治疗,可显著提升疾病治疗效果,有效改善临床病症,降低疾病复发率,促进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 特比萘芬 念珠菌性阴道炎 用药总有效率 临床病症评分 治疗总满意度 疾病复发率
下载PDF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结合臭氧雾化对顽固性真菌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秦小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13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结合臭氧雾化治疗顽固性真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栗县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2例顽固性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 目的探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结合臭氧雾化治疗顽固性真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选取上栗县人民医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82例顽固性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声波臭氧雾化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比2组临床疗效、阴道环境、分泌物生化指标、性生活质量及6个月内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p H值及阴道p H值异常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阴道清洁度异常率、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白细胞脂酶(leukocyte esterase,LE)的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女性性功能量表(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酸杆菌活菌胶囊结合臭氧雾化治疗顽固性真菌性阴道炎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阴道环境及分泌物生化指标,提高性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真菌性阴道炎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 臭氧雾化治疗
下载PDF
联合应用甲硝唑和乳酸杆菌及雌三醇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5
作者 孔肖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44-0047,共4页
探讨和研究联合应用甲硝唑,乳酸杆菌及雌三醇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90例老年性阴道炎病人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各30例的三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治疗方案,参考1组仅使用甲硝唑,参考组2组使用甲硝唑联合乳腺杆菌... 探讨和研究联合应用甲硝唑,乳酸杆菌及雌三醇在老年性阴道炎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以90例老年性阴道炎病人展开研究,将患者随机分成各30例的三组。分别采用三种不同治疗方案,参考1组仅使用甲硝唑,参考组2组使用甲硝唑联合乳腺杆菌,研究组在参考组2组基础上增加使用雌三醇,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 相对于参考1组和参考2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治疗后阴道健康评分更高,阴道炎症评分更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更低,P<0.05。结论 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过程中,甲硝唑,乳酸杆菌及雌三醇联合治疗不但效果较为理想,而且安全性值得信赖,是一种可广泛推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乳酸杆菌 雌三醇 老年性阴道炎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乳酸杆菌制剂在断奶仔猪肠道健康中的应用
6
作者 纪金芝 《中国畜牧业》 2024年第4期41-42,共2页
养猪业不断发展,抗生素在预防猪消化系统传染病方面的效果更加突出。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仔猪生长环境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如二重污染、耐药细菌、抗生素残留等。这些现象会直接导致仔猪生长质量明显降低,间接威胁人体健康。基于此,选用... 养猪业不断发展,抗生素在预防猪消化系统传染病方面的效果更加突出。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仔猪生长环境存在许多不良现象,如二重污染、耐药细菌、抗生素残留等。这些现象会直接导致仔猪生长质量明显降低,间接威胁人体健康。基于此,选用安全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对改善畜禽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乳酸杆菌是一类新兴的饲料添加剂,具备无污染和不易发生耐药性等优势,逐渐得到养殖场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添加剂 肠道健康 断奶仔猪 抗生素残留 养猪业 仔猪生长 乳酸杆菌 耐药细菌
下载PDF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阴道炎的效果研究
7
作者 刘秀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84-0087,共4页
分析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1-2022.12;限定人群:细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分别应用甲硝唑及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组治疗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 分析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1-2022.12;限定人群:细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分别应用甲硝唑及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组治疗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在阴道炎治疗中,应用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干预,既可改善患者阴道微环境,还可缩短临床症状转归时间,于临床疗效提升有显著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乳酸杆菌 细菌性阴道炎 菌群平衡 效果
原文传递
克霉唑片联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孕妇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102例
8
作者 张丽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85-0088,共4页
观察罹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孕妇使用克霉唑片进行治疗的同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所取得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方法 试验观察对象102例,均为妊娠合并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在2020年04月~2023... 观察罹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孕妇使用克霉唑片进行治疗的同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所取得的效果,旨在为临床制定联合用药方案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方法 试验观察对象102例,均为妊娠合并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在2020年04月~2023年04月所设定的研究时间内纳入观察,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将观察对象分为例数相同的2个组别,一组单独给予克霉唑阴道片进行治疗,记为对照组(51例),另一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阴道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进行联合治疗,记为研究组(5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对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依据标准展开统计,研究组患者统计结果明显居更高水平(96.08%VS 84.31%,P<0.05);相关疗程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IL-6、IL-8水平及阴道pH测定值与治疗前测定值比较,均呈现出降低状况,研究组患者IL-6、IL-8水平及阴道pH测定值降低幅度更大(P<0.05);经对研究组患者外阴/阴道瘙痒、灼烧感、排尿痛缓解时间及白带性状恢复时间加以统计,与对照组患者统计结果展开比较明显更短(P<0.05);用药期间,统计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差别无显著意义(5.88%VS 7.84%,P>0.05)。结论 罹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孕妇使用克霉唑片进行治疗的同时,联合乳杆菌活菌胶囊后患者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阴道pH值,快速有效缓解患者阴道炎症状及体征,且不增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霉唑片 乳酸杆菌活菌胶囊 孕妇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下载PDF
罗伊氏乳酸杆菌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9
作者 郝玉青 《大医生》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罗伊氏乳酸杆菌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 目的 探讨罗伊氏乳酸杆菌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7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39例,采用罗伊氏乳酸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进行治疗)和对照组(39例,采用蒙脱石散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OT)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比较两组患儿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结果 观察组患儿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吐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GAS、MOT及VI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T淋巴细胞百分比、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及CD4^(+)/CD8^(+)比值均高于治疗前,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采用罗伊氏乳酸杆菌辅助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效果更佳,有效缩短患儿退热、止泻、止吐及脱水纠正时间,改善胃肠激素水平,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肠炎 罗伊氏乳酸杆菌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健康女性阴道乳酸杆菌MLST分型及其对宫颈癌细胞抑制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10
作者 王克迪 苏建荣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00-106,共7页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女性阴道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对宫颈癌细胞株CaSki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探讨不同基因型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作用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21年1~2月就诊于北... 目的通过检测健康女性阴道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对宫颈癌细胞株CaSki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探讨不同基因型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作用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育龄期妇女生殖道分泌物212份,分离培养鉴定乳酸杆菌,并制备乳酸杆菌提取液。对分离的乳酸杆菌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并采用噻唑蓝(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不同乳酸杆菌菌株提取液对宫颈癌CaSki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不同基因分型的菌株对细胞抑制作用的差异性。结果该研究共分离乳酸杆菌172株,其中卷曲乳杆菌(L.crispatus)88株,格氏乳杆菌(L.gasseri)46株,詹氏乳杆菌(L.jensenii)15株,干酪乳酸杆菌(L.casei)7株,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8株,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5株,唾液乳杆菌(L.salivarius)2株和弯曲乳杆菌(L.curvatus)1株。88株L.crispatus共分出11个ST型,其中ST1最多,56株,占总数的63.64%。46株L.gasseri共分出10个ST型,其中ST15最多,20株,占总数的43.48%。比较不同菌种乳酸杆菌对CaSki细胞抑制率发现,MRS和MRL对细胞的抑制率均值±标准差分别为7.50%±0.26%和19.55%±1.23%。L.crispatus和L.gasseri对细胞的抑制率均值±标准差分别为29.6%±13.2%和32.1%±13.2%。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L.crispatus和L.gasseri对CaSki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MR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5,6.922,均P<0.001)。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gyrB,gpmA,lepA和recA不同分型等位基因的细胞抑制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96~5.007,均P<0.05)。结论乳酸杆菌提取液对宫颈癌CaSki细胞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等位基因分型的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率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宫颈癌 细胞毒性作用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下载PDF
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及乳酸杆菌联用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和调节肠道菌群功能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立婷 陆睿 +5 位作者 刘半红 包红朵 王永娟 周艳 王冉 张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21-2332,共12页
【目的】明确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及乳酸杆菌联用对肉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禽健康养殖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提供关键防控技术。【方法】选取240只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4组:HN02噬菌体组、乳酸杆菌组、HN0... 【目的】明确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及乳酸杆菌联用对肉鸡的生产性能、肠道形态结构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禽健康养殖中产气荚膜梭菌的感染提供关键防控技术。【方法】选取240只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分为4组:HN02噬菌体组、乳酸杆菌组、HN02噬菌体+乳酸杆菌联用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试验期14 d,期间连续每天饮用噬菌体和/或乳酸杆菌。统计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增重(ADG)及料重比(F/G),计算脏器系数。取盲肠内容物测定产气荚膜梭菌数量,并对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分析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N02噬菌体+乳酸杆菌联用能显著提高雏鸡平均日增重及绒毛高度/隐窝深度(P<0.05),显著降低雏鸡料重比和空肠、回肠隐窝深度(P<0.05),且处理14 d的抑菌效果最佳,产气荚膜梭菌的数量减少1.17 lg CFU/mL。微生物多样性显示,HN02噬菌体+乳酸杆菌联用饮水后雏鸡盲肠内容物菌群中变形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及拟杆菌门相对丰度较高,属水平中乳杆菌属相对丰度较高,与空白对照组相比,HN02噬菌体+乳酸杆菌联用连续饮用14 d后葡萄球菌属相对丰度较低。【结论】产气荚膜梭菌噬菌体和乳酸杆菌联用能够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及肠道发育,维持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在养禽业的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预防中有巨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梭菌 噬菌体 乳酸杆菌 肉鸡 生长性能 肠道菌群
下载PDF
番茄发酵液中乳酸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模拟胃肠液耐受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覃志成 周笑犁 +3 位作者 吴承木 管庆林 耿瑞鸿 施英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4-61,共8页
为获得具有较好生长能力及胃肠耐受性的果蔬发酵剂,作者以自然发酵60 d的番茄液为对象,利用形态学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出3株乳酸杆菌(分别命名为L1、L2、L3),并研究其生长特性及对模拟胃肠环境的耐受能力。其中,L... 为获得具有较好生长能力及胃肠耐受性的果蔬发酵剂,作者以自然发酵60 d的番茄液为对象,利用形态学及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从中分离鉴定出3株乳酸杆菌(分别命名为L1、L2、L3),并研究其生长特性及对模拟胃肠环境的耐受能力。其中,L1和L3属于植物乳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2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brevis),3株菌的最适生长pH值均为6.6,最适生长温度为30~38℃。耐受性研究发现,L1和L3具有更强的高温及高盐耐受性,L2具有更好的胆盐耐受性;3株乳酸杆菌尤其是L3对人工胃液环境具有良好的耐受能力,存活率均高于96%。在人工肠液环境下3株菌的存活率超过90%,尤其L1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作者分离得到的3株乳杆菌均具有良好的生长特性和胃、肠耐受特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果蔬发酵剂的研制及其发酵制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发酵 乳酸杆菌 分离鉴定 耐受性 生长性能
下载PDF
锌、乳酸杆菌对感染沙门氏菌乳鸽免疫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汪阳阳 秦士贞 +5 位作者 唐德富 邵玉新 史兆国 王铮 李星 赵东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76-2285,共10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锌及乳酸杆菌对乳鸽沙门氏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0日龄白羽王乳鸽,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乳鸽。分别为对照组(C组)、感染组(S组,鼠伤寒沙门氏菌)、锌组(Zn组,硫酸锌+鼠伤寒沙门氏菌...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锌及乳酸杆菌对乳鸽沙门氏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0日龄白羽王乳鸽,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乳鸽。分别为对照组(C组)、感染组(S组,鼠伤寒沙门氏菌)、锌组(Zn组,硫酸锌+鼠伤寒沙门氏菌)、乳酸杆菌组(LAB组,乳酸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联合处理组(Zn+LAB组,硫酸锌+乳酸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第5天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C组灌喂1 mL去离子水,其他组各灌喂1 mL鼠伤寒沙门氏菌悬液(1×109 CFU/mL),连续攻毒3 d。采集血样、肝脏,用于免疫和抗氧化指标测定;采集脾脏和法氏囊并称重,用于计算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采集空肠和回肠组织,用于组织切片的制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乳鸽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比(V/C)显著降低(P<0.05)。与感染组相比,锌组和乳酸杆菌组乳鸽单核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联合处理组乳鸽空肠V/C、回肠V/C和血清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乳鸽灌服锌或联合灌服低剂量锌与乳酸杆菌均可通过提高脾脏器官指数及机体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组织形态结构抑制沙门氏菌在机体的系统性感染,且联合灌服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杆菌 鼠伤寒沙门氏菌 乳鸽 免疫 抗氧化
下载PDF
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断奶前后全肠道演替及其比较代谢组学研究
14
作者 刘沫言 郝友玲 +5 位作者 宋庆庆 陈辉 孙士强 李菊 武振龙 戴兆来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01-1512,共12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在断奶前后的全肠道数量变化,并对部分优势乳酸杆菌的代谢差异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试验用梯度稀释培养法,分离21日龄哺乳仔猪的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此外,试验选取24头体重为(7.00±0.50)kg... 本试验旨在研究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在断奶前后的全肠道数量变化,并对部分优势乳酸杆菌的代谢差异进行了比较代谢组学研究。试验用梯度稀释培养法,分离21日龄哺乳仔猪的小肠优势乳酸杆菌。此外,试验选取24头体重为(7.00±0.50)kg的21日龄断奶长×大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于21、24、28和35日龄时,每组随机选择1头仔猪屠宰,采集胃、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内容物,用荧光定量PCR法定量分析胃肠内容物样品中的不同种类乳酸杆菌数量。另外,选取3株优势乳酸杆菌进行比较代谢组学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分离获得了5株仔猪小肠优势乳酸杆菌分别为:食淀粉乳杆菌(Lactobacillus amylovorus)、罗伊氏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黏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mucosae)和唾液乳杆菌(Ligi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断奶后,仔猪胃肠内的乳酸杆菌数量降低,并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恢复,但均未达到哺乳期水平。断奶后,胃中的优势乳酸杆菌为唾液乳杆菌、黏液乳杆菌和食淀粉乳杆菌;小肠和大肠中的优势乳酸杆菌为食淀粉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约氏乳杆菌,但3种乳酸杆菌在不同肠段的数量存在差异。比较代谢组学结合液相色谱分析显示,食淀粉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和黏液乳杆菌的主要差异代谢途径为氨基酸代谢中的精氨酸生物合成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中的柠檬酸循环。试验结果可为饲粮调控断奶仔猪肠道不同部位乳酸杆菌的菌群组成和代谢、改善断奶仔猪肠道功能与健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乳酸杆菌 消化道 断奶 演替 比较代谢组学
下载PDF
金银花叶乳酸杆菌发酵凉茶的研制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懿 熊蓉 +6 位作者 肖雄峻 陈晓姣 谢李明 魏紫云 喻康杰 黄慧玲 禹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54-261,共8页
为获得一款具强抗氧化活性的高保健性金银花叶发酵凉茶,以金银花叶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plantarum 758)接种量及糖的添加量(葡萄糖与蔗糖质量比为3:2)对金银花叶凉茶抗氧... 为获得一款具强抗氧化活性的高保健性金银花叶发酵凉茶,以金银花叶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plantarum 758)接种量及糖的添加量(葡萄糖与蔗糖质量比为3:2)对金银花叶凉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还对比了金银花叶凉茶与市场上常见三种凉茶在抗氧化性及挥发性成分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乳酸杆菌发酵金银花叶凉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8℃、接种量4%及糖添加量7%,在此发酵条件下所获得的金银花叶凉茶绿原酸含量达到7.11%,总黄酮含量为22.51%,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4.23%±3.32%,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85.30%±2.14%,均显著高于市场上的三种凉茶(P<0.05);金银花叶凉茶中共有挥发性物质32种,其种类和含量都较其它对比组高。总体表明,保加利亚乳酸杆菌(L.plantarum 758)发酵的金银花叶凉茶抗氧化能力突出,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实用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叶凉茶 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发酵 工艺优化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卷曲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16
作者 谭天蒙 万兵 +5 位作者 韦凌嘉 李妍 杜佳园 苏金秋 鲍丽伊 王鹤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991-996,共6页
目的:探讨卷曲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卷曲乳酸杆菌与宫颈鳞癌SiHa细胞在合适条件下共培养,Transwell实验观察共培养前、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 目的:探讨卷曲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卷曲乳酸杆菌与宫颈鳞癌SiHa细胞在合适条件下共培养,Transwell实验观察共培养前、后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BCG2、PCNA、ATM、TDG、LIG1、OGG1、HMGB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共培养18 h和24 h后,卷曲乳酸杆菌能有效抑制SiH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01)。同时,与宫颈癌相关的致癌基因PCNA、ATM和LIG1表达水平在共培养12 h后开始显著下降(P<0.05);OGG1和HMGB1表达水平在共培养18 h后开始出现显著下降(P<0.05);ABCG2和TDG表达水平在共培养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另外PCNA、OGG1和HMGB1蛋白表达水平在共培养12 h后开始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ABCG2、LIG1和ATM蛋白表达水平在共培养18 h后开始出现显著下降(P<0.05),TDG蛋白表达水平在共培养前、后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结论:卷曲乳酸杆菌可以有效抑制宫颈癌SiHa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并抑制PCNA、ATM、LIG1、OGG1、HMGB1等致癌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曲乳酸杆菌 共培养 宫颈癌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乳酸杆菌变化及其与临床分期、炎症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楼丽霞 邢晓威 戴振华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3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乳酸杆菌变化及其与临床分期、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UC患者为UC组,其中活动期69例、缓解期51例;另按照年龄、性别适配原则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肠道乳酸杆...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乳酸杆菌变化及其与临床分期、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UC患者为UC组,其中活动期69例、缓解期51例;另按照年龄、性别适配原则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肠道乳酸杆菌、炎症指标水平,并分析UC组患者各指标其与病情分期的关系,以及乳酸杆菌与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UC组患者乳酸杆菌数量、血清白介素-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17、25.42,P均<0.05),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6.70、-16.02、-15.67,P均<0.05)。UC活动期患者Mayo评分高于UC缓解期,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低于UC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54,t=6.22,P均<0.05)。UC活动期患者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UC缓解期,血清IL-17、IL-23、TNF-α水平明显高于UC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08、-9.12、-9.62、-8.94,P均<0.05)。UC患者肠道乳酸杆菌数量与血清IL-4水平呈正相关(r=0.56,P<0.05),与血清IL-17、IL-23、TNF-α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0.70、-0.77、-0.69,P均<0.05)。结论UC患者肠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减少,UC活动期肠道乳酸杆菌数量低于缓解期,且可能与炎症指标的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肠道乳酸杆菌 临床分期 炎症指标
下载PDF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治疗阴道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苟翠娥 仲玉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探析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在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甲硝唑栓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乳酸杆菌... 目的:探析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在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54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采取甲硝唑栓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乳酸杆菌活菌制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阴道pH值及疾病复发状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治疗前,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8、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观察组阴道pH≤4.5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结论:乳酸杆菌活菌制剂在阴道炎疾病治疗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改善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炎 乳酸杆菌活菌制剂 甲硝唑
下载PDF
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栓剂及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倩倩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8期105-107,共3页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栓剂及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0)。常规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栓剂及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于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按照奇偶数法分为常规组(n=40)和观察组(n=40)。常规组采用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乳酸杆菌、雌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总复发率。结果观察组阴道瘙痒、阴道疼痛及局部烧灼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复发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甲硝唑联合乳酸杆菌及雌三醇治疗老年性阴道炎,可快速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具有安全性,临床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硝唑 乳酸杆菌 雌三醇 老年性阴道炎 疗效
下载PDF
玉米基质下枯草芽孢杆菌与乳酸杆菌共发酵代谢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运成 鲁平 +3 位作者 李宜诺 代孟丽 郑云娇 冯凡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2期1-4,8,共5页
采用玉米基质,通过枯草芽孢杆菌与乳酸杆菌联合发酵,检测不同时段发酵液的pH值、还原糖、氨基酸、总酮、总酚数值来研究其代谢特性。在无菌操作台中,移取2种活化菌液各1mL于发酵培养基中,37℃下以转速180r/min振荡培养,每隔24h取样检测... 采用玉米基质,通过枯草芽孢杆菌与乳酸杆菌联合发酵,检测不同时段发酵液的pH值、还原糖、氨基酸、总酮、总酚数值来研究其代谢特性。在无菌操作台中,移取2种活化菌液各1mL于发酵培养基中,37℃下以转速180r/min振荡培养,每隔24h取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枯草芽孢杆菌与乳酸杆菌共菌联合发酵阶段期间,其发酵液的pH值呈现下降趋势,乳酸含量不断增加;发酵96h后发酵液pH值稳定在4.5左右;发酵液的总酮和总酚含量不断增加,处于增长状态;还原糖含量增加;丙氨酸、赖氨酸等共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2种菌共同发酵后其pH值、还原糖、氨基酸、总酮、总酚含量变化研究,证明这2种菌的共同发酵可提高传统发酵工艺的速率,并且提高了氨基酸的种类与含量,赋予了发酵食品更好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粉 枯草芽孢杆菌 乳酸杆菌 共发酵 代谢特征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